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众所周知近代中日均进行过改革,即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虽然都是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是其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
1853年,美国佩里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近海《日美亲善条约》,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
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成为日本社会斗争的目标。
倒幕派力量逐渐壮大,通过与幕府斗争,倒幕派获得了胜利,明治天皇得到了实权。
明治天皇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而且日本通过改革树立了在东亚的强国地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霸权国家,异成为帝国主义角逐中的正式成员,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力量得到增强。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开始了。
但戊戌变法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
只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中日改革究其成败本源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阶级矛盾加深。
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分化,表现在天皇和将军之间的矛盾和中、下级武士和大名与将军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危机严重。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由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不同:日本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为改革的主体力量,且倒幕派得到了天皇的支持。
中、日近代改革比较PPT课件
《 海 国 图 志 》
二、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不同
改革主体 阶级性质 中
地主阶级 维护专制
投入 力量
内容 涉及面
民众 参与
改革 特点
国
只是洋务 仅是军 派,顽固 事和经 势力阻碍 济某些 方面 全面 系统
统治集 政府官员 团上层 个别行为 的事业 各为私利 直接关 系人民 大众利 益 政 Nhomakorabea 整体 行为
林、魏 (洋务派) 光绪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课后作业:
撰写小论文《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之我见》,在班上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全方位学 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中国始终保持和维护封建统治, 日本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体 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比较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在面临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下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日本不仅引进西方技术,更引进西方的生产 关系和政治制度。中国仅仅是引进技术。尽管在 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 从根本来讲,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上层建 筑是要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此,中国的戊戌变 法最终会失败。 而明治维新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它从根 本上改造了日本社会。这最终导致两国大相径庭 的结果。
一、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共同之处
1.背景: ◆内——封建落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激化 中国: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日本:下级武士领导的人民群众和封建幕 府统治 ◆外——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 2.动因: 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3.舆论: 学习西方、练兵置器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贵州财经大学 2011级行政管理杨柳琴整理发布《中外大学发展比较》班的同学就不要抄了)“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领域脱胎换骨式的历史性转变。
!L 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演进主潮流的国际背景下,中日仍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之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两国的大门,迫使两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面对血与泪的耻辱,两国的一部分人开始醒悟,奋起探索救亡图存的路径,由此踏上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史学界对中日近代化问题的相关侧面已多有论及,但对两国近代化结局截然不同的原因尚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这一论题略加探讨。
一第一,中日两国近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相同。
!A 世纪中叶以前,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率先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专制社会。
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德川家族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K!% 年至!KHL 年间,幕府连续颁布一系列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和不准国人出海的法令。
如!KHK 年颁布的禁令规定:“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
船及船主一并扣留,并备文呈报”;“如有发现传播基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应即依照往例,押谢至大村藩之牢狱”等等。
M ! N (B!%)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一是为了防止国内人民利用基督教信仰否定封建主从关系和滋生下层群众的反抗;二是为了垄断国内市场,从中获利;三是为了维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这种“锁国体制”在日本维持了%@@ 余年,对外只与荷兰、朝鲜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
统治当局的禁教和锁国使日本隔绝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极大地封杀了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没能挽救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反而加速了其衰败的进程。
同时期中国的满清王朝,在对外关系方面也奉行闭关海禁政策。
近代中日法律改革之比较
近代中日法律改革之比较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北部,是儒家法律文化圈的两个重要代表,具有相似的封建法律传统。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两国同样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胁,并以相似的手段进行了法律改革。
然而,两国法律改革的后果却大相径庭:日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封建岛国一跃成为称雄东亚的经济强国;而中国的法律改革虽然也引入了大批西方式的法律,却未能找到与传统法律文化的接驳点,非但没有建立起稳固的近代法律秩序,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认真总结中日两国从被迫开国到二战前后这一时期法律改革的历史,比较两国法律改革的动因、进程及其特点和后果,有助于我们正确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当前和今后法律改革中少走弯路。
一.近代中日法律改革的动因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被西方列强撞开大门,并在大致相似的背景下开始法律改革,但两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一致,文化传统对两国所起的作用亦有不同,因此,两国法律改革的动因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一)近代儒家社会法律改革的共同动因中日两国一为儒家法律文化的原生地,一为儒家法律文化的继受国,皆以礼仪之邦为荣。
近代改革前都是闭关自守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在西方殖民扩张的过程中,皆成为列强的重要侵略目标。
因此,两国的法律改革有诸多相似的动因:1.传统法律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的封建统治都已江河日下、岌岌可危。
天灾人祸不断,经济日益衰退。
恰在此时,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两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和德川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一向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和德川幕府被迫取消海禁,给予西方列强以关税、贸易、领事裁判等一系列特权。
西方列强则凭借这些特权向中国和日本疯狂倾销商品,输出资本。
外国资本的侵入,破坏了中日两国数千年来牢不可摧的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了早已萌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通商口岸,成为两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基地。
中日近代化比较课件
• 第五,中日两国文化传统确实存在差异,尤其是到了封建 社会后期,日本受到清朝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危机感加 强,开始由向中国学习转向西方学习。而中国仍然沉睡在 天朝上国的梦乡中,文化的优越感成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的障碍。这种文化差异对两国的近代化的确产生了重要影 响,日本在遭遇西方资本主义挑战后,能够迅速做出心理 和思想方面的调整,开始向西方学习,为进入现代化的第 二阶段奠定了基础。 • 但从上面的分析看,在封建社会时期,两国文化差异并没 有质的区别,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由于中日在资本主 义经济萌芽方面产生了差距,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才演变 成质的区别才形成了所谓的两国文化模式。
五、对两种学术见解的质疑
• 1、认为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结局是由于西方列 强对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中国是欧美列强侵 略的重点对象,日本是他们着意扶持以牵制沙俄 在远东扩张势力的重点国家,明治政府的成立及 其内外政策,始终得到了英美等国特别是英国的 支持,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 质疑:
• 第一,必须对旧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斗争、改造和扬 弃,为近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近代化各项事业(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军事、外交等)的协调发展问题。 • 第三,如何筹措巨额的建设资金 • 第四,处理好与工业化相关方面的关系 • 第五,如何处理好学习西方与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问 题 • 第六,需要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对外关系
• 定义:前资本主义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资本主义 化。内容: • ①经济的近代化:大机器生产的采用,工厂制度的确立, 各类市场体系和制度的完善,世界市场的参与,农业的商 业化和企业化倾向,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调 整等;②政治的近代化:国家的统一,民族运动的兴起, 民主政体的建立,决策的民主化,行政的高效化,政府对 经济指导和组织作用的加强,近代军队的建立;③社会近 代化:教育的普及,城市化,人员流动性提高,社团组织 的增强等;④人的近代化:自主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世俗 化,功利意识、竞争意识的兴起,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等。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
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
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
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
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
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
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
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
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
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
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浅谈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
浅谈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110年前,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运动。
140年前,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同时维新,为何结局不同?仔细分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会发现其实有着诸多不同。
一、国际环境不同。
明治维新前夕的国际环境对日本极为有利。
英国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美国处于南北战争期间,法国处于普法战争前夕,沙俄则因克里米亚战争败北,元气大伤。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在远东的侵略对象主要是中国,对日本较为放松。
而在戊戌变法时期,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
列强纷纷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封建统治势力与维新派实力的强弱不同: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夕,幕府统治的基础—武士阶层,不仅在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而且广大下级武士也因自身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幕府统治越来越不满,甚至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
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
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
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
中国自秦朝以来,基本上是一个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明清时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辛酉政变后四十多年,清廷实权一直牢牢掌握在慈禧手中。
晚清时虽出现过地方实力派,但关键时刻都无一例外地效忠慈禧。
中国维新派没有日本那样的强藩作后盾,更无可能拥有自己的据点,独立地创建和训练军队。
论谈中日现代化异同
区分
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70年 1981年
中国
33.3% 6.2% 4.7% 4.9% 2.8%
日本
3.5% 2.4% 2.9% 6.0% 9.8%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综合国情比较
19世纪中叶前后,中国和日本都受西欧列强侵略势力染指,面临深刻的危机。为
了维持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不得不走上西欧式近代化之道。如上表所见,中国和
儒家文化 +
西方技术
富国强兵 兴办产业
东方精神
西方技术、 文化
富国强兵 兴办产业 文明开化
表面近代化、消极性的
积极地理解近代化含意、 不断强化近代的基础
“消极摄取型”和“积极摄取型”文化形态之异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日本汉字是学中国,过去日本人墨守中国人汉字写法 的成规。到了幕府末期及明治维新,日本开始直接从欧洲输入新文化。并且,借汉 字制作新名词。清末以来,我国的新名词大半是从日本输入。利用文字输入外来文 化也反映出中国“消极摄取型”和日本“积极摄取型”文化形态各自所具有的特征。
大陆文化与岛国文化
我国和日本同文同种,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容易使人们忽视两 国在文化上的差异。 我国是大陆文化,而日本是岛国文化。
对于外来文化的引进方式而言,我国是 “消极摄取型”;我国文化长期处于优越的地 位,因而形成唯我独尊的基本形态。
近代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政治制度、特点异同、成因、启示)
一、两国背景之比较:中国向以天朝大国自据,蔑视一切外来事物。
自古以来的边患均来自生活于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
这些游牧民族由于在文化上落后于汉民族,它们入侵中原的结果,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汉文化,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而日本则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先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当19世纪在同样的面临来自西方的高于我们传统农业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冲击时,两国的反映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统治者仍然极其厌恶和蔑视西方的一切,在1842----1856年两次战争之间的十几年中,面对西方扩张主义的挑战几乎没有做什么。
只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的刺激下,才出现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
然而即使是洋务派也仍然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而向西方学习也就只能局限于先进的军事技术方面。
喊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日本面对西方侵略做出的反映则要比中国快的多,他们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很快便提出了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方针。
这也可从两国自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发出的变革纲领性文件中看出。
中国弈忻在其《统筹全局折》中强调:"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日本1868年天皇颁布"五条誓文"阐明新政权的目标。
强调"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破除旧习。
......求知识于世界。
"这种认识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行动。
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利用西方先进武器对付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以维护日益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
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前夕推翻了封建没落的幕府统治,从而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二、两国领导力量之比较:中国为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
他们对当时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既没有大胆"驳议"的勇气,更没有夺取政权、取而代之的要求。
《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铁血宰相 年 在德国的街头, 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 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 一群是日本 一群是中国人。前者来自一个小小的岛国, 人,一群是中国人。前者来自一个小小的岛国, 后者来自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大国。 后者来自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大国。那个小 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 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 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 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 挣钱。铁血宰相说, 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 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 将成为强国, 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 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二、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不同
魏 《海国图志》是魏源为“师 海国图志》是魏源为“ 源 夷长技以制夷” 夷长技以制夷”而撰写的介绍 世界史地和西方科技的著作, 世界史地和西方科技的著作, 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 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间 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之多, 22种之多 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之多, 被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 被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 然而, 海国图志》 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却 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本。 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本。1862 年,日本维新人士高杉晋作到上 海考察,发现该书竟然绝版! 海考察,发现该书竟然绝版!
说明: 说明:
洋务运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官员的个 别行为,不是中央的全局行为。 别行为,不是中央的全局行为。导致洋 务的成果经常被当成洋务官员的私人财 产和政治资本。 产和政治资本。
以上特点对甲午战争有什么影响? 以上特点对甲午战争有什么影响?
力量分散, 力量分散, 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 各守私利。 各守私利。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势力向东方扩展,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由于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然而两国在社会结构中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对“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
两国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自己的国家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然而两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例如:“日本通过开国较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中国却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在于中日在19世纪中叶前的‘开国准备’阶段已经产生了很大差距,中国坚持华夷思想,毫无开放进取之意,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一、选官制度的差异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科举考试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不断的更新,使社会上下阶级在和平的情况下不断地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
“科举考试可以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权中来,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由于这种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办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有合理的一面,中国一方面它可以使统治机构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来组成。
这对封建制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一种对维护封建社会有效的制度自然会成为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于儒家“君子”的理论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伦理性。
它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德品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
广大士子们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的约束在封建政权要求的规范之内。
因此自然科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存在什么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科举中国科学与民主就显得很苍白。
中日近代改革差异和教训
中日近代改革差异和教训这学期很有幸能够有机会听到陈老师《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文科生,高中三年历史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上完陈老师的这门课,我对中国近代史以至历史这门学科有了崭新的认识。
下面即时我对“中日近代改革差异和教训”的一些学习和感悟。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百年维新》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日本地缘狭小,处于地缘辽阔的中国,美国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他强烈的忧患意识。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
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
13年前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
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幕府听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过去日本是崇拜中国、以中国为师的,从唐朝开始就是这样,现在老师都被打败了,可见敌人之强大。
中国被打败了,那么“何时波及日本”?也有人认为这是“天赐良鉴”,是上天给予的前车之鉴。
可见,第一次鸦片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日本的有识之士认真总结中国失败的教训,有的认为中国政治腐败、武备不修;有的认为中国不知外情、盲目自大。
幕府高官堀田正睦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中国拘泥古法,所以致败,日本应在未败之前,学到西洋之法。
”日本还派团来中国考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参加考察的政要高杉晋作说:“考虑其如此衰弱的原因,乃在彼不知防夷于海外之道……因循苟且,空度岁月,不采取对策断然改变太平之心,不制造军舰大炮防敌于国门之外,故由此而衰微也。
中日近代改革关系的探究
中日近代改革关系的探究康凯2013000102006中日近代都进行了改革,但结果却是不同的。
我认为原因可以从文化,背景,时间,改革的人物等方面进行分析。
1.文化方面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几千年。
中国的社会等级鲜明,下层的劳动人民老实本分,兢兢业业,只求能够养家糊口。
儒家理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儒家为主的文化深入人心。
谋权篡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日本四面临海,日本人具有冒险精神,他们的社会中存在武士。
所以在改革中,中国的改革是统治阶级领导的。
中国的资产阶级很弱小,而众多的农民不会去探索如何是中国富强起来,如果有反抗的,也是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并且,当时当时的社会还没到民众生活不下去的地步。
日本的改革过程中,既有统治阶级,又有下层的武士。
2.国情不同日本在进行明治维新前,社会矛盾很尖锐。
1853年,美国的军舰到达日本,要求与日本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史称“黑船事件”,其后,又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引起了日本国内的强烈不满。
日本国内的反动集团,先是攘夷,后又武装倒幕,革命派不仅有改革的想法,有了武装力量的支持,最终推到幕府,颁布了改革法令。
而且日本国小,改革进行相对比较容易。
中国那时的封建势力还具有很大的力量,武装力量都掌握在封建势力的手中。
中国的改革派,只是有了改革的理论,并没有实权。
封建旧势力掌握着改革与否的主动权。
但改革势必会触及到封建旧势力的利益,所以,改革就进行不下去,改革失败是必然的。
毛主席曾说:枪杆子地下出政权。
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的改革而且中国地大物博,改革不易。
3.改革的人物不同日本的改革,早期有革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横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主要集中在长州(今山口县)、萨摩(今鹿儿岛县)、土佐(今高知县)、肥前(今佐贺县和长崎县)等西南部强藩。
这些藩国在历史上与幕府矛盾较深,接受海外影响较早,输入近代科学技术和拔擢中下级武士都比较积极。
中日近代教育改革之比较
1292013年Vol.28No.4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理论与心理学收稿日期:2013-03-20作者简介:朱 敏(1979-),女,云南保山人,讲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史向的研究。
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两国门户在被西方国家打开前,其社会历史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保持一致的,其教育发展的情况也基本相同。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由于西方资本社会教育的震荡,致使中日两国的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运动为契机,同时迈开近代教育的改革步伐。
但是两国教育改革发生了巨大改变,日本以其速度、智慧和精力使得教育发展水平迅速赶超欧洲国家,但是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其教育改革的步伐却异常艰难,竟远远落后日本,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呢?文章主要意图就是对两国的近代教育史进行回顾、比较和思考,探析其规律性、差异性和共通性,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提供经验教训和参考数据。
一、中日两国教育政策共通之处分析因为清末民初中国教育政策大多借鉴日本经验,在学堂章程奏定上,学制的主要框架都与日本相同,甚至在教育政策的教学管理、政策目标以及课程设置都能看到日本教育的身影,但是由于篇幅限制,笔者在此便不再多提,仅就两国教育的共通之处浅述一下:(一)原则制定教育政策主要目的是国家对教育进行调控和干预的重要举措。
以国家作为基本是制定教育政策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其具体表现形式为两方面:首先是教育政策趋于国家化。
我国教育的国家化可以充分表现出我国对教育事业重视的程度,这样有利于促使教育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我国清末新政的改革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并且事事多艰辛,只有兴学教育才能有效拯救国家,清廷政府下令广兴学堂、成德达材以备国家之需。
而日本明治之初,为了有效地战胜幕藩造成了国家危难,摆脱了不平等奴役的限制,日政府提出文明开化、繁殖产业和富国强兵的建设思想,教育目的是为国家,而并非为了学生自己。
其次,以忠孝作为立国之本。
清末拟定了学堂章程后,提出应对受教人员进行仁义礼智信和忠孝的道德文化教育,小学堂应建立爱国根基,而高等学府则要着力培养受教人员的善行,并确定儒家教学思想,将教学趋向端正。
中日改革比较
4、保留自己特色(适合自己国情) 经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国营企业;由重工业军 事工业为主到民用工业为主等。 政治:保留了天皇制度(专制制度) 文化:保留了对天皇的崇拜以及武士道精神。
5、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学习的规模大,范围广;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 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全 盘西化,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度,专制 主义,军国主义)
戊戌变法的特点
A、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B、继承传统与传播西学相结合(把传播西方资产 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C、把学西方推进到制度变革阶段。 D、变革不彻底,没有涉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 会,行君主立宪等核心内容。
关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启示 1、所处的背景:社会发展落后;内忧外患,统治危机 严重;西方工业文明崛起,民族危机加深。 2、近代化道路的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行近代化。 3、措施: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推动工业化)。 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思想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资产阶级文化改造 日本传统文化。
影响
1、性质:既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根本上是一次实现近代化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有利于中国的近 代化。 2、促进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 舞台。 3、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式学校、近代报刊) 4、倡导了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断发、不缠足运动) 5、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主要功绩)
6、启示:结合国情有选择的学习,不能盲目照搬; 对待外来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殖产兴业(核心内容) (1)、含义(目标):引进西方近代技术,促进工业化,实现日 本经济的近代化。 (2)、措施 A、重点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C、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D、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E、扶持私人企业,鼓励民用工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 F、主意培养人才。
近代日本的工业革命与改革开放
近代日本的工业革命与改革开放近代日本的工业革命被称为“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开始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而改革开放则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项重大政策,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近代日本工业革命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点并分析对两国的深远影响。
近代日本工业革命日本的工业革命源于19世纪60年代。
当时,日本的政治和社会形势动荡不安,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瓦解。
为了赶上西方列强的步伐,日本不得不实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大力推行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业和商业政策,如推销出口、课税制度等,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技术的引进。
与此同时,日本的铁路、煤矿、制糖、棉纱纺织等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为中心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为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采取了一种既强有力又具有计划性的手段,即国家主导经济(国家资本主义)。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干预,控制了经济的方向和速度。
例如,政府在推进北海道开发时通过人民公社制度实现耕地的统一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政府对铁路、电信等行业进行高度垄断,以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主导经济的手段使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得到了加速,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为日本后来的走向埋下了隐患。
改革开放与日本不同,中国的现代化起步较晚。
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处于一片困顿之中,急需改革。
1978年,中国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和贸易政策,确立了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反季节出口,利用外资发展自身的贸易和工业,开放沿海经济特区,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大国中崛起。
1978年到现在,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成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
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
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
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
(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
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
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
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
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
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
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
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
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2)两国改革的内容有相同之处。
中、日两国近代的改革都做到了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
例如:中国的洋务运动,通过“师夷长技”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兴办了许多洋务企业;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军事上除了创办军事工业外,还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中国的戊戌变法,理论上也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文化教育上兴办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取士等。
日本的明治维新,政治上破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体制,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工业;思想文化教育上文明开化,发展教育,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改进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
(3)两国改革的影响有相同之处,这主要指对自身的影响。
两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中国的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教育的进步,培养了改革的人才,强大了军事力量。
中国的戊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治民主
化,并促进了思想文化教育的进步发展,培养了变法的人才。
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推动了日本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思想文化教育的进步发展,也为明治维新培养了人才,增强了军事力量。
那么,为什么中、日两国改革有诸多相同之处呢?主要原因是两国近代改革前的国情基本相同,包括:同处东亚地区,相似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相似的经济,又因为日本曾向中国学习过(如大化改新),所以两国又有相似的政治、思想文化和外交,而且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几乎同时认识到了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在整个改革的前前后后必然使两国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
二、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不同之处
(1)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不同之处。
中国的戊戌变法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追求民主政治,要求变法维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这些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有区别的。
(2)两国改革的内容和结果有不同之处。
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而进行的一场改革,基于此,它不可能从根本上变革政治制度。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国竟不败而败;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依然继续。
中国的戊戌变法在政治上为减少变法的阻力,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并未在新政内容中体现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八股取士也只是形式上的废除,慈禧太后戊戌政变的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
的失败,新政只保留了一项内容――京师大学堂。
这些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明显不同的。
(3)两国改革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中国的洋务运动旨在自强、求富,但中国依然落后;中国的戊戌变法为挽救民族危亡,但在之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战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轨道,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其彻底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当然,日本的改革有极其严重的局限性:改革造成农民生活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改革后的日本很快开始了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加入了欧美列强行列,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通过对中、日近代改革的异同的分析,同学们不难看出: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内容要落到实处,才能成功,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改革还要有创新,要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
这应是同学们在学习相关内容时,需要认真理解的地方。
(大连瓦房店师范学校)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