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足矣

合集下载

史上十首最好的诗

史上十首最好的诗

史上十首最好的诗 1、《望庐山瀑布》(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蝉》(唐)韩愈
黄叶萧萧上高枝,寒蝉凄切。

秋声如怨,何处是归家?
8、《江南春》(唐)杜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9、《凉州词》(宋)王之涣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胡笳十八拍》(元)贯休
草色青青湖畔路,胡笳声声思故乡。

神女归去空留泪,平明送客楚天长。

十首足矣(推荐5篇)

十首足矣(推荐5篇)

十首足矣(推荐5篇)第一篇:十首足矣《十首足矣》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速读的方法。

2发掘所选唐诗所蕴涵的人性美和人文关怀。

3领悟本文质朴的语言,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视角。

教学重点:通过速读领悟文章的内涵。

文章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教学难点:文章形式和内涵的统一。

教学过程:1.速读全文,回答问题要求学生合上书本来复述十首诗的作者、题目和内容。

它们分别是: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清明》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悯农》李白的《朝发白帝城》贺之章的《回乡偶书》可以选部分同学进行比赛,看谁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

2.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由香港“最受欢迎唐诗选举”展开话题。

唐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成千上万首唐诗中选出的10首,可谓名篇精品。

为什么这10首会受到欢迎,原因何在?由此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依次引录10首唐诗,评析其中所蕴涵的人性美。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10首唐诗的意境,最为推崇的是名列榜首的孟郊的《游子吟》。

因为诗中所歌颂的已不是单纯的狭义的母爱,而是诗中所蕴涵的对纯真人性的眷念与向往,并呼吁人们“保留一段热肠一片温情,不能见利而忘义,不能丧失良知”。

“慈母”这一诗歌意想所承载的思想内涵经过作者的阐释,显得更形象、更博大、更具体。

第3自然段,作者列举了报上所载的“一些令人难堪令人恶心乃至令人发指的报道”,从独特的视角做出假设——如果这些恶人读过一点唐诗,“引发出哪怕些微的感到与审美愉悦”,人性就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言辞中对唐诗所能产生的陶冶、教化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

这两段是作者着墨的重点,《游子吟》中所蕴涵的崇高人性美与报道中丧失人性的恶性相对照,更显出人性的珍贵与伟大。

接下来的9首,作者边录边析。

无论是《清明》中的绵绵人情,《静夜思》中的乡恋之情,还是《登鹳雀楼》、《乐游原。

中对人生的追求和彻悟,以及另外几首诗中对落花的怜惜、对野草的赞美、对劳动者挥洒汗水的关切……无不源于人世间最朴素、最纯真、最美好的人性。

诗词最佳十首

诗词最佳十首

最经典、最好的十首古诗: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9.《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游子吟》唐陆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首足矣》PPT

《十首足矣》PPT
十首足矣
作者:刘心武
学习目标
1.了解、识记作者的相关知识;
2.阅读课文,明白文章题目含义;
3.背诵默写十首唐诗,理解作者对十首唐诗
的解读;
4.把握文章主旨;
5.体会文章在语言上的特点。
了解、识记作者
刘心武,当代作家。 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 的发轫之作,并引起轰动。
长句的好处:加强了语势,增强了感情色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阅读课文,品味语言
人们各自安排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我仍要近乎痴憨地吁请人们在纷 忙的生活中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 人们各自安排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我仍要近乎痴憨地吁请人们,
在纷忙的生活中,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
诗……
加上标点后,语气显得缓慢,不能表达 出作者对美好人 性的渴望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的急切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文章中解读了哪十首唐诗? 这十首唐诗的作者分别是谁?
阅读课文,梳理脉络
《游子吟》 《清明》 《静夜思》 《登颧雀楼》 《乐游原》 《春晓》 《赋得古原草送别》 《悯农》 《早发白帝城》 《回乡偶书》 孟郊 杜牧 李白 王之涣 李商隐 孟浩然 白居易 李绅 李白 贺知章
落花、野草、劳动者挥洒的汗水,这三者都是最普通微小 的事物,由对这三者的关爱来体现对生命的热爱。 “慈母”的意象“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了我们个体生 命的所有外在因素”。 “行人”与“牧童”的和谐相处,领悟到其中蕴含着的温 馨的人性和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 由思乡之情引申到乡土人情,进而联想到父母亲情。指出 “乡土之恋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情”。 用登高望远喻指人生境界的宏阔,人生的追求永无止境。 用晚景美好而短暂喻指人生有限,不应虚度。

十首足矣

十首足矣
《十首足矣 》学习提纲
• • • • • • • • • 重点词语 呼吁( yù ) 气喘吁吁( xū) 深邃 ( suì ) 记载( zǎ) 三年五载(zǎi ) 载歌载( zǎi)舞 怨声载 i (zài )道 群殴 横( hèng )财 飞来横( hèng )祸 横( héng )挑鼻子竖挑眼 nüè 虐( )待 戏谑( ) 赎金 赚钱 起码 佳肴 xuè 残羹冷炙 针灸(jiǔ ) 精髓 ( suǐ) 永葆青春 强求
作者( 刘心武)的文学常识:
– 生于1942,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 – 短篇 ( )小说《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 《黑墙》、《ss白牙》 – 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 – 长篇小说有《钟鼓楼 》,《风过耳》、《四牌 楼》, – 纪实小说《5· 19长镜头》、《 公共汽车咏叹调 》 等。 – 并从事《红楼梦》研究和建筑评论,
贯穿全文的线索— 对纯真人性的(眷恋 )和(向往 )。
文章结尾的作用— 既点明(中心主题),又有使人掩 卷而回味无穷的意蕴。
铭记十首唐诗: 《游子吟》 《清明》 《静夜思》 《登鹳雀楼》 《 乐游原 》 《春 晓》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悯农》 《早发白帝城》 《回乡偶书》。
作者之所以十分推崇这十首诗的 原因: 因为这十首诗凝聚着中华民族 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 ( 承袭)的精华,并且也体现 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 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 ) 悚(sǒng)然、 永( 葆 )荣华
三组近义词
• • • • 抚养和扶养:抚养是指 长辈 对晚辈、扶 养是指 晚辈对长辈。 贯穿和贯串:贯穿可用于 抽象事物,较多 用于形象事物。如:一条公路贯穿好几个 村庄; 贯串 只用于 抽象事物,如:一条线索贯 串全文。 违反和违犯:违反后跟的是纪律、规章制 度,违犯后跟的是 法律 。

十首足矣

十首足矣

说说你对十首小诗的感悟,自己如何 去付诸行动。
例:读了《游子吟》,我想到了妈妈几年如一日接 送我上学的情景,我要孝敬妈妈,当妈妈说我时, 我再也不跟她大声吵了。
请从下面九宫格或十二宫格中找 出一句连贯的诗。
作业:
1、背诵默写十首诗歌,体味诗中蕴涵的 人性之美。 2、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品悟, 并联系实际,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
十首诗恰似一个人生历程
离乡别母① ↓ 陌路受到热情指引② ↓ 远在他乡思乡思亲人③ ↓ 经历人生磨难后体会高远理想与人生有限的境界,大彻大悟④⑤ ↓ 产生美好的情愫⑥⑦⑧ ↓ 饱览大好 河山,游子回乡⑨⑩
1、作者列举了哪些丑恶的现象?
①子女虐待生母生父、后母虐待前妻之子、恶 教练绑架幼小学员并将其害死。 ②将那牧童绑票以谋求一己的私欲 。 ③自己居华屋食佳肴而将老父老母驱入猪圈掷 以残羹! ④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葆荣华而贪得 无厌 。 ⑤对活泼泼儿童的生命粗暴戕害 。
授 课 人 : 郝 继 珍
十 首 足 矣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读懂诗的内涵,领悟十首小诗所蕴涵的人性美和 人文情怀。 能力目标: 通过质疑、析疑,培养品味文章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悟作者在文中寄寓的呼唤人类良知,讴歌文 明精华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作家名片
刘心武,当代作家,《红楼 梦》研究学者,以短篇小 说《班主任》闻名文坛,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 茅盾文学奖。曾在中央电 视台《百家讲坛》开展系 列讲座,对“红学”在民 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促 进作用。
《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 《悯农》品悟 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三首放在 一起?
《早发白帝城》《回乡偶书》品悟 作者为什么把这两首诗放一起?

十首最好的古诗词

十首最好的古诗词

十首最好的古诗词
1. 《静夜思》那绝对能算一首啊!你想想,李白躺在那,看着月光,就吟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有意境啊!就好像你在一个安静的夜晚,突然看到那洒在地上的月光,心里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2. 《春晓》也是超棒的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多生动啊!不就像你早上被鸟叫声吵醒,然后发现春天已经悄悄来了一样吗?
3. 《望庐山瀑布》厉害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那瀑布简直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银河,这得有多震撼呀!就跟你看到超级壮观的景象时那种惊叹一样!
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多感人呐!王维的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就是很多人在外地时的心声吗?是不是像你一个人在外面,过节时就特别想念家人?
5. 《江雪》也超厉害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场面,多冷清多孤独啊,就好像你置身于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呢!
6. 《咏柳》多有意思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丝垂下绿丝绦”,把柳树形容得那么美,不就像你看到特别漂亮的东西时会忍不住赞叹一样吗?
7. 《登鹳雀楼》多经典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画面感十足,就好像你站在高处看着那山河,心里会有一种开阔的感觉呢!
8. 《悯农》多深刻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粮食吗?就像你看到农民伯伯辛苦劳作,会懂得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一样呀!
9. 《游子吟》多感人肺腑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妈妈对孩子的爱都在这一针一线里了,不就像你的妈妈对你的爱一样吗?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很棒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小草的生命力多顽强,是不是就像你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一样呢!我觉得啊,这些古诗词真的是太好太经典了,每一首都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和意境呢!。

《十首足矣》5

《十首足矣》5

《十首足矣》5《十首足矣》科目:语文班级:14升学课型:新授课时:第五课时备课人:苏大丽李华君备课时间:3.14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十首唐诗。

2能力目标:能从新的角度来体验、感悟这十首唐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重点:通读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十首唐诗。

难点:能从新的角度来体验、感悟这十首唐诗。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二、通读全文,思考问题。

1、“在体味到人生有层楼可上的同时,又深知人生的有限,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度数,吃透了这两首诗的精髓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葆荣华而贪得无厌呢?”(1)这里的两首诗是指哪两首?。

(2)这两首唐诗表达出怎么样的意境?。

(3)解释词语。

度数。

2、“我想一个多少能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对落花这种最低等生物的怜惜、对野草这各最卑微事物枯荣的关切以及对最普通的劳动者汗珠的珍惜的美好情愫的人,他是决计不可能对活泼的粗暴戕害的。

”(1)解释词语:戕害:;情愫:。

(2)“最低等生物”是指什么?。

(3)“最卑微事物”是指什么?。

(4)“最普通的劳动者的汗珠”是从哪里引发出来的?。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一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瑰怀抱中,一是将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中,反复咏诵这样一此明白如画而又美不胜收的诗句,我们灵魂上纵有厚尘积垢,总也能涤出一些真善美来吧?”(1)“一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瑰怀抱中”,是从哪一首中引发出来的?。

(2)描绘了怎么样的“大自然的”景象?。

(3)“一是将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中”是从哪一诗中引发出来的?。

(4)写出了怎么样的情愫?。

(5)由此,说明了什么?。

三、阅读最后一段课文:(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首首俱录这十首唐诗?是因为这十首唐诗为人们不了解吗?。

(2)“唱卡拉OK搓麻将‘抓黑叉’跳迪斯科练气功算命遛鸟养鱼喂猫饲狗再没有闲空吗?”一句一口气说下来,是不是太急了?能在中间加上一些缓冲一下的标点吗?应该怎么样加上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下来?。

十首足矣的十首古诗

十首足矣的十首古诗

十首足矣的十首古诗
1.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十首足矣》课件

《十首足矣》课件

对《朝发白帝城》《回乡偶书》的理解
大众化的理解: 《朝发白帝城》:表达了遇赦后的喜悦心 情。 《回乡偶书》:写出了游子回乡的感受。 作者的理解: 《早发白帝城》把我们引到大 自然的奇瑰怀抱中。 《回乡偶书》将我们导入人世 间最朴素的人情中。
阅读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如此希望 人们读这十首诗?
这10首唐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 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也体现着我 们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 仰望的高度。作为炎黄子孙,应当以此为荣。 但是现实中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却与此相反, 令人痛惜。 因此作者发自内心地呼吁,希望人们从 这10首常诵常新的唐诗中,感悟到基本的人 性和人情,从中吸取精华,熏陶人的心灵,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报得三春晖!
为什么把《游子吟》列在榜首?
大众化理解: 这是歌颂母爱的诗。 作者认为: 人生在世,无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 所构成的意象,早已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 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外在因 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 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
对《清明》《静夜思》的理解
•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读唐诗、悟唐诗,启发 学生对人性美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塑造健康的人格。
人性美: 人类优秀的道德品质。
题解
20世纪九十年代,香港举行了“最受欢 迎唐诗选举”活动。刘心武先生就其中选出 的十首展开话题,以人们对诗歌的大众化理 解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从独特的 角度对十首唐诗进行了品读和感悟,指出 “这10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
---人生境界宏阔 ---人生有限 ---怜惜落花 ---关切野草 ---珍惜劳动者汗珠 ---自然奇瑰景色 ---最朴素的人情

十首足矣

十首足矣

有节奏韵律,易于吟诵
有韵无律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
各小组选出另十首喜欢的唐诗,举行诵读鉴 赏比赛。
对落花的怜惜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对野草的关切
《悯农》
李绅
对普通劳动者的珍惜
《早发白帝城》李白
大自然的奇瑰
《回乡偶书》 贺知章
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
十首:
1、孟郊
2、杜牧 3、李白 4、王之涣 5、李商隐
《游子吟》
《清明》 《静夜思》 《登鹳雀楼》 《乐游原》
对纯真人性的眷念和向往 温馨的人性,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 表达对乡情、亲情的热爱 感叹人生境界的宏阔 一种彻悟的心态 对落花等低等生物的怜惜 对野草等卑微事物的的关切 对普通劳动者的珍惜 赞美大自然的奇瑰 赞美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 人 性 美 和 人 文 关 怀
十首足矣
刘心武
作者介绍
当代作家
代表作:
作品涉及小说,纪实作品,随笔, 红楼研究,建筑评论等多方面。
短篇小说《班主任》 ——开“伤痕文学”的先河 长篇小说《钟鼓楼》 ——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树与林同在》 ——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之后,成为 《红楼梦》的积 极研究者,曾在 中央电视台《百 家讲坛》栏目就 秦可卿等专题做 过系列讲座,对 民间红学的蓬勃 发展起到推动作 用。

丑 恶 的 社 会 现 象
拓展思考:诗歌的教化
“小仓百人一首”, 简称“百人一首”。这是流行在日本中小学之 间的一种竞赛游戏。
大约早在七百五十年前,日本藤原定家选了自天智天皇至顺德天皇 之五百七十多年间的一百位著名歌人的作品,每人一首,共计一百首和 歌,将之书写在京都嵯峨小仓山别墅的屏风上,因称“小仓百人一首”。 到了江户时代初期,这百首和歌遂被制成纸牌,供人们在新年间做为一 种室内的游戏。至元禄时代已极为盛行。直至现代, 日本的中小学仍训 练学生们利用暑假期间,将这百首和歌背诵熟记,到了新年期间就举行 盛大的“百人一首”的竞赛游戏。 中国诗歌: 历史悠久,数量丰富 言志抒怀,情意深广 日本诗歌: 历史短暂,数量较少 即兴短歌

《十首足矣》(最新)PPT课件

《十首足矣》(最新)PPT课件

❖ 这两首唐诗表现出一种追求真善美
的思想。无论是歌咏山水之美,还
是描写人情世故、社会状况的诗歌,
无不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且
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好
的诗歌,虽明白如话,却又美不胜
收,韵味回荡无穷。可以净化人的
灵魂,陶冶人的性情,并且给人以
智能的启迪。
.
47
❖ 全文在十首唐诗中,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 傍晚时心情不快, ❖ 驾着车登上古原。 ❖ 夕阳啊无限美好, ❖ 只不过接近黄昏。
《乐游原》表达了人生苦短,要珍惜时间, 奉献自己的一切。
.
26
❖ 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和现实中那些追求名 利,只为自己、只顾眼前私利、贪得无厌等 种种丑恶行为形成了对比,表达作者希望人 们要有高尚的理想追求,并为此而奋斗美好 愿望。
全诗共六句30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
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
.
9
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为什么把《游子吟》列在榜首?
❖ 因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作者认为,人生在世, 无人不在羁旅之中。
❖ 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意象,早已超 越了狭义 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 个体生命的所有的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 他人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 实的努力。因此,有此同感的人,必能领悟此 诗的内涵。

.
13
杜牧
❖ (803-852年),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 出的诗人。是宰相杜佑之孙。唐 文宗时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 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黄州、 睦州刺史等职。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世 称“杜樊川”,著《樊川文集》。

10首最好的古诗

10首最好的古诗

10首最好的古诗一、《大风歌》两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得猛士兮守四方。

二、《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丶《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四、《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六、《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七、《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八丶《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十首足矣(讲课用)

十首足矣(讲课用)

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读准加下划线字的读音 羁旅( jī )—— 长久寄居他乡 mān 颟顸( )(hān )—— 糊涂而马虎 情愫( sù)—— 感情 qiāng )—— 伤害 戕害(

2、“十首足矣”的含义是什么?
“十首”,是指香港一家文化机构,采用投票选 出的十首最受欢迎的唐诗。“足矣”意思是足 够。作者认为,这十首唐诗基本上概括了人的 本性、思想、情感、理想,凝聚着中华民族传 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也体现着中华 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仰望的高 度。
导读一
快速阅读1—5段,思考下列问题: 1、对《游子吟》大众化的理解是怎样的? 2、作者新颖独特的理解是怎样的? 3、在对《游子吟》理解与感悟时,作者列举 了哪些丑恶的现象?原因之一是什么?


1、对《游子吟》的大众化的理解是:
《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2、作者新颖独特的理解是:
十首足矣
刘心武
目标导示
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理清思路,理解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 3、深入理解文中唐诗的思想意义。 4、引导学生读唐诗、悟唐诗,启发学生对真 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热爱情感。

作者介绍:

刘心武,当代作家,生于1942年。1977年发 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的 先河,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获 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长篇小说《钟 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 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 题做过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最后一段,作者指出:
这十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 统中一种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 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 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

十首足矣

十首足矣

回乡偶书
贺知章
•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早发白帝城》《回乡偶书》 的理解
• • • • • 大众的理解: 《早发白帝城》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回乡偶书》游子回乡的感受 作者的理解: 《早发白帝城》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 瑰怀抱中 • 《回乡偶书》将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 的人情中
十首足矣
刘 心 武
平邑电大职专技校 孙静
释题
• 十首”指香港一家文化机构通过民意测验,采用投票 方式选出来的十首唐诗;“足矣”的意思是足够。
作者介绍
• 刘心武,当代作家, 生于1942年, 1977年发表短篇小 说《班主任》,开 “伤痕文学”的先 河,被认为是新时 期文学的发轫之作, 获首届全国短篇小 说首奖。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乐游原
李商隐
• 向晚意不适 • 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登鹳雀楼》《乐游原》 的理解
• • • • 大众化的理解: 《登鹳雀楼》人生境界的宏廓 《乐游原》人生有限 作者理解:
• 人生应该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但同时, 人生有限,要珍惜时间,懂得知足常乐, 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度数
春 晓
孟浩然
花 落 知 多 少
• • • •
夜 来 风 雨 声
处 处 闻 啼 鸟
春 眠 不 觉 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悯农
李绅
• 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十大公认最好的十首诗

十大公认最好的十首诗

十大公认最好的十首诗十大公认最好的十首诗如下:1.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唐代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唐代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8.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十二课 十首足矣

第十二课 十首足矣





从《清明》中,我们可领悟到一种温馨 的人性,想到陌生人之间的亲切和谐相待。 这首诗不仅仅写出了一种如画如乐、明丽 清新的境界,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温馨的人 性,体现出一种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 从《静夜思》中,能领悟到对乡情、亲 情的热爱。这首诗由诗意联想到家乡父母 亲情,联想到心怀乡情乡恋者,一定不会 去虐待亲生老父老母。

《早发白帝城》描述了大自然的奇特 景象,给人以美的熏陶,把读者引到大自 然的奇丽怀抱中。
《回乡偶书》写的是诗人年老后回到阔 别已久的故乡所体味到的朴素的人情,将 人们导入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之中。



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 对已经熟知的诗歌产生新的感悟。 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怀有一颗关爱的心、理智的心、感恩的心 去感受生活。

1、十首唐诗的作者及姓名。

2、找出作者对于十首唐诗观点的句 子。

因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人生在世,无 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 意象,早已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 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的 外在因素。 “慈母”这一意象所承载的思 想内涵经过作者的阐释,显得更形象、更 博大、更具体。诗中蕴含着崇高的人性美。


从《登鹳鹊楼》,能体味到人生境界 的宏廓;这首诗由登高远望喻指人生境界 的宏廓,对人生追求的永无止境。 从《乐游原》中能体味到人生有层楼 可攀,但是人生也是有限的;它写出了人 生有限,不应该虚度年华。


《春晓》写的是落花——最低等的落 花;《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的是野草—— 最卑微的野草;《悯农》写 的是最普通 的劳动者。 通过对这三者的关爱来说明:人无贵 贱,事无大小,可以小见大,平凡中显示 出伟大的道理。作者由诗意和现实中的某 些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作者对那些戕 害活泼的儿童生命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愤慨。刘心武ຫໍສະໝຸດ 1、背诵十首唐诗。

十首足矣1

十首足矣1

《十首足矣》科目:语文班级:14升学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苏大丽李华君备课时间:3月10日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背诵十首唐诗,理解十首唐诗蕴含的人性美和人文关怀。

2能力目标:欣赏课文独特的视角,理解作者倡导人们注重传统文化精华的用心。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读唐诗、悟唐诗启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的情感。

重点:从诗意和诗境上理解十首唐诗。

难点:把唐诗的解读和对现实的剖析联系起来,从人性的角度感悟十首唐诗。

一、作家及其作品简介刘心武当代著名作家,著《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立体交叉桥》、《钟鼓楼》、《班主任》等作品,其作品重在透视人生、人心和人性,“以人为中心”。

认为文学锻炼人的灵魂,使心灵趋向美好,其根本在于巩固与发展人的良知,不是抽象意义上的观念的爱,而是人类成长中的高度的文明的自觉性,一种更宽广更深刻更辩论意义上的爱,他几乎把这一观念执着地贯彻在其大部分作品中。

二、析题《十首足矣》1、哪十首?、、、、、、、、2、为什么是这十首诗?。

3、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4、“足矣”意思是。

三、分析课文1、《游子吟》作者(1)诗中回忆了母亲的慈爱,歌颂了。

(2)为何把《游子吟》列在榜首?。

(3)作者在这里把人生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4)作者悟出了什么?(找出课文原句)。

2、《清明》作者(1)这首诗中描写了与、之间的亲切和谐相待。

(2)此诗为何荣列亚军?难道仅仅是因为如画如乐、明丽清新?。

(3)作者悟出了什么?。

3、《静夜诗》作者(1)这首诗写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的感受,是对、之恋。

(2)课文中是如何定义“乡土之情”的?。

(3)作者在这首诗中为何对“乡土之情”引发新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们对诗歌的大众化理解为基础,从新颖的角度对十首唐诗进行了读和悟,说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理解和感受,从心灵上、精神上给我们上了一堂丰富的精神熏陶课。

第12课十首足矣

第12课十首足矣

自 然 之 美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描绘了自然界奇特绚丽的景色 。给人以美的享受,把读者引 到大自然的奇丽怀抱中。
人 情 之 善 美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这十首唐诗是如何产生的?
香港一家文化机构通过民意测验,
采用投票方式选出来的十首唐诗 。
整体感知
思考问题: 作者对这诗歌的分析有详有略,是如何安排的?
十 首 唐 诗
详 细 分 析
简 略 分 析
整体感知
《游子吟》 孟郊 《清明》 杜牧 《静夜思》 李白《登鹳雀楼》 王之涣 《乐游原》 李商隐《春晓》 孟浩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悯农》李绅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回乡偶书》 贺知章
作者新颖独特的理解是:
1、感叹人生境界的宏阔。 2、感悟人生短暂,不应虚度年华。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作者新颖独特的理解是:
表达对落花等低等生物的怜惜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乡情亲情的挚爱
作者新颖独特的理解是:
表达对乡情、亲情的热爱
讨论:
从《游子吟》、《清明》、《静夜思》 这三首唐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了什么?
析:从父母亲情到思乡之情,让我们体会 到了一种温馨的人性,一种对人生乐趣 的健康追求!

12《十首足矣》课件

12《十首足矣》课件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 疑是地上霜。 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举头望明月,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 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 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 游子身上衣。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密密缝,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意恐迟迟归。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言寸草心,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报得三春晖。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 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 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体味人生的有限,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度数。 用晚景美好而短暂喻指人生有限,不应虚度年华,反映出 对生命的执著追求。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两种人生体验,能让人彻悟,既鼓励志向远大者奋 进,又警示虚度年华者不要短视谋利、贪得无厌。
温馨: xīn,温暖,馨香,客气,体贴。 佳肴: yáo 。指精美的饭菜和可口的食品,形容食物非常好吃。 残羹:gēng 精髓:suǐ,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情愫 :sù,感情。 戕害:qiāng,严重损害。奇瑰 : guī,珍品。 积垢:gòu,积聚的脏东西、污物。 痴憨:chī愚笨朴实。 吁请:yù,呼吁并请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问题:1、请分别找出表达作者对十首唐诗观点的语句,并加以概括分类?
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游子吟》名列榜首的原因。
3、作者认为“十首足矣”的理由是什么?(可以用原文直接回答)
课堂训练
学习指导课后练习
小结
学生小结
布置作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读背十首唐诗
教学后记
要求:1)阅读中疏通字词,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圈划出十首唐诗的作者及篇名;
▲学生看书时,板书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学生看完后,可请1-2位同学试着读读黑板上的字词
三、集体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的形式研读文本。)
第一轮比赛请自选代表到黑板上写出十首唐诗的题目。
第二轮,请自选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每首诗的作者。
课题
《十首足矣》
课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支点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十首唐诗的主旨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十首唐诗
2、能从新的角度来体验、感悟这十首唐诗,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
对十首唐诗有新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
从人性的角度感悟十首唐诗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和欣赏过很多古代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估计一位同学难以完成,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查漏补缺)
第三轮,请小组每个成员背一首诗。(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待定)
最后一轮,各组派最“高手”说喜欢的一首诗,简述理由。
四、竞赛小结
(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能说不会写,写错别字,漏写,忽视书名号)
★请同学们齐读十首唐诗
五、研读课文(视情况可适当挪移))
我们曾就听到过这样的格言警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今天,作家刘心武又一次告诉我们读诗能陶冶情操,读诗能提高修养,不管工作有忙,不管赚钱有多重要,我们应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不必太多,十首足矣!
哪十首?让我们一起走进《十首足矣》。
二、阅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