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
3 . 理解封建社会 “ 官 逼 民反 ” 的 社 会 规 律 和 该 规 律 下 [ 3 ] 李文海.《 林黛玉进 贾府》教 学设计 [ A 】 . 陆建中. 高中 新 课程 课 的生 死 斗 争 : 4 . 掌握运用景 物和细节描 写来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 堂教 学设计 [ c ] . 北京: 科学 出 版社 ,龙 门书局 ,2 0 0 7 . [ 4 ] 侯 小凤 .《 林 教 头风雪 山神庙 》教案 设计 [ J 】 . 新课程 学习 ,
视角 ,或是 表述与增删条 目的变化 ,或是理 论研究 的热 点 体 ,但 不 能 忽 视 教 师 主 导 ; 强 调 合 作 学 习 , 但 不 能代 替 个 问题进 行 探 讨 。现 将 大 家探 讨 较 多 的主 题 综 述 如 下 : 人 钻研 。 ”( 9
1 . 课 程 性 质 的 表述 4 .“ 语言 文 字 运用 ”
《 语 文 课标 实验 稿 》对语 文 课程 性 质有 多 处文字 都
《 语 文 新课 标 》在课 程 特征 定位 上 的 “ 语 言 文字运
作 了说 明:在 “ 课程 性质与地位 ”中提出 “ 语文是 最重要 用 ”也是课标理论 探索 的重要突 破。它在 “ 导言 ”中 出现 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 文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工具性 和人文 四 次 , “ 课 程 性 质 ”中 提 到 一 次 , “ 课 程 设 计 思 路 ”涉 及 性 的统一 ,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 点” ,在 “ 课程 的基本理 两 次 ,高 频 率 地 出 现 引 起 广 泛 关 注 。荣 维 东认 为 “ 语 言 文
2022年新课程学习与测评单元双测七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b版
2022年新课程学习与测评单元双测七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b版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稳步分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学生展开了一个学期的自学,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辨认出两班学生尖子生太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听课很多学生不深入细致,学习态度、自学习惯不是较好,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没培养较好的自学习惯,对多数学生来说,直观的基础知识还无法有效率掌控,成绩较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必须尚待强化,还要提高整体成绩,尽早补足课外科学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取出一定的时间加强几何训练,培育学生较好的自学习惯。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第五章、平行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重新认识初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边线关系:①、平行②、平行。
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认定与性质。
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认定的应用领域。
第六章、实数: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能进行实数的计算.本章重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本章难点: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本章主要内容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及其直观的应用领域。
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的认知与创建及点的座标的确认。
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中座标及点的边线的确认。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就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数学分析及直观应用领域。
教育目标分类的发展与教育价值研究
教育目标分类的发展与教育价值研究作者:赵康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1期摘要:教育目标分类学自1956年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率先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样例,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形成、演进、教育价值作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教育价值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形成、演变1956年,布鲁姆主编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的分类法,手册Ⅰ:认知领域》(以下简称《手册》),提出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备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鲁姆建构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属于一维分类,由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类别构成。
其中,知识为基础、低阶目标,在其之上的五个类别被称为“能力与技能”、高阶目标。
每个主要类别都包含一些亚类别,这些亚类别同样被假定为沿着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低阶到高阶的方向分布,构成了一个累积性层级结构。
布鲁姆《手册》出版后,为教育评价提供了一致化的参考标准,一经应用便在教学评价、课程设计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经过岁月的洗礼,《手册》本身也被认为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概括为三个方面:(1)对教育目标的描述行为主义太浓;(2)对教育目标的分类累计层级解释与现实状况不符;(3)一维化的分类没有充分考虑知识作为一个基础的内在复杂性。
鉴于《手册》存在的问题,2001年,安德森与他的团队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进行了修正。
新修订版将分类框架建立在认知过程和知识二维基础上,其中:认知过程维度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类别;知识维度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四个类别。
每个类别又细分亚类别。
修订版在结构、术语、亚类别、应用四大方面做了大量改进,以期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变化,增进体系的科学性、适宜性。
二、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教育价值1.理论价值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充分吸收评价理论、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成果在芜杂的教学目标中建构起了一个二维的阶梯递进的目标分类体系。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感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感上学期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每人发了一本书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
说实话,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文辞深奥难懂,专业性很强。
看不了一个章节,心思就不再书上了。
后来一想,布鲁姆的教育思想在面世四十多年间,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盛行一定有他可贵之处,于是沉下心来,精读了一章。
布鲁姆分类学一书中提到: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在努力解决关于教育、教学和学习的问题。
下面是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四个基本问题。
1.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什么值得学生学习?(学习问题)感想:在我们教学中,怎样学习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课前教师的备课。
在我们生物组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遵循的就是主问题的探究,怎样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快速抓住一节课的重点,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性。
2.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高层次上进行学习?(教学问题)感想:教学问题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上课问题。
怎样才能有高效课堂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科学素养?我在课堂上采取的流程是,出示主问题--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解决问题--课堂检测。
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自学习惯;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学生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品尝自行解决问题的喜悦滋味;课堂检测是对高效课堂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这样不仅学会知识,更获得知识以外的能力。
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
3.如何选择或实际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测评问题)4.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一致性问题)感想:测评问题和一致性问题可以理解为课下落实情况。
对于这两个问题,在我们生物学科中有很多种措施。
比如:再讲认识花的结构这节课中,我们组织学生到校园观察各种花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不仅检测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还可以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课外知识提升。
《典范英语》(8-L7)教学案例
1462019年43期总第483期ENGLISH ON CAMPUS《典范英语》(8-L7)教学案例文/刘 彬3.师生互动:(1)拼读发音,排除障碍。
根据拼读规则,由已知单词发音拼出生词发音,排除障碍。
(2)激发兴趣,引入故事。
展示两位主人公路上相遇的图片,并由此引发学生对故事起因及发展的猜想,并在书中寻找信息,回答问题,完成板书上的对比表格。
(3)处理文本,捕捉信息。
活动一:出声朗读,回答问题。
呈现预设问题,然后采用Soldier’s Line 面对面朗读方式,处理分开的Pippa故事情节,完成学案上任务型阅读,链接中考。
活动二:听力训练,捕捉信息。
播放有关Flo的故事情节,训练学生边听边捕捉准确信息的能力,并完成学案上的填空练习。
(4)读后概括,完成框架。
完成黑板上的故事发展框架。
(5)在小组内,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Flo 和Pippa,其他同学对他们进行采访。
巩固所学,练习口语表达。
然后进行优秀小组采访展示。
遵从合作学习原则而进行的小组语言活动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并能提升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McGroarty,1991)(6)小组讨论,深入主题。
让孩子们讨论故事主题,能够从中学习到什么,以审辨性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
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此环节设计为运用、分析、评价的最高层次活动。
通过讨论与分享,学生增加了学习机会和语言输出量。
(转引自安德森,2009)4.课堂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写下本节课自己的感想。
5.课后作业及板书: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提出,英语学习应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其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并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寒假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读来深受启迪,颇感获益匪浅。
现把我的读书心得交流如下。
这本书,是学校发给每位教师,推荐给大家的专业读物,对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益,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
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
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书籍推荐」教师必看的三本必读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外教研出版社)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内容简介 · · · · · ·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修订版)》被认为是20世纪教 育领域影响最大的4本著作之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 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学修订版》的完成,表明知识分类学习论思想已被课程、教学和评估专家接受,是科学心理学 与教学相结合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9年,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 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 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面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 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 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路教育 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我们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开发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际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实践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实践作者:王艳萍汪洋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08期[摘要]为落实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尝试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相关理论,对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实践探索。
以此理论为指导,教师能够进行合理有效、可操作的单元教学设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体现生物学的独特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物;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一、前言笔者通过大量课堂教学观察,发现日常初中生物学教学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对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的区分不是很明确,教学出发点依然是知识的传递,学科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之间缺乏联系,教师缺乏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从课程实施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掌握,从而影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笔者采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以下简称“目标分类修订版”)之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借鉴该书选编的教学案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过程(一)教学实践设计在自然教学状态下,选择4位教学能力和水平基本相当的教师,随机分两组。
学生为4位教师平日从教的八年级各班学生。
两位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以“目标分类修订版”中“教学案例”部分为例对单元教学进行设计并实施;另外两位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按照以往常规教学进行设计并实施。
4位教师确定共同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教学效果检测以学期末区域学科统一测试卷为衡量标准。
全卷满分50分,其中“动物类群”单元(仅客观题)占10分。
因为主观题涉及到综合知识,所以未列入比较范围。
对全区域学生(含4位教师所任教的学生)封闭电子阅卷,使用鑫E评网评一体机测算,比较各教学实验组与全区域的标准分数。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推荐
让我们思考“罗马在哪里”——《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导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推荐理由]我在很多场合都向学生和语文教育界的青年教师推荐《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这虽然不是专门写给语文教师的,所谈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但我相信这本书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有指导。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管到单位上班还是去超市购物,在走出家门之前,他总是很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
如果不这样做,他不仅可能误点,甚至还会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差别。
可是,这种在生活中人人都懂的常识,到了中学教学里,却变得模糊难辨了。
许多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就常常为这样一些问题所苦:面对一堆学习材料,他不能确定哪些知识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无意义的;在选定了某一知识作教学目标后,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它;不少教师不清楚什么教学活动是合适的,当然,更多的教师不知道他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带来预期效果。
总之,关于学习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混沌一片。
我们喜欢说语文教育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罗马在哪里”“罗马是什么样子”却常常讲不清楚。
这些问题,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深深困扰着美国乃至全球教育界。
1948年,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管理者聚集在波士顿,讨论如何用一套理论框架来描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据此监测他们的学习结果。
这次会议促成了目标分类学的问世:195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手册:认知领域》出版,布卢姆等把人的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六个级别,在教育活动中,人们既可以以此安排学习序列,也可以从这六个维度上评估学习效果。
1995年11月到1999年10月,由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L•W•安德森和测验与评价专家克拉斯沃尔领衔的专家组对布鲁姆的《手册》进行修订,使得“学习目的分类学”趋于完善。
这就是《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的来历。
高奏核心素养主旋律 全面践行新课程标准
高奏核心素养主旋律全面践行新课程标准作者:杨书茗须萍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24年第04期[摘要]物理中考試题的功能是“两考合一”,即检测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业成就,同时为学生的升学提供重要依据。
新课标对教学的目标、任务、重点及评价都做了规划和建议,是教学的指挥棒。
文章具体探讨如何利用SEC模式对2023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新课标的一致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课标;SEC模式;一致性[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1-0040-0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自颁布以来,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密切关注,特别是新课标中提出的物理核心素养,更是成为目前初中物理教师的研究热点。
2023年是新课标颁布后的第一年,所以教师对2023年中考试题的核心素养考查倍加关注。
本文选取2023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EC模式对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新课标的一致性进行研究。
一、研究工具简介目前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广的一致性分析工具主要有三种,即Webb模式、SEC模式、Achieve模式。
三种模式有各自的特点,本文选用SEC模式进行试题分析。
SEC模式是安德鲁·帕特和约翰·史密森基于Webb模式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一致性分析模式。
相较Webb模式和Achieve模式,SEC模式更加简洁,几乎完全借助于量化分析,可以将试题的分值直接对应其考查的重点,并与课标内容的目标水平进行比较。
可以说,SEC模式是三种模式中依赖研究者主观意识最低的一种分析范式,减少了一定的人为误差[1]。
除了这些优势,其特有的Porter一致性指数还可以对试题进行一致性的定量评估。
二、SEC模式二维矩阵的建立(一)一致性参考标准的选择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核心素养对比2023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程度。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作者:[美] 安德森等著;蒋小平等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年月:号:内容简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修订版)》被认为是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本著作之一。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种分类结果。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完成,表明知识分类学习论思想已被课程、教学和评估专家接受,是科学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精彩书摘:产生涉及学习者表征问题并提出满足特定准则的假设或解决方案。
问题最初的表征方式经常暗示可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重新定义或表征问题也许提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
当产生超越先前知识和现有理论的范围或约束时,产生就涉及发散思维并且构成所谓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产生这一术语在本章中的使用是狭义的。
理解也要求产生的过程,如在解释,举例,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认知过程中都包含产生的过程。
然而,理解的目的大多是收敛的(即为了获得单一意义);相反,属于创造类别的产生其目的则是发散的(即为了获得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产生的同义词是假设。
目标实例及其测评题在产生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必须针对给定的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例如,在社会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多种实用方案,与之对应的测评题是“提出尽可能多的,确保人人都有适当医疗保险的方案”。
为了测评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建立一套与学生共同使用的准则,这些准则也许包括备选方案的数目,各种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等等。
在科学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释观察现象的假设,与之对应的测评要求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假设,用以解释草莓长得特别大这一现象。
同样地,为了判断学生回答的质量,教师应该建立起明确定义的准则,并把这些准则交给学生使用。
最后,在数学课中,目标可能是能够产生出获得某个结果的各种方法,与之对应的测评题为“你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找出那些乘积为的整数?”上述每一项测评都需要明确的、师生共同使用的评分准则。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推荐
让我们思考“罗马在哪里”——《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导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推荐理由]我在很多场合都向学生和语文教育界的青年教师推荐《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这虽然不是专门写给语文教师的,所谈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但我相信这本书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有指导。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管到单位上班还是去超市购物,在走出家门之前,他总是很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
如果不这样做,他不仅可能误点,甚至还会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差别。
可是,这种在生活中人人都懂的常识,到了中学教学里,却变得模糊难辨了。
许多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就常常为这样一些问题所苦:面对一堆学习材料,他不能确定哪些知识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无意义的;在选定了某一知识作教学目标后,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它;不少教师不清楚什么教学活动是合适的,当然,更多的教师不知道他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带来预期效果。
总之,关于学习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混沌一片。
我们喜欢说语文教育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罗马在哪里”“罗马是什么样子”却常常讲不清楚。
这些问题,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深深困扰着美国乃至全球教育界。
1948年,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管理者聚集在波士顿,讨论如何用一套理论框架来描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据此监测他们的学习结果。
这次会议促成了目标分类学的问世:195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手册:认知领域》出版,布卢姆等把人的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六个级别,在教育活动中,人们既可以以此安排学习序列,也可以从这六个维度上评估学习效果。
1995年11月到1999年10月,由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L•W•安德森和测验与评价专家克拉斯沃尔领衔的专家组对布鲁姆的《手册》进行修订,使得“学习目的分类学”趋于完善。
这就是《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的来历。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布鲁姆认知领域分类学的新解读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布鲁姆认知领域分类学的新解读张晴晴临沂大学,山东临沂 276000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质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谈终身发展或教育问题如果不涉及核心素养,就显得耳目闭塞安常守故了。
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滥用该词的现象非常普遍,重新梳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质很有必要。
(一)内涵核心素养一词是从西方盛行来的,为了更好的理解核心素养,我们先来界定下素养,OECD 将“素养”界定为:素养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在复杂情景中调动资源以满足自身需要与特定情景。
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的对象的态度[1]。
核心素养最早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OECD)进行探索,欧盟理事会成立了“教育与培训2010工作项目”,这也是第二个核心素养框架,是人们在信息时代为应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的新职业、变幻莫测的虚拟世界、实现个人自由与自我价值所必须的。
第三个是美国的《21世纪素养框架》,该框架包含了知识、技能、以及21世纪学习所需的支持系统。
根据以上分析,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时代需求和自身发挥展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框架,我们国家在构建核心素养框架时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顺应此趋势。
(二)本质1.核心素养是育人体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同历史时期对育人体系有不同的要求,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 也回答了教育目的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中国结合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逐渐形成了核心素养的中国范式,把核心素养概括为学生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核心素养要体现个人本位,更要反应社会本位素养是人内在的本性,核心素养是素养中的根本成分,强调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和终极性的关注,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核心素养框架的制定都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每个人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国际视野、团队协作、社会责任,尽管每个国家的框架内容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应对信息时代个人自我实现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安德森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读书笔记二〇一〇年一月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1 绪论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需要分类学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
产生如下问题:什么联系?什么影响?什么选择?描述是什么意思?“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
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分类学应用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
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目标的结构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目标的具体性目标描述示例1、总体目标(1)总体目标的功能在于为政策制定者、课程开发人员、教师和人民大众提供长远观点和奋斗口号。
分类学视角下初三语文复习思考
分类学视角下初三语文复习思考发布时间:2022-09-02T02:28:15.4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2期作者:刘昆鹏[导读] 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
横向和纵向共同构成了分类学表,分类学表的交汇处是知识和认知过程,动词和名词概念贯穿于表格始终。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130000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修订版,在知识维度上,教学内容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在认知过程维度上,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
横向和纵向共同构成了分类学表,分类学表的交汇处是知识和认知过程,动词和名词概念贯穿于表格始终。
在疫情期间,网课成为了不可避免的教学方式,同样,也引发了笔者在分类学视角下,对网络教学中的诸多现象进行了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网络教学使用的平台是钉钉,采用网络直播模式。
综合初三语文学科复习的学情,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又要考虑中考将近的现实情况,如何确定教学模式以便有效、高效地复习必然是首要问题。
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笔者结合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思考总结如下:第一,利用每周语文早读,通过先复习再考查的方式,对过往知识进行再认和回忆。
以基础古诗文为例,依据新课程标准,中考需要掌握73首古诗文的基本识记,要求学生做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积累和感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对古诗词的再认和回忆中,学生提高了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涵养了性情,明确了自己在语文学科层面知识掌握的盲区,可以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古诗文复习。
第二,利用网络授课的便捷形式,采用专题式复习策略。
解释概念知识,方便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点有理论上的基本认知;举例课内典型内容,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分类阐述,方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概要提取,以关键词的形式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推论归纳,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归纳整理能力;课内外比较,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考点说明,明确学生复习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
作者:[美] 安德森等著;蒋小平等译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9.11
ISBN号:9787560091105
内容简介: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修订版)》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4本著作之一。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完成,表明知识分类学习论思想已被课程、教学和评估专家接受,是科学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精彩书摘:
产生涉及学习者表征问题并提出满足特定准则的假设或解决方案。
问题最初的表征方式经常暗示可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重新定义或表征问题也许提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
当产生超越先前知识和现有理论的范围或约束时,产生就涉及发散思维并且构成所谓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产生这一术语在本章中的使用是狭义的。
理解也要求产生的过程,如在解释,
举例,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认知过程中都包含产生的过程。
然而,理解的目的大多是收敛的(即为了获得单一意义);相反,属于创造类别的产生其目的则是发散的(即为了获得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产生的同义词是假设。
目标实例及其测评题在产生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必须针对给定的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例如,在社会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多种实用方案,与之对应的测评题是“提出尽可能多的,确保人人都有适当医疗保险的方案”。
为了测评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建立一套与学生共同使用的准则,这些准则也许包括备选方案的数目,各种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等等。
在科学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释观察现象的假设,与之对应的测评要求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假设,用以解释草莓长得特别大这一现象。
同样地,为了判断学生回答的质量,教师应该建立起明确定义的准则,并把这些准则交给学生使用。
最后,在数学课中,目标可能是能够产生出获得某个结果的各种方法,与之对应的测评题为“你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找出那些乘积为60的整数?”上述每一项测评都需要明确的、师生共同使用的评分准则。
测评题型测评产生通常采用构答题,题中要求学生生成备选方案或假设。
构答题的两种传统方式分别是结果试题(consequencestasks)和用途试题(usestasks)。
在结果试题中,学生必须列举某一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例如“如果个人收入税率是固定单一的而不是累进的,结果会怎样?”在用途试题中,学生必须列举某一对象的所有可能用途,例如,“互联网有哪些可能的用途?”选择题型几乎不可能用于产生认知过程的测评。
前言/序言:
虽然本分类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分类观——也许为许多读者所初见,但它却是一个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分类框架的修订版。
本前言为那些不熟悉《手册》的读者提供一些关于原版编写以及本书修订过程的背景情况。
1948年,一群高校的考试负责人出席了在波士顿举行的一次非正式会议,他们认为,一个将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分类的标准框架可以促进测验试题、测验步骤以及测验理念的交流。
这些考试负责人分别负责为自己学校本科各课程的综合考试出题、施测、评分和报告结果。
由于开发好的选择题十分耗时,因此,这些考试负责人希望通过推动试题交流来大大节省试题开发的劳动。
他们提议确定标准术语,以清楚地表明试题的测验意图。
这些标准化术语的含义来源于一套严格定义的类别及其亚类别。
任何教育目标,任何测验试题都可以归纳到这些类别和亚类别中,因此任何测验题都可以被归类。
起初,这一分类框架仅限于将主要的教学、认知目标分类。
原版编写小组始终认为该分类框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它既不完美,也不是最终结果。
实际上,最初只有认知领域的框架被开发出来,情感领域的框架则是后来才开发的(Krathwohl,Bloom,andMasia,1964)。
尽管辛普森(Simpson,1966)和哈罗(:Harrow,1972)提出过动作技能领域的框架,原版编写小组却从来没有提出过。
此外,原版编写小组成员普遍担心分类体系会导致思想僵化,窒息新框架的发展。
《手册》出版以来,大量相异分类框架的出现表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本书完整版中的第十五章汇集了19种这些相异框架。
大约在1971年,布卢姆在一张备忘便条中写道:“理想情况下,每门主修科目的领域都应该有符合该领域语言的目标分类系统——它更详细,更接近于该领域专家的独特语言和思维,恰当地反映该领域的教育分支和水平,在合适的情况下,它可以具有新的类别及类别的合并与删除。
”[一张布卢姆手写的便条指引读者去查阅由布卢姆、黑斯廷斯和马达斯撰写的著作(Bloom,Hastings,andMadam,1971),该著作说明分类体系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适应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期望,至今仍然期望,当教育发展了,当不同领域的教育者使用分类体系时,当新知识为修订分类体系提供了基础时,就应当对分类体系作相应的修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修订版是迟到的,但也是预期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