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阴阳五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实者泻之,虚则补之 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有寒热温凉之分 药味有酸苦甘辛咸之分 升降浮沉——作用趋势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用于说明药性:
四气:温、热
寒、凉
--------属阳
--------属阴
五味:辛、甘、(淡) -------属阳 酸、苦、咸 升降沉浮:升、浮 沉、降 ----------属阴 ------属阳 -----属阴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 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关系,是促进事物运 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 《类经附翼》
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统一于动态平衡。
2
阴阳互根——依存与包孕的属性
火 土
肝
心 脾
胆
小肠 胃
目
舌 口
筋
脉 肉
怒
喜 思
泪
汗 涎
弦
洪 缓
金 水
肺 肾
大肠 膀胱
鼻 耳
皮 骨
悲 恐
涕 唾
浮 沉
(3) 归类的意义
① 使自然界事物紧密相联构成一个有机 整体。 ② 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 ③ 实现了人体内外环境的联系和统一。
举例:
迎风流泪
口舌生疮
举例: ( 1 )临床上常会遇见迎风流泪的患者,中医 辨证多属于肝经风热,给予桑叶、菊花、黄 芩等。以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即可取得良 好效果。 ( 2 )临床常见的口舌生疮患者,中医辨证多 属心火上炎,给予导赤散加味,用生地、竹 叶、通草等,常有应手之效。 以上均是在五行学说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效。
二、填空 1、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那么,白天而言,上午 为 ,黑夜而言,前半夜为 。 2、阴气能制约阳气,阳气能制约阴气,是说明阴 阳之间的 关系。 3、无动即无所谓静,无热即无所谓寒,是说明阴 阳之间的 关系。
4、人体分阴阳,则体表属 ,体内 属 ;背部和腹部分阴阳属性, 则 为阳, 为阴。 5、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6、根据阴阳学说确立的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 。 7、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阴阳偏 衰的治疗原则是 。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四时气候为例)
阴阳平衡——运动特性之二
阴阳消长运动处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态势, 称之为“阴阳平衡”,中医称之为“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夏 至
春分 秋分
冬 至
三种情况:
1 小范围的正常波动。 2 较大幅度的消长,不超过正常范围。 春 夏; 秋 冬 阴消----阳长 阳消---阴长
中医学基础第二章
阴阳五行
辛增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 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素问》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传》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最初的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而言 朝向日光则光明、温暖----阳 被向日光则黑暗、寒冷----阴 【内涵】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
正常情况下的转化: 如:四季 昼夜 属于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阴的冬天。 属于阴的冬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阳的夏天。
异常情况下的转化:病情变化
高热
表寒 寒痰 肾病
体温下降(阴)
里热 热痰 用激素 用药过凉 阴虚火旺 肺虚寒 阴阳两虚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4、“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指( ) A.阴阳的互根 B.阴阳的对立 C.阴阳的转化 D.阴阳的消长 5、“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 系失常( ) A.互根互用 B.消长平衡 C.阴阳交感 D.对立制约 6、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 A.扶正却邪 B.泻实补虚 C.调理阴阳 D.却除病邪
其它
……
……
案例2
某女,53岁,家庭妇女,2008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头痛、头晕、失眠9年。 病情:九年前因夫妻关系不和情志不遂发病。病起时 头痛剧烈、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时与人争吵、夜 不能眠,口苦,大便干结,尿黄灼热。
请运用事物的阴阳理论,判断本患者属阴证还 是阳证,并列举症状。
5. 确立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
4. 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望、闻、问、切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
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阳
阴
色泽
声息
鲜明
高亢宏亮
晦暗
低微无力
症状
脉象 形态至数
部位 动态
热、燥、动
数、浮、大、 洪、滑 寸、至 表、外、上
寒、润、静
迟、沉、小、 细、 尺、去 里、内、下
病变部位
3、阴阳的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阴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阐 释宇宙间各种客观事物的形成、发展和相互 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 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2 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3
4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1
阴阳对立 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互相对立、抑制、排斥。
3 超出正常范围的消长
偏盛偏衰,并且没有发生转化。
属异常现象:如高热、虚寒。
4
阴阳转化——运动特性之三(质变)
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 反方向转化的态势或结果。 通常是在阴阳消长发展到特定阶段,事物内 部的阴阳比例出现倒置,则其属性发生了转化。 阴阳转化是其消长运动发展到极致而形成的结果 , 即所谓“物极必反”。
阳偏盛(热)
阴偏盛(寒)
阳偏衰(寒)
阴偏衰(热)
③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 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 阴损及阳两方面的病机。 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无力促进 阴精的化生,使阴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 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 于阳,使阳亦随之化生不足的病理过程。 结局——阴阳亡失(离决)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 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 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或 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 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等 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 阳。” 《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 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 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 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焦六腑皆为阳。” 经络系统——阳经或阴经。
阳 阴
上午
下午
后半 夜
日中 上午:阳中之阳(阳气旺) 上午 下 午 下午:阳中之阴(阳气衰) (阳中之阳)(阳中之阴) 黄昏 平旦 合夜
后半夜
前半夜
(阴中之阴) (阴中之阳)
前半夜:阴中之阴(阴气旺) 后半夜:阴中之阳(阴气衰)
鸡鸣
2、阴阳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 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的。即这些事物之间必须有内 在的联系。如火与水,气与血;公狗与母鸡即无法 用阴阳划分。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④ 阴阳转化与格拒:是阴阳失调所表现的病理变化。 阴阳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可以转化为 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如寒证转变为热证, 热证转变为寒证。
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案例1 某男,17岁,学生,2015年4月8日初诊。 病情:自幼患“支气管哮喘”,逢寒则发。身材 瘦小。平素神疲乏力,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 薄。五天前淋雨受凉后旧疾又作,呼吸急促,喉 中哮鸣有声,形寒怕冷,因未及时治疗,病情加 重。昨天开始发热(39.1℃),气粗痰鸣,咳呛 阵作,不得平卧,痰黄黏稠,烦躁,面红,咽喉 肿痛,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 请思考:本证出现了阴阳转化的情况吗?请指出。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五材”)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运用木、火、土、金、水 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阐释宇宙间事物 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五行 Five elements 木 Wood 火 Fire 土 Earth 金 Metal 水 Water
2
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1)直接的取象比类法。
取象:即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 性能)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 准,与某种事物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 其五行归属。 五方——五行
五脏——五行
(2)间接推演法。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 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 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如何正 确作息 ?
日出 而作 , 日落 而息 。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内的阴阳消长与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 基本条件。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 理。(邪气与正气概念)
① 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 阴病,阴胜则阳病。
②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中医学病理总纲
五志——五行 五窍——五行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 五行 五色 五音 五味 然 五化 界 五气 五方 五季
木
火 土
青
赤 黄
角
徵 宫
酸
苦 甘
生
长 化
风
暑 湿
东
南 中
春
夏 长夏
金 水
白 黑
商 羽
辛 咸
收 藏
燥 寒
西 北
秋 冬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人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五脉 体
木
7、“无阳则阴无以为生,无阴则阳无以为化”说明 阴阳的( )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8、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属于: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损其有余 D、实者泻之 10、“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属于: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损其有余 D、实者泻之
阴阳归类举例
阳 天 日 昼 热 明 生 雄 清 上 外
阴 地
月
夜
寒
暗
死
雌
浊
下
内
【外延】
温 热 的 寒 冷 的 上 升 的 下 降 的 明 亮 的 晦 暗 的 兴 奋 的 抑 制 的 轻 浮 的 沉 降 的 运 动 的 静 止 的 功 能 的 物 质 的 亢 进 的 衰 退 的
阳
阴
阴阳的特性 1、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1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 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 ( 2 )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复有阴 阳):即属阴或阳的事物还可以再分阴阳, 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昼夜分阴阳。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医贯·阴阳论》:“阴阳又互为其 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 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气
气ຫໍສະໝຸດ Baidu生血
血
气
3
阴阳消长—— 运动特性之一(量变)
练习题
一、选择 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 A.量的变 B.单方面的 C.有条件的 D.绝对的 2、《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是说明阴阳之间的( ) A.相互转化 B.相生相克 C.相互对立 D.互根互用 3、 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 肢厥面白, 脉微欲绝,证属( ) A.阳消阴长 B.阳胜则热 C.阴盛则寒 D.重阳必阴
西方四元素说 Four elements Earth Water Fire Air
1
五行的特征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煦、向上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上 部 下 部
体 表 内 脏
背 部 腹 部
外 侧 内 侧
心 肺 肝 肾 脾
气 血
卫 气 营 气
心 阳 心 阴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 对人体代谢等生理功能,中医运用阴阳学说将其 概括为阳主升、主出,阴主降、主入。如清阳上升, 浊阴下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等等。 对机能与物质的关系,则认为机能属阳,而物质 属阴。如营血属阴,卫气属阳;肾精为阴,肾气属 阳,等等。
用于说明药性:
四气:温、热
寒、凉
--------属阳
--------属阴
五味:辛、甘、(淡) -------属阳 酸、苦、咸 升降沉浮:升、浮 沉、降 ----------属阴 ------属阳 -----属阴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 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关系,是促进事物运 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 《类经附翼》
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统一于动态平衡。
2
阴阳互根——依存与包孕的属性
火 土
肝
心 脾
胆
小肠 胃
目
舌 口
筋
脉 肉
怒
喜 思
泪
汗 涎
弦
洪 缓
金 水
肺 肾
大肠 膀胱
鼻 耳
皮 骨
悲 恐
涕 唾
浮 沉
(3) 归类的意义
① 使自然界事物紧密相联构成一个有机 整体。 ② 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 ③ 实现了人体内外环境的联系和统一。
举例:
迎风流泪
口舌生疮
举例: ( 1 )临床上常会遇见迎风流泪的患者,中医 辨证多属于肝经风热,给予桑叶、菊花、黄 芩等。以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即可取得良 好效果。 ( 2 )临床常见的口舌生疮患者,中医辨证多 属心火上炎,给予导赤散加味,用生地、竹 叶、通草等,常有应手之效。 以上均是在五行学说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效。
二、填空 1、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那么,白天而言,上午 为 ,黑夜而言,前半夜为 。 2、阴气能制约阳气,阳气能制约阴气,是说明阴 阳之间的 关系。 3、无动即无所谓静,无热即无所谓寒,是说明阴 阳之间的 关系。
4、人体分阴阳,则体表属 ,体内 属 ;背部和腹部分阴阳属性, 则 为阳, 为阴。 5、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6、根据阴阳学说确立的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 。 7、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阴阳偏 衰的治疗原则是 。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四时气候为例)
阴阳平衡——运动特性之二
阴阳消长运动处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态势, 称之为“阴阳平衡”,中医称之为“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夏 至
春分 秋分
冬 至
三种情况:
1 小范围的正常波动。 2 较大幅度的消长,不超过正常范围。 春 夏; 秋 冬 阴消----阳长 阳消---阴长
中医学基础第二章
阴阳五行
辛增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 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素问》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传》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最初的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而言 朝向日光则光明、温暖----阳 被向日光则黑暗、寒冷----阴 【内涵】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
正常情况下的转化: 如:四季 昼夜 属于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阴的冬天。 属于阴的冬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阳的夏天。
异常情况下的转化:病情变化
高热
表寒 寒痰 肾病
体温下降(阴)
里热 热痰 用激素 用药过凉 阴虚火旺 肺虚寒 阴阳两虚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4、“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指( ) A.阴阳的互根 B.阴阳的对立 C.阴阳的转化 D.阴阳的消长 5、“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 系失常( ) A.互根互用 B.消长平衡 C.阴阳交感 D.对立制约 6、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 A.扶正却邪 B.泻实补虚 C.调理阴阳 D.却除病邪
其它
……
……
案例2
某女,53岁,家庭妇女,2008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头痛、头晕、失眠9年。 病情:九年前因夫妻关系不和情志不遂发病。病起时 头痛剧烈、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时与人争吵、夜 不能眠,口苦,大便干结,尿黄灼热。
请运用事物的阴阳理论,判断本患者属阴证还 是阳证,并列举症状。
5. 确立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
4. 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望、闻、问、切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
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阳
阴
色泽
声息
鲜明
高亢宏亮
晦暗
低微无力
症状
脉象 形态至数
部位 动态
热、燥、动
数、浮、大、 洪、滑 寸、至 表、外、上
寒、润、静
迟、沉、小、 细、 尺、去 里、内、下
病变部位
3、阴阳的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阴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阐 释宇宙间各种客观事物的形成、发展和相互 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 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2 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3
4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1
阴阳对立 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互相对立、抑制、排斥。
3 超出正常范围的消长
偏盛偏衰,并且没有发生转化。
属异常现象:如高热、虚寒。
4
阴阳转化——运动特性之三(质变)
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 反方向转化的态势或结果。 通常是在阴阳消长发展到特定阶段,事物内 部的阴阳比例出现倒置,则其属性发生了转化。 阴阳转化是其消长运动发展到极致而形成的结果 , 即所谓“物极必反”。
阳偏盛(热)
阴偏盛(寒)
阳偏衰(寒)
阴偏衰(热)
③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 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 阴损及阳两方面的病机。 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无力促进 阴精的化生,使阴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 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 于阳,使阳亦随之化生不足的病理过程。 结局——阴阳亡失(离决)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 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 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或 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 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等 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 阳。” 《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 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 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 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焦六腑皆为阳。” 经络系统——阳经或阴经。
阳 阴
上午
下午
后半 夜
日中 上午:阳中之阳(阳气旺) 上午 下 午 下午:阳中之阴(阳气衰) (阳中之阳)(阳中之阴) 黄昏 平旦 合夜
后半夜
前半夜
(阴中之阴) (阴中之阳)
前半夜:阴中之阴(阴气旺) 后半夜:阴中之阳(阴气衰)
鸡鸣
2、阴阳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 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的。即这些事物之间必须有内 在的联系。如火与水,气与血;公狗与母鸡即无法 用阴阳划分。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④ 阴阳转化与格拒:是阴阳失调所表现的病理变化。 阴阳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可以转化为 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如寒证转变为热证, 热证转变为寒证。
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案例1 某男,17岁,学生,2015年4月8日初诊。 病情:自幼患“支气管哮喘”,逢寒则发。身材 瘦小。平素神疲乏力,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 薄。五天前淋雨受凉后旧疾又作,呼吸急促,喉 中哮鸣有声,形寒怕冷,因未及时治疗,病情加 重。昨天开始发热(39.1℃),气粗痰鸣,咳呛 阵作,不得平卧,痰黄黏稠,烦躁,面红,咽喉 肿痛,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 请思考:本证出现了阴阳转化的情况吗?请指出。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五材”)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运用木、火、土、金、水 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阐释宇宙间事物 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五行 Five elements 木 Wood 火 Fire 土 Earth 金 Metal 水 Water
2
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1)直接的取象比类法。
取象:即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 性能)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 准,与某种事物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 其五行归属。 五方——五行
五脏——五行
(2)间接推演法。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 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 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如何正 确作息 ?
日出 而作 , 日落 而息 。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内的阴阳消长与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 基本条件。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 理。(邪气与正气概念)
① 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 阴病,阴胜则阳病。
②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中医学病理总纲
五志——五行 五窍——五行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 五行 五色 五音 五味 然 五化 界 五气 五方 五季
木
火 土
青
赤 黄
角
徵 宫
酸
苦 甘
生
长 化
风
暑 湿
东
南 中
春
夏 长夏
金 水
白 黑
商 羽
辛 咸
收 藏
燥 寒
西 北
秋 冬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人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五脉 体
木
7、“无阳则阴无以为生,无阴则阳无以为化”说明 阴阳的( )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8、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属于: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损其有余 D、实者泻之 10、“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属于: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损其有余 D、实者泻之
阴阳归类举例
阳 天 日 昼 热 明 生 雄 清 上 外
阴 地
月
夜
寒
暗
死
雌
浊
下
内
【外延】
温 热 的 寒 冷 的 上 升 的 下 降 的 明 亮 的 晦 暗 的 兴 奋 的 抑 制 的 轻 浮 的 沉 降 的 运 动 的 静 止 的 功 能 的 物 质 的 亢 进 的 衰 退 的
阳
阴
阴阳的特性 1、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1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 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 ( 2 )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复有阴 阳):即属阴或阳的事物还可以再分阴阳, 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昼夜分阴阳。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医贯·阴阳论》:“阴阳又互为其 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 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气
气ຫໍສະໝຸດ Baidu生血
血
气
3
阴阳消长—— 运动特性之一(量变)
练习题
一、选择 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 A.量的变 B.单方面的 C.有条件的 D.绝对的 2、《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是说明阴阳之间的( ) A.相互转化 B.相生相克 C.相互对立 D.互根互用 3、 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 肢厥面白, 脉微欲绝,证属( ) A.阳消阴长 B.阳胜则热 C.阴盛则寒 D.重阳必阴
西方四元素说 Four elements Earth Water Fire Air
1
五行的特征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煦、向上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上 部 下 部
体 表 内 脏
背 部 腹 部
外 侧 内 侧
心 肺 肝 肾 脾
气 血
卫 气 营 气
心 阳 心 阴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 对人体代谢等生理功能,中医运用阴阳学说将其 概括为阳主升、主出,阴主降、主入。如清阳上升, 浊阴下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等等。 对机能与物质的关系,则认为机能属阳,而物质 属阴。如营血属阴,卫气属阳;肾精为阴,肾气属 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