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题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主题
作者:宋明磊来源:宋明磊博客时间:2007年5月22日
主题部分
一、主题含义
文章是表达出来的作者对客观现实的旨意、见解、主张。所以,文章主题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通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见解、意图、主张。在论述文章中,文章主题不是论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主题是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的意见和中心思想。
二、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及其表现
1、主题是文章的统率。
主题统率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设置,语言的遣用,表达方法的使用和标题的设立。古人云:“常谓情志所托”,主题是“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范晔《后汉书》)
2、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文章价值的大与小,质量的高与低,生命力的强与弱,不在于主题是否正确与深刻。古人云:“山不在高,不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篇文章的主题正确与深刻才有意义,否则就默然失色。
三、主题的形成
主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人头脑所固有的,而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生活反复认识、理解、感受而产生出来的。所以,条件如下:
1、充分占有材料是形成主题基础。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只有感觉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的;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得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不应该是主观想像,一时热情,或死书本得出结论。我们反对“坐在屋里锤点子,跑到下边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主题先行”的作法。写文章不是我想写什么而是应当写什么。
2、深刻地领悟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本。
主题的形成在人头脑是有一个过程的,当作者体味生活和研究事实材料时,最初在人脑里是一种朦胧的状态,这叫做“过电影”过程,感情成分居多,但当作者进一步进入“角色”,深究问题本质时,某些事件、人物、问题、事例逐渐渗透作者思维,使其受到震动,得到启发,于是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思想光辉,问题的症结,事例的本质在作者的头脑里陡然显现,这里作者头脑豁然开朗,从朦胧到觉醒再到心领神会,一篇文章主题就这样萌芽了。即朦胧→觉醒→升华。
3、主题形成的偶然性——灵感。
灵感是对事物的顿悟,是作者在感受、认识、理解生活时,由于某种触媒的刺激,通过联想而徒然产生出来的既合乎客观规律又异于寻常的发人深思的富有哲理的具有见解的思想和主张。(战争,是孤儿和寡妇),所以灵感需三个条件:(1)灵感的客观因素。想产生灵感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所以灵感是植身于生活中的。一个有头脑,聪明而无丰富经验、知识,灵感不会光顾他的头脑。
(2)灵感的产生要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要有悟性,感情丰富,知识要渊博,并且善于由此及彼地对问题联想、幻想、想像。
(3)灵感产生依靠媒介,即契机。一人、一事、一物、一种氛围、一个警句、甚至一个梦,能激起作者的想像和联想。练习:青春顿悟
1、春天来了
2、过大年
3、吃饺子
4、看电视
5、返校
四、主题的确立和提炼
(一)确立。要正确,其前提是:
1、要考虑社会需要和体现时代精神,我们在确立主题时是要考虑两为方针,即“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任何时代和任何好作品都再现和反映真、善、美。真、善、美,是作品永恒的主题,但它和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是不矛盾的。
2、作者要完善自我,要使自己有的思想境界。鲁迅说:“活的伟大才能写的伟大。”说明世界观是作品的决定因素。应当具有童心和赤子之心。作者有的思想境界。把真、善、美还给人间。
什么是正确的主题?前提是在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帮助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引导人民积极向上,提示真善美的主题。具体表现:记叙文中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的审美价值;在议论文中它体现某种经得起考验的客观真理;说明文和科学论文体现为能提供某种科学信息和规律。
练习:
1、从大学老师买馅饼想到的……
2、你走在街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伸出手……
3、我去买菜时,“大爷,上这儿来买。”一个真诚、不满十岁的孩子。
4、93年深秋,奈曼大水,水库冲开,公路冲毁,望水兴叹,木桥,交钱,20元,黄昏,少女,10元,回来没钱,淹死……(二)主题的提炼:要求开掘得深,角度要新。
1、深。
提炼主题不是生活表面的图解,也更不是对问题人一支半解的浅显的认识,而是发现事物的内涵,发掘事物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说的是由外部联系探寻事物内部联系;由表及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是抓典型事例,抓代表性事例;去伪存真,是慧眼识珠,不被表象迷惑。
在写作实践中,具体表现写人文章要着力于思想开掘,要渴于寻求支配为类一切的言行举止,也就是寻求那令人探求的言行,就是塑造典型人物;写事文章,要着力于事件意义的探求;议论文要着力于矛盾的剖析,说理透彻,具有辩证精神,议论中肯,言之成理,持之有物。
2、新。
就是要把握新颖的角度,不是人云亦云,能够开掘出“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角度。同样一个事物出现不同角度,角度变而本质不变,“人皆说他,我偏他说”,要有逆向思维。
练习:
1、可爱的师院。
2、帝羿
羿氏舛射
典出《太平御览•卷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卷四十一》:“赞曰:…羿氏舛射,东野败驾。虽有俊才,谬则多谢。‟”
后羿,又称“夷羿”,相传为夏朝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善於射。是时夏王启之子太康耽於游乐田猎,不理政事,为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而实权则操於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相亦为羿所逐,自立为王。一日,后羿与吴贺游于北地。见一雀飞,贺求羿射之。羿问曰:“欲生雀或死雀?”贺素闻羿箭法娴熟,心欲试之,故曰:“仅射其左目耳。”羿援弓而射,却误中右目。羿觉汗颜,俯首不语,自以为耻,终身难忘。
“羿氏舛射”。原指后羿误射,后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常用此语。
3、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
译文:管宁、华歆一起在园中耕地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仍然挥动锄头,与看到瓦石没有什么两样,华歆则把金子拾起来然后扔掉。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此时有乘轩车穿冕服的达官贵人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把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开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五、主题的确立、形成、提炼的连续性——作者的悟性。主题的确立、形成、提炼是有机结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悟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自然、社会等)的领悟能力,属于思维科学范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悟性与灵感联姻,所以悟性具有非逻辑性、跳跃性和偶然性。
1、悟性与其他开始不同,一般靠概念、判断、推理所进行的逻辑思维,而悟性则是知觉信息,进行非逻辑的推理。
2、跳跃性。悟性思维的任务与其他思维任务相同,都是认识未知,但在认识未知条件还不充分或者在逻辑思维中断情况下,悟性便起了作用,能跳跃地实现对未知的认识。作者要通过相似、相近、相反的事物进行跳跃。
3、偶然性,即灵感。悟性的偶然性就是灵感、顿悟。悟性的偶然必、非逻辑性、跳跃性等都具有创造性,彼此之间不是割裂,而是相互影响、制约、促进作用。
六、主题的表现。
要求:鲜明、集中、内化。说的是如何表现主题,也说的是主题在文章中的形象怎样。
1、鲜明:指的是在文章中表达的清晰、明白、不含混,不模棱两可。但小说、散文主题具有不确立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这就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的储蓄性;非文学作品的主题应该十分明确,万里高悬。
2、集中;说的是主题应该贯穿其中,是整乱之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一篇短文只能有一个主题。
3、内化:是主题渗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到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灵中去(多指文学作品而言),要多形象,不要少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