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 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 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则,或“无为”原 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道”的同义语。
二.天道与道
▪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 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39章)
一. 隐士与庄子
首阳山
伯夷
一. 隐士与庄子
2.隐士与道家
老 莱 子
一. 隐士与庄子
3.从形隐到心隐
在庄子以前的隐士基本上是隐居山林,即形体 上的隐,如伯夷、叔齐等。庄子则是一种心隐, 即生活于社会中而超脱于社会。
二. 道与物
1.物物者非物
▪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 (《知北游》)这就是说,产生物质的东西是 非物质的。
坚强的东西多属死亡一类,与终结结束相关联。 “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 “不可长保”(9章)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6章)
三.反与弱
(2)柔弱与刚强 柔弱胜刚强。(3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
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78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 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 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 处上。(76章)
这里说“道”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的东西。在 恍恍忽忽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深 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 都是“道”恍忽幽深的情况。
二.天道与道
2.天道
▪ 道可道,非常道(1章)
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 说:“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 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
这么想的:“为了出 关,我看这也敷衍得 过去了。”关尹喜则 给了老子一包盐、一 包胡麻和十五个饽饽 作稿费。关尹喜还特 地申明说,“这是因 为他是老作家,所以 非常优待。”
3.老子其书
《道德经》
马王堆帛书
荆门楚简
敦煌本
通行本
甲本 乙本
▪ 马王堆帛书
残叶
学者论争——老子的时代问题
▪ 1. 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
▪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75章) ▪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
余。” (第53章)
四.无为与自然
2.不妄为
▪ 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 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
三. 心灵与肉体
(2). 命
▪ 在庄子看来,形体属于命运的领域,是一个人所不能参与的领域。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
▪ 形体的变化是人无法控制的,“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三. 心灵与肉体
(3). 形有所忘
▪ 对于命运控制的领域,人所能做的就是遗忘。 ▪ 庄子对形体的看法,主张“形莫若就”,即顺应外界的变化。
▪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25章)
二.天道与道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似”)的字眼,其 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宗”)。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 章》)
1. 有形与无形
▪ 从老子开始,道家就把世界区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两种。 ▪ 道是有形的即形而上的,所谓“大象无形”;物是有形的即形而下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 无形者是宗,是始和母,有形者是子,是从无形者中产生的。
三. 心灵与肉体
2. 心与形
▪ 老子已经开始区分心与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很明显,他吧人分成“心-腹”或“志-骨”两个不同的部分。
前后相随。”(2章) (2)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
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41章》 “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 讷”(45章)
三.反与弱
(3)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
▪ 《管子》亦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说法。 ▪ 庄子也对心与形有很明显的区分,“有人之情,无人之形”。在心与
形之间,庄子更看重心。
Have A Break!
三. 心灵与肉体
3.形:天与命
(1).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
▪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 也,非人也。” (《养生主》)
第三讲:道家哲学
第一章: 老 子
The Philosophy of Laotzi
第一章: 老 子
▪ 老子与道家 ▪ 天道与道 ▪ 反与弱 ▪ 无为与自然 ▪ 儒家价值的批评
一.老子与道家
▪ 老子其人 ▪ 老子其事 ▪ 老子其书 ▪ 老子与道家
1.
▪
—— ▪ ▪ ▪
隐 太 老 室字里老
君 史 莱 之伯人子
认为《老子》在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 就已形成,《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 是老聃的著作。
▪ 2. 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
代表的“晚出论”,这一派的观点是 向传统说法的一种挑战,但他们的意 见也不尽统一。有人认为《老子》成 书于战国中期;有人认为其成书当在 战国后期;极端的意见则认为其成书 更晚,大约要在西汉初期的文景之世。 但是,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老于》 成书远在孔子之后。
孔子问礼
▪ 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 ▪ 对老子其人,孔子问礼于老
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对 《老子》、《论语》成书的 时间,都作了详尽而有说服 力的考据。 ▪ 在此基础上得出老学先于孔 学的结论。同时分析了过去 学界颠倒老、孔学术发展顺 序的原因 。
老子出关
▪ 鲁迅:《故事新编》 ▪ 写完, 老子是的时候
▪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 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 说明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天地鬼神也受到道 的支配。
二. 道与物
2. 道与德
▪ 德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德概念。庄子认为“全德”才能保持内心 之德而不使之摇荡。
▪ 与儒家所说的“德”不同,庄子说的“德”是要忘掉儒家德仁义、礼 乐等。
子说 儋说 子说
史阳也者 也,。, 。谥姓楚
老 子
《 曰李苦
其
史 记
聃。
氏 ,
县 厉
人
》 周名乡
守耳曲
藏,仁
2.老子其事
▪ 孔子问礼 ▪ 老子出关
孔子问礼
▪ 现存共有5种不同的文献记载孔子问礼于老 子的事宜,但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 地点和内容却引发了学界很大的争论。学 者们要么纠缠于记载史料的真实性,有的 非议于孔老会见时老子的年龄问题,要么 则就历史留下的孔老对礼、仁义的相关言 论与会谈言论的冲突发表议论。
4.老子与道家
▪ 老子与庄子
▪ 老子与道教
▪ 老子在各个时期的学 ▪ 道教中的老子 术地位
二.天道与道
1.一些对“道”的描述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 名曰微”(14章)
▪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 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迎之 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
三. 心灵与肉体
4. 心:虚与通、结与解
(1). 心斋:虚
▪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
四.无为与自然
3.无为而无不为
▪ 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 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
▪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 “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58章)
(4)“反”思想的不足 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 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36章)
三.反与弱
2.弱者道之用
(1)刚强 柔弱的东西多属生存一类,与生长发展相关联;
一. 隐士与庄子
隐士歌
1. 士与隐士
▪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 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 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 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 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 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 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 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 於首陽山。
——《史記·伯夷列傳》
五.儒家价值的批评
2.对儒家社会结构的批评
小国寡民——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 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 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80章)
六.思考
▪ 列出几家《道德经》的注本,比较至少两 个以上注本之间的不同。
公免用語子跖餘然惠人 大也剽無之、萬其王也
韓 人。剝事術胠言要、,
非 不其儒實。篋,本齊名
列 能言、。畏,大歸宣周
傳 器洸墨然累以抵於王。 》 之洋,善虛詆率老同周
。源自文库雖屬、訿寓子時嘗
恣當書亢孔言之。為
以世離桑子也言其蒙
適宿辭子之。。學漆
,
第二章:庄子
▪ 隐士与庄子 ▪ 道与物 ▪ 心灵与肉体 ▪ 齐物论 ▪ 逍遥游
▪ 老子与庄子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 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文本本身的争
议。The End
第二章:庄子
The Philosophy of Chuang Tzu
第二章:庄子
▪
——
己學指之徒作故無園莊
,不事屬,漁其所吏子
《 史 記
故能類,以父著不,者 自自情皆明、書闚與, 王解,空老盜十,梁蒙
·
老 子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 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 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
Have A Break!
三.反与弱
1.反者道之动
(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二. 道与物
3. 道与物
▪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 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 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 成。 (《齐物论》)
相对于道来说,物只是次一等的境界,是对道的亏损。
三. 心灵与肉体
“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 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
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 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 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
二.天道与道
▪ 道之为(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无‘为’字)物,惟恍惟忽。忽兮 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 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三.反与弱
(3)弱道——上善若水
骨弱筋柔而握固。(55章) 守柔曰强。(52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
四.无为与自然
1.有为
▪ 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 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 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 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之。”(第49章)
五.儒家价值的批评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
▪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18章)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 有。(19章)
▪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 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
二.天道与道
▪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 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39章)
一. 隐士与庄子
首阳山
伯夷
一. 隐士与庄子
2.隐士与道家
老 莱 子
一. 隐士与庄子
3.从形隐到心隐
在庄子以前的隐士基本上是隐居山林,即形体 上的隐,如伯夷、叔齐等。庄子则是一种心隐, 即生活于社会中而超脱于社会。
二. 道与物
1.物物者非物
▪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 (《知北游》)这就是说,产生物质的东西是 非物质的。
坚强的东西多属死亡一类,与终结结束相关联。 “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 “不可长保”(9章)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6章)
三.反与弱
(2)柔弱与刚强 柔弱胜刚强。(3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
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78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 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 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 处上。(76章)
这里说“道”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的东西。在 恍恍忽忽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深 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 都是“道”恍忽幽深的情况。
二.天道与道
2.天道
▪ 道可道,非常道(1章)
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 说:“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 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
这么想的:“为了出 关,我看这也敷衍得 过去了。”关尹喜则 给了老子一包盐、一 包胡麻和十五个饽饽 作稿费。关尹喜还特 地申明说,“这是因 为他是老作家,所以 非常优待。”
3.老子其书
《道德经》
马王堆帛书
荆门楚简
敦煌本
通行本
甲本 乙本
▪ 马王堆帛书
残叶
学者论争——老子的时代问题
▪ 1. 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
▪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75章) ▪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
余。” (第53章)
四.无为与自然
2.不妄为
▪ 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 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
三. 心灵与肉体
(2). 命
▪ 在庄子看来,形体属于命运的领域,是一个人所不能参与的领域。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
▪ 形体的变化是人无法控制的,“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三. 心灵与肉体
(3). 形有所忘
▪ 对于命运控制的领域,人所能做的就是遗忘。 ▪ 庄子对形体的看法,主张“形莫若就”,即顺应外界的变化。
▪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25章)
二.天道与道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似”)的字眼,其 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宗”)。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 章》)
1. 有形与无形
▪ 从老子开始,道家就把世界区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两种。 ▪ 道是有形的即形而上的,所谓“大象无形”;物是有形的即形而下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 无形者是宗,是始和母,有形者是子,是从无形者中产生的。
三. 心灵与肉体
2. 心与形
▪ 老子已经开始区分心与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很明显,他吧人分成“心-腹”或“志-骨”两个不同的部分。
前后相随。”(2章) (2)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
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41章》 “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 讷”(45章)
三.反与弱
(3)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
▪ 《管子》亦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说法。 ▪ 庄子也对心与形有很明显的区分,“有人之情,无人之形”。在心与
形之间,庄子更看重心。
Have A Break!
三. 心灵与肉体
3.形:天与命
(1).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
▪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 也,非人也。” (《养生主》)
第三讲:道家哲学
第一章: 老 子
The Philosophy of Laotzi
第一章: 老 子
▪ 老子与道家 ▪ 天道与道 ▪ 反与弱 ▪ 无为与自然 ▪ 儒家价值的批评
一.老子与道家
▪ 老子其人 ▪ 老子其事 ▪ 老子其书 ▪ 老子与道家
1.
▪
—— ▪ ▪ ▪
隐 太 老 室字里老
君 史 莱 之伯人子
认为《老子》在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 就已形成,《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 是老聃的著作。
▪ 2. 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
代表的“晚出论”,这一派的观点是 向传统说法的一种挑战,但他们的意 见也不尽统一。有人认为《老子》成 书于战国中期;有人认为其成书当在 战国后期;极端的意见则认为其成书 更晚,大约要在西汉初期的文景之世。 但是,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老于》 成书远在孔子之后。
孔子问礼
▪ 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 ▪ 对老子其人,孔子问礼于老
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对 《老子》、《论语》成书的 时间,都作了详尽而有说服 力的考据。 ▪ 在此基础上得出老学先于孔 学的结论。同时分析了过去 学界颠倒老、孔学术发展顺 序的原因 。
老子出关
▪ 鲁迅:《故事新编》 ▪ 写完, 老子是的时候
▪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 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 说明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天地鬼神也受到道 的支配。
二. 道与物
2. 道与德
▪ 德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德概念。庄子认为“全德”才能保持内心 之德而不使之摇荡。
▪ 与儒家所说的“德”不同,庄子说的“德”是要忘掉儒家德仁义、礼 乐等。
子说 儋说 子说
史阳也者 也,。, 。谥姓楚
老 子
《 曰李苦
其
史 记
聃。
氏 ,
县 厉
人
》 周名乡
守耳曲
藏,仁
2.老子其事
▪ 孔子问礼 ▪ 老子出关
孔子问礼
▪ 现存共有5种不同的文献记载孔子问礼于老 子的事宜,但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 地点和内容却引发了学界很大的争论。学 者们要么纠缠于记载史料的真实性,有的 非议于孔老会见时老子的年龄问题,要么 则就历史留下的孔老对礼、仁义的相关言 论与会谈言论的冲突发表议论。
4.老子与道家
▪ 老子与庄子
▪ 老子与道教
▪ 老子在各个时期的学 ▪ 道教中的老子 术地位
二.天道与道
1.一些对“道”的描述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 名曰微”(14章)
▪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 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迎之 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
三. 心灵与肉体
4. 心:虚与通、结与解
(1). 心斋:虚
▪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
四.无为与自然
3.无为而无不为
▪ 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 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
▪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 “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58章)
(4)“反”思想的不足 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 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36章)
三.反与弱
2.弱者道之用
(1)刚强 柔弱的东西多属生存一类,与生长发展相关联;
一. 隐士与庄子
隐士歌
1. 士与隐士
▪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 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 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 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 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 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 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 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 於首陽山。
——《史記·伯夷列傳》
五.儒家价值的批评
2.对儒家社会结构的批评
小国寡民——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 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 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80章)
六.思考
▪ 列出几家《道德经》的注本,比较至少两 个以上注本之间的不同。
公免用語子跖餘然惠人 大也剽無之、萬其王也
韓 人。剝事術胠言要、,
非 不其儒實。篋,本齊名
列 能言、。畏,大歸宣周
傳 器洸墨然累以抵於王。 》 之洋,善虛詆率老同周
。源自文库雖屬、訿寓子時嘗
恣當書亢孔言之。為
以世離桑子也言其蒙
適宿辭子之。。學漆
,
第二章:庄子
▪ 隐士与庄子 ▪ 道与物 ▪ 心灵与肉体 ▪ 齐物论 ▪ 逍遥游
▪ 老子与庄子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 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文本本身的争
议。The End
第二章:庄子
The Philosophy of Chuang Tzu
第二章:庄子
▪
——
己學指之徒作故無園莊
,不事屬,漁其所吏子
《 史 記
故能類,以父著不,者 自自情皆明、書闚與, 王解,空老盜十,梁蒙
·
老 子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 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 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
Have A Break!
三.反与弱
1.反者道之动
(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二. 道与物
3. 道与物
▪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 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 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 成。 (《齐物论》)
相对于道来说,物只是次一等的境界,是对道的亏损。
三. 心灵与肉体
“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 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
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 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 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
二.天道与道
▪ 道之为(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无‘为’字)物,惟恍惟忽。忽兮 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 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三.反与弱
(3)弱道——上善若水
骨弱筋柔而握固。(55章) 守柔曰强。(52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
四.无为与自然
1.有为
▪ 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 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 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 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之。”(第49章)
五.儒家价值的批评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
▪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18章)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 有。(19章)
▪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 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