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毕设】插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插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2. 学习并掌握插床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机械加工中的安全技术;3. 掌握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插床操作中问题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操作插床,完成简单的金属切削加工;2. 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和安装插床刀具;3. 能够分析插床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和机械加工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插床的基本原理:参照课本第三章第二节,讲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组成;- 刀具选择与安装:结合课本第四章第一节,介绍插床刀具的类型、选用原则及安装方法;- 安全技术:依据课本第十二章,阐述插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事故预防措施。
2. 实践操作:- 插床操作步骤:按照课本第五章,让学生实际操作插床,掌握基本操作流程;- 加工工艺:结合课本第六章,教授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学生实际加工能力;- 问题分析与解决: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参照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解决。
3. 教学进度安排:- 理论部分:共计4课时,分别讲解插床原理、刀具选择与安装、安全技术;- 实践部分:共计8课时,分阶段进行插床操作、加工工艺学习和问题分析。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章节,科学系统地组织,旨在确保学生掌握插床相关知识和技能。
插床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插床机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插床机械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插床机械的主要参数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插床机械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加工要求,正确选择和调整插床机械的参数,进行简单的加工操作。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或工具,绘制插床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对机械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学生能够关注机械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插床机械中的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侧重于插床机械原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机械的基本结构- 介绍插床的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床身、立柱、横梁、工作台等。
- 分析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配合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 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 深入讲解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包括切削力、进给系统、冷却系统等。
- 探讨插床机械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
3. 插床机械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介绍插床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 讲解如何根据加工要求调整插床机械的参数,以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4. 插床机械的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加工中插床机械的应用案例,如模具加工、零件加工等。
- 讨论不同加工条件下,如何选择和调整插床机械参数,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毕业设计_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机制本(2)班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2015年6月15日- 19日目录第一章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设计任务书 (2)1.1 工作原理 (2)1.2 设计数据表 (2)1.3 设计要求与任务 (3)1.4 技术要求 (3)第二章设计计算过程 (4)2.1 导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4)2.1.1机构的运动尺寸 (4)2.1.2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5)2.1.3 绘制所设计的机构运动简图 (5)2.2 凸轮机构设计 (8)2.2.1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8)2.2.2 凸轮廓线的绘制 (11)2.3 齿轮机构设计 (12)2.3.1 确定齿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12)2.3.2绘制齿轮传动简图 (14)第三章设计体会 (15)第四章主要参考文献 (15)第五章附件 (17)5.1 附件1 导杆机构运动简图及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17)5.2 附件2凸轮廓线的绘制图 (17)5.3 附件3齿轮传动简图 (17)第一章 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设计任务书1.1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插床结构简图及阻力线图。
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1-1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21,z z ),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y-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2O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杆D O 4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图1-1 插床结构简图及阻力线图1.2设计数据表表1.1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表1.2 凸轮机构的设计表1.3 齿轮机构的设计1.3 设计要求与任务根据已知条件,要求完成如下设计任务:(1)、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插床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插床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插床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制造一台插床,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以下是该课程设计的详细步骤和内容。
1. 理论学习:学生首先要学习插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主轴、进给系统、床身等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同时还需要学习插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选题和方案确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一种适合的插床项目。
可以是简单的家用插床,也可以是工业用途的高精度插床。
确定方案后,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材料选型。
3. 设计和绘图: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插床的详细设计和绘图。
包括机床的结构、尺寸和零部件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插床的稳定性、刚度和精度等因素。
4. 材料准备和加工:学生根据设计图纸,采购所需的材料和零部件。
然后使用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等工具,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和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精度。
5. 组装和调试:学生将加工好的零部件组装起来,形成完成的插床。
然后进行初步调试和测试,确保插床的各项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6. 总结和展示:学生对插床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进行总结
和评价。
可以撰写书面报告,或者进行口头展示,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将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机械原理在插床中的应用,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插床课程设计指导书

插床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插床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掌握插床的操作流程、安全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3. 学会阅读和绘制插床加工的图纸,理解图纸中的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操作插床,完成给定零件的加工任务,保证加工精度。
2. 能够对插床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排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加工零件进行检验,分析加工误差,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增强对制造业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插床的操作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中等职业学校年级,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实际操作设备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化安全意识,注重操作规程的讲解和演练。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插床基础知识:- 插床的定义、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 插床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 插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 插床操作技能:- 插床的操作流程及安全规程。
- 插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 插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3. 图纸阅读与绘制:- 零件图的识别、阅读及绘制。
- 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的标注与理解。
- 工艺路线的设计与优化。
4. 加工实践:- 给定零件的加工任务及加工工艺分析。
- 插床操作实践,完成零件加工。
- 加工误差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5. 教学进度安排:- 基础知识学习:2课时。
- 操作技能培训:4课时。
- 图纸阅读与绘制:3课时。
- 加工实践:4课时。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第三章“机床及其附件”相关,重点涉及插床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操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插床机械设计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插床1.2 插床简介插床是用于加工中小尺寸垂直方向的平面或直槽的金属切削机床,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为了适用不同材料和不同尺寸工件的粗、精加工,要求主执行构件—插刀能以数种不同速度、不同行程和不同起始位置作垂直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且切削时插刀的移动速度低于空行程速度,即插刀具有急回现象;安装工件的工作台应具有不同进给量的横向进给,以完成平面的加工,工作台还应具有升降功能,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工件加工。
1.3 设计要求及设计参数设计要求:要求主执行机构工作行程切削平稳、压力角较小。
进给机构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
设计参数如下所示:插床机构设计3号题目参数题号 3主执行机构曲柄转速n2/(r/min)50 曲柄l O2A/mm75插刀行程H/mm120行程速比系数K 1.8 连杆与导杆之比l BC0.55 力臂d(mm) 108 工作阻力F max(N) 10800导杆质量m4(kg) 22 导杆转动惯量J S4(kgm2) 1.2 滑块质量m6(kg) 60进给机构从动件最大摆角max20凸轮从动件杆长(mm) 130 推程许用压力角[]推程42回程许用压力角[]回程50滚子半径r r(mm) 15刀具半径r c(mm) 0.08一:主执行机构设计与分析1:插床机械设计参数以及相关参数计算曲柄转速n 2/(r/min ) 曲柄长度l O2A =75mm插刀行程H=120mm行程速度比系数K=1.8连杆与导杆之比l BC =0.55力臂d=108mm 工作阻力F=10800N导杆4的质量m 4=22kg 导杆4的转动惯量Js4=1.1滑块6的质量m 6=60 一、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1、计算极位夹角 、曲柄角速度1ω、曲柄角加速度1εn 2=50l O2A =75m mH=120m mK=1.8l BC =0.55d=108mmF=10800Nm 4=22kgJs4=1.1m 6=6046.667θ=1 4.922/rad sω=2、求导杆长度CD L 、连杆长度DE L 、中心距AC L 根据插床机构结构示意图,由几何条件可得138.286CD L mm =因为/0.55DE CD L L =,76.06DE L mm =152.114AC L mm =3、求弓形高b 、导路距离e L13.695CD L mm =283.553e L mm =二:主执行机构运动分析已知:曲柄的转速n=45 rad/min ,滑块质量为50kg ,导杆的质量为28kg ,其质心转动惯量为1.2 kg ·2m ,力臂d=110mm ,工作阻力F=9000N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例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例插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插床的基本机械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插床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学生了解并掌握插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插床的简单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插床使用方案。
3.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培养对机械工程的热爱和兴趣。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机械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课程,以插床为实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原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概述:介绍插床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插床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类型。
2. 插床的运动学分析:讲解插床的运动规律、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复合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3. 插床的动力学分析:探讨插床在加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强度、刚度分析。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刚度计算。
4. 插床的设计与计算:结合实例,讲解插床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列举:设计原则、计算公式、参数选择、优化设计。
5. 插床的应用与优缺点分析:分析插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一、引言。
插床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插床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要点进行介绍,以便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
二、插床的结构。
插床通常由床身、工作台、主轴、进给装置、传动装置、刀架等部分组成。
床身是插床的基础部分,承受整个机床的重量和切削力,具有高强度和刚性。
工作台用于夹紧工件,是加工的基准面。
主轴是插床的主要运动部件,通过主轴传动装置实现不同速度和进给速度的调节。
进给装置用于控制工件的进给运动,传动装置则用于驱动主轴和进给装置的运动。
刀架是刀具的安装和刀具进给的部分,通过刀架的运动实现工件的切削加工。
三、插床的工作原理。
插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轴带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工件在工作台上进行相对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刀具通过刀架的进给运动,沿工件的轴向或径向进行切削,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同时,进给装置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使得切削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四、插床的设计要点。
1. 结构设计,插床的结构设计应注重床身的刚性和稳定性,确保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同时,主轴和进给装置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加工要求,具有良好的可调性和稳定性。
2. 刀具选择,在插床的设计中,应根据加工工件的材料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确保切削效果和加工质量。
同时,刀具的安装和调整要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3. 进给系统设计,进给系统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具有可调性和稳定性。
同时,进给系统的传动装置要可靠耐用,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4. 控制系统设计,插床的控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和精度,能够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确控制。
同时,控制系统的操作界面要简单直观,方便操作和维护。
五、结论。
插床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插床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要点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插床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插床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插床的主要机械部件名称及其功能;3. 学生能了解插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插床机械运动的过程;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插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简单维护方法;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插床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原理学习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操作习惯;3. 学生能够认识到插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原理实践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演示、实践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插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通过趣味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关注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概述- 插床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插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2. 插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插床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插床的工作原理及运动分析。
3. 插床的操作与维护- 插床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插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4. 插床的应用案例- 插床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插床加工零件的工艺流程。
5. 插床模型设计与制作- 小组合作设计插床模型;- 动手制作插床模型,并进行调试。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插床概述及用途;第二课时:插床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课时:插床操作与维护;第四课时:插床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五课时:插床模型设计与制作。
机原课程设计插床

机原课程设计插床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插床的基本原理、结构、功能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插床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插床的主要结构部件及其功能;–理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插床的各种结构部件;–能够运用插床进行基本的机械加工操作;–能够分析插床的工作过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限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插床的基本概念:介绍插床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插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插床的结构与功能:详细讲解插床的主要结构部件,如床身、滑座、工作台、刀架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插床的工作原理:阐述插床的工作原理,包括插削、刀具补偿、切削液循环等,使学生理解插床的工作过程。
4.插床的应用与操作:介绍插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实例,教授插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如装夹工件、选择刀具、调整切削参数等。
5.插床的维护与保养:讲解插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提高学生对插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插床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插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和优势。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插床,加深对插床结构、功能和操作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插床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

深航北方科技学院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题目名称插床机构设计学生学院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书 (1)1、工作原理 (1)2、设计数据 (2)二参数设计 (3)1.倒杆机构的方案选型 (3)(1)方案I (3)(2)方案II (3)(3)方案III (4)2、导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4)(1)导杆机构尺寸计算 (4)(2)导杆在1位置的运动分析 (5)1)速度分析 (5)3)加速度分析 (6)(2)凸轮机构设计 (7)(1)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7)(2) 凸轮廓线的绘制 (9)(4)齿轮的设计计算 (11)1)设计原理 (11)2)小齿轮参数计算 (11)3)大齿轮参数计算 (11)三小结 (13)一设计任务书1、工作原理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
图1.1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3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
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DOl8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图1.1 插床工作原理图2、设计数据二 参数设计1.倒杆机构的方案选型(1)方案I该方案如图2—1由两个四杆机构组成。
使b>a, 构件1、2、3、6便构成摆动导杆机构,基本参数为b/a=λ。
构件3、4、5、6构成摇杆滑块机构。
图2—1方案特点如下:1).是一种平面连杆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承受较大载荷。
2).具有急回作用,其行程速比系数00(180)/(180)k θθ=+-,而arcsin(1/)θλ=。
只要正确选择λ,即可满足行程速比系数k 的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插床机构

一 插床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1.插床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2-1,a 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1z 、2z )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y-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2O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杆D O 4和其他有关机构来完成的。
设计数据表 设计内容 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符号 1n K HB O BCl l 3 32O O la b c单位 min r mm mm数据 652120116055551251.设计内容和步骤已知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行程速比系数)K ,滑块5的冲程H ,中心距32O O l ,比值BO BCl l 3,各构件重心S 的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 1n 。
要求 设计导杆机构,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行和加速度多边形,做滑块的运动线图。
步骤1)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条件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
其中滑块5的导路y y -的位置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y y -应位于B 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2)作机构运动简图。
选取长度比例尺)(mm m l μ,按表22-所分配的两个曲柄位置作出机构运动简图,其中一个位置用粗线画出。
曲柄位置的作法如图22-;取滑块5在上极限时所对应的曲柄位置为起始位置1 ,按转向将曲柄圆周十二等分,得12个曲柄位置,显然位置9对应于滑块5处于下极限时的位置。
再作出开始切削和终止切削所对应的'1和'8两个位置。
3)作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选取速度比例尺⎪⎭⎫⎝⎛mm s m v μ和加速度比例尺⎪⎪⎭⎫ ⎝⎛mm s m a 2μ,用相应运动图解法作该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并将其结果列入下表:项目位置1ω2A v23A A v 3A v CB v C v 3S vω大小 方向 106.28 0.471 0. 14 0.450 0.04 0.2 0.26 2.1逆时针单位 s 1 s m s 1项目 位置 2A a K A A a23 n A a 3t A a 3n CB a C a 3S a ε2.96 0.6 0.96 0.04 0.016 0.04 0.54单位2s m 21s4)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返回
刀具上极限
A1
刀具下极限
O2
O1
A2
返回
刀具上极限
C2
O B 2B 1 2是等边三角形
B 是平行四边形 1B 2C 2C 1
H100
刀具下极限
A1
C1
B2
O1
100 60
O2
B1
A2
返回
C2
1 2 3
C3
C1
l y yO 2
1
B2
2
3
B
O2
B1
返回
细实线 刀具最下端对应位置图 点划线 j1位置图 双点划线 j2位置图
sva分析矢量方程矢量图及结果3工作台进给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对工作原理进行说明4列表5总结6参考文献返回刀具下极限刀具上极限返回刀具下极限刀具上极限10060是等边三角形返回标题栏摆动导杆机构运动简图位置图双点划线位置图点划线刀具最下端对应位置图细实线刀具最上端对应位置图粗实线曲柄转角线图点位移曲柄转角线图点速度曲柄转角线图点加速度
返回 目录
(一)运动基本要求:
⒈单向连续转动到往复直线移动的变换; ⒉刀具运动应具有的急回作用:K=2; ⒊机构运动应灵活、轻巧; ⒋刀具切削行程H=100mm;
(二)刀具主运动机构基本方案
电动机(加减速器)→摆动导杆机构→刀具
1.按急回运动要求确定曲柄1长度
按行程速比系数K=2可算出极位夹角θ=60º , 据此作图:曲柄1与导杆3垂直时,刀具(即滑块5) 处于上或下两极限位置,此时曲柄对应位置所夹 锐角应为极位夹角θ。作图分析 l sin O O A 根据几何关系:l A O O O 1 2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刀具主运动机构的运动设 计与分析 第三部分 工作台进给运动传动方案 设计 第四部分 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设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插床机构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时间:目录1.1机构简介 (2)1.2设计任务 (2)1.3原始数据 (3)2.1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3)2.2电动机、齿轮传动机构方案 (4)2.3总体方案图 (6)3.1电动机的选择 (7)3.2传动比分配 (8)3.3齿轮机构设计 (8)3.4主机构的设计 (10)3.5主机构的运动分析 (12)3.6主机构的受力分析 (15)3.7主机构的速度波动 (21)4.1课程设计小结 (23)参文考献 (25)一、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1、机构简介插床是一种用于工件表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插床主要由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组成,如图所示。
电动机经过齿轮机构减速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连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 —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 2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 4D 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
为了缩短空回行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2、设计数据二、设计内容1.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设计导杆机构,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共画在0号图纸(图纸格式与机械制图要求相同,包括边框、标题栏等)上。
整理说明书。
2.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确定机构一个位置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
作图部分画在运动分析的图样上。
整理说明书。
3.凸轮机构设计绘制从动杆的运动线图,画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
以上内容作在3号图纸上。
整理说明书。
4.齿轮机构设计做标准齿轮,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各部分尺寸,以3号图纸绘制齿轮传动的啮合图。
整理说明书。
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机构简图如下:• cos ∠ B 2 O 2 C ) / 2由上 面的讨 论容易 知道 ∠ B 2 O 2 C = 30 度 ,再 代入其 他数据 ,得:x = 93 . 3 mm ,即 O 2 到 YY 轴的 距离为 93.3mm 三、插床导杆机构的速度分析位置1速度加速度分析1)求导杆3上与铰链中心A 重合的点3A 的速度3A V滑块2——动参考系,3A ——动点3A V = 2A V+ 23A A V 方向: ⊥A O 3 ⊥A O 2 ∥A O 3 大小: ? 11ωl ?式中:2A V =12ωA l O =6.28×0.075(m/s )=0.471m/s取速度比例尺v u =0.01(mmsm /),作出速度图32a pa ,进而可得导杆3的角速度大小:3ω=33r V A =33r pa u v =0.374/0.20157=1.855(rad/s) 及其转向为顺时针。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插床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插床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学生能够了解并解释插床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插床,完成给定零件的加工;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加工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专业的热爱;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3.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插床的机械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强调操作安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插床的基本结构- 插床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各部件的相互关系及作用2. 插床的工作原理- 插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插床的运动原理及切削过程3. 插床操作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 开机、关机流程- 零件装夹、刀具选择与安装- 插削参数的设置及调整-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4. 插床加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零件加工误差的原因分析- 刀具磨损、断裂的处理方法- 机床故障的排查与解决5. 实践操作- 完成简单零件的插削加工-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与协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插床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第二课时:讲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及插削加工基本概念第三课时:学习插床操作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四课时:分析插床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完成简单零件的插削加工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机床及其应用”中的第三节“插床及其应用”相关联,涵盖了该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指导。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设计任务书

4
进 给 机 构
插刀阻力曲线如图 4 所示。插刀在切入、退出工件时均有 0.05H 的空载行程。 F Fmax
S 0.05H H 0.05H
图 4 插刀阻力曲线
图 5 插床系统图
3
五、设计任务
1)完成各执行机构的选型与设计计算,选择原动机,拟定机械传动方案,确定各级传动 比,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及机械系统传动方案设计图(如图 5 所示) ; 2)按工艺要求进行执行系统协调设计,画出执行机构的工作循环图; 3)对主执行机构用解析法进行运动分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其中的一个位置加以验证, 并根据计算机计算结果画出插刀位移线图,速度线图和加速度线图; 4)用图解法对主执行机构的一个位置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5)用解析法对控制工作台横向进给的凸轮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6)用图解法绘制控制工作台横向进给的凸轮机构的位移曲线及凸轮轮廓曲线; 7)根据机电液一体化策略和现代控制(包括计算机控制)理论,大胆提出一种或一种以 上与该机现有传统设计不同的创新设计方案。
2
5 50 85 130 2.0 0.54 112 9000 24 1.2 50 10 140 40 50 15 0.08
6 48 68 135 2.0 0.56 115 7000 24 1.2 50 10 120 40 50 15 0.08
7 47 72 140 1.7 0.60 120 7500 26 1.3 45 10 125 40 50 15 0.08
d
5
E(S5)
4
D
3
C A S3 (导杆中点) 图 2 设计对象 B 2 1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案 1
方案 2
方案 3 图 3 主执行机构参考方案
插床传动系统机构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插床机构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针对图1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插削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H 0.05G0.05HO S5图6-1插刀所受阻力曲线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7年5月22日注:本表下发学生一份,指导教师一份,栏目不够请另附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装订于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封面之后,目录页之前。
矿业学院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课题名称 插床机构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要求:1)针对图1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插削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 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 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6-1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4)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5)感想与建议。
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课H0.05G0.05H OS 5图6-1插刀所受阻力曲线年月日目录一、概述、、、、、、、、、、、、、、、、、、、、、、、、、、、、、、、、、、、、、、、、、、、、、、、、、1二、方案确定、、、、、、、、、、、、、、、、、、、、、、、、、、、、、、、、、、、、、、、、、、、、、1三、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2四、切削主体结构运动分析、、、、、、、、、、、、、、、、、、、、、、、、、、、、、、、、、5五、切削主体结构受力分析、、、、、、、、、、、、、、、、、、、、、、、、、、、、、、、、12六、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14七、总结、、、、、、、、、、、、、、、、、、、、、、、、、、、、、、、、、、、、、、、、、、、、、、、17八、参考文献、、、、、、、、、、、、、、、、、、、、、、、、、、、、、、、、、、、、、、、、、、、17第一部分概述插床是利用插刀的竖直往复运动插削键槽和型孔的机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设计

长江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插床机构设计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老师:2016年7月1日目录题目及设计要求1机构简介插床是一种用于工件内表面切削加工的机床,也是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用于齿轮、花键和槽形零件等的加工。
图1为某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
该插床主要由带转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
电动机经过带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柄1回转,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道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4D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实现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O2上安装一调速飞轮。
为了缩短空回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图2为阻力线图。
图2图12设计数据二、插床机构的设计内容与步骤1、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⑴、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数据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其中滑块5导路y-y的位置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y-y应位于B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参考图例1)。
⑵、作机构运动简图。
选取长度比例尺μl(m/mm),按表1-2所分配的加速度位置用粗线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曲柄位置的作法如图1-2;取滑块5 在下极限时所对应的曲柄位置为起始位置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十二等分,得12个曲柄位置,位置5对应于滑块5处于上极限位置。
再作出开始切削和终止切削所对应的5ˊ和12ˊ两位置。
图1-2 曲柄位置图⑶、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为了能直接从机构运动简图上量取滑块位移,取位移比例尺μs=μl,根据机构及滑块5上C点的各对应位置,作出滑块的运动线图s c(t)、然后根据s c(t)线图用图解微分法(弦线法)作滑块的速度v c(t)线图(图1-2),并将其结果与4)相对运动图解法的结果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
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
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动力学与运动学的分析与设计有一较完整的
概念。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插床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插床机构由齿轮、导杆和凸轮等组成,如图1-1所示(齿轮、凸轮未画出)。
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并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杆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插床设计数据如表1-1所示。
图1-1 插床机构及其运动简图
表1-1 插床设计数据表
2、插床机构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1)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步骤
1)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数据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其中滑块5导路y-y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