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观和思维活动来获取对事物的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来深化对事物的认知。

3.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感觉与知觉:让学生了解感觉是认识事物的起点,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加工。

2. 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来分析问题。

3. 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新课导入:讲解感觉、知觉、思考、思维、知识与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5. 总结讲解:总结学生观点,强调认识过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觉、知觉、思考、思维、知识与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案例或事例: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或事例。

3.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案例和进行讲解。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文章、视频等。

2. 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或展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一些讨论工具,如白板、记号笔等,以便小组讨论时使用。

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3.分析题: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几点:
1.认识的本质和来源,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2.认识发展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
3.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认识发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发展过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认识的本质,理解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把握。
2.掌握认识的发展阶段,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
6.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如研究性学习、论文撰写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掌握,还包括学生的思考、讨论、实践等环节。
8.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困惑,及时解答,确保教学效果。
3.学会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了解认识的发展受何种因素制约。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认识问题进行剖析,提高认识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认识的发展过程,提高认识水平。
2.论述题: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它们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论述。
3.案例分析:请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具体表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基本说明〗1.教学时间:45分钟2.课时:1课时3.课型:新授课4.课题出处:2019年教育部统编版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实践的含义明确实践的特点阐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2.能力目标:树立并运用科学实践观分析、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2.科学精神: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将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加以对照,才能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

3.公共参与:结合中国抗疫实践,坚持科学实践观,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四个自信”。

〖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内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教学难点:深入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一、何谓实践环节一:新课导入播放2020年初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的公益宣传片,设置以下问题:1.抗击疫情中谁在从事活动?2.抗击疫情的活动对象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3.这一过程是为了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在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主动寻找答案,明确问题答案引出实践的定义,即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重点标注实践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世界,是直接的现实性活动。

为增强、巩固学生对实践的理解,设置数个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判断以下内容是否属于实践活动并以举例的活动拓展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1.蜜蜂筑巢2.农民种地、工人造房(生产实践)3.科学家展开克隆人体器官的实验研究(科学实验活动)4.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5.辛亥革命(变革社会的实践)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环节三:重点探究探究一: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自学课本内容并相互讨论,分别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抗击疫情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说明实践有哪些特点?2.抗击疫情实践的主体有哪些,他们具有什么特点?说明实践有什么特点?3.新冠肺炎疫情的“罪魁祸首”是新冠肺炎病毒,新冠肺炎病毒在不断变异,我们抗击疫情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的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探索人的认识来源。

结合讲授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2.1 教学内容解释感觉和知觉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开始的。

介绍不同类型的感觉和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2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觉和知觉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思维与认知3.1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认知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思维的类型,如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思维和认知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4.1 教学内容解释记忆和学习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记忆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介绍不同的记忆类型,如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遗忘现象。

4.2 教学活动通过记忆训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记忆的原理和提高记忆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语言与交流5.1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和交流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语言的类型和交流的方式,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5.2 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六章:认知发展6.1 教学内容介绍认知发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认知能力的。

探讨认知发展的阶段,如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授课人:姚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实践的特点。

2.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点【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讲授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启发法、归纳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栗子)栗子好吃吗?你的这种认识从何而来?(吃过),正如毛泽东所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节课让我们带着伟人的智慧探究: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习目标】1、实践的含义?2、实践有哪些特点?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合作探究一】师:大屏幕展示四张图片:飞机制造、蜜蜂采蜜、农民种地、学生看书阅读教材P42第一段实践的含义,结合大屏幕上的三个小提示,合作探究照片中展示的活动哪些是实践,说明判断的理由?小提示:(1)实践活动是谁在从事活动?(2)实践活动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3)实践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分享学习成果。

生:飞机制造和农民种地是实践,蜜蜂采蜜不是。

生:难点分歧:看书学习(是实践;不是实践)【重点讲授】一、实践及其特点(一)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含义包含两层意思?师:其一、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世界,性质是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人的,不是动物的,改造的是客观世界,也就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M《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设计一、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实践的含义;人类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②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③运用:列举生活中与实践相关的例子或名言。

2.能力目标:①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②通过研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案例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难点:实践的特点三、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观点一:不会游泳,怎能下水。

观点二:不下水,怎能学会游泳。

提出疑问:你赞同那个观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从而导入新课。

㈡讲授新课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的两层基本含义: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①蜜蜂筑巢。

②构想美好生活③建设小康社会④成功举办奥运会2.实践的特点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08奥运奖牌制作的难度说明。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播放神七中航天员出舱的模拟动画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具有社会性提出疑问: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成功出舱,是单靠他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展示从神五到神七的三次突破说明: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基本观点和理论2.探索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对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不同观点2.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阶段3.环境与遗传对人认识的影响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理由。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投影或笔记板展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包括经验论、理性论和社会交往论等。

讲解每种观点的主要思想和代表性人物,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的优缺点。

步骤三:认知发展过程(30分钟)讲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

从婴儿期开始,介绍感知、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能力的逐渐发展。

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理解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步骤四:环境与遗传的影响(30分钟)讲解环境与遗传对人认识的影响。

介绍环境对人认知能力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遗传对认知能力的限制和影响。

通过实际案例和科学研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和遗传在人的认识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步骤五:思考与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个体之间的认识能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互动讨论,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知发展和环境遗传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的质量和深度2.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3.学生参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六、教学延伸1.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论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前沿。

2.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研究课题,让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人的认识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注意:本文档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其中不包含图片和网址。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叙写:1.80%的学生能解释实践的含义,列举具体事例区分三种实践活动。

2.依靠自主探究,80%的学生理解、记忆并结合材料分析实践的特点。

3.在教师的点拨下,70%的学生理解并背诵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材料分析。

(重难点)课堂评价设计:课堂评价核心思想: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学困生注重纵向评价。

按照临朐中学高中部“目标导引教学”的要求,本节课和以往上课思路一致,分成“讲评新闻,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达成目标;教师点拨,回扣目标;当堂检测,巩固提升”这五个环节。

1.教师眼神鼓励、口头表扬。

对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必须双眼和蔼地注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尊重。

回答问题等表现优秀,可用“你回答得很完美”“我很羡慕你清晰的思路”等接地气的话语来评价,切忌假大空。

回答问题等表现一般,可用“你还需要凝练自己的观点”“加强背诵”等。

这样的评价方式贯穿课堂的各个环节。

针对目标:这种评价主要针对第一个目标:80%的学生能解释实践的含义,列举具体事例区分三种实践活动。

具体见下面表格。

学生表现教师评价预见等级流畅地表述实践的含义,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活动准确分类“你回答得很完美”“我很羡慕你清晰的思路”A较为流畅地表述实践的含义,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活动分类错误有一个“你还需要凝练自己的观点”“加强背诵”B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表述实践的含义,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活动分类错误有两个甚至三个“从基础做起,慢慢来”“先超越昨天的你,再和比人比,压力别太大”C设计意图:抓住目标学生的心和脑,让他们不能不想走神,即使走神也能拉回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

《人得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得含义、构成要素、特点。

2、理解实践就是认识得基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得实践观,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践第一得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实践就是认识得基础。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者观点:不会耕田,怎么下田。

农夫观点:不让下田,怎会耕田?您赞同谁得观点,者说明了什么?——认识从实践中来(二)进行新课一、实践及其特点教师活动:实践得含义就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实践得含义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得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得含义:其一,凡就是实践,都就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得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就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得观念得存在变为现实得存在。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2、教师总结:实践得三种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愚公移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她决心把山平掉,便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得几个人,凿石、挖掘泥土、用簸箕裝了土石运到渤海得边上。

(1)愚公移山需要哪些要素?这些要素有什么共同特点?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2)愚公为什么移山,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3)如果今天我们要移山,您会用什么方法,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教师点评:实践具有三个方面得特点。

3、实践具有三个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就是由实践得构成要素得客观性决定得。

实践得基本要素有:实践得主体、实践得手段与实践得对象。

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得构成要素就是客观得,而且实践活动得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得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就是一种有目得、有意识得改造客观世界得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得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得新得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得过程中,人创造出新得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了解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2. 教学内容1.认识的概念和特点。

2.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

3.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的认识的概念和特点,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

•难点:如何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4.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活动准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活动准备。

3.学生学习材料:学习笔记和课堂练习。

5. 教学过程时间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讲解10分钟介绍认识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讲解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展,列举出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方式。

小组讨论,展示10分钟学生学习笔记:要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记下所学到的关键点。

学生记录15分钟学生讲解: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笔记和所学到的重点。

学生展示15分钟教师引导讨论:结合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展示,教师引导讨论如何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教师引导10分钟课堂练习: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知识,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合理认识方式。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的认识方式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6. 教学评估1.分组讨论和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掌握情况。

2.学生学习笔记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认识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合理认识方式的理解程度。

7. 教学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延伸到以下方面:1.给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认识论的不同观点。

2.探讨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其他认识方式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科技对人的认识方式的影响,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8. 参考资料1.刘宾雁. 认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陈来宁. 认识论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过渡:通过对实践含义、基本形式、特点的探讨,我们对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还得回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幻灯片)上。
教师:1.这一辩证关系我们认为首先是:
2.幻灯片展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3.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达。
含义
决定来源
基本形式实践认识动力
反作用检验标准
特征目的
方法论:坚持真理的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整课知识的完整结构。
教师:不管是人利用探测器对月亮进行探索,还是人类亲自登月进行探索,都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的认识就从实践中来。
板书: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决定
实践 认识
1.通过课题直接导入,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了解整节课的架构。
2.通过议题的引入,帮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深刻理解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养。
3.引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1.通过情境导入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其概括出如何判断一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普遍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提高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和水平。
4.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投身社会实践的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讲授新课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教学方式: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第六课课题《求索真理的历程》(幻灯片),这部分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幻灯片)。所谓认识论,就是有关认识的问题,例如认识从何而来、如何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等问题。谈到认识,我忽然想到关于一种事物的认识,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幻灯片展示月亮图片)

王贵山《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王贵山《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通过播放视频, 让学生了解引力 波的探测过程, 从而形象生动地 感受引力波的探 测过程,体会到 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台正式上线。 6.2016 年 2 月 11 日,加州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研究人员的宣布 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 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 2015 年 9 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提问:这说明是认识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 思考 回答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 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让学生自己列举身边的事例,是本节课的遗憾。
反思之三
一方面,在案例列举方面,除了选举引力波这一事例之外,教师还应该
给学生拓展其他素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列举日常生活中关于实践和认识
辩证关系的事例,从而更好地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小组
对于实践的含义 及特点的理解, 是本节课的难 点。对此,我没 有先讲它的含 义,而是让学生 自己在阅读教材 42—43 页关于实 践的含义的基础 上,进行分析判 断。一方面,旨 在培养学生提取 信息和归纳信息 的能力;另一方 面,培养学生分 析判断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突破 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节,承接本单元前两课“唯物论”部分,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并为下一单元“辩证法”部分奠定“认识论”基础。

理论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无论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考纲看,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是高频考点,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及整本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学好整本书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

因而在教学设计阶段要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梯度的探究问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课堂实践环节,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本领,积极实践、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服务于实践。

四、教学策略选择1.情景创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设计、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通用3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通用3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通用3篇)《人的熟悉从何而来》教案篇1人的熟悉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构成要素(3)实践的特点◇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熟悉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运用:(1)依据所学学问,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熟悉的唯一标准。

2、力量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熟悉的关系原理,使同学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熟悉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熟悉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熟悉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坚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学问来源于实践,一切熟悉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熟悉的来源三、【教学方法】:争论探究、讲授法四、【课时支配】: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熟悉世界,那么人对世界的正确熟悉从哪里来?一、人的熟悉论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熟悉,不必苛求精确,照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夫种田、工人做工、老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试验等。

但这里提前告知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熟悉活动以外的活动。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分。

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

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学问点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思考、实践等途径逐渐形成的。

2. 引导学生掌握认识的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认识。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2.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认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认识发展规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认识发展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课件: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的图片、案例等。

3. 教学道具:感觉、思考、实践等相关卡片。

六、教学内容1. 感觉认识:让学生了解感觉是认识的起点,通过感觉我们获取外界信息。

2. 思考认识: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是认识发展的关键,通过思考我们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 实践认识:让学生明白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认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感觉、思考、实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提出解决方法。

九、课后作业2. 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问题等。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认识发展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考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发展应用能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激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的认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概述本课程的章节安排和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章:感知与认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知和认知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2.2 教学内容介绍感知和认知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感知和认知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感知和认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思维与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维和语言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思维和语言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思维和语言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思维和语言能力。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表达作品,评估学生对思维和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经验与知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验和知识的定义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经验和知识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经验和知识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

4.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报告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经验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认知发展理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理论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5.2 教学内容介绍认知发展理论的定义和主要观点。

分析认知发展理论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人的相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定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相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相识的确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索实践与相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定,深化对实践本身的相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探讨来升华对实践的相识。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意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驾驭实践和相识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策略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必须的相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相识从何而来》,所以老师可以干脆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相识从实践中来,最终回来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根底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引入:同学们好,今日我们的课题是人的相识从何而来。

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特别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定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日的嘉宾,请翻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定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终由小组代表来答复,同时还要告知大家你的判定是怎么得到的。

老师展示五个命题: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外表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削减5.食品中运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安康(副板书:判定从哪儿获得)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并汇总答案老师讲解:苹果究竟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安康,对于这些相识的判定是从哪儿来的,究竟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化分析一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

2.掌握认识的来源和过程。

3.思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课件、纸笔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图片是怎么样被我们认识的?我们是如何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认识的定义:认识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了解和理解。

2.向学生简单介绍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依次展示幻灯片,讲解以下内容:a.认识的来源:感觉、经验、思维和语言。

b.认识的过程:感觉直观—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思考—总结。

c.认识的特点:主观性、客观性和历史性。

案例分析(10分钟):1.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认识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认识一个陌生的人、认识一种新的水果等。

2.让学生思考这些例子中的认识是通过哪些途径产生的,以及产生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小结(5分钟):归纳总结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强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15分钟):1.小组讨论:认识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认识有没有局限性?2.请学生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对事物和现象的理解。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举例说明认识的局限性并探讨如何克服。

讲评交流(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认识的来源有哪些?2.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3.为什么认识对个体和社会都很重要?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探讨自己对认识的理解和认识如何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的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了解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强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列举例子、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能够理解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探讨认识和知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部编版必修4)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部编版必修4)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本单元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为核心内容,探究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确认识的本质,理解实践的特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认识与实践”。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认识的含义、认识的两个阶段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1.知道认识的含义、阶段,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解,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增强学习动力,以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事物、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增强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也检验认识的效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认识并认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精神: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唯书、不唯上,坚持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3.公共参与: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实践标准,尊重客观规律,,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要求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设计理念是: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对实例的分析中,切实感受到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同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做坚决的斗争,并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点。

二、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四课和第五课的学习,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但哲学毕竟是高度抽象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

因此,课堂教学应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强化学生对于实践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学生参加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欠缺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生活体验,将生活化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考情分析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集中考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

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考察,材料取材于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和热点问题,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七、教学方法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小栏目、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兼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分析比较法等进行教学。

八、学习方法学生课下通过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首先产生对实践的初步印象,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分析,结合实际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九、教学用时1 课时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十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教学用时: 2 分钟)1、意识活动的特点有哪些?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用时: 3 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服务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建青藏铁路、大型收割机收获农作物、电视机装配生产线、“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教师提问:1、以上图片中是谁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2、这些活动的对象是什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3、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时间为 2 分钟,最后派出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

教师总结:以上看到的图片都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实践,都从事着这样或那样的实践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是实践,实践有什么特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教学用时:33 分钟)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多媒体展示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学生活动:在教材中勾画出实践的含义。

设计意图:以教材为准,强化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意识。

教师总结:要准确的把握实践的含义,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抓住实践的主体和对象,凡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都是实践;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实践可以将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多媒体再次展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系列图片。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图片,并联系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试着将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大致能分为几类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民种地、三峡大坝、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改革和革命,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三是科学实验活动,如:探月工程等。

教师过渡:不管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还是科学实验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实践的三个特点。

(1)客观物质性教师讲解:理解实践的第一个特点--- 客观物质性,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客观物质性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也是物质性的,所以整个实践活动就是客观物质的。

第二,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看,实践的过程是物质性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实践也是客观物质的。

(2)主观能动性教师讲解: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改造自然界还是改造人类社会,还是进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我们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转基因食品就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证明。

(3)社会历史性多媒体展示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登上月球的图片。

教师提问: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他的飞行成功是其单个人的活动吗?学生活动:通过同桌合作探究,讨论问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并通过组内的分工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

教师小结:杨利伟的飞行活动不是其单个人的活动,从神舟五号飞船的开发研制,到最后的升空发射,背后有很多人的劳动和支持。

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就在于社会性。

既然人具有社会性,那么以人为主体的实践也具有社会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农业耕种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样是农业生产,为什么不同时期其耕作方式却不一样?学生活动: 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与历史学科的交叉联系,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

教师小结: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时期的实践在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上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所以,实践还具有历史性。

如:90 年代以前,青年人进行购物的方式主要是实体购物,90 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青年人进行购物的方式主要是网络购物。

教师过渡:我们知道了实践的含义和特点,明白实践活动需要认识的指导,那么实践对认识又有什么作用呢?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多媒体展示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4 页:“西红柿等食用之谜的真相”。

教师活动:朗读陆游的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提问:西红柿等食用之迷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设计意图: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培养学生认真看教材、识教材、记教材的能力。

教师总结:西红柿等食用之谜是通过法国画家的实践,即冒险品尝之后得出来的,而陆游的诗句也在向我们表明,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多媒体展示青藏铁路遇到的“三大困难”。

教师提问:“三大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学生活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小组探究。

教师总结:人们在实践中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新问题和新要求的出现,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这一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实践新问题新要求认识的发展遇到产生推动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教师提问: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学生活动:联系所学的地理学知识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与地理学科的交叉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

教师小结: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尤其宇宙探测器这一数字化认识工具的运用,科学家发现了比冥王星要大得多的齐那等两颗行星,认为它的体积、质量和物质成分等属性不再满足大行星的要求。

所以,2006 年8月24 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以多数通过,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能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类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假如没有宇宙探测器的出现,人们就不会发现齐那这颗比冥王星体积更大的行星,冥王星也就不会被降级,人的认识也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得出冥王星是矮行星这一结论也是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用公式我们可以表示为:实践的发展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提供促进实践人的认识能力锻炼提高(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多媒体展示中学生聂利进行的“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的实验。

教师提问: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容易。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聂利通过初步的实验得出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的结论,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直观的猜测,必须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找到蜜蜂发声的真正器官才能说明原先聂利获得的认识是正确的。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