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合集下载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心灵、感恩态度和感恩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

将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会对他人的付出和帮助心存感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通过文本教育培养感恩意识1.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中的感恩情节和感恩言辞,如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对朋友的感恩等。

通过阅读文本,激发学生对身边人和事物的感恩之心。

2.选取一些感恩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贾敏贾珠感恩之情、《宋诗三百首》中表达感恩之情的诗歌等。

引导学生读懂文本中蕴含的感恩思想,培养学生对作者的感恩之心。

3.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主题的小组讨论和写作,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对家人、朋友、老师等的感恩之情,激发学生对他人的感激心理。

二、通过语境教育促进感恩情感的培养1.通过语境教学方式,将感恩情感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写感恩信、感恩日记等,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在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感恩诗歌、感恩散文等,并体会诗歌和散文中的感恩之情。

2.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孤儿院、老年院等公益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他人的关爱与帮助,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和行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互助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

三、通过阅读素材的选取培养感恩行为的养成1.选取一些鲜活的感恩故事和感恩事例,如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自己曾经犯错却得到原谅的人等。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深刻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力量去感恩他人。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的感恩言行,如巴菲特的感恩之心、马云的感恩之旅等。

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感恩的力量,激励他们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3.选取一些感恩主题的文章进行课堂解读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恩之情进行深入思考和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感恩行为。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感恩教育是一种提升学生情感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教育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感恩教育,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营造感恩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感恩的故事,或者通过诗歌、文章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感恩之情。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表扬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加强班级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

二、激发感恩意识
通过一些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自身的价值,增强感恩之心。

同时,也要加强语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先贤思想和文化传统,从而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为直接的影响来源,家长对孩子对教育是重要的影响力。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告诉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情感发展,并鼓励家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实践教学
除了上课讲授知识外,教师也要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

可以开展一些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或者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感受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成就感和责任心。

在语文教育实施中,感恩教育不是一个静态的教育形式,而是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学习。

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将感恩之情转化为行动,让学生真正拥有美好、平和的心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小学语文有必要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因为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小学文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大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

1、大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成长。

2、父母之恩俗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

3、祖国不仅有辽阔的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神、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4、社会之恩作为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为社会的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热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价值观。

1、感恩—珍惜生命教师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有一种感恩的表现。

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各种犯罪。

2、感恩—承担责任感恩教育是一种承担责任的教育。

感念父母之恩,要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担心;感念祖国之恩,就是要为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使用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品德的重要渠道。

在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涵盖了学生对家庭、老师、同学、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感恩之情。

通过感恩教育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懂得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本文将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身边的帮助和支持。

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从小培养感恩之心,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感恩同学的帮助,感恩社会的关爱。

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心底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感恩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素养的提高。

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增加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感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而且,感恩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在日常的交往中,能够更加真诚地对待他人,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就有责任去回报,去帮助别人。

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撰写感恩日记、感恩文章,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思考和反省,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成长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就应该有责任去回报社会。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法1. 以身作则,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模范。

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暖意。

教师还要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在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人文素养。

而感恩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以及它对学生的影响和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感恩情感。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感恩主题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欣赏,并引导他们从中领悟感恩的力量和意义。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到身边人的关爱和帮助,培养出感恩之心。

通过学生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布置一些感恩题材的作文,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家人、老师、朋友的感恩之情。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反思感恩的意义,增强感恩之心。

语文教学中的口头表达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在朗读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段感恩的词句进行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表达。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课外活动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感恩主题的课外活动,比如感恩演讲比赛、感恩主题的读书分享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感恩的内涵,增强自己的感恩意识。

这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回报,比如通过志愿者活动、慈善公益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让感恩教育得以更好地落实和实践。

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但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却相对匮乏。

通过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从而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心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中的任何一点不满都会呈现出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总体来讲,透露出的都是一种“不感恩”的态度。

与此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和人物,这些真实的感恩情感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乐观心态,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在现代的语文教育中,如何加强和落实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出一种感恩社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任务。

1、浸润于各类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史、语文美学、散文教学、文艺鉴赏等多个方面都可以加入感恩教育,通过历史故事和散文,让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引导他们珍爱生命和所有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事物。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名言名句的分析,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恩思想并加以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2、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和情境,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体验到感恩人生的力量。

例如,每一个节日的庆祝和纪念都可以成为学生感恩学习的素材,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感恩节日的意义,思考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人、朋友以及其他人对自己的帮助,让学生深入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与善意,从而明白珍惜生命、珍惜人生的重要性,坚定感恩的态度。

3、创设感恩教育氛围在语文课堂之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多项实践活动来展开感恩教育,以建立一个强化感恩思想的氛围。

例如,在校内设置“感恩台”,让学生在每周或每月轮流接受其它学生或老师的感恩致辞,分享生活中感恩的点滴;设置“感恩信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记录下自己的感恩之心,从而更好地坚定感恩态度。

4、充分融合现代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应用正逐渐渗透到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学也可以充分融合现代技术,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等方式展开感恩教育。

学生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分享感恩的心情、转发志愿者的动态等,让学生在现代网络的信息分享中感知到自己与其他人的联系,获得也能够感同身受的情感交流。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建议: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恩元素,如《慈母情深》等课文描绘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感恩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情境,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感恩瞬间,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情感。

结合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感恩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主题的活动,如制作感恩卡片、写感恩信、进行感恩演讲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培养他们的感恩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除了具体的感恩行为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感激他人的付出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感恩教育: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感恩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结合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感恩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以及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感恩教育等措施,可以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课堂中感恩教育的渗透

语文课堂中感恩教育的渗透

语文课堂中感恩教育的渗透
感恩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教师示范感恩: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示范感恩的行为,比如感谢学生的回答、感
谢学生的帮助等。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学
会感恩。

2. 选取教材和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蕴含感恩主题的课文或故事,比如《感恩的心》、《孝顺的儿女》等。

通过阅读和讨论这些教材,学生可以了解到感恩
的内涵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感恩的主题作文,比如写感谢
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等。

通过写作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思考感恩的对象和原因,进一步培养感恩意识。

4. 分享感恩故事: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一些感恩的故事或者自己的感恩经历。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体会到感恩的力量,并且互相鼓励和学习。

5. 感恩活动和实践:可以组织一些感恩活动,比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给老师送上
一份感谢礼物等。

通过实践的方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感恩的喜悦和意义。

通过以上的渗透方式,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让他们学会感
恩他人的帮助和付出,并将感恩的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教学策略分享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教学策略分享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教学策略分享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辛勤付出,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朗读感恩诗歌在开学的第一天,可以选择一首表达感恩的诗歌,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

通过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力量,促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树立感恩的意识。

二、组织学生写感恩日记每天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写感恩日记。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一天中所感激的事情,例如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帮助等等。

这样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三、进行感恩故事的阅读与分享选取一些充满感恩精神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或者听读。

随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阅读和分享感恩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培养他们关注他人的能力。

四、开展感恩主题的作文活动安排一些针对感恩主题的作文活动,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写出自己对老师、家人、朋友的感恩之情。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组织感恩教材的课堂解读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充满感恩精神的经典课文进行解读。

通过深入的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感恩之意,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感恩的力量,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六、鼓励学生给他人写感谢信通过鼓励学生给身边的老师、家人、朋友写感谢信,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感激之情。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信中具体写出对他人的感谢之处,鼓励他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开展感恩主题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感恩主题的游戏或者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他人帮助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辛勤付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感恩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通过以上分享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恩的含义,树立起感恩的意识和习惯。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感恩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必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在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选取有关感恩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

杨绛的《我们仨》、鲁迅的《药》等都是描述亲情和感恩的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深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真挚,进而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读作品中的感恩细节,例如《我们仨》中的一幕,母亲收到了一个朋友寄来的糖,她将糖贴在墙上,不忍心吃掉,要留给下个人尝。

这样的事例可以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学会珍惜父母的爱和付出。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感恩日记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日记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记录每天感激之事的日志。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一段感恩日记,记录自己当天遇到的让自己感激的人或事情。

这样的记录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一天的生活,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

感恩日记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成长的认识和思考,学会感恩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学习语文课上的名言警句和读书笔记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故事,例如“感恩是一种心态”、“感恩源于发现和知足”,通过解读和讨论这些名人名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感恩的内涵和形式。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在看书过程中体会到的感恩之情。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作者的感恩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感恩活动来实施感恩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养老院等地参观,并与老人交流。

通过接触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人的孤独和需要关怀的心情,进而激发起学生的感恩之情。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为他人服务,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给予别人帮助和关爱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被帮助者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导言: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让他们学会感激他人的恩情,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本文将探讨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培养学生关注他人、感激他人的能力感恩教育可从教材内容中选择富含感恩情感的读本、课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对比等方式,从中感受各种感恩的场景和感受。

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演绎、朗读感人的故事,使他们内化并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通过语文作文表达感恩之情语文作文作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感恩教育的有效手段。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感恩日记、感恩信、感谢卡等,通过书写感恩之情,使学生深入思考谁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并通过表达感恩之情提升他们对别人的尊重和感激之心。

三、开展感恩主题班会和课堂活动在班会和课堂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感恩主题的活动,例如学生交流感恩的对象和理由,分享自己感恩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形成一种循环,不断传递着感恩的力量。

四、师生互动,树立榜样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在课堂上,我们要经常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关心老师和班级同学,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五、拓展社会实践,培养责任感通过参观社区、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别人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引导他们以感恩之心参与社会公益,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卖活动,用所得款项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性。

结束语: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从小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更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发展。

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应时刻注重自身言行的榜样力量,引领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感恩心的人。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老师、朋友,懂得感恩社会,懂得感恩自然,从而形成勤劳向上、乐于助人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而语文教学是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感恩教育的意义、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以及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感恩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传播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感恩是一种对他人恩惠的心存感激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追求,在当今社会更显其重要性。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感恩社会的包容之恩,感恩自然的赐予之恩。

只有让学生在情感和行为上真正学会感恩,才能使他们具有感恩的品格和健康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从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和课外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感情的表达和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文情怀,体味感恩之情,明白感恩之道,从而形成见贤思齐、感恩知礼的人文情怀,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修养,成为有文化、有情感、有品德的人才。

在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文学作品的感恩教育文学作品是情感的凝结,是思想的表达,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媒介。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一些感恩题材的文学作品,如《小燕子和柳树》、《爱莲说》等,让学生深刻地领略到感恩的伟大,感受到感恩的真情实感,从而产生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结合语文教学实施感恩教育太和县第六中学韩群内容摘要感恩是一种美好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然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当前越来越成为一项较为紧迫的教育任务。

感恩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任务和特权,也应该成为各学科所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义务。

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在探究学习实践中深化感恩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升华感恩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语文学科特点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美好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然而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有少数学生面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面对父母的辛苦养育和教师的辛勤培育,不仅不能做出感恩之举,反而产生抵触心理,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甚至因父母不能满足其某些要求、教师对其过分严格就产生仇视心理。

因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感恩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任务和特权,也应该成为各学科所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义务。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利用语文课堂的优势,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笔者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略谈如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1、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挖掘感恩元素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散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也是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的情感基地。

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养成感恩意识。

2、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渗透感恩教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在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中,对这些内涵的挖掘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因为每一篇课文所蕴涵的感恩内容不同,因此每一篇课文结合施行的感恩教育方法也各异。

①引导学生“知恩”“知恩”就是懂得什么是“恩”,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感恩教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并培养他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的美德。

将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感恩之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感恩的故事、观看感恩的影视剧等方式,创设感恩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认同,并引发他们的感激之情。

二、注重课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感恩的课文,通过阅读、讲解课文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感恩的意识和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感恩的内涵,并帮助他们从课文中找出感恩的表现和理由,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三、鼓励学生表达感激之情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感激之情的机会。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感恩的人和事情,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进行表达。

可以组织一些感恩教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或写作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或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表达得到了重视和认可。

四、引导学生进行感恩行动感恩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行动来体现。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

可以组织一些慰问活动,带领学生去照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去感谢和帮助他人。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感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将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与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家庭作业或活动,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恩之情,并鼓励学生与父母展开对话,互相表达感激之情。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交流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争取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呵护,促进学生感恩教育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引言: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能够让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正能量。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1.1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一个注重感恩的国家,古人云:“涌泉万顷,不如涓滴之恩;通海之流,不如细流之恩。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之情。

感恩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1.2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

感恩之心能让学生更加谦虚、宽容,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意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学生。

1.3感恩教育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感恩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

学生会对老师的教诲心怀感激,老师也会对学生的成长倍感欣慰,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2.1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感恩情感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是传递感恩情感的重要媒介。

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充满感恩主题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感恩之美,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体会感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2通过写作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写作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学生可以写感恩日记,写感谢信给父母、老师、朋友等,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3通过情境教学培养感恩意识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比如组织学生去社区做义工、参观慈善机构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师在感恩教育中的角色3.1教师作为感恩教育的引领者教师在感恩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通过自身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之美,启发学生感恩之心。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教育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品质和修养,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解读,引导学生反思人生中的成长与收获,并对亲人、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的关怀和帮助表示感恩之情。

通过对课文中感恩主题的讲解和深入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恩情,从而珍惜与感恩周围的人和事物。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作文、诗词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与感激之情化为文字。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的点滴以及那些关心、帮助自己的人。

并通过与同学分享,让学生之间相互感恩,激发他们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

通过阅读优秀的感恩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恩心理,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领悟到感恩的真谛。

读了鲁迅的《伤逝》之后,学生可以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无私的奉献者,他们为了我们的幸福付出了很多。

这样的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恩之举。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了解那些付出巨大努力帮助他人的人的故事和经历。

学生参观这样的机构,见证那些无偿奉献的行为,将会深刻地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并从中培养起感恩之心。

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感恩社会的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定期到社区清理环境、帮助孤寡老人、参与慈善捐款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自己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从而培养起感恩社会的意识。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途径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感恩之情,使其具有感恩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他们在成长中不忘感恩,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诸多途径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使学生通过感恩教育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感恩教育的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一、通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感恩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元素,教师可以精心挑选感恩相关的课文、诗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文本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选取《草》、《灰狗》等课文,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含义,并进行感恩教育的导入和渗透。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言文阅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的思想,引导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最好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渗透和引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找到父母、老师、朋友等对自己的帮助和关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他人的付出和关爱,让他们了解到感恩从来都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大爱,引导他们感激他人的帮助和关怀,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感恩日记,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每天所受到的帮助和关怀,从而培养学生关注并感激身边的人。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等人的感激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五、通过阅读课外作品引导学生感恩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内教材,还应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的课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用心和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如《梁实秋散文精选》、《朱自清散文选》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感恩之心,从而影响学生树立感恩之心。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感激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予的帮助和关爱,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是我对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实施的一些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使自己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导学生明白感恩之道。

教师可以讲述自己曾经在困境中得到的帮助,比如父母的辛勤付出、同学的友情帮助等,告诉学生应该懂得感谢他人,同时鼓励学生多给予他人帮助,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感恩日记、感恩信等,鼓励学生将感恩的心情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写、读等语文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一些充满感恩情怀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感恩的力量和意义。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家庭和亲情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家庭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应该懂得感谢家人的关爱和付出。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感恩主题,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感恩行为的描写和分析,引导学生明白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公益活动、孤寡老人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加深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感恩之情。

这些实践性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是一门涉及人的修养与社会担当的教育课程,它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在教材选择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感恩主题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教学。

可以选取一些描述家庭温暖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到家长养育之恩,从而培养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可以选取一些描写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的文章,借助这些文本,让学生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辛苦,进而培养孝敬师长、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感恩教育的要素。

在学习古代文学经典时,可以通过讲解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艰辛奋斗和为人处事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感恩之义,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实施感恩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日记的写作活动,每天写下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让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恩行动,比如到社区、福利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为他人付出的快乐,从而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可以设置与感恩教育相关的评价要素。

在阅读理解题中可以设置一些与感恩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感悟,回答出对他人付出的感恩之情。

在作文评价中,可以加大对于学生感恩之心的鼓励和赞扬,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以被人们欣赏和尊重的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通过感恩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懂得感恩,并将感恩变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当今社会中,感恩的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更是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感恩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促使学生具备感恩的情感、品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

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意义非常重大。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恩情感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教育,它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感恩的情感。

通过课文、作文、诗词等形式,教育学生懂得感动于父母之恩、感激于老师之德、感激于友谊之情,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这些人可能是父母、老师、同学等,他们的帮助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学生的成就。

应该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明白感恩的道理,学会回报他人,培养一种责任感和协作精神,这对于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淡薄,许多人的心态都很浮躁,鲜有人懂得感恩。

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让学生懂得感恩,他们才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是非常有益的。

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有着多种策略,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策略进行探讨。

要在课文中引导学生感恩。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感恩情感的课文让学生阅读,并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等引导学生对于感恩有所体验。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小孩懂得感恩的情节、《小石潭记》中的豆蔻年华的友情情节等都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感恩的思考和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教育感恩行动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在大力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培养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懂得回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文章或资源。

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感恩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养育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养育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养育之恩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何况人呢?我们的教材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的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二)祖国之恩。

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和一个概念,还有她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万千子女。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宽广辽阔,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教材中的一些古代诗歌以及诸如《长城》、《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狱中联欢》、《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爱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样的人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三)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民,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宽广的襟怀。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难忘的启蒙》、《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1、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父母、对自然、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
最好的回报;国家、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茁壮成长的阳光和土壤,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倍加呵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等,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

2、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

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担忧;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能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教给我们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道理。

三是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和谐共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要学会和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1、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教学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

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
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

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

孩子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

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

2、组织学生诵读感恩文章,领悟感恩之情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

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因此,在知恩之后,要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描写叙利奥心理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

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让课文的精彩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烙下深深的痕迹。

3、通过写作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会感恩
《教会孩子感恩》这本书的作者唐骏波说:“感恩之情,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是美德,更是一种素养。

”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抒发感恩之情,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写一封感恩信,让孩子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和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写成一封信寄给妈妈,以交流心声、增进感情;在建党节之际,写一篇赞颂党的丰功伟绩的抒情作文,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在国庆之时,通过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当老师、同学给予自己帮助后,可以及时提醒学生把事情记下来,以表达感谢之意。

4、布置感恩作业,让孩子在生活中践行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采用了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即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

让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

与家长配合,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

比如教会孩子与父母道晚安、给父母夹菜、为父母捶背等。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

总之,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坚持实施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感恩树”,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课件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彭剑飞,冯周卓.小学语文心育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3]杨章宏.课程改革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