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50-70戏剧散文

合集下载

第五章 50—70年代台港诗歌、戏剧、散文

第五章  50—70年代台港诗歌、戏剧、散文
.
《花与剑》 马森戏剧中富哲理意味的剧作 花象征着爱,剑象征着恨。父亲
一手拿花,一手执剑,象征爱与 恨与生命同在,同为一体的两面。 以寻父表现马森戏剧现代孤绝的 母题 不同于荒谬剧的剧作家企图通过 “符号”式的人物把人“抽象 化”’,马森意在“把抽象的人 再赋予具体的脚色的特征”。
.
(1902─1987,祖籍浙江杭县, 生于北京,名治华,笔名秋郎), 早年就读于清华学校。1949年赴 台,长期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
散文创作结集出版了《谈徐志 摩》、《雅舍小品续集》、《看 云集》、《槐园梦忆》、《梁实 秋杂记》、《雅舍小品》(4集) 等20余种,涉及小品、杂感、游 记、回忆录、读书札记诸文体。
.
(1922—1997,江西南昌 人),任职于台湾银行,在 大学主讲戏剧理论,是一位 学者型剧作家。
一生共发表戏剧14部。代表 剧目《来自凤凰镇的人》、 《碾玉观音》、《红鼻子》、 《重新开始》
姚一苇
政治环境的压抑和存在主义的 牵引,使他戏剧创造——无论 是古事新编还是取材现代—— 的目光聚焦于“人”,以对人 的困境的思考和艺术表现表达 对政态从浮厉、躁动趋于 宁静平和。他说古道今,谈 人论物,取材于平凡的日常 人生,不为时尚所左右,节 制情感,发掘理趣,体现出 一种清雅通脱的艺术品格。
《雅舍小品》的这一精神特 征贯穿于他后来一系列的作 品之中。
.
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 面
首先,它描摹了形形色色的 人生世态,表现了清雅恬淡 的人生情趣。
第五章
50—70年代台港诗歌、 戏剧、散文
第一节 新诗 余光中等
.
台湾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诗社林立,诗刊广布。 有乡土派,也有现代派;有拥抱民族的,也有反抗传统的;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

70年代以前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拓荒期香港新文学真正崛起是在1927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到香港,香港的报刊开始纯粹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

《伴侣》创刊和“岛上社”创办标志着香港文学的真正诞生。

30年代香港新文学杂志大量涌现,其中以《红豆》月刊(1933年12月创刊)影响最大。

而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则是侣伦。

二、40年代1937年抗战爆发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内地作家和文化人避难香港,在港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如鲁迅、许地山等人来此讲学,茅盾等人来此创办杂志,从而掀起了香港第一次文学创作高潮。

具体表现在:(1)创办文艺刊物,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立报·言林》,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星座》等。

它们大大活跃了香港文坛。

(2)以创作影响、带动本土青年作家,如侣伦、舒巷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

1939年3月26日,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南来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绩,如茅盾、萧红、许地山的小说,茅盾、楼适夷的散文,戴望舒、徐迟、袁水拍的诗歌,许地山、萧红的戏剧等。

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香港的新文学。

抗战结束,1946年内战爆发后,一大批作家第二次南来,阵容比第一次更为强大,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等。

他们在香港创办杂志,组织文社,开设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第二章50年代,60年代小說
柳青《创业史》
杨沫《青春之歌》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第三章50年代,60年代詩歌、戏剧
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望星空》
老舍《茶馆》
第四章50-70年代台港文學
金庸小说任选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永远的尹雪艳》《孽子》
第五章50-70年代台港詩歌,戏剧,散文
余光中《乡愁》(诗集)
第六章80年代小說
王蒙《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布礼》
陆文夫《美食家》
高晓声《陈焕生上城》
谌容《人到中年》
汪曾祺《受戒》
张贤亮《灵与肉》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第八章90年代小說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一点正经没有》《动物凶猛》
王安忆《小鲍庄》《长恨歌》
陈染《私人生活》、
王小波《黄金时代》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现实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陈忠实《白鹿原》
第九章80年代,90年代詩歌
张承志《心灵史》
《朦胧诗选》
第十章80年代90年代散文
巴金《随想录》
余秋雨《文化苦旅》
第十三章2000-2013年小說(一)
第二节精英寫作的堅守
贾平凹《废都》《腊月正月》《浮躁》。

第六章50—70年代戏剧详解

第六章50—70年代戏剧详解

50年代前期
其一,“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容置疑的最高
原则,一切“创新”和“争鸣”都是在这个 原则之下进行的; 其二,创作基本上不再是剧作家的个人艺术 行为,而成为集体的行为和国家意志的体现。
50年代前期
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以政治取代艺术,完全无视 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另一种倾向是,希望在服 务于政治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多地让戏剧、电影具 有一定的艺术性。 “政治”和“艺术”之间制约与反制约的持久的矛 盾,构成了这时期戏剧、电影生存文化环境的主要 特征 实质:一方面以“主义”、教条的概念强硬地取代人 性的描写,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对于人性和人道主义 源自本能的亲近。

“现在我们的电影事业还在初创时期,如果严
格的程度超过我们事业所允许的水平,是有 害的。其结果将是窒息新的电影事业的生长” “电影剧本的标准,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 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而不是反苏、反共、 反人民民主的就可以。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 关系的影片,只要在宣传上无害处,有艺术 上的价值,就可以。” “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 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以极其善良性格 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
《双飞碟》

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 子浪迁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红描花叶; 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 满江湖,怎及得傲干奇枝斗霜雪?念我汉卿呵,读诗书, 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 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 弘血;差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 窗云,行时节相应一身铁;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 泪似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争说道青山有 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 待来年遍地杜鹃花,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 不言别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义第五章 戏剧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义第五章 戏剧

第五章戏剧第一节《雷雨》曹禺《雷雨》1.识记曹禺的话剧《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2.分析剧本尖锐复杂的矛盾及其性质。

3.分析蘩漪、侍萍和周朴园的形象。

4.分析剧本的结构特色。

5.简析剧本富有个性特征和丰富内涵的语言。

分析剧本尖锐复杂的矛盾及其性质:剧本以周朴园为中心展开了三条主要矛盾冲突:第一条是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二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表达了地主、资本家和下层劳动人民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性质:通过周鲁两家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揭露了二、三十年代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从而预示了旧制度的崩溃与灭亡。

分析蘩漪、侍萍和周朴园的形象:蘩漪是封建家庭的受害者,她对专制家庭的疯狂反抗表达了人性欲望的大爆炸,揭露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

她在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作的绝望反抗和斗争中,有力地撕破和捣毁了周朴园处心积虑建立的家庭的“圆满”秩序,冲击和促进着旧制度的崩溃和灭亡。

周朴园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在他身上既有近代资产阶级自私、冷酷、残忍和虚伪的特质,又有封建家长专横暴虐的本性。

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凶狠狡诈。

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底撕下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

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封建暴君。

他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

侍萍是旧社会受凌辱受欺压又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形象,纯朴、善良、坚强,她历尽了人间艰辛,但面对残酷的命运,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她具有劳动人民的骨气,有力地撕毁了周朴园伪善的面纱。

当她发现自己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时,发出了宿命的悲号:“天知道是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这是她对不幸命运的悲叹,也是对罪恶的旧制度的血泪控诉。

50——70年代的散文

50——70年代的散文
5
《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初发表时标以“朝鲜通讯”字样, 写了三件各自独立、并无紧密联系的典型事例.作者以松 谷峰战斗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以马玉祥从大 火中抢救朝鲜儿童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 以战士们吃一把炒面就一口雪、笑谈“艰苦”来表现他们 对祖国的“忠”。 由于精于选材,使文章收到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我”较多地进入作品并直抒其情(这也是和一般通讯不 同而和散文相类的),使得文章语气亲切、用笔灵活、感 情浓烈,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令人读后不能不深深地为 之感动,激扬起一种净化心灵的浩然正气。这篇作品一经 问世,立即“以其强烈的国际主义的革命情感和对人民军 队的热情赞颂,而传颂一时。” 从此,人们就普遍地用 “最可爱的人”来称呼志愿军、解放军,直至今日。
11
本阶段艺术散文的倾向(第一次崛起) (一)题材较为开阔。
“养花”、“吃茶”这样的作品开始尝 试了;“游山”、“赏秋”这样的文章也出 现了,搪瓷“茶缸”,物件卑微,但摆到了 文学的殿堂;“金达莱”、“五色土”,传 闻神奇。作为个人的情趣、嗜好,它们开始 明显地复归了。
12
(二)思想、文笔也相当洒脱。自由度比较高
葛洛的《龙店乡的喜日》,写了一些因找不到 管理结、离婚登记干部而焦灼、急切的男男女女 们(这个干部八成是进城去看梆子戏了),指出 干部做不好工作并不全是能力不够,而常常是他 们欠缺“一颗时时刻刻为群众利益着想的热诚的 心!”晓立的《节序、风俗和艺术》,描述了现 实生活中的“简单化”、“贫乏”现象,它诘问 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使“我们下一代的生活更丰 富、更美丽呢?”《惠泉吃茶记》批评了茶具不 整,态度生硬,依赖“虚名”经营生意的情况散 文写作思想上少有顾忌,文笔上也较通脱,还是 颇有些锋芒与才性的——这不仅在前几年很罕见, 而且此后(直至“文革”结束)再无显现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笔记整理5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笔记整理5

第五章散文一、散文创作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散文”是个涵盖面宽泛的题材概念。

因为漫无边际,作家和研究者有时会做出“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相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美文”,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而广义的散文概念,则除此之外,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或“特写”,如刘冰雁《在桥梁工地上》),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杂感”等。

在有的时候,文艺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也会被列入散文的范围之内。

(一)魏巍和通讯报告50年代初,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在散文创作中占有绝对的分量。

当时通讯、报告的取材,一是大规模的建设景象,另一是朝鲜战争。

比较起来,有关朝鲜战争的通讯报告,在读者中反响强烈。

其中,魏巍的创作最为著名。

魏巍两次到朝鲜前线,先后发表了《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挤垮它》等作品,它们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名结集出版。

《谁是最可爱的人》和1958年写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当时广为流传;“最可爱的人”因此成为赴朝鲜作战的“志愿军”士兵的代称。

真挚的情感,对“典型情景”的选择与提炼,和以抒情性议论来提升事件意义的方法,是作品获得众多读者的原因。

“……他们的品格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魏巍当时的写作,显然提高了通讯报告在当代文学的地位。

报告文学、特写在五六十年代,还有多次的创作“高潮”。

如1958年间,又如1963年到“文革”前夕。

虽然影响巨大,但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作品是否能看作是“文学”,也存在不同意见。

在有的作家和评论家那里,存在着对“散文”叙事化和边界扩大的忧虑。

(多种文学史对“报告文学”持谨慎态度,一般不设专章)(二)散文的“复兴”在50年代中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时间里,文学写作题材、风格的限制有所减弱,有利于作家个体精神和创造力的施展。

50-70年代散文对比五四时期

50-70年代散文对比五四时期

50-70年代散文对比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兴盛是中国散文史上独有的现象,它在新文学中的成绩甚至超过其它三类体裁的创作。

五四时期的散文小品承担着思想启蒙、文学革命的历史巨任,其思想成就超越了文学本身,具有了社会学的意义。

其思想启蒙成就包括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弘扬科学、民主的现代思想,推进古老的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

这一时期的散文小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先进的知识分子们通过散文小品表达出来的文学思想是中国现代文学由传统衍变到现代、由本国走向世界的永久的精神资源。

五四时期的散文小品的成就主要是表现在思想上,但是它在艺术上也取得很大的成就。

鲁迅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散文小品的最高成就。

还有散文小品“短平快”的文体特点、五四时期特有的青春气息、作家的个性化的创作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现代散文艺术的源头、发祥地。

而50一70年代中期散文的发展状况则不同。

当代抒情散文创作发端于建国初,50年代中期抒情散文蓬勃发展,这与国泰民安的良好环境密不可分。

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了一个抒情散文创作热潮。

本时期抒情散文的创作特点有:呈现出大“我”的形象,作家主体性不断弱化总的说来,由于时代的制约,全民族的心理态势和审美情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逐步呈现出大“我”的形象。

与现代散文相比,小我”淡化隐没,作家主体性不断弱化,这种文学态势的变化与时代的变革紧密相关。

在时代的推动下,作家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全身心地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热情地讴歌生活。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

70年代以前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拓荒期香港新文学真正崛起是在1927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到香港,香港的报刊开始纯粹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

《伴侣》创刊和“岛上社”创办标志着香港文学的真正诞生。

30年代香港新文学杂志大量涌现,其中以《红豆》月刊(1933年12月创刊)影响最大。

而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则是侣伦。

二、40年代1937年抗战爆发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内地作家和文化人避难香港,在港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如鲁迅、许地山等人来此讲学,茅盾等人来此创办杂志,从而掀起了香港第一次文学创作高潮。

具体表现在:(1)创办文艺刊物,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立报·言林》,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星座》等。

它们大大活跃了香港文坛。

(2)以创作影响、带动本土青年作家,如侣伦、舒巷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

1939年3月26日,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南来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绩,如茅盾、萧红、许地山的小说,茅盾、楼适夷的散文,戴望舒、徐迟、袁水拍的诗歌,许地山、萧红的戏剧等。

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香港的新文学。

抗战结束,1946年内战爆发后,一大批作家第二次南来,阵容比第一次更为强大,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等。

他们在香港创办杂志,组织文社,开设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三十年名词解释

三十年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晚清文学革命运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青年》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双簧戏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小说)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后期创造社)(新诗)新月社(后期新月社)(散文)美文语丝社(戏剧)其他(鲁迅)莽原社未名社弥洒社浅草—沉钟社现实主义思潮特征浪漫主义思潮特征现代主义思潮特征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胡适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调的流行;个性化的追求;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一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演变:无产阶级文学vs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文艺”左联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革命文学”的倡导革命文学的论争左联左联代表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青年作家群普罗文学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恋爱小说)华汉《地泉》及重版唯物辩证创作方法自由人和第三种人论争两个口号论争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新月论:人性论天才论左翼—| 性灵文学:| 京派:战斗力的美vs“和平静穆”的美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京派;海派;左翼特征:①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②叙事的时代和中长篇小说的发展;③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④对心理刻画的重视;⑤个人风格、名族风格、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国统区:国民党统治的区域文协解放区:共产党领带的敌后根据地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沦陷区文学上海“孤岛”:1937.11-1941.12 孤岛文学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民族形式的论争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 / 文学与抗战的关系第二章小说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周译小说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许地山宗教题材小说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主情主义“自序传”抒情小说零余者一“左联”和左翼小说/社会剖析小说左翼小说太阳社东北作家群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京味小说大河小说三海派小说/现代派和现代诗派心理分析派新感觉派 30年代小说特征一暴露与讽喻/“前线主义”小说《围城》二体验与追忆/七月派小说三通俗与先锋/南玲北梅后浪漫主义小说新鸳鸯蝴蝶派四现实与民间/荷花淀派山药蛋派 / 战国策派第三章新诗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诗界革命)作诗如作文式的经验主义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自由体诗北大歌谣研究会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湖畔诗人小诗体冯至的诗歌特色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三美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纯诗象征诗派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中国诗歌会歌谣化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后期新月派)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现代派汉园三诗人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七月诗派二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新诗戏剧化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街头诗运动第四章散文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随感录”作家群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美文)周作人的散文特点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冰心体 / 白马湖作家群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自叙传抒情小说)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语丝社)现代评论派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论语派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鲁迅风”杂文创作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开明派四报告文学与游记/一报告文学的勃兴/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野草杂文作家群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第五章戏剧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进化团新剧春柳社国剧运动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上海民众戏剧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爱美剧小剧场运动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上海艺术戏剧社剧联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①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广场戏剧②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到新歌剧新秧歌运动③40s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⑴历史剧创作的繁荣;⑵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⑶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第六章通俗小说一民国旧派小说/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一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二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三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一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二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三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第七章鲁迅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二说不尽的阿Q/三《野草》与《朝花夕拾》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三《故事新篇》: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第八章郭沫若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二《女神》的艺术想像力、形象特征与形式/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第九章茅盾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二茅盾的小说成就/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第十章老舍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第十一章巴金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二《家》的杰出成就/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第十二章沈从文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三文学理想的寂寞/第十三章曹禺/318一从《雷雨》到《原野》/二《北京人》与《家》/三曹禺剧作的命运/第十四章赵树理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第十五章艾青一艾青的历史地位/二独特意象与主题/三忧郁的诗绪/四诗的艺术与形式/第十六章台湾文学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现代文学:用现代文学语言及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50—70年代戏剧散文

50—70年代戏剧散文

一、从“主情”到“主事”:建国初期散文新 变
二、散文的三度活跃 第一,批评时弊的杂文一度活跃起来。 第二,干预生活、揭露社会问题的特写、
报告文学创作引人注目。 第三,抒情性散文的兴起。
60年代散文在情致、格调上相对走向了舒缓与 平淡。当饱涨的激情一定程度得到缓和,“干 预”的冲动和尝试也被遏制之后,散文家们开 始比较普遍地注重文体形式的经营,形成了 “诗化”与“知识性”两种散文模式。
.
在50、60年代,戏剧被纳入政治体制化的组织 生产,处在日益严格的规范化过程中。
“第四种剧本” 在 1956-1957的短暂时段里, 与其他诸多文艺样式的“异动”相一致,戏剧 界也涌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干预生活的潮流。
主要有杨履方的四幕剧《布谷鸟又叫了》、岳 野的五幕剧《同甘共苦》、海默的四幕剧《洞 箫横吹》,还有赵寻的《还乡记》、鲁彦周的 《归来》、王少燕的《葡萄烂了》等。
C 独特的悲喜融合的情感色调。
◦ 《茶馆》“笑中有正”,“悲”中也常常含“笑”。
四、 “社会主义教育剧”
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发出号召, 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一 场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国内展开。出现了 一批与社教运动相配合的戏剧,戏剧史上称为 “社会主义教育剧”或“反修防修剧”。
历史剧集中出现于1960年前后,与50年代中后 期文学界“干预生活”的现实精神的受挫,是 具有深层联系的。
《关汉卿》 (1958年),田汉戏剧创作的最高 成就,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关汉卿》,北京人艺演出
田汉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采用“六经注我” 的办法,塑造了自己心目中的关汉卿形象:主 要不作为风流才子、杂剧班头,而是一位刚正 不阿、为民请命、具有浩然正气的艺术家。

第三章 50年代、6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第三章  50年代、6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一、独幕剧与“第四种剧本”
(50年代前期)
2.干预生活的“第四种 剧本”
在1956-1957 年文艺 规范“松动”期间,戏剧 界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 社会问题剧,风格清新, 书写人情人性,张扬人道 主义精神,突破了“工人 剧本”、“农民剧本”、 “部队剧本”充斥剧坛的 状况,曾被称为“第四种 剧本” 。
的团泊洼,位于
.
天津市静海县和
大港区境内。
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
察; 向日葵低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吱喳; 蛙声停息了,野性的独流减河也不再喧哗。 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 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酷暑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团泊洼啊,好象在香甜的梦中睡傻; 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
.
4. 建国以后确立自己在诗坛重要地位的诗人,主 要有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公刘、白 桦、李瑛、邵燕祥、流沙河等。
◦ 他们是本时期诗坛的中坚力量,引领了以政治抒情诗与 新生活叙事诗为核心的诗歌主潮,也通过自己的创作呈 现出一体化时代了诗歌艺术的种种异样探索。
.
随着1949年的旭日东升、红旗漫卷,为无 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擂鼓呐喊、齐声 高唱的宏大政治抒情,成为了中国诗歌的旗 帜与方向。
.
第二节 50年代、60年代戏剧概述
《茶馆. 》
50-70年代戏剧被纳入政治体制化的组织生产,处 在日益严格的规范化过程中。戏剧整体上成为与形 势、政策紧密“配合”的一种文化实践方形式。

17中国现当代文年度的话剧

17中国现当代文年度的话剧

台》昆曲《十五贯》
2 1958-1966 京剧现代戏 《红灯记》《沙家浜》
写实、分场、 《智取威虎山》《奇
音乐体制
袭白虎团》等
二、当代话剧的新变
简介:
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别来自国统区和解放 区的话剧工作者,就实现了一次大聚合。为庆 祝这次大会的召开,戏剧界举行了盛大演出, 仅话剧演出就达10余台,其中既有来自解放区 的《红旗歌》、《喜相逢》、《反"翻把"斗争》 等,也有来自国统区的《等因奉此》、《南下 列车》等。会后,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宣 告成立,戏剧家田汉被选举为主席。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作 越好,能不给你长工钱吗?……All right?”
“福气不小!……我准给你留着!”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
“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 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 快!”
此 。 只 是 不 知道这 样
第二节 《茶馆》
1.《茶馆》内容
三幕话剧《茶馆》发表于1957年 1、《茶馆》的内容简介 第一幕描写了戊戌变法失败后 第二幕描写袁世凯死后的民国初年 第三幕描写了抗日战争胜利后
2.《茶馆》的艺术成就
(1)主题深刻构思巧妙 A、打破了“三一律” 人像展览式的“图卷戏”构架
“左倾”后歌剧的兴盛
原因: 一、“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二、中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特点: 一、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二、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三、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最 近 一 段 时间 挺累的 ,人也 累,心 也跟着 累。不 知远方 的你, 是否理 解。不 想 多 说 什 么 ,因为 说多了 只能埋 怨。 我 理 解 你的 同时, 你是否 理解我 呢!看 着 你 写 下 的 心情, 我也陷 入了沉 思。在 你的心 中,你 是否也 曾喜欢 过我。 我 也 挺 迷 茫 的 ,因为 你从来 都不言 语。我 只是猜 测,却 无法确 认。我 不想伤 害你, 也 不 想 伤 害 我自己 ,因为 我的猜 测。 你 的 心 意我 也许不 明白, 我的心 情你也 许 无 法 理 解 。我不 是要你 给我什 么承诺 ,我只 是想简 单的听 你说一 句,哪 怕简单 的 一 句 。 你 什 么 也不 说,我 猜不透 你对我 的心意 。我不 知道, 我是否 也在你 的 心 里 。 好 几天了 ,我以 为让我 们冷静 一下, 也许你 会明白 我的心 意。 不 联 系 是 让 你 明 白,我 是否在 你心里 。不联 系是想 让你知 道,你 对我的 心意。 不联系 是 让 你 想 清 楚,你 是否明 白我。 为 什 么 喜 欢一个 人是那 么简单 的一件 事,搞 的 那 么 复 杂 。真的 让人猜 不透, 看不透 。也许 我根本 不该往 那方面 去想, 也许是 我 想 多 了 。 感 情 这 东 西谁能 说清, 相信真 喜欢一 个人也 许会。 不是没 有喜欢 我 的 人 , 只 是我喜 欢上了 你。我 的决定 在于你 的心意 ,不知 你是否 明白。 如 果 一 切 从 未 开始, 那就让 我们从 此归零 。你还 是你, 我还是 我,我 们还向 从前如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

2、1958~1965年 (1)历史剧:郭沫若《蔡文姬》、 《武则天》、田汉《关汉卿》。 (2)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千万不 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 三、歌剧的发展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 姐》、《江姐》等。
第二节:《茶馆》
一、老舍建国以后 的剧作
《方珍珠》 《龙须沟》 《西望长安》 《神拳》等
第五章:50~60年代戏剧
第一节:概述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1、1949~1957年间,主要任务是戏曲的 推陈出新。 2、1958~1976年间,主要成就是京剧现 代戏的重大突破。

二、话剧的新变
1、1949~1957年 (1)多幕剧:老舍《龙须沟》、胡可 《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 夏衍《考验》。 (2)独幕剧:崔德志《刘莲英》、鲁 彦周《归来》。 (3)第四种剧本:杨履方《布谷鸟又 叫了》、海默《洞箫横吹》。

二、陈年老酒味更醇Leabharlann (一)《茶馆》的创作和演出
1957年《收获》创刊号 (二)《茶馆》反映的时代 1、第一幕:清朝末年戊戌政变失败以后 2、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时期 3、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独裁统治时期 (三)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1、王利发:精明、干练,富有处世 经验,而又胆小怕事。
2、常四爷:耿直、刚强,有正义感和爱
(二)语言幽默,富有个性化 (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 三节:《关汉卿》
1、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2、戏中戏的结构 3、话剧加唱的手法
思考题:
简述《茶馆》的艺术构思。
国心。 3、秦仲义: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民族资本家, 一心走“实业救国”的路。
三、独特的表现形式
(一)、新颖的艺术构思 1、侧面透露法 (1)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第五章,戏剧

第五章,戏剧

第五章戏剧欣赏与剧本的写作本章内容戏剧文学常识剧本的写作第一节戏剧文学常识一、戏剧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戏剧概念: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西方指话剧,我国则包括了戏曲、话剧和歌剧等剧种。

2.历史回溯:总的来看,是在仪式(巫术、宗教)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

中国戏剧:春秋战国时期以歌舞娱神;汉代,出现娱人的歌舞百戏,俳Pái优是最早的滑稽剧演员;魏晋、唐代,出现表演故事的参军戏;宋金时期,戏剧形态初具规模。

元杂剧产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是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今天戏剧的内涵作了某些规定,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话剧、歌剧、舞剧的尝试,把西方的话剧与东方的戏剧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戏剧的真正认识:戏剧是一种以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因素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杂剧四大家。

明清时期,传奇极盛,清末,标志着民族戏剧特色的京剧成熟;近代,西方话剧进入中国,文明戏是早期的话剧。

3.戏剧四要素:演员、舞台、观众、剧本。

其中,演员的当众表演是核心。

4.戏剧文学概念:通称剧本,是戏剧演出用的脚本,戏剧艺术家塑造舞台形象的依据。

比较完整的剧本的出现表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熟。

作家有意识的进行剧本写作为戏剧表演奠定了基础。

剧本和戏剧的关系:剧本对演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演出又不断以实践的方式完善着戏剧文学的创作。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1.容量大小:多幕剧、独幕剧、小品多幕剧:结构上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体制就是典型结构。

独幕剧:用一幕演出完整故事,情节的基本部分集中在一场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茶馆》是其中独树一帜的一部,它以杰出精湛的艺术创造成为中国当 代话剧的经典。
1、艺术构思与表现方式:侧面透露法
• 一个小茶馆,映出三个旧时代的剪影(清末1898年初秋;军阀混战的民国 初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是为表达“埋葬三个旧时代”的政治 主题。
• 宏大主题借以“侧面透露”的正面载体是茶馆“小社会”中的“小人物” 的生活,这一手法与当时流行的正面突出、直截了当、高亢昂扬的颂歌显 出了很大的距离。
• 旗人出身的老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既批 判又眷恋的复杂情感。作为文人的老舍在他 笔下的人物身上渗透了的无奈中的自尊。
• 大戏落幕前,三个老人又聚到裕泰茶馆,把捡来的纸钱撒向天空以示自我祭 奠。这是荒诞的滑稽,又是悲凉的困惑,是无奈的调侃,更是绝望的挣扎。
• 第三幕剧照:三个老人自我祭奠。
• 3、“话剧民族化”的典范 • 《茶馆》是“话剧民族化”的典范。它的典范性首先体现在活的“老
4、《茶馆》独特的悲喜剧美学
• A 悲剧情感的节奏。 • 三幕戏是人来事往中情感节奏不断下沉,整体上构成“改良、改良,越改
越凉”直到“冰凉”的发展线索,最后又通过三位老人的自我祭奠形成一 个无奈而微渺 的反弹。 • B 悲剧情感的层次。 • 《茶馆》以“埋葬”的方式写“挽歌”,也以“埋葬”来求取“新生”。 微渺的趋上的情感和沉重的下落的情感不断交织,后者把前者一点一点、 一滴一滴地拉下去,直至湮灭。 • C 独特的悲喜融合的情感色调。 • 《茶馆》“笑中有正”,“悲”中也常常含“笑”。
大的欢迎,并非是因其文本所蕴涵的美学力量,而是这些作品中所容纳的 大量知识或哲理满足了建国初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读者迫切希望掌握知 识的社会心. 理罢了。” 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
四、“随笔与小品的余绪”
• 50年代初,周作人曾在上海《亦报》等小报发表不少随笔,周瘦鹃 也写了很多花木小品。
了《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 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等10余部散文集。
• 作品具有和谐美,作品中少见尖锐的矛盾冲突,更多的是对人生的 关怀和热爱。
• 从中国文学传统中吸收了丰富的养料,又努力借鉴西方文艺技巧。 她的散文结构缜密,技巧圆熟,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意境隽永, 情愫浓重。
.
• 第一幕曾被曹禺誉为“古今 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 2、小人物与老舍的气节
• 王利发委曲求全,骨子里却是不服输的;他最后的上吊也表现出气节。 • 秦仲义傲然耿直,他有维新救国的梦。 • 常四爷有点顽固,却又刚强、倔强,“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
他的话铿锵有力。 • 要面子的松二爷也有着自己卑微的坚守。
• 一、从“主情”到“主事”:建国初期散文新变 • 二、散文的三度活跃 • 第一,批评时弊的杂文一度活跃起来。 • 第二,干预生活、揭露社会问题的特写、报告文学创作引人注目。 • 第三,抒情性散文的兴起。
三、当代散文的模式:知识性与诗化
• 60年代散文在情致、格调上相对走向了舒缓与平淡。当饱涨的激 情一定程度得到缓和,“干预”的冲动和尝试也被遏制之后,散 文家们开始比较普遍地注重文体形式的经营,形成了“诗化”与 “知识性”两种散文模式。
第五章 50—70年代 戏剧散文
.
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 《茶馆》《关汉卿》
• 在50、60年代,戏剧被纳入政治体制化的组织生产,处在日益严 格的规范化过程中。
一、独幕剧与“第四种剧本”
• “第四种剧本”
• 在 1956-1957的短暂时段里,与其他诸多文艺样式的“异动”相 一致,戏剧界也涌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干预生活的潮流。
特点: 内容上与主流意识不偏不离的政治抒情; 形式上的“物(景)—人(事)—理”结构或曰“入境—通幽—显志” • 布局; 思维上的“(遇到)动情(事)—反复思索—形成意境” 的三部曲。
.•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是本时期“知 识性”散文的代表。 • 其写作特点是“用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 • 思想性与知识性相交融,思想统领知识,知识验证思想,是秦
北京”,浓浓的“北京味儿”,地道的中国人,深沉的历史感。 • 它突破了西方话剧的一贯写法,也没有走上戏曲化的传统道路,而是
创造出一种独具“中国风”与现代性的话剧形式。
• 其中有四个特点: • 第一,“人多事繁”、散点透视的戏剧结构。 • 第二,“非冲突化”的戏剧思维。 • 第三,“开口就响”的戏剧语言。 • 第四,也是最核心的,饱含着悲悯和忧患之情的悲喜剧形态。
• 主要有杨履方的四幕剧《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五幕剧《同甘 共苦》、海默的四幕剧《洞箫横吹》,还有赵寻的《还乡记》、 鲁彦周的《归来》、王少燕的《葡萄烂了》等。
• 这些作品风格清新,书写人情人性,张扬人道主义精神,大胆突 破禁区、干预生活,曾经引起很大关注。它们突破了“工人剧 本”“农民剧本”“部队剧本”充斥剧坛的状况,因此曾被称为 “第四种剧本”。
四、 “社会主义教育剧”
• 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发出号召,要求全党全国人民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 讲”。一场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国内展开。出现了一批与社教 运动相配合的戏剧,戏剧史上称为“社会主义教育剧”或“反修防 修剧”。
• 代表性话剧作品是《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和《千万不要 忘记》(丛深) 。
牧散文的自觉追求。 • 他较有影响的作品有《社稷坛抒情》《潮汐和船》等。
秦牧
• “用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 秦牧:《散文创作谈》 • “地球是颗红玛瑙,我爱怎雕就怎雕。” 刘白羽:《红玛瑙》 • “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杨朔:《荔枝蜜》
• 声音 • “秦牧的散文仅仅是文化贫困状态下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在当时受到那么
• 邓拓以“马南邨”为笔名写作的“燕山夜话”专栏,以及他联合 吴晗、廖沫沙共同以“吴南星”为笔名写作的“三家村札记”专 栏,还有唐弢以“晦庵”为笔名写作的书话,都是当时较有影响 的知识性散文。
• 诗化”构成了60年代初散文的总体特征。除有“三大家”之称的 杨朔、刘白羽、秦牧外,吴伯箫、曹靖华、菡子、袁鹰、碧野、 何为、陈残云、郭风、柯蓝、峻青等也都致力于散文诗化意境的 营造,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所谓“酿造诗意的散文作家群”。

• 马森(1932—,山东齐河人)长期任教于欧 美各国与中国台湾,在写实主义、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和荒谬剧的多种影响下进行戏剧创 作。
• 《花与剑》富哲理意味,花象征着爱,剑象 征着恨。父亲一手拿花,一手执剑,象征爱 与恨和生命同在,同为一体的两面。
2011年爱剧团演出的话剧《花与剑》
第三节 50—70年代散文
• 这些文章疏离于当时的文坛主流,不用大红大绿眩目,却凭幽兰暗 香的韵致入心,以看似无心插柳的闲情逸致,一定程度上接续了写 真心、抒性灵的中国现代散文精神,是为“随笔与小品的余绪”。
• 周瘦鹃在他的紫兰小筑
1968年8月,周瘦鹃自沉于紫兰小筑的这口井中。
台湾香港散文
• 琦君(1918─,浙江永嘉人,原名潘希真),1949年赴台 • 195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散文合集《琴心》 • 散文集《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
• 这一教育过程的展开,是通过对一双花袜子的物质要求的 否定,进而全面否定物质意义上的上海,以取得对上海的 精神的胜利。
• 剧中预设了两个敌对的因素:物质与精神。前者等同于城 市、上海、.。资产阶级、香风毒雾、“糖衣炮弹”,后者则 等同于革命传统、革命意志、革命作风。
• (南京军区文工团演出 )
第二节 台湾戏剧
• 《同甘共苦》和《洞箫横吹》都以农业合作化为背景,前者通过一位 农民出身的领导干部的婚姻家庭生活的聚散离合,探索伦理道德与情 感问题,后者大胆批判官僚主义、揭露社会阴暗。
• 《布谷鸟又叫了》具有清新自然的喜剧风格。童亚男是一个富有青春 活力、热爱生活、独立自主、满怀理想的农村新女性,她像布谷鸟一 样的自由欢唱、不甘屈服,体现着新的思想观念,焕发出自己青春的 生命力。青春生命气息的成功表现,赋予了剧作艺术的魅力。
• 他的散文饱含着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丰富的生活阅历 使他积累了独特的人生经验。他的作品大多是对人生澄澈的观照, 无论记事、说理、抒情,都显示出对人生的独特领悟。
• 其《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验石》《我们现代人》号称“人生三 书”,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
.• 张晓风(1941─,江苏铜山人)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相继出版
• 姚一苇(1922—1997,江西南昌人)曾任职于台湾银行,后在大学主讲 戏剧理论,是一位学者型剧作家。
• 剧目《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红鼻子》《重新开始》,可以 毫不逊色地进入中国当代优秀戏剧之列。
• 《红鼻子》中神赐的出走和对失落的自我的寻找,以及最后的祭献,将 姚一苇戏剧深层结构中的人的困境与对人的压抑和异化相对峙的另一条 线索明朗化。
• 《关汉卿》 (1958年),田汉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 田汉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采用“六经注我”的办法,塑造了自 己心目中的关汉卿形象:主要不作为风流才子、杂剧班头,而是一 位刚正不阿、为民请命、具有浩然正气的艺术家。
• 戏中戏的手法,为此剧结构上的鲜明特色。剧中穿插了《窦娥冤》 的创作、排演,戏里戏外相映照,强化了剧作的思想表达与艺术性。
《同甘共苦》
二 历史“翻案”与艺术“翻案”
• 田汉《关汉卿》(1958年)和《文成公主》(1960年) • 郭沫若《蔡文姬》(1959年)和《武则天》(1960年) • 曹禺《胆剑篇》(1961年)等。 • 50-70年代历史剧集中出现于1960年前后,与50年代中后期文学
界“干预生活”的现实精神的受挫,是具有深层联系的。
• 《霓虹灯下的哨兵》表现的是与“不拿枪的敌人”的斗争。这部戏在当年 影响很大,曾有“全国一片‘虹’”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