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动态优化模型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设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第二节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正方形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初中数学 张振安一、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数学实验(几何画板)这节课本着《数学课程标准》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进行设计,采用引导发现、自学 探究、小组合作、数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利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几何画板、希沃授课助手),让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

二、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5分钟)1、 观看几何画板设计的两个动画,思考平行四边形经历了怎样的图形变化过程?(2分钟)(1)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

活动目的: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引 导学生分析如何由矩形变化出正方形以及如何由菱形变化出正II, 一一 J 变形按钮1 |二 Lj IL-J 变形按钮3L 变形川顺序2个动作 AB = 15.35厘米DC = 15.35厘米 m CAB =53.39°方形,引出本节课题,并为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埋下伏笔。

2、引出课题,板书标题:正方形3、展示生活中的正方形应用,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分钟)(1).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用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与计算。

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达成的目标。

(二)概念分析(2分钟)1、回顾小学阶段对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请你用所学知识重新下定义: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活动目的:让学生从小学定义及本节课开始的动画演示出发重新思考正方形的定义,提高对正方形的认识。

(三)性质探究(5分钟)1、请你们独立思考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并小组内交流。

(1分钟)2、班内交流展示,总结性质:(4分钟)(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垂直、互相平分,且平分对角。

高中物理 第18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18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超级记忆法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记忆前
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 前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先进入大脑的信息抑制了后进 入大脑的信息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光的产生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_电__子__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 谱研究是探索_原__子___结__构__的一条重要途径。 2.巴耳末公式 1λ=___R__21_2_-__n1_2 ___(n=3,4,5…) 3.巴耳末公式的意义 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 _分__立__特征。
能否根据对月光的光谱分析确定月球的组成成分? 答案:不能。月球不能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光,故其 光谱是太阳的光谱,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确定的并非月球的 组成成分。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氢原子光谱实验 在充有稀薄氢气的放电管两极间加上2kV~3kV的高压, 使氢气放电,氢原子在电场的激发下发光,通过分光镜观察氢 原子的光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经典理论的困难
1.核式结构模型的成就 正 确 地 指 出 了 __原__子__核__ 的 存 在 , 很 好 的 解 释 了 _α_粒__子__散__射__实__验___。 2.经典理论的困难 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__稳__定__性__又无法解释原子光 谱的__分__立__特__征__。
重点难点突破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下载]《工厂物理学-制造企业管理基础》-工业工程经典著作(中文版)---18产能管理.pdf

[下载]《工厂物理学-制造企业管理基础》-工业工程经典著作(中文版)---18产能管理.pdf

XJTU-IE,2007.9-2008.9,M:*********************(徐琛),*******************(李慰祖)第十八章 产能管理你不总能得到你想要的,对,你不总能得到你想要的。

不过如果你有时试试看,你会发现你得到了你需要的。

——滚石乐队18.1 产能设定的问题企业应该具备多少以及何种产能的选择对企业的净利润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而且,由于产能计划(capacity planning)位于设备计划层级的顶端(见图13.2),产能决策对于其他所有的生产计划问题(如,集结计划、需求管理、排序与排程、车间作业控制)有着巨大影响。

在这一章我们将利用工厂物理的概念将战略产能计划转化为详细的战术规则。

我们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产能计划的框架,它将详细地识别产能计划对于整个工厂管理过程的影响。

18.1.1 短期和长期产能设定在制造业工厂的生命周期里,合理的产能调整会发生许多次。

大多数情况下,改革的动机是为了迎合需求总量或者产品组合的变化。

短期内,工厂可以利用加班、增加或者减少班次、外包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来适应需求的改变。

这些策略在第十六章关于集结计划的内容时已经讨论过了;它们在产能计划中也同样是明显的选择。

一些短期选择在长期内也是可能实施的。

比如,我们可以在非永久性的基础上实施三班制或者外包全部或部分生产。

当然,如果我们长期把生产外包出去,那么外包商最后就可能决定直接卖掉产品继而成为竞争者。

幸好,这样的事情常常被进入壁垒所防止,比如,知名商标的使用权或者一个有效运输/服务网络的所有权这样的非制造业的因素,而这些是很关键的。

(626|627)即使最终的竞争并不会造成严重的风险,如我们在第十二章讨论的,依赖外包商来制造部件或者产品会使他们成为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合作者。

如果缺乏手段来保证外包商的质量,外包生产的决策就会严重影响企业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

长期内,我们必须超越短期的选择并且考虑永久性的设备,或者结构上的变革。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

液滴编号 1 2 3 4 …
电荷量/C 6.41×10-19 9.70×10-19 1.6×10-19 4.82×10-19

解析:表格中的数据与电子电量的比值关系为: qe1=61.4.61××1100--1199=4,
qe2=91.7.60××1100--1199=6, qe3=11..66××1100--1199=1, qe4=41.8.62××1100--1199=3.
(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 U,当 U=U0 时,使得 某个质量为 m1 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 量 q 为多少?
(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 间的电势差 U=U1 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 m2 的油滴进入 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 t 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 滴所带电荷量 Q.
得出结论:电荷是量子化的,电荷的电荷量都是元 电荷 e 的整数倍.
答案:电荷是量子化的,电荷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 的整数倍
【学习力-学习方法】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小案例—哪个是你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好像天天在玩, 上课没事儿还调皮气老师, 笔记有时让人看不懂, 但一考试就挺好…… 小B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 电子的发现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子是怎样发现 的及其对人类探索原子 结构的重大意义. 2.了解汤姆孙发现电子 的研究方法,知道电子 的电荷量和质量.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 运动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1.电子的发现
过程及其意义. 2.电荷的量子 化. 难点
C.保持步骤 B 中的电压 U 不变,对 M1、M2 区域 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 B,使荧屏正中心处重现 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药剂学第十八章制剂新技讲义术(第5节脂质体)-2024鲜版

药剂学第十八章制剂新技讲义术(第5节脂质体)-2024鲜版
的稳定性。
2024/3/28
改进制备工艺
优化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参数,如控制粒径 分布、提高包封率等,有助于提高脂质体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强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对脂质 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全面检 测和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06 脂质体未来发展 趋势与挑战
2024/3/28
23
创新制备技术
超声制备技术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使脂质体在溶液中均匀分散,提高包封率和稳定性。
薄膜分散法
将脂质膜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蒸发去除溶剂,形成脂质薄膜,再加入水相 进行分散,得到脂质体。
2024/3/28
逆向蒸发法
将药物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注入到含有脂质材料的水相中,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形成脂 质体。
14
04 脂质体在药物传 递系统中的应用
2024/3/28
15
靶向给药系统
01
脂质体的被动靶向 性
利用脂质体在体内的自然分布, 将药物选择性地传递至特定组织 或器官。
02
脂质体的主动靶向 性
通过修饰脂质体表面,使其具有 与特定细胞或组织结合的能力, 实现药物的精准传递。
03
脂质体的物理靶向 性
利用外部物理因素(如磁场、超 声波等)引导脂质体至目标部位 ,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
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脂质体的稳定性变化过程,预测其有效期和储存 条件。
20
安全性评价策略
急性毒性试验
通过给动物注射不同剂量的脂质体,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 ,评估脂质体的安全性。
01
长期毒性试验
长期给动物注射脂质体,观察其毒性反 应和靶器官的损伤情况,评估脂质体的 长期安全性。

《市场营销》第十八章市场营销管理中的模型和定量研究方法

《市场营销》第十八章市场营销管理中的模型和定量研究方法

《市场营销》第十八章市场营销管理中的模型和定量研究方法市场营销管理中的模型和定量研究方法涉及到市场营销的决策制定和管理过程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市场营销中,模型和定量研究方法能够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市场策略、优化产品定价和销售渠道等,从而实现市场营销目标的达成。

首先,在市场营销中,模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市场营销模型是根据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建立起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市场现状、预测市场发展趋势、评估市场潜力等,为企业的市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的市场营销模型包括市场结构模型、市场需求模型、市场竞争模型等。

市场结构模型主要通过对市场的竞争状况、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的竞争情况和市场需求。

例如,通过对市场份额的预测,企业可以评估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从而确定合适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价策略。

市场需求模型主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分析,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的需求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例如,通过对市场需求曲线的建立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弹性,从而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模型主要通过对市场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竞争策略等。

例如,通过对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产品定价等因素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判断市场中的竞争程度,从而制定合适的市场竞争策略。

其次,定量研究方法也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化的数据,从而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定量研究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数据等,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常见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问卷调查是通过发放问卷来收集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意见和反馈信息,从而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实验研究是通过控制和变动相关因素,来观察和分析市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企业了解市场中的因果关系。

ch-最优化模型索引

ch-最优化模型索引

《MA TLAB 工具箱应用》 苏金明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二篇 优 化 工 具 箱第15章 优化工具箱概述 第16章 无约束最优化问题模型一:单变量在给定区间内的最小化21 )(m in x x x x f <<Ex16-1 —— fminbnd / fmincon注意:(1)目标函数必须是连续的;(2)fminbnd 函数可能只给出局部最优解;(3)当问题的解位于区间边界上时,fminbnd 函数的收敛速度很慢。

此时,fmincon 函数的计算速度更快,计算精度更高;(4)fminbnd 函数只用于实数变量。

模型二:多变量无约束函数的最小化)(m in x f x式中,x 为一向量,f (x )为一函数,返回标量。

Ex16-2 —— fminunc Ex16-3 —— fminsearch注意:① 对于求解平方和问题,fminunc / fminsearch 函数不是最好的选择,用 lsqnonlin 函数效果更佳。

② 目标函数必须是连续的。

fminunc / fminsearch 函数有时会给出局部最优解。

③ fminun c / fminsearch 函数只对实数进行优化,即x 必须为实数,而且f (x) 必须返回实数。

当x 为复数时,必须将它分解为实部和虚部。

④ 对规模不同的优化问题,fminunc 函数使用不同的优化算法。

⑤ 对于求解二次以上的问题,fminsearch 函数比fminunc 函数有效。

但是,当问题为高度非线性时,fminsearch 函数更具有稳健性。

第17章 有约束最优化问题 模型三:线性规划⎪⎪⎩⎪⎪⎨⎧≤≤--=--≤--ubx lb Aeq beq x Aeq b Ax x f x f T 为矩阵线性方程组为向量,m inEx17-1 —— 无等式约束:Aeqx=beq Ex17-2 —— 模型的标准形式 Ex17-3 —— 模型的标准形式Ex17-4 —— 没作完的例题——作为练习注意: 根据问题规模的大、中、小不同,linprog 函数使用不同的算法.模型四:有约束非线性最优化问题ubx lb beq x Aeq bAx x ceq x ceq x c x c ,x f x x f x≤≤=≤--=--≤--可以是非线性可以是非线性不连续时可能给局部解可以是非线性为向量)(0)()(0)()(,)(m inEx17-6 —— 只有一个等式约束 Ex17-7 —— 没有等式约束注: 根据问题大中规模的不同,fmincon 函数使用不同的优化算法:(1)中型优化问题, 如果用Aeq 和beq 清楚地提供等式约束,将比用lb 和ub 获得更好的数值解。

模型管理制度范本

模型管理制度范本

模型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模型管理行为,提高模型管理效率,确保模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岗位的模型管理活动。

第三条模型管理是指对公司内部各类模型的设计、开发、使用、审核、更新、维护等过程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模型管理必须遵循科学、规范、透明、公平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得违背国家政策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五条公司设立模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模型管理政策、规定,并对模型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应当配备专门的模型管理人员,负责模型管理工作的执行和监督。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模型管理档案,确保模型管理工作的记录完整、准确、可追溯。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激励模型管理人员勤奋工作,惩罚违规操作。

第二章模型管理的流程第九条模型管理的流程包括模型的设计、开发、审核、使用、更新和维护等环节。

第十条模型的设计和开发应当依据公司的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由专业的模型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共同完成。

第十一条完成设计和开发的模型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确保其符合公司规定和要求。

第十二条模型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和权限进行,不得擅自修改、传播或借用。

第十三条模型的更新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其与公司业务的变化相适应。

第十四条模型的维护应当及时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故障。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定期对模型管理的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模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第三章模型管理的原则第十六条模型管理应当符合科学原理,严格遵循数据真实性、模型逻辑性和结果可靠性等原则。

第十七条模型管理应当遵守保密原则,对公司机密信息的模型进行严格保密,禁止泄露。

第十八条模型管理应当遵守合规原则,确保公司模型的合法性,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九条模型管理应当遵守公平原则,对不同部门、岗位的模型进行公平管理,不得偏袒。

第二十条模型管理应当遵守经济原则,确保模型管理的效益最大化,节约成本。

数学建模(司守奎)目录

数学建模(司守奎)目录

目录第一章线性规划 (1)§1 线性规划 (1)1.1 线性规划的实例与定义 (1)1.2 线性规划的Matlab 标准形式 (1)1.3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 (2)1.4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2)1.5 求解线性规划的Matlab 解法 (3)1.6 可以转化为线性规划的问题 (4)§2 运输问题 (4)§3 指派问题 (5)§4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7)习题一 (9)第二章整数规划 (11)§1 概论 (11)§2 分枝定界法 (11)0-整数规划 (13)§3 10-变量的实际问题 (14)3.1 引入10-整数规划解法之一 (15)3.2 1§4 蒙特卡洛法(随即取样法) (16)§5 整数规划的计算机解法 (17)习题二 (18)第三章非线性规划 (19)§1 非线性规划 (19)1.1 非线性规划实例与定义 (19)1.2 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的区别 (20)1.3 非线性规划的Matlab 解法 (20)1.4 求解非线性规划的基本迭代格式 (21)1.5 凸函数、凸规划 (22)§2 无约束问题 (22)2.1 一维搜索方法 (22)2.2 二次插值法 (25)2.3 无约束极值问题的解法 (25)2.4 Matlab求函数的极小值和函数的零点 (31)§3 约束极值问题 (31)3.1 最优性条件 (32)3.2 二次规划 (32)﹒i﹒3.3 罚函数法 (32)§4 飞行管理问题 (33)习题三 (34)第四章动态规划 (35)§1 引言 (35)§2 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 (36)§3 逆序解法的计算框图 (38)§4 动态规划与静态规划的关系 (39)§5 若干典型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 (41)习题四 (42)第五章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44)§1 概论 (44)§2 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 (45)§3 应用—最短路问题 (51)§4 树 (53)§5 匹配问题 (56)§ 6 Euler图和Hamilton图 (57)§7 最大流问题 (61)§8 最小费用流及其求法 (66)习题五 (67)第六章排队论模型 (69)§1 基本概念 (69)§2 输入过程与服务时间的分布 (71)§3 标准的M/M/1模型 (74)§4 产生给定分布的随机数的方法 (75)§5 排队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76)习题六 (79)第七章对策论 (80)§1 引言 (80)§2 对策问题 (80)§3 零和对策的混合策略 (83)§4 零和对策的线性规划解法 (85)习题七 (88)第八章层次分析法 (89)§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89)§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93)习题八 (95)第九章插值与拟合 (97)§1 插值方法 (97)﹒ii﹒1.1 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 (97)1.2 牛顿插值 (99)1.3 分段线性插值 (101)1.4 埃尔米特(Hermite)插值 (102)1.5 样条插值 (103)1.6 二维插值 (106)§2 曲线拟合的线性最小二乘法 (107)2.1 线性最小二乘法 (107)2.2 最小二乘法的Matlab实现 (108)§3 曲线拟合与函数逼近.....................................................................109 习题九 (110)第十章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112)§1 统计的基本概念…………………………………………………………………11 2§2 参数估计 (118)§3 假设检验 (119)习题十 (123)第十一章方差分析 (12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124)§2 双因素方差分析 (128)习题十一 (129)第十二章回归分析 (131)§1 多元线性回归 (131)§2 非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138 习题十二 (141)第十三章微分方程建模 (143)§1 发射卫星为什么用三级火箭 (143)§2 人口模型 (148)§3 战争模型 (150)习题十三 (155)第十四章稳定状态模型 (157)§1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157 §2 再生资源的管理和开发…………………………………………………………159 §3 V olterra模型……………………………………………………………………16 4﹒iii﹒习题十四 (168)第十五章常微分方程的解法 (169)§1 常微分方程的离散化……………………………………………………………169 §2 欧拉(Euler)方法…………………………………………………………………170 §3 改进的(Euler)方法………………………………………………………………17 1§4 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 (172)§5 线性多步法 (174)§6 一阶微分方程组与高阶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17 5§7 Matlab 解法……………………………………………………………………17 6 习题十五 (181)第十六章差分方程模型 (182)§1 差分方程 (182)§2 蛛网模型 (185)§3 商品销售量预测 (188)§4 遗传模型 (190)习题十六 (196)第十七章马氏链模型 (197)§1 随机过程的概念 (197)§2 马尔可夫链 (197)§3 马尔可夫链的应用 (205)习题十七 (206)第十八章动态优化模型 (208)§1 变分法简介 (208)§2 生产设备的最大经济效益 (216)习题十八 (219)第十九章神经网络模型 (220)§1 神经网络简介 (220)§2 蠓虫分类问题与多层前馈网络 (222)§3 处理蠓虫分类的另一种网络方法 (226)习题十九 (229)第二十章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230)§1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 (230)§2 偏微分方程的差分解法 (232)§3 Matlab 解法 (237)﹒iv﹒习题二十 (241)第二十一章目标规划 (243)§1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243)§ 2 多目标规划的Matlab解法 (245)习题二十一 (246)附录一Matlab入门 (247)附录二Matlab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 (253)附录三运筹学的Lingo软件 (257)参考文献 (260)﹒v﹒。

(完整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材笔记(精华归纳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材笔记(精华归纳整理),推荐文档

精心整理教材结构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1、信息化基础知识2、电子政务3、企业信息化4、商业智能1、立项管理内容2、建设方的立项管理3、承建方的立项管理4、签订合同第六章项目整体管理1、项目整体管理的主要活动和流程2、项目启动3、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4、制定项目管理计划5、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6、监督和控制项目7、整体变更控制8、项目收尾第七章项目范围管理1、产品范围与项目范围2、编制范围管理计划3、范围定义4、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第十一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2、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编制3、项目团队组织建设4、项目团队管理第十二章项目沟通管理1、项目沟通管理的基本概念2、沟通管理计划编制3、信息分发4、沟通管理对组织过程资产的邮箱5、绩效报告6、项目干系人管理第十三章项目合同管理1、项目合同2、项目合同的分类3、项目合同签订4、项目合同管理5、项目合同索赔处理第十四章项目采购管理第十八章项目风险管理1、风险和风险管理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3、风险识别4、定性风险分析5、定量风险分析6、应对风险的基本措施(规避、接受、减轻、转移)7、风险监控第十九章项目收尾管理1、项目收尾的内容2、对信息系统的后续工作的支持3、项目团队人员转移第二十章知识产权管理1、知识产权概念及知识产权管理2、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3、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4、知识产权保护5、知识产权管理要项6、知识产权的滥用(1)足够的知识(2)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3)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4)良好的职业道德(5)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3.怎样做好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1)真正理解项目经理的角色(2)领导并管理团队(3)依据项目进展的阶段,组织制订详细程度适宜的项目计划,监控计划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客户要求或其他变更要求对计划的变更进行管理(4)真正理解“一把手工程”(5)注重客户和用户的参与项目的组织结构对项目管理的影响问题4.2问题4.31.职能型组织的优缺点(1)强大的技术支持,便于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交流(4)获得职能组织更多的支持(5)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司的稀缺资源(6)改善了跨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7)使质量、成本、时间等制约因素得到更好的平衡(8)团队成员有归属感,士气高,问题少(9)出现的冲突较少,且易处理解决缺点(1)管理成本增加(2)多头领导(3)难以监测和控制(4)资源分配与项目优先的问题产生冲突(5)权利难以保持平衡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问题4.41.瀑布模型的特点(6)从上一项开发活动接受其成果作为本次活动的输入(7)利用这一输入,实施本次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8)给出本次活动的工作成果,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开发活动(9)对本次活动的实施工作成果进行评审,若其成果得到确认,则继续进行下一项开发工作,否则返回前一项,甚至更前项的活动。

ABAQUS拓扑优化手册

ABAQUS拓扑优化手册

ABAQUS拓扑优化分析手册/用户手册分析手册:13. Optimization Technique优化技术13.1结构优化:概述13.1.1概述ABAQUS结构优化是一个帮助用户精细化设计的迭代模块。

结构优化设计能够使得结构组件轻量化,并满足刚度和耐久性要求。

ABAQUS提供了两种优化方法一一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

拓扑优化(Topology optimization )通过分析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初模型中指定优化区域的单元材料性质,有效地从分析的模型中移走/增加单元而获得最优的设计目标。

形状优化(Shape optimization)则是在分析中对指定的优化区域不断移动表面节点从而达到减小局部应力集中的优化目标。

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均遵从一系列优化目标和约束。

最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是一个通过自动化程序增加设计者在经验和直觉从而缩短研发过程的工具。

想要优化模型,必须知道如何去优化,仅仅说要减小应力或者增大特征值是不够,做优化必须有更专门的描述。

比方说,想要降低在两种不同载荷工况下的最大节点力,类似的还有,想要最大化前五阶特征值之和。

这种最优化的目标称之为目标函数(ObjectFun ction)。

另外,在优化过程中可以同时强制限定某些状态参量。

例如,可以指定某节点的位移不超过一定的数值。

这些强制性的指定措施叫做约束(Constraint )。

ABAQUS/CAE可以创建模型然后定义、配置和执行结构优化。

更多信息请参考用户手册第十八章。

13.1.2 术语(Terminology)设计区域(Design area):设计区域即模型需要优化的区域。

这个区域可以是整个模型,也可以是模型的一部分或者数部分。

一定的边界条件、载荷及人为约束下,拓扑优化通过增加/删除区域中单元的材料达到最优化设计,而形状优化通过移动区域内节点来达到优化的目的。

设计变量(Design variables):设计变量即优化设计中需要改变的参数。

汽车系统动力学第18章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及应用CarSim的实例分析

汽车系统动力学第18章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及应用CarSim的实例分析
要系统。在制动/驱动和转向系统的集成控制中,可以对ABS、ESC以及 AFS/4WS等子系统间进行集成。
纵向和侧向控制系统在控制效能和平滑性方面各有优缺点。具体 表现为:①在有效作用域内,当轮胎处于小侧向加速度、小侧偏角的线性 域时,转向控制系统(如4WS、AFS 等)在操稳性上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 在紧急工况下(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时,即轮胎进入非线性域时),转 向控制通常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则能显著地提高操 纵稳定性;
第四节 一种基于轮胎力最优分配的集成控制方法
一、基于轮胎力最优分配的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结构 对于有多个主动控制系统的车辆,主动控制执行器输入的数目一 般大于其要控制的车辆状态的数目,称为“执行器冗余”(overactuation)现象。在存在执行器冗余的情况下,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执行器来完成目标功能; ②在给出合理的轮胎执行器输入时,如何考虑轮胎的饱和非线性 以及诸如路面附着状况等各种实际约束条件。
式不同,可按X、Y、Z三个方向将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分别归类于纵向(制
动/驱动)、侧向(转向)和垂向(悬架)三大类子控制系统。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①如何避免子系统
间的互相冲突和干扰;②如何通过系统间的通信和动作协调,尽量挖掘各 子系统功能潜力从而实现性能最优。
图18-1 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主环-伺服环”分层控制结构,如图18-5所示。
图18-5 基于轮胎力最优分配的“主环-伺 服环”分层控制结构
由图可知,首先由主环控制器给出车体运动控制所需的力和力矩,
例如车辆在XOY平面内的纵向力、侧向合力和横摆力矩,即Fud=[Fxd Fyd Mzd]T。然后,在伺服环中,将轮胎作为复杂且特殊的“执行器”, 通过优化分配将Fud分配到各个轮胎执行器的控制输入。这样一个结

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

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

神经经济学:决策与⼤脑第⼀章引⾔:神经经济学史略新古典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为神经经济学建⽴舞台两股潮流,⼀个⽬标总结参考⽂献第⼀部分通向⼤脑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路第⼆章引⾔:实验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引⾔内部秩序:奖赏和⼤脑社会秩序市场秩序参考⽂献第三章公理化的神经经济学引⾔决策理论中的公理化⽅法公理化与神经经济学:多巴胺与奖赏预测偏离的案例结论参考⽂献第四章神经经济学:决策与认知神经学的正式模型引⾔公理化决策理论显⽰偏好的⽅法公理偏好的表⽰法基数效⽤与序数效⽤静态随机选择静态随机选择的经济理论随机效⽤模型随机选择模型动态随机选择随机游⾛模型知觉任务决策规范模型经济选择的决策效⽤计算综合影响决策过程的因素⼀个简单⽰例信号质量和反应时认知能⼒和偏好选择附录:内⽣障碍的随机游⾛最优策略信号的评价和质量参考⽂献第五章实验神经经济学和⾮合作博弈引⾔扩展型博弈标准或策略型博弈混合策略均衡⾮完全信息博弈颤抖⼿均衡量⼦反应均衡博弈论实验设计与实施规范博弈实验扩展型博弈实验信任博弈的神经经济学实验最后通牒博弈的神经经济学实验迈向博弈⾏为的神经经济学理论结论参考⽂献第六章⼈类和⾮⼈灵长类动物中的博弈:从到单细胞记录引⾔博弈论⾮⼈灵长类动物博弈动物模型和感觉运动系统系统神经⽣理学⽅法优劣⾮⼈灵长类动物改进博弈⼈类博弈研究⽅法当前研究⽅向结论参考⽂献第七章理性与⾮理性经济⾏为⾰命:来⾃⾮⼈灵长类物种的证据和启⽰引⾔⾮标准⾏为的新古典主义分析范式价格理论分析⽅法公理化⽅法⾏为经济学⽅法现代经济学中对⾮⼈灵长类动物研究的意义灵长类动物进化揭⽰卷尾猴偏好:令牌交易⽅法卷尾猴遵循⼈类的价格理论吗?卷尾猴显⽰与⼈类同样的偏好吗?卷尾猴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吗? 88框架和风险:卷尾猴是否表现出反射效应?卷尾猴是否表⽰了禀赋效应?传统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的⽐较研究结果感谢参考⽂献第⼋章运动的期望效⽤引⾔最优运动规划最优运动规划的⽣物⼒学约束对噪声和不确定性的补偿运动结果优化运动规划和决策熵损失函数的重要性学习与计算运动与感觉决策风险情景中的运动与决策运动和认知决策的神经关联结论感谢参考⽂献第⼆部分⾏为经济学与脑第九章判断与决策中的⼼理学和神经⽣物学:经济学家能得到什么?简介探讨框架神经经济学的关联性是不⾔⾃明的吗?质疑论的⼀些具体来源外源性神经经济学变量的作⽤内源性神经经济学变量的作⽤经济学理论对神经加⼯过程是否有可检测的影响?理解神经加⼯过程对于模型选择是否有指导作⽤?神经经济学是否能提⾼对外样本的预期?参考⽂献第⼗章不确性决策:风险偏好的⼼理学、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解释风险偏好:历史背景预期价值理论预期效⽤理论风险反馈模型经济学的风险决策模型的局限前景理论不确定性下的决策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多处理系统和解决⽅案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模型期望效⽤理论和前景理论中的风险承担与风险态度⼼理学风险收益模型中的风险承担精神和风险态度过程跟踪和数据处理的⽅法神经影像学研究和数据总结和启⽰致谢参考⽂献第⼗⼀章前景理论与脑前景理论简介历史背景前景理论应⽤于零风险选择前景理论扩展前景理论测度参数化参数诱导⽅法确定性等价值的决定选择变异性建模神经科学数据范式的挑战参照依赖与框架效应价值函数概率权重畸变结论和未来⽅向未来的挑战附录累积前景理论规范表达鸣谢参考⽂献第⼗⼆章逆转的价值观和⾏为引⾔情感决策框架基于模型的效⽤,⽬标导向的控制⽆模型或缓存效⽤;习惯性控制巴甫洛夫控制巴甫洛夫⼯具⾏为的影响研究⽅法冲动性和利他性惩罚框架效应抑郁现实主义恐惧逆转动机的⾏为结论感谢参考⽂献第⼗三章⾏为博弈理论和策略选择的神经学基础博弈论⾏为博弈论基于结果的社会偏好初始条件或单轮博弈学习⼼理学和神经学证据⼼理理论和⼈机差异思维步骤和迭代信念学习欺骗声誉结论与后续研究参考⽂献第三部分社会决策、神经经济学和情绪第⼗四章神经科学和神经经济学的出现从神经科学到神经经济学决策、情绪和⽣物学价值参考⽂献第⼗五章社会偏好和⼤脑引⾔衡量社会偏好预期他⼈的社会偏好探索社会偏好神经⽹络:⽅法论视⾓其他有关惩罚⾏为的神经⽣物学前额叶⽪层和前脑岛的作⽤社会偏好和奖赏神经⽹络⼤脑如何预测社会惩罚?信任和诚信的神经⽣物学结论参考⽂献第⼗六章神经经济学中的情绪研究简介定义情绪和情感的成分情绪⼼境态度和偏好其他情感现象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分类基本情绪情绪的维度研究中对情绪的操纵和测量情绪的操纵情绪和情感的测量经济学与神经经济学研究中的情绪和情感情绪评估与评价⼼境态度和偏好倒推法:从⾎氧⽔平依赖反应模式确定情绪结论参考⽂献第⼗七章理解他⼈:⼼理理论与共情的脑机制简介社会神经科学社会神经科学与神经经济学和决策的关系定义概念“⼼理理论”研究⼼理理论研究的历史⼼理理论的神经基础共情与感受的研究镜像神经元系统以及它在动作理解的作⽤共情:共享⽹络假说共情的个体差异精神病学中的理解他⼈:精神病患者、孤独症、述情障碍何时我们会关⼼他⼈?共情的调节因素神经经济学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研究应⽤⾃动化假设以及和社会偏好的关系共情、公平感、⼼理理论与亲社会⾏为的关系参考⽂献第⼗⼋章灵长⽬动物的社会偏好简介利他⾏为的适应性挑战亲缘选择条件性互惠灵长⽬动物群体中利他⾏为的策略群体内偏向裙带关系偏向对互惠同伴的利他⾏为灵长⽬动物中的监督与惩罚社会偏好的认知基础共情与同情的实证证据灵长⽬动物的社会偏好⿊猩猩不关⼼群体外成员的福利⿊猩猩积极回应其他同类的需要结果总结结论感谢参考⽂献第⼗九章⾮⼈类灵长⽬动物对不公平的反应简介不公平厌恶为何⾮⼈类灵长⽬动物与不公平有关⾮⼈类灵长⽬动物对不公平的反应不公平厌恶的进化对劣势不公平的反应对优势不公平的反应对“不公平”同伴的反应⽐较⼈类与⾮⼈类灵长⽬动物对不公平的反应结论感谢参考⽂献第⼆⼗章慈善捐赠和慈善事业的神经经济学序⾔经济学领域中的公共物品和慈善捐赠前⾔公共物品的定义纯粹利他和公共物品的最优化⽔平纯粹利他模型蕴涵了公共物品的⾮充⾜⽔平强制规定和税收反纯粹利他模型的其他观点关于谁来捐赠和⼈们⾯对公共物品⽔平变化的反应的论据利他主义的替代模型约束条件Warm-glow和⾮纯粹利他模型神经层⾯的证据捐赠决策真的是理性选择吗?神经证据可以揭⽰捐赠的动机吗?共情(同理⼼)和情绪的神经机制公平作为捐赠的动机⽬标和利他决策Warm-glow,个体vs公共赠予和宗教影响利他⾏为在年龄差异上的神经基础⼩结参考⽂献第⼆⼗⼀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个与视⽹膜类似的奖赏系统简介奖赏的概念奖赏值,效⽤和风险预期预期误差与学习奖赏有关的多巴胺反应纯粹的奖赏信号多巴胺对奖赏的反应多巴胺对奖赏预期刺激的反应多巴胺浓度其它脑结构中的奖赏信号多巴胺的奖赏风险信号有关多巴胺的困惑结论感谢参考⽂献第⼆⼗⼆章学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简介强化学习:理论和历史背景Rescorla-Wagner模型时序差分学习最佳⾏为选择强化学习模型在神经数据上的应⽤来⾃⼈类决策脑成像的证据预期误差和相位型多巴胺(phasic dopamine)紧张型多巴胺(tonic dopamine)与决策反应活⼒⼄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最优学习率忽略了什么?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向结论致谢参考⽂献第⼆⼗三章不确定性情境下⼈类决策中估价的神经⽣物学基础引⾔区分估价和选择纯粹风险下的估价: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将收益—风险计算模型推⼴到模糊问题中将收益—风险计算模型推⼴到包含公平和效率的决策中致谢参考⽂献第⼆⼗四章价值学习的多种形式及多巴胺的功能前⾔奖赏,预测,和强化反射与⾏动巴甫洛夫价值和⽬标价值⽬标价值与习惯价值预期,强化,和奖赏强化学习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中的⾏为选择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和⽬标价值⽆模型的强化学习和习惯价值⾏动-评价算法与巴甫洛夫价值强化学习的神经机制预期奖赏:价值信号和巴甫洛夫价值状态值表征的学习⼤脑中的⾏为-评价⼤⿏和灵长类⽬标导向学习背后的神经机制结论参考⽂献第⼆⼗五章纹状体中的主观价值表征背景历史结构功能微透析技术伏安分析法正电⼦断层扫描(PET)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预期应⽤致谢参考⽂献第⼆⼗六章基底神经节和价值的编码简介纹状体神经元中⾏动价值的编码纹状体中短期和长期的奖励预期中央丘脑的神经元多巴胺神经元中的动机和结果编码结论第五部分选择的神经表征第⼆⼗七章决策的神经机制前⾔神经⽣物学的证据是否可以/应该限制经济学理论?匹配第⼆⼗⼋章⽬标导向选择中价值的计算与⽐较简介准备:什么是⽬标导向选择以及需要计算什么?⽬标导向选择需要计算什么知觉决策模型⾏为证据神经⽣物学证据简单的⽬标导向选择理论⾏为和眼动跟踪证据模型成分的神经基础结论致谢参考⽂献第⼆⼗九章价值的神经元表征引⾔从进化的⾓度看价值和决策经济选择与眶额叶⽪层眶额⽪层与决策的脑损伤、神经影像学和单细胞记录的研究眶额⽪层神经元编码经济价值眶额⽪层价值表征不随菜单变化⽽改变序值,基数和神经元的适应性顶叶⽪层的价值信号价值调节了顶叶⽪层中与决策相关的信号顶叶⽪层的评估信号与形态⽆关评估、注意和决策后扣带⽪层的事件和⾏动评估后扣带⽪层的解剖、临床和神经影像学意义后扣带⽪层(CGp)在评估⾏为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的神经⽣理学证据后扣带⽪层(CGp)中评估信号的主观性注意,学习和后扣带⽪层选择的神经-认知模型感觉、物品和运动域的价值调节“基于物品”和“基于⾏动”的经济选择模型参考⽂献第三⼗章选择的困境:⼤脑中决策变量的研究简介获取决策变量的直接⽅法直接⾃我报告动机⼀致机制设计简单的显⽰性偏好基于模型的⽅法模型类型明确模型的细节参数估计验证⾏为表现简单的预测效⼒⽣成效⼒寻找神经相关物在LIP区域中匹配⾏为和基于价值的⾏动选择与强化学习模型相关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论参考⽂献第三⼗⼀章灵长类动物额叶的概率决策机制:单神经元记录和回路模型简介⾮⼈类灵长类动物决策的博弈论研究博弈论和社会决策中的学习硬币匹配任务中的选择⾏为剪⼑⽯头布游戏中的选择⾏为竞争博弈决策的神经⽣理学研究背外侧前额叶⽪层在决策中的作⽤前扣带⽪层在决策中的作⽤决策的模型漂移-扩散,不严密的竞争累加器和吸引⼦⽹络模型脉冲⽹络模型是什么?决策的递归回路机制决策阈限的神经机制依赖于奖励的可塑性以及适应性选择⾏为突触的收益计算匹配定律:改善 vs.最优化硬币匹配中的随机选择⾏为结论感谢参考⽂献第三⼗⼆章选择:通向标准的back-pocket模型导⾔基本的两阶段模型定义对象期望效⽤理论定义主观价值相对主观价值既得主观价值(体验主观价值)奖赏预期误差(RPE)随机项估计机制和主观价值估价系统的基本结构学习主观价值选择两阶段模型之外的其他可能选择概率多重⾃我结论致谢参考⽂献。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行四边形中动点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动点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内动点问题的探究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对于动点的运动规律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尝试着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理论讲授部分,我发现有些同学对动点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扎实。可能是我讲解得不够细致,也可能是同学们对这些概念还不够熟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动点的运动规律和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题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动点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行四边形中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难点二: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定理和性质来解决动点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结构,识别关键信息,进而选择恰当的几何定理进行求解。
-难点三:针对不同动点问题,如路径最短、面积最大等,学生可能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应教授学生分类讨论和优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突破口。
4.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讨论和探究过程中,学会倾听、交流、表达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5 10 72.1
( P2' 8.7 ) / 2
P2' 8.7 1.16 2
6.38 5.1 (1 ) 10.2
= 0.75
即调整溶剂比例为 75%甲醇和25%水可使该组分的 k 值为5。
四、正相键合相色谱法

固定相:极性键合相
如-CN、-NH2或二羟基键合硅胶
)。
A 样品的k降低,tR降低 B 样品的k增加,tR增加 C 相邻组分的增加 D 对基本无影响
2.用ODS柱分析一有机弱酸混合物样品,以某一比例甲醇一水为 流动相时,样品容量因子较小,若想使容量因子适当增加,较好 的办法是( )。 A 增加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 C 流动相中加人少量HAc B 增加流动相中的水的比例 D 流动相中加人少量的氨水
五、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1. 固定相:非极性键合相 如十八烷基硅烷(C18,ODS)、辛烷基(C8)键合硅胶
流动相:水为基础溶剂,加入一定量与水混溶的极性调整剂
常用甲醇-水、乙腈-水等
应用: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组分,还有有机酸、碱及盐等
2. 保留机制:疏溶剂理论
溶质的保留主要是溶质分子与
极性溶剂分子间的排斥力,促
P
' mix
i Pi
i 1
n
'
式中i 为混合溶剂中各溶剂的体积百分数。 二元混合溶剂的则为
P P B P
' AB ' A A
式中A, B分别为二元混合溶剂中溶剂A和溶剂B的体积百分数。
溶剂的选择性
溶剂可分为八组而分别位于图中不同区。 I 组的 xe值较大, 属质子受体溶剂; VII 组的 xd 值较大,属质子给于体溶剂; V 组

(完整word版)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教材分析

(完整word版)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教材分析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二、重点、难点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课堂引入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 和4cm 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出AB 的长。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AB 的长.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四、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分析:⑴让学生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颜色的吹塑纸,让学生拼摆不同的形状,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

⑵拼成如图所示,其等量关系为:4S △+S 小正=S 大正 4×21ab +(b -a )2=c 2,化简可证。

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拼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证明.⑷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余种。

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例2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左边S=4×21ab +c 2右边S=(a+b)2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4×21ab +c 2=(a+b )2化简可证。

六、课堂练习1.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

2.如图,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A Bbb b b aa⑴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 ⑵若D 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 ;⑶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 ⑷三边之间的关系: 。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课题: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董晨浩一、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2、分析:“动点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他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一类的开放性题目。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察,从变化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

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

本节课选择基本图形为四边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的能力立意,考查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在动态问题中提炼出静态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及其分析根据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结合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性质与判定;能初步应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综合解决动点问题的能力.②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究“化动为静”、“以静制动”的过程.(2)在解决四边形动点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转化、方程、函数、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由变式逐层推进的问题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分析:图形在动点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重点和探究题型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研究的核心的数学素养,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和达成目标的关键。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动态几何的特点是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的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
2. 市场出清
该学派主张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能够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达
到均衡状态。
1. 强调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主体会根据 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这些预 期是理性的,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内 在规律。
3. 政策无效性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体能 够理性预期到政策的变化,政策的有 效性会受到影响。
在市场出清状态下,市场上的商 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市 场处于均衡状态。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 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市场出清 原理能够实现,即使存在外部冲 击或政策干预。
自然率假说
01 自然率假说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自然增长率, 这个增长率是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 素决定的。
02 自然率假说认为,政府政策无法改变这个自然增 长率,因为经济主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及
03
其贡献
卢卡斯及其经济计量模型
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经济计量 模型,该模型将理性预期假说引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以解释和预测经 济行为。
卢卡斯的经济计量模型强调了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状况的理性预期,认 为经济主体会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形成对未来的预期,并据此做出最优决 策。
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与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主要在于对不完全信息和非理性行为的看法。新凯恩斯主 义强调政府干预和稳定经济的必要性,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市场能够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可能引发 副作用。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促使后者重新审视其理论假设和政策主张,促进经济学界 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深入探讨。同时,理性预期学派也吸收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 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泛函的变分
如同函数的微分是增量的线性主部一样,泛函的变分是泛函增量的线性主部。作为泛函的自变量,函数 在 的增量记为
也称函数的变分。由它引起的泛函的增量记作
如果 可以表为
其中 为 的线性项,而 是 的高阶项,则 称为泛函在 的变分,记作 。用变动的 代替 ,就有 。
泛函变分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它可以表为对参数 的导数:
解将 点取为坐标原点, 轴水平向右, 轴垂直向下, 点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质点在曲线 上任一点处的速度 满足( 为弧长)
将 代入上式得
于是质点滑行时间应表为 的泛函
端点条件为
最速降线满足欧拉方程,因为
不含自变量 ,所以方程(10)可写作
等价于
作一次积分得
令 则方程化为
又因
积分之,得
由边界条件 ,可知 ,故得
( ) 只依赖于 积分为
事实上,注意到 不依赖于 ,于是有

例1(最速降线问题)最速降线问题是历史上变分法开始发展的第一个问题。它是约翰·贝努里(J. Bernoulli)于1696年提出的。问题的提法是这样的:设 和 是铅直平面上不在同一铅直线上的两点,在所有连结 和 的平面曲线中,求一曲线,当质点仅受重力作用,且初速为零,沿此曲线从 滑行至 时,使所需时间最短。
把(12)代入(11)并利用 的任意性,得
(13)
(13)式就是确定欧拉方程通解中另一常数的定解条件,称为横截条件。
横截条件有两种常见的特殊情况:
( )当 是垂直横轴的直线时, 固定, 自由,并称 为自由端点。此时(11)式中 及 的任意性,便得自由端点的横截条件
(14)
( )当 是平行横轴的直线时, 自由, 固定,并称 为平动端点。此时 ,(13)式的横截条件变为
(1)
容许函数集可表示为
(2)
最简单的一类泛函表为
(3)
被积函数 包含自变量 ,未知函数 及导数 。(1)式是最简泛函。
1.1.2泛函的极值
泛函 在 取得极小值是指,对于任意一个与 接近的 ,都有 。所谓接近,可以用距离 来度量,而距离定义为
泛函的极大值可以类似地定义。 称为泛函的极值函数或极值曲线。
(15)
注意,横截条件与欧拉方程联立才能构成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
1.3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
在最优控制系统中,常常要涉及到有约束条件泛函的极值问题,其典型形式是对动态系统
(16)
寻求最优性能指标(目标函数)
第十八章动态优化模型
动态过程的另一类问题是所谓的动态优化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归结为求最优控制函数使某个泛函达到极值。当控制函数可以事先确定为某种特殊的函数形式时,问题又简化为求普通函数的极值。求解泛函极值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变分法和最优控制理论方法。
§1变分法简介
变分法是研究泛函极值问题的一种经典数学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先介绍变分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果,然后介绍动态系统最优控制问题求解的必要条件和最大值原理。
引理 , , ,有

则 。
1.2无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
求泛函
(6)
的极值,一般是用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去寻找一条曲线 ,使给定的二阶连续可微函数 沿该曲线的积分达到极值。常称这条曲线为极值曲线(或轨线),记为 。
1.2.1端点固定的情况
设容许曲线 满足边界条件
, (7)
且二次可微。
首先计算(6)式的变分:
(8)
对上式右端第二项做分布积分,并利用 ,有

再代回到(8)式,并利用泛函取极值的必要条件,有
因为 的任意性,及 ,所以由基本引理得到著名的欧拉方程
(9)
它是这类最简泛函取极值的必要条件。
(9)式又可记作
(10)
通常这是 的二阶微分方程,其通解的两个任意常数由(7)式中的两个端点条件确定。
1.2.2最简泛函的几种特殊情形
1.1变分法的基本概念
1.1.1泛函
设 为一函数集合,若对于每一个函数 有一个实数 与之对应,则称 是对应在 上的泛函,记作 。 称为 的容许函数集。
通俗地说,泛函就是“函数的函数”。
例如对于 平面上过定点 和 的每一条光滑曲线 ,绕 轴旋转得一旋转体,旋转体的侧面积是曲线 的泛函 。由微积分知识不难写出
这里 是变动的,不妨用参数形式表示为
寻找端点变动情况的必要条件,可仿照前面端点固定情况进行推导,即有
(11)
再对(11)式做如下分析:
( )对每一个固定的 , 都满足欧拉方程,即(11)式右端的第一项积分为零;
( )为考察(11)式的第二、第三项,建立 与 之间的关系,因为
对 求导并令 得

(12)
这是摆线(圆滚线)的参数方程,其中常数 可利用另一边界条件 来确定。
例2最小旋转面问题
解因 不包含 ,故有首次积分
化简得
令 ,代入上式,
由于
积分之,得
消去 ,就得到 。
这是悬链线方程。
1.2.3最简泛函的推广
最简泛函取极值的必要条件可以推广到其它情况。
(ⅰ)含多个函数的泛函
使泛函
取极值且满足固定边界条件
(4)
这是因为当变分存在时,增量
根据 和 的性质有
所以
1.1.4极值与变分
利用变分的表达式(4)可以得到泛函极值与变分的关系:
若 在 达到极值(极大或极小),则
(5)
这是因为对任意给定的 , 是变量 的函数,该函数在 处达到极值。根据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知
于是由(4)式直接得到(5)式。
1.1.5.变分法的基本引理
( ) 不依赖于 ,即
这时 ,欧拉方程为 ,这个方程以隐函数形式给出 ,但它一般不满足边界条件,因此,变分问题无解。
( ) 不依赖 ,即
欧拉方程为
将上式积分一次,便得首次积分 ,由此可求出 ,积分后得到可能的极值曲线族
( ) 只依赖于 ,即
这时 ,欧拉方程为
由此可设 或 ,如果 ,则得到含有两个参数的直线族 。另外若 有一个或几个实根时,则除了上面的直线族外,又得到含有一个参数 的直线族 ,它包含于上面含有两个参数的直线族 中,于是,在 情况下,极值曲线必然是直线族。
的极值曲线 必满足欧拉方程组
( )含高阶导数的泛函
使泛函
取极值且满足固定边界条件
,
的极值曲线 必满足微分方程
( )含多元函数的泛函
设 ,使泛函
取极值且在区域 的边界线 上取已知值的极值函数 必满足方程
上式称为奥式方程。
1.2.4端点变动的情况(横截条件)
设容许曲线 在 固定,在另一端点 时不固定,是沿着给定的曲线 上变动。于是端点条件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