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 第一章 速的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一章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案粤教必修

高中物理第一章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案粤教必修

第5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一、课程引入:从学车热潮及驾驶安全谈起,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速度变化的例子,阐明描述速度变化的必要性,进而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

二、教学目标:1、掌握加速度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物理意义及方向;2、理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能区分“加速度”、 “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等概念;3、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和特点。

三、自主教学:请同学们通过自己阅读课本P15上的内容,完成课件上的几个题目。

1、 找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及物理意义。

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 加速度反应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反应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是标量 3、 填空:在直线运动中,通常选取物体 的方向为正方向,当tv v>时,加速度a 是正值,表明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 ,物体在做加速运动;当t0v v<时,加速度a 是负值,表明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在做 运动。

4(双选)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B. 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D. 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四、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上的“讨论与交流”,先完成课件上的表格,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三个问题:①物体的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就一定越大吗?②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吗? ③物体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一定越快吗?五、反馈精讲: 1、加速度的公式: (1)指出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特别强调“速度变化大小 与速度变化快慢(加速度)的区别;(2)请同学们做课本P15页的例题,特别强调解计算题的规范性和计算加速度需要注意加速度的矢量性,必须先规定正方向,最后还要说明加速度的方向。

2、加速度的方向在直线运动中,通常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公式 类比平均速度的公式知,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 的方向相同。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教科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教科版必修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加速度,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6.解决问题与创新(5分钟)
-针对实际生活中的速度变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速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加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了如何测量和计算加速度。
3.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培养了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部分学生对加速度的方向和矢量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和实例分析。
2.课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实验环节时间较短,学生操作不够充分。
2.拓展要求:
-学生应在课后自主选择拓展内容进行学习,加深对加速度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如推荐阅读材料、视频资源,为学生解答在拓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如设计简单的物理实验,观察并分析加速度的变化。
-学生完成拓展学习后,可以撰写学习报告或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收获,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
3.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在讲解加速度的方向和矢量性质时,运用更多生动形象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合理调整课堂时间分配,确保实验环节的充分进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创设更多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结合教材,讲解加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计算方法等,强调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能够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不同。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及其方向判断方法。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观察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学会测量和计算加速度,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加速度的定义式及其计算。

•加速度的矢量性及其方向判断。

三、教学难点•理解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非速度本身。

•掌握加速度矢量性的理解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材。

•多媒体教学课件(含动画、视频、图表)。

•实验器材(如小车、打点计时器、刻度尺、纸带等,用于测量加速度)。

•直线坐标系模型或教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测量并计算加速度。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播放一段赛车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赛车速度的变化,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赛车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出加速度的概念。

•设疑激趣:展示两个物体,一个匀速运动,一个速度逐渐增大,提问:“哪个物体的速度变化更快?如何量化这种快慢?”新课教学1.加速度的概念•讲解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强调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通过图表或动画展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2.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加速度的定义式:a=ΔtΔv,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间越长,加速度对速度的影响越小;时间越短,加速度对速度的影响越大
3.加速度的实际应用:
-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的加速与减速
-体育运动:运动员的起跑、冲刺、转弯等动作中的加速度
-科技创新:火箭发射、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加速度应用
4.加速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利用速度计和计时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解:根据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 = Δv/Δt,将已知数据代入得:a = 10m/s / 5s = 2m/s²。所以,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2m/s²。
4.课堂小结
5.课后作业
同学们,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分析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60km/h所需的时间,并计算其加速度。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3)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加速度现象,如跳绳、滑板等,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4)探讨加速度的环保意义,如汽车尾气排放、噪声污染等,思考如何减小加速度对环境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如设计一个简易的加速度计,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教授了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加速度与速度、时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课堂上我花了较多的时间通过实例和动画进行解释和演示。在实验环节,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加速度的测量和计算,普遍反映实验部分较为有趣,对加速度的理解也有所加深。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首先,通过学习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从物理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加速度与速度、时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最后,通过学习加速度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其科学态度和责任感。总之,本节课将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高中物理第1章第5节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1章第5节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教材分析加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先列举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并且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通过飞机起飞和炮弹射出过程的具体数字运算引出平均加速度,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同时指出了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通过瞬时加速度得出直线运动的这一物理运动模型.在学习加速度概念后,又通过上节课学习的速度时间图象进一步说明怎样在图象中找到加速度,让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是对图象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变化率是生活中的常用概念,教材在“科学漫步”栏目中深入、细致地介绍了一般情况下的变化率,有助于学生理解速度是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可是,学生首次碰到加速度概念时是刚刚考入高中不久,不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难以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和定义公式.为了降低难度,现行教材均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合为一节,只限于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定义、公式、意义、单位、方向.没有研究加速度的测量方法,没有讨论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没有涉及加速度的成因,只在以后各章节中才把加速度的概念逐步扩充到一般变速运动中的瞬时加速度.因此,在确定加速度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教材处理的这一实际情况,逐步到位,不能一步到位.否则,教学目标制定过高,学习难度太大,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易于在学生中产生物理难学的心里障碍,对今后的物理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当然,也不能把教学目标制定得太低,这是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2.掌握其定义公式和单位.3.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致.4.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值定义法,进一步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2.通过对速度变化快慢描述的探索过程,体会一个量的变化与变化快慢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节在物体运动快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2.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毅力.三、教学重点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四、教学难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3.利用图象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1-5-1两幅vt图象,供同学们交流讨论,并设疑对比思考.指导学生对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认真观察,找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1-5-1学生归纳总结出:甲图中,物体的速度每秒变化5 m/s.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 s变化5 m/s.引导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有慢,我们今天学习的加速度这一概念就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问题导入普通的小汽车和高档跑车的速度都能达到200 km/h,但它们从静止到具有这一速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高档跑车经历的时间要远小于普通的小汽车.哪个速度的变化快呢?速度变化的快慢是衡量汽车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影片导入利用课件视频资源,依次大屏幕播放下列影片片断:万吨货轮起航,10 s内速度增加到0.2 m/s 火箭发射时,10 s 内速度能增到约102 m/s以8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急刹车时2.5 s内能停下来以8 m/s的速度飞行的蜻蜓能在0.7 s内停下来图1-5-2在以上片断中,各物体的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你怎样才能比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呢?推进新课一、加速度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课件展示:依次展示三个速度表格,分析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交流讨论:若物体在所用时间一样的情况下,速度改变大的物体速度改变得快.点评: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先比较相同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为不同时间不同改变量作知识铺垫.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正是物理学探究规律的顺序.学生认知观察表中数据并交流讨论,若在速度改变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速度改变得越快.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提高学生根据数据表来概括总结规律的分析能力.教师设疑:若如下表所示,既无法用第一种方法,又无法用第三种方法比较,怎样比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认真观察表三,通过计算说明这四个物体哪个速度改变得快.很明显,这几个运动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不同,速度改变的快慢也不同,且速度增加大的不一定就增加得快.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可以用A、B两点坐标的变化除以所用时间即速度的大小来描述位置变化的情况.点评:利用速度的表达式类比,力求使学生猜想到可以用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所用时间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师设疑:在表三中,A物体在4 s内速度从2 m/s增加到11 m/s,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交流讨论并总结: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描述这段过程中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如果用符a 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Δv 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应如何用公式表达A 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呢?结论:a=t v ∆∆=4211- m/s 2=2.25 m/s 2 教师指导学生依次完成表三中B 、C 、D 的计算:对B :a=t v ∆∆=306- m/s 2=2 m/s 2 对C :a=t v ∆∆=100020- m/s 2=0.2 m/s 2 对D :a=t v ∆∆=10300300- m/s 2=0 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的a=tv ∆∆式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式.在国际单位中,加速度的单位是 m/s 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明确: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tv v t 0- 3.单位及符米/秒2 m/s 2(国际单位制)厘米/秒2 cm/s 2阅读体会: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体会计算加速度.材料一:高级跑车 克莱斯勒 ME4120——100 km/h 加速时间2.9 s发动机:V12双顶凸轮轴48气门4Turbo排量:6.000c.c.最大马力:850/bhp/5,750rpm峰值扭力:117.3 kgm/2,500——4,500rpm 车重:1,310 kg急速:400 km/h 以上汽车性能知识参考址::///mantan.htm:auto.sohu./材料二:死亡加速度西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500g (取g=10 m/s 2)这一数值,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因为,一般车辆碰撞的时间短,大多为毫秒级.例如,两辆摩托车时速20 km 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毫秒级,能产生多大加速度?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加速度与位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归纳出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说明:当物体加速时,则Δv=v 2-v 1>0,时间Δt 是标量,加速度a 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 0取正值),a 为正值则可表示a 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 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 当物体是减速时,则Δv=v 2-v 1<0,时间t 是标量,加速度a 的计算值为负值,如果仍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 0取正值),a 为负值则可表示a 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 与初速度反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减速运动.在未学到“牛顿第二定律”之前,也可以用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虽然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变化情况不同,前者速度越来越大,后者则反之.启发学生思考,只凭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虽然不必让学生从速度变化的方向去判断加速度的方向,但是应该让学生知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相同;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相反.这是直线运动中(无往复运动)的普遍性结论.至于加速度的正、负问题,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v 0取正值) 判断物体做匀加速还是匀减速运动的一种方法,这不是实质性的结论,所以教学中不必强化.也可类比v=t x ∆∆中速度v 的方向与位移Δx 的方向相同,理解a=tx ∆∆中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 的方向相同. 实验与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1 m/s 2加速度有多大.实验器材:高度约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的斜面(越光滑越好).体验方法:把斜面的高度调节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向学生说明),让小球在斜面上滚下(注意观察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便大约是1 m/s 2.它的含义是说物体每秒钟速度的改变量是1 m/s.问题探究问题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问题2: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的短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吗? 归纳总结:1.不对,当匀速运动时,尽管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2.不对,由公式a=tv ∆∆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所谓某一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问题互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错.只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错.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多少.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师生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下列问题分组探究.探究1:某同学骑着自行车和学校百米冠军赛跑.观察并思考,起跑时谁的加速度比较大些?将观察结果与同学交流一下,得出较一致的结论.参考:创造条件,亲自观察,培养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加强交流,善于交流,增强协作精神.比较方法:相同时间内,谁的速度变化得快,谁的加速度就大.探究2:小球沿斜面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猜想一下,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比较加速度的大小时,可通过观察小球滚动时速度改变的快慢来进行) 要求:(1)将猜想的结果互相讨论,最后得出共同的猜想.若有条件,可以用实验检验一下你的猜想.(2)实验探究时要注意加强交流与合作,检验猜想时要注意控制变量.参考:(1)几种可能猜想:小球的质量、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倾角、斜面的长短等(还有什么可能,你自己去猜想,这里给出的只是参考,并不一定是标准答案,要善于通过讨论和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2)探究时,一定要先设计好实验方案,注意体会控制变量法.可保持其他量不变,研究小球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或研究粗糙程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研究倾角与加速度的关系;研究长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等.探究3:宇航员要从地球进入空间站,可以由航天飞机来完成这一任务.航天飞机在发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8g (取g=9.8 m/s 2),高重力加速度对人的身体会产生不良作用,甚至可能会产生危险.譬如,引起身体某些部位充血或缺血,如果大脑缺血,便会失去视觉和知觉.类似实验表明,人体的姿势与所能承受的加速度有关:当人的身体与加速度的方向垂直时,人可以经受15g 的加速度达几分钟之久,而当人的身体顺着加速度方向时,最多只能经受6g 的加速度.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舟”五升入太空和返回地面的过程,采取什么姿势 (站、坐、躺)较好?身体与加速度方向什么关系?答案:躺倒 垂直二、从v-t 图象看加速度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中的v-t 图象,并思考: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时间图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 学生总结归纳:a 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 相对较平缓.所以,a 的速度变化快,即a 的加速度大,b 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 .知识小结:速度—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时间图象.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Δv ,时间间隔Δt.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tv ∆∆就行了. 六、 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注意加速度是矢量及这里的“加”并不是“增加”的意思,它反映的是速度变化快慢的程度.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它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决定,与速度本身的大小以及速度变化的大小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大,也不表示速度变化大.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必然联系.加速度是状态量,与时刻(或位置)相对应.可以从速度时间图象中倾斜直线的陡缓定性看出加速度的大小,也可以从图象中定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1.明白得物体运动的速度.明白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2.明白得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运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外表中的速度.3.明白得瞬时速度的意义.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5.明白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究,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步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会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截了当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5.会通过外表读数,判定不同速度或变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4.培养对科学的爱好,坚决学习摸索探究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明白得.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新授课(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差不多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伙儿还记得是哪几个概念?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刻、时刻、位移和路程.师: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描述物体位移的?生: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 1表示tl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t1对应的点x2表示时刻t2物体的位置,则△x=x2一xl,就表示从t1到t2这段时刻内的位移.师:我们差不多明白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物体的运动快慢与运动的时刻有关.师: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学生通过阅读、摸索,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明白这些概念差不多上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差不多概念.(板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新课教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讨论与交流]以百米赛跑为例,你参加赛跑的跑道是笔直的,你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学生讨论后回答生:坐标用来表示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比如,我在起点的位置、我在终点的位置或我在全程中点的位置(50 m处)等,都能够在建立坐标系后用坐标上的点来表示,而在我从起点跑到终点的这段过程中,我的位移能够用起点和终点间的坐标变化量来表示.课件投影图1—3—l,让学生观看,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刻的变化量?[摸索与讨论]1.图1—3—l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2.假如汽车沿。

高中物理粤教版教材高一年级必修1第一章第4节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教学设计1

高中物理粤教版教材高一年级必修1第一章第4节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教学设计1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①(粤教版)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是高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桥梁。

即力是通过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与速度、位移建立了数量的关系,加速度还是演绎推导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中间过渡的重要物理量。

因此,讲好上好加速度这节课,对学生能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乃至后面力学知识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设计思想:《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是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认识运动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用一个课时完成,中心内容是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并做好小结和归纳。

学生最后通过各种例子和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知识的应用。

加速度是学生较难理解和不易接受的概念:1、教学过程中,多列举实际的例子,通过计算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引入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然后再通过事例和练习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2、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进一步深化.本节教学严格限制在直线运动的情形中,不要涉及曲线运动.对加速度的矢量性点到为止,暂时不作过多的说明.3、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加速度的概念讲清讲透是不现实的事,使学生心理上自动接受并运用,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引入新课生:观察画面并思考。

师:展示课件——汽车起动和刹车、电梯开始上升和停下来、苹果自由下落。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讲课年级高一课题课时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绘——加快度课程种类新讲课课程导学目标解读1.理解加快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 ,知道加快度的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

目标2.会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快度大小和判断加快度方向。

3.知道加快度是矢量 ,认识加快度的方向。

会划分加快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研读教村时,一是注意本节的知识系统散布,二是把疑难疑惑的问题标明好,以便沟通。

本节主要介绍加快度,增强对加快度定义式的理解。

课程导学重点难点建议教课建议理解加快度的观点、物理意义和矢量性,划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以及速度的变化率的不一样。

本节内容需要安排 1 个课时教课。

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 ,建议 30 分钟左右 , 安排在课内则只需 20 分钟左右。

经过教材中“议论沟通”四幅图片的对照剖析 ,让学生从中找出比较速度变化快慢的方法 ,进而引出加快度的观点和计算方法 ,并经过实例剖析理解加快度的意义。

课前准备程序设计新课导入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小组议论小组展现增补怀疑教师评论研读教材,预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教案的基础上依据本班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讲堂演示的实验器械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创建情境平时生活中的走了多远是指行程,走得快是指速度,那越走越图片展现快是指什么呢?此刻我们就来学习描绘物体运动的新的物理量——加快度。

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通读教材,作必需的标明,梳理出PPT 课件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本节内容的大概知识系统。

体现学习达成教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尽可能多得独立达成教案内容,至目标生填写教案的状况。

少达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沟通指导、聆听部分学生的沟通,就教案中基础学习沟通的内容与结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成效对学习的同学沟通。

主题 1:( 1)中的比较速度变化快慢口头表述加快度里,速度变化量同样或许经历速度重申控制变量法,加深学变化的时间同样,可经过速度变化生对照值定义法的理解时间比较或许经过速度变化量比较( 2)中的比较速度变化快慢里,速度变化量和经历速度变化的时间都不同样,可经过二者的比值比较主题 2:增强学生对加快度定义式的应( 1)用加快度的定义式进行计口头表述加快度的用,重申加快度的矢量性,正算。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5.教学工具: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如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教具的正常运行,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6.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如习题集、参考书籍等。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7.网络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网络资源,如在线教学平台、学术文章、教学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和信息。
2.初中数学中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速度的变化。
3.小学数学中的加速度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将加速度与实际运动情景相结合,理解加速度的含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思维:通过学习加速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加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等内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加速度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解: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的比值。设加速度为a,速度变化量为Δv,时间变化量为Δt。
由题意知,汽车经过10秒后的速度是20米/秒,因此速度变化量Δv=20米/秒-0米/秒=20米/秒。
时间变化量Δt=10秒。
根据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Δv/Δt,代入上述数据,得:
a = 20米/秒/ 10秒= 2米/秒²。
介绍与加速度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案1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案1粤教版必修1

第5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教学过程:[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学生实验]:(每两个同学的桌面上有一块木板、一辆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 钩码) 1、 在钩码拉动下,小车做加速运动,打下一条纸带;2、 加多两个钩码,或使木板倾斜,使小车运动得更快,打下一条纸带。

[观察思考]观察纸带,打点越疏的纸带,小车运动得越快,说明速度增大得越快。

让学生体会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

[生活事例]看下列各车辆的速度变化情况,你能比较哪辆车的速度变化得快吗?(1)、A 车与B 车哪个速度变化快?为什么? (2)B 车与C 车哪个速度变化快?为什么? (3)A 车与C 车哪个速度变化快?为什么? 学生回答:(1)、A 与B 速度变化量相同,A 所用的时间短,A 的速度变化快; (2)在相同的时间内, C 的速度变化量大,C 的速度变化快; (3)A 车与C 车的速度变化量不同,所用时间不同,不能直接比较。

[让学生交流讨论]:比较A 车与B 车谁的速度变化快 讨论结果:(1)、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tv v t ∆-0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2)、单位速度变化量所用的时间v v tt -∆越少,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总结: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在物理学上采用了比较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来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并将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称为加速度。

(一)、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t v v a ∆-=12 或tva ∆∆= 说明: v 2—末速度, v 1—初速度,Δv =v 2-v 1 是速度的改变量 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引出变化率]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8页“科学慢步”栏目的“变化率”。

让学生进理解什么是变化率。

小结:描述变化快慢的量就是变化率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二) 、加速度的单位:让学生运用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出加速度的单位: m/s 2(或ms -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例1]飞机的速度由0 增加到300 km/h ,飞机的速度变化了多少?若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为30s 则飞机的加速度为多少(即飞机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老师讲解) 解:1、2、△v=300km/h=83.3m/s[例2]、 迫击炮射击时,炮弹在弹筒中的速度在0.005s 就可以从0增加到250m/s ,这时迫击炮的加速度为多少?(让学生自已做,然后老师再评讲) 解:(三)、加速度的矢量性 加速度有方向吗? 1)、由公式引出: 回顾速度公式:Sv t∆=∆,△S 是矢量,V 是矢量,V 的方向与△S 的方向相同; 同样的模式:tva ∆∆=,若Δv 是矢量,a 就是矢量,且a 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 2)、从矢量图分析:△V V 1213000300//v v v km h km h∆=-=-=2/8.230/3.83s m ss m t v a ==∆∆=2124225005100005//.v v v a t t m s m s -∆==∆∆-==⨯如图,汽车原来的的速度是 V1,经过一小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2,用矢量图表示,线段的长短代表速度的大小,箭头方向代表速度方向,以原来的速度V1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2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它就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

高一物理教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高一物理教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高一物理教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一物理教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高一物理教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学难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砝码等.课时安排:新授课(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演示]让小球分别在倾角较小的斜面和倾角较大的斜面上滚动.[提问]小球两次各做什么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得出]小球两次都是做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但后一次速度改变得快.那么怎样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呢?[讨论]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讨论与交流]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课件展示:某竞赛用的跑车启动时,4s内速度达到108km/h;某高速列车启动时, 120s内速度达到108km /h ;自行车4s 内速度达到6 m /s ;而100 m 跑运动员起跑时,0.2s 内速度达到12m /s 推算出这些物体启动时,速度的增加量和1 s 内速度的增加量,并填入下列表格:师:试根据上述数据,推算出这些物体启动时,速度的增加量和1 s 内速度的增加量,并填入下列表格:比较A 和B :它的速度的变化量相等(30m /s),A 经过的时间比B 短,在速度变化量相等的情况下,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改变快,即跑车比列车速度改变快.比较A 和C :它的经过的时间都是4 s ,A 速度的变化量比B 大,在经过的时间相等的情况下,速度变化量大的速度改变快,即跑车比自行车速度改变快比较C 和D :它们的速度变化量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它们速度改变的快慢,只有计算它们的平均每秒钟速度的变化量,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多的物体速度变化快,得运动员速度变化(每秒钟改变60m /s)比自行车、列车、跑车速度变化(每秒钟改变 1.5m /s)快.因此,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上述四物体,运动员速度变化最快,火车速度变化最慢.师:很明显,这几个运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不同,速度增加的快慢也不同,且速度增加大的不一定就增加得快.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板)[新课教学]一、加速度师: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如下图1—5—l 所示建立数轴AB ,设A 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一维位置坐标,下同)为2 m ,B 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7m ,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生:△x =x2一xl =7 m 一2 m =5 m ,方向由A 指向B .师:如果物体从A 到B 是做匀速运动,如果所用时间为t =10s ,怎样求这段过程中物体的速度?生:物体运动的速度v =△x/△t =5m /10s =0.5m/s ,方向从A 指向B .师: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同样在10s 内,速度从2m /s 增加到7m /s ,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启动物体 速度增加量(m/s)经历的时间(s ) 1 s 内速度的增加量(m /s) 速度增加的快慢程度(最快、较快、较慢、最慢) A 竞赛用跑车 304 7.5 较快 B 高速列车 30120 0.25 最慢 C 自行车 64 1.5 较慢 D 运动员12 0.2 60 最快生: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描述这段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增加的快慢.师:如果用a符号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t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那么用公式如何表达呢?生:a=△v/△t=(7-2)m/10s2=0.5m/s2师: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再看下面的例子.案例1:飞机的速度由。

增加到约300km/h,飞机的速度的变化是多少?若发生这一变化用时约30 s,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案例2:迫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 s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 m/s,炮弹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多少?学生讨论后回答.生1(回答第一个案例):300km/h约相当于83m/s,a=△v/△t=(83—0)/30m/s2=2.8m/s2.生2(回答第二个案例):a=△v/△t=(250—0)/0.005m/s2=5×104m/s2师: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a=△v/△t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式.(板书) 加速度(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v/△t =(vt-v0)/△tv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vt——经过一段时间t时的速度(2)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3) 国际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问]用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虽然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变化情况不同,前者速度越来越大,后者则反之.启发学生思考,只凭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4)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定义公式中时间△t是标量,是没有方向的,因此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改变量△v的方向相同,对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的方向可用正负号来表示.因此: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为正值.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为负值.[分析]当物体加速时,则△v =(vt-v0)>0,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 v0取正值),a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当物体是减速时,则△v =(vt-v0)<0,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负值,如果仍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Iv0取正值),a为负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反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减速运动.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匀变速运动.生: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运动.师:如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那样,加速度也有平均和瞬时之分.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有什么关系?生:在匀变速运动中,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增加或减少),每时每刻的加速度,即瞬时加速度与一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即平均加速度相同.师:匀速直线运动可看成什么运动?生:可看成加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实验与探究]课题:体验1 m/s2加速度究竟有多大.实验器材:高度约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的斜面(越光滑越好).体验方法:把斜面的高度调节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向学生讲明),让小球在斜面上滚下(注意观察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便大约是1 m/s2.它的含义是说物体每秒钟速度的改变量是1 m/s.[讨论与交流]师:“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生:不对,当匀速运动时,尽管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师: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的短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吗?生:不对.由公式a=△v/△t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所谓某一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对于运动物体说它走多远,是指路程或位移,说它走得多快,是指速度,而对加速度则没有相对应的典型词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往往指的是速度,但有时也有一些说法是模模糊糊地指加速度.请大家讨论哪些说法中指的是加速度?生1:汽车的加速性能是汽车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有人说,我这车好,启动快.生2:在百米赛跑中,我们常说某某同学素质好,有很好的爆发力,起跑快.阅读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学生阅读“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后应注意:1.注意标题后括号内标明的“a/(m·s-2)”的含义,注意养成时时关心物理单位的习惯. 2.阅读汽车、电车、旅客列车、炮弹加速时的典型值,形成大小印象.3.表中汽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值为负值,这是什么含义?这是因为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而负号只表示其方向,不表示其大小.师:加速度大小反映了什么?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跟什么方向相同?生:加速度大小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改变得越慢.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改变的方向总是相同.师:加速度跟速度是否有关?生: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而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根据加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快慢(速度大小),也不能根据速度大小判断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同样不能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也不能根据速度方向判断物体速度改变的方向(加速度方向).师: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正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负吗?生:不一定.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但是,加速度是正值还是负值,与正方向的选取有关,若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负值;若取运动的反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负值,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正值.师:加速度增加的运动是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运动是减速运动.这种认识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应该怎样根据加速度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生:不对.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并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应该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速度增加还是减小.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无论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无论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师: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有何区别?生: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快,并不意味着物体就运动得快;加速度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慢;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不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仅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也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对于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区别,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v/△t来理解,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而不是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速度变化的多少,速度的变化量不仅与加速度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因此,根据加速度不能判断速度变化的量的大小,反过来,根据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也不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师: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3)加速度和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之间的区别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不一定大;但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4)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因此,也可以说加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变化率.[例题剖析](出示例题1)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 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 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出示例题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错.只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错.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多少.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二、从v—t图象看加速度师: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生: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思考与讨论]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生: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对较平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