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
《财务会计》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财务会计》拓展资源(六)第八章流动负债、第九章非流动负债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针对“应付职工薪酬”这个全新的会计科目,其内涵和范围都有了新的变化,且在税法和会计的核算上也存在差异。
一、浅谈新旧会计准则衔接的要点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公司应该以重要性原则为基础,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确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一)上市公司必须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司应建立、健全同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决策体系,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
在依据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财务报表的重要资产、负债项目进行计量时,公司管理层应综合考虑包括活跃市场交易在内的各项影响因素,对能否持续可靠地取得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董事会应在充分讨论后形成决议。
上市公司应在此基础上充分披露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相关固值假设以及主要参数的选取原则。
上市公司不得为了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调节各期利润,也不得出于不当的动机,要求相关中介机构出据虚假鉴定报告。
(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上市公司应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各项规定,并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合理指定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
上市公司在披露相关影响时,应明确区分原有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差错调节利润。
(三)严格履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决策程序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
上市公司2006年度应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由资产价值恢复的证据,董事会应就此进行审议并形成决议,如果无充分证据表明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应按照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下的职工薪酬

同, 也不任命这些人员, 但通过劳务用工合同, 这些人员在企 业相关人员的领导下, 按照企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 为企业 提供与本企业职工类似的服务。 这一职工范围比原制度只包
括正式职工和计划内临时工的范围扩大了很多, 更加完整。
二、 薪酬的内涵 完整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范围. 即包括什么 和不包括什么. 这是旧的企业会计准则所没有的。新企业会 计准则所定义的职:薪酬包括工资、 [ 奖金 、 津贴、 职工福利
给职工以权益形式结算的认股权 、 以现金形式结算但以权益 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现金股票增值权等。
—
—
2} . 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 j
() 1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 : 按成本确定计人成本
或费用的金额, 销售成本的结转, 相关税费等视同正常销售。 借: 生产成本( 生产部门人员)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部门人员)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人员)
研发支出( 研发人员 )
也不一样 , 新准则中将支付给职工的各项费用统一在应付职 工薪酬科 目核算, 资产负债表也统一在“ 应付职工薪酬” 目 项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人员)
研发支出( 研发人员)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人员)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人员)
借: 管理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贷: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
— —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费
四、 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披露完整
1 . 货币性福利的披露: 以前应付给职工的各项费用分别 通过不同的会计科 目核算, 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报表项目
解读新准则下的应付职工薪酬

解读新准则下的
应付职工薪酬
秦 天宇 中国矿业大学 2 1 1 2 16
动 关系补偿计划建议的职工数量不确 定而 产生 的 或 有 负债 ,应 根据 或 有 事项 》 准 恻规 定 进 行 披 露 。
内 容 。适 应 了我 国社 会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和变化。 二 、职 工薪酬 的确认 与 计量 4 会计处理:新准则规范和明确 r 、 职 新 准则 职工 薪 酬 的确 认 与计 量 充分 体 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 现 了配 比原则。首先 ,根据配比原则 ,在 ( )统一 厂各类职T薪酬的会计处理 职工为其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相应的职工 1 根 谁 的报 酬 以 及 其他 相 关 支 出 的会 计处 理 和 啄 则: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 期问确认为 薪 酬 负 债 ;其 次 , 据 “ 受 益 、谁 负 担 ” 信息披 露。本文从职 工薪 酬与以往相比 负债 ,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 当期 的原则 ,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记入资产成本 的 区别和 特 点 、确 认和 计 量 、会 计 处理 、 费刚。而以往则是 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 或当期费用。应 由昕生产的产品成本 、所 信息披露等方面来阐述一下 自己的理解。 按受 益对 象计入 资产 、成本 或当期 费用 提供的劳务 负担的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 外,其他职工薪酬则全部计入 期间费用。 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负担 ( )调整 了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法 : 的职工薪酬 ,计 入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成 2 【 关键词】 新企业会计准则 ; 工薪 酬; 职 辞退福利 ; 企 业 提 取 的职 工 福 利 费 ,应 按 工 资总 额 的 本 ;其他职工薪酬则计 入当期损益。 定比例 ,根据职工提供 服务的受益对象 新准则取 消计提福利费 ,设 置 “ 应付 确 认和 计量 进 行 计 算 ,确 认 为 应 付 职工 福 利 的 负 债 , 职 工薪 酬 ” 一级 科 目 ,然 后按 薪 酬类 别 设 日 ] 应 、 应 新准则与以往相比的区别和特点: 苷 计 入相 关 资 产 、 成 本 或 确 认 为 期 『 费 置二级 科 目 ,如 “ 付 工 资” “ 付福 利 片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 本医疗保险和补 费” 应付社会保险 费”和 “ { 、“ 应付住房公 职工薪酬计划是企 业经营活动必不可 充医疗保险费用冲减企业职工福利费负债 积金” 当期工资的会计 处理为借记 “ 等。 生 少的一部分,原来的会计 制度对这一重要 的余额。而 以往则是 各类企 业不尽相同 , 产成本” 制造 费用” 管理 费用” 营 、“ 、“ 、“ 的概念没有一个整体的明晰的框架 ,对职 4 在 等 贷 应 工薪酬的理解 比较狭隘 ,一般仅指工资和 有的按工资总额 的 1%计提 并保 留余额 , 业 费用 ”和 “ 建 工 程 ” 科 目 , 记 “ 有的则按实列支不留余额 ,新准 则统 一了 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 资” 其他应交款~ 福利费,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 处理规定 也 、“ 应交住房公积金 ( 由职工个人负担部分 ) ” 散见于各相 关规定。新准 』 的制定 旨在规 对于职工福利费 的会计处理方法。 J ! l J ()导入了新增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科 目。 新准 则 不 再 计提 职工 福 利 费 ,要 求 3 范企业 为获取职工提 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 式的报酬 以及其他相 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 方法 :①辞退福利 :对于企业在正常退 休 职 工 福 利 费 按实 际发 生 额 列 支 ,与税 收规 信 息披 露 。 与 旧 制 度相 比 ,新 准 则 主要 有 之 前 解 除 与 职工 的劳 动 关 系 ,以及 为 鼓励 定不 一 致 时 作纳 税 调 整 ,年 末 帐 户余 额 清 职工 自愿接 受裁减而提出给予的补偿 ,在 算 为零。计提由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和住 以下 几 个特 点 : l 、对 涉 及职 工薪 酬 的 内 容 进 行 了 系 符合企业已制定正式的解 除劳动关系计划 房 公积 金 的 会 汁处 理 为 借记 “ 产成 本 ” 生 、 统 规 范 :新 准 则 首 次在 … 个 准 则 中 系统 地 和 企 业 不 能单 方 面撤 回解 除 劳 动 关 系计 划 “ 造 费 用” 管 理 费用 ” “ 业 费 用 ”和 制 、“ 、营 规范了 、 和职: 建立在雇用关系上 的各 这两个条件时应确认为负债并列人期 间费 “ [ 在建工程”等科 目, 贷记 “ 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下面我们结合实际看一个例题:例1
例1
20×8年6月,丙公司当月应发工资100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 产人员工资5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l0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 员工资180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50万元;建造厂房人 员工资110万元;内部开发存货管理系统人员工资60万元.根据所在地政 府规定,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7%、15%、2%、2%、0.7%和8% 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 房公积金,缴纳给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根据 20×7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公司预计20×8年应承担的职工福 利费义务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 员.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2.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 经费.假定公司存货管理系统已处于开发阶段、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条件.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二、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符合确认条件的辞退福利,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并确认为职工薪酬. ①职工无选择权的辞退计划,根据辞退计划规定的数量和标准,计提应付职 工薪酬. ②职工有选择权的辞退建议,要合理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 据预计数量和辞退补偿标准,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计提职工薪酬. ③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应选择合理的 折现率,用折现后的金额计量.
在确定企业提供的经济补偿是否为辞退福利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会计处理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此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
本文从职工薪酬与以往相比的区别和特点、确认和计量、范围、会计处理、信息披露来阐述。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不仅包括企业一定时期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也包括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并计入成本费用的其他相关支出。
一、新准则的制定与以往相比有以下几点区别和特点:1.首次系统规范:此准则是相关规范内容的首次制定、归纳和颁布,而以往则是分散在其他准则中零星的涉及规范。
2.明确定义:此准则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即是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共计八项内容,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这也是会计准则中首次如此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
3.增加内涵:此准则所规范的职工薪酬较以往相比内涵大为增加,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包括以往包含在福利费和期间费用中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各类社会保险,更是增加了诸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新增的职工薪酬形式。
4.会计处理:此准则规范和明确了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
(1)首先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
而以往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全部计入当期费用。
(2)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的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
此准则统一了对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法。
(3)导入了新增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①辞退福利:对于企业在正常退休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以及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的补偿,在符合企业已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这两个条件时应确认为负债并列入当期费用。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探析

(3) 增加 内涵 。新准则职工薪酬 的内涵较 以往 大为增加 , 既有传统意义上 的工资 、 奖金 、 津贴和补贴 , 也包 括以往包含在 福利费和期 间费用 中的职工福利费 、 工会经 费、 职工教育经 费、 各类社会保 险等, 在此基础上 , 增加了辞退福利 、 带薪休假等新
因离 开都 应支付 的福 利 , 不一定完全属于辞退 福利 , 可能属 于 正常 的离 职后福利 , 计量 辞退 福利的确认 , 确认 辞退福利应 满
足两个条件 , 企业 已经制 定正式 的解除劳动关 系计划或提 出 自 愿裁减建 议 , 即将实施 ; 并 企业不能单方 面撤 回解 除劳动关 系 计划或裁减建议。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 如果实质性辞退工作及
【 摘 要 】 20 年度开 (7 ) 始在上市 公司实 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要求企业全面 核算应 付职工薪酬, 计入成本时 按受益对象
划 分 。 主 要 分析 了新 准 则应 付 职 5 薪 酬 的 变化 , 新 准 则 下 的规 定和 要 求作 了较 详 细 的 阐述 。 - 对
特殊 , 具体处 理如下 : 司决 定以 自产产 品作 为非货 币福 利发 公 放时, 借记 “ 生产 成本 ” “ 、管理 费用 ”贷记 “ 付职工薪酬 ” 实 , 应 ;
建立在雇用关 系上 的各种支付关 系, 旧制度 则是分散在其他准
则 中零 星 的 涉及 规 范 。 ( 明确 定 义 。新 准 则 明确 定 义 了职 工 薪 酬 的 内 容包 括 : 2)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新准那么下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一、企业职工薪酬的概念及范围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效劳,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之后提供应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
包括提供应职工本人的薪酬和提供应职工的配偶、子女及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
这里的职工,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监事会人员;与企业未订立劳动合同、未被企业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效劳的人员等。
按照?企业职工薪酬准那么?的规定,职工薪酬内容从时间范围上看,包括企业因职工提供效劳的会计期间产生的所有义务;从工程内容上看,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各种保险费,含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各种商业性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其他与职工提供效劳的相关支出等。
企业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但该内容由?企业会计准那么第11号——股份支付?加以标准。
二、企业职工薪酬确实认与计量〔一〕企业职工薪酬确实认企业职工薪酬应按货币性职工薪酬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区分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和国家无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分别予以确认。
〔1〕对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应按国家规定的计提根底和比例按期计提,如应向社会保险机构缴付的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应向总工会缴付的工会经费;另外还有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2〕对国家未规定计提根底和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根据历史资料,考虑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确认,并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职工薪酬的实际发生金额对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3〕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企业应以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的形式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用企业自产产品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产品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确认为职工薪酬;用外购商品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外购商品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确认为职工薪酬;用企业自有固定资产无偿提供应职工使用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确认为职工薪酬;用企业租赁资产〔如租赁的房屋〕无偿提供应职工使用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实际支付的租金数额确认为职工薪酬。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根据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薪酬的确认、计量以及相关会计科目的处理。
首先,施工企业应通过确认薪酬相关的经济事项来确定应付职工薪酬。
薪酬的确认主要是确认企业应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其他福利费用等,这些费用应当与员工的劳动密切相关,并且是企业需要根据相关劳动合同或者劳动法规来支付的。
此外,企业还应确认与职工相关的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其次,对于薪酬的计量,施工企业应当选择采用合适的计量方法。
根据新准则,企业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或者公允价值法来计量薪酬。
实际成本法是指以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计量基准,根据实际支付的薪酬金额来确认和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而公允价值法是指根据市场上同类人员相同或类似劳动所得到的薪酬水平来计量薪酬。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科目的处理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处理薪酬相关的会计科目。
一般来说,企业会使用以下几个科目进行薪酬的会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用于确认和计量企业应付的员工薪酬,工资福利费用科目用于确认和计量工资、奖金等直接与员工劳动成果相关的费用,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科目用于确认和计量企业应向社会保险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支付的费用。
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注意各项费用的正确记录和分类。
例如,应将各类薪酬按是否涉及劳动成果、是否存在义务以及是否导致资金的支付等因素进行分类。
同时,还需要考虑在确定薪酬金额时应该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等。
综上所述,根据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薪酬的确认、计量以及相关会计科目的处理。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并正确处理各项费用的记录和分类。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对薪酬金额的影响,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会计处理

在 规 范 企 业 为 获取 职 工提 供服 务而 给 予各 种 形 式 的 报 酬 , 以及 其 他 相 关 支 出的 会 计 处理 和 信 息披 露 。本 文 从 职 工 薪 酬 与 以往 相 比
的 区别和 特 点 、 认 和 计量 、范 围 、会 计 处 理 、信 息披 露 来 阐述 。 确
会计处理 此准则规范和 明确 了职工薪酬 的会计处理原则 。 ( ) 先统 一 了各 类职 工薪 酬的 会计 处理 原 则 : 由 生产 产 品 1首 应
.
负担 的职工薪酬 . 计入存货成本; 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 应 计 入建造 固定资产成本 :其他职工薪酬 ,计入 当期费用。而 以往
企 业 为 职 工缴 纳 的 “ 险一 金 ” 应 当按 照 职 工所 在 岗位 进 行 五 . 分 配 。分 别 借记 生产 成本 ” ” 造 费 用 ” ” 建 工 程 ” 无 形 制 在
华 润电力 ( 州 ) 锦 有限公 司
要 ]财政 部 颁 布 了新 的企 业 会 计 准 则 ,此 准 则 的制 定 旨
一 万绍瑛
[ 摘Biblioteka 记“ 制造费用 账户 , 进行基本建设工程的人员工资薪酬借记 “ 在 建工程”账户 ,自创无形资产人 员的工资薪酬借记 “ 无形资产 账户 . 行政管理人 员工资薪酬借记 管理 费用 账户等 . 贷记 应 付工资” 账户。 这种会计处理办法与原应付工资的核算制度相比 . 职工薪酬分配渠道扩大到无形资产成本 。
为鼓 励 职 工 自愿 接 受 裁 减 而提 出 给 予 的补 偿 .在 符 合企 业 已 制 定
增 的职 工 薪 酬 形 式 。
4
四 职工薪酬 的范 围 本准则将企 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 报酬或对价 .全部纳入职 工薪酬的范围。由 《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1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在处理员工薪酬问题上需要有更加规范严格的处理方式。
这些规范旨在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财务透明度,同时也希望能够更好地保护员工的权益。
下面将介绍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新准则下企业必须对员工薪酬进行正确计量和确认。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在适当的时候确认员工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种津贴。
同时,企业需要对员工薪酬进行准确的估计和计量,并根据相关准则进行确认。
然后,在新准则下,企业必须对员工的福利进行充分披露。
这包括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比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退休金等福利。
企业需要向员工清楚地解释这些福利的性质和内容,向工会和监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
此外,在新准则下,企业需要认真对待员工的薪酬计划和奖励计划。
这包括股票期权、股份奖励、留任奖金和离职补偿等各种奖励计划。
企业需要对这些奖励计划进行准确的估算和确认,并在相关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
最后,企业必须充分考虑新准则下的税收处理。
这包括对员工分配的薪酬和奖励进行正确的计算和确认,并根据相关税务法规进行申报和缴纳。
企业需要在相关税务申报中充分披露员工的薪酬情况,避免纳税人涉嫌税收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企业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企业必须对员工薪酬、福利、奖励计划和税收处理进行准确的计量和确认,并进行充分的披露。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达到财务透明度,保护员工的权益,提高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新旧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对比与分析

新旧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对比与分析新旧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对比与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职工薪酬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会计报告中,职工薪酬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于职工薪酬的核算和披露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新旧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进行对比与分析。
首先,我们来比较新旧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旧会计准则,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工资附加、职工福利和津贴补助等。
而在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直接支付的报酬、间接支付的报酬以及企业提供的其他福利和权益等。
这就意味着,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需要更加详细地核算和披露职工薪酬,以便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新旧会计准则在计算职工薪酬成本方面的差异。
旧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应计制度计算职工薪酬成本,即将职工薪酬实际支付的金额和应支付的金额加以区分,以便于核对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而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需要按照负债制度计算职工薪酬成本,即将所有的职工薪酬计入负债项目中,以便于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负债情况。
这就意味着,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负债会相应增加,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新旧会计准则在职工薪酬披露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旧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职工薪酬进行详细的披露,包括职工人数、平均工资、职工福利等。
而在新会计准则下,披露的内容更加细致,包括职工薪酬构成、薪酬差异、薪酬风险管理等。
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更加详细地核算和披露职工薪酬,以便于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综上所述,新旧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核算和披露存在一些差异。
新会计准则相对于旧会计准则更加精细化,要求企业更加详细地核算和披露职工薪酬,以便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如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系统的更新和改进等。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会计准则下的要求,更好地实施职工薪酬管理。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2、职工福利费: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精神,主要包括: 1)企业内设的职工食堂、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设施, 其固定资产折旧及维修保养费用,以及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2)企业向职工发放的住房补贴、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供暖 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周转房的折旧、租金、维护等支出,以及与 职工住房相关的其他补贴和补助。 3)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 工的基金支出。 4)其他以实物和非实物形态支付职工的零星福利支出,如丧葬补助 费、抚恤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误餐费、午餐费或职工食堂经 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及救济费、离休人 员的医疗费及节日慰问费、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外费用等。 对于 2008年前累积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以后发生的职 工福利费先冲减以前年度的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在 按规定在限额内扣 除。 为了核算便利,可以将上一年职工福利费的实际开支水平设置 为了准确核算职工薪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 以及财政部“财会〔2006〕18号”规定,企业应该设置“应付职工薪 酬”总分类账户。它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借方记录各项职工薪酬(工 资薪金、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住房公积金等)的实际发生额,贷方记录按照受益对象分配的金 额,本账户一般说来无余额。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期末尚未支付的职工薪酬,这时“应付职工薪 酬”账户就是负债类账户,而不是集合分配账户。 1、本账户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外商投资企 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2、本账户可按“工资薪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 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非货币性福利”、“辞退 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新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新 准 则 中应 付 职 工 薪 酬 的 核 算
。王 亚 平
新准 则从 薪 酬 的 本 质 出 发 , 定 凡 是 企 业 为 获 规
6 非货 币性 福 利 : 企 业 以 自产 产 品或 外 购 商 、 指
品发 放 给职 工 作 为福 利 , 自 己拥 有 的 资 产 无 偿 提 将
例计 算 , 向社会 保 险经 办机 构缴 纳 的 医疗 保 险金 、 养 薪 酬 , 入 建 造 固定 资 产 或 无 形 资 产 的 开 发 成 本 ; 计 () 3 上述 两项 之外 的其 他 职 工 薪酬 , 入 当期 损 益 。 计
1 有 计提基 础 和 计 提 比例 的 , 照 规 定 标 准 计 . 按
一
其 中养老 保 险金 包 括 基 本 养 老保 险 费 、 充 养 老 保 计入 成本 费用 的职工 薪酬 负债 金额 , 补 区别情 况处 理 :
1 — 7
额。
供劳 务 负担 的职 工薪 酬 , 计人 产 品成 本或 劳 务成 本 ; ( ) 由在 建 工 程 、 形 资 产 开 发 成 本 负 担 的 职工 2应 无
3 社会 保 险 : 企 业 按 照 国家 规 定 的基 准 和 比 、 指 老保 险金 、 业 保 险 金 、 伤 保 险 费 、 育 保 险 费 。 失 工 生 险 费和商业 养 老保 险 费。
人员
新 准则从 资 产 负 债 表 观 的角 度 出发 , 照 权 责 按 发 生制 的原则 , 定 当辞 退 计 划 满 足准 则 规 定 的 预 规
计 负债确 认条 件 时 , 当确 认一 项 预计 负 债 ; 应 由于 职 工被 辞退 后不 再 为 企 业 带 来 经 济 利 益 , 有 辞 退 福 所 利均 应在 满 足确认 条件 时 计入 当期 费用 。
企业会计准则 应付职工薪酬 明细科目设置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设置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中国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而制定的。
其中,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会计中的一个重要科目。
在《准则》中,针对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设置了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按照《准则》的规定,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津贴和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其中,工资是员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实际领取的报酬;福利费是用于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福利待遇的费用,如员工的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年度旅游等;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或者企业的业绩情况给予的额外报酬;津贴和补贴是用于补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特殊费用或额外费用;社会保险费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住房公积金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其次,《准则》要求,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实质划分科目、确定余额和跟踪经营业绩。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企业应当按照不同的明细科目进行分类,并明确记录每一个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情况。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在应付职工薪酬方面的收支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再次,《准则》还规定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计量方法。
根据《准则》的规定,在确定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时,应当按照实际工作发生的基础进行计量,并确认相应的财务凭证。
例如,工资应当按照员工实际出勤的天数、工作时数和工作岗位的工资标准计算;福利费、奖金、津贴和补贴应当按照实际发放的金额计量;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计算。
最后,《准则》还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与其他相关科目进行核对,并做好合理的科目呈现和披露。
企业应当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包括在其他相关费用或成本科目中,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占比和变动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 应付职工薪酬 明细科目设置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设置一、引言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所遵循的会计原则和规定。
它包括了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损益和利润等重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规定。
其中,应付职工薪酬作为企业的重要负债,其明细科目设置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设置的逻辑1. 应付职工薪酬的一般性规定我们来看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应付职工薪酬的一般性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号——应付职工薪酬的规定,企业在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相关支出时应当及时确认,并予以计量和报告。
该规定对企业在面对薪酬支出时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2. 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设置我们来研究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设置。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设置通常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带薪休假、社保、公积金等。
这些明细科目的设置,既能够细化薪酬支出项目,有利于财务管理,又能够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全面的信息。
三、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设置的内在逻辑1. 细化支出项目通过明细科目设置,企业能够更加细化应付职工薪酬的支出项目,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企业的薪酬支出情况,有利于合理控制支出规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细科目设置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2. 提高信息透明度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明细科目设置也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
不同类别的薪酬支出能够清晰地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为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四、结语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对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设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我个人认为,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并且不断优化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

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在处理职工薪酬会计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管理水平,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阐述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的要点和应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指导和启示。
首先,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作用不可忽视。
在新准则下,企业需要将职工薪酬作为一项重要的负债进行会计核算。
这意味着企业在支出职工薪酬时,需要始终保持透明度和准确性,及时记账并进行相应的财务报表披露。
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种财务责任的体现,也是一种法规合规的要求。
因此,企业应当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流程,确保职工薪酬的准确计量和及时披露。
其次,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新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将职工薪酬分为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两部分进行核算。
短期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长期薪酬包括股权激励、离职补偿等。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薪酬制定相应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准则,确保薪酬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此外,企业还需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对职工薪酬进行预测和估计,以便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和资源调配。
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对职工薪酬进行详细的披露,包括招聘政策、薪酬结构、薪酬福利、薪酬调整等方面的信息。
这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是一种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重要参考。
同时,企业还需对职工薪酬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对企业来说,既是一种管理和经营的压力,也是一种机遇和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指南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3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会计探析

2023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会计探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财务会计宏观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2023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将对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和工作流程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职工薪酬在新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会计角度探析2023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问题。
1、新准则下的职工薪酬新准则将现行“计提当期应计应付职工薪酬”和“计提当期应缴纳的应交税费”两项合并为“计提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和应缴纳的相关税费”。
这一变化主要是将两个独立的会计科目合并为一个会计科目,便于财务处理和审计。
同时,新准则还明确了职工薪酬的计量方法:按照实际给付的金额计量,并将给付的金额分别列示在工资、奖金、津贴、劳务费等科目中。
2、会计处理问题新准则下的职工薪酬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 职工薪酬的会计确认时间:职工薪酬的确认时间应当是工作成果产生后,应付金额已经确定的时点。
具体来说,工资一般按照月份进行确认,而奖金和津贴则在分别确定后确认。
(2) 职工薪酬的会计分摊:根据新准则,职工薪酬的会计分摊应按照实际给付的金额分别列示在工资、奖金、津贴、劳务费等科目中。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按照实际发放的薪资进行确认和分摊,并且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
(3) 关于退休金的会计处理:新准则下,退休金也属于职工薪酬范畴。
企业应当将退休金按照实际发放的金额划分到职工薪酬的各个科目中,并按照财务报表制度的要求进行确认和分摊。
3、新准则下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新准则的出台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企业需要适时调整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流程,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而言,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职工薪酬的核算、核对和分摊等方面的内部控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职工薪酬管理制度,完善薪酬体系,明确薪酬结构和给付方法,提高薪酬管理和数据录入的准确性;(3) 强化会计专业知识: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对新准则、新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的了解和掌握;(4) 审慎预算和财务规划:制定合理的预算和财务计划,尽量降低职工薪酬支出对企业财务的负担,保持财务健康。
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

【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一)职工薪酬旳内容1.职工薪酬旳概念所谓职工薪酬,是指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旳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予以旳多种形式旳报酬或补偿。
2.职工薪酬旳内容(1)短期薪酬是指公司在职工提供有关服务旳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所有予以支付旳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旳劳动关系予以旳补偿除外。
短期薪酬具体涉及: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短期带薪缺勤带薪缺勤,是指公司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旳职工缺勤,涉及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⑦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到旳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旳合同;⑧非货币性福利;⑨其他短期薪酬;(2)离职后福利是指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旳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旳多种形式旳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解雇福利除外;(3)解雇福利是指公司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旳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予以职工旳补偿;(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解雇福利之外所有旳职工薪酬,涉及长期带薪缺勤、其他长期服务福利、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奖金计划等。
【备注】公司提供应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旳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3.职工旳界定①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旳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②虽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由公司正式任命旳人员,如独立董事;③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公司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旳人员,涉及通过公司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公司提供服务旳人员。
(二)短期薪酬旳会计解决1.短期薪酬旳一般会计解决原则公司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旳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旳短期薪酬确觉得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或容许计入资产成本旳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
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版《企业会计准则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并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同时废止。
新旧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准则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概念。
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
(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根据新准则,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需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则下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中核算。
(2)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社会统筹外补充退休金。
旧准则没有对此项业务做明确的处理规定,而在新准则中规范了处理方法。
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比较麻烦,可能需要精算师确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精算师精算的结果计算确定企业每期的年金费用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确认和列报。
这一变动可能会对很多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新准则相比于旧准则的主要变动之处还有:
(1)对职工和职工薪酬的定义做了更全面的阐述;
(2)将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辞退福利等定义和处理方法由指南和讲解移入准则正文;
(3)提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概念和核算方法。
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符合提存条件的,适用设定提存计划的准则规定,否则按设定受益计划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