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一、教学背景本次科学教学紧要面对幼儿园大班的儿童。
幼儿园大班紧要以玩为主,学为辅,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加强趣味性并与幼儿生活实际联系,同时也应符合科学教学原则。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小鸡孵蛋并出壳后站立的过程,学习小鸡站立的动作。
2.技能目标:察看、记录及描述小鸡站立过程及动作,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力与重心的变化。
3.情感目标:培育幼儿的察看力与古怪心,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喜好。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本次授课主题“蛋宝宝站起来”,先呈现一排小鸡蛋壳,让幼儿们猜想里面是什么,再叙述小鸡出壳后怎样站立。
2.呈现(10分钟)将10个小鸡蛋放置在暖和的孵化器里,等待6天,让幼儿们每天察看它们的变化,记录在孵化器上。
3.试验(15分钟)把小鸡蛋拿出来,让幼儿通过察看、探究小鸡站立的方式,分析出小鸡站立的科学原理。
试验过程如下:A、我们先拿起一只刚刚降生的小鸡,察看它的样子,脚上有三个小爪子。
B、接下来让幼儿拿起水杯,讨论一下杯子放在手心掌心中的感受。
C、将小鸡放在试验室纸片上,察看小鸡站立的方式并进行记录。
D、接着,放置一些鸟食,让幼儿把小鸡放在纸片上,看它如何走到鸟食中心,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力与重心的变化。
4.总结(10分钟)通过这个试验,让幼儿们简单了解了小鸡出壳后的动作,了解小鸡站立的科学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们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体验,并提高他们的察看力。
同时老师引导幼儿对于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激励幼儿表达本身的观点和感想。
五、反思本次教学,我尽可能地将试验简化,让幼儿不仅能够理解小鸡站立的科学原理,而且还能够亲自参加试验,从小事物中感受科学。
但是,我在试验前期准备时,情况考虑欠认真,试验较为急促,导致幼儿们的表述语言比较简单,需要在将来的试验过程中提前准备好多样化的小道具和材料,更加简便操作。
幼儿园大班《让蛋宝宝站起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鸡蛋,让幼儿观察。
2. 准备一些材料,如棉花、木棒、纸杯等,让幼儿尝试制作蛋宝宝站起来的工具。
3. 准备一个篮子,用来放蛋宝宝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鸡蛋,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鸡蛋站起来。
2. 教师演示:用棉花和木棒制作一个简单的支架,让鸡蛋站起来。
3. 幼儿尝试:让幼儿分组尝试,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蛋宝宝站起来的工具。
4. 探索与发现: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发现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5. 总结与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蛋宝宝站起来的工具,并与家长分享。
2. 延伸:开展一个“蛋宝宝站起来”的比赛,让幼儿分组制作,看哪个小组的蛋宝宝站得最稳。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力、耐心和合作精神。
3. 了解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如“让球宝宝站起来”、“让玩具站起来”等,让幼儿运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
2. 结合数学、语言等学科,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各种形状的塑料积木、纸板、棉花等,让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
2. 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有关蛋宝宝站起来的教学视频或文章,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的结构和特点,知道不同种类的蛋。
2. 学习如何让蛋宝宝站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蛋的结构和特点,学会让蛋宝宝站起来。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尝试、合作,找出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蛋类(如鸡蛋、鸭蛋、鹅蛋等)让幼儿观察。
2. 准备一些空鸡蛋壳,让幼儿尝试让蛋宝宝站起来。
3. 准备记录表,让幼儿记录自己的尝试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蛋类,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说出蛋的名字和特点。
2. 让幼儿尝试让蛋宝宝站起来,引导幼儿观察蛋的形状和结构,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记录尝试过程和结果。
3. 教师与幼儿分享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尝试过程和结果。
4. 总结蛋的结构和特点,让幼儿知道不同种类的蛋。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蛋的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观察到不同种类的蛋。
3. 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合作,能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尝试过程和结果。
4. 本次活动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但部分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如在尝试让蛋宝宝站起来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方法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有的方法不行。
5.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蛋,了解蛋的来源和特点。
2.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尝试让收集到的蛋宝宝站起来,记录尝试过程和结果。
3. 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蛋在生活中的用途,如:鸡蛋可以用来做蛋糕、炒菜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对蛋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尝试让蛋宝宝站起来过程中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
《蛋宝宝站起来》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的结构和特点,知道鸡蛋的不同站立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鸡蛋的结构和特点。
2. 学习鸡蛋的不同站立方法。
3. 进行实验操作,探索鸡蛋站立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鸡蛋若干个。
2. 实验材料:盐、水、筷子、杯子等。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鸡蛋,了解鸡蛋的结构和特点。
2. 讲解:讲解鸡蛋的不同站立方法,如:平放、竖放等。
3. 实验操作: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探索鸡蛋站立的原因。
4. 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实验中的鸡蛋站立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鸡蛋站立情况的理解。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及困惑,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物品的站立方法,如:玩具、书籍等。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一个“鸡蛋站立区”,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尝试不同的站立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主动探索?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八、教学建议1. 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活动,应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在延伸活动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幼儿尝试更有挑战性的任务。
九、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蛋宝宝站起来》的教学活动,我们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通过实验操作和绘画表达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小生命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爱心、自我保护意识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
3.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究事物的能力,提高幼儿对有机物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难点1.引导幼儿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幼儿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2.教育幼儿对小生命的善意与尊重。
三、教学准备物品准备1.鸡蛋 x 52.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或手机闪光灯 x 13.大容器 x 14.水杯 x 1知识准备1.了解“重力”的概念。
2.学习如何正确地操作手电筒或者使用手机闪光灯。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富有情趣的教学导入(5分钟)老师把五个鸡蛋倒在一张桌布上,让幼儿观察它们,看看它们在桌布上的状态。
接着,让幼儿注意观察每一个蛋,接触它们,并试图让它们站起来。
此时,幼儿肯定会发现这是一个十分难办的任务。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方法。
步骤二:实验步骤(20分钟)1.把一个鸡蛋轻轻地放入大容器里,没过鸡蛋。
2.轻轻地用水杯往大容器里加水,使水位慢慢升高,直到鸡蛋浮了出来。
3.把浮出水面的鸡蛋用手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4.用手电筒或者手机闪光灯,或者其它光源照向鸡蛋的侧面,让幼儿观察到鸡蛋在被照明的一侧受到了较大的压力,所以在大家不停地照耀的同时,鸡角会产生一个倾向往被照的一侧卷曲的力。
5.尝试把鸡蛋用肉眼看得到的照明较弱的面向下放在桌子上,再照射它的一侧,让幼儿看到鸡蛋又重新立了起来。
6.让幼儿探究为什么鸡蛋又能够立起来,又是什么影响鸡蛋的着地状态的因素。
步骤三:总结(5分钟)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发现重力的作用,认识自己的小生命亲戚——鸡蛋,理解科学知识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以及科学思维能力;
2.让孩子们能够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鸭蛋;
2.温水;
3.盐;
4.空饮料瓶;
5.灌木枝等支撑物。
教学过程
1. 寻找蛋宝宝家
引入问题:大家知道鸟为什么要在蛋里孵出小鸟吗?
提示:蛋里的小鸟要不停地伸展,锻炼腿部和翅膀的力量,准备站立和飞翔。
2. 制作“蛋宝宝”
1.把鸭蛋用温水加盐腌制一个晚上;
2.用尖的物体轻轻敲打蛋壳,打出一个小孔;
3.倒出鸭蛋的内容物,清洗干净;
4.在鸭蛋的两端分别打一个小孔,让鸭蛋可以呼吸;
5.将空饮料瓶颈嵌入一个小孔里,作为“蛋宝宝”的头部;
6.用灌木枝等支撑物作为“蛋宝宝”的腿部,让“蛋宝宝”
可以站立起来。
3. 观察“蛋宝宝”的运动
1.改变“蛋宝宝”所处的位置,观察“蛋宝宝”顺着支撑物
移动;
2.把“蛋宝宝”塞在袜子里,摇晃袜子观察“蛋宝宝”在被
动力作用下运动;
3.将“蛋宝宝”放在斜坡上,观察“蛋宝宝”因为重力的影
响而运动;
4.用磁铁接近“蛋宝宝”的头部,让“蛋宝宝”发生旋转运
动。
4. 总结归纳
1.重复引入问题并解答问题;
2.让孩子们回顾“蛋宝宝”的运动,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的
影响。
教学感想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能够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蛋宝宝”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观察并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方式的原因。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更多这样有趣而又富有科学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一、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大班科学课,主要讲解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观察家禽蛋的孵化过程,引导幼儿探索生命的奥秘与变化规律,提高幼儿的认知、观察能力及生命素养。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区分鸡蛋的内外部结构,观察蛋的外观特征。
2.掌握鸡蛋孵化的时间、条件及基本过程,了解孵化的奥秘。
3.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协调性。
4.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鸡蛋的内外部结构,观察蛋的外观特征。
2.了解鸡蛋孵化的基本过程。
3.通过实践操作,探究鸡蛋孵化的形成原理。
2.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会对鸡蛋孵化的过程和原理不太清楚,需要引导他们先观察和理解。
2.实践操作需要注意卫生和细节,需要老师的准备和引导。
四、教学方法及过程1.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法2.实践操作法3.讨论研究法4.体验发现法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情景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雏鸡出壳,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主题:鸡蛋孵化。
第二步:展示教具教师先向幼儿出示鸡蛋,让幼儿先通过观察和感受鸡蛋的质感,了解鸡蛋的外观特征和结构。
第三步:知识讲解教师简单介绍鸡蛋的结构和孵化基本过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猜想和想法。
第四步:小组实践1.教师将每个小组分配给一枚鸡蛋,要求幼儿在记录组名和日期后,小组内探索孵化鸡蛋的方法。
2.首先要求幼儿在卫生条件下,用清水洗手后才开始实践。
3.幼儿需要在蛋壳上涂抹一定的泥土,使其不易滑动。
4.再将鸡蛋放在小碗中,轻轻旋转蛋壳,使蛋白和蛋黄充分混合。
5.最后,每个幼儿轮流拿起鸡蛋,将鸡蛋慢慢翻转,自然滑动,直到鸡蛋站起来。
第五步:交流讨论让每组幼儿交流实践情况,分享观察结果,了解鸡蛋孵化的实质。
教师根据情况提供补充解释和指导。
五、教学评估将孵化后的鸡蛋放在中央观察台,每个幼儿都可以去看它的成长过程。
让幼儿感觉到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事物,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幼儿园大班《让蛋宝宝站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让蛋宝宝站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了解蛋宝宝(鸡蛋)的站立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掌握蛋宝宝站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蛋宝宝站立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鸡蛋、盐、筷子、杯子和盘子。
2. 教学环境:安全、舒适、有趣的实验操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小小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身体,滑滑的皮肤,猜猜我是什么?”(谜底:鸡蛋)。
2. 讲解: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讲解鸡蛋站立原理。
3. 实验操作:a. 引导幼儿将鸡蛋放在盐上,观察鸡蛋是否能站立。
b. 让幼儿尝试用筷子轻轻敲打鸡蛋,观察鸡蛋的动作。
c. 引导幼儿将鸡蛋放在杯子的边缘,观察鸡蛋是否能站立。
4.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讨论鸡蛋站立的原因。
5. 总结:总结鸡蛋站立原理,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拓展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其他方法让鸡蛋站立,并拍照记录。
2. 拓展:邀请家长参与实验活动,共同探索更多的鸡蛋站立方法。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幼儿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幼儿对鸡蛋站立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远离尖锐物品,以免受伤。
2. 提醒幼儿小心操作,避免鸡蛋摔破。
3.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操作,确保安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幼儿对鸡蛋站立原理的理解,适时进行引导和讲解。
大班科学蛋宝宝站起来教案
大班科学蛋宝宝站起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蛋的基本结构,知道蛋白质、卵黄、蛋壳的作用。
2.知道摔倒后正确的站起来的方式,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教学准备:1.鸡蛋5个。
2.小椅子、手绢、一份A4纸。
3.站立动作示范图片。
教学内容:1. 蛋的结构在开始今天的教学前,先让孩子们了解蛋的结构。
将鸡蛋放在小椅子上,分别让孩子们观察蛋白质、卵黄、蛋壳。
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下每个部分的作用。
2. 摔倒练起起立动作1.老师示范站立动作的正确姿势(双脚并拢、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并请孩子们模仿。
2.随机选出一个孩子,请他(她)将手绢夹在腰间。
3.让其大步向前迈出右脚、弯曲左腿,同时抬起腰间的手绢和左臂。
4.稳定身体、右腿站立。
5.右脚成为跟脚,将体重转移到右脚上,将左腿向上抬。
6.左脚成为跟脚,右臂慢慢平稳地向下放。
7.让这个孩子归位,让其他孩子依次排队完成此动作,老师逐一纠正。
3. 站起来和摔倒的视频展示在孩子们完成了“摔倒练起起立动作”后,老师可以跟孩子们分享一些好看、有趣的视频,视频中主人公不断跌地闹事,会在没人注意的时候迅速地“站起来”,再次制造出搞笑的视觉冲击力,从中孩子们也可以感受到其他人成功站起来后的欣喜和鼓舞。
4. 手绘制作+总结要求孩子们在白纸上自由绘制一步法式踢腿动作,主要是对今天教学中所学动作的巩固和复习。
老师应该关注孩子们的绘画技能,对于绘画较为出色的孩子要给予鼓励,并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绘画。
此外,还要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收获与反馈,以便更好的调整教学内容,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总结:通过今天的教学,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蛋的基本结构、增加了自理能力,还学习了一种正确地站起来的方式,并在绘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验。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幼儿兴趣的提升,而且还能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对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通用12篇)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篇1活动目的:1、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并做个记录。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活动准备:1、为幼儿准备鸡蛋,人手一份。
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图案,使其具有蛋宝宝的特征。
2、辅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纸、铅丝、海绵、积木、电线、布、瓶子、各种盖子等等。
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
1、跟随音乐节奏,幼儿精神饱满的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2、蛋宝宝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样神气的站起来,你们能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吗?幼儿进行探索,看看鸡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来。
二、我帮蛋宝宝站起来。
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平面上让蛋站起来的方法。
2、你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的?3、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站起来?引导幼儿说出蛋的特征,蛋的两头是尖尖的。
三、帮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并记录下来。
(一)1、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帮蛋宝宝站起来,你们想想找谁呢?2、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比较什么方法能让蛋宝宝站得更稳,并作好记录。
BRPP活动记录表O O所用材料√ 或×3、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好办法。
(二)、二次操作:1、有的桌上的材料和另的桌上的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它材料,看看它能不能让蛋宝宝站稳?2、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并做好记录。
3、再次交流,让幼儿说出更多更好的让蛋站起来的办法。
四、拓展思维,寻找材料以便投入区域中。
让幼儿说说除了今天你尝试的材料外,还有哪些是可以成为蛋宝宝的朋友的,能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材料?并让幼儿讨论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此材料,商定这些材料怎么收集。
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篇2活动目标1、利用室内家具,探索准确的钻、爬动作,能灵活的完成行进任务。
2、能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掌握在体育活动中探索安全游戏的方法。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1 教学背景本节科学课是一节大班公开课,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课程内容是关于《蛋宝宝站起来》的教学。
1.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知道不同动物的蛋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知道不同动物孵出来的小动物的样子;•能够模拟蛋宝宝站起来的情况,并讨论原因。
二、课程设计2.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了解各种动物的蛋的特征。
2.了解动物孵出来的小动物的样子。
3.模拟蛋宝宝站起来的情况并讨论原因。
2.2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老师备好各种动物的蛋,图片或者实物;备好孵出小动物的图片或者实物;画几只小鸡在黑板上,画一颗鸡蛋,一个蛋宝宝和一个小鸡的故事图。
•课堂活动:第一部分:引入(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蛋?”,“生活中有哪些动物会下蛋的?” “不同动物的蛋有什么样子?”“看图说出动物的名字和蛋的名称”。
2.语言渐进式导入本节课目的,来表现知识点的衔接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展示(20分钟)1.展示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蛋,并让学生辨别,了解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如:•鸟蛋呈椭圆形,通常有一端比另一端更圆,外壳质地较硬。
•爬行动物的蛋呈球形,颜色多样,约5到10cm大小。
•两栖动物的蛋呈圆形,有一点扁平,直径为1到4厘米,分布在水边、沼泽地的草丛或泥中。
•鱼类的卵多数是浮游性的,随水流漂泊。
2.有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蛋。
3.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识别不同动物孵出来小动物,如鸟类孵出的小鸟、爬行动物孵出的小蛇、两栖动物孵出的小蝌蚪、鱼类孵出的小鱼。
第三部分:操作(20分钟)1.让学生一个小组讨论:当蛋里的小动物派出时,它会怎样站起来呢?2.学生模拟小鸡孵出来,如何站起来。
每组学生选择一名即模拟蛋孵化的角色,另一名是观察者,记录下角色模拟的情况,并发表意见。
3.学生小组内交流:认真从每组角色选择的方式、模拟过程、分析原因等方面做一个总结,并设计后续的问题,整个小组交流后教师与每个班级做出总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物体的简单运动规律的观察和探索能力;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1. 蛋壳、蜡烛、小漏斗、底座等材料;2. 图片或视频展示设备。
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颗蛋,并简单介绍蛋的特点和结构。
鼓励幼儿们观察和描述蛋的形状、颜色、硬度等特征。
2. 激发兴趣(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一个有趣的问题:“蛋是怎么站起来的?”让幼儿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鼓励幼儿们提出各种可能的解释。
3. 提出问题(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用蛋壳做一个“蛋宝宝”,并使它能够自己站起来?”鼓励幼儿们思考和讨论,并尽量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想法。
4. 实验探究(30分钟)通过实验,让幼儿们亲自动手制作“蛋宝宝”并观察结果。
(1)分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幼儿组成。
每个小组配备一颗蛋和一套制作材料。
(2)引导幼儿们团队合作,让他们依次尝试使用蜡烛、小漏斗等材料对蛋壳进行改造和装饰。
(3)鼓励幼儿们互相交流和分享,提供必要的帮助。
观察并记录每组使用不同材料的情况和结果。
(4)组织幼儿们展示他们制作的“蛋宝宝”。
鼓励幼儿们互相欣赏和评论。
引导幼儿们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讨论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5. 总结归纳(10分钟)根据幼儿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出“蛋宝宝”能够站起来的关键条件,如平衡、重心等。
6.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幼儿们了解其他物体也具有类似特点的情况,如滚珠、玩具秋千等。
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索。
7. 结束(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幼儿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教学反思:在本课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们亲自动手制作“蛋宝宝”,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幼儿们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一、教学目标1.了解蛋的物理特性,如形态、重量、硬度等,通过实验与观察掌握蛋的物理特性。
2.理解蛋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掌握物理实验方法。
3.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鸡蛋2.碗或盘子3.尺子4.万能存储器或其他支撑物5.记录表格三、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展示鸡蛋并提问:“大家都知道鸡蛋是很脆的,如果我们把它放在硬物上,它会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实验操作1.学生将鸡蛋放入碗或盘子中。
2.学生用尺子测量鸡蛋的长度和宽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学生将一端的鸡蛋放在万能存储器或其他支撑物上。
4.学生轻轻用手推动鸡蛋,使其翻滚,然后观察鸡蛋的运动情况,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 实验结果1.学生观察到鸡蛋在推动时会出现不同的运动状态,有的会互相碰撞,有的则滚出碗外。
2.学生观察到鸡蛋在推动时会出现倾斜,但并不会坐立不服。
4. 总结1.老师请学生回忆一下鸡蛋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运动状态,并总结出规律。
2.学生在本次实验中了解了鸡蛋的物理特性以及力在物体中的作用和运动规律,加强了实验思维和探究精神。
四、注意事项1.学生在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鸡蛋破裂后造成伤害。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有条理、专注,注意观察和记录数据。
3.确保实验的环境和器材有利于实验的进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延伸拓展1.学生可对不同类型的鸡蛋进行实验比较,比如鸭蛋、鹅蛋等。
2.学生可进一步探究物理实验法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水平。
3.学生可进一步探究力在不同物体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应。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蛋宝宝站起来》年级:大班学科:科学课时:1课时教案编写人:[您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了解鸡蛋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认识鸡蛋,了解鸡蛋的结构。
2. 学习鸡蛋站立的方法,探索让鸡蛋站起来的技巧。
3. 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让鸡蛋站起来。
难点:让幼儿探索并发现让鸡蛋站起来的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鸡蛋,让幼儿观察。
2. 准备一些纸杯,让幼儿操作。
3. 准备一些颜料,让幼儿绘画。
4. 准备一些塑料棒,让幼儿探索。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鸡蛋,引导幼儿说出鸡蛋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向幼儿讲解鸡蛋的结构,如蛋壳、蛋白、蛋黄等。
3. 操作:让幼儿用纸杯和颜料进行鸡蛋绘画,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探索:让幼儿尝试用不同方法让鸡蛋站起来,如平放、倾斜等。
5.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鸡蛋的结构和特点。
2.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3. 问题引导:设置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
4. 小组合作: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评价幼儿对鸡蛋站起来的掌握程度。
2. 倾听幼儿在分享过程中的表述,评价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结合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鸡蛋站立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2.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其他让鸡蛋站起来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的结构,知道鸡蛋是由卵黄、卵白、卵壳等部分组成。
2. 学习通过实验观察蛋的特性,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能够运用辅助工具尝试让蛋站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鸡蛋的结构。
2. 学习鸡蛋的站立方法。
3. 观察鸡蛋在不同辅助工具下的站立情况。
三、教学准备1. 鸡蛋若干个。
2. 辅助工具(如棉花、盐、牙签等)。
3. 实验操作表格。
4. 记录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鸡蛋,引导幼儿说出鸡蛋的结构。
2. 探索鸡蛋的站立方法:让幼儿尝试让鸡蛋站立,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不同的辅助工具让鸡蛋站立,并记录实验结果。
5. 结束活动: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强调鸡蛋站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鸡蛋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并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2.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活动中,我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操作空间,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于鸡蛋站立的方法,我引导幼儿分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本次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幼儿表现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活动组织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如加强纪律引导,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鸡蛋结构的认识和鸡蛋站立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搜集幼儿实验作品的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宝宝站起来》
一、教学内容1. 学习内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了解鸡蛋的性质和特点,探索让鸡蛋站起来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思考力。
2. 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鸡蛋的结构和特点;(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思考力;(3)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鸡蛋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2. 操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探索让鸡蛋站起来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操作力和实践能力;3. 实验法:让幼儿进行小实验,观察鸡蛋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培养幼儿的思考力;4. 讨论法: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鸡蛋、盐、糖、棉花、水、实验盘等;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鸡蛋,引导幼儿观察鸡蛋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2. 探究: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让鸡蛋站起来,并记录实验结果;3. 实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小实验,观察鸡蛋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经验;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让幼儿知道鸡蛋的结构和特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探究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2.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思考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发现问题;4. 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和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表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思考力、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2. 评价方法:(1)教师观察记录:记录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操作力、思考力等;(2)幼儿自我评价:让幼儿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3)同伴评价:让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大班《让蛋宝宝站起来》教案
一、教案背景1. 针对年龄:幼儿园大班2. 课程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蛋宝宝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使蛋宝宝站起来。
4.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蛋宝宝站起来的原理。
二、教学准备1. 材料:鸡蛋、各种辅助材料(如棉花、纸板、塑料袋等)、画纸、画笔、颜料。
2. 环境:安全、舒适、自由的活动空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鸡蛋,引导幼儿观察鸡蛋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探究:教师引导幼儿探讨如何让鸡蛋站起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操作:教师提供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让鸡蛋站起来。
4. 分享: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课程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倾听幼儿在分享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尝试。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其他活动中,如科学区、美术区等,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和尝试。
3. 主题延伸:开展关于蛋宝宝的其他活动,如蛋宝宝的故事、蛋宝宝的手工制作等。
六、教学活动一:观察鸡蛋1. 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鸡蛋,让幼儿仔细观察鸡蛋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并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鸡蛋。
3. 方法:观察、描述。
七、教学活动二:探索让鸡蛋站起来的方法1. 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教师提供各种辅助材料,如棉花、纸板、塑料袋等,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让鸡蛋站起来。
3. 方法:尝试、操作、交流。
八、教学活动三:分享经验和成果1. 目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过程: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让其他幼儿学习借鉴。
大班科学蛋宝宝站起来教案
大班科学蛋宝宝站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简单描述蛋在不同情况下的特点;(2)能够正确使用观察工具,观察蛋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3)能够正确理解蛋的孕育过程,并知晓蛋孵化后形成的宝宝与蛋的关系;2.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注身边的生命的意识;3.能力(1)能够使用观察工具,观察、思考、提问、实验等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知识体系(1)细胞结构、基本特征、功能;(2)有机体生命过程、有机体的基本需要,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3)人体的基本构成、组织、器官与器官系统、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及作用;(4)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蛋的特点;2.蛋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3.蛋的孕育过程,孵化后形成的宝宝与蛋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实物或幻灯片展示、讨论;2.观察、思考、提问、实验等方式;3.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T:同学们,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花开绽放,小草儿绿油油,小鸟儿在树上可爱地欢跃,还有一些动物也在这个季节产下它们的宝宝,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是这些宝宝呢?S:小鸡、小鸭、小鹅……T:很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小鸟宝宝从蛋里孵化出来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看一看。
2.引入(5分钟)T:同学们,这是一枚鹅蛋,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感觉如何?S:冰凉、硬硬的。
T:对呀,蛋有这些特点,但除了这些,蛋还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3.探究(25分钟)(1)观察蛋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点。
T:同学们,请你们分组,拿出放大镜和手里的蛋去观察一下,看看这些鹅蛋的样子有没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S: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有没有裂纹、瑕疵。
T:很好,那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蛋是什么样子的……(2)探究蛋的孕育过程。
T:探究一下蛋的孕育过程,大家听一首歌,看一下动画,了解一下……T:看了动画和听了歌,同学们知道蛋孵化出小宝宝需要温度、养分等,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拿手去保护它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大班科学名称:蛋宝宝站起来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并做个记录。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鸡蛋,人手一份。
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图案,使其具有蛋宝宝的特征。
2、辅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纸、铅丝、海绵、积木、电线、布、瓶子、各种盖子等等。
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
1、跟随音乐节奏,幼儿精神饱满的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2、蛋宝宝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样神气的站起来,你们能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吗?
幼儿进行探索,看看鸡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来。
二、我帮蛋宝宝站起来。
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平面上让蛋站起来的方法。
2、你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的?
3、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站起来?
引导幼儿说出蛋的特征,蛋的两头是尖尖的。
三、帮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并记录下来。
(一)、1、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帮蛋宝宝站起来,你们想想找谁呢?
2、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比较什么方法能让蛋宝宝站得更稳,并作好记录。
活动记录表
O O
所用材料
√ 或 X
3、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好办法。
(二)、二次操作:
1、有的桌上的材料和另的桌上的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它材料,看看它能不能让蛋宝宝站稳?
2、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并做好记录。
3、再次交流,让幼儿说出更多更好的让蛋站起来的办法。
四、拓展思维,寻找材料以便投入区域中。
1、让幼儿说说除了今天你尝试的材料外,还有哪些是可以成为蛋宝宝的朋友的,能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材料?并让幼儿讨论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此材料,商定这些材料怎么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