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

在行为的层面上,从众、服从、依从,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几种主要的方式。从众较多涉及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服从涉及个人由于社会角色关系连带而发生的影响作用;而依存则涉及更为一般的人际影响。

一、从众(conformity)

(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

1.从众的概念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2)实际的群体和想象上假设的群体都可以导致从众行为。

(3)群体压力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和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都能发生作用。

(4)从众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非常明显。

社会功能的执行和社会文化的延续需要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只有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够适应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完全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境。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的世界。

2.社会规范的形成

谢里夫的经典实验(1935)为社会规范的形成提供了例证。

(1)实验过程:让被试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15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光点。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

即产生“自运动现象”。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2)实验结果: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但如果将个人组成为一个小组,在同一房间里一起观察,但每个人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

3.群体压力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是有关从众问题研究影响最广泛的一位学者。他的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被称为“阿希实验”。

(1)实验过程:7人组成的被试小组参加知觉判断实验。其中只有编号为7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

实验开始后,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前两次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在第三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错误的判断。被试听过前几个人的判断后才能进行判断。这时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题。

(2)实验结果: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事实证明,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

(二)从众的类型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1.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是个人与群体最理想的关系。它不引起个人心理上的任何冲突。

2.权宜从众

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权宜从众由于外显行为同内心观点不相一致,个人处于认知不协调的状态。人们既无法脱离群体,又必须从众时,心理上的调整全趋向于改变个人自身的态度,与群体取得意见上的一致;或者是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找出新的理由,来弥补观点与行为之间的距离,使认识系统实现协调状态。

3.不从众

不从众的情况有两类:

(1)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这是表里不一致的假不从众情况。

(2)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这是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情况。

(三)从众的原因

1.行为参照—定向需要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引导。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

对群体偏离,往往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偏离者,群体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因此,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从众是为了被人喜欢和避免被拒绝。许多人已经养成了尽可能不偏离

群体的习惯。个人的从众性越大,偏离群体所产生的焦虑也越强,也就越不容易偏离。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

3.与群体融合的需要

人们为了增加与群体的融合,甚至会模仿群体成员的表情、口头表达方式、姿势和那些人们认为有价值的操作性行为。从群体维护的价值取向出发,从众可能是一种“美德”,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可以使人们更可爱并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群体规模越大,与背景区分越鲜明,群体本身越有吸引力和价值,引发的从众融合需求和行为的程度就越强。

4.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cohe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这种为显示对群体的忠诚和确立自身的价值而引起的从众,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真从众。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个人对群体的隶属关系,是其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其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的比率即会大大下降。

2.群体的规模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但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晚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