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课《麻雀》第一课时教案
16《麻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板块一:初识要素,明确学习任务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如同色彩绚丽的鲜花,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许多光彩。
期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值得我们记录下来。
这个单元,我们要来学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展现生活的精彩。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
这节课,我们先走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跟着大作家学一学把事情写清楚的妙招。
1.读课文学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新词,多种方法,理解词意。
①读准字音。
“齿、巢、挓挲、拯”是翘舌音。
“呆、奈”韵母是“ɑi”,再读一读。
②识记字形。
“巢”是个象形字,下边是树木,中间是鸟窝,上面的三条曲线像三只鸟。
整个字表示小鸟在树上的鸟窝里栖息。
这三个字的有些笔画容易写错。
“齿”下面部件里面是“人”,不是“×”。
“幼”左边是。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6《麻雀》第一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6《麻雀》第一课时(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母爱的伟大。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
但他们在理解抽象的语言和描绘细腻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情节。
2.难点:理解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行为,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2.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3.讨论问题:提前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麻雀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这只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出今天的学习任务。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学习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颤动”、“心惊肉跳”等。
2. 把握课文主题,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3. 学习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麻雀,引导学生关注麻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画出重点词语,做好批注。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惑,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写作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
板书设计:1. 《麻雀》2. 课文主题:关爱生命3. 重点词语:颤动、心惊肉跳4. 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重点词语,思考课文主题对自己的启示。
2. 拓展阅读:阅读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重点词语,学习了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对于部分学生的疑惑解答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麻雀》是一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作者是屠格涅夫。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老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雀、摇”等13个字,会写“摇撼、嘶哑、拯救”等词语。
能说出课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细致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悟,增强语感,感受老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热爱和保护弱小者,懂得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拯救”的意思,懂得老麻雀在猎狗面前,拯救小麻雀的危险性。
2. 体会课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塑造的形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麻雀,引导学生关注麻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交流讨论等方式解决。
3.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感受课文中的氛围。
4.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老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爱。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重点词语:摇撼、嘶哑、拯救3. 老麻雀:勇敢、伟大的爱4. 小麻雀:弱小、恐惧5. 猎狗:庞大、凶猛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 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老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爱。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麻雀【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设计理念】《麻雀》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课文,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人文主题为“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展开,起因是庞大的猎狗要攻击柔弱的小麻雀,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最后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从而退缩。
故事角色对比甚为鲜明,矛盾设置非常巧妙,细节描写尤为生动,母爱赞颂深入人心。
作为一篇引导四年级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将经过写具体,写生动的经典文章,可以说是相当适合。
教学过程中,聚焦文本角色间的矛盾、角色力量的比较与细节的品析,运用图示示意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即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学会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图片导入,疏通字词1. 图片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激趣:你平时最喜欢哪种鸟呢?是团结一致、共进退的大雁?是象征和平与爱的鸽子?是矫健伶俐,乘风破浪的海鸥?还是小巧玲珑,轻歌曼舞的燕子?(2)揭示课题:这些鸟儿都有着专属自己的形容词,或伟大或小巧。
可是对于麻雀,我们对他最高的评价可能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去看一看这名不见经传的鸟儿。
2.检查预习,解决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你觉得应该特别关注的字词。
(2)正音,强调易错字与难字的书写。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麻雀》。
2. 学生能够回答《麻雀》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汇的含义。
3. 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麻雀世界的种种规则并玩好麻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
2. 理解麻雀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1. 理解麻雀游戏规则。
2. 学生在麻将规则的理解下如何玩好麻雀。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问学生是否玩过麻将,学生如果有玩的经历,可在此分享经历。
2. 利用图片展示麻雀,激发学生关于鸟类的好奇心。
二、讲授(35分钟)1. 教学课文《麻雀》的阅读和理解。
①. 按照课文的顺序,引导学生逐段阅读。
②. 针对文章重点解释文章中关键词汇,将文章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理解麻雀世界的种种规则。
③. 让学生练习课文的阅读,重点学习课文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汇。
2. 教学麻雀游戏规则。
①. 引导学生掌握麻雀基础规则,包括牌面、吃、碰、杠等。
②. 将麻雀牌的配合法则简单易懂地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③. 通过“麻将配牌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懂得麻雀规则。
三、操练(10分钟)1. 让学生自己当一回经验组成员,亲自体验一次麻雀游戏。
2. 抽选几名学生上台,向全体学生展示麻雀游戏。
四、归纳(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便于学生课后巩固。
2. 教师总结麻雀游戏规则,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懂得秉持正确的信仰。
五、作业(5分钟)1. 完成《麻雀》的阅读,并勾画出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
2. 找到与麻将相关的视频,看一看,了解更多关于麻将的知识。
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紧凑,主要通过体验活动来教学。
首先,老师通过简单的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对麻将游戏产生兴趣。
紧接着,老师通过课文读解和麻将规则的讲述让学生成为理解者。
然后,老师进行了一些实践操练,让学生尝试参与麻将游戏,更好地理解麻雀游戏规则。
最后,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工作,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牢记,同时逐步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16麻雀 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16课《麻雀》,第一课时。
课文讲述了一只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幼鸟,勇敢地与一只黑猫展开斗争的故事。
课文内容生动,寓意深刻,旨在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提高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 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和表情,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题。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麻雀代表弱者,黑猫代表强者,麻雀与黑猫的斗争象征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等。
5.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体现的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具备这些品质。
6. 总结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主题和寓意,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16麻雀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4.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教育学生具备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麻雀的成语、故事、诗歌等,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16《麻雀》一等奖 教案教案
16《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嗅、呆”等13个生字。
正确理解“拯救”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
我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们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
2.我在这节课上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谈体会来理解课文入手,逐步培养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感悟句意的能力。
3.通过小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1.没能巧妙地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鸣。
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精神。
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没能体会出来。
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说明我在设计教案时,对教材内容没能够吃透,对教材外的意外生成,也没能够去好好的把握。
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3、通过对比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二、过程与方法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代表作之一,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一只小麻雀在面临困境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不仅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从中汲取勇敢、智慧的力量。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麻雀》,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塑造角色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小麻雀勇敢、智慧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文章结构的把握:四年级的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
2. 人物形象的塑造:本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需要学会欣赏并运用这些手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麻雀》,理解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讨论文章结构、人物形象等问题。
4. 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总结文章结构、人物形象等特点。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学习收获,强调勇敢、智慧等品质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麻雀》2. 正文:- 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 结构特点- 写作手法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根据本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
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本文改编成一部短剧,并撰写剧本。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欣赏和运用写作手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麻雀》第一课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麻雀的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摇摇欲坠、扎煞、嘶哑、拯救、庞然大物”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语言,感受老麻雀的勇敢和母爱的伟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麻雀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敢精神,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呢?为什么?2.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麻雀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麻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字词认读情况。
3. 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2. 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3. 品读感悟:重点句子品析,指导朗读。
4. 小组讨论:老麻雀在文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 学生总结: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和母爱的伟大。
让我们懂得了在危难时刻,要勇敢面对,挺身而出。
板书设计:麻雀勇敢母爱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了麻雀的形象,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16 麻雀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 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麻雀特征的说明性文章,通过对麻雀的形态、生活习性、繁殖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麻雀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关于麻雀的特征信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麻雀,引导学生关注麻雀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麻雀的特征,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5. 观察活动:学生观察麻雀的图片或实物,进一步了解麻雀的特征。
6. 总结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课文主题思想。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麻雀-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特点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麻雀的信息,下节课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使学生对麻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实物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麻雀》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麻雀》一文的理解、分析和欣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麻雀》,让学生了解作者屠格涅夫及其作品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所展现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 深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讲义、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屠格涅夫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作者:屠格涅夫3. 作品特点:现实主义、动物题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 课文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5. 人物形象:老麻雀、小麻雀、猎人6. 情节安排:悬念、冲突、解决7. 环境描写:乡村、田野、树林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阅读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6《麻雀》 第一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6《麻雀》第一课时(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麻雀》这首诗歌的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揣摩诗歌中隐含的含义。
4.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麻雀》的内容和意境。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诗歌。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一些抽象意境。
2.引导学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复述《麻雀》的内容。
四、教学准备
1.诗歌《麻雀》的课文
2.课堂板书
3.播放《麻雀》诗歌配乐
4.精心准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教师播放《麻雀》的配乐,营造诗歌的氛围。
2.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步:听课文(10分钟)
1.教师朗读《麻雀》诗歌,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几遍,理解诗歌的大意。
第三步:课文分析(15分钟)
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喻意和意境。
2.教师解释生词和语言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第四步:朗读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班内评选最佳表现组。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等朗读技巧。
第五步:思考讨论(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把麻雀比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本文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
课文讲述了“我”带着猎狗在打猎时,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从巢里掉了下来,猎狗想要伤害它,这时一只老麻雀勇敢地跳下来保护小麻雀,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吓退的故事。
全文语言简洁,情节紧凑,寓意深刻,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中老麻雀的勇气和母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培养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行为,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麻雀》的插图或课件。
2. 教学卡片,包括关键词汇和句子。
3. 学生自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麻雀的插图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麻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标记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交流生字词的意思。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行为,体会母爱的伟大。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培养勇敢、善良的品质。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关键词:母爱、勇气、保护、善良3. 主要情节:小麻雀掉落、猎狗威胁、老麻雀保护、猎狗退却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分享自己对母爱的感悟。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善良地去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
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6课《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激趣导入。
1.(出示麻雀和猎狗的图片)看到这两种动物,你能想到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预设:弱小、强大这两个力量悬殊的动物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麻雀》,感受来自弱小的麻雀的伟大的母爱。
2.走近作者。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成名作《猎人笔记》 ,他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宝库 ,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生字结构。
重点提示:“庞”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广”,再写里边的“龙”;“量”是上中下结构,中间的横较长。
2.易错字提示。
“齿”,上下结构,下边部分里面是“人”,不要写成“〤”。
组词:牙齿齿轮造句:妹妹一笑,漏出一排整洁的牙齿。
3.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并组词。
重点提示:“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
4.学习多音字“量”。
liàng (力量)(重量)(自不量力)量liáng (测量)(丈量)(量体裁衣)运用:他用弹簧秤测量(liáng)了这个物体的重量(liàng)。
5.理解词语。
【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挓挲】(手、头发、树枝等)张开;伸开。
本课指羽毛散乱地竖起。
【拯救】救。
【庞大】(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很大。
6.学习近义词、反义词。
7.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嗅觉打猎野物猛烈摇撼拍打嘴角绝望身躯掩护拯救幼儿嘶哑搏斗分明强大力量庞大怪物无可奈何学习任务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叙来写的?(2)找出故事的六要素。
2.知识补充:事情六要素。
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1)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所涉及的人物写清楚。
(2)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是时间的六要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课《麻雀》01(配套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课《麻雀》01(配套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一篇描绘自然界中生命奇迹的短文,通过讲述一只小麻雀从孵化到成长的过程,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的美好。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句型分析以及自然科学的普及。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难点1. 词汇理解:部分生词和科学术语的理解和记忆。
2. 内容把握:对麻雀成长过程的描述及其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的掌握。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麻雀的成长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自然界的奇妙。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文插图- 麻雀成长过程的视频资料- 词汇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麻雀的鸣叫声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 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 讲解生词,分析重点句型。
- 观看麻雀成长视频,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麻雀成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和生命力的表现。
4. 知识巩固:通过填空、选择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情感体验:分享对生命的感悟,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包括:- 课文标题- 重点生词- 麻雀成长的关键阶段- 课文结构框架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词汇填空、句型转换等。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成长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
教师需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应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词汇运用、观察描述等方面的进步,并考虑如何更好地将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麻雀》是一篇描写自然与生命的课文,通过讲述麻雀妈妈在困境中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困境”、“母爱”等。
2. 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的语言魅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大自然,观察过哪些动物,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展示麻雀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麻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 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麻雀妈妈是如何保护小麻雀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段,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课堂讲解-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分析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 强调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课文结构:引子 - 发展 - 高潮 - 结局3. 重点词语:困境、母爱、顽强、关爱、珍爱4. 情感:母爱的伟大、生命的顽强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幼鸟,勇敢地与猎狗对峙的故事。
本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麻雀与猎狗的对峙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深入体会麻雀的勇敢和母爱。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 通过阅读,理解麻雀与猎狗的对峙过程,体会麻雀的勇敢和母爱。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对峙”、“勇敢”、“母爱”等。
2. 体会麻雀在面临危险时,为了保护幼鸟所展现出的勇敢和母爱。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麻雀》第一课时教材。
2. 投影仪、PPT课件。
3. 学生阅读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麻雀与猎狗的对峙过程。
2.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麻雀与猎狗是如何对峙的?麻雀表现出了哪些品质?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深入探讨1. 学生分小组讨论:麻雀在面对猎狗时,为什么能表现出如此勇敢和母爱?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朗读体会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麻雀的勇敢和母爱。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如语气、节奏等。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麻雀勇敢、母爱的品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第一课时2. 教学内容:麻雀与猎狗的对峙过程3.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麻雀的勇敢和母爱4.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麻雀的品质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麻雀在面对猎狗时,为什么能表现出如此勇敢和母爱?2.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麻雀的勇敢和母爱。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课文《麻雀》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2. 把握课文主旨,领悟作者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爱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麻雀》,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三、整体感知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窗前观察麻雀的情景,以及麻雀在窗台上吃食的情景。
四、深入研读1. 学生细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好在哪里?2.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共同品味、赏析。
3. 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课文主旨。
2. 学生谈谈学习课文的感受,激发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麻雀作者观察麻雀→麻雀在窗台上吃食→作者关爱麻雀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3. �搜索关于麻雀的资料,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思考,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作者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拓
展
阅
读
1986年1月8日,我们从首都北京出发,乘飞机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1月14才到达目的地——南极大陆。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仅仅在我国南极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露出一些地面。我看到长城站旁边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动物,啊,原来是企鹅。早就听考察队的高伯伯说过,长城站对面有个企鹅岛,上面的企鹅成千上成,可壮观了。我真想早一点儿到企鹅岛去看看!
设
计
小麻雀掉下来
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教
学
反
思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高伯伯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当天下年就带我们登上了企鹅岛。我以前从电视里看到,企鹅差不多有小孩子那么高。可是现在一看,整个岛上的成年企鹅只有一尺来高,未成年的就更小了,只有小猫那么大。岛上一共有三种企鹅,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里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我刚迈进它们的“领地”,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了。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所以又叫驴企鹅。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示2)
学
习
新
课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课件出示3)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高伯伯还告诉我们,过几个月,小企鹅就要换毛了,换毛以后才能看书下海捕食。再过几个月,小企鹅第二次换毛,再长出来的毛就成了鱼鳞状。这时候,它就是成年企鹅了。我仔细观察,果然看到有小企鹅肚皮上的毛一块块脱落了。看来,那些全身光滑油亮的就是成年的企鹅了。
课
堂
写
话
课件出示几个词语,利用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板
书
企鹅不同于别的鸟,它们身上的毛很特别,小企鹅浑身是绒毛,成年企鹅的毛是鱼鳞状的。它们的躯体呈现流线型,背部黑色,腹部是白色,对比鲜明;翅膀退化成鳍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十分有趣。我抱起一点全身灰色的小企鹅,跟它合影留念。高伯伯告诉我们,这只毛茸茸的小企鹅是刚孵化出来的,还不能下海捕食,只能吃母企鹅嘴里的食物。果然,我看到有的小企鹅追着母企鹅,用嘴挠它的脖子。挠了几次以后,母企鹅只得张开嘴,让小企鹅把嘴伸到它嘴里,吃它从胃里哎出来的食物。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4)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课件出示6)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课 题:麻雀课 型:品读感悟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
重点
理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