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导学案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2、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课前预习

1、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澶渊之盟”后,北宋的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本文的论证特色

(a)用语准确,分寸感强。如“向时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的准确性。

(b)纵横恣肆,雄辩滔滔。文笔颇具战国纵横家的风格,有气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c) 虽是论文,但语言也多文学色彩,生动形象。如以“一夕安寝”指出所得不值,时间短暂;“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给人以动感,加强了不安的效果。本文涉及的修辞主要为比喻。其中“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形象的揭示了子孙对先辈们辛勤开垦的土地不爱惜,一次又一次的割让给秦国。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一比喻,非常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的说明了赂秦必招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文章的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d)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文章不仅用“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语,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3、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下列作业

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

..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

..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词类活用

(1) 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 形容词作动词。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

(5)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连词作动词,击退)

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

阅读课文,填空

文章的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二段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第三段再从“五国迁灭”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

第四、五段借古讽今,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课堂练习

1. 翻译下列句子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译文:结交嬴政(秦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e.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f.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