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印染
民间印染艺术

本文将介绍民间印染艺术的历史、种类、 制作工艺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民间印染艺术的 历史
民间印染艺术的历史
民间印染艺术的 种类
民间印染艺术的种类
1
蓝印花布:以蓝色为主色调, 采用镂空版手工印刷技术,制 作出的布料质地轻薄、透气性 好,适合制作衣物和家居用品
3
扎染:将布料按照一定规律扎 紧后进行染色,制成具有独特 纹理的布料。扎染艺术广泛应 用于服饰、桌布等生活用品
选材
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 好的棉、麻、丝绸等材
料
染色
将材料浸泡在染液中,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染
色方法
设计
根据需要染制的图案和颜色 进行设计,一般采用传统吉
祥图案和寓意深刻的纹样
晾晒
将染色后的材料晾干, 使其自然干燥
制版
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制作 镂空版或雕刻版
成品
经过剪裁、熨烫等工序 后,最终制成民间印染
··· ···
-
谢谢您的 ·观看·
BUSINESS TRIP PROJECT PLAN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XX
··· ···
民间印染艺术
—xxxxxx—
-
1
引言
2
民间印染艺术的历史
3
民间印染艺术的种类
4
民间印染艺术的制作工艺
5
民间印染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引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言
民间印染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的传统手工艺
它起源于古代,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
民间印染艺术以其独特的色彩、图案和风 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民间印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 很大的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 ,加强民间印染艺术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于其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加强对 于传统工艺人的保护和培养,确保民间印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后继有人;加强与现代 设计的融合和创新,使民间印染艺术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染料进行着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印染技艺的奥秘,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古代印染技艺主要包括木版印染、刺绣、刻印、织锦等方法。
其中,木版印染是最为著名的一种技艺。
它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选材、修磨、刻划、印刷等多个环节。
经过印染师的精湛手艺,木版印染能够展现出极为精美的图案和色彩。
刺绣则是一种将图案刺绣在织物上的技艺。
在中国古代,刺绣被广泛用于宫廷装饰、礼物赠送等场合。
刻印则是将图案刻在印章上,可以用于标识身份、传递信息等。
织锦则是一种通过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编织在一起形成图案的技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
价值。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技艺,不仅可以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为现代的纺织业和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
- 1 -。
印染非遗介绍

印染非遗介绍
印染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印染的发展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印染技术。
印染的主要工艺包括丝网印、印染、印花、染色等。
其中,印染技术最为著名的要数印染,它通过将图案和文字等转移到布匹或纸张上,再将布料或纸张印染在特定的颜色或花纹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在中国,印染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广泛应用于服装、窗帘、桌布、地毯、家具等方面。
同时,印染技艺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纺织艺术中的瑰宝”。
为了保护和传承印染技艺,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鼓励人们传承和发扬印染技艺,保护和发展这门传统手工艺。
同时,也有许多印染企业和机构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印染技艺,为社会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服务。
我国手工印染

一、手工印染的含义手工印染是有关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机械化印染产品而言,一般是指以传统手工技艺所制作的染色印花以及绘制等工艺和产品。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可观的农业生产,而纺织与染色技术,都与农业生产亲密有关。
从西安半坡原始社会的旧址中所发现的石纺锤和斜纹编织印纹就足以证明,我国的纺织技术就达到了相当作熟的水平。
随之而产生的染色、印花等工艺技术也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欢。
中国古代,将染色和印表等工艺技术和产品统称为“染缬”。
从古代文件记录和考古研究中,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多种精深的染色及印花技术,此中影响较大的是扎染、蜡染、丝网印以及手工绘染等。
二、手工印染织物较常用的手工印染织物,一般都是由各种纺织纤维经过不一样的加工方式生产而成的。
手工印染织物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天然纤维制成的织物,另一类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织物。
手工印染织物天然纤维织物化学纤维织物混纺纤织物植物纤维织物动物纤维织物人造纤维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棉织物(棉花、木棉)毛织物:人造棉织物锦纶麻织物:亚麻、黄麻、羊毛、兔毛、牛人造丝织物丙纶羊绒、兔绒、牛绒等腈纶丝织物:蚕丝柞蚕涤纶氨纶棉织物是手工印染最好的织物,品种多样,经济优惠,又拥有优秀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耐热耐摩擦力强,并拥有优秀的染色性能。
常有品种有:平布、府绸灯芯绒、帆布、斜纹布、针织布等,合适制作多种复试用品和室内装修用品。
麻织物吸湿性强,强度高,结实耐用、服用成效凉快,伸缩性和耐酸性较差,染色成效优秀。
毛织物轻软轻柔,保温性好,弹性强,吸湿性好,染色成效优秀,属于高档织物。
人造棉和人造丝,耐热、吸湿性强,手感光滑、轻柔,悬垂性较好,染色成效优秀,经济优惠,是较常有的手工印染织物之一。
合成纤维织物和混纺织物中,除个别以外,其余都因染色需特别设施要求等原由,一般在学习时不常使用。
三、手工印染的染色剂手工印染的染色剂可分为染料和涂料。
一般地说,染料指含色素能溶于水,配制成染液,并能直接染或或经过助染剂染着在纤维上,与纤维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被纤维充足的汲取,使织物内外都能获取坚固染色成效的染色资料。
扎染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扎染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印染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绞缬”工艺,是一种独特的手工印染技术。
扎染最初是通过扎结、缝缀、扎花等方式进行染色,属于染色技术中的扎染。
它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印染工艺,也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发现了植物染料的特点,并不断加以利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五色”的说法,即用五种颜色染制而成的五种色布。
后来人们发现,植物染料与丝绸、棉、麻等不同,它具有不用任何机械加工而自然呈现出美丽色彩的特点。
于是就根据这种染料的特点,逐渐把印染技术发展到有各种不同图案的图案印花工艺。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丝绸之国”、“衣被天下”的美誉。
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染料印染工艺之一,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印染工艺——扎染,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
它与印染工艺中其它技艺一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 1 —1 —。
传统工艺概论染织工艺

柿漆染料蜡染个案:与其他草木染相比,柿染的 色牢度较好,高温褪蜡对于颜色的影响较小,故 在柿染中运用蜡染这一民间印染工艺效果良好。 材料:南通自制柿漆二次汁500ml、一小块丝绸、 2%氯化亚锡媒染剂; 工具:500ml烧杯一个、搅拌棒、蜡锅、温度计。
染色工艺过程: 图69/70/71蜡染 (一)铺平丝绸,将蜡锅中已经融化的蜡以点状随 意泼撒在丝绸上面。(二)待蜡凝固以后,用手工 掰出任意冰纹。(三)将丝绸浸泡于柿漆液中,用 搅拌棒轻轻挤压、翻转,使之充分吸收柿漆液,十 五分钟以后提出晾干。(四)将晾干的丝绸放入到 浓度为2%的氯化亚锡媒染液中,以搅拌棒轻轻挤 压,十五分钟以后提出晾干。(五)褪蜡:1,将 蜡染丝绸置入清水中漂洗两遍,以去掉上面的浮色。 2,将水烧热至100摄氏度,将蜡染布放入。3,连 续搅拌,同时去掉漂浮于水面上的残蜡。4,将布 拿出以清水漂洗。5,加入209合成洗涤剂后进行 第二次褪蜡。褪蜡次数根据需要自由掌握,至蜡褪 尽为止。因是高温褪蜡,在这一过程中,柿染颜色 稍微有些变浅,但是并不影响其蜡染效果。
商周贵族服饰 窄袖 织纹衣、蔽膝穿戴展 示图。这个时期的织 物颜色,以暖色为多, 尤其以黄红为主,间 有棕色和褐色,但并 不等于不存在篮、绿 等冷色。只是以朱砂 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 色,比其他颜色更鲜 艳,渗透力也较强, 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 保存至今。经现代科 技分析,商周时期的 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 用,尤其是红、黄等 正色,常在织物织好 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根据出土玉人服饰 复原绘制)
目前南通蓝印花布产品概况
三、手工印染的历史: 服饰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饰的美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染织纹样。本章在阐述染织材料、染织工艺的基 础之上,重点探讨染织品造型与装饰工艺。
手工印染概论

我国手工印染的现状 我国扎染的现状
民国时期,家庭作坊形式的扎染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 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是中国著名的扎染中心。 目前我国的扎染工艺在云南、贵州、湖南、四川仍多以家庭作坊或小工 厂的形式进行生产。在江南沿海一带,扎染工业多以日资或与日本合资 的形式进行生产。
我国蜡染的现状
实训1:
为面料(棉麻织物或人造棉)染色 实训2: 同色相明度推移染色法:
1.将织物在清水中浸泡10-20分钟,均匀压干 2.将织物一端用绳子吊起,另一端的下半部分投入染液中染 色约15-25分钟 3.在染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并将织物往染液中浸入一个 层次,继续染色约15-25分钟 4.重复上述步骤,将织物取出后即得到多层次推移的染色织 物
。
扎染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据推测,这种印染工艺 当在夹缬之前。因为早期扎染的防染工艺较为简便,仅用 针、线作工具即可。又因我国丝织品产生较早,印染工艺 也很发达,扎染与丝织面料之结合可谓珠联璧合。
从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来看, 是出于新疆地区公元408年东晋 时期的作品。如此看来,扎染 这种工艺早在东晋已相当成熟。 史载唐代时,由于经济的繁荣, 扎染工艺也着实兴旺了一阵。 当时著名的纹样有“鱼子缬”、 “撮晕缬”、“玛瑙缬”、 “唐胎缬”等等。色彩有大红、 茄紫、墨绿等色。不过即便在 盛唐时期,能穿着扎染服饰的 也只能是达官贵族,一般的平 民还是不敢问津的。宋时,为 抑制侈靡、提倡素朴、重振国 运、以安社稷,政府曾下令禁 止扎染工艺的生产及使用。
3.染料、助剂、固色剂
扎染的染色技巧
同色相明度推移染色法 两种色相染色法 1.将织物在清水中浸泡10-20分钟,均匀压干 2.将织物一端用绳子吊起,另一端投入染液中染色15-25分钟 3.将织物取出用清水冲洗掉浮色 4.将已染色一端吊起,另一端投入染液中染色15-25分钟 5.将织物取出用清水冲洗掉浮色 叠色染色法(先浅再深)
传统印染

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1 基本介绍蜡染,古称“蜡缬”。
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
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
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
”“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
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
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蜡染的发明以人们对物质特性的重复认识和利用为基础,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因此它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蜡染是基于人们对服饰美化的需要,在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蜡染产生的时间应在纺织、印色和画馈工艺成熟之后。
从原料上看,蜡染对面料没有特殊要求,棉、麻、丝、毛织物都能采用;防染材料也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可使用,通常是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能用冷染工艺,一般是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
从范围来看,蜡染技术存在与世界上很多地方,风格和使用方式也多种多样。
由于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不宜进行蜡染,因此蜡染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染步骤:
选择布料→图案设计→上蜡→冰纹处理→染色→水 洗→去蜡→晾干
四、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 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 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先将织物按预先设计的图案,进行缝、扎后再浸 入染液,扎住的地方染不上色,染色后松开束绳 即可出现特殊的几何图形与花纹。
二、手绘印染
手绘印染100%超细羊毛印花羊绒围巾/披肩
手绘:就是一笔一画绘制出来的作品。 它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由于创作者的不同,作品无法完全被复制。 只要是可以染色、上色的物品,都可以成为手绘创作 的对象。 手绘鞋、手绘T恤、手绘抱枕、手绘围巾。 颜料和染料 高温蒸化固色
扎染工艺
选择面料→设计图案→扎结→配制染液→染色→固 色→拆线→水洗→烘干→成品
手工印染
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 虞波
手工印染方法
手绘 凸版印花 扎染 蜡染 夹染 镂空型纸版印花
一、蓝印花布
广义的蓝印花布:传统的扎染、蜡染、夹染和灰染大多以 蓝靛为染料,虽然防染的方法不同,但成品都是蓝白相间 的花布,所以可以统称为蓝印花布。 共同点:
材料:布(或手织布) 染料:植物蓝靛 制作过程:手工操作
三、蜡染
蜡染 绞缬(扎染) 夹缬(镂空印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三、蜡染
蜡染:用蜡刀蘸熔蜡绘画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染后去蜡, 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 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 “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 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 民族特色。
狭义的蓝印花布: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于把以植物蓝草为染 料,用黄豆粉和石灰粉为染浆,刻纸为版,滤浆漏印的灰 染蓝白花布称为蓝印花布。
工艺操作
具体操作: 从蓝草中提取靛蓝作染料; 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 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 干后放入染缸; 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 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 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 因为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会有裂纹,形成手工蓝印花 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纹。 防染浆:石灰+豆粉 染料:靛蓝、手绘印染
手绘步骤
1、准备材料:铅笔、纺织颜料、画笔、画板、调色盘、小 夹子、电熨斗等; 2、固定衣服:把衣服套在画板上,可以用光滑的木板或纸 板代替,同时可以在板和衣服之间垫些纸,防止颜料印 过来,用小夹子固定。 3、打草图:用2B铅笔把图案轻轻画在衣服上,不能太用力。 4、上色:选好颜料,用笔挑出一定量的颜料放在调色板上, 加入调色油,搅拌均匀,然后均匀地涂在适当的位置。 调节油太稀,颜料的扩散不容易控制;太稠,颜料无法 被吸收到纤维深处,容易掉色。 5、后处理:衣服要阴干,不要暴晒,也可以用吹风机吹干 (用冷风),干后用电熨斗加压熨烫,使颜料附着的更 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