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长》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1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旧教材是把对周长的熟悉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编排在了一起,而现在我们是用一整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本节课通过描、找、说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过“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推
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2.让学生探索测量不同形状图形的周长的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
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卡片、钟、糖果罐、绳子、软尺、直尺、五角星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图片的形状。
(教师边贴,学生边说)
△如果给这些图形都镶上一条金色的丝带,那这些图片就更漂亮了。可是呀,在制作的时候,我遇到麻烦了,到底要准备多少镶金边的材料呢?怎么可以知道?你们帮我来想想吧!
学生:把这些形状的图形都量好了周长,就可以知道需要准备多少材料了。
学生:可以量出这些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可以知道了
△选几位学生指一指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里。
△好,你知道我们刚才用手比划是这些图形的什么吗?
学生:周长。
对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朋友,它们的名字就叫做周长。
(板书:周长)
二、探究新知、理解含义:
1、理解周长的含义:
△哪位同学认识周长?给大家介绍一下周长,到底什么是周长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说得好的教师要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上周长的定义,齐读一次。
△刚才我们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现在又看到了书本上对周长的描述,你们现在对周长的理解有没有不太清楚的、有疑问的地方吗?(学生自由说,并解答。若没有或者提出什么是封闭图形的老师就直接问下一个问题)
△我觉得这句话里面有一个词我们觉得比较陌生,是哪个呀?(封闭图形)那什么是封闭呀?
什么是封闭图形呀?
学生:没有缺口、这个图形堵住的、封起来的……
老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封闭图形实际指的是首尾相接的图形,也就是指从起点开始,绕着图形走了一周,然后又回到了起点。正如刚才有同学提到的没有缺口的图形。
△找身边物体的周长。(教师先示范:钟面、盒子、树叶、课本等等,请一位学生上来比一比,其余的跟着比)
△同位两位同学一起找找周长,然后汇报分享。(作业本的封面,桌面,直尺,黑板……)2.探索测量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周长的方法:
△刚才同学们都找到了许多周长,现在我们回到黑板上的这些图形,刚才老师遇到的麻烦就是不知道需要多长的金边材料,那实际上啊我们要知道需要多长的金边材料只要知道这些图形的什么就可以了?(周长)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呢?(指名回答)
△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这些方法(绳子量、直尺量、计算),其实方法有很多种,不止这两种,你们想亲自量一量吗?
△小组内一起来量一量黑板上的图形的周长,然后汇报测量的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然后选择最优的方法。
小结:在测量物体的周长的时候,我们往往要根据物体的表面的图形特征,选择最方便的方法。
3.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有它们的周长,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周长呢?(学生自由说说)
△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可真高啊!好,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张小的表格,课后就请大家继续找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周长,然后量一量,量好后把结果填在这个表格里。
三、总结全课:
△上到这里,这节课的快要结束了,我想问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