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教案示例(一)
2022年教学教材《蒸腾作用》优秀教案
第二节蒸腾作用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冀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第二节?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三大主要生理功能即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植物蒸腾作用之一,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而且还对周围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学习本节课对与学生更全面的把握和了解植物体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学习下一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铺垫了必要的知识。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蒸腾作用的概念、调节、过程、意义、植树造林意义等。
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得出,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蒸腾作用的过程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
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尝试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6、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
四、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意义;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
五、教学策略: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以奇问激奇想,从而提出“蒸腾作用“一词:首先用凭空飞出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动学生思维的车轮。
2、设计探究实验证明蒸腾作用的存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有意无意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材中给出的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学生推测出水分的散失主要由于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后,让学生设计方法进行验证。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
3. 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的过程。
2. 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课件。
2. 实验材料:植物、水、透明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思考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水分。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如何散失水分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蒸腾作用的定义: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三、实验演示(5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蒸腾作用的过程。
实验材料:植物、水、透明塑料袋。
实验步骤:a. 将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中,袋口扎紧。
b. 在植物叶片上喷水,使其湿润。
c. 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
d. 解释这是由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在塑料袋内壁上凝结。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提问: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蒸腾作用的作用。
3. 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总结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实验观察,总结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 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蒸腾作用原理,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水分利用效率?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实验演示、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以及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水分的散失
七年级生物教案:水分的散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了解植物体蒸腾作用的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水分的散失途径,了解影响水分散失的因素。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 植物体的蒸腾作用。
3. 水分的散失途径。
4. 影响水分散失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1. 植物体蒸腾作用的意义。
2. 水分的散失途径。
3. 影响水分散失的因素。
四、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的概念。
2. 实验设计与操作。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水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蒸腾作用和水分散失的过程。
3.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水分散失的因素。
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水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2. 提问:植物体如何散失水分?二、新课内容:1. 讲解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 介绍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3. 讲解水分的散失途径。
4. 介绍影响水分散失的因素。
三、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讨论:如何减少植物体的水分散失?四、实验环节:1. 设计实验:观察植物体蒸腾作用。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蒸腾作用的特点。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作业:调查周围环境中影响植物体水分散失的因素。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的水分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评估学生对水分的散失的理解和实验技能。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评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准备工作: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如植物、显微镜、实验记录表等。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精选5篇)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精选5篇)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示例篇1详细介绍: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二)一.教学目的: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蒸腾作用如何使水分向上运输,并运输无机盐的。
四.教具:自制“水分蒸腾的全过程”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讲述法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一).第五章第一节作业的解决。
(二).本节内容: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有机物的分解利用的内容。
现在,我就问同学们几个问题:第1,有机物的分解利用是通过什么作用实现的?(答:是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师:很好。
第2个问题,呼吸作用的化学式是如何的?(答:有机物氧→水二氧化碳能量)师:回答很正确。
下边,我们学习第二节的内容: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板书: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当我们用酒精滴在手上,不久,我们会觉得手上有一股凉意。
这,就是酒精挥发带走了一步分热量。
同样,我们在夏季的树林里觉得凉爽,也是由于树木的蒸腾作用,带走了一部分热量。
[板书:一.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实验]植物散失水分的演示实验等一下我们再看结果。
下边,我们看一下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板书:二.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气孔的概念。
气孔多是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下表皮,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下边,我们就提出了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大家都知道了光合作用是在有叶绿素的细胞中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是在任何成活的细胞中都能进行。
那么,蒸腾作用则在哪里进行呢?(答:主要在叶片进行,在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进行。
)(打出幻灯片)下边,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
在前边我们说过水分主要是由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的根毛吸收的,那么,它由根尖吸收后,进入植物的根毛细胞,再进入表皮内层细胞,进入导管,导管是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它把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叶肉中。
水分散失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生物教学设计示例(一)]
《水分散失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生物教学设计示例(一)]》摘要:重、难分析节教材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演示实验蒸腾作用概念、程和义蒸腾作用与人类关系等容,(教师学生回答问题进步指出植物体根、茎、叶导管是相通,(3)阴天、傍晚移栽植物以及移栽植物要遮荫都是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四二节水分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四二节水分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教学目标.理蒸腾作用概念、程和义了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通观察蒸腾作用演示实验继续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对实验现象分析继续培养分析问题思维能力3.通学习蒸腾作用程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观增强生态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认识重、难分析节教材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演示实验蒸腾作用概念、程和义蒸腾作用与人类关系等容其蒸腾作用概念程和义是节教材重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因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确信植物体有蒸腾作用以才能进步讲清蒸腾作用是怎样进行植物体主要通叶进行蒸腾作用因叶具有适应这种功能形态结构——气孔关气孔对蒸腾作用调节机制比较复杂现行教材做多释和要教师可根据校学生具体情况选择讲或是不讲植物散失量水分是正常生理现象如不把这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理这种生理现象对植物身重要性甚至会误会这种现象对植物身是有害因教师讲蒸腾作用义应该尽量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义教学程设计、课题参考课课二、教学程.关节课引言教师可以根据前面已讲知识复习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什么是呼吸作用?上述两生理程都有水参与说明水对植物体非常重要从根上讲水是从哪里?植物吸收水是否都被植物体利用了呢?由引出节课题水分散失——蒸腾作用节课引言还可以这样设计教师首先提问什么炎热夏天树林里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上空气却十分燥热呢?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是因植物具有蒸腾作用从而提高了空气湿降低了空气温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有什么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基础上引出了课题.关蒸腾作用概念和程教学教师课前可以准备套演示实验装置即准备三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塑袋分别套没有叶枝条、少叶枝条和多叶枝条上袋口扎紧将这套实验装置放教室温暖向阳地方实验前天教师可以要学生按照课上要里做探性实验用两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塑袋分别套花盆枝叶茂盛基叶上袋口扎紧(不要连花盆起套进只能套住茎和叶套前浇次水)其袋叶片表面涂抹层凡士林将实验装置放温暖地方二天以实验组单位带套实验装置到学校上课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制实验装置所产生现象接着教师提出系列问题()塑袋壁上有什么物质生成?()塑袋壁上水珠是从哪里?(3)水珠是从叶片什么地方散发出?()塑袋壁上水珠是以液体形式从气孔流出?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散发出学生通观察现象思考并且回答问题然而然地得出蒸腾作用概念植物体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发出程叫做蒸腾作用教师进步指出植物体各部分都可以蒸腾水分但蒸腾水分主要器官是叶这教师可以把己准备套演示装置放讲台上请两名学生到台上仔细观察并告诉全班学生所观察到现象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这套实验装置所发生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植物蒸腾作用主要是由叶片完成蒸腾作用强弱与叶片多少成正比关系即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散失水分越多了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程教师可将课63图38水分蒸腾全程绘制投影片上(或黑板上画简图)对着示图进行提问()植物根毛作用是什么?()导管作用是什么?(教师学生回答问题进步指出植物体根、茎、叶导管是相通)(3)气孔作用是什么?系列提问促使学生复习旧知识基础上逐渐了蒸腾作用程教师利用板总结出蒸腾作用程土壤水分根毛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气孔气3.关气孔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常保持着适量水分教材对做多释教师可以利用气孔开闭活动模型或复合投影片演示保卫细胞结构以及控制气孔开闭程通形象直观教具助学生了气孔开闭原理使学生了蒸腾作用程关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义教学教师可以用这样问题引入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什么植物体水却能从根部流向树叶呢?问题提出教师让学生思考、讨论、看学习能力强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然界水确实是往低处流但是如加上动力水也可以往高处流平人们用吸管吸饮饮就可以沿着吸管被吸人口植物体水从低向高处流原因就植物蒸腾作用产生了蒸腾拉力即能促进根毛对土壤水分吸收也可以促使植物体水分和无机盐沿着导管向上运输教师利用投影片指出植物体吸收水分除了很部分参加植物体各种生命活动以外绝部分通蒸腾作用散发到气植物所吸收水分有99%用蒸腾作用只有%用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程这是否是种浪费呢?对植物有什么义呢?然让学生看和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出蒸腾作用义5.讲述蒸腾作用与人类关系教师可以提出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己得出结论例如()规模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春季造林什么要树苗发芽前进行?夏季造林什么要剪除部分枝叶?(3)什么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菜苗和花草什么要遮荫?()什么说树底下乘凉?参考答案()因植物蒸腾水分面积树林可以增加空气湿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作用()春季造林树苗发芽前进行是因蒸腾面积体有机物还没有化输送没有被新枝叶消耗所以移植易成活夏季造林剪除部分枝叶主要是减少蒸腾面积因蒸腾作用旺盛新栽树又无新根吸水很可能因缺水而死亡(3)阴天、傍晚移栽植物以及移栽植物要遮荫都是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树下面树荫没有阳光照射气温较低另外树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增加了周围气湿和氧所以说“树底下乘凉”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
冀少版八上生物 3.4.2蒸腾作用 教案设计
第二节蒸腾作用一、教材依据版本: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章:第四章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节:第二节蒸腾作用二、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教师辅导进行,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善动手,勤动脑,体验并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
通过动画、图片让学生对蒸腾作用的途径有感性认识,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对蒸腾作用意义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仅是植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而且对植物本身及周围生态环境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证实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调节,过程,意义,应用等。
其中蒸腾作用的概念从观察实验植物蒸腾现象得出,不难理解。
蒸腾作用的过程、意义是本教材的重点,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是本教材的难点,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太了解的,植物体主要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而叶具有适应这种功能的形态结构——气孔,教材配以多幅图片加以对气孔的调节的理解,本教材指出蒸腾作用的意义时,也为下一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做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蒸腾作用的现象比较常见,容易理解。
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和过程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们运用多种渠道,让学生得到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交流表达的能力,使生物课堂直观、易懂、有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二)能力性目标1.尝试植物蒸腾作用实验2.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三)情感性目标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2.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过程、意义难点: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五、教学准备(一)过程与方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辅导(二)现代教学手段:PPT教学,实验法,讲练结合(三)课前安排:资料收集,课件制作,准备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教师提问: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上的空气却十分燥热呢?问题导入,学生讨论进行推测,产生疑问和兴趣,从而进入新课。
七年级生物《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的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蒸腾作用的定义: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 蒸腾作用的意义: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3. 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气孔→大气。
4.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和部位:叶片和叶柄,其中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和主要器官。
2. 教学难点:蒸腾作用的意义和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和主要器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叶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叶片与水分散失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4. 实物演示:使用实物模型和图示,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和主要器官。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和看法。
6. 课堂小结:总结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强调主要器官和部位。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蒸腾作用定义、意义和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习题的情况,评估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物模型:蒸腾作用的图示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和主要器官。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知道蒸腾作用的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了解蒸腾作用与水分循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蒸腾作用的定义2. 蒸腾作用的意义3. 蒸腾作用的过程4. 蒸腾作用与水分循环的关系5. 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其与水分循环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蒸腾作用的过程,如何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
3. 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如何散失水分。
2.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3.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向上的动力、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4. 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吸收、运输、散失。
5. 讲解蒸腾作用与水分循环的关系:蒸腾作用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户外观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蒸腾作用的现象。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讨论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蒸腾作用的过程图,加深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对蒸腾作用与水分循环关系的理解。
3.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环保意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蒸腾作用的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户外观察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 准备课后作业的模板,以便学生绘制蒸腾作用的过程图。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植物样本或图片。
3. 湿度计。
4. 实验材料(如盆栽植物、透明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植物,提问:你们注意到植物的哪些现象?二、探究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样本或图片,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三、实验观察蒸腾作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盆栽植物套上透明塑料袋,观察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六、深入探讨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详细介绍蒸腾作用在植物生理学中的意义,包括:a. 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运输b. 光合作用的促进c. 植物体温度的调节d. 环境中水循环的参与2. 学生听讲并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影响。
七、蒸腾作用与生态环境(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蒸腾作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包括:a. 调节大气湿度b. 影响气候变化c. 维持生态平衡d. 促进水资源循环2. 学生了解蒸腾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思考人类活动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八、蒸腾作用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包括:a. 灌溉制度的调整b.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c. 植物耐旱性的培育d. 园林绿化和水景设计2. 学生了解蒸腾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植物。
七年级生物教案:水分的散失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植物体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植物体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影响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 植物体蒸腾作用的过程。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
3.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内容:1. 水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a. 自由水:植物细胞中的水分,可以自由流动。
b. 结合水:植物细胞中的水分,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
c. 水分的作用: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植物体的生理活动。
2. 植物体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a. 蒸腾作用:植物体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b.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降低植物体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
3. 影响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因素a. 温度: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
b. 光照: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c.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d. 空气流动: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动画,引起学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散失水分的吗?”2. 新课导入:介绍水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体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3. 知识讲解:讲解影响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因素,如温度、光照、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等。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体蒸腾作用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影响。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现象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蒸腾作用的定义: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2. 蒸腾作用的意义:a.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b. 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向上的动力。
c.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d. 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及其在植物生理中的作用。
难点: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蒸腾作用的奥秘。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蒸腾作用。
3. 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对蒸腾作用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绿叶,提问学生绿叶为什么是绿色的,引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及其在植物生理中的作用。
3.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干旱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植物蒸腾作用观察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现象。
6. 总结:对本节课的蒸腾作用进行总结,强调其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蒸腾作用定义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蒸腾作用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蒸腾作用的调查,了解不同植物的蒸腾特点。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理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 开展植物蒸腾作用主题的科学展览,鼓励学生创作相关作品。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知道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及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
3.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及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的过程。
2.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演示法:进行蒸腾作用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蒸腾作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为什么会出汗吗?2.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蒸腾作用。
二、讲解:1.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 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植物的根部吸收,经过茎、叶等器官,最终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三、演示实验:1. 准备实验材料:绿色植物、透明塑料袋、尺子、马克笔。
2. 实验步骤:(1)将绿色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封口处用马克笔标记。
(2)将塑料袋放在阳光下,观察一段时间。
(3)用尺子测量塑料袋内壁的水珠,记录数据。
3. 实验现象: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
4. 实验解释: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形成了水珠。
四、讨论: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蒸腾作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蒸腾作用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五、总结:1. 总结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强调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3. 提醒学生关注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_高中生物教案_模板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_高中生物教案_模板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三)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一个重要的生理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片和幼嫩地上部分。
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不足,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认识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而且帮助学生对植物利用水分的理解。
教学目的: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理解蒸腾作用对作物生活的重要性3、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教学难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教学用具:1、验证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2、叶片的结构、气孔的结构的投影片3、水分蒸腾的全过程的投影片4、室外进行蒸腾作用实验的录像片段5、蒸腾作用过程的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板书计划:第二节水分和散失──蒸腾作用一、概念二、过程三、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2、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四、与人类的关系1、在生产上的应用2、森林可以调节气候教学过程:炎热的夏天,当我们从街道走进一片树林时,会感到凉爽,植物由于缺水而萎蔫,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降低温度,提高空气的湿度。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证实植物能够散失水分。
一、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把课本P63的演示实验装置放在投影仪上,用投影仪的光照模拟阳光的照射,在实验过程,向学生讲解两个问题。
1、通过录像说明利用生活着的植物某个枝条进行蒸腾作用实验的方法。
2、比较两个实验装置,一个只是用塑料袋套在枝条上,插进带水的瓶子,另一个用塑料袋把枝叶和瓶子套在一起。
(问)这两个装置的塑料袋壁上都附着有水珠,原因一样吗?哪一个更符合实验要求?(答)原因不一样,因为我们是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而不是水的蒸发,所以不应该把枝叶和瓶子套在一起。
前者更符合实验要求。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看到透明塑料袋壁上附着有许多水珠,由此验证了植物体能够散失水分。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教案示例二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4.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2)提出问题: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分是如何散失的?2.新课讲解(1)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片气孔开放,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过程①水分从土壤中吸收到根毛细胞;②水分通过根、茎、叶的输导组织向上输送到叶片;③水分在叶片气孔处散失到大气中。
(3)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①光照:光照强度会影响气孔的开闭,进而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
②温度: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强度增加。
③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④风速:风速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4)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①促进水分和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输导;②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过热;③为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CO2。
3.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观察蒸腾作用的现象。
(2)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透明塑料袋、皮筋、剪刀、水等。
(3)实验步骤:①将新鲜植物叶片放入透明塑料袋中,用皮筋固定袋口;②将塑料袋放入水中,观察叶片表面的水珠;③将塑料袋放在阳光下,观察水珠的变化。
(4)实验结果:在阳光下,叶片表面的水珠逐渐消失,说明蒸腾作用在进行。
4.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及生理意义。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了蒸腾作用的现象。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生态环境,为保护植物资源做出贡献。
5.作业布置(1)熟记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及生理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四、课后反思1.进一步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9《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学目的: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识记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教具准备:有关植物可以散失水分的演示实验装置,蒸腾作用全过程示意图。
教学方法:谈话与讲述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在同学们思考或议论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这是因为植物具有蒸腾作用,从而提高了空气的湿度,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那么,什么叫做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观察:教师将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课下所做的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摆放在向阳的窗台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下做的实验与这个实验一样吗?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想一想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为什么说水珠只能从叶片的气孔中散发出来呢?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体的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呢?还是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呢?讲述:一、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发出去的过程。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除了叶片以外,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气孔,所以也能够少量地进行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进行的呢?二、蒸腾作用的过程(教师出示蒸腾作用全过程示意图)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导管(根、茎、叶中)叶肉细胞气孔大气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三、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提问: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
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1、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提问:我们用塑料吸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2、蒸腾作用促进根吸收水分另外,无机盐溶解在水里,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学生往往难以将蒸腾作用与植物生长、生态环境等联系起来,对蒸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认识不足。
设想:结合实际案例,如植物浇水、施肥等,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蒸腾作用在生态环境中的意义。
3.重难点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
学生在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时,容易对其抽象的过程产生困惑。因此,如何将抽象的蒸腾作用过程具体化、形象化,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设想:利用多媒体动画、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蒸腾作用的实质。
2.提出问题: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并运输到各个部位的?水分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蒸发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蒸腾作用做好铺垫。
3.联系实际:举例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浇水、施肥等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蒸腾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以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设想: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蒸腾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意识。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如植物浇水、施肥等。
(二)过程与方法
七年级生物《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的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
2. 使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认识到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
4.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蒸腾作用的定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 蒸腾作用的意义:(1)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向上的动力。
(2)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3)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4)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及过程。
2. 教学难点: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蒸腾作用的意义。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蒸腾作用的兴趣。
2.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详细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蒸腾作用。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蒸腾作用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蒸腾作用定义、意义和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验观察和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知道蒸腾作用的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了解蒸腾作用与水分循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与水分循环的关系。
2.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植物图片。
3. 实验材料:盆栽植物、透明塑料袋、标记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叶片,提问:“你们知道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有什么作用吗?”2. 讲解:1. 介绍蒸腾作用的定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植物吸收养分、调节体温、增加大气湿度、促进降雨等。
3. 阐述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土壤被植物根部吸收,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系统运输到叶片,通过气孔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3. 实验:1. 准备实验材料,将盆栽植物套上透明塑料袋,并在叶片上标记气孔。
2. 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蒸腾作用产生的。
3. 讨论:为什么气孔会散失水分?水分散失对植物有什么影响?5. 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在不间(如早晨、中午、傍晚)的叶片湿度,思考蒸腾作用与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六、教学拓展:1. 介绍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控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植物的水分平衡,提高作物产量。
2. 讨论人类如何利用蒸腾作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墙体等,以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享观察作业,讨论蒸腾作用与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教案示例(一)_高中生物教案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一)_高中生物教案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继续培养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其中蒸腾作用的概念。
过程和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确信植物体有蒸腾作用以后,才能进一步讲清蒸腾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植物体主要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因为叶具有适应这种功能的形态结构——气孔。
关于气孔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现行教材未做过多的解释和要求,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讲或是不讲。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不把这一点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理解这种生理现象对植物本身的重要性,甚至会误会这种现象对植物本身是有害的。
因此,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关于本节课的引言,教师可以根据前面已经讲过的知识,复习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什么是呼吸作用?在上述两个生理过程中都有水的参与,说明水对于植物体非常重要。
从根本上讲,水是从哪里来的?植物吸收的水是否都被植物体利用了呢?由此引出本节课题: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本节课的引言还可以这样设计:教师首先提问: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上的空气却十分燥热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是因为植物具有蒸腾作用,从而提高了空气的湿度,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
(一)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一)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继续培养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其中蒸腾作用的概念。
过程和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确信植物体有蒸腾作用以后,才能进一步讲清蒸腾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植物体主要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因为叶具有适应这种功能的形态结构——气孔。
关于气孔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现行教材未做过多的解释和要求,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讲或是不讲。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不把这一点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理解这种生理现象对植物本身的`重要性,甚至会误会这种现象对植物本身是有害的。
因此,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关于本节课的引言,教师可以根据前面已经讲过的知识,复习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什么是呼吸作用?在上述两个生理过程中都有水的参与,说明水对于植物体非常重要。
从根本上讲,水是从哪里来的?植物吸收的水是否都被植物体利用了呢?由此引出本节课题: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本节课的引言还可以这样设计:教师首先提问: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上的空气却十分燥热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是因为植物具有蒸腾作用,从而提高了空气的湿度,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接着引导学
生思考什么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课题。
2.关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教学,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套演示实验装置,即准备三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没有叶的枝条、少叶的枝条和多叶的枝条上,袋口扎紧,将这套实验装置放在教室温暖向阳的地方。
在实验的前一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在家里做探索性实验,用两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花盆中枝叶茂盛的基叶上,袋口扎紧(注意不要连花盆一起套进去,只能套住茎和叶,最好在套前浇一次水),其中一个袋中的叶片表面涂抹一层凡士林,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第二天,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带一套实验装置到学校。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制的实验装置中所产生的现象,接着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1)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物质生成?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3)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体的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思考并且回答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发出去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教师进一步指出,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蒸腾水分,但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
这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准备好的一套演示装置放在讲台上,请两名学生到台上仔细观察并告诉全班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这套实验装置所发生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由叶片来完成,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多少成正比关系,即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散失的水分越多。
为了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教师可将课本p63图1一38水分蒸腾的全过程绘制在投影片上(或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图)。
对着示意图进行提问:
(1)植物根毛的作用是什么?
(2)导管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一步指出,植物体内根、茎、叶中的导管是相联通的。
)
(3)气孔的作用是什么?
一系列的提问,促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最后教师利用板书总结出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一根毛一根、茎、叶的导管一叶肉细胞一气孔一大气
3.关于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教材对此未做过多的解释。
教师可以利用气孔开闭的活动模型或复合投影片演示保卫细胞的结构以及控制
气孔开闭的过程,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气孔开闭的原理,使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4.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教学,教师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引入: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却能从根部流向树叶呢?问题提出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讨论、看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在自然界中,水确实是往低处流,但是如果加上动力,水也可以往高处流。
平时人们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就可以沿着吸管被吸人口中。
植物体内的水从低向高处流的原因就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了蒸腾拉力,即能促进根毛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也可以促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沿着导管向上运输。
教师利用投影片指出,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
植物所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只有1%用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过程,这是否是一种浪费呢?对植物有什么意义呢?然后让学生看书和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5.在讲述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例如:
(1)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2)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夏季造林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3)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荫?
(4)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参考答案:
(1)因为植物蒸腾水分,大面积的树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
(2)春季造林在树苗发芽前进行是因为蒸腾面积最小,体内有机物还没有转化输送,没有被新枝叶消耗,所以此时移植最易成活。
夏季造林剪除部分枝叶,主要是减少蒸腾面积,因为此时蒸腾作用旺盛,新栽的树又无新根吸水,很可能因为缺水而死亡。
(3)阴天、傍晚移栽植物,以及移栽后的植物要遮荫,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4)大树下面的树荫,没有阳光的照射,气温较低,另外,大树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增加了周围大气的湿度和氧,所以说“大树底下好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