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能力提升训练含答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题及答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 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呵护(hē)杀戮(lù)纳粹(cuì)颤(chàn)巍巍B. 瞥(piē)见给(jǐ)予珐琅(fǎ)赤裸裸(luǒ)C. 闪烁(shuò)肃穆(mù)鞠躬(jū)眼花缭(liáo)乱D. 箱箧(qiè)憧憬(chōng)瓦砾(lì)片纸只字(zhī)2. 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恍惚荒谬地窑不可名状B. 脏物琉璃晨曦荡然无存C. 匍匐鞠躬拂晓丰功伟迹D. 制裁赔偿恳切永垂不朽3. 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_________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_________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_______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A. 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啼笑皆非B. 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忍俊不禁C. 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啼笑皆非D. 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忍俊不禁4.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
____________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A. ③④②①B. ④②③①C. ③④①②D. ④③①②5. 填写关联词都正确的是()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_______来自于阅读,_______来自于直接经验。
_______我们依然热爱阅读,_______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去芜存精,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含答案)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
珐琅()朱lù()晨xī()二、瞥()见箱箧()惊hài()一、1.fàlánɡ鹭曦piēqiè骇2.写出反义词。
文明()干净()朴素()赞誉()2.野蛮肮脏华丽贬低3.解释下列词语。
①独一无二:②眼花缭乱:③不可名状:④荡然无存:⑤富丽堂皇:⑥丰功伟绩:3.①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②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③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④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⑤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
⑥伟大的功绩。
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是什么态度?表达他怎样的感情?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给予强烈的谴责和辛辣讽刺。
对被侵略、被掠夺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阅读比较比较阅读(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
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就英法联军远征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阅读练习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
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额尔金父子是着名的英国殖民主义者。
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加拿大总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之一。
老额尔金曾任外交官员,参加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的行动,并掠走该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像。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参考答案: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
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盛赞圆明园的文艺术价值;二是抨击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二、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
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参考答案: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三、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国家、政府的形象是抽象的,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鲜明地揭示出英法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
四、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些反语的含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示例:(1)“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这句话中“更彻底,更漂亮”就是反语,讽刺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破坏程度之深,表明了作者对他们这种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
(2)“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这句中,“赞誉”也就是“谴责、批判”之意,再次表明作者态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蔑视之情。
五、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
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示例一]这不是不够爱国,这展现的是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
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晨xī()地jiào()dī()防惊骇.()荒miù()莲péng()憧jǐng()抢劫.()间歇.()瓦砾.()腋.窝()给予..()()鞠躬..()()珐琅..()()2.填空。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______国的作家______。
他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希腊有________,埃及有________,罗马有________,巴黎有________,而东方有___________。
(3)书信的开头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最好有敬祝语。
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6.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1)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2)《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含解析)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基础过关全练1.【新独家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煌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塞()箧()(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丰功伟绩”是短语。
(4)画线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侵略者的讽刺、谴责。
2.【新独家原创】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封信,同时也是说理文章的典范。
作者超脱狭隘的民族主义,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表达了爱憎鲜明的观点。
B.作者在文中高度赞美东方文明,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劫掠、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法国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表明:艺术不只是属于某一个国家,它应该属于全世界,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欣赏艺术的权利。
D.文章采用了铺陈、类比的手法,细致描绘了圆明园这个“世界奇迹”。
在铺陈、类比的过程中,作者以热烈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笔法,展现出浪漫主义作家行文的语言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3.【新考法·情境式命题】法中友协联合会等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的以1:1比例复制的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青铜雕像现安放在圆明园的大水法遗址前,假如你来到了雨果的雕像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答: 能力提升全练4.【新考法·语法综合】(2023山东桓台期中,3,★★☆)下列选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①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珐琅..(fǎláng)瞥.见(piē)制裁.(cái)B.晨曦.(xī) 赞誉.(yǜ) 琉璃..(liúli)C.掠.夺(lüè) 惊骇.(hé) 箱箧.(qiè)D.恍.若(huǎng) 给.予(jǐ) 劫.掠(jié)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B.(圆明园)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C.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D.额尔金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3.2017·青岛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
C.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D.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A.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题及答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题及答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部分1.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2.雨果,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希腊有________,埃及有________,罗马有________,巴黎有________,而东方有___________。
书信的开头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最好有敬祝语。
3.请摘录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细细体味所含的思想感情。
对后文写对圆明园的破坏起什么作用?阅读下列语段,完成5~9题。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统编版语文九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习题及答案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国别)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等。
二、根据字音写汉字:1. (zāngwù)3. (yǎn huāliáo luàn)4. (jīnghài)5. (xiāng qiè)6. ( zhìcái)7. (dàng rán wúcún) 8. (qiǎn zé)9. ( piējiàn) 10. (bùkěmíng zhuàng)三、这封书信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2、3段,第二部分为4——10段。
这两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横线长短与答案的字数相符)二、根据字音写汉字:1.赃物(zāngwù)3. 眼花缭乱(yǎn huāliáo luàn)4. 惊骇 (jīnghài)5. 箱箧 (xiāng qiè)6. 制裁 ( zhìcái)7. 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cún) 8. 谴责 (qiǎn zé)9. 瞥见 ( piējiàn) 10. 不可名状 (bùkěmíng zhuàng)三、这封书信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2、3段,第二部分为4——10段。
这两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横线长短与答案的字数相符)第一部分,作者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和价值进行了高度的赞赏;第二部分,先用“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转,过渡到对侵略者暴行的直言痛斥。
第一部分为第二部分做了情感上的蓄势铺垫。
部编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题答案
课后题答案
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 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观点,理 清论证的思路。
参考答案: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 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 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 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五、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 赞美,而是在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 “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雨果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立 场,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参考答案:作者并非不爱国。其一,在文中,作者 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 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可见,作者清楚的 知道这是政府的错误,而非法兰西人民的错误,以正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 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 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些反语 的含义和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反语的手法,体会本文讽 刺辛辣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 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
二、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 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 怎样的地位。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铺成、对比的写法和浪漫 主义的风格,理解圆明园的重要价值。
参考答案: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 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 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 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 行批判,是被国家的长远着想,也 是爱国的体现。其三,作者的爱国 主义并不是站在狭隘的民族观上, 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 劫掠圆明园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 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同步训练(含解析)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积累与综合运用『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谴.(qiǎn)责给予..(jǐyǔ)缀.(zhuì)满B.箱箧.(qiè)制裁.(cái)恍.若(guǎng)C.珐琅..(fà láng)瞥.见(piē)惊骇.(hài)D.晨曦.(xī)琉璃..(liú lí)赃.物(zā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典范珐琅晨曦依西可见B.琉璃朱鹭制载恍若月宫C.赞誊劫掠赃物令人惊骇D.剪影野蛮缀满不可名状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
C.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4.下列句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①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①这个奇迹叫做圆明园。
①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①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手法的一项是()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综合性学习』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题目。
要求: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5个字。
(2)请揭示其深刻寓意。
要求:不超过30个字。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随堂小练含答案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劫掠..并焚毁了中国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tāo天大罪,也给世界文明史带来了空前劫难。
雨果以一个政治流亡者、一个有正义感的作家身份,写下著名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在这封信里,雨果痛心,雨果为恍.若月宫的圆明园的消失感到痛心;雨果愤慨.,雨果为东方文明的珍宝被毁而感到愤慨;雨果谴责,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野mán行为;雨果大声jí呼,倾情讴歌圆明园在人类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劫掠..(jié lüè) 恍.若(huǎnɡ) 愤慨.(kǎi)(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tāo天大罪(滔) 野mán(蛮) jí呼(疾)2.(教材原创题)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1)圆明园在( )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 )艺术中的地位。
(2)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 )的建筑,某种( )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A.理想幻想形容好像B.幻想理想说出恍若C.理想幻想说出好像D.幻想理想形容恍若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句( D )A.南非世界杯中橙色军团淘汰巴西队,士气大振,锐不可当....。
B.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我站在河堤上望着夜幕下的家乡。
C.见有武警上前,持刀男子一时张皇失措....。
D.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再回去时就发现课本已消失得荡然无...存.了。
4.本文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呵.护(hē)杀戮.(lù)纳粹.(cuì)颤.(chàn)巍巍B.瞥.(piē)见给.(gěi)予珐.琅(fà)赤裸裸.(luǒ)C.闪烁.(shuò)肃穆.(mù)鞠.躬(jū)眼花缭.(liáo)乱D.箱箧.(qiè)憧.憬(chōng)瓦砾.(lì)片纸只(zhī)字【答案】B【解析】给jǐ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恍惚荒谬地窑不可名状B.脏物琉璃晨曦荡然无存C.匍匐鞠躬拂晓丰功伟迹D.制裁赔偿恳切永垂不朽【答案】D【解析】地窖赃物丰功伟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B.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C.臭名昭著....的英帝国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
D.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答案】A【解析】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此处应用褒义词。
4.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不管修缮,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呀!A.是还是因为志得意满B.或或如果得不偿失C.不是而是假如金碧辉煌D.是还是如果得不偿失【答案】D【解析】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完好的遗桥了。
B.在这里我们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
C.笑,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测)(提升版,含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20分 20分钟)一、阅读李晓的《向一只羊说声对不起》,完成1~4题。
(20分)①整整27年了,那只山羊偶尔还跑进我的梦里来,他双眸含泪,满是无辜的柔弱样子,让我从梦中痛醒。
②1986年7月,那是我暴躁、苦闷、落寞、彷徨的青春岁月。
③那年高考,我落榜了。
我的堂伯特地去乡场铁匠铺,炉火熊熊中,堂伯捂着胸口,边咳嗽边大声吩咐高铁匠:“老伙计,你把锄头打硬实一点,土硬啊,我那不争气的侄儿,要回来种庄稼了。
”④堂伯扛着锄头,提上镰刀,从乡场上一路叹气回来,来到我家。
我靠在门前,接过堂伯递过来的锄头、镰刀。
沉默之中,完成了一个学生向种地农民转变的交接仪式。
黄昏,夕阳的最后光芒被远山吞尽。
堂伯花白的胡子在风中颤动,他开口了:“侄儿啊,你没有那个命,就只有当农民,要当农民,就好好当,别去想那花花世界了,种地,也饿不死你!”⑤堂伯缩着瘦小的身躯,走了。
我真担心,一阵大风把堂伯给刮走了。
他一辈子是怎么在土里站稳的,居然还养活了一家人!我开始扛着锄头上坡,跟我妈学种地,松土、刨行、挖窝、播种、施肥。
⑥我满身疲惫地回到家,倒在床上,呼呼睡去。
一个男人一把拖起了我,边拖边叫:“就你这个样子,还想种地养活自己?”是我爸。
我突然暴怒起来,大吼一声:“我们断绝父子关系!”我推了爸一掌,爸趔趔趄趄,歪到土墙上。
他望着我,可怜地问:“你真要和我断绝父子关系?”“那还有假?说到做到!”我丢下这句话就走了。
我和眼前这个男人,心里是有隔膜的。
别把我当作一个家族的希望,我是我,我要去闯荡世界,哪怕头破血流。
⑦我冲向山梁,想同这个山村作最后的道别。
17岁了,我还不能真正从心里接纳自己,出生在那样一个贫瘠的山梁上,我总是想,我应该生活在别的地方,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⑧山梁上,一只白色的羊正在树下吃草,它仰起头,朝天空发出“咩咩”的欢叫声。
我对这只羊嫉妒起来,你可活得好好的呀。
⑨看到羊的样子,我心里无名的火被点燃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练习答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练习答案(一)基础知识:1. 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呵护(hē) 杀戮(lù) 纳粹(cuì) 颤(chàn)巍巍B. 瞥(piē)见给(jǐ)予珐琅(fǎ) 赤裸裸(luǒ)C. 闪烁(shuò) 肃穆(mù) 鞠躬(jū) 眼花缭(liáo)乱D. 箱箧(qiè) 憧憬(chōng) 瓦砾(lì) 片纸只字(zhī)2. 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恍惚荒谬地窑不可名状B. 脏物琉璃晨曦荡然无存C. 匍匐鞠躬拂晓丰功伟迹D. 制裁赔偿恳切永垂不朽3. 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_________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_________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_______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A. 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啼笑皆非B. 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忍俊不禁C. 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啼笑皆非D. 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忍俊不禁4.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
____________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A. ③④②①B. ④②③①C. ③④①②D. ④③①②5. 填写关联词都正确的是( )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_______来自于阅读,_______来自于直接经验。
_______我们依然热爱阅读,_______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去芜存精,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作业题(含答案)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制裁(cái) 恍若(huǎng) 赃物(zāng) 富丽堂皇(táng)B.琉璃(liúli) 瞥见(piē)绸缎(chóu) 荡然无存(dàng)C.珐琅(fàláng) 给予(gěi)劫掠(jié) 丰功伟绩(jì)D.惊骇(hài) 箱箧(qiè) 晨曦(xī)不可名状(zhuàng)2.填空。
(1)本文作者雨果是 (国别)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等。
(2)书信一般由六个部分构成: 、问候语、 、祝颂语、 、 。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金钱面前,他终究是没有抵住诱惑,为民造福的初心已经荡然无存。
B.向来落后的他这次竟然跑了第一,真令人不可名状。
C.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D.每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都让人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A.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5.下列复句的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C.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
D.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名师引路考点链接(一)病句——用词不当【典型例题】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参考答案】应将“昭然若揭”改为“显而易见”。
(解析:“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含贬义,与前后语境不符。
)【技法点睛】用词不当的语病常有以下两种类型:(1)词义使用不当。
如:他把节俭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灾区。
(“节俭”为形容词,后面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2)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如:教育不仅要循序渐进、夸夸其谈,还需要以身作则,付出实际行动。
(“夸夸其谈”是贬义词,应改为“谆谆教导”。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6。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典型例题】结合上下文,说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统治者所犯下的罪行决不能归咎于人民,真正的强盗是统治者,而人民是无罪的。
【技法点睛】理解句子的含义可分三步完成:(1)品析关键词,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结合上下文,分析修辞,探究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3)联系文章的中心及作者抒发的情感,理解一些特殊句的深层含义。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3。
一、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洗劫.(jié)惊骇.(hài)瞥.见(piē)箱箧.(qiè)晨曦.(xī) 野蛮.(mán)2.在下面句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2)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3.文学常识填空。
雨果,法国作家,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基础提升◆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掠夺珐琅脂粉眼花缭乱B.耗费绸缎治裁不可名状C.赞誊缀满赃物富丽堂皇D.分亨恍若行窃丰功伟绩(解析:B.“治”应写作“制”;C.“誊”应写作“誉”;D.“亨”应写作“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采,成为他人眼中的与众不同。
B.他的钱早就已经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顿时让我眼花缭乱....。
(解析:B.“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儿没有留下,此处用来形容钱包的“空”不合语境。
)6.(原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详见本课“名师引路·考点链接(一)”】A.他非常虚心,经常向老师请教,有时为一个问题甚至要跑十几里路,他这种刻苦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B.他学习十分刻苦,值得每个同学效尤。
C.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
D.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时时流淌着爱的暖流,处处播撒着爱的阳光,人人收获着爱的果实。
(解析:A.词义使用不当,“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向老师请教,用“不耻下问”明显不合适;B.感情色彩使用不当,“效尤”指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含贬义,此处可改为“学习”;C.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改善”。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A.这本书共收录了我们文学社成员的150篇大作,是我们三年来的智慧结晶,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B.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王磊感动地说:“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只有笑纳了。
”C.你出身贫寒,家慈好不容易把你养育成人,她辛苦了一辈子,你现在应该好好孝敬她。
D.报刊记者最后解释说:“因为消息多数来自民间渠道,故难免有不实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解析:A.“大作”是敬辞,一般用于称别人的作品;B.“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C.“家慈”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
)二、课内赏析8.“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
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的罪行,使中心更鲜明突出。
9.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紧密;内容上,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10.作者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恍若月宫,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说它属于全人类,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作者饱含深情,极力赞美圆明园,为后文写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做铺垫,更利于表现作者的愤慨之情,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之情。
三、拓展阅读舍弃,也是一种尊严叶匡政流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经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
佳士得公司今日宣布,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总价可能会拍卖到2亿元人民币。
对此,中方专家认为都“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网民的愤怒。
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英法联军所抢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就像打了鸡血般飙升。
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的棱角,纷纷变成了艺术家的后代,想在拍卖市场上与被抢者握手言欢。
没有道歉与愧疚,也不要愤怒和哀怨,只要白花花的银子。
强盗..的算盘。
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打的终究是强盗100年后的今天,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据统计,1840年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至少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中国是文物流失大国,所以早早就加入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无时间限制。
因为这个公约,2005年,被英法联军当作战利品的天津塘沽大钟,终于归还给天津。
由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签订了这个公约,所以流失海外的文物拍卖的情况仍在频繁发生。
自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后,中国文物的行情就一路看涨。
于是出现了几年前只值几百万元的兽首,今年竟被喊出了亿元天价。
被抢劫是一种耻辱,同样挨宰也是一种耻辱。
如果流失的文物被我们花巨资买回来了,即使我们把它们重新捧在手心,供在了博物馆中,也没有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好心情。
单拿圆明园兽首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何送回来。
虽然此举难度甚大,但我们还是要一直保持这种索回的权利和姿态。
假如一时难以追讨回来,不如索性让他们就像圆明园废墟那样,保持着一种缺憾。
我想,无论这些文物流失在何方,它们身上铭刻的中国印记不会变,它被抢走的历史记忆不会变,它来自圆明园的这个事实不会变。
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11.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12.“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中的两个“强盗”,各指什么?前者指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圆明园中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后者指100年后的今天,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13.结合全文,说说“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的具体含义。
【详见本课“名师引路·考点链接(二)”】侵略者掠夺了我们的国宝,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不应该忘记,但我们不能遭受第二次掠夺。
兽首的天价拍卖,无异于侵略者对我们的第二次掠夺,只不过这次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进行的。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追讨回来的情形下,我们只有舍弃,保持着一种缺憾,维护民族尊严。
14.结合全文,说说面对“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这件事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示例】①继续加入《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②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流失文物,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何送回来;③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坚决不上“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的当。
冯铮《圆明园祭》四、综合性学习学习本课后,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圆明园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5.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围绕该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负责人,你将策划哪些内容?【示例】①展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②陈述帝国主义对圆明园的暴行;③呈现圆明园的残垣断柱;④对圆明园未来的寄托。
16.请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15字以内)【示例】圆明园遗址考古首次进行网络直播据圆明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公众考古的发展,也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的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今天,圆明园首次尝试在新媒体上直播远瀛观遗址考古现场,并通过实时互动,让更多人了解考古发现和考古知识,进一步传播历史文化,让公众走近文化遗产,也让文化遗产融入大众的生活。
今后,圆明园还将继续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
17.“中国政府拟斥资4.6亿元重修圆明园”,这一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围绕“圆明园是否重建”这一话题,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你是怎么认为的?请发表你的看法。
甲:圆明园应该重建,让国人一睹昔日圆明园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乙: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要让后人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以史为鉴,催人奋进!【示例一】圆明园应该重建。
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我们中国不能没有圆明园!【示例二】圆明园不应该重建。
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时刻警示国人,不要忘记那一段沉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