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近代向西方学习讲课用
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既有量变又有质变。例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 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的变化。 而早期维新派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务 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 这就是质变。
5.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反 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是以反侵略为主,而且 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反 帝与反封建的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地表现为中国人民 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郑观应《盛世危言》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 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 体,上下一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请依据材料归纳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王韬 郑观应
第三篇章:变制度——瓜分危机下的觉醒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
①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
②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动资本主义
思想传播 社会实践 思想传播 社会实践
主张器物变革 主张政治变革
1、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代表:林、魏
2、洋务派:中体西用 代表:曾、李、张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代表:王、郑
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 了一条新的道路。
问题:感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材料一 维新派要变法图强,反对专制,使用的思想理论武器, 即是向西方学来的“人权天赋”,大倡民权,大倡西学。
5.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反 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是以反侵略为主,而且 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反 帝与反封建的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地表现为中国人民 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郑观应《盛世危言》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 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 体,上下一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请依据材料归纳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王韬 郑观应
第三篇章:变制度——瓜分危机下的觉醒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
①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
②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动资本主义
思想传播 社会实践 思想传播 社会实践
主张器物变革 主张政治变革
1、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代表:林、魏
2、洋务派:中体西用 代表:曾、李、张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代表:王、郑
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 了一条新的道路。
问题:感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材料一 维新派要变法图强,反对专制,使用的思想理论武器, 即是向西方学来的“人权天赋”,大倡民权,大倡西学。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在“天朝”的文化人中,他们是孤独的……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思想启迪的作用(少数人)
李鸿章的视界
材料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 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 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中学为体”:肯定西学为用”: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为 封建制度服务。
材料6:无形之巧(中国的伦理道德)胜于有 形之巧(西洋技艺)万倍也,何必见异思迁, 用夷变夏哉!
──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顽固派:反对西学,维护中体
洋务派:学习西学,维护中体
中体西用体现的政治智慧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 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 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 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 其习尚,访其政教,……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 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论政 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 而后动,此其体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什么特点?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不 断深化的历程;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第五讲: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近代中国人视界的嬗变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 革的思想历程。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视界
禽兽 狄
——思想启迪的作用(少数人)
李鸿章的视界
材料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 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 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中学为体”:肯定西学为用”: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为 封建制度服务。
材料6:无形之巧(中国的伦理道德)胜于有 形之巧(西洋技艺)万倍也,何必见异思迁, 用夷变夏哉!
──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顽固派:反对西学,维护中体
洋务派:学习西学,维护中体
中体西用体现的政治智慧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 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 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 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 其习尚,访其政教,……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 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论政 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 而后动,此其体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什么特点?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不 断深化的历程;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第五讲: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近代中国人视界的嬗变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 革的思想历程。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视界
禽兽 狄
2023年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课件-第九单元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向西方学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向西方学技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2)向西方学制度: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 (3)向西方学制度: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三民主义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 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4)向西方学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 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2)中国同盟会。 ①成立背景: 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_章__炳__麟__ _邹__容__
_陈__天__华__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猛回头》《警世钟》
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得到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②成立:_1_9_0_5_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_东__京__成立同盟会。 ③政治纲领:“_驱__除__鞑__虏__,恢复中华,_创__立__民__国__,平均地权”。 ④总理:孙中山。 ⑤机关报:《_民__报__》。 ⑥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⑦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 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1)前期创办近代_军__事__工__业__。(安庆内军械所、_江__南__机__器__制__造__总__局__、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创办_民__用__企__业__,以辅助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等) (3)建立新式海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4)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中国近代史公开课课件
康有为
梁启超
二、戊戌变法
背 景 时 间 领导阶级 《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1898年6月—9月 资产阶级维新派
变法图强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
主
内 性 影 教
张
容 质 响 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戊戌变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 ( A 促进了思想启蒙 B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废除了科举制度 D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败因: 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帝国主义的干涉、反动势力的破坏
教训: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 共和国道路走不通。
1、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 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 成立了中华民国 C 颁布了《临时约法》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A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 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 放”是指 ( C) A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 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呈现出 怎样的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由表及里。
⑴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学习 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层面的学习 ⑶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 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 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 )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遣学生出国
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时间 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主要阵 地 活动基 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时间 1915 年 标志 <<新 青年> >创办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等 指导思想 民主科学 主要阵 地 活动基 地
<<新青 北 年>> 大
思考
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 基地? 基地? 蔡元培的方针 骨干在北大任教 <<新青年>>编辑部在北大 <<新青年>>编辑部在北大 新青年>>
小结
近代史上的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维新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
思考题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 动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1、维新派:中西结合 、维新派: 2、革命派: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为三民主义。 、革命派: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为三民主义。 3、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比较认识资产阶级激进派与革命派的民主思想。 比较认识资产阶级激进派与革命派的民主思想。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陈 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都主张实行民 主政治,但二者的民主思想有一定差异。 主政治,但二者的民主思想有一定差异。孙 中山的着眼点在于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 中山的着眼点在于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陈 独秀等人要建立的是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 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 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 其出发点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人权” 其出发点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人权”, 即个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由权利。。 即个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由权利。。
背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 景 原 因
第21课 西学东渐19张优秀课件
评价: 积极: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维新思
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重点)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政治: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文化: 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西学的不断传入
家思想结合 思考: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借经学和孔子名望来宣 传变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会减 少阻力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的束缚,对自己的理论认识 肤浅。
(5)实践活动:
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结果失败
(6)意义: 政治:
经济:
单元概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阶级 地主 阶级 派别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代表人物
林则徐 魏源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 李大钊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三民主义 民主 科学
层次
器物
资产 阶级 无产 阶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指什么?
“西学”指什么?
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学”“西学”的地位:
“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补充
根本目的是什么?
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
实质:
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 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4、实践活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等
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页PPT文档
力挽危局
① 有利因素
② 新领导核心的建立
干 ③ 军事上重开局面 王
洪 仁 玕 ④ 政治上提出 《资政新篇》
《资政 新篇》 是资产 阶级改 良思想 的一次 尝试。
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
天京陷落 中外势力的携手
“弭平一切不法叛乱,保卫上海”
太平天国的失败
① 军事形势恶化
②清军内部调整完成
1864年6月洪秀全的病逝,7月
2、如何向西方学习, 求强求富?
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 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 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 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内容: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 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 动和戊戌维新。
本章重点:
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探索的时代背景、性 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1、如何抵御外国侵 略?如何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以来 的时代变化向中 国人提出了新问 题、新任务:
代的清时军候、,地太方平团天练国、不湘能军不、回淮军、洋枪队、外国军队“借师
助 到剿封” 建制度,从而使进入南京
之2后、的主太观平原天因国:,农不民能阶不级日的益局限性和弱点
变(成1一)种没不有成破熟:的未封能建正政确权对,待作为封建统治工具的儒学。
并以自己没不有成进熟行的实封质建性政批权驳与,保留其中关键封建纲常伦理
①清朝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②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③促使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产生。
中国近代史(—)ppt
,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谭嗣同为变法献身
03
谭嗣同积极参与戊戌变法,主张激进变革,甘愿为变法事业献
身,成为革命先烈。
05
经验教训与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01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02
魏源开放思想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编译 《海国图志》等书籍,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积极影响 。
曾国藩、李鸿章与张之洞
1 2 3
曾国藩镇压内乱
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等内乱,并积极推行“ 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为中国现代化进 程作出了贡献。
李鸿章外交努力
李鸿章在清政府外交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代 表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也为中国 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 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签订了《天津 条约》和《北京条约》。
封建社会的解体
小农经济的破产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小农经济开始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生计。
传统商业的衰落
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导致了中国传统商业的衰落,大量的商号倒闭,商人破产 。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思想 解放。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01
人民群众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革命的成功、新中国 的建设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得以实现的。
02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中国共产党始 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10
今天,我们应怎与归,皇驳其马。”
这个女子出嫁、结婚,乘坐着 黃红色的马车。
《文学改良刍议》: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计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文学革命论》:
北大为何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
《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 蔡元培校长的办学思想先进 一批新文化健将和学术精英的存在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象
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
他们自由发展。”
—— 蔡元
培
请问:
(1)引文反映蔡元培怎样办学思想?
(2)这种办学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北大的 “三只兔子” (1919年) :
革命/维新思想的根本区别?原因?
区别——对清帝(君主制)态度 前者: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建立资阶共和国 后者:通过变法,保留清帝,实现君主立宪
原因—— ①清府面目暴露程度不同: 19C末,人们对清朝抱幻想; 20C初,清朝面目暴露,人们坚决反清 ②民资力量不同: 19C末,初步发展、力量小 20C初,进一步发展、力量壮大 ③阶级地位不同 民资上层,与封建势力联系较紧; 民资中下层,反封建相对彻底
一、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资阶维新派和革命派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
a.都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主张用资本 主义体制取代封建体制
中国近代史 PPT
过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 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武昌起义 爆发。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3月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 进步意义。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南北相持 南北议和
结
壹 清帝退位
果
贰 袁世凯上台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 的悲惨境遇。
小组人员
材料收集:蔡琳,曹伊,陈大鹏,储运来,樊帅强,方蕾,
高琳,高梦菊,顾君磊,顾丽娟
Ppt制作:蔡琳,曹伊,陈大鹏,储运来,樊帅强,方蕾,
高琳,高梦菊,顾君磊,顾丽娟
演讲:樊帅强
•Thank you
中国近代史
技术层面 : 洋务 运动 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 历了三个层次:
制度层面 : 戊戌
变法,辛亥革命
辛 亥 革 命
壹贰
义
背景:
•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 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 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 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境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关注2.1 近代向西方学习潮流——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课件
(2)注重留学教育: ①洋务派认为要培养足够的、合格的新式人才,必须派人到外 国学习。1872 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清政府中央以及 一些地方督府不断向海外派遣留学生。②留学生接受了近代科技知 识,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文化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 巨大变化,回国后,倡导西学,成为新式知识分子。
从“西学东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到维新变法,近代中国人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 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战争的推动下,晚清统治者 发动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次变革,三次变革都 是在反侵略战争失败后进行的,每一次变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 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起步。
(3)洋务运动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 民化的进程。
①洋务派已认识到外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危害,并提出发展 本国的工矿、交通、电讯业以“分洋商之利”。
②洋务运动使中国市场不再是外国商品的一统天下,为中国经 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1)创办新式学堂: ①随着科技和机器的输入,对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 越多。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天津军医学堂等学校,这些学校以学西学为主,对 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直接为军事企业和工矿企业 输送人才。 ②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习了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及 专业理论和技能,成为具有近代化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2.新思潮的萌发 (1)鸦片战争以前: 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 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2)鸦片战争后: 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 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 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 想萌发了。
中外近代改革PPT演示文稿
5、改革的实质和启示:
实质: 变革或调整生产关系。 启示: ①改革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②改革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和谐发
展等
④坚持改革创新,让生产关系始终能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 ……
(2008南通三调)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 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实现近代化的改革,为什么俄日成功,中 国失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俄、日
国际环境 背 资本主义 景 发展程度 封建势力 的强弱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列强侵略中国
受工业革命影响,资本 主义发展程度较高 封建专制相对薄弱 较充分 发起者拥有实权 有效可行 广泛
中国
帝国主义阶段,瓜 分中国、资本输出
时间: 1898、6、11----9、21 背景: “瓜分豆剖、揭竿斩木” 目的: 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 方式: 自上而下 戊戌变法 内容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方面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
结果及原因: 失败、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意义: 进步的;爱国的;思想启蒙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不适应于中国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仍然落后。 俄国1861年改革:
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亚洲乃至世界 日本明治维新: 强国
失败、富国强兵成为泡影!遭受俄、 中国戊戌变法: 日侵略!
1、(2008四川文综卷)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是 ( )
A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时间:1868年
背景:幕府统治呈现全面危机;柏利叩关 目的:“脱亚入欧”,富国强兵 方式:自上而下 明治维新 内容 : 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等方面对日本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结果:成功,日本崛起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 意义: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梦想,并走上了对 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使其 局限性: 成为亚洲极富侵略性的国家
近代中国变革的主题-PPT精选文档
浙江高考题2
18.(2019浙江调测卷)下列维新言论中,最 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 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 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 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 择。” 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3)历史意义: 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它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 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睁眼看世界
4、新思想的意义 (1)启发中国人冲破束缚,向西方学习 (2)推动洋务运动兴起
课堂评论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1)向西方学习,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 (经世致用) (2)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进步思想 (3)维护封建统治
近代中国变革的主题
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是第一阶段, 主要是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为代表,主要是学 习西方的长技,学习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这是第二阶段, 主要是资产阶级各个派别依次上台,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形成了近代最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前两个阶段思想解放主要经过三个层次发展:器物层次(师夷长技 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 文化运动)。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第三阶段,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领导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总的说来,自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是以向西方学习为核 心,但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资本主义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由 照搬别国模式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一个过程。
维新思想
7、进步意义 (1)爱国的。 (2)进步的。 (3)有启蒙作用。 (4)有利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伸:比较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敢发动群众
保守势力强大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 14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1)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3、清政府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 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近代各个阶级开展哪些活动?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 运动 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4,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三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 ——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从1915年到1919年 ——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时间:“新政”1901年~1904年 “预备立宪”1905年~1911 年 目的:
通过“新政”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 危局,维护专制统治
“预备立宪”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专制统治
(2)准备
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
实践:一系列起义 时机:四川的保路运动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第2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的尝试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
重点把握1:背景
从国际环境、社会背景、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方面概述戊戌 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 企业比较表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 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 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 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经济工业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 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 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 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 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 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重点把握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传 播西方政治学说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民权思想
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 效仿西法(最为激进)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
主张 君主 立宪, 发展 资本 主义
宣传变法思想的方式:
开堂讲学,聚集改革力量
著书立说,寻找变法依据
办报立会,宣传变法思想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维新派这些作品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实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重点把握3:影响 积极: 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一次救亡图存政治改革运动 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
局限性:未能触动封建体制 未触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未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总体来看,是资产阶级变革制度的初步 尝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中 国政治民主化。
功绩: (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国际意 义等方面总结)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 碑
局限: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考点练习:
1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 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句子是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3)材料一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思想: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 制宪法,君主立宪。
材料一 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 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 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 施及意义。 (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 (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改革科 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 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 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D
A
•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 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 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 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 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 安得不强?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 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
革!
王韬
郑观应
思考:期维新思想有什么不足, 有何作用?
• A、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B、没有付诸实践。
早期维新思想对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 作用
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背景: (1)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2)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论战
平创恢驱同 均立复除盟会 地民中鞑纲 权国华虏领: 。,;,
核心
前提
补充
三民主义
(3)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 (4)中华民国成立(1912)
概况(时、总统、国旗、国都、纪年)
巩固政权 临 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的措施 《临时约法》的颁布
(5)结果及评价: 历史功绩 和局限性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对当时 中国社会产生变 化?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 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 禁止缠足等。
“青史凭谁判是非” ——辛亥革命功绩、
局限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变化?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 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 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