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培训备课内容共10页word资料
安全备课1、科学应对地质灾害
第一课:科学应对地质灾害(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当地常见灾害,学会应对地震突发事件,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
教学难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
坡、泥石流等,教材中主要讲述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材
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家中应准备救急箱及灭火器,须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并告知家人
所储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知道瓦斯、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
家中高悬的物品应该绑牢,橱柜门窗宜锁紧。
重物不要放在高架上,拴牢笨重家具。
在任何地点都要了解所处的环境,并注意逃生路线。平时须做事发的
演习。
若家人分散了,决定好何时何地会面。
机构在何地。
准备多条家中的逃生路线,并保持这些地方没有障碍物。
了解最近的警察局及消防队在何地。
替你的有价物品做照片或影片备份。
将保姆或其它同住者纳入您的计划。多准备一副眼镜及车钥匙摆在手边,准备一些现金及零钱在身边,以
免停电时无法使用提款机。
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难处。
3、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不要在地震过后就立刻使用电话。
了解您孩子学校的作息时间,计划好在您无法去接他们时有何人会去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内容包括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内容
一、灾害基础概念
1.地质灾害定义:指地球内部热核能和地球表面太阳日照能的作用下,地壳、地表和地下自然地质物理化学过程发生的危害性自然灾害事件。
2.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地震
–泥石流
–山体滑坡
–崩塌
–地面沉降
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1.灾前准备:
–制定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存储应急物资和装备
2.灾中应急救援:
–确定灾情和受灾范围
–实施疏散和救援工作
–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3.灾后工作:
–进行灾情评估
–重建受损设施
–进行后续跟踪和评估
三、灾害应急救援技巧
1.施救技巧:
–优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善用救援装备和工具
–配合救援队伍进行工作
2.团队配合:
–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
–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避免重复工作和冲突
四、现场实操演练
1.模拟场景:
–模拟山体滑坡灾害现场
–模拟地震后建筑物倒塌情况
–模拟泥石流袭击后的应急救援
2.实际操作:
–灾情评估
–伤员救护
–突发事件处置
五、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1.成功案例分享:
–某地地震救援行动
–专业救援队伍的效率
–突发灾害下的自救救援案例
2.救援经验总结:
–重视灾前准备
–有效的指挥调度
–改善救援装备和技术
以上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内容的详细介绍,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灾害救援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培训内容14页word
地质灾害培训内容14页word监测人员地质灾害培训材料一、地质灾害、各种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
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的主要要素有:滑坡体(滑体)、滑坡壁、滑动面(滑面)、滑动带(滑带)、滑坡床(滑床)、滑舌、滑坡台阶、滑坡周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和滑坡裂缝(包括拉张裂缝、羽毛状裂缝、鼓张裂缝、及扇状裂缝)。
以上滑坡要素只有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一滑坡都齐全具有。
2、什么是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产生在土体中的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的称岩崩。
规模巨大、涉及山体者称山崩。
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庄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3、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此外还有按水源类型划分的;降雨、冰川、溃坝型;按地形形态划分的沟谷型、坡面型等。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
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溢水等都可成为泥石流的水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全文
——引自中国地质环地境质公灾害报危险(性2评0估0培7训年材料度)
管理职能: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将防治地质灾
害的职责赋予国土资源部。 法制建设:
在总结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3月2日颁布并实施了《地 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这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规章,为地 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打下了一个新的基础。办法有 总则、规划、预防、治理、奖励与惩罚、附则共六 章二十八条,其中在第三章预防第十五条中明确提 出: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
2005年1月13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下 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 通知》(皖国土资[2005]10号),针对我省 实际,提出贯彻落实评估制度、加强评估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
作监督管理、严格按级别评估、实行严格准 入制度、加强成果审查监督、加强评估质量 控制、实行专家审查制、实行备案制度等具 体规定,为我省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目的: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 训材料
2024/8/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来
• 背景: • 我国是一个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复杂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 灾害以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并且 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等特点 而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据突出地位。在一些地区 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恶化生态 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
容易出现的问题:①文字中不按每项工作一 一叙述,或叙述时没有对每项工作的部署、 具体方法和预期达到的目的进行表述,文字 过于简炼;②很多工作评述与项目工程结合 不够,或不符合本项工程的要求;③工作量 统计表中将收集资料、编图等统计在内;④ 野外工作质量评述写法不当,将室内工作及 报告成果作为质量评述。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一、培训内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工作系统,除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行政作用外,还应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基层政府和群众自治组织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关系密切,所以,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则中,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第六条第二款)。
为了更好地发挥群测群防工作的功能,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先进防治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尤其是对群测群防监测人员。
培训要求监测人员达到“四应知”、“四应会”。
(一)“四应知”应知辖区内灾害点数、具体地点、灾害规模、影响户数与人数;应知各灾点的转移路线和具体应急安置地点;应知灾害点发生变化时如何上报;应知各监测阶段的时问与次数。
(二)“四应会”应会在灾害点的主要位置设置监测标尺和标点,实施监测;应会3种简易监测法,利用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应会记录、分析监测数据,并作出初步判断;应会采取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应急处置。
二、隐患点日常监测(一)监测内容1.崩塌隐患点监测(1)相对位移监测相对位移监测是设点量测崩滑体重点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移变化(张开、闭合、下沉、抬升或错动等)的一种常用变形监测方法。
主要用于裂缝、崩滑带和采空区顶底板等部位的监测,是崩塌监测的主要内容。
主要方法:a.在裂缝或滑面两侧(或上、下)设标记或埋桩,定期用钢尺等直接量测裂缝张开、闭合、位错或下沉等变形;b.在裂缝上或滑带上设置骑缝式标志,如贴水泥砂浆片、玻璃片等,直接量测;c.在平斜硐及采空区顶板设置重锤,量测硐顶的相对位移和沉降。
(2)绝对位移监测绝对位移监测是最基本的常规监测方法,用以监测崩塌体测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得出测点的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与位移速率,可分为地表和地下(平斜硐内)监测。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讲课材料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讲课材料发布时间:2011-05-19 点击:60 次来源:作者:本文所属专题:※国土资源培训讲义标签:地质灾害防治讲义-地质灾害防治讲义地质灾害防治培训讲课材料第一部分地质灾害基本知识一、地质灾害概述(一)地质灾害的定义1.定义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地质灾害: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理解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应该明确两点:(1)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地质灾害也是以人为中心而论的,离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危害、威胁,灾害便无从谈起。
(2)地质灾害的动力来源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含人类活动的营力作用)。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中明确提及的6种类型为最常见、最重要的地质灾害。
我国疆域辽阔,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为工程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差异大。
广义上的地质灾害有数十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可以罗列如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沙漠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煤与瓦斯突出、矿坑突水、岩(煤)爆、顶板冒落、地下热害、煤层燃烧、边岸再造、泥沙淤积、库区侵没、洪涝、海岸侵蚀、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
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按地质作用,分为内生地质灾害、外生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根据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
按灾害发生及持续时间,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内容
今天,我参加了一个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老师说呀,地质灾害可厉害了,比如山崩、滑坡、地震这些都是地质灾害,真的是吓人呀!老师用手指一指白板,讲了好多东西。
她说呀,遇到这些灾害要怎么办,比如地震来了,咱们要趴下、护头,别乱跑,等摇晃停了再走。
滑坡来了,要赶紧跑,最好是去高一点的地方躲着。
老师还讲了好多方法来防止灾害,像山坡上种好多草,不让土土滑下来;有时候还要在山上做一些小坑坑,防止泥土滑下来的时候伤到人。
老师说,大家要时刻留意天气,看看有没有警报呀,这样可以提前准备,减少危险。
我还学到,如果发生了灾害,得快快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安全没问题。
听了这么多,我觉得很有用,下次如果遇到灾害,我就知道该怎么做啦!
哇,今天的培训真有意思,也很重要呢!
—— 1 —1 —。
[地质灾害培训资料
②渐变性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面沉降。渐变性地质灾害常有明显前兆,对其防治有可预见地进行。
3、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5)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施。
(6)工程措施采用遮拦建筑物,对崩塌运动的岩土体进行消能拦挡,主要采用山坡拦石沟、落石平台、落石沟、拦石墙等。地质体改造措施。
(7)对结构面的强化改造,对岩体表面一般采用喷混凝土或挂网喷锚。
(8)对岩体内部结构面的强化改造主要采用锚固、灌浆增加结构面间联结力。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2、滑坡的应对措施
(1)一般措施:
不能慌乱,迅速向安全地段撤离或者抱住大树等物。
立即向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报告。
立即实施应急措施,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密切注视灾情的蔓延和转化。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培训
一、培训背景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举办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培训。
二、培训目的1. 提高参训人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了解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 使参训人员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方法。
3. 增强参训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实战能力。
三、培训对象1.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乡村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
2.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居民、学生、游客等。
3. 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相关专业人员。
四、培训内容1.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介绍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分布特点。
2. 地质灾害预防与监测:讲解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的操作。
3. 地质灾害预警与信息发布:介绍地质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发布渠道及预警信息的解读。
4.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阐述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措施。
5. 地质灾害自救互救:教授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技巧、逃生方法和急救知识。
6.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地质灾害案例,提高参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培训方式1. 讲座:邀请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2. 演示:现场演示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应急物资的使用方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过程,提高参训人员的实战能力。
4. 模拟演练: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置能力。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2天。
2. 地点:根据培训规模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培训场所。
七、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应急演练考核。
2. 考核内容: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应急处置技能、自救互救知识。
3. 考核合格者,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培训合格证书》。
地质灾害培训教材
地质灾害培训教材自然地质害防灾避险知识培训一、目的及意义本次培训主要针对矿部所有职工,旨在提高矿部地质灾害易发区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和群测群防知识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
二、地质灾害(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施工建筑活动引发的危险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工程开挖、堆载、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种类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突变性灾害);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缓变性灾害)等6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有降雨、融雪、地震、地表水的冲刷、浸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采矿、修路等进行的开挖边坡、水库蓄水或渗水、采石劈山放炮等)。
1、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部分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地质现象。
又称为地滑或走山;变形特征:滑坡后缘裂缝坡表还能看到拉张裂缝的开裂裂缝,滑体裂缝主要发育于滑坡后壁和滑体内,裂缝一般宽10~25cm,长1.5~5.3m,深0.2~0.7m滑坡滑体厚度分布从纵向上看,滑体中部厚,一般20.8~25.3m,后部13-17.5m,前部厚度薄,一般5~12m;2、崩塌:陡坡上直立等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稳以向下倾倒、翻滚的自然地质现象。
指陡倾斜城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倾倒、坠落、垮塌,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
3、泥石流: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的一种夹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夹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防地质灾害的安全培训大纲
防地质灾害的安全培训大纲一、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构造运动、自然力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地表或地下环境发生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带来威胁的自然灾害。
为了增强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提高应对能力,本文将介绍防地质灾害的安全培训大纲。
二、培训目的1. 增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介绍地质灾害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2. 学习预防地质灾害的方法:了解预防措施、减灾应对措施以及灾后救援方法;3. 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培养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了解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三、培训内容1. 地质灾害类型的介绍a. 山体滑坡:滑坡的定义、形成原因、识别标志及其危害;b. 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原因、特点、预警措施及避免遭遇的方法;c. 地震:地震的定义、震源与震中、震级与烈度的区别、震前预警系统;d.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的原因、特征、预警与防范方法;e. 火山喷发:火山的分类、火山喷发的原因、预警措施及防护方法。
2. 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a.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介绍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与方法,提倡使用预警系统;b. 灾害隐患排查与整治:指导公众如何发现潜在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科学有效的整治措施;c. 合理规划与土地利用:强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减少灾害风险;d. 设计防灾建筑与工程:介绍防灾建筑与工程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
3. 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a. 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措施:如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防护姿势等;b. 灾后救援与恢复重建:介绍灾害发生后的救援流程、救援设备与药品、恢复重建的策略与措施;c. 公众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培养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应对灾害的行动。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讲座、投影等形式进行地质灾害的理论知识传授;2. 实地考察:组织参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场,增强学员对实践操作的了解与认识;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灾害案例,引发学员对防灾减灾的思考与讨论;4. 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山体滑坡等突发灾害场景,让学员实践应对方法。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2、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
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 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
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 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 形成多级阶地等。
• 4、地面塌陷(沉降):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
地面裂缝
地面裂缝
地面裂缝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沉降、裂缝的防御 措施
• 1、以避让为主。 • 2、回填、注浆、夯实。 • 3、设置各种监测点,密切注视发 展动向
二、我公司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
• 按唐山市国土资源局路南区分局确定,南 湖区域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发生险情和灾 情级别高,突发性强,灾害类型主要是地 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形式。 • 经地质专家评定,南湖区域共有7处地质灾 害隐患点(区),其中在我公司所属区域 内有2个。
• 长期、连续地监测地面、建筑物的变形和水点中 水量、水态的变化,地下洞穴分布及其发展状况 等,可掌握地面塌陷的形成发展规律,提早预防 、治理。 • 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通常设置一定的点 位,用水准仪、百分表及地震仪等进行测量。地 下岩、土体特征的变化可采用伸缩性钻孔桩(分 层桩)、钻孔深部应变仪等进行监测。水点变化 的观测常用测量水量、水位的仪器进行。地下洞 穴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可借助物探或钻探方法查明。
地质灾害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安全管理部
培训大纲
• 一、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其定义和发生 前兆。 • 二、我公司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 地质灾害点分布。 • 三、我公司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防治 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种类
• 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培训资料
•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但 通过建立制度、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经 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 造成的损失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部分 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情况
• 我县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高淳在地貌 上由滨湖地区和胥溪河流域的平原和自东 北斜穿县境至西南部的低山丘陵组成。这 样的地貌特点决定了我县的地质灾害主要 以露采废弃矿山宕口、砖瓦取土堆场的崩 塌、滑坡为主。
固城镇淳皖碳酸钙公司地质灾害崩塌隐患点
• 该隐患点为开山取土遗留的人工陡 坡,局部近乎直立,坡高最高处约 13m,坡顶局部悬空突出,坡顶树 木根部裸露,已发生歪斜。坡面土 体主要为粘土,并含少量碎石,碎 石直径不超过5cm,陡坡坡顶长有 灌木,且坡脚存有崩塌堆积物。坡 面裸露,局部有小裂隙,坡面长期 受雨水冲刷渗入,结构稳定性遭到 破坏,遇强降雨天气,雨水沿坡顶 下渗加重滑体的自重,导致土体间 粘聚力下降,在重力或其他动力作 用下易诱发崩塌地质灾害。
• 2、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 影响下形成的灾害。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 设的需要,人类对自然无度的索取、各种不 合理的工程建设、不规范的采矿活动等人为 活动,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据不完 全统计,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地质灾害中,有 半数以上与人为因素有关,并且还有加剧的 趋势。因此,除了自然因素作用和影响下形 成的地质灾害外,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 害也是本条例的调整重点。
• 1、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作用产生的自然 灾害;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 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火灾等与地质作 用无关的灾害,不属于本条例的调整范围。 这里所谓的地质作用是指促使组成地壳的 物质成分、构造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 发展的各种作用。根据发生作用的部位可 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是指地壳深处产生的动力 对地球内部及地表的作用,如地质构造运 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是指大气、水和生 物在太阳能、重力能等影响下产生的动力 对地壳表层所进行的各种作用,如风化、 剥蚀等。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培训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参加过相关培训或演练等。
选拔标准
综合考虑个人素质、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选拔出优秀的救援人 员。
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
专业技能培训
包括地质灾害基础知识、救援技能、安 全防护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 专业素养。
VS
考核要求
1 2 3
线上宣传渠道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发布地质灾 害应急预案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视频等,扩大宣 传覆盖面。
线下宣传渠道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海报等线下宣传材料,将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政策法规传达给公众,提 高公众的认知度。
宣传活动
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如讲座、展览、演练等,吸 引公众关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公众的参与 度。
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培 训、演练等活动,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应急响 应能力。
评估效果并持续改进方法
评估宣传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公众对地质灾害应 急预案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评估宣传效果。
持续改进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和方法,提高宣传 效果;同时,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普及工作的监督 和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人为因素
包括人类工程活动、资源开采、环境破坏等。这些因素是地 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 程度。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
建立完善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质环境变化动态,为地质 灾害预警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对重点区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 为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危害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培训
一、培训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特举办本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培训。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参训人员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 使参训人员掌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流程。
3. 培养参训人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4. 促进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的合力。
三、培训内容1.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地质灾害的预警信号及特点- 地质灾害的危害及影响2.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及流程-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及程序- 应急响应的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3. 应急处置措施- 灾害现场的基本情况评估- 灾害现场的人员搜救与转移- 灾害现场的医疗救护与心理疏导- 灾害现场的警戒与交通管制- 灾害现场的物资供应与调配4. 应急演练- 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演练的评估与总结- 演练中的注意事项四、培训方式1. 讲座授课-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地质灾害应急知识。
2.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地质灾害案例,让参训人员了解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3. 互动讨论- 鼓励参训人员就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4. 应急演练- 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培训对象1.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2. 各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安全管理员3. 社区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六、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时间为一天,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七、培训地点培训地点为XX市XX培训中心。
八、培训效果评估1. 通过培训考核,检验参训人员对地质灾害应急知识的掌握程度。
防洪防地质灾害预案培训
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洪防地质灾害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国防洪防地质灾害工作的需要,特举办本次防洪防地质灾害预案培训。
二、培训对象1.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负责人;2. 村(社区)干部、居民;3.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工作人员;4. 防洪防地质灾害志愿者。
三、培训内容1. 防洪防地质灾害基本知识(1)防洪防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成因及危害;(2)防洪防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3)防洪防地质灾害的法律法规。
2. 防洪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及评估;(2)防洪防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流程;(3)防洪防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及调配;(4)防洪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3. 防洪防地质灾害自救互救技能(1)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技巧;(2)被困时的自救互救方法;(3)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
4. 防洪防地质灾害宣传教育(1)如何开展防洪防地质灾害宣传教育;(2)如何利用各种媒体开展防洪防地质灾害宣传;(3)如何提高防洪防地质灾害宣传教育的实效。
四、培训方式1. 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防洪防地质灾害的成因、应对措施及经验教训;3. 实操演练:组织学员进行防洪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4. 互动交流:组织学员开展讨论、交流,分享防洪防地质灾害工作经验。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六、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七、培训要求1. 参训人员要按时参加培训,遵守培训纪律;2. 参训人员要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3. 参训人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本次培训,希望大家能够提高防洪防地质灾害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培训教材备课内容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地质灾害?所谓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注意:地质灾害的发生源于两方面因素: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强降雨、山洪、地震、气温聚变等;第二方面是人为建设活动引发的,如采石、开矿、修路切坡等引发的滑坡、塌陷等。
虽然产生上述地质现象,但不对人的生命和财产产生危害时,不能称为地质灾害,只能叫地质现象。
2、什么是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
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称山崩;当崩塌产生在河流、湖泊或海岸上时,称为岸崩。
3、什么是滑坡?斜坡上的部分岩、土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的一个或多个软弱面产生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称为滑坡。
斜坡是滑坡发生的必要条件;岩土是滑坡发生的物质基础;重力是滑坡发生的动力,斜坡内的软弱结构面(带)是滑坡滑动面发育的基础;滑坡的运动是滑动而不是滚动、跳跃等形式。
4、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5、什么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一般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性塌陷两类。
6、什么是地裂缝?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
二、常见地质灾害发生前的预兆1、崩塌发生征兆:1)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2)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
3)不时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
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2、泥石流发生的征兆:1)河水加大变浑。
河水水流突然变大,水流中夹杂着较多的柴草、树枝,河水变得非常浑浊,这些都是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前兆。
或者河水突然断流,可能是上游有滑坡进入河谷,暂时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在这些现象发生时,一定要根据预先制定的防灾预案,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2)沟谷远处昏暗并付出轰鸣声。
泥石流发生时,携带的巨石撞击沟壁产生沉闷的轰鸣声,但明显不同于火车、雷电或爆破等声音。
3)沟谷远处传来这样的轰鸣声、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说明泥巴石流正在向外流动,要马上离开沟谷,到高地上去。
3、滑坡发生前的征兆:①滑坡前缘坡脚处,岩土体出现上隆或凸起现象,并形成放射状裂缝;滑坡后缘出现张性裂缝,并迅速扩展;②滑坡体周围岩土体出现松弛和小型坍滑现象;③地表及深部岩石发生开裂或被剪切挤压有时还发生异常声响;④地下水动态发生异常变化,如干涸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活,或者泉水突然干枯,以及钻孔或民井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⑤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速度明显增大,岩土体结构发生强烈变化,建筑物变形加剧;⑥多数滑坡出现生物异常,畜禽惊恐不安,老鼠乱窜,树木歪斜或枯死等。
4、地面塌陷发生前的征兆:1)、井、泉出现异常变化:如井、泉的水突然干枯或混浊翻沙,水位骤然降落等。
2)、地面变形:如地面产生鼓胀、小型垮塌,地面出现环形裂缝,地面出现沉陷等。
3)、建筑物发出响声、倾斜、开裂。
4)、抽、排地下水引起附近的泉水干枯,地面积水、人工蓄水(渗漏)引起地面冒气泡或水泡、旋流等。
5)、植物形态改变、动物惊恐的现象等,微微可闻地下土层的垮落声。
三、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1、崩塌:防治崩塌灾害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易崩塌岩体的稳定程度,防止或削弱崩塌活动;保护受灾对象,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居民点和重要工程设施要尽可能避开崩塌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②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③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
主要工程措施有:护墙或护坡,防止斜坡岩土剥落;镶补、填堵坡体岩石缝洞;削坡,人工消除小型危岩体或减缓陡峭高坡;锚固,加固危岩体,提高其稳定程度,防止崩落;排水,疏通地表水和地下水,减缓对危岩陡坡的冲刷和潜蚀;拦截,修筑挡石墙、落石平台、拦石栅栏等,阻止崩塌物对工程设施的破坏;建造明硐、棚硐等防护铁路、房屋等建筑设施。
2、滑坡:(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3、泥石流:(1)、主要工程措施有:跨越工程;穿过工程;防护工程;排导工程;拦挡工程(2)、常用预防措施: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泥石流监测预警。
4、地面塌陷:(1)对已有岩溶塌陷发生且其稳定性差尚有活动迹象的地段,要坚决避让;(2)对已有岩溶塌陷数量较少且其稳定性较好已不再活动的地段进行检测后再施工。
(3)建筑物应尽量避开有利于岩溶塌陷发育的地段,原则上应使主要建筑物避开塌陷地段。
尤其是要充分考虑今后环境条件改变对塌陷稳定性的影响。
(4)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消除或减轻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大量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向其汇聚注入等。
(5)不要在采空塌陷影响范围内施工建筑工程。
5、地裂缝:1、加强地裂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2 、采取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3 、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夯实等,并改善地裂区土体的性质;4 、改进地裂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5 、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6 、设置各种监测点,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
除了上述几项外,还有许多,如在矿区开采中,增大、增多预留保安柱,限制开采区域等。
采取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我国地裂缝灾害。
四、紧急避险方法1、崩塌:①应对陡坡下的住户进行搬迁;②新建住房、厂房、道路和旅游景点时,施工应避开危岩体,尽量躲开陡坡,以防易外发生;③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④夏汛时节,人们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2、泥石流1)、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2)、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3)、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4)、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3、滑坡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
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
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
如果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是很危险的。
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4、地面塌陷(1)视险情发展将人、物及时撤离险区。
在发现前兆时即应制定撤离计划。
(2)塌陷发生后对临近建筑物的塌陷坑应及时填堵,以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其方法是投入片石,上铺砂卵石,再上铺砂,表面用粘土夯实,经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
(3)对建筑物附近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填塞,地面的塌陷坑应拦截地表水防止其注入。
(4)对严重开裂的建筑物应暂时封闭不许使用,待进行危房鉴定后才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五、有关地质灾害的部分常识1、地质灾害的分级: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等级。
具体标准如下:1)、特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的;3)、中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4)、小型:因灾死亡和失踪 3 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2、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等级的划分:《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9号),预报等级,统一划分为5级:1级为可能性很小(蓝色)、2级为可能性较小(绿色)、3级为可能性较大(黄色)、4级为可能性大(橙色)、5级为可能性很大(红色)。
其中3级以上为发布级,3级为注意级、4级为预警级、5级为警报级。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