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十一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生活中的实例
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中,盐类水解和沉淀 溶解平衡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 和品质。例如,在制作面包时添 加适量的盐可以提高面包的口感 和保鲜期;在制作豆腐时调节pH 值可以控制豆腐的质地和口感。
洗涤剂
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通过盐类 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发挥作用, 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洗 涤效果。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 盐类水解 •Βιβλιοθήκη 沉淀溶解平衡 • 盐类水解与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 • 实验与观察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盐类水解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盐类水解是指盐溶液中的盐离子或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的反应。
原理
盐类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 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 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得 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
化学分析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在化学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如滴定分析、重量分析等。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分析 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生物化学研究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被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例如,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和离 子强度,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稳定性、构象变化等。
材料科学
在材料科学中,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被用于制备和表征各种功能材料,如纳米材料、陶瓷材料等。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获得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材料。
同离子效应
加入与沉淀离子相同的离子,可以抑制沉淀 的溶解,降低沉淀溶解度。
络合剂
络合剂可以与沉淀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 低沉淀溶解度。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分离和提纯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新乡医学院无机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实验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一、实验目的1.了解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了解其缓冲原理及应用;3.了解盐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4.理解沉淀的生成及溶解的条件;二、实验原理1. 同离子效应:HAcH ++Ac -同离子效应能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从而改变弱电解质溶液的pH 值。
PH 值的变化可借助指示剂变色来确定。
2.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强碱或水的稀释而保持溶液pH 基本不变。
3. 盐的水解:Ac -+H 2OHAc +OH - NH 4++H 2O NH 3·H 2O +H + 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盐类的本性决定。
此外还受温度、盐的浓度和酸度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同离子效应,向溶液中加入H +或OH -离子就可以防止它们的水解。
另外,由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可促使盐类水解。
4. 沉淀-溶解平衡:AB(s) A +(aq)+B -(aq)利用沉淀的生成可以将有关离子从溶液中除去,但不可能完全除去。
][][][HAc Ac H K a -+⋅=lg •=,Ac HAc HAc a c c pK pH 盐酸c c pK HAc a lg •=,在沉淀平衡中,同样存在同离子效应,若增加A +或B -的浓度,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有沉淀析出。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生成或溶解,当Q i =sp B A K c c >•+ 时,则有沉淀析出;Q i =sp B A K c c =•+时,溶液达到饱和,但仍无沉淀析出;Q i =sp B A K c c <•+时,溶液未饱和,没有沉淀析出。
如果在溶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都可以与同一种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的先后次序是根据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的大小而定。
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小的先沉淀出来,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大的后沉淀出来,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3.4.1: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学案【教学目标】①关注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
②初步认识难溶电解质存在的溶解平衡及其特征。
③理解K SP的含义及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的平衡。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的化学行为以及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活动与探究】(1)向盛有3ml0.1mol/LNaCl溶液的试管a中加入1滴0.1mol/LAgNO3溶液,振荡,静置一段时间。
(2)将实验(1)中的试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a继续滴加少量0.1mol/LAgNO3溶液,向另一支试管b滴加少量0.1mol/L KI溶液,观察对比实验现象。
(3)再向试管b中滴加少量0.1mol/LNa2S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请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试管试管a②试管【问题思考】①AgCl、BaSO4等属于难溶解物。
那么它们在水中是否完全不溶解?②依据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将电解质分为哪几类?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AgCl(s)Ag+(aq)+ Cl—(aq)(设沉淀溶解过程——速率v1;沉淀生成过程——速率v2)v1 >v2v1 = v2v1 <v2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时,溶质的离子与固态物质之间建立,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注:此处的“”表示“溶解”和“沉淀”是相对的两方面,不表示电离。
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①②③④【问题思考】写出AgCl(s) Ag+(aq) + Cl-(a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3、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A mB n(s) mA n+(aq) + nB m-(aq)(1) 表达式【课堂练习1】请写出BaSO4 、Cu(OH)2 、Ag2S 、Al(OH)3 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 sp表达式。
(2) 意义①K sp只与和难溶电解质的有关。
②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值都可以反映物质的能力。
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及盐类水解原理的理解。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溶度积规则。
3.学习快速测量溶液pH的方法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解离,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例如Hac)存在下列解离平衡:如果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解离平衡向生成弱电解质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2.缓冲溶液弱酸及其盐(如HAc和NaAc)或弱碱及其盐(如NH3·H20和NH4Cl)所组成的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外来少量酸或碱起缓冲作用。
即当加入少量的酸、碱或对其稀释时,溶液的pH基本不变,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3.盐类的水解强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不水解。
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和弱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都发生水解。
因为组成盐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或0H-离子作用,生成弱酸或弱碱,往往使水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根据同离子效应,往溶液中加入H+或0H-可以抑制水解。
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盐类的水解。
4.难溶电解质的多相解离平衡及其移动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与其饱和溶液中的相应离子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利用溶度积规则,可以使沉淀溶解或转化。
降低饱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使两种离子浓度的乘积小于其溶度积,沉淀便溶解。
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以根据其K sp的相对大小判断沉淀生成的先后顺序。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将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这种过程叫做沉淀的转化。
沉淀的转化一般是溶度积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可以转化为溶度积较小的难溶电解质。
三、试剂0.1mol·L-1的HCl,HAc,NaOH 和NH3·H2O;甲基橙;NH4Ac固体;酚酞;O.1mol·L-1NaAc;0.1mol·L-1的NaCl,NH4Cl,Na2C03,NH4Ac,NaAc,NaH2P04,Na2HP04,Na3P04溶液;固体Fe(N03)3·9H2O;6mol·L-1HNO3溶液;饱和Al2(SO4)3溶液;饱和Na2C03溶液;0.1mol·L-1AgNO3溶液; 0.1mol·L-1K2Cr04溶液;饱和(NH4)2C2O4溶液;0.1 mol·L-1CaCl2溶液;2 mol·L-1HCl溶液;2 mol·L-1HAc。
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

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这个话题可是化学界的热门话题哦!我们都知道,化学反应中有很多种平衡状态,而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就是其中两种。
那么,这两种平衡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我们来了解一下沉淀溶解平衡。
在化学反应中,有些物质会形成固体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在溶液中的浓度是有限的。
当沉淀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固体颗粒。
而在这个过程中,溶液中的其他物质会继续发生反应,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这就是沉淀溶解平衡。
那么,什么是电离平衡呢?电离是指分子或原子在溶液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变成带电离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有些物质会发生电离反应,生成带电离子。
而带电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也是有限的。
当带电离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这就是电离平衡。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两个平衡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是同时发生的。
比如说,当我们向一个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会发生如下的反应: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HCl + Na2SO4 → NaCl + H2SO4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化钠和硫酸会先发生沉淀溶解平衡,生成硫酸钠和水。
然后,硫酸钠会与盐酸发生电离反应,生成氯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氯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
所以说,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平衡状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和预测产物分布。
当然啦,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哦!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对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的学案一、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例 1 已知Ksp,AgCI= 1.56 10-10, Ksp,Ag2CrO= 9.0 10-12,试求AgCI 和A@CrC4的溶解度(用g/L表示)例2、把足量的AgCI放入1L 1 .0 mol /L的盐酸溶液中溶解度是多少?( g/L )二、溶度积规则例1、下列情况下,有无CaCO沉淀生成?( KspCaCO=2.8 10-9)(1)往盛有1.0 L纯水中加入0.1 mL浓度为0.01 mol /L 的CaCb和NaCO;(2)改变CaCl2和NaCO的浓度为1.0 mol /L 呢?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一般认为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 x 10-5 mol/L时,则认为已经沉淀完全1、沉淀的生成例1、向1.0 x 10-3 mol L-1的&CrC4溶液中滴加AgNG溶液,求开始有Ag^CrQ沉淀生成时的[Ag+] =? CrQ f沉淀完全时,[Ag +]= ?例2、向0.1 mol L-1的ZnCL溶液HS气体至饱和时(H2S的浓度为0.1 mol L-1),溶液中刚有ZnS沉淀生成,求此时溶液的[H+] = ?2、沉淀的溶解例1:如果溶液中Fe3+和Mg+的浓度均为0.10 mol /L, 使Fe3+完全沉淀而使Mg+不沉淀的pH条件是什么?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B. 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I(s)Ag +(aq) + Cl _(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I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 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 K Sp(AgI)D.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 C2+> HCO、SO「,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2+ 2+Ca 、Mg2. 下列说确的是()A. 向N Q SQ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则SCf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Na +和C「,不含S Q「B. 心小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比K sp大的物质的小C. 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fSQ代替来洗涤BaSQ沉淀D. 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3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3.4.1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教学设计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
【提问导入】通过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的表格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的思考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解答思考题
(1)通常所说的难溶物是指在常温下,其溶解度小于0.01g,并不是在水中完全不能溶解。
(2)生成AgCl沉淀的离子反应是指进行到一定限度,并不能完全进行到底,此时溶液中还有Ag+和Cl。
【过渡】播放视频
【学生】建立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的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
【总结】
【教师】讲解溶度积的意义
【学生】溶度积的应用
判断有无沉淀——溶度积规则
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溶液中,当沉淀形成和溶解达到平
3.4.1 沉淀溶解平衡
一、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aq) + Cl-(aq) 注明状态和可逆号
动态平衡v(溶解)=v(沉淀)≠0
二、溶度积Ksp
A m
B n(s)m A n+(aq)+n B m-(aq)
只与温度有关
三、溶度积的应用
Q >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Q =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 <Ksp,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四、平衡影响因素
内因
外因
在引入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时,我通常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然后给出一些例子进行说。
《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教学设计4页word文档

《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剖析(一)教材剖析苏教版本节教材知识建构线路:■ 这个建构线路体现了由理论到运用主线。
在理论部分有两个要点,一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建立沉淀与溶解是可逆过程观点;二是通过类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构建沉淀溶解平衡概念。
教材编写体现以下四个特点:①充分考虑学生认识能力。
②特别注意生产、生活与实验情境创设。
本节生活情境美丽溶洞、误食钡盐中毒救治、氟化物防治龋齿等体现了本节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而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知识,则被全部置于生产生活情境之中。
③注意运用直观方式说明问题。
在“沉淀溶解与沉淀生成是可逆过程”建构时,采用了直观描述微观图景方法;在“形成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概念”时,采用相关化学平衡知识类比迁移这种比较直观建构方法。
④能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二个活动与剖析、三个交流与讨论,涵盖了上述知识建构线路中全部环节。
(二)学生情况剖析学生此前深入地学过物质溶解与化学平衡,也经历过将化学平衡知识迁移运用于电离与盐类水解,这些为学生学习沉淀溶解平衡奠定了知识与方法层面基础。
但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沉淀与溶解问题仍有错误认识。
具体为:①沉淀与溶解是两个对立统一现象,在学生那里却常常是割裂。
②生成沉淀复分解反应因其反应迅速、现象明显、反应灵敏,常使学生形成单向反应错觉,妨碍了其为可逆反应建构。
③习惯上将沉淀物看作不溶物前概念,对沉淀在水中有微少溶解认同有强干扰。
二、设计思路要进行追求科学本质剖析,就要关注科学中观点与证据,即观点产生过程要被追问,获取证据实验要经历紧扣目标思路层面构想,这些在下面学习过程设计中将被显性化。
第1课时从帮助学生产生“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是否存在着沉淀溶解可逆过程”核心问题开始,到用反证法设计实证方案并实施实证,证实该核心问题结束。
第2课时内容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第1节课核心问题是:难溶物在水中真存在沉淀溶解与沉淀生成可逆过程吗?围绕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学习过程:三、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难溶物亦溶,难溶物在水中真存在沉淀溶解与沉淀生成可逆过程。
高中化学_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①通过分组实验,构建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能准确说出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②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问题③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并能说出溶度积常数的含义④通过案例学习,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溶度积常数三、教学难点: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问题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五、教学过程:问题二:NaCl 能不能与盐酸反应?在饱和NaCl 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什么现象?【探究二】如何证明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能极少量的溶解?【归纳总结】 沉淀是难溶物,但不是绝对不溶,只不过溶解度很小,难溶物在水中也存在溶解平衡。
【动画演示】氯化银的溶解过程少量的Ag + 和Cl -脱离AgCl 表面进入水中(沉 淀溶解过程);溶液中的Ag +和Cl -又回到AgCl 的表面析出(沉淀生成过程)。
当沉淀溶解的速 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学生分组实验】在饱和NaCl 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学生分析讨论】 白色沉淀是NaCl 。
原因:NaCl (S ) Na + (aq) + Cl -(aq)加入浓盐酸,C(Cl -)增大,使平衡 向左移动,有NaCl 固体生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1)将少量的PbI 2固体加到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一 段时间。
(2)向上层清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振荡。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析讨论】在上层清液中滴加K I 溶液后,有黄色沉淀产生。
说明上层清液中有Pb 2+聆听,观看【分析】 PbI 2(s)Pb 2+(aq)+ 2I -(aq),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情景,初步从平衡的视角研究物质的溶解问题。
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对学生已有知识形成冲突,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分析,深入理解沉淀溶解平衡反应的实质。
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

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1. 前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
乍一听,可能会觉得这个话题有点严肃,像是在上化学课。
但是别担心,我会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你走进这个看似复杂的世界。
就像老话说的,“万事开头难”,其实这只是一场化学的旅程,我们一起去探索吧!2. 沉淀溶解平衡2.1 什么是沉淀溶解平衡?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沉淀溶解平衡。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调制果汁,先把糖倒进去,然后加水。
糖在水里逐渐溶解,你看,水变得甜甜的。
但如果你继续加糖,最终会发现糖溶不进去,这就是沉淀的开始。
沉淀溶解平衡就像是这个过程中的“博弈”。
糖溶解得快,沉淀也可能迅速形成。
这种状态就像一场拉锯战,双方都在争夺着“主场优势”。
2.2 沉淀的形成和溶解在这个平衡中,有一方是“溶解”的,另一方是“沉淀”的。
它们的关系就像是恋爱中的情侣,一个想要亲密无间,另一个却想留些空间。
只要你加的溶质够多,沉淀就会开始形成;而一旦溶液的浓度达到饱和,沉淀就再也溶解不了,这时候你可以看到底部的白色沉淀,真是一个神奇的现象!3. 电离平衡3.1 什么是电离平衡?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电离平衡。
简单来说,电离就是一些化合物在溶液中分开成离子。
比如说,食盐(NaCl)放进水里,就会变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就像水里的小精灵,各自舞动,忙着去“社交”。
这就是电离平衡了,它们在溶液中不停地相互转化,像极了一个热闹的舞会。
3.2 电离与沉淀的关系这时候,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就像是两个相互交织的故事。
举个例子,当你在水中溶解某种盐时,电离平衡会让盐分开成离子,而如果这些离子碰到另一种能形成沉淀的离子,就会发生一场“化学聚会”。
这场聚会中,新的沉淀可能会出现,形成一种全新的平衡状态。
简而言之,电离就像是为沉淀提供了“原材料”,而沉淀又会在这个舞会上“落座”。
4. 它们之间的互动4.1 平衡与动态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人问,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好比说,沉淀溶解平衡就像是一个动态的舞蹈,而电离平衡则是这场舞会中每个舞者的个人舞步。
电离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

Al(H2O)63++H2O
④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反应是质子传递反应. H+
HCl(g)+NH3 (g)=====NH4Cl(s)
H+ CH3CH2OH2+ + HSO4H2SO4 + CH3CH2OH 1923年,美国化学家Lewis提出 ,用来 解释配合物的形成, 1-3、Lewis酸碱电子对理论 大部分阳离子,Mn2+、Al3+、Fe3+、 H+还有一些缺电子化合物(BF3) 一. 含义 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 给予体,酸碱反应的实质就是形成配位 由于在配合物中,配位键普遍存在, lewis 酸: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分子、 键——形成无机化学上的另一类物质,酸 Lewis酸碱电子对理论的范围很广,凡是 碱化合物 金属阳离子皆为Lewis酸,与金属离子结 离子或原子,如Fe3+ , Fe2+, Ag+, BF3等 合的不管是阴离子或中性分子,均为碱.
配位平衡 Kf°
§4-1 酸碱理论概述
1、 1884年,瑞典化学家Arrhenius电离理论
2、1923年,丹麦化学家 Bronsted-Lowry 酸碱质子理论 3、1923年,美国化学家 Lewis 酸碱电子对理论 4、1963年,美国化学家Pearson 软硬酸碱理论(HSABT)
1-1、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
四. 酸碱反应的实质 ——两个酸碱共轭对之间的质子传递
如HF在水溶液中的 ① 酸碱电离反应是质子传递反应 电离反应是由给出质 子的半反应和接受质 子的半反应组成的 HF(aq) H+ + F-(aq)
H+ + H2O(l) HF(aq) + H2O(l)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2006年9月30日[考纲要求]:了解沉淀溶解平衡、沉淀转化的本质[知识回顾]:1.溶解度(固体)定义:2.划分难溶物质、微溶物质、可溶物质、易溶物质的标准是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4.碳酸钙、硫酸钡是电解质吗? 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原因是5.请列举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课本内容]: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沉淀溶解平衡当和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的速率,与进入溶液的Pb2+ 和I-在固体表面沉积的速率相等时,Pb2+和I-的与碘化铅固体的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状态叫做平衡,试写出此过程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2.溶度积:(1)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或,通常用表示。
写出碘化铅悬浊液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的表达式(2)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能力。
对于相同的电解质,K sp的数值越,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因素(1)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和有关,而与的量和溶液中的浓度无关;(2)溶液中的变化只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总结对比浓度商与溶度积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1)(2)(3)2.如果误将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硝酸钡等)当做食盐或纯碱食用,会造成中毒。
中毒患者应尽快用溶液洗胃,随后导泻使钡盐尽快排出。
试根据沉淀溶解平衡来分析洗胃的原因?3、沉淀的转化沉淀的转化就是由一种转化为另一种的过程。
(1)ZnS(s)转化为CuS(s)硫化锌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色固体,硫化铜为难溶于水的色固体。
写出两者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及溶解度表达式ZnS(s) ,K sp==1.6×10-24mol2·L-2CuS(s) ,K sp==6.3×10-36mol2·L-2ZnS与CuS的比相同,因此可以用K sp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由于K sp(CuS)K sp(ZnS),所以CuS的溶解能力要比ZnS 很多。
溶液中的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

- 1 -溶液中的平衡:电离、水解、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 一、基础知识储备1、 书写弱溶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1).NH 3-H 2O;CH 3COOH;H 2O(2)书写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NH 4Cl;CH 3COONa;Na 2S;Na 2CO 3; NaHCO 3(3)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AgCl二、平衡移动3沉淀转化 三、难点——守恒Na 2CO 3 NaHCO 3 电荷 ; 物料 ; 质子例1、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2006年)A .常温下,pH=7的NH 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OH ()H ()NH ()CI (-4-c c c c =>>++B .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 .中和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D .常温下,同浓度的Na 2S 与NaHS 溶液相比,Na 2S 溶液为pH 大例2、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 2O=H ++OH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007年)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例3、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B、0.10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例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009年)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例5、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2009年)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3-)均增大五、当堂检测1.将0.lmol·1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2、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 c(OH-)3、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4、(09年福建理综·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 电离平衡 学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情景切入]水是自然界里含量最丰富的溶剂之一,它能或多或少地溶解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物质。
在地球演变与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自然界里的水成为生物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在我们周围所进行的各种过程中,水溶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在水溶液中进行,而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涉及许多问题。
例如:物质溶于水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物质在水中是如何存在的?物质在水中会与水发生怎样的相互作用?物质在水中的反应有哪些规律?[知识导航]本章内容主要从过程的可逆和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等。
本章知识在结构上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学习电离平衡;第二节主要学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pH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节主要学习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四节主要学习沉淀溶解平衡。
[学法指导]1.把握内涵,懂实质。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
2.理解本质,重应用。
学会利用平衡理论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现象。
3.了解特征,会迁移。
在掌握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电离平衡4.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新课情境呈现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常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人们称之为蚁酸(主要成分为HCOOH)的有机酸。
当人受到蚊叮蚁咬时,皮肤上常起小疱,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被破坏所致。
若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小疱会自行痊愈,这是由于血液中又恢复了原先的酸碱平衡。
你能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这一事实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离平衡的世界吧!课前素能奠基新知预习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实验探究:实验 1.0 mol·L-1盐酸 1.0 mol·L -1醋酸溶液的pH 数值__0__ __>0__ 结论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__不相同__导电能力盐酸__>__醋酸与镁条反应现象剧烈反应,产生气体缓慢反应,产生气体结论镁与盐酸反应快,表明盐酸中的c(H+)__大__实验结论HCl和CH3COOH的电离程度__不同__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解质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
第3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
2、正确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 SP的概念及K SP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3、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过程进行分析。
重点:溶度积常数的含义,沉淀的溶解、生成的本质【自学内容】一、沉淀溶解平衡一些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_____ 。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_______ 。
1、定义: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_____的速率和沉淀_________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_______ 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
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Ksp1、定义: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乘积,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______表示,有单位。
2、表达式:(s) Mg2 + (aq) +2OH- (aq)例如:Mg(OH)25℃Ksp = [Mg2 + ][OH-]2== 5.6×10-12mol3﹒L-3请写出下列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 SP表达式BaSO4 ,Al(OH)3 ,CuS ,3、溶度积性质:a.溶度积(Ksp )的大小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b.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越难_____________。
【探究提升】一、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问题探究】对于平衡:AgCl Ag+ + Cl-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Q>K SP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沉淀_______________。
(最新整理)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全部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学生的已有认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学生基本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了解了物质的溶解性,知道了常见的难溶物质。
在高中高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电解质的概念.沉淀溶解平衡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与化学平衡有许多相似地方。
通过高中阶段《化学反应原理》这门必须课程前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平衡的意识,学习了化学反应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以及盐类水解平衡等,知道了平衡体系的特征及研究平衡的过程与方法,这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另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对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对实验现象及结果作初步分析和处理。
一、学生认知障碍我教的是两个普通班,班级学生是全市1200名之后的学生,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学生对于抽象问题的理解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饱和溶液,但他们并不知道可溶性电解质存在溶解平衡,他们认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时,晶体不发生任何改变。
学生认为试管中未溶解的氯化钠晶体是一成不变的。
2.学生很难直接提出检验碘化铅能溶于水的实验方案,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能力方面有欠缺.3.学生不能理解溶度积常数Ksp与沉淀的量无关,学生认为再加入沉淀固体,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4.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学生习惯用勒下特列原理,不会定量的用浓度商Q与溶度积常数Ksp相比较来确定。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的教学设计【内容提要】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利用习题反思和比照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不同,再通过改变物质种类使学生体会酸式盐的特殊性,达到会判断平衡类型的目的。
引导学生讨论在确定平衡类型的基础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及平衡的移动问题,并通过做习题使学生体会平衡判断的重要性和在考题中的使用,最后反思归纳解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解决问题—反思原理—比照归纳—形成方法”。
突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分析、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会通过习题查缺补漏完善知识体系,通过做题来巩固和反思所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关键词】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判断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过程与方法:利用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判断比照区分两种池型,复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练习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最后实行计算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通过做题来反思总结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学重难点:掌握解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教学模式:解决问题—反思原理—比照归纳—形成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导入在第三章我们主要研究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在这个章中我们总共学习了几种类型的平衡呢?------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设疑: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什么类物质溶于水存有电离平衡呢?又有那些物质溶于水存有水解平衡呢?学生:弱酸、弱碱、水存有电离平衡,可溶于水的且含弱离子的盐存有水解平衡请同学们判断:练习1. 以下物质加入水中是否存有电离平衡或水解平衡?(不考虑水的电离)①CH3COOH ②H2CO3 ③NH3·H2O ④H2SO4 ⑤Na2CO3 ⑥FeCl3 ⑦Na2SO4⑧NaOH ⑨BaCO3 ⑩CH3COONa电离平衡_____________水解平衡____________请写出①⑩②⑤相对应平衡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疑:在所学的物质中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式盐请同学们判断NaHSO4 NaHSO3 NaHCO3溶液中多存有什么平衡?以NaHCO3溶液为例来分析溶液中所存有的变化?在离子方程式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够找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了例题浓度为1mol·L-1 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是否准确①c(Na+) > c(HCO3-)> c(H+) > c(OH-) >c(CO32-)②c(Na+) + c(H+) = c(OH-) + c(CO32-) +c(HCO3-)③c(Na+) + c(H+) = c(OH-) + 2c(CO32-) + c(HCO3-)④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⑤c(OH-) = c(H+) + c(H2CO3) —c(CO32-)变式1.浓度为1mol·L-1 H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是否准确①c(H+) >c(CO32-)> c(HCO3-) ②c(H+) = c(OH-) + c(CO32-) +c(HCO3-)③1mol.L-1 = c(CO32-) + c(HCO3-) + c(H2CO3)④c(H+) = c(OH-) + 2c(CO32-) + c(HCO3-- )变式2.浓度为1mol·L-1 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是否准确①c(Na+) >c(CO32-)> c(HCO3-) > c(OH-) > c(H+)②c(Na+)+c(H+) = c(OH-) + c(CO32-) +c(HCO3-)③c(Na+) + c(H+) = c(OH-) + 2c(CO32-) +c(HCO3-)④c(Na+) = 2c(CO32-) + 2c(HCO3-) + 2c(H2CO3)⑤c(OH-) =(H+) + c(HCO3-) + 2c(H2CO3)例:.判断浓度均为1mol·L-1 NH4Cl 、CH3COONH4和NH4HSO4三种溶液中,NH4+浓度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顾影响两种平衡的因素最后总结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研究对象弱电解质(弱酸、弱强、水)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实质弱酸H+ +弱酸根离子弱碱OH-+弱碱根离子盐电离出的:弱酸根+H2O弱酸(根)+OH-弱碱根离子+H2O弱碱+H+表达方式电离方程式H2CO3HCO3― +H+HCO3―CO32― +H+水解方程式CO32― +H2O HCO3― +OH―HCO3― +H2O H2CO3 +OH―影响因素温度升温,促动电离,离子浓度增大(易挥发的溶质除外)升温,促动水解浓度加水稀释促动电离,但离子浓度不增大促动水解加入同种离子抑制电离抑制水解加入反应离子促动电离促动水解进一步变式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应用(下面的题均由学生讨论完成)5.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回答以下问题:(1)H2B是弱酸吗?_____(2)NaHB 溶液中HB-水解吗?(3)Na2B溶液显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Na2B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5)在0.1 mol/L 的Na2B溶液中,以下粒子浓度关系式准确的是() A.c(B2-)+c(HB-)+c(H2B)=0.1 mol/LB.c(Na+)+c(OH-)=c(H+)+c(HB-) C.c(Na+)+c(H+)=c(OH-)+c(HB-)+2c(B2-)D.c(Na+)=2c(B2-)+2c(HB-) 将上题中的H2B=H++HB-;改为H2B H++HB-答案如何?再将上题中H2B=H++HB-;HB-= H++B2-回答以下问题:体会考题热点1.判断正误:(准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2011·江苏高考) 水解反应NH 4+ +H 2O NH 3·H 2O +H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 )(2)(2012·天津高考)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CH 3COOH 固体可使C(Na +)=C(CH 3COO -) ( )(3)(2012·海南高考)将FeCl 3溶液直接蒸干可制得无水的氯化铁 ( ) 2.(2010高考广东卷)HA 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临汾五中李贵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解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尝试运用微粒观、动态观分析难溶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和溶解【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1、引入:当我们外出旅游,沉醉于秀美的湖光山色时,一定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灰石岩层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岁月侵蚀之后,会形成各种奇形异状的溶洞。
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与化学平衡的关系你了解吗?2、分析电解质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随氯化钠的增多),演示课件。
说明并板书:强电解质溶解的过程就是电离的过程。
过程图像分析:提问:当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时,体系将处于什么状态?板书:一、强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回顾:关于平衡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它们的定义均类似且均遵循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强电解质溶解平衡也不例外。
提问:有那位同学能模仿化学平衡的定义结合我们刚才演示的氯化钠的溶解情况给出强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定义呢?投影:1、定义:一定条件下,强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也叫沉淀溶解平衡)板书:2、特征:等、动、定、变。
Na+(aq)+Cl-(aq)板书:表达式:如NaCl(s)强调并板书:变:当条件改变时,强电解质溶解平衡可能发生移动,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Ksp=c(Ba2+)·c(SO
2),称为溶度积常数。
4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 Ksp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是一定值,与Ba2+和 SO 24的浓度大小有一定关系,但两者浓度的乘积是 一定值。b点本身已过饱和,d点没有达到沉淀溶解 平衡。
4
(2)刚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l-浓度是多 少?(设混合溶液在反应中体积不变)
解析 由Ksp(AgCl)=c(Ag+)·c(Cl-)得c(Ag+)
=
K AgCl sp cCl
1.8 1010 0.01
=1.8×10-8
mol/L。
由Ksp(Ag2CrO4)=c2(Ag+)·c(CrO
2 4
),得c(Ag+)=
Ksp Ag2CrO4
c
CrO
2
4
1.91012 mol/L =4.36×10-5mol/L, 0.001
生成AgCl沉淀需c(Ag+)=1.8×10-8 mol/L<生成Ag2CrO4
沉淀时所需c(Ag+),故Cl-先沉淀。刚开始生成Ag2CrO4
沉淀时,c(Cl-)=
D.加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电离平衡移动的理解,侧
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变式训练1 将0.1 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D )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解析 醋酸是弱酸,对其进行稀释时,平衡虽向右移
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2S溶液,最先出现的沉淀是FeS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做沉淀剂
8.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提示:BaSO4(s)
Ba2+(aq)+SO 2 (aq)的平衡常 4
答案 C
9.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如
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或ZnO2 的 2
物质的量浓度(假设Zn2+浓度为10-5mol/L时,Zn2+
已沉淀完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Zn2++4OH-
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故反应过程中: c(H+)为CH3COOH大于HCl,即反应速率CH3COOH大于 HCl,所用时间CH3COOH小于HCl,故只有C正确。
答案 C
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 4.9× 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 下列反应可以发生:
B.0.1 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
c(H2B)>c(B2-)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
+c(OH-)+c(A2-)
D.c(NH
4
)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
溶液和NH4Cl溶液中:c[(NH4)2SO4]<c[(NH4)2CO3]
=0.01 mol,pH=2的醋酸中c(CH3COOH)>c(H+)=0.01mol/L,
且n(Zn)=0.01
mol,故盐酸中Zn过量只产生H2为
0.01 mol 2
=0.005 mol,而CH3COOH中Zn不足,可产生H2 0.01 mol。
且开始时c(H+)相同,反应速率相同,随着反应的进行,
减小,由KW=c(OH-)·c(H+),则c(OH-)增大; 加入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中pH =2的CH3COOH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 合时n(CH3COOH)>n(NaOH),则混合液中酸 过量(因为CH3COOH为弱酸),pH<7。 答案 B
2.等体积的pH=3的两种酸溶液A、B,分别与足量的
<c(NH4Cl)
解析 A项中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各离子的浓度
为c(Cl-)>c(Na+)>c(H+)>c(OH-),所以A项正确;B
项中说明HB-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应该c(HB-)
>c(B2-)>c(H2B),所以B项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 有:c(Na+)+c(H+)=c(HA-)+c(OH-)+2c(A2-),所以C项错
NaHCO3的 水解
等物质的量 D 的FeBr2和
Cl2反应
答案 C
离子方程式
CO 32+2CH3COOH CO2↑+H2O+2CH3COO-
2C6H5O-+CO2+H2O→CO32 +2C6H5OH
HCO
3
+H2O
H3O+
CO 32+
2Fe2++Br-+2Cl2 +Br2+4Cl-
2Fe3+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解析 AgCl(s)
Ag+(aq)+Cl-(aq),由于c(Ag+)
·c(Cl-)=Ksp,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 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注意AgCl的溶
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
液体积无关。
①中c(Cl-)=0.01 mol/L ②中c(Cl-)=0.04 mol/L
③中c(Cl-)=0.03 mol/L ④中c(Cl-)=0 mol/L
⑤中c(Ag+)=0.05 mol/L
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
A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C
阴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单质是空 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C.NaCO3溶液中c(Na+)=2c(CO
2 3
)+c(HCO
3
)
D.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c(HA-)>c(H+)
>c(A2-)>c(H2A)
要点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例3】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
=1.9×10-12,现在向0.001 mol/L K2CrO4和0.01 mol/L KCl混合液中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通过计算 回答: (1)Cl-、CrO 2谁先沉淀?
答案 B
6.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
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OH-)=KW,存在等 式c(M+)·c(X-)=Ksp。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 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①20 mL 0.01 mol/L 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 HCl溶液
评价
错误,碳酸钡是弱 电解质,不应写成 离子形式
正确
错误,水解方程式 误写成电离方程式
错误,离子方程式 中Fe2+与Br-的物 质的量之比与化学 式不符
4.在体积都为1 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
分别投入0.65 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
实的是
()
解析 pH=2的盐酸中c(HCl)=c(H+)=0.01 mol/L,且n(HCl)
K AgCl
sp
cAg
1.8 1010 4.36 105
mol/L=4.13×
10-6 mol/L。
答案 (1)Cl-先沉淀 (2)4.13×10-6 mol/L
变式训练3 将等体积的4×10-3mol/L的AgNO3溶液和
4×10-3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是否能析出Ag2CrO4
1.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
+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
=c(OH-)+c(CH3COO-)
B.0.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
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 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解析 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由电荷守恒可知c(H+)=c(OH-) +c(CH3COO-);加水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但 稀释是主要的改变,大于平衡的移动,因此c(H+)
果c(NH
4
)相等,则c[(NH4)2CO3]<c(NH4Cl),所
以D项正确。答案 AD
变式训练2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
的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