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单元说糖酵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酵解PPT课件

糖酵解PPT课件
糖酵解
1
新陈代谢
糖代谢
分解
合成
脂代谢 蛋白质代谢 核酸代谢
糖酵解
无氧
磷酸戊糖途径及其他
有氧
酵解〔乳酸+ATP〕 柠檬酸循环〔H2O+CO2+ATP〕 发酵〔酒精+CO2+ATP〕
2
糖酵解主要内容
• 概念表述〔识记〕
• 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响, 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该途径也称作 Embden-Meyethof-Parnas 途径,简称EMP途径。
糖原,淀粉
糖蛋白等 甘露糖
半乳糖
水果果糖
肌肉
肝脏
半乳糖-1-磷酸
果糖-1-磷酸
UDP-半乳糖
甘油醛
甘露糖-6-磷酸
UDP-葡萄糖 葡萄糖-1-磷酸
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3-磷酸
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
果糖-6-磷酸
甘油醛-3-磷酸
23
生成了具有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势能的化合物
10
第七步反响:甘油酸-1,3-二磷酸的去磷酸化
糖酵解过程开场收获ATP
11
第八步反响: 甘油酸-3-磷酸的异构化
为进一步去磷酸化做准备
12
第九步反响: 甘油酸-2-磷酸的脱水
为进一步去磷酸化做准备
13
第十步反响: 烯醇式丙酮酸的去磷酸化
糖酵解过程最终收获ATP
• 无氧条件:留在细胞质,不彻底分解
• 发酵生成酒精:
酵母等
• C6H12O6 + 2ADP + 2Pi → 2C2H5O + 2CO2 + 2ATP + 2H2O

《糖酵解TCA》PPT课件

《糖酵解TCA》PPT课件

己糖激酶特性:
① 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如Mg2+或Mn2+作为辅助因 子,己糖激酶才有活性;
② 别构酶:G-6-P和ATP是其别构抑制剂; ③ 同工酶:分布很广,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
均有; ④ 专一性:不强,能催化许多六碳糖,如D-果
糖、D-甘露糖等,但对葡萄糖亲和力较大; ⑤ 糖酵解的第一个调节酶(限速酶)。
其中一部分通过
磷酸化储存在 ATP中。
重点: ①酵解途径。 ②三羧酸循环的途径。 难点: ①计算酵解途径中ATP的量及能量利用效率。 ②计算三羧酸循环中ATP的量及能量利用效率。 ③淀粉及糖原的合成。
一 糖的酶水解 二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三 糖的合成代谢
一、糖的酶水解(消化)
细胞外的降解是一种水解作用 细胞内的降解则是磷酸解
23-磷酸甘油酸
F-1,6-BP
ATP Ala
22-磷酸甘油酸
+
- 2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
2丙酮酸
通过酶的别构效应或共价 修饰实现活性的调节
1)己糖激酶
此酶催化的产物6-磷酸葡萄糖是它的变构抑制剂。
2)磷酸果糖激酶
ATP和柠檬酸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这个酶所催 化的反应需要ATP,但随着糖酵解的进行,ATP 逐渐积累,高浓度的ATP对此酶活性又有抑制作 用
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葡萄糖
糖异生
6-磷酸葡萄糖 (有氧或无氧)
(无氧) 丙酮酸
糖酵解
(有氧)
乳酸 乙醇
乙酰 CoA
磷酸戊糖 途径
三羧酸 循环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糖异生
胞饮
中心体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生化单元说课糖酵解精品PPT课件

生化单元说课糖酵解精品PPT课件

G-6-P
G-1-P UDPG Gn
(糖异生) (酵解途径)
(糖原分解)
F-6-P
丙酮酸
(有氧氧化)
CO2+H2O
(无氧酵解)
乳酸
教法分析——对比法
反应部位
糖酵解
糖的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
途径
细胞液 细胞液 线粒体
细胞液(肝)
糖异生 糖原的合成 糖原的分解
肝、肾 细胞液 (肝、肌肉) 细胞液 (肝)
课程概况
• 《》是我院药学专业、医药营销专业学 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 主要是阐述生物体内生命大分子物质的 结构与功能,营养物质与非营养物质以 及能量的代谢过程、规律及调节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
课程概况
支撑课程
课程名称
联系点
承前启后
桥梁作用
本课
后续课程


课程名称
联系点
有机化学
物 化学结构式、反 应原理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讨论:1、患者为什么出现乏力症状?
• 2、为什么患者食欲增强时,体重反而减轻?
• 3、你能判断出患者得什么病吗?
教学方法
注重加强与药学专业后续课程联系: 与药理学科联系
胰岛素降血糖的机制(加速葡萄糖的 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促进糖原的合成, 抑制糖异生等)
口服降血糖药物降血糖的机制
主要 内容
教学内 容分析 教法分析
掌握糖的分解 代谢中的能量计 算

生物化学第19章 糖酵解(共51张PPT)

生物化学第19章 糖酵解(共51张PPT)
是如何捕获这能量的?
糖酵解第一阶段反应
2、G-6-P异构成F-6-P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糖酵解第一阶段反应
2、G-6-P异构成F-6-P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催化该反应的PGI具有绝对的底物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 一些C5磷酸代谢途径的中间物如赤藓糖-4-磷酸、景天庚酮
糖-7-磷酸等都是它的竞争性抑制剂。
糖酵解第一阶段反应
2、G-6-P异构成F-6-P
1、果糖
其它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2、半乳糖
半乳糖与葡萄糖结构极为相似,它进入糖酵 解途径需要5步反应,最后形成G-6-P而进入。
其它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2、半乳糖
其它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2、半乳糖血症
这是一种遗传病,不能将半乳糖转变成葡萄 糖。原因是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 不能使Gal-1-P转变成UDP-Gal。结果造成血 中Gal升高,进一步造成眼睛晶状体Gal升高, 从而引起晶状体混浊引起白内障。
迅速水解生成3-磷酸甘油酸。砷酸盐的加入使甘油酸-3-磷酸释 放的能量未能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被贮藏。
水解
+ 砷酸
1-砷酸-3-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糖酵解第二阶段反应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键形成ATP
其它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它们的活性受到变构效应物及酶共价修饰的调节。
先在己糖激酶下形成甘露糖-6-P,再经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催化形成F-6-P。
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3、已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VK对糖酵解 的调节
不活跃的 磷酸化的丙酮酸激酶
H2O
ADP
减少 葡萄糖浓度

22糖酵解PPT课件

22糖酵解PPT课件

糖元和淀粉通过相应的磷酸化酶、磷酸葡
萄糖变位酶生成G-6-P进入酵解。其他单糖
可形成多个分支点的中间物进入酵解。
-
3
入糖 酵元 解、 的淀 准粉 备、 过二 程糖
、 己 糖 进
-
4
D-葡萄糖的代谢命运
D-Glc是多数生物的主要代谢燃料,在代谢中占有中心地 位。葡萄糖含有较高的能量,氧化生成H2O和CO2放出自 由能2840kJ/mol、变为大分子的淀粉或糖元贮存又可维 持相对低的摩尔渗透压浓度,而需要能量时又可分解成葡 萄糖氧化供能。
-
9
第一阶段的反应
-
10
.
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己 糖激酶专一性弱,Km值小;受ADP和葡萄糖-6-磷酸 的变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专一性强,Km值高,在肝糖浓度较 高时,催化葡萄糖6-磷酸的合成,促进糖原的合成。
-
11
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带有磷酸基团, 它们的的意义在于:
1.磷酸化导致负离子,使分子产生极性,使 产物不致流失到膜外;
1.生成乳酸(发酵) 2.生成乙醇(发酵) 3.进入三羧酸循环(有氧呼吸)
-
33
乳酸生成(发酵)
-
34
-
35
乙 醇 生 成 发 酵
()
-
36
-
37
七、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1.磷酸果糖激酶的调节作用 2.果糖—2,6—二磷酸的调节作用 3.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调节作用
-
38
-Leabharlann 39-40前馈刺激作用 协同控制作用
肌肉等组织或微生物在无氧或暂时缺氧条件下,酵 解中生成的NADH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称为 乳酸发酵。

第二十二章 糖酵解 ppt课件

第二十二章 糖酵解  ppt课件

PPT课件
54
(二)柠檬酸的别构抑制
柠檬酸
离开线粒体 进入细胞质
大量ATP
抑制PFK-1
PPT课件
55
(三)质子的抑制
PPT课件
56
(四)AMP和ADP的别构激活
PPT课件
57
(五)F-2,6-BP的别构激活 F-2,6-BP被视为PFK-1最重要的正别构效应物。
PFK-2或F-P2P,T6课-B件Pase的结构
第二十二章 糖酵解
杨荣武 生物化 学原理 第二版
提纲
一、糖酵解概述 二、糖酵解的全部反应
三、 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
1. 在有氧状态下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 2. 在缺氧或无氧状态下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
四、其他物质进入糖酵解
五、糖酵解的生理功能
六、糖酵解的调节
1. 葡萄糖的可得性 2. 己糖激酶和葡糖激酶的调节 3. PFK-1的调节 4. 丙酮酸激酶的调节
TIM防止副P反PT课应件 发生的机制
24
糖酵解第二个阶段的反应
产生4 ATP
导致糖酵解净产生2ATP 涉及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
1. 二磷酸甘油酸( 1,3- BPG )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PPT课件
25
反应6: 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
3-磷酸甘油醛被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PPT课件
64
糖酵解限PPT速课酶件 的别构调节
65
23
TIM具有独特的防止副反应 发生的机制:在反应中形成 的磷酸烯二醇中间物若离开 酶分子,在溶液中很容易释 放出磷酸根生成丙二醛,而 能异构化生成3-磷酸甘油醛 的并不多。但在细胞内形成 丙二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是因为当烯二醇中间物形 成以后,酶分子上一段由1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像一 个盖子堵住了活性中心,致 使烯二醇中间物无法离开酶 分子,只能异构化成3-磷酸 甘油醛。当3-磷酸甘油醛形 成以后,上述环消失,产物 得以释放。

生物化学 糖酵解 (课堂PPT)

生物化学 糖酵解  (课堂PPT)
第八章 糖酵解
重点:
糖酵解的反应途径 糖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变 糖酵解的调节
1
糖的分解代谢 生物体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TP,而ATP
的形成主要有糖的分解代谢产生
葡萄糖 酵解 丙酮酸
OX
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
CO2+H2O
无氧分解 (有氧、无氧)
有氧分解 (有氧)
2
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
(二)由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
这是酵解过程第一个产生ATP的部位。
18
(三)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
该反应通过一个中间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当3磷酸甘油酸与酶结合后,酶分子上的磷酸转移到2位, 生成 2,3-二磷酸甘油酸,使酶分子的活性部位再结合1 分子的磷酸,同时产生游离的2-磷酸甘油酸。
10
第一阶段的反应
(一)葡萄糖的磷酸化
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己糖激 酶专一性弱,Km值小,存在所有的细胞内;别构调节酶, 受ADP和葡萄糖6-磷酸的变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专一行强,Km值高,在肝脏中,当肝糖浓 度较高时,催化葡萄糖6-磷酸的合成,维持血糖的稳定. 11
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带有磷酸基团,它们 的意义在于:
9
▪ 糖酵解可分为两个阶段: 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需经10步反应,
前5步反应为准备阶段,1Glc转变为2三碳物: 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消耗2ATP。
第二阶段是能量获得阶段(payoff phase), 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生成4ATP和 2NADH +H+。
葡萄糖的碳架分解产生丙酮酸、磷酸化ADP 产生ATP、产生的氢转变为NADH。

糖酵解PPT课件

糖酵解PPT课件

PEP的合成
反应10:第二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PEP转化成丙酮酸,同时产生 ATP

是第三步不可逆反应 由丙酮酸激酶催化 产生两个ATP,可被视为糖酵解途径最后 的能量回报。 ΔG为大的负值——受到调控!
第二次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反应及其作用机理
碘代乙酸和甲基汞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机理
反应7: 第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从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ATP


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 红细胞内存在生成2,3-BPG的支路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物质在脱氢或脱水过程中, 产生高能代谢物并直接将高能代谢物中能量转移到 ADP生成ATP的过程。
TIM防止副反应发生的机制
糖酵解第二个阶段的反应
产生4 ATP

导致糖酵解净产生2ATP 涉及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
1. 二磷酸甘油酸( 1,3- BPG )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反应6: 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
3-磷酸甘油醛被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这是整个糖酵解途径唯一的一步氧化还原反应 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 产生1,3-BPG和NADH 为巯基酶,使用共价催化,碘代乙酸和有机汞能 够抑制此酶活性。 砷酸在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与Pi极为相似,因此 可以代替无机磷酸参加反应,形成1-砷酸-3-磷酸 甘油酸,但这样的产物很容易自发地水解成为3磷酸甘油酸并产生热,无法进入下一步底物水平 磷酸化反应。
C-C-C-C-C-C
2ADP + P 3-磷酸甘油醛 (2 - 3C) (G3P 或GAP)
C-C-C
C-C-C
能量收获阶段
甘油醛-3-磷酸 (2 - 3C) (G3P 或 GAP) 4ADP + P

糖糖酵解作用(共22张PPT)

 糖糖酵解作用(共22张PPT)

磷酸丙糖异构酶
3-磷酸甘油醛#
6、 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或3-磷酸甘油酸磷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磷酸甘油醛 + NAD+ + H3PO3 ===== 1,3-二磷酸甘油酸+ NADH + H+★
7、 1,3-二磷酸甘油酸氧化生成3-磷酸甘油酸和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Mg++
是好氧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3、生成乙醇:在酵母菌或其它微生物中,丙酮酸经脱羧酶催化,生成乙醛,经乙
醇脱氢酶催化,由NADH还原形成乙醇。英文链接
六、糖酵解作用的调节83页 其它单糖进入酵解的途径91页
Irreversible in cells
An aldose
An ketose
reversible in cells
A ketone
An aldehyde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For ATP generation
1,3-二磷酸甘油酸 + ADP ====== 3-磷酸甘油酸 + ATP▲ 第一节 糖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第一节 糖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3 分子ATP,NADH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糖酵解即糖的无氧分解,是糖类代谢的共同途径(胞液中进行) 3-磷酸甘油醛 + NAD+ + H3PO3 ===== 1,3-二磷酸甘油酸+ NADH + H+★ 两个阶段链接 分布广泛,专一性低,可逆反应★ 三、酵解途径(glycolysis),——又叫糖的无氧分解
是好氧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化 解剖生理学 人体的形态、结 构和功能
学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结构、功 能及生命活动
药物化学 药理学
临床药学
药物体内代 谢
药物作用的 原理
药物在人体 中代谢发挥 最佳疗效
课程概况
静态生化
动态生化
遗传信息的 传递与表达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核酸结构与功能
酶 维生素
生物氧化 糖代谢
脂类代谢 氨基酸代谢
DNA的合成 RNA的合成 蛋白质的合成
• 讨论:1、患者为什么出现乏力症状?
• 2、为什么患者食欲增强时,体重反而减轻?
• 3、你能判断出患者得什么病吗?
教学方法
注重加强与药学专业后续课程联系: 与药理学科联系
胰岛素降血糖的机制(加速葡萄糖的 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促进糖原的合成, 抑制糖异生等)
口服降血糖药物降血糖的机制
主要 内容
教学内 容分析 教法分析
课程概况
《》是我院药学专业、医药营销专业学 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是阐述生物体内生命大分子物质的 结构与功能,营养物质与非营养物质以 及能量的代谢过程、规律及调节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
课程概况
支撑课程
课程名称
联系点
承前启后
桥梁作用
本课
后续课程


课程名称
联系点
有机化学
物 化学结构式、反 应原理
机体提供能量。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法分析
快速 浏览
预习相关知识
仔细 阅读
结合上课老师所讲,用心用 脑记忆
总结 回顾
对相似内容进行比较总结
主要 内容
教学内 容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以糖酵解为例简述教学过程:
导 入 新 课
(5min)
多 媒 体 讲 授
(50min)


(20min)
起始物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乳酸等 葡萄糖 肝糖原
终产物
反应条件
净产生ATP 数目
乳酸
无氧或缺氧
2
CO2 、H2O
有氧
36
葡萄糖 糖原 葡萄糖
长期饥饿
教法分析——案例分析法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多饮、多食、多尿伴乏 力、消瘦半年多’。两月前,患者体重较前减轻6kg, 并逐渐出现口渴、多饮、食欲增强,尿频、小便次数 增多,夜尿3-4次/晚,尿量较前明显增多。实验室检 查:空腹血糖为12mmol/L,尿糖(+),尿蛋白(-) 等指标的改变,入院后给予胰岛素等治疗,患者症状 有所减轻。
主要 内容
教学内 容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法分析——教学情境
课程
生物化学
学分
2
教学单元 名称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糖代谢
必修课 理论课
教学单元 4 课时
学生人数 60专业药学 Nhomakorabea总学时
50
年级
大一
教学方法——学情
授课对象:大一下药学专科生 基础:已学习医用化学、解剖生理学等课程 学情分析:
主要 内容
教学内 容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分析
糖代谢
反应过程
能量代谢
生理意义
涉及到化学 结构式、酶 以及酶的调

涉及到底物磷 酸化以及生物 氧化的相关内

与脂代谢、氨基 酸代谢相联系
与临床相关学科 相联系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掌握糖的分解 代谢的过程及生 理意义
小 结 与 作 业
(15min)
2004年8月28日,刘翔以12秒91的 成绩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 金牌,这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 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
问题引导
能量从何
导入新课而,来引呢 出糖酵解的概念
1、无氧酵解的引发阶段
己糖激酶
多媒体讲授
*
葡萄糖
ATP (1) ADP
6-磷酸葡萄糖
具体讲解反应过程,
突出重点磷和酸己难糖点异构酶 (2)
* 磷酸果糖激酶
1、6-二磷酸果糖 ADP (3) ATP
6-磷酸果糖
病理条件下糖酵解供能:
1、肺心病患者出现慢性咳 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
出现乏力、呼吸与困难临,床严知识相联系, 重2、者机肺体组内织糖损酵害体解引现加起剧本缺来氧课为。程的桥梁作用
G-6-P
G-1-P UDPG Gn
(糖异生) (酵解途径)
(糖原分解)
F-6-P
丙酮酸
(有氧氧化)
CO2+H2O
(无氧酵解)
乳酸
教法分析——对比法
反应部位
糖酵解
糖的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
途径
细胞液 细胞液 线粒体
细胞液(肝)
糖异生 糖原的合成 糖原的分解
肝、肾 细胞液 (肝、肌肉) 细胞液 (肝)
何维持稳定的呢?糖这个物质到底在体内是如 何变化的呢?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增强教师 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团结协作 的能力。
常用的降糖药有哪些,作用机制如何? 请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
教法分析——总结记忆教学法
G
(补充血糖) (分解代谢)
(糖原合成)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磷酸戊糖途径)
掌握糖的分解 代谢中的能量计 算
运用相关知识解释 体内血糖的调节机 制,为今后药理学 科中降糖药的作用 机制的学习打下基 础
通过血糖的测定 的相关实验,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以及严谨求 实的工作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糖的无氧、有氧氧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糖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 及各种途径之间的联系
很多学生高中是文科生,有机化学和生物 基础较差 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 具备一定的自习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记忆力较强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为中心
问题 引导法
总结记 忆法
对比法
案例 分析法
教法分析——问题引导法
提出问201题0年,,激世界发卫学生生组织的提学出习,全兴球趣每,10秒让就学有 生带着1人问死题于糖去尿学病,,每培3养0秒学就有生1的人因思糖维尿能病截力肢, 和理解加严能之重失的力明公。、共心卫脑生血问管题等。并正发常症人,的糖血尿糖病到已底成是为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