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中国形象 形象学

合集下载

西方的中国形象

西方的中国形象

西方的中国形象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知识与想象,经常是该文化自身结构与本质的投射与反映。

它意味着该文化自身的本质与现实之间出现断裂,于是就以幻想的形式将该文化本质投射到一种未知或一知半解的异域形象中去。

西方想象中国的两个极端形象:美化的中国形象——乌托邦化与丑化的中国形象——憎恶与意识形态化,以想象或表现的方式构筑一种西方文化系统内的中国形象,在这个形态中,西方既可以“认识”中国,又可以认同自我。

西方将中国形象乌托邦化,是为了否定西方现实秩序,达到西方对自身文化的某种反思与超越。

而在启蒙运动之后,日渐强大的西方需要一个“他者”,一个否定的形象,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感。

在19世纪之前,西方对于中国的态度,是将其乌托邦化。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马可波罗写实的游记和曼德维尔虚构的游记就是欧洲人拥有的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

《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一个地大物博,繁荣昌盛,和平安定的契丹,这对于处于黑暗时期中世纪的西方来说,契丹就是一个天堂,是其理想向往之地。

除此之外,中世纪西方文化中需要借助对中国形象的乌托邦化,来寄托他们的经济与政治需求,来超越基督教文禁欲文化而强调世俗欲望,为资本主义文明创造契机。

《曼德维尔游记》是作者在既定的基督教视野和西方传说文化下,融合获得的关于东方的知识,虚构而成。

书中同样赞叹契丹城市繁荣,政治清明,物产丰富。

在西方中世纪晚期,对财富欲望的向往投射到了契丹传奇中,黄金与丝绸的神秘乐土的传统构筑起西方人的远东神话。

对于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来说,契丹意味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他们集体无意识中的欲望的信息,也表达了西方人对世界与西方文明自身的识别与认同意识。

13-15世纪西方对中国形象的物质化,是用金银和钻石的世界看东方世界,而在17世纪,西方再一次对中国形象进行乌托邦化——中华帝国,将视野转向了中国的文明,构筑了一种独特而优越的政治伦理与文化制度。

启蒙时代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将中国当作欧洲的榜样,在改造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解读中国,在解读、构建他们眼中的中国的同时重新认识自我。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哲人形象1. 在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将一个富庶、文明、繁荣的契丹蛮子国(古时对中国的称呼)展现在西方人面前,令他们叹为观止。

2. 14世纪中期,英国座椅上的旅行家曼德维尔在其虚构的小说《曼德维尔游记》中再次用这一想象中美丽神奇的传奇国度,强化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

此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皇帝仁慈、公正、勤勉,富有智慧与德行。

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是由于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创立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

四书五经赋予中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生了。

当然,不管是17世纪的哲人王康熙,还是20世纪的哲人王毛泽东,都被西方人涂上了浓重的想象色彩和理想化色彩,目的是为了利用中国形象来改造自身。

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用它抨击暴政、挑战神学;20世纪的西方人则,试图用它来拯救被战火和功利燎焦的灵魂。

中国佬西方人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到了19世纪来了一个大逆转,中国由开明、富饶、发展、繁荣一变而为专制、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由聪明、勤奋、坚强、质朴变成愚昧、奸诈、怯懦、保守,西方的中国观由钦佩、狂热、仰视转为批判、憎恶、蔑视。

1.英国著名的《笨拙》杂志在1858年4月10日上刊登了一首诗,题为《一首为广州写的歌》,诗中对中国佬约翰极尽丑化谩骂之能事,声称约翰牛逮着机会就会好好教训中国佬约翰。

2.在一篇题为《中国佬约翰》的小说中,哈特有这样一段描述:“持久的卑微意识——~种在嘴和眼睛的线条中隐藏着的自卑和痛苦。

……他们很少笑,他们的大笑带有超乎寻常的、嘲笑的性质——纯粹是一种机械的痉挛,毫无任何欢乐的成分——以至于到今天为止,我还怀疑自己是否曾经见到过一个中国人笑。

中国之“形象”与西方形象学之“形象”比较

中国之“形象”与西方形象学之“形象”比较

正 如孟华所 言 ,形象学是 比较文学 的一个研究 领域 ,自 8 0年代 后 期在 欧洲 ,特 别是 在 法 ,德 等 国较受 重视 ,发 展 较 快 。但是 “m gl i” 一 词 i aoo e g 似乎 尚未 正式进人 普通学术语 汇之 中。对 于中 国学 界 ,形 象学则是相对 陌生 的。直 到孟华等 学者开始
【 作者简介 】王瑜嘉 ,四川大学外 国语学院 O 级硕士研究生 , 8 研究方 向为欧洲文化。
3 5
中国之 “ 形象 ”与西方形象学之 “ 形象 ” 比较
景物等 。 由于文艺描 写的对象 是 以人 为 中心的社会 生活 ,所以 文 艺 作 品 中 的 形 象 主 要 指 人 物 形 象 。
20 0 9年第 2期
四川 文化 产 业 职 业学 院学 报
l 国之 “ 象 " 与 西方 彤象掌 2 “ l I 形 彤象 ” 比 较
王瑜 嘉
( 四川 大学外 国语 学院 四川 成都 606 ) 10 5
摘 要
2 O世纪 9 O年代 ,经过孟华等学者的介绍 ,西方形象学才逐渐为 中国所 了解 ,并对 中国比较文学领
体 形状 :形 象教学 。③ 文艺 区别 于科学 的一种反映 现 实生活 的特殊手段 。即根据现 实生活各种现 象加
以艺 术概括所创 造 出来 的具有一 定思想 内容和艺术
要了解 中国传统 的 “ 形象”一词 的涵义,字
典是必 不 可 少 的 工 具 。在 古 代 汉 语 中 “ ” 与 形
中图文分类号 :10 1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从字典里看 中国 “ 象” 的涵 义 形
而 与往 。不设形象 ,与生 与长 ,而言 之与响 ;与 盛 与衰 ,以之所归 。 这里 的意 思 大概 是 :善于 游说 ” 的人 ,陈述形势 ,讲述 主张 ,都 能根据 听话 人 的心 理 ,顺其 思路 ,投 其所好 ,然后 因势利 导 ,达到说 服对方 的 目的。如不 注意语 境 对 言说 方式 的要 求 ,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作者:马海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9期摘要:西方世界通过在中国这一异域文化中寻找具有原型意义的对象作为据点,将自我所渴求和构想的,或是得不到充分表达的文化因素投射出来,展开其对中国的构筑和想象,而后又带着这种对异域的识知系统回归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去,审视和重建自我。

关键词:中国形象;自我认同;镜像;作者简介:马海婷(1987-),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事实上,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塑造(或赞同、宣扬)该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并表明了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空间。

”[1]“形象”这一概念是某一主体立足于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据点,与对象间自觉建立起发现与被发现、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关于对象的印象,所以形象的关键也就不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对立关系中。

在西方文化系统中,中国即是一种想象性地理存在,作为他者之镜验证西方自身的存在。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经过整个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的过程,而逐渐形成一系列套话模式,这些套话随之成为一种本质性的知识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西方世界对中华民族的看法中去。

随着西方文化自身的每一次的动荡,中国形象在西方出现的7个多世纪(马可·波罗朝代)中,经历了被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并且一直作为西方人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而存在。

13世纪中期是西方现代历史的起点,是西方世界知识、经济体系形成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形象进入西方世界的开始,《马可·波罗游记》(1298年)、《曼德维尔游记》(1357年)、《鄂多立克东游录》(约1330年)三大“游记”成为最先表述中国的西方世界读物。

试从意象学的角度谈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试从意象学的角度谈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试从意象学的角度谈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意象学是一门研究符号、象征和意象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心理和文化中的非语言符号,并探讨这些符号与人类行为和思维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谈论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首先,西方人通常把中国视为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家,充满着神秘的氛围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他们可能会想到中国的古老文明、神话传说、武术功夫、茶道文化等等。

这些形象都具有强烈的符号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东方的神秘和美丽。

然而,除了这些浪漫化的形象,也有些西方人会对中国的形象产生负面的看法,例如过时的政治体制、污染环境、侵犯人权等。

这些形象在西方文化中也具有符号意义,代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和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形象和符号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所建构的。

因此,不同的西方人和文化背景下,对中国的形象描述也会有所不同。

总之,从意象学的角度来看,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既包括一些浪漫化的符号,也包括一些负面的符号。

这些符号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

四、对话: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 究范型的结合
在西方中国形象研究中,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要取得 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力,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内容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于形象 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中国形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一研究领域不仅 中国在西方世界中的形象建构,还涉及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理解。 本次演示将探讨西方中国形象研究的学科领域和研究范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 借鉴。
一、形象学学科领域
形象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形象、形象建构及其在社会文化交流 中的作用。在西方中国形象研究中,形象学主要涉及中国在西方社会中的呈现、 理解和塑造。其研究对象包括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艺术、历史、政治、经济 等,以及各种媒体和渠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在研究方法上,形象学借鉴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 法,采用文本分析、图像志、社会调查等手段,揭示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理解 和建构过程。此外,比较研究也是形象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比不同时期、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形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形象的演变和差 异。
四、对话: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 究范型的结合
在西方中国形象研究中,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要取得 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力,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内容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方中国形象史:问题与领域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中国形象史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 题。本次演示将介绍西方中国形象史领域的现状、争论焦点及相关问题,并阐述 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期为深入理解西方中国形象史提供有益的启示。

研究外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

研究外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

研究外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研究外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1. 引言中国形象研究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尤其是在国际范围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外国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一直在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传统形象到现在的多元化和全面的认识。

研究外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2. 定义中国形象研究中国形象研究是指外国学者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

3. 外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1)历史文本分析通过对外国历史文本中有关中国形象的描绘和评价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历史形象是如何被建构和形成的。

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可以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

(2)媒体内容分析通过对外国媒体报道和评论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探讨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倾向和角度。

英国BBC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反映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批评和关注。

(3)国际关系研究通过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表述,可以了解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

中国在联合国的表现和形象对外国政府的影响。

(4)跨文化交流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互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外国人民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的认知和看法。

中国的文化节日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国形象研究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政治背景,以及国际关系和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外国的中国形象。

5. 总结研究外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意义的课题,需要综合运用历史文本分析、媒体内容分析、国际关系研究和跨文化交流分析等多种方法和理论。

只有如此,才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外国对中国的认知和看法。

中国形象研究在国际范围内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因为外国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一直在不断变化。

形象学研究论文

形象学研究论文

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摘要: 在西方视域中, 中国形象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正向的、理想化的形象, 另一种是负向的、妖魔化的形象, 第三种则是双向矛盾型的形象。

本文对这三类形象进行具体的梳理与描述, 并逐一展开分析, 从学理层面上揭示三类形象构成的原因、条件、方式与过程, 指出这三类形象是西方与中国之间真实关系的映现, 并且进而说明,有关这一现象的探索与研究, 有助于人们理解中西双方之间的复杂关系, 把握西方人对待中国的态度和行为, 并在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 西方视域; 中国形象; 观看方式; 注视; 想象在西方人的视域之中, 中国的形象呈现为极复杂的形态, 但统合起来看, 所有形象皆具有极向性特征, 这类形象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正向的、理想化的形象, 另一种是负向的、妖魔化的形象, 第三种则是双向矛盾型的形象。

左翼人士或有着左翼倾向的人眼中的国形象, 通常是一种理想化的形象; 那种固守西方人权标准、对中国抱有成见、怀有敌意的右翼分子, 习惯于下意识地妖魔化中国, 他们眼中的中国始终呈现为一种负面的形象; 而既崇尚民主又极为关切自身利益与西方核心价值的人们, 在看待中国时所持的态度则比较复杂, 他们既承认中国享有自主发展、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体制的权利, 又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害, 甚至构成威胁, 因而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双向矛盾的形象。

形象的呈现始于观看。

观看的方式、范围、距离、频次不同, 会直接影响形象的呈现。

人的观看活动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活动, 绝非是大脑反应器对物象的简单接收。

观看之眼有着自己的生活,在观看活动之中, 蕴含着人的先见、态度、意识形态、观念、情感和主体的想象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观看的效果, 作用于观者的观看视域, 造就多种互不相同的观看方式, 进而对通过既定观看方式观看到的形象进行相应的塑造。

西方视域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国形象, 即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观看方式造就的结果。

浅谈西方电影语境下的华人角色的形象学分析-论文.doc

浅谈西方电影语境下的华人角色的形象学分析-论文.doc

浅谈西方电影语境下的华人角色的形象学分析-论文摘要:纵观百年来的西方电影,作者发现西方电影中对华人的形象有一套“定型化”的描述,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或者凶狠狡诈,或者谦卑恭顺,总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两极之间摇摆。

其实,西方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无论是邪恶还是善良,正面或是反面,在文化的功能上都表现为西方文化的“他者”。

本文探讨西方电影中中国人形象生成背后的原因,以及形象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广泛影响问题。

关键词:西方电影华人形象异国形象一、西方电影语境下华人形象的生成“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因此,“东方是被东方化了的东方”。

《上海风光》中的金斯林身着旗袍,发饰怪异夸张;《末代皇帝》里的中国宫殿雄奇壮丽,宫女们个个面涂白粉,日本女子般的红色小口、眉眼细长,太监半男不女,等等。

在西方影人的镜头里,中国呈现出一派奇异的东方的异国情调。

异国情调有其明显的书写方式:(1)空间的断裂,以便更好地享受异域的美景,摄取那些被注视者文化视为风景秀丽的自然区等。

无论是《末代皇帝》中的宫殿,还是《庭院里的女人》中的江南庭院,《天浴》中的神奇草原,抑或是《小活佛》里的古庙,电影中奇特的东方风情都满足了西方人贪婪的眼睛。

在他们面前,“中国”以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景观在荧幕上铺展开来。

(2)戏剧化。

这是上述现象的结果,将他者的属性和文化变成舞台上的场景、画面。

(3)感性化。

它能支配他者并建立起一些暧昧、复杂的关系,诸如闺房的空间,人为的肉体享乐。

《末代皇帝》中的溥仪和两个妃子同时做爱的场面是典型的好莱坞模式而非中国传统的情爱的表达方式。

中国的旧时代虽然允许男人特别是皇帝多妻,但从道德和风俗上是绝对不允许同时在一张床上与一个以上的女人做爱的。

1750年前后,中国潮开始消退。

西方的中国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否定的形象占了主导,中国不再令人仰慕而是令人鄙弃,西方也出现批判中国的不和谐现象。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及其变迁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及其变迁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及其变迁摘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成为西方自身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西方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而且也看到自己的影像。

因而形象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乌托邦形象。

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质疑现存秩序,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意识形态形象,是按照本国价值观塑造的,通过调解异国的现实来符合本国群体的认知,以维护和整合本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象征模式。

本文反观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迁。

解析这两种功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关键词:形象;文化交流;西方社会;变迁西方人对中国印象的描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显著差别。

这里面有复杂和多方面的原因。

到底哪些是强权体制下的歪曲与附加。

哪些是合乎客观事实的认识,这需要我们仔细地辨析。

西方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代表着不同的西方价值观念。

从历史上看,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始终是西方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西方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而且也看到自己的影像。

法国形象学家巴柔认为,看似个人创作产物的异族形象事实上是创作者所处社会的产物。

形象受时代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反映的也是当时社会整体的看法和观念,是群体想象的结晶。

“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

事实上,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塑造(或赞同、宣扬)该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并表明了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空间”。

形象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乌托邦形象是与所处社会模式相反的、不同的社会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质疑现存秩序,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

另一种是意识形态形象,是按照本国价值观塑造的。

通过调解异国的现实来符合本国群体的认知,以维护和整合本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象征模式。

反观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迁,这两种功能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凸现出来。

第七讲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七讲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3.付满楚(Fu Manchu) 最充分体现“黄祸”论调的文学人物是 “付满楚”(也有人译为“付满州”),他几 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西方关于中国的套话, 最初出自英国作家萨克斯· 罗默(Sax Rohmer)之手,成书之前首先在英国杂志上 连载,受到关注。1913年,罗默发表了小说 《付满楚博士的秘密》(The Mystery ofDr.FuManchu),付满楚成为英国人耳熟能 详的角色。罗默一生写了很多关于付满楚 的小说,包括13部长篇、3部短篇和1部中篇。 付满楚邪恶、凶残,令人恐惧而又充满诱惑。
研究案例: 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 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季 刊) 2004年第1期(总第93期) 林丰民:《<一千零一夜>中的东 方形象与对他者的想象》, 外国 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第三种态度是亲善的。 异族文化进入到注视者的视野之 中,被看作是正面的,与本国文化 并驾齐驱、各有优点,可以相互交 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塑 者与他者构成一种平等亲和的关 系。在此种关系形态中,他者和形 塑者都呈现为正面形象。
三、西方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
1.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 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 制度的研究,西方人发现中国有一位伟大的 哲人———孔子,是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创立 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四书五经赋予中 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 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 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 生了,并成为西方“中国热”的一个重要方 面。
5.功夫(Kung Fu) 李小龙在银幕上是正义的化身,从道理上讲 这应该是西方塑造的一个积极的、正面的 中国男子形象,但事实并不如此。李小龙虽 然武艺高强,但不近女色,缺少人情味,只知 蛮打蛮拼,毫无对女性的温情和绅士风度, 这是西方在塑造中国形象时剥夺东方男子 的性象征,把东方男子刻画成性冷淡、性无 能的后殖民心理在作祟。

从形象学角度分析17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

从形象学角度分析17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

从形象学角度分析17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摘要:分析17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并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解析了这种变迁的缘由,指出形象学关于“注视者”文化的关注对西方中国形象变迁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主客体的互动机制,即形象对客体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形象中国形象变迁主客体互动机制一、序言中国形象在西方视野中一直错综复杂、变化万千,有正面的、积极的,也有负面的、丑陋的。

历史长河里,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不断地演绎变化着,经历了从14世界以前东方游记里的物质极其丰富的契丹,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所描绘的中华帝国,再到17、18世纪为满足西方政治改革而出现的“乌托邦”式中国,最后是19世纪以来“停滞的帝国”和至今还在翻新的妖魔化的中国形象。

每一种形象都是但也都不完全是中国当时真实情况的再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叙述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却更多地表达了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折射出的是形象塑造者(西方)自身的欲望。

比较文学形象学正是研究这种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学问,能够很好地诠释西方视野中中国形象的变迁问题。

二、17世纪以来中国形象的变迁比较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是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但它并非是现实的复制品,它是按照注视者的文化重组的形象,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

因此,中国形象的变迁要研究的是海外汉学作品中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让·莫哈认为在对异国形象的描述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乌托邦”,一种是“意识形态”。

前者通过异国形象的相异性,来批判自身的文化。

后者从自身的起源、身份去解读异国,强化本群体的身份,目的是利用其本身的身份去批判被描写的相异性。

这两种类型的实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判断和确定被塑造的对象。

中国形象也正是在这两者的张力之间变迁的,是按照注视者的文化内容进行取舍的结果。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在经历了过分传奇之后来到了17世纪的“大中华帝国”的形象,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他者”。

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_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_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_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法论意义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法论意义张西平基歇尔(Athanasius K ircher,1602-1680)是欧洲17世纪著名的学者、耶稣会⼠,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物,⼀⽣兴趣⼴泛,著书四⼗多部,在物理学、天⽂学、机械学、哲学、历史学、⾳乐学、东⽅学上都有建树,“被称为最后的⼀个⽂艺复兴⼈物。

”①他所著的《中国宗教、世俗和各种⾃然、技术奇观及其有价值的实物材料汇编》(China M onumentis qua Sacris qua profanis,Nec non Variis Natarae&Artis S pectaculis,Aliarumque rerum mem orabilium Argumetis illustrata)简称《中国图说》(china illustrata)在欧洲早期汉学发展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法国学者艾⽥蒲(Etiemble)认为这本书当时在欧洲的影响实际上⽐利马窦和⾦及阁的《中国札记》影响还要⼤。

②该书的英⽂版译者则认为“该书出版后的⼆百多年内,在形成西⽅⼈对中国及其邻国的认识上,基歇尔的《中国图说》可能是有着独⼀⽆⼆的最重要的著作。

”③如何看待基歇尔在《中国图说》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是在研究欧洲早期汉学史中⼀个具有典型的个案,本⽂试图运⽤⽐较⽂学的形象学理论,对《中国图说》的中国形象做⼀解读。

⼀、社会集体想象基歇尔在《中国图说》所描述的中国形象的⼀个重要⽅⾯就是对中国⽂字的介绍,通过对中国象形⽂字的介绍,揭⽰出中国⽂化特质。

在西⽅第⼀个出现中国⽂字的书可能是门多萨(J?G?de Mendoza)《中华帝国史》(The History of great and mighty kingdom of china and the situation),在这本书中门多萨抄录了“城”“皇”“窍”(实际是天)三个字④。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如果从《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问世算起,西方的中国形象已经有七个多世纪的历史。

我们在知识社会学与观念史的意义上,研究该形象的历史,至少有三个层次上的问题值得注意:一、西方的中国形象是如何生成的。

在理论上,它必须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有关“文化他者”的话语,是如何结构、生产与分配的;在历史中,它必须确立一个中国形象的起点,让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过程,在制度与意义上都可以追溯到那个原点。

二、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是如何延续的。

它考察西方关于中国形象叙事的思维方式、意象传统、话语体制的内在一致性与延续性,揭示西方的中国形象在历史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稳定的、共同的特征,趋向于套话或原型并形成一种文化程式的过程;三、中国形象是如何在西方文化体系中运作的。

它不仅在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中诠释中国形象的意义,而且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权力话语,在西方文化中规训化、体制化,构成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全球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成分,参与构筑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笔者在上述三个层次上,尝试提出并规划该研究中的基本前提、主要问题与学科领域。

一首先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历史起点。

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于1250年前后。

11245年,圣方济各会修士约翰·柏朗嘉宾受教皇之命出使蒙古,从里昂到哈剌和林,写出《柏朗嘉宾蒙古行记》,10年以后,鲁布鲁克的威廉出使蒙古归来,写出《鲁布鲁克东行记》。

柏朗嘉宾与鲁布鲁克虽然没有踏上中国土地,但他们游记中介绍的“契丹”,确实就是中国。

柏朗嘉宾与鲁布鲁克把“契丹”带入中世纪晚期的西方文化视野,开启了马可·波罗前后两个世纪的“契丹传奇”,而且确定了这种东方情调的传奇的意义:大汗统治下的契丹,是财富与秩序的世俗天堂。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现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下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化就开始迅速发展并给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全球化最显著的一个影响就是它使得货物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人口流动以及人口迁移也越来越频繁,伴随着人口流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碰撞和发展。

而人们思想交流的同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也越来越多。

而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种比较典型且差异较大的两种文化,也渐渐地在各自的文化中看到对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英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它们的文化也由小范围的影响逐渐扩大到更广的地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也已经不再是那个闭关锁国,只知道自己按照固有模式发展的国家了,英美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对中国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

例如在生活方式上,无论是衣食住行中的哪一个方面,我们都会发现英美文化的影子,从英美国家的餐厅到英美国家的品牌再到英美的国家的建筑或者是装修风格,都体现出了英美文化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对于英美文学的传播方面,虽然就大学生层面来说,很多人对英美文学的认识还不够深。

然而,曾经有一项调查指出,在图书方面,多年以来我国对欧美国家的进出口比例超过100比1,这说明了我国引进了大量的欧美优秀的文学著作给中国读者,我们有很多很好的英美文学的资源可供我们选择,而这些资源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在英美文化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向外扩散,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虽然由于历史的一些因素,使得很多人对于中国文化不大了解甚至有偏见,然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有了孔子学院,很多国家也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了解和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

形象学

形象学

文学院中文1013 2010510088 赖雪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这种形象“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

从时空范畴上说,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一直不停的变化着。

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中国形象进入西方文化之中,并开始日益具体。

从天可汗的国度,到大中华帝国,中国的器物、制度、信仰都引发西方公众的好奇和向往,对比同时代的欧洲,中华帝国连绵不绝的历史,精美绝伦的艺术都显得高不可攀,于是,中国形象被不断美化甚至是神化,旅行家,传教士在这种形象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日益强大,中国却成为停滞、专制的帝国,来自西方世界的商人、水手、外交官们一次次的被这个高傲、封闭的帝国拒之门外,一次次被无情的羞辱,中国成为无礼、野蛮的象征,那个曾经发明了火药、印刷术的国度,陷入一种停滞与衰落之中,但自己却茫然无知,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更使这种形象得以巩固,深化。

从此,中国在西方人眼中不再神秘,1840年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用枪炮对这种中国形象的一种确认而已,从此,西方对于中国取得了完全的自信。

西方成为理性、科学、民主的象征,而中国则继续书写着野蛮,愚昧、专制的形象。

与西方世界的理解不同,当时中国上层人士大多对西方没有好感,认为他们不过是挟器物之利,行强盗之实,这也使得中西方之间,对于中国自我形象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更是导致双方一次次的冲突。

发生于1900年的义和团战争,是这种形象认知不同的高峰——在1898年前后,多个了解中国的驻华使节被召回,而改派来自非洲的使节,中国形象在西人眼中已经低落到与非洲同等地位,中西沟通和交往之间的误解最终酿成了巨大的惨剧。

1900年之后,西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不仅仅是单方的,更内化成国人的自我认知,自此,救亡图存,革新改良,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_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_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周 宁1 宋炳辉2(1.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2.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083)编者按:形象学研究涉及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两个学科领域,它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在比较文学视野内,这方面的研究有时显得领域过宽,因为对异国形象的分析,总离不开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研究观念与方法也不限于文学;在比较文化视野内,它的疆域往往又显得过窄,因为异国形象作为一种关于文化他者的集体想象,不同类型的文本是相互参照印证、共同生成的,又不能仅限于文学。

对于形象学研究的学科归属、理论前提、研究对象、研究范型的思考,一旦有了初步的学术积累,就不能推延了。

2004年5月,学苑出版社出版了周宁先生的《中国形象:西《鸦《世纪中国潮》、方的学说与传说》丛书,一共8卷:《契丹传奇》、《大中华帝国》、《第二人类》、《龙的幻象》。

一套丛书的出《历史的沉船》、《孔教乌托邦》、片帝国》、版,对学者个人而言是一个课题的完成但对学术界,却可能意味着一个研究领域的开拓。

此时,或许重要的首先不是评价个人取得了多大成就,而是从学术角度,思考这项研究对整个学科或研究领域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Editorial:Image study is a new ly emerging discipline in China,which verges on another tw o disciplines,namely,com parative culture and com parative literature.In com parative literature,image study sometimes seems out of focus because the study of foreign imag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thus its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cannot be con fined to literature.In com parative cul2 ture,image study seems to cover so small an area since foreign images as a collec2 tive imagination of the other are the produ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xts rein forcing ・・814each other rather than that of literary texts alone.Once initiated in this direction, the meditation on the position of image study as a discipline,its theoretical basis, research object and research paradigm has no reason to be suspended.In M ay 2004,Prof.Zhou Ning published his series of w orks Images o f China in the West which consists of8v olumes,namely,The legend o f Qi2Dan,The Empire o f G reat China,Centurial China Tides,The Empire o f Opium,The Wrecked Ship o f H istory, The Utopia o f Conf ucianism,The Second Man,and The Illusion o f Dragon.T o a scholar,the publication of a series of books maybe just means the com pletion of a project,however,to the whole academ ia,it w ill probably represent the pioneer into a new territory.N ow,it does not matter how to valure this personal achievements, what does matter is to pon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 ics to which extent those w orks bring forth thoughts2prov oking questions.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05)02014814宋炳辉(以下简称宋):坦率地说,周宁先生,我第一次见到《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直接感觉是“重”,厚重、沉重……洋洋8大卷,规模宏大。

西方中心下的中国形象之集体幻想

西方中心下的中国形象之集体幻想

西方中心下的中国形象之集体幻想毛姆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中国形象并不完整,呈现出碎片化、两极化的特点,可以说这种不全面、不客观的中国形象实质上是西方中心下,作者对中国形象的集体幻想。

基于此,本章将从英国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迎合英国文化的中国形象“杜撰”在西方中心的视角下,对于中国形象的描写是刻板而充满迎合之意的,与其说是具体而真实的中国形象描写,不如说是作家为了迎合西方审美和文化需求而进行的可以“杜撰”。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并非在所见所悟具体中国形象后进行具体的表达,更像是在提炼西方人视角下的中国“符号”后进行曲意逢迎的创作。

因此,以《面纱》为代表的西方作品中,对于中国形象的描写并非完全真实可靠,反而更像是对中国形象的“集体幻想”。

首先,被殖民后的中国是放纵、懒散、堕落的代表,他们未经开化,充满了愚昧与无知,更是在西方文学中直接将中国人带称为“黄祸”,意指危害整个人类社会的人种。

在这个充满种族歧视的名词中,可以看出英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是类似于小丑的悲哀异类。

例如毛姆在《面纱》中对于中国形象的描写也是如此,他形容中国的人长着“扁扁的鼻子”,而车夫则是比划着说着“尖锐语言”的,即便是婴儿也是“奇怪的动物”。

这样的形容,无疑是将中国人的形象进行扭曲和丑化,饱含了对于中国人的否定和歧视。

而这样的否定是基于双方在武力和经济层面的不对等,西方作家开始对于中国形象进行肆无忌惮的贬低和排斥,从而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对中国形象进行想象和杜撰。

其次,历史上的中国是“遍地黄金”的富足国家,是拥有2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

因此西方中心视角下无可避免的对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敬畏”甚至“忌惮”之情。

例如在《面纱》中,对于中国佛教文化的形容虽然充满的偏见甚至亵渎,但依然使用“古老的宗教”来进行形容。

此外,对于满族麽麽也是进行了相对正面的描写。

但本质上,中国人依旧是“狡猾”的代表,《面纱》中,关于古玩店掌柜的描述,凯蒂认为他“堆着一脸讨好的笑”,形容他每次都“一溜烟跑上昏暗的楼梯”,并形容他充满了“狡猾”的感觉,似乎老谋深算,有着看穿一切的智慧,但在凯蒂眼中他依旧是“讨厌”的。

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历程与规律分析

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历程与规律分析

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历程与规律分析一、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13世纪,蒙古人的征服使欧洲与中国的联系在中断了至少四个世纪后又得以恢复,也使中西方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直接接触。

抱着与中国人结盟反对穆斯林这一想法,欧洲开始试探向中国派出使节。

1245年和1253年,圣方济各会修士柏郎嘉宾和鲁布鲁克先后两次带着教皇写给大汗的信函踏上了去中国的征途。

虽然他们的使命未能完成,但却带回了有关中国的消息,他们在游记中第一次将“契丹”带入了中世纪晚期欧洲人的视野,并断定契丹就是古代的丝人国。

而此后的200年中,西方不同类型的文本中都出现了契丹和蛮子的描述,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马克波罗行纪》,这部分的内容李时学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说明的相当清楚了,就不多做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波罗行纪》创造了最早的集体想象中的中国形象:大汗统治下的繁荣富有的大帝国,不仅是财富与王权的象征,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世俗精神和政治欲望的一种隐喻性投射。

二、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5-17世纪)1492 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它被视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起点,而激起他冒险远航的灵感则是来自马可·波罗所打造的充斥着财富和世俗享乐的“中国神话”。

西方的外部扩张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征服,同时也体现为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而这项使命则是由传教士们担负的。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伊斯兰世界以外最大的异教国度,自然吸引了和商人、水手一样富于冒险精神的传教士们。

如果说马可·波罗为欧洲人塑造了一个物质层面的中国形象,那么,传教士们则将其提升到了精神层面。

如果说马可·波罗为欧洲人塑造了一个物质层面的中国形象,那么,传教士们则将其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在延续前者关于王权与财富的中国神话的基础上,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为欧洲人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使之成为了西方中国形象演变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的起点,为其后在欧洲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提供了全面的、权威的认知参照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的中国形象
摘要:随着历史的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科学的进步都成为不可逆行的潮流。

在这过程中各国间的交融交往编织了整个地球村。

古往今来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在不同时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本文中以1250年作为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的起点、1750年作为重要转折点,20世纪后的毁誉参半来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西方;中国形象;
一、中国形象的起点
首先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历史起点。

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于1250年前后。

这一时期,西方对中国属于朦胧的探索阶段,比较多的是着眼于中国的整体感知。

对中国的形象也是属于积极的,正面的。

可以分为“契丹传奇”,“大中华帝国”,“孔教乌托邦”三个阶段。

1245年,《柏朗嘉宾蒙古行记》与《鲁布鲁克东行记》中出现有关“契丹”的介绍,将最初的中国形象带入中世纪晚期的西方文化视野,而且确定了这种东方情调的传奇的意义:大汗统治下的契丹,是财富与秩序的世俗天堂。

接着是《马可·波罗游记》与《曼德维尔游记》。

这两部书是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拥有的东方知识百科全书。

这些书用几乎程式化的套语称赞大汗统治下的“契丹与蛮子”地大物博、商贸发达、君权强盛、国富民强……创造了西方集体记忆中的“契丹传奇” [1]。

所谓“契丹传奇”是关于东方世俗乐园、关于财富与君权的传奇。

它不仅具有清晰的形象,还有确定的类型化的意义与价值。

欧洲中世纪晚期的契丹传奇将中国塑造成财富与君权的象征,表达了资本主义早期萌生的世俗精神。

他们对中国的羡慕和崇拜的同时,也在遗憾自身的缺憾、压抑对宗教的不满,并表达自己的欲望与向往。

“大中华帝国”时期是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门多萨神父的《大中华帝国志》出版,标志着契丹传奇时代的终结。

中华帝国第一次在西方文本与文化中获得了历史化的清晰完整的形象。

它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优越的中华帝国形象,它的意义不是提供了某一方面的真实的信息,而是总结性地在西方文化视野中树立了一个全面、权威或者说是价值标准化的中国形象。

为此后两个世纪间欧洲的“中国崇拜”提供了一个知识与价值的起点。

中国以“孔教乌托邦”的形象出现在早期启蒙哲学家的社会理想中,标志着欧洲的中国形象进入了哲学时代。

“孔教乌托邦”中的性善论和道德理想通过政治权威达成社会公正与幸福,这两个基本观念使启蒙哲学家把对乌托邦的现实性与历史性的信念渡入历史。

只有哲人政治,才是最完美、最开明的政治。

这是中国形象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些启蒙主义者尊崇
的新型的政治伦理社会的理想尺度。

“孔教乌托邦”成为了启蒙主义者批判与改造现实的武器。

二、中国形象的转折点
西方的中国形象这种持续美化的趋势,大约在1750年前后达到顶峰并开始衰落与转型。

1750年也是西方扩张史上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或分界点。

西方扩张在贸易、军事、政治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欧亚贸易已从重商主义自由合作贸易进入帝国主义殖民劫掠贸易时代,通过逐渐打开他国的大门,建立了消费市场,成为霸主。

渐弱而又停滞不前的中国就不再显得神秘而令人向往,中国的形象就开始走下坡路,变成负面的。

当然这时候构筑中国形象,重要的是确立中国形象在西方的世界观念秩序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形象与西方文化在西方自我认同过程中形成的差异对立、优劣等级的关系。

中华帝国在精神上是愚昧的、道德上是堕落的、政治上是专制的、历史上是停滞的,与西方的现代性价值,诸如理性、素朴、自由、进步等完全相反。

这样才利于西方强国明目张胆的掠夺,横行霸道。

艾田蒲说得很直露:“……对中国的排斥就是这样起作用的,这是欧洲殖民主义的序曲。

谁有胆量去把一个曾给予世界这么多东西的文明古国变成殖民地呢?那么,首先只有对它进行诋毁。

然后由大炮来摧毁它。

”[2]
1742年英国海军上将安森的《环球旅行记》出版与1748年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

《环球旅行记》介绍的那个贫困堕落的中国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分析的那个靠恐怖的暴政统治的中国,逐渐改变着西方人对中国文明的印象。

此后的一个世纪间,邪恶堕落的东方专制帝国的中国形象,在西方不断被加强。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带回的有关中国的各种报道,足以“令中国人名声扫地”。

半野蛮的专制帝国沉沦在“卑鄙的暴政下”,行将覆灭,那里“商人欺骗、农民偷盗,官吏则敲诈勒索他人钱财”。

鸦片战争爆发,西方的中国形象终于走到另一个极端,封闭、停滞、邪恶、堕落的鸦片帝国,沉入西方想象的东方黑暗的中心。

在启蒙运动后期出现的否定的中国形象,到19世纪达到高潮。

专制的中华帝国、停滞的中华帝国、野蛮的中华帝国三种形象类型,出现在西方现代的启蒙“宏大叙事”中,作为现代性主导价值——自由、进步与文明的被否定的他者,既能为西方现代性自我认同提供想象的基础,又能为西方殖民扩张提供有效的意识形态。

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形象的功能不是某种程度上反映或认识中国的现实,而是作为“他者”帮助西方现代文化完成自我认同并确认西方中心的地缘文明秩序。

是变异性的。

这种形象学重视形象制作主体对“他者”的创造性阅读和接受。

他者形象不是再现而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思想混合而成的产物,生产或制作这
一偏离了客观存在的他者形象的过程。

三、20世纪后的毁誉参半
20世纪后由于中国本身的社会在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一切秩序在打乱重组,在革命和改革中不停的摸索前进的道路。

这时候西方看到的中国形象也在随之上下波动。

而后西方在经历了两次大战的西方文明,面对来自自身的打击,原本自信、傲慢的精神世界收到重创,在废墟上徘徊的欧洲知识份子再次向殖民地、第三世界文明寻求疗救和补偿,文学创作成为最主要的手段、对普遍人性的思考,对审美需求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一阶段西方的“中国形象”最受注目的内容。

所以这一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毁誉参半。

20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在“黄祸”传说与义和团的恐怖故事中开始,但同时也有像《中国佬的来信》那样的作品,将中国描述为智慧、宁静、纯朴的人间乐园,让黑暗的中国形象边缘泛出光亮。

西方知识精英曾想象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活的宁静和平的旨趣,能够给陷入贪婪与仇杀中的“没落”的西方某种启示。

在30-40年代赛珍珠的小说与亨利·卢斯主持的《时代》、《生活》对中国的报道中,找到了大众的表达式。

但这段“闪亮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西方的中国形象迅速从光明陷入黑暗。

红色中国在西方想象中,几乎成为一个被专制奴役,被饥饿困扰的人间魔窟,它不仅威胁着现实世界,也威胁着人们关于世界与人的善良的观念与信仰。

到60年代中国形象又逐渐由暗复明,红色中国变成了“美好新世界”,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甚至在那里看到人类的未来与望。

“毛主义”的红色乌托邦在70年代后期又遭到破坏,80年代的中国形象乍明还暗,一方面是西方这一时期的中国想象一直笼罩在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80年代是“后文革时代”;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在西方眼里正使中国愉快、迅速地变成一个西方化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传教士的基督化中国、商人的市场化中国、政客的民主化中国的神话,一时间都可能成为现实。

然而,新幻象在一夜间破灭,90年代以后的西方的中国形象,似乎又进入新一轮的否定化阶段,世纪末的“中国威胁论”像世纪初的“黄祸论”一样,令西方感到恐慌。

而再往后的改革开放到现如今的大国崛起,全世界一方面惊叹于中国的崛起之快如醒来的狮子,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也随之而来。

回顾西方的中国形象的演变历程,向往赞誉和诋毁蔑视这两种明显的“态度”令人惊奇。

在我认为这两种不同的形象认识都是很正常的,也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中国在西方的认识过程中,往往被他们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世界环境,历史背景等控制。

但现如今,我们要用全面综合性的眼光来看待形象问题。

文学作品中形象应是的建立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广阔的背景上的,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阐释他者的形象,就不能不将其
置于被扩展了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去考察。

今后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发展之路会是怎样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会有综合性的理性的看法出现。

而我们中国人也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注释:
[1] 详见《契丹传奇》,周宁著/编注,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

[2] 《中国之欧洲》,(法)艾田蒲著,许钧钱林森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7-38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