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和运输
气体交换知识点总结初中
![气体交换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8e046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7.png)
气体交换知识点总结初中气体交换是生物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过程,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
在生物体内,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下面是气体交换的知识点总结:1. 氧气的运输和交换氧气是生物体细胞呼吸的必需物质,它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环境中吸入,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中去。
氧气主要通过肺泡上皮细胞弥散到肺泡腔,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
在血液中,氧气主要以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约98%的氧气以血红蛋白的形式与血液结合,只有约2%的氧气以溶解态存在于血液中。
在组织细胞中,氧气通过血液的输送,最终弥散到各个细胞中,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2. 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它需要从组织细胞中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主要以三种形式进行运输:以小部分的溶解态存在于血液中,以重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以血红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在肺部,主要以呼气的方式排出体外,完成气体交换过程。
3. 呼吸运动的过程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步骤。
吸气是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空气从外界环境中流入肺部。
呼气是通过肺部和胸腔弹性的复原力,使胸腔容积减小,气压增大,空气从肺部流出体外。
这个过程可以让新鲜空气进入肺部,废气排出体外,保持肺部内外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
4. 高海拔呼吸适应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对生物体来讲是一种逆境。
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环境,生物体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包括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增加,肺泡和毛细血管壁增厚等,这些适应性变化可以提高生物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从而保证内外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
5. 肺活量和肺功能测定肺活量是指在标准呼吸状态下从最大吸气到最大呼气所呼出的空气量,通常包括用力呼气、用力吸气、最大呼气量、最大吸气量等几种方式。
可以通过测定肺活量来评估肺功能的状态,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吸气容积等指标,从而判断呼吸系统的正常状态。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42768b7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4.png)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 多 。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7.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 血液循环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含量减少,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0-
4.[赤峰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 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D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8-
2.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9-
3.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1.体检时连续三次测得小明的肺活量值分别是2700毫升、 2600毫升、2800毫升,则小明的肺活量是( A ) A.2800毫升 B.2600毫升 C.2700毫升 D.8100毫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和运输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和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64186dbbf12d2af90342e699.png)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aa6d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1.png)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生物气体交换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延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生物气体交换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本文将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一、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人体呼吸系统是生物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其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
口鼻吸入的空气经过喉部和气管,进入肺部,肺泡是生物气体交换的地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毛细血管。
当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时,氧气会向血液中扩散,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二、缺氧状态当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氧气进入体内不足时,就会导致缺氧状态。
常见的缺氧状态有高原反应、窒息、呼吸系统疾病等。
缺氧状态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严重时会导致生命危险。
三、呼吸速率和深度对气体交换的影响人体的呼吸速率和深度对气体交换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时,呼吸速率和深度会自然加快,这样可以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肺泡和血液中,同时也会更多地排出二氧化碳。
当身体休息时,呼吸速率和深度会慢下来,以保持身体健康的平衡状态。
四、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不应该急促或者太慢。
其次是深呼吸,尽量让更多的氧气进入体内。
同时,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我们也应该经常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让身体有足够的氧气供给。
五、生物气体交换的其他方面生物气体交换还包括其他方面的知识点,如有机物的氧化和无机物的还原等。
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生物气体交换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知识点,并为之付出努力。
总之,生物气体交换是我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延续的关键之一,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状态。
七年级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f6690d23964bcf84b9d57b65.png)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3.血液变化 静脉血就成为含氧丰富的__动_脉__血___。 4.气体交换过程简式
肺泡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5.意义 血液不断从肺泡中获得___氧_____,并排出__二_氧__化_碳__。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三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定义: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典例]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解析] 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c表示二 氧化碳,d表示氧气;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 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血管乙表示肺静脉,其中的血液进入心脏 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情景展示】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用塑料管向其中 一个试管里连续吹气。分析下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呼出气体 79.00% 16.30% 4.50% 0.20%
吸入气体 79.00% 20.90% 0.04% 0.06%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内小结
人体 内的 气体 交换
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 结果:静脉血→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七年级生物上册《运输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运输作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f5ad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a.png)
4.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设想:尊重学生的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设想: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运输作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程:教师展示一幅植物生长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需要这么多的水分?”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接着,教师拿出一个装有红细胞的滴管,提问:“红细胞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运输作用的概念。
2.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教师提出与运输作用相关的生活问题,如“为什么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期间,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解答疑问。
2.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设想:开展运输作用相关实验,如红细胞的渗透实验、植物的水分运输观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想: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生物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设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输作用在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4.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4.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b6a9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9.png)
胸骨 肋骨
胸廓是由肋骨、胸骨、 脊柱和肋间肌构成的
肋间肌
脊柱
胸廓(前面观)
(2)呼吸运动
亲自体 验
① 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 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
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② 胸廓的变化和什么结构有关呢?
“肋间外肌”收缩时, “胸廓”的前后径增大; “肋间外肌”舒张时, “胸廓”的前后径缩小。
误的是( B )
A.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B.①表示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②模拟肺
7.人体每时每刻都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把体内的二氧 化碳排到空气中。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变 化曲线,右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左图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曲线 bc 段。 (2)右图中1代表的物质是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_,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 其成分的变化是___氧__气_ 含量增加。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肺 内气体排出
总结
呼吸运动的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 收缩 胸腔
膈肌
扩大
肺扩张
肺内压 缩小
吸气
肋间肌 舒张 胸腔
膈肌
缩小
肺收缩
肺内压 增大
呼气
学以致用
①为了保持呼吸 道通畅,为什么吃饭不能过饱? 吃饱了饭,胃顶着膈肌,胸廓扩张受影响,导致呼吸困 难。 ②小孩为什么不要给 吃花生、坚果等难吞咽的食物? 避免呼吸道受阻,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③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 身材,但是长期下去,导致了体质降落,你能解释为什么 吗?(倡导:女生不要系过紧的腰带!) 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使膈肌的收缩困难,使胸廓扩张 受影响,导致呼吸受到影响,体质降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d19576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3.png)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_思维导图模板_知犀官网血液血管心脏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男子:5.0×1012个/L;女子:4.2×1012个/L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贫血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4~10×109个/L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发炎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100~300×109个/L止血和加速凝血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占体重的7-8%A型、B型、AB型、O型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素材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素材 (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1af886360cba1aa811daba.png)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0-4-1气体交换10-4-2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示意图10-4-3氧在血液中的运输10-4-4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10-4-5呼吸气体在体内的交换与运输10-4-6煤气中毒的生理因素分析10-4-7肺换气与组织换气10-4-8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10-4-9氧气的运输10-4-10二氧化碳的运输10-4-11运动时的呼吸调整10-4-12呼气和吸气时胸廓、膈和肺的变化10-4-13支气管结构图10-4-14组织里气体交换图10-4-15肺泡内气体交换图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0-4-1气体交换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为气体分子顺其分压差趋向平衡的方向。
需透过有关交换膜,即:肺泡内表面层的液膜,其中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细胞膜;肺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和肺毛细血管上皮等结构的弥散过程。
例如肺泡气的氧分压较混合静脉血高,氧必然从肺泡向毛细血管弥散,而混合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高,则二氧化碳必然由肺毛细血管向肺泡弥散。
氧、二氧化碳易溶于脂肪,这些气体弥散透过肺泡上皮细胞膜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都不会受阻,而氧与二氧化碳需通过细胞间液和血浆时,由于呼吸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弥散速率亦不同。
气体交换速率与气体弥散速率、弥散面积与距离、及呼吸膜两边分压差等因素有关。
气体在肺的交换气体在肺的交换可用肺的弥散量DL为指标,即单位时间内(分钟)所摄取气体容积(V)与气体在肺泡膜两侧分压差(P1—P2)的比值:在静息条件下,血流通过肺毛细血管时间约0.75秒。
在肺毛细血管起始端,肺泡气与静脉血之间氧分压差很大,所以扩散速度很快;二氧化碳分压差虽较小,但扩散速度却比氧还快。
约经0.3秒,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即可与肺泡气达到平衡,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氧的弥散量一般用间接方法测量,健康成人静息时,氧的肺弥散量平均约为33毫升/分钟·毫米汞柱,肺泡气—肺毛细血管血液平均氧分压差约为7.6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
七年级生物上册《运输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生物上册《运输作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8b98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e.png)
本案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认识到科学技术对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作用。这种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本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启发、共同成长。通过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本案例运用多媒体、实验、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这些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体内运输作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通过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生物体如何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部位?又是如何将废物排出体外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包括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部分,并解释血液循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详细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协同作用。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3.运用实验、观察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体内运输作用的过程,增强直观感受。
4.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归纳等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3.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生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运输作用相关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 4.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 4.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22d85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d.png)
典例自测
3.血液流经肺泡后产生的变化是(A )
A.氧气含量增加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养料含量增加 D.氧气含量减少
拓展总结
利用呼吸运动的原理测量胸围差
拓展总结
测量方法:
3~4人一组,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三次,取 平均值。 1.测量胸围差的位置:男生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 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女生胸前是使软尺经过乳头上方的第四 肋骨处。 2.测量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与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并计算其差 值,即胸围差。
新课教学
探究主题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体验与思考
先将双手轻放于两肋处,进行 深呼吸感受肋骨的运动与胸廓 变化的关系;然后将手轻放于 胸骨处进行深呼吸,感受胸骨 的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新课教学
想一想 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这样的感觉是否准确呢?
新课教学
小结
呼吸肌收缩
肋骨上升,膈顶降落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降落
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外界气体进入肺 (吸气)
呼吸肌舒张
肋骨降落,膈顶上升
胸廓缩小
肺收缩
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肺内气压上升 肺内气体排出 (呼气)
新课教学
由此可见: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主要是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 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 想一想:气体进入肺以后产生了什么变化呢?
新课教学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新课教学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肺动脉
静脉血
A
B
血肺 管部 网毛
细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O2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2f6e2e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排除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排出体外以维 持身体正常运转。气体交换过程将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到 肺内,然后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通过气体交换过程,二氧化碳得以有效地排出,维持身体内 环境稳态,防止积累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
他部位携带到肺部。
血液循环
通过血液循环,携带二氧化碳的红 细胞将二氧化碳输送到肺部。
呼吸运动
在肺部,二氧化碳通过呼吸运动排 出体外。
03
呼吸运动与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的触发与控制
呼吸运动的触发
呼吸运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当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 化碳浓度发生变化时,呼吸中枢会相应地调整呼吸运动的频 率和深度。
肺的功能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并将二氧 化碳从血液中排出。
呼吸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
01
02
03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 具有过滤、加湿和调温空 气的功能,还能帮助我们 闻到气味。
喉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部 位,具有调节空气流动和 发声的功能。
气管
气管是一条管道,将鼻腔 和肺连接起来,使空气能 够顺利进入肺部。
体液调节
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酸碱 平衡等化学成分对呼吸中枢产生 影响,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
度。
呼吸肌调节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状态也会影 响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例如, 当呼吸肌疲劳时,会导致呼吸运
动减弱。
04
气体交换的生理意义
为身体提供氧气
氧气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细胞呼吸、能量代谢等。气体交换过程将 氧气从空气中吸入肺内,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满足身体对氧 气的需求。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1a237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7.png)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面对七年级的生物,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这些知识点都是必须要掌握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呼吸道;②肺:由大量肺泡组成,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道: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
课本23页图3.2---1(1)鼻腔:①鼻毛: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②黏膜:分泌黏液→清洁、湿润空气。
③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2)咽:①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②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器官。
(3)喉:发声器官 (4)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3、肺:②肺泡数目很多,②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4、⑴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
⑵呼吸肌两大类:①肋间肌和膈肌过程肋间肌膈肌膈顶骨原理吸气收缩收缩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胸廓上下径增大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呼气舒张舒张回升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胸廓前后左右径缩小、胸廓上下径减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大气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大部分:(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原理: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实现;气体交换交换部分交换过程血液变化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O2扩散到血液,CO2扩散到肺泡静脉血变动脉血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O2扩散到细胞,细胞中CO2扩散到血液动脉血变静脉血5、呼吸的四个环节:课本28页图3.2---10 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6、课本29页第一题图(1)、AB段:①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②表示吸气; ③肋间肌和膈肌:收缩;④肺内容积:增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d5dc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5.png)
肺
内
的
气
肺泡的结构特点
体
交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
换
气体交换的过程
课堂小结
外
O2
肺 部
界 空
呼吸道 肺
的 毛
气
细
CO2
血 管
血液 循环
组 织
O2
的
毛
细
血 管
CO2
组织 细胞
肺与外界的 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 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 胞的气体交换
课堂练习
B 1.如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胸腔容积增大 缩小
肺内气压下降,小于 外界气压
肺内气压上升, 大于外界气压
你能总结出呼吸运动的原理 吗?
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
吸入 压力相应缩小,小于外界气压,于是气体就被
;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
你能判断哪些属于有氧运动吗?
百米跑
举重
踢毽子
慢跑
骑自行车
太极拳
游泳
做体操
有氧运动的益处
1. 增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 2. 提高机体抵抗力 3. 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min的准备活动; 2. 有氧运动阶段,要保证“度”和“量”; 3. 运动后35min的放松阶段; 4. 锻炼腰腹部等运动中未得到充分锻炼的部位。
1. 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向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 2. 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罩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样? 手向上推橡皮膜,不会引起气球的变化
七年级生物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
![七年级生物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2bb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6.png)
教案名称:七年级生物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对氧气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产生,以及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
2.理解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中的原理。
3.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氧气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2.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1.理解肺泡中气体交换的原理。
2.掌握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
3.与气体交换相关的案例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和文字提问:“人体为什么需要呼吸?”2.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人体对氧气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产生。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通过PPT向学生讲解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包括氧气在肺泡中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并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2.引导学生思考:气体交换除了在肺泡中进行,还有哪些地方?3.解释鼻腔、喉头、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的作用和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三、实验活动(40分钟)1.实验1: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测材料:水、氧气、碳酸饮料、酚酞溶液、试管、导管等。
实验步骤:a.将水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b.用导管将试管中的氧气吹入碳酸饮料中。
c.观察碳酸饮料的变化。
分析结果: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反应产生了酸,使酚酞溶液变色,说明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
2.实验2:观察肺泡模型的气体交换材料:橡胶膜、橡皮管、瓶子、酒精灯、水、玻璃板等。
实验步骤:a.在一个瓶子的底部打一个小洞,用橡胶膜封住瓶口。
b.在另一个瓶子中倒入一些水,再将瓶子倒置放在橡胶膜上方。
c.在另一个瓶子中点燃酒精灯,放在橡胶膜下方。
d.观察水的变化。
分析结果:瓶子中的酒精灯燃烧产生的氧气进入倒置瓶子中,水慢慢升高,说明氧气可以通过橡胶膜进入瓶子。
四、案例分析(30分钟)1.分发呼吸道疾病的案例分析资料。
七年级生物下册《气体交换》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气体交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8a82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3.png)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实践与思考,进一步巩固气体交换知识,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期待大家在下节课的分享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年级生物下册《气体交换》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
2.理解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包括气体的扩散、气压差、肺容量等概念。
4.学会运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气体交换现象,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在其中一个玻璃杯底部放入一小块石灰石,观察石灰石与食用色素溶液的接触面;
c.在另一个玻璃杯中点燃一根蜡烛,将蜡烛放在玻璃杯底部,观察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变化;
d.分析实验现象,结合气体交换原理进行解释。
5.请同学们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以下问题,下节课分享彼此的收获:
a.气体交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b.现代科技在气体交换研究方面的进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图、气体交换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气体交换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体交换的原理和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设计实验活动,如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交换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c.肺容量:肺容量的大小影响气体交换的效率。
3.结合肺的解剖结构,讲解肺通气的过程:“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它们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包围。当我们吸气时,肺泡扩张,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与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发生气体交换;呼气时,肺泡收缩,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三)学生小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涿州华侨城 /zixun/2932.html
48岁,糖尿病史9年,外阴痒2月余,白带无异味,妇检:阴道黏膜充血,白带多,呈凝乳块状。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阴道病B.老年性阴道炎C.外阴硬化性苔藓D.滴虫性阴道炎E.念珠菌阴道炎 下列燃气中,在20℃和一个大气压下是气态,当压力稍有升高或温度降低时即变为液态。A.天然气B.人工煤气C.液化石油气D.气化燃气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投资者股权质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投资者可以质押未缴付出资部分的股权B.在质押期间,出质投资者作为企业投资者的身份不变,未经出质投资者和企业其他投资者同意,质权人不得转让出质股权C.未经质权人同意,出质投资者不得将已出质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性质登记时,只对登记。A.国有土地所有权B.集体土地所有权C.个人土地所有权D.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 以下不属于按照会议涉及的内容不同分类的是A.商务型会议B.度假型会议C.展销会议D.公司会议 手的消毒的要求是在工作前、工作后,或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均须用肥皂流水洗手3min,搓手使泡沫布满手掌手背及指间至少多长时间,再用流水冲洗,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A.3sB.5sC.10sD.15sE.20s 留置导尿管护理中正确的是()A.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B.集尿袋高于膀胱位置C.消毒液擦拭尿道口每天3次D.每2天更换集尿袋一次E.每2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单选,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8岁。因纳差乏力5月,右上腹隐痛3天入院,既往有饮酒史20年,每天4两白酒。体查:巩膜中度黄染,腹膨隆,腹水征(+),肝肋下2cm可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进一步结果回报:AFP210μg/L。腹穿穿刺液为淡红色腹水,红细胞++。该患者可能合并哪种疾 到达场集中楼排列推送进路时,必须得到的同意才准许集中楼排通推送进路。 试剂质控正确的是。A.每批次试剂在正式使用前进行一次即可B.每月第一个工作日进行C.每周一进行D.每次试验前进行E.每天进行3次 以风化的Na2B4O7∙nH2O标定HCl,则HCl的浓度将。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 简述铸态管插口浇不足如何处理? 有关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沟可预备在邻面舌侧1/3与中1/3交界处B.牙尖正常时,冠的边缘一定要覆盖颊、舌尖C.可在舌侧缘嵴外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D.必要时可在邻面增加邻沟数目,或在面增加钉洞固位形E.沟预备是为防止修复体向脱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学作业除了习题计算、解答与证明形式外,还可以考虑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报告等形式B.备课主要是备习题C.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教的过程,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D.教学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A.高热B.惊厥C.抽搐D.呼吸衰竭E.剧烈腹泻 当同一设备停电同时有几张工作票时,“停电开始时间”以各工作票中的为准,“停电结束时间”以各工作票中的为准。 MCS-51系列单片机的P3口当作第二功能使用时,P3.0作为。A、串行口输入;B、串行口输入;C、外部中断"0"输入;D、外部中断"1"输入。 下岗女工王某开办了一个商品经销部,按规定享有一定期限的免税政策,她认为,既然免税就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分析王某的观点是否正确。A.正确B.错误 含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的口服给药制剂,每10g或10ml不得检出A.梭菌B.铜绿假单胞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沙门菌E.白色念珠菌 钢轨验收时如存在不允许复验。A.灰斑B.缩孔C.加渣D.白点 下列哪项不是特异性感染A.结核病灶B.真菌感染C.厌氧菌感染D.破伤风E.气性坏疽 《邮政法》对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做出了规定,以下属于特殊服务业务的是。A.信件B.包裹C.盲人读物D.报刊 泪膜的脂质层A.促进上皮增长B.阻止泪液蒸发C.为泪液的主要成分D.降低表面张力E.以上都不是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愿景包含哪几个要素?A、3G领先B、信息生活C、引领创新D、领导者E、卓越服务 女,60岁,咳嗽、痰中带血,胸痛1个月,无明显发热。胸片发现,右下肺周边有一直径6cm的结节状阴影,首先应考虑为A.肺脓肿B.结核瘤C.周围型肺癌D.团块状矽结节E.转移性肺癌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癌变率为A.1%B.3%C.5%D.0.5%E.10% RIA分离的目的是()A.去除游离抗体B.去除抗原-抗体复合物C.去除游离抗原D.去除标记抗体E.以上均不正确 葡萄糖是?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拨付,原则按合同金额的比例区间预付。A.5%~25%B.10%~25%C.5%~30%D.10%~3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B.神经胶质细胞C.B淋巴细胞D.CD+4T淋巴细胞E.NK细胞 岩心出筒时,要求丈量“顶空”,所谓“顶空”是指。A、岩心筒底部无岩心的位置至岩心筒顶部的长度B、岩心筒内所有无岩心的空间长度之和C、岩心筒顶部无岩心的位置到岩心筒底部的长度D、岩心筒顶部无岩心的空间长度 间停呼吸(Biots)见于A.颅内压增高B.支气管哮喘C.胸部严重外伤D.抑郁症E.胸膜炎 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这是因为。A.NH3的Kb太小B.(NH4)2SO4不是酸C.NH4+的Ka太小D.(NH4)2SO4中含游离H2SO4 气溶胶不导电,无毒无害,不会破坏臭氧层,属于绿色环保消防灭火剂.A.正确B.错误 癌症疼那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疼痛的感受C.应该告诉他们创伤性诊断治疗不会伤害他们D.禁用阿片类止痛药治疗E.勿用吗啡等强阿片类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