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以建构主 义看西方文学中的中 国工业形象
以建构主义看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工业形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学作品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其中的中国工业形象更是反映了西方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认知和理解。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究其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建构而成的。
这一理论应用于对西方文学中中国工业形象的研究,意味着这种形象并非对中国工业的客观反映,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观建构。
在西方文学中,中国工业形象的建构往往受到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西方对中国的认知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手工业产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给西方留下了神秘而美好的印象。
然而,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殖民扩张,中国在工业领域逐渐落后,这一时期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中国被视为一个停滞、落后的国家。
这种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文学中对中国工业形象的描绘,往往强调中国工业的原始和粗糙。
政治因素在西方文学中中国工业形象的建构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政治对立使得西方对社会主义中国持有偏见和误解,这种政治偏见也渗透到了文学作品中,对中国的工业发展进行负面的刻画。
经济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中国工业的迅速崛起对西方一些国家的产业造成了冲击,这可能导致西方文学中出现对中国工业的担忧和恐惧,将其描绘为具有威胁性的力量。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西方文学中中国工业形象建构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勤奋务实等价值观存在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西方作家在理解和描绘中国工业时出现偏差,无法准确把握中国工业发展背后的文化动力。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中国工业形象呈现出多种特点。
有时,中国工业被描绘为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工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辛苦劳作。
第七讲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3.付满楚(Fu Manchu) 最充分体现“黄祸”论调的文学人物是 “付满楚”(也有人译为“付满州”),他几 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西方关于中国的套话, 最初出自英国作家萨克斯· 罗默(Sax Rohmer)之手,成书之前首先在英国杂志上 连载,受到关注。1913年,罗默发表了小说 《付满楚博士的秘密》(The Mystery ofDr.FuManchu),付满楚成为英国人耳熟能 详的角色。罗默一生写了很多关于付满楚 的小说,包括13部长篇、3部短篇和1部中篇。 付满楚邪恶、凶残,令人恐惧而又充满诱惑。
研究案例: 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 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季 刊) 2004年第1期(总第93期) 林丰民:《<一千零一夜>中的东 方形象与对他者的想象》, 外国 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第三种态度是亲善的。 异族文化进入到注视者的视野之 中,被看作是正面的,与本国文化 并驾齐驱、各有优点,可以相互交 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塑 者与他者构成一种平等亲和的关 系。在此种关系形态中,他者和形 塑者都呈现为正面形象。
三、西方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
1.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 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 制度的研究,西方人发现中国有一位伟大的 哲人———孔子,是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创立 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四书五经赋予中 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 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 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 生了,并成为西方“中国热”的一个重要方 面。
5.功夫(Kung Fu) 李小龙在银幕上是正义的化身,从道理上讲 这应该是西方塑造的一个积极的、正面的 中国男子形象,但事实并不如此。李小龙虽 然武艺高强,但不近女色,缺少人情味,只知 蛮打蛮拼,毫无对女性的温情和绅士风度, 这是西方在塑造中国形象时剥夺东方男子 的性象征,把东方男子刻画成性冷淡、性无 能的后殖民心理在作祟。
世纪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流转
世纪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流转/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英语论文英美文学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流转每一个时代,在西方都可以找到一个塑造中国(人)形象的代表,13至14世纪是意大利人,16至17世纪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8世纪是法国人,19世纪是英国人,20世纪是美国人。
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在它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通过对20世纪美国文学作品中“中国形象”的探索,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形象”的变迁与流转。
一、形象的内涵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image)是指一国文学对他国形象的塑造与描述。
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学者巴柔将它定义为:“在文学化的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关于异国看法的总和。
”据此,我们可以把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理解为:国内外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而形成的对中国国家、政治、文化整体的有关价值观、伦理观、审美理想、生命力、精神风貌、社会状况等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二、西方“中国形象”研究作为一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大国,中国在西方人的眼里一直有着某种神秘色彩,自马可波罗时代以来,西方人一直未曾停止过对中国的了解,格里高利·布鲁、史景迁、夏伯嘉等人都剖析了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中国观的演变历程,概括为16世纪的好奇,17、18世纪的崇尚与批评,19世纪的否定,20世纪上半叶的肯定。
目前西方学者在研究西方中国观时,运用最多的是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
《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从乌托邦到丑陋不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案例:▪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季刊)2004年第1期(总第93期)1.文章主要内容:该文章主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提出各个时间段西方关于中国的”套话”,并分析套话产生的原因,说明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化。
2.什么是套话:“套话”是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描述异国异族形象的一个术语,是形象的一种特殊而又大量的存在形象,因而也是形象研究中最基本、最有效的部分。
“哲人王”、“中国佬约翰”、“异教徒中国佬”、“付满楚”、“查理·陈”、“功夫”等都是西方文学用于描述中国形象的套话。
这些套话并不是中国形象的真实情形,而是西方人出于自身需要,将中国欲望化的虚幻。
3.形象学定义: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4.形象学的研究内容:1、注视者,即形象塑造者一方。
影响注视者构建他者形象的几个因素: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2、他者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异国肖像(包括异国绘画、瓷器、挂毯等)、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
异国作为他者形象,不仅是形象的塑造者制作出来的,也是被形塑者自我化了的。
他者形象从来都不是他者现实的客观呈现,其作为形象本身则始终具有浓烈的意识形态或乌托邦色彩。
3、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狂热、憎恶和亲善5.三种关系在《欲望化他者》中的表现:●第一种关系形态:狂热。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形塑者将他者置于崇高的地位,对其表现出极度的仰慕、倾心和迷恋,趋向于将他者的形象塑造成人间天堂或世外桃园,使之具有浓重的乌托邦幻象色彩。
与此同时,贬抑、否定本土文化、价值及生活方式,并将其呈现为否定性的形象。
在《欲望化他者》文中的反映: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13世纪到18世纪)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研究,西方人发现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孔子,是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创立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
西方的中国形象形象学
西方的中国形象形象学第一篇:西方的中国形象形象学西方的中国形象摘要:随着历史的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科学的进步都成为不可逆行的潮流。
在这过程中各国间的交融交往编织了整个地球村。
古往今来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在不同时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本文中以1250年作为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的起点、1750年作为重要转折点,20世纪后的毁誉参半来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西方;中国形象;一、中国形象的起点首先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历史起点。
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于1250年前后。
这一时期,西方对中国属于朦胧的探索阶段,比较多的是着眼于中国的整体感知。
对中国的形象也是属于积极的,正面的。
可以分为“契丹传奇”,“大中华帝国”,“孔教乌托邦”三个阶段。
1245年,《柏朗嘉宾蒙古行记》与《鲁布鲁克东行记》中出现有关“契丹”的介绍,将最初的中国形象带入中世纪晚期的西方文化视野,而且确定了这种东方情调的传奇的意义:大汗统治下的契丹,是财富与秩序的世俗天堂。
接着是《马可·波罗游记》与《曼德维尔游记》。
这两部书是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拥有的东方知识百科全书。
这些书用几乎程式化的套语称赞大汗统治下的“契丹与蛮子”地大物博、商贸发达、君权强盛、国富民强……创造了西方集体记忆中的“契丹传奇” [1]。
所谓“契丹传奇”是关于东方世俗乐园、关于财富与君权的传奇。
它不仅具有清晰的形象,还有确定的类型化的意义与价值。
欧洲中世纪晚期的契丹传奇将中国塑造成财富与君权的象征,表达了资本主义早期萌生的世俗精神。
他们对中国的羡慕和崇拜的同时,也在遗憾自身的缺憾、压抑对宗教的不满,并表达自己的欲望与向往。
“大中华帝国”时期是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门多萨神父的《大中华帝国志》出版,标志着契丹传奇时代的终结。
中华帝国第一次在西方文本与文化中获得了历史化的清晰完整的形象。
它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优越的中华帝国形象,它的意义不是提供了某一方面的真实的信息,而是总结性地在西方文化视野中树立了一个全面、权威或者说是价值标准化的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现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下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化就开始迅速发展并给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全球化最显著的一个影响就是它使得货物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人口流动以及人口迁移也越来越频繁,伴随着人口流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碰撞和发展。
而人们思想交流的同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也越来越多。
而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种比较典型且差异较大的两种文化,也渐渐地在各自的文化中看到对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英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它们的文化也由小范围的影响逐渐扩大到更广的地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也已经不再是那个闭关锁国,只知道自己按照固有模式发展的国家了,英美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对中国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
例如在生活方式上,无论是衣食住行中的哪一个方面,我们都会发现英美文化的影子,从英美国家的餐厅到英美国家的品牌再到英美的国家的建筑或者是装修风格,都体现出了英美文化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对于英美文学的传播方面,虽然就大学生层面来说,很多人对英美文学的认识还不够深。
然而,曾经有一项调查指出,在图书方面,多年以来我国对欧美国家的进出口比例超过100比1,这说明了我国引进了大量的欧美优秀的文学著作给中国读者,我们有很多很好的英美文学的资源可供我们选择,而这些资源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在英美文化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向外扩散,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虽然由于历史的一些因素,使得很多人对于中国文化不大了解甚至有偏见,然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有了孔子学院,很多国家也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了解和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
西方的中国形象
西方的中国形象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知识与想象,经常是该文化自身结构与本质的投射与反映。
它意味着该文化自身的本质与现实之间出现断裂,于是就以幻想的形式将该文化本质投射到一种未知或一知半解的异域形象中去。
西方想象中国的两个极端形象:美化的中国形象——乌托邦化与丑化的中国形象——憎恶与意识形态化,以想象或表现的方式构筑一种西方文化系统内的中国形象,在这个形态中,西方既可以“认识”中国,又可以认同自我。
西方将中国形象乌托邦化,是为了否定西方现实秩序,达到西方对自身文化的某种反思与超越。
而在启蒙运动之后,日渐强大的西方需要一个“他者”,一个否定的形象,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感。
在19世纪之前,西方对于中国的态度,是将其乌托邦化。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马可波罗写实的游记和曼德维尔虚构的游记就是欧洲人拥有的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
《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一个地大物博,繁荣昌盛,和平安定的契丹,这对于处于黑暗时期中世纪的西方来说,契丹就是一个天堂,是其理想向往之地。
除此之外,中世纪西方文化中需要借助对中国形象的乌托邦化,来寄托他们的经济与政治需求,来超越基督教文禁欲文化而强调世俗欲望,为资本主义文明创造契机。
《曼德维尔游记》是作者在既定的基督教视野和西方传说文化下,融合获得的关于东方的知识,虚构而成。
书中同样赞叹契丹城市繁荣,政治清明,物产丰富。
在西方中世纪晚期,对财富欲望的向往投射到了契丹传奇中,黄金与丝绸的神秘乐土的传统构筑起西方人的远东神话。
对于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来说,契丹意味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他们集体无意识中的欲望的信息,也表达了西方人对世界与西方文明自身的识别与认同意识。
13-15世纪西方对中国形象的物质化,是用金银和钻石的世界看东方世界,而在17世纪,西方再一次对中国形象进行乌托邦化——中华帝国,将视野转向了中国的文明,构筑了一种独特而优越的政治伦理与文化制度。
启蒙时代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将中国当作欧洲的榜样,在改造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中国形象。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解读一、不同时期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一)19世纪至20世纪间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学中,出现中国形象的文学作品最早是在19世纪时期,中国以本土华人劳工的形象出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
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对中国形象进行了丑化和抹黑。
19世纪至20世纪间,中国形象一直以负面为主。
主要原因为1848年加州发现金矿,其后大量的中国人进入加州做劳动力,但由于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已经根深蒂固和排华运动正在进行等多种原因,中国形象被严重黑化。
比如有作者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华人劳工形象,对其描述为使用阴谋诡计和没有时间观念的中国佬。
(二)20世纪以后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如此黑化与不堪的中国形象直到20世纪左右开始得到改善,中国的形象在美国以及世界发生了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对战争产生了巨大的恐惧,西方人民的优越感和自信心被严重打击。
此时美国作家为了安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试图从神秘的东方和中国文化中寻找希望。
比如,在1925年厄尔.比格斯创作了一系列的侦探类小说,而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一名中国人,该主人公被赋予了聪明睿智、正义凛然和幽默风趣等特质。
该系列书出版后,得到了较为不错的反馈和美国人民的喜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一部分美国作者怀着傲慢与偏见的态度,再次抹黑中国形象。
但其中,也有客观全面描写中国形象的美国作家。
他们在作品中,客观描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因此整体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彼得海斯勒是美国文学界的代表,他深入中国生活了数十年,对中国有较多的接触与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所描述的中国也较为客观与全面。
他笔中的中国既有善良团结和包容的一面,但也存在排外和消极的一面。
二、不同类型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美国文学有大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游记以及戏剧,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表现中国形象的描述。
米丽耶德特利《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背景:19世纪前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演变:
二,总述阶段划分:
(一)第一阶段:18世纪末------第一次鸦片战争(过渡期)
(二)第二阶段:1840年------20世纪前十年(史料丰富,统一性:论述重点)三,第一阶段:(背景: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
新的记录较少,只在一些诗歌或其他作品的零散段落中,而之前的作品相互矛盾,产生迷惑情绪;依据异国肖像,产生“套话”了的中国形象(一)第一阶段中国形象分类
I 注视者不同(受身份、先见、时间等影响)
1,宗教人士
耶稣会士:颂谕
新教徒:不怀好意(官僚---文盲;商人---无赖)
2,交往受挫者
使团(游记):鞭挞
商人(笔录、口述):恼恨
II作品表现的态度不同
1,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是浪漫主义代名词;从中国诗歌中汲取灵感
形象:“奇幻中国”、“诗人与歌妓的浪漫生活”
儒官:大腹便便、富有
小女人:吊眼、小脚
2,一些作家:试图揭示“中国幻想”、
形象:“发育不全的民族在暮年享受颓废的快乐”
诗人、儒官:毫无节制的鸦片和爱情耗空了身体,无行动力
女子:无灵魂,肉欲快乐的尤物,“廉价”“卑贱”
3,一些作品:蔑视、俯就态度
形象:反面的,受嘲弄的中国人
具体表现:①②③④
(二)第一阶段中国形象总结:
“表面化”、“漫画式”:集中于衣着饰品、外形特征、琐碎小事
精神状态描写:自相矛盾。
形象学专题知识课件
•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世界市场旳雏形出现; • 二是世界地理旳观念开始形成。
第二卷:《大中华帝国》
• 地理大发觉时代(约1405—1650年)中华帝国第 一次在西方文本与文化中取得了历史化旳清楚完 整旳形象。
第七卷:《第二人类》
• 西方对中国旳关注,首先是物,其后才是人; • 首先是外在旳习俗制度,其后才是内在旳精神气
质。 • 他们以为中国人是有智慧旳文明人,甚至哲人。
但也发觉了中国人性格上旳弱点,如好吃喝、不 诚实、自负、迷信…… • 总之,中国人成为与众不同旳“第二人类”,形 象与性格不断被异类化、另类化、丑化、漫画化。
龙图腾旳争议
• 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友富教授 提出,中国旳图 腾—龙在英文里被译为“drag-on”,在西方世 界被以为是一种充斥霸气和攻击性旳庞然大物。 “龙”旳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 旳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某些不符合实际旳联 想。所以他提议重构国家形象品牌。【法国旳图 腾是公鸡,也曾引起异议,但多数法国人是接受 这一图腾旳,因为它代表了法国旳光荣】
• 付满楚和查理.陈一度是美国大众文化中定型化旳 主导华人形象,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旳内涵。 他们一种被塑造成恶魔,一种被描绘成模范少数族 裔,但都是缺乏男性气质旳华裔男子,是“非性 化”、隶属性、边沿性旳经典。
我们旳态度
• 中国形象作为他者,帮助西方确认西方主体旳世界 观念秩序。
• 西方人对中国旳了解,永远是他需要得到旳了解; 歪曲是存在旳,意识形态也是难免旳。但西方旳认 知和言说,也非完全无中生有。
影响研究-形象学-译介学复习过程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二、翻译的性质和要求
关于翻译,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1、《翻译的理论概要》:“翻译的等值就是表
美国学派:一方面警惕异国形象研 究对“文学性”忽视,另一方面主要 从事的是文化政治研究,并且更具 实用性。
各种后现代理论特别是后殖民批评 对异国异族的研究:“东方主义”“异 国情调”“中心与边缘”“族群认同”等 概念进入形象学。后殖民批评对莎 士比亚作品中的形象评判。
形象学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中获益。 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套话是在个人表达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某种 一致性,众人认可,众人使用,在话语交 往中有特点的所指,标志着对他者固定的 看法。
如法国人的浪漫 德国人的严谨 西班牙人的热情 中国的功夫 日本人勤奋 韩国人时尚 犹太人精明 洋鬼子,大鼻子
四、他者
后殖民的他者:在萨义德看来,东方 作为西方的“他者”形象存在的是被西方 建构和表述的。东方是被西方虚构和 想象出来的。
第一节 形象学的发展历史
一、形象学研究在西方
20世纪初,巴登斯贝格:《法国文学中的 英国和英国人》
让·玛丽·卡雷:《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 (1800-1940)
1951年,基亚:《比较文学》“人们所看 到的外国”为题设专章讨论,将异国形象 研究由“事实联系”延生到文学、文化。
20世纪60年代,巴柔:异国形象不是研究 个人或单一文化,而是两种互动,应该置 于“社会集体想象”层面上。
二、形象学在中国
郭嵩焘:《使西纪程》(1876)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解读中国,在解读、构建他们眼中的中国的同时重新认识自我。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哲人形象1. 在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将一个富庶、文明、繁荣的契丹蛮子国(古时对中国的称呼)展现在西方人面前,令他们叹为观止。
2. 14世纪中期,英国座椅上的旅行家曼德维尔在其虚构的小说《曼德维尔游记》中再次用这一想象中美丽神奇的传奇国度,强化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
此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皇帝仁慈、公正、勤勉,富有智慧与德行。
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是由于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创立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
四书五经赋予中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生了。
当然,不管是17世纪的哲人王康熙,还是20世纪的哲人王毛泽东,都被西方人涂上了浓重的想象色彩和理想化色彩,目的是为了利用中国形象来改造自身。
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用它抨击暴政、挑战神学;20世纪的西方人则,试图用它来拯救被战火和功利燎焦的灵魂。
中国佬西方人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到了19世纪来了一个大逆转,中国由开明、富饶、发展、繁荣一变而为专制、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由聪明、勤奋、坚强、质朴变成愚昧、奸诈、怯懦、保守,西方的中国观由钦佩、狂热、仰视转为批判、憎恶、蔑视。
1.英国著名的《笨拙》杂志在1858年4月10日上刊登了一首诗,题为《一首为广州写的歌》,诗中对中国佬约翰极尽丑化谩骂之能事,声称约翰牛逮着机会就会好好教训中国佬约翰。
2.在一篇题为《中国佬约翰》的小说中,哈特有这样一段描述:“持久的卑微意识——~种在嘴和眼睛的线条中隐藏着的自卑和痛苦。
……他们很少笑,他们的大笑带有超乎寻常的、嘲笑的性质——纯粹是一种机械的痉挛,毫无任何欢乐的成分——以至于到今天为止,我还怀疑自己是否曾经见到过一个中国人笑。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解读中国,在解读、构建他们眼中的中国的同时重新认识自我。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哲人形象1. 在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将一个富庶、文明、繁荣的契丹蛮子国(古时对中国的称呼)展现在西方人面前,令他们叹为观止。
2. 14世纪中期,英国座椅上的旅行家曼德维尔在其虚构的小说《曼德维尔游记》中再次用这一想象中美丽神奇的传奇国度,强化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
此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皇帝仁慈、公正、勤勉,富有智慧与德行。
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是由于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创立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
四书五经赋予中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生了。
当然,不管是17世纪的哲人王康熙,还是20世纪的哲人王毛泽东,都被西方人涂上了浓重的想象色彩和理想化色彩,目的是为了利用中国形象来改造自身。
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用它抨击暴政、挑战神学;20世纪的西方人则,试图用它来拯救被战火和功利燎焦的灵魂。
中国佬西方人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到了19世纪来了一个大逆转,中国由开明、富饶、发展、繁荣一变而为专制、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由聪明、勤奋、坚强、质朴变成愚昧、奸诈、怯懦、保守,西方的中国观由钦佩、狂热、仰视转为批判、憎恶、蔑视。
1.英国著名的《笨拙》杂志在1858年4月10日上刊登了一首诗,题为《一首为广州写的歌》,诗中对中国佬约翰极尽丑化谩骂之能事,声称约翰牛逮着机会就会好好教训中国佬约翰。
2.在一篇题为《中国佬约翰》的小说中,哈特有这样一段描述:“持久的卑微意识——~种在嘴和眼睛的线条中隐藏着的自卑和痛苦。
……他们很少笑,他们的大笑带有超乎寻常的、嘲笑的性质——纯粹是一种机械的痉挛,毫无任何欢乐的成分——以至于到今天为止,我还怀疑自己是否曾经见到过一个中国人笑。
西方的中国形象
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华文明5000年来,经历了各种苦难,也经历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
通过总结几千年来外国人对中国的不同看法,我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感慨——原来我们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如此丰富多彩,原来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会成为一部完整的中国形象变迁史。
中国走向世界,同时也意味着世界走向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一过程中,外来的人们还表现得更为“主动”。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咱们开门走出去,正由于外面有人推门,敲门,撞门,甚至破门跳窗进来”。
当中国人远度重洋,以惊奇的双眼观察世界的时候,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也飘洋过海,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
他们用异域人的眼光打量着这块陌生的国土及其生活在这里的芸芸众生,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各种著述,留下了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中国人民族性格等方方面面之形形色色的记录,观感、研究和评论。
无论是从历史研究、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还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认识等多种角度来看,这些著述都不该是封存在库的资料,而是有待开发、内容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进入近代,确切说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就开始关注西方人的看法。
尤其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里,我们强调西方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借镜自鉴,要从西方人那里看到我们的真实、本质,甚至看到现状。
我想讲清楚三个问题:第一,西方的中国形象往往并不符合中国的现实。
第二,即使西方经过启蒙运动、理性教育、民主开明,对中国也没有一致的、理性的看法。
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是经常摇摆不定的,而且是经常变化的。
第三,今天无论西方对中国有什么看法,都不是产生自今天的,它是有历史渊源的。
虽然,在那中国人备受欺压的岁月,西方人关于中国的著述往往带有程度不同的歧视意味和阴暗色调,但其中也不乏认真观察、深切体会、既具有洞察力又深怀同情心的明智之作。
它们的作者或是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传教士、外交官,或是为清政府所雇佣的官员、教习和科技人员,或是外国在华报刊及西方各大报派驻中国的记者,或是考察、游历中国的作家、学者、律师和商人,其角色种类之繁,观察范围之广、层次之多、内容之细致深入,总体说来均远非同时期观察西方的中国人及其有关著作可比。
浅析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浅析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王璐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在世界文化史上,多元文化碰撞和互相渗透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人类文化交流中,西风东渐和东风西渐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但在研究实践中,前者是中国学者谈论较多的话题,而后者无论是从事研究的人数还是所取得的成果相对来说要少的多,这与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不相宜。
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由一系列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截然相反的关于中国与中国人的形象特征构成,这些印象特征像保留剧目一样,是基本固定的。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就像在不同的演季中一样。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挑选其中一个侧面的精神特征,将其表现出来.关键词:美国文学中国形象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对中国进行的描写有很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很多美国人和美国的文学作品都用异域眼光来打量这块陌生土地和这块土地生活的人们,也写下大量的关于中国形象描写的作品,展现了对中国的经济的、政治的、生活的、文化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不同观点和评论。
1.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发展轨迹特征从美国的整个中国观历史的沿革看,美国人在早期承袭不少的欧洲人关于中国形象的见识,当然也包括偏见。
欧洲文学尤其是旅行游记以及传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和美国人亲临中国观感共同构成了早期的美国人关于中国的认识基础。
美国人长期以来关于中国的印象是中美关系研究重要的领域,是文化互识的现象,美国文学之中的中国形象是一种文化跟一种文化之间的体察认知,虽然不乏偏见和鄙视的情况存在。
美国对于中国的认识是经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这种变化体现在文学作品以及新闻的报道中。
在19世纪的后半叶开始,美国的文字叙述里关于中国的形象描写就已经相当的可观。
通过这些中国各种着述我们会发现,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关于中国观察和记述是有中国人不察独特的地方。
很大一部分主要是对于基层的社会记录,而多数所见和所闻都显得更加的别致和细腻,这些都能成为补充中文记载缺漏参考的资料。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作者:马海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9期摘要:西方世界通过在中国这一异域文化中寻找具有原型意义的对象作为据点,将自我所渴求和构想的,或是得不到充分表达的文化因素投射出来,展开其对中国的构筑和想象,而后又带着这种对异域的识知系统回归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去,审视和重建自我。
关键词:中国形象;自我认同;镜像;作者简介:马海婷(1987-),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事实上,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塑造(或赞同、宣扬)该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并表明了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空间。
”[1]“形象”这一概念是某一主体立足于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据点,与对象间自觉建立起发现与被发现、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关于对象的印象,所以形象的关键也就不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对立关系中。
在西方文化系统中,中国即是一种想象性地理存在,作为他者之镜验证西方自身的存在。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经过整个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的过程,而逐渐形成一系列套话模式,这些套话随之成为一种本质性的知识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西方世界对中华民族的看法中去。
随着西方文化自身的每一次的动荡,中国形象在西方出现的7个多世纪(马可·波罗朝代)中,经历了被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并且一直作为西方人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而存在。
13世纪中期是西方现代历史的起点,是西方世界知识、经济体系形成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形象进入西方世界的开始,《马可·波罗游记》(1298年)、《曼德维尔游记》(1357年)、《鄂多立克东游录》(约1330年)三大“游记”成为最先表述中国的西方世界读物。
西方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西方文学里的中国形象摘要:在比较文学中,形象是对异族的一种总体性看法。
西方文学里的中国形象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对西方文学里的中国形象的思考,发现一国的实力决定了自身形象。
因此,通过坚持经济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实现“中国梦”,是改变中国形象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中国梦”;形象;西方文学;套语;中国特色长期以来,西方文学中存在着一种特别的“中国形象”,这个形象或许与客观存在的中国实情不符,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多数西方人(尤其是那些尚未深入接触过中国的西方人)。
本文阐述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自身、反省自身,为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社会层面的内省。
一、形象的意义中文里的“形象”一词,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二是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
[1](P1289)从这两个含义来看,无论在哪种解释中,形象都包含着激发或引起人们感情或思想的功能。
也就是说,无论某个形象是来自于现实生活,还是来自于文艺作品,虽然媒介不同,但都会对他者起到作用。
这样的作用在比较文学中亦被重视。
比较文学中所说的形象,多半指某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意象,但这里的涵义是多元的: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总体印象,还是一种集体意象。
[2](P2)显然,形象是一种主观感受,并非客观存在的,但就像定义所述,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感情。
美国语言学家米尔曼·帕里在研究《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时,就发现口述行文中存在着一个庞大却有限的口头联合体,他遂用“套语”(formula)这个术语来表示。
[3]这种套语,就像很多学者形容的,有着“夸大的信仰”、是“一种停滞不前的、物恋的表现”,还有滞定而虚幻的特点。
[4]可见,在套语的影响下,人们对异族的人会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文化想象与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东游录》 这样 的著 作 , 并 让其 内容 前 所 未 有 的 丰 富 起 来 。 正 如 赫 德 逊在《 欧洲与 中国》 一 书 中指 出 的
“ 旅行 已经揭示 了在亚 洲东 部有
.
个帝国, 其人 口、 财富、 奢 侈 和 城 市 的伟 大 均 不 仅 是 等 于 而 且 是 超 过 了 欧洲 的 规 模 。抓 住 了拉 丁 欧 洲 的想 象 并 改 变 了它 的 思 想 观 点 的 ,更 多 的是 去 了 中 国 的旅 行 , 而 不 是 亚洲 的任 何 其 他部 分 ” 。这 意 味 着 ,基 督 徒 对 东 方 的 认 知 已 经 超 越 了 十 字 军 骑 士 的 前 辈 。这 种 超 越 意 义 重 大 ,在 地 域 上 将 东 方 区域 扩 大 化 ,不 再 局 限 传 统 东 方( 耶路撒冷周边 ) ; 在观念 上 , 世 俗 意 义 超 过 圣 城 的 精 神 意 义 。 东 方 的物 产 富 足 、 城市繁华 、 交通便 利、 疆 域 广 大 让基 督 徒 震 惊 。 马可 . 波罗在游 记中这样记 载 “ 汗八里 城 坐 落 在 契 丹 省 的 行 在 ,都 是 尘 世 可 以想 见 的 最 繁 华 的 地 方 。从 上 都 到 大 都 ,大 汗 宫 殿 的 雄 伟 壮 丽令人震惊 ,居 民总数 多的难 以 想 象 ,各 种 珍 奇 稀 有 的 东 西 从 世 界各地运 到都城来 ,世 界没有 哪 个 城 市 能 与 之相 比 。” 天 城 或 天 堂 是 马可 . 波 罗常用来描绘行 在k i n —
学中的 中国形 象
圃 郑 艳 林
内容摘 要 : 中 国形 象 一 直 存 在 于 西 方 文 学 之 中 , 直 接 或 间接 反 映 着 西 方 对 中 国 的认 知 。但 西方 的 中 国形 象 并不 固定 , 一 直摇 摆 与光 明和 地 狱 , 文明和野蛮, 先 进 和 落后 之 问 。 同 一个 中国在 西 方 文 化 中的 矛 盾 形 象 , 出 现 在 历 史 时 期不 同 的诸 多 文本 之 中 , 这 些 文本 多基 于 作 者 的臆 断 而 来 , 缺 少 对 中 国真 相 的 刻 画 , 但却真实反映 了 西方 对 中 国的 文 化 想 象 。 关 键词 : 文 化想 象 中国 形 象 抗 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
一、形象学定义:
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
异国形象的研究。诸如“晚 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 象”“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 国形象”。
二.形象Leabharlann 的研究内容: 1、注视者,即形象塑造
者一方。 影响注视者构建他者形 象的几个因素:注视者 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 身份、时间
形塑者或因迷恋他者而极
力美化他者,或是厌恶他者 而竭力丑化或妖魔化他者。 凡形塑者按照其本社会的 模式,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 的异国形象,注定是意识形 态化的形象。
3、注视者与他者的关
系。: 二者之间大致构成狂 热、憎恶和亲善三种 特异的关系。
第一种关系形态:狂热。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形塑者将他者置 于崇高的地位,对其表现出极度的仰 慕、倾心和迷恋,趋向于将他者的 形象塑造成人间天堂或世外桃园,使 之具有浓重的乌托邦幻象色彩。与 此同时,贬抑、否定本土文化、价值 及生活方式,并将其呈现为否定性的 形象。
3.付满楚(Fu Manchu) 最充分体现“黄祸”论调的文学人物是 “付满楚”(也有人译为“付满州”),他几 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西方关于中国的套话, 最初出自英国作家萨克斯· 罗默(Sax Rohmer)之手,成书之前首先在英国杂志上 连载,受到关注。1913年,罗默发表了小说 《付满楚博士的秘密》(The Mystery ofDr.FuManchu),付满楚成为英国人耳熟能 详的角色。罗默一生写了很多关于付满楚 的小说,包括13部长篇、3部短篇和1部中篇。 付满楚邪恶、凶残,令人恐惧而又充满诱惑。
2.中国佬约翰(John Chinaman)
西方人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到了19 世纪来了一个大逆转,中国由开明、 富饶、发展、繁荣一变而为专制、 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由聪明、 勤奋、坚强、质朴变成愚昧、奸 诈、怯懦、保守,西方的中国观由 钦佩、狂热、仰视转为批判、憎 恶、蔑视。
在美国,“中国佬约翰”是一个对华人劳工 的蔑称,最早出自美国作家布勒特· 哈特 (Bret Harte)的笔端。华人劳工在19世纪 50、60年代为美国的西部开发做出过贡献, 曾一度受到美国人的亲善,被称为模范移民。 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部经济前景的 暗淡,华人的勤劳、节俭变成威胁美国白人 生存的“邪恶”力量,美国公众开始对他们 表现出极大的敌意,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便是 布勒特· 哈特发表于19世纪70年代的一系列 短篇故事。
第三种态度是亲善的。 异族文化进入到注视者的视野之 中,被看作是正面的,与本国文化 并驾齐驱、各有优点,可以相互交 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塑 者与他者构成一种平等亲和的关 系。在此种关系形态中,他者和形 塑者都呈现为正面形象。
三、西方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
1.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 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 制度的研究,西方人发现中国有一位伟大的 哲人———孔子,是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创立 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四书五经赋予中 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 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 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 生了,并成为西方“中国热”的一个重要方 面。
研究案例: 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 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季 刊) 2004年第1期(总第93期) 林丰民:《<一千零一夜>中的东 方形象与对他者的想象》, 外国 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5.功夫(Kung Fu) 李小龙在银幕上是正义的化身,从道理上讲 这应该是西方塑造的一个积极的、正面的 中国男子形象,但事实并不如此。李小龙虽 然武艺高强,但不近女色,缺少人情味,只知 蛮打蛮拼,毫无对女性的温情和绅士风度, 这是西方在塑造中国形象时剥夺东方男子 的性象征,把东方男子刻画成性冷淡、性无 能的后殖民心理在作祟。
第二种:憎恶。 走向了第一种态度的反面,将异族文化 视为低下的,从而对其产生不屑之情。 与他者构成显明的敌对关系。在这种 敌对的关系形态中,形塑者一方面将本 土文化置于中心地位,赋予其无比的优 越性,将自身的价值正向化,使之以美 好的幻象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则 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使其形象具有 显而易见的漫画化特征。
2、他者
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
异国肖像(包括异国绘 画、瓷器、挂毯等)、 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 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 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 范围。
异国作为他者形象,不仅是
形象的塑造者制作出来的, 也是被形塑者自我化了的。 他者形象从来都不是他者 现实的客观呈现,其作为形 象本身则始终具有浓烈的 意识形态或乌托邦色彩。
4.查理· 陈(Charlie Chan) 查理· 陈是一位著名的华人侦探。1925年, 由美国作家厄尔· 德尔· 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 创造。查理· 陈则是正义和法律 的象征,他具有处理复杂案件的非凡能力, 在探测作案动机和与恶人周旋方面表现出 老谋深算的智慧。但美国人并不是丝毫不 带种族偏见地塑造这一形象的,查理· 陈谦 卑、温和,对美国人恭敬顺从。尤其是其神 秘的行踪,满口的“子曰”,使他更像一个 马戏团的小丑,成为美国读者和观众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