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小学三年级沪教版下册数学应用题家庭练习题完美版

小学三年级沪教版下册数学应用题家庭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1. 桌子每张85元,椅子每把40元,买这样的8套桌椅共需多少元?2. 乐乐骑单车去上学,每分行219米,从家出发7分后离学校还有156米,乐乐家距学校多少米?3. 解决问题。
一列高铁每小时行298千米,4小时能从甲地到丙地吗?4. 小明有练习本15本,小红有练习本25本,问小红给小明几本练习本之后,小明的练习本是小红练习本的3倍?5. 水果店一共买了橘子和梨72千克,橘子的千克数是梨的7倍,水果店有橘子和梨各多少千克?6. 王老师买了一张红色胶纸,做小旗用去这张纸的,做小红花用去这张纸的,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7. 一种皮鞋,先按成本价提高30%标价出售,后为促销,又按标价打八折出售,现在每双皮鞋卖208元.这种皮鞋卖出一双是赔还是赚?赔或赚多少元?8. 刘奶奶按每个0.5元买回600个鸡蛋,然后加工成茶叶蛋,按每3个2元卖出。
(1)刘奶奶买鸡蛋一共花了多少元?(2)刘奶奶卖完这些鸡蛋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元?9. 司机张叔叔从广州出发到深圳送货,速度是42千米/时,行驶了11小时。
张叔叔一共行驶多少千米?10. 小明买8本语文本共用去12元,买5本数学本共用去9元,平均每本语文本比数学本便宜多少元?11. 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8分钟到学校,他每分钟大约走100米。
王老师的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12. 幼儿园小一班有24人,小二班有18人,从小二班调到小一班几人后,小一班的人数就是小二班的2倍?13. 一款手表原价582元,降价后卖539元。
爸爸和叔叔各买了1块,一共节省了多少钱?14. 2020年初爆发的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为了家人的健康,爸爸从药店买回了10个N95型口罩和3瓶消毒液,每瓶消毒液50元。
他付了400元,找回60元。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教师教案(共15篇)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老师教案〔共15篇〕篇1: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老师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老师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展问题解决。
2.才能目的:明确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会验算自己的计算过程。
3.情感目的: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知识应用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在这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春天,到户外活动可以尽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今天老师打算带你们去春游,我们先来做准备工作吧!你知道我们应该做那些准备工作吗?〔租车、买门票、买吃的〕好,我们就先买水吧!〔一〕三年一班买来120瓶纯洁水,把它分到8个小组,每组5个人。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⑴三年一班有多少人?5×8=40〔人〕⑵还可以怎样提?平均每个小组分到几瓶?120÷8=15〔瓶〕⑶平均每人分到几瓶?你们会算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指名说是怎样想的.。
①一共有多少人?5×8=40〔人〕②平均每人分几瓶?120÷40=3〔瓶〕答:平均每人分3瓶。
还可以是:①平均每组分几瓶?120÷8=15〔瓶〕②平均每人分几瓶?15÷5=3〔瓶〕这两种方法的综合算式你会列式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把你写的算式的同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板书:120÷8÷5120÷〔5×8〕这两种方法有一样的地方吗?有不同的地方吗?今后在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二〕下边我们一起去租车好吗?中队长到出租公司后说明了情况,经理听说是学生坐车,说可以优惠的,问中队长说“你们多少人?”中队长说“为了春游时平安,老师把我们分为4人一组,共10组”,经理说“本来应该收你们800元的,如今就只收你们600元吧!”同学们算一算我们每个人应该交多少车票钱呢?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同组同学可以交流,然后指名说是怎么做的。
【沪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6

2016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1.请你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三个分数是的 。
即 。
3.()()91053==4.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41。
( )5.把一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52。
( ) 6.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吃了三块,则吃了苹果的四分之三。
( ) 7.把一根绳子对折4次,每份绳长是这根绳子总长的81。
( )8.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65。
( ) 9.把4m 长的绳子剪成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长度的51。
( )10.把24个苹果分给8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得到总数的83。
( ) 11.把3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41。
( ) 12.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人分得一块蛋糕的四分之一。
( ) 13.在如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73公顷。
14.画一画,分一分.①请在右边画出一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并在图上标出正方形的边长长度.②分一分,涂一涂,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正方形的41。
15.如图是一个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个小正方形.请你在这种分割下用阴影表示出大正方形的61。
2119161=÷16.在下面的正方形中采用不同的方法,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正方形面积的41。
17.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数字,表示下面图中阴影部分。
(自己画出阴影)18.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正方形面积的41。
19.圈出框内图形的31。
20.请用线段图表示男生比女生多31。
21.在如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72公顷。
22.下面是一个正方形,它只是整个图形的四分之一,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把整个图形画完.(画两种)。
23.在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76公顷。
24.下面的长方形是由三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请在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43。
25.在图中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总面积的21,并图上阴影。
26.在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32吨。
27.涂色表示分数。
28.涂一涂.按每幅图下面给出的分数涂色。
(word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文档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二、除法的验算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①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②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⑤子的个数÷每的数=的数量⑥池的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数⑦老的人数+学生的人数=人数人数÷的数量=每坐的人数⑧玩具的个数-送出的个数=剩的个数剩的个数÷班数=每班分得的个数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人数人数÷每的人数=数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商1,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元:数一、整千数1.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序表中,从右起,第〔五〕位是万位。
数位序表〔千〕位〔百〕位⋯⋯〔万〕位〔十〕位〔个〕位3.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数和写数〔数写字写数写阿拉伯数字〕二、几千几百几十几1.中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写法:读数时,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1整体与部分word教案(1)

整体与部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初步体会到整体与部分是相对的。
3. 情感目标: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离散性的分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一)圆形模型、线性模型。
师:老师带来一样大家喜欢的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播放课件)1. 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1、2。
2. 在媒体上重复播放把圆和绳子的分离过程。
(1)把整体分成部分。
(2)把分出来的部分重新组合成整体。
3. 师:左边的图可以看成什么?右边的图可以看成什么?4. 让学生通过口头的表达,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说出谁是整体?谁是部分?这个环节中应该注意尽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5. 小结。
(二)小练习。
1. 老师利用身边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说出谁是整体,谁是部分?注意不要单独呈现,一定要把两者一起放在学生面前。
例如:一块黑板,一分为三;一张纸片,一分为四;一根线段,一分为五;一条绳子,一分为二等等。
2. 让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3. 让学生举举例子。
注意应该不是属于离散量模型的例子。
4.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整体和部分之间发生的关系。
(三)离散性模型。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播放媒体)1.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3。
2. 在媒体上重复播放把圆和绳子的分离过程。
(1)把整体分成部分。
(2)把分出来的部分重新组合成整体。
3. 师:左边的图可以看成什么?右边的图可以看成什么?4. 让学生通过口头的表达,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说出谁是整体?谁是部分?这个环节中应该注意尽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5. 小结。
(四)小练习。
1. 老师利用身边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说出谁是整体,谁是部分?注意不要单独呈现,一定要把两者一起放在学生面前。
例如:班级中男孩子和女孩子和全班;四棵杨树和六棵柳树;踢足球的人和玩篮球的人;五只小老虎和三只大老虎等等。
沪教数学练习册答案三下

沪教数学练习册答案三下沪教版数学练习册答案(三年级下册)【练习一:整数的加减法】1. 计算下列各题:- 25 + 47 = 72- 38 - 22 = 16- 69 + 8 = 77- 54 - 36 = 182. 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有35个苹果,他给了小华15个,还剩下多少个?答:35 - 15 = 20个。
3. 填空题:- 如果一个数加上8得到15,这个数是____。
答:7(15 - 8 = 7)【练习二:乘法口诀】1. 根据乘法口诀计算下列各题:- 3 × 4 = 12- 5 × 6 = 30- 2 × 9 = 18- 7 × 8 = 562. 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每名学生需要5本书,一共需要多少本书?答:40 × 5 = 200本3. 填空题:- 6个7是____。
答:42(7 × 6 = 42)【练习三:除法的初步认识】1. 计算下列各题:- 36 ÷ 9 = 4- 49 ÷ 7 = 7- 56 ÷ 8 = 7- 24 ÷ 3 = 82. 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篮子里有24个鸡蛋,平均分给8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答:24 ÷ 8 = 3个3. 填空题:- 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____。
答:6(42 ÷ 7 = 6)【练习四:认识图形】1. 判断下列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三角形:△2. 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答:(10 + 5)× 2 = 30厘米3. 填空题:-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
答:16厘米(4 × 4 = 16)【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练习,同学们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认识图形。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树叶的面积-优质教案(2)word版本

树叶的面积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
2. 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估测活动的过程,初步体会“四舍五入”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目标:激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与同学交流探讨,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用一个标准的方格(面积单位)来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格子“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
教学准备:课件、透明厘米方格纸教学过程:一、比较引入出示课件:上海的秋天师:秋天一到,上海的许多树的树叶飘落了,今天我们数学课也来研究这树叶。
研究树叶的什么呢?——板书:树叶的面积师:先指一指树叶的面积是哪一部分?(拿出事先准备的树叶摸一摸,指一指)师:求这片树叶的面积,你们发现与上学期学习图形的面积时有什么不同?(上学期所学的平面图形是规则的图形。
有的能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像长方形、正方形。
有的能通过用方格数出来。
这片树叶的周围是凹凸不平的。
)师:(课件出示:一片树叶)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面积如何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比较,不仅再现上学期求平面图形面积时的方法,而且发现今天所学图形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知识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1. 师:这一片树叶的面积有多大?每一个同学积极思考、大胆猜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
(可以用厘米透明方格纸来计数……)全班讨论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师:还是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方格进行计数。
(课件演示:在树叶上摆放透明的厘米方格纸),发现出现了一些什么情况?(树叶有的在透明的厘米方格纸中,出现了满格、半格,还出现了大于半格和小于半格的情况。
)师:观察得真仔细!(课件出示)先来数一下整格的:31格。
余下的怎么办?(可以把少的与多的拼在一起算一格;可以……,请学生大胆思考,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不算。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概念部分(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1 班级姓名一、数的概念1、3648÷27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1725÷36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2、698÷□8,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3、60□5÷15要使商中间有一个0,且商没有余数,□里最大应填4、在算式“352×43”中,5 与4 的相乘的结果是5、一个数除以25 商是12,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6、把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180-26=154、4×154=616,算式:7、如果15×(□+6)错写成15×□+6,得到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8、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9、32×125=×125+×125=×8×二、面积单位与速度概念1、填上合适的单位:(1)数学练习本长25 、宽18 ,面积450(2)小巧手掌的面积大约有100 (3)小区游泳池占地3002、单位换算:170㎡= d㎡280000c㎡= ㎡586cm= m3、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2 千米/分,是一辆公共汽车速度的4 倍。
这辆公共汽车的速度是4、四个学生进行60 米赛跑。
小红跑了14 秒,小玲每秒跑5 米,小兰跑了10 秒,小亚每秒跑4 米。
这四个人中跑得最快。
三、分数概念1、把1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 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也就是。
1 8 12、5 个是,里有个,里有7 个13 9 101 33、12 个☆的是个☆,20 个▲的是个▲3 54、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对折、再对折,每一份是它的1 15、小胖过生日分蛋糕,小丁丁吃了这个蛋糕的,小胖吃了这个蛋糕的,3 5吃得多。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2 班级姓名签名一、填空1、5362÷45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和“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
系。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看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看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看除数和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1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是9801),最少是三位数(最小的积是100)
答题策略: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2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估算:看乘数接近的整十数相乘。
第五单元:面积;
知识点:
1、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答题策略:
1、单位的转换先想一个大单位等于多少个小单位(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
2、选择合适的单位:联系实际用排除法。
3、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用割补法。
4、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从“周长”中减去“长”的2倍,给减得的差除以2. 知道正方
形的“周长”求边长,给“周长”除以4即可。
5、铺方砖为题的两种思路(课本第71页、72页)。
第六单元:年月日;
知识点:
1、课本第88页表格内容。
2、平年全年365天,合52个星期零1天,闰年全年366天,合52个星期零2天;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不管是平年还是闰年,下半年都有184天。
3、除过平年2月不管是星期几都有4个,其余各月不管是星期几最多有5个,最少有4个。
4、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差别是有没有描述性词语“上午”、“下午”、“晚上”、“凌晨”
5、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3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读题习惯的养成。
2、关于时间的计算问题:先把时间点改写成时间段,再用开始时间加经过时间等于结束时间,用结束时
间减开始时间等于经过时间。
3、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
1、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数字是几就读几。
3、小数的计算:小数点对齐
4、用小数表示“元”:整数部分的单位是“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角”,小数部分第二位表示“分”;
用小数表示“米”:整数部分的单位是“米”,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分米”,小数部分第二位表示“厘米”
5、用小数表示“10分之几”和“100分之几”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小数点对齐。
2、用箭头线表示小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知识点:
1、衣服的搭配:用上装件数乘下装件数再乘鞋的双数
2、数字的组合:“0”不能作为最高位。
答题策略:
1、衣服的搭配:用上装件数乘下装件数再乘鞋的双数
2、数字的组合:固定一位或者两位,其余数字先随便写再交换位置就得到新一组数。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