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态语言
引言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称体态语言,是人类借助和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的变化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方式。

运用自己的体态来表情达意几乎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因为它简便、迅捷、直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极其广泛,而且有时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巧妙表达信息并留给对方更大的想象空间。

它可以加强、补充有声语言表达,并使语言信息具体化。

1肢体语言具有信息量大、连贯性和变化性强、以及可靠程度高的特点。

原因有以下主要三方面:(1)肢体语言可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交流。

一个人的眼神、服饰、手势、身姿、距离、音调、节奏等都可以同时传输。

使对方能同时、多方面、多渠道地接受多种信息。

(2)交际双方只要处于视听范围内,双方之间的肢体信息交流就能不断地进行。

交谈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所处的位置都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视觉传递给对方,传递连贯性和变化性的信息。

(3)肢体语言多数是人们在相对无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大多都是实际心态的体现,虚假成分较少,增强了交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学习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各自的语言环境便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因而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非语言交际,而肢体语言又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以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肢体语言信息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误解。

作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同时应了解外国常用的肢体语言,以免造成误解,闹出笑话。

不同国家体态语言中的空间距离、目光注视等肢体语言动作的含义及运用进行对比。

(1)身体距离
阿拉伯人同英国人的谈话。

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

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

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

谈话结束时,两个人距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了!在这个例子里,双方的距离是关键。

不同民族或种族的人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

据说,在美国进行社交或公务谈话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

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厘米为宜。

在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0米至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0米至2米的距离。

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

当然,离得太远有些别扭,离得太近也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但这是另一回事。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2)目光接触
肢体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目光接触。

在这一方面可以有许多“规定”:看不看对方,什么时候看,看多久,什么人可以看,什么人不可以看。

如果在街上相遇,可以看着迎面走来的人。

直到八英尺远时再移开视线走过去。

但在到达此距离之前,双方都用眼睛暗示一下自己要往哪边走,打算往哪边走就往哪边看一眼。

然后,双方侧身略变方向,即可错开,顺利通过。

根据美国习惯,同相识的人谈话时,说者和听者都应注视对方。

任何一方不看对方,都可以表示某种意味,如:害怕对方,轻视对方,心神不定,感到内疚,漠不关心等。

甚至在对公众讲话时也要时时直视听众,和许多人的目光接触。

如果演说的人埋头看讲稿,照本宣科(许多中国人往往是这样的),而不抬头看看听众,人们就会认为他对听众冷漠,不尊敬别人。

在谈话的时候,听的人一般要注视着说话人的眼睛或脸,表示自己在听。

如果对方说的话比较长,听的人要不时发出“嗯”、“啊”的声音,或者点头表示自己在注意听着。

如果同意所说的观点,可以点头或微笑;如果不同意或者有所保留,可以侧一下头、抬一下眉毛或露出疑问的神情。

在英语国家,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都是不合适的。

即使用欣赏的目光看人,如对方长得漂亮,也会使人发怒。

结束语这里所举的例子不全,但是可以说明肢体语言的差异,也说明了解另一种语言中的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肢体语言都要放在一定的情景下去理解,忽视了整个情景就会发生误解。

作为外语学习者,在学好外语知识的同时,还应多了解一下国外常用的肢体语言,以便更好地交际。

国外常用的肢体语言,有些与国内习惯一致,但有些情况与国内不符,必要时,大家也只能“入乡随俗”了。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

如果肢体语言运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

反之,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影响交际的进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以减少交际冲突,提高交际质量。

英语交际中常用手势语
作为语言交际中的第二表现方法,在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手势传递不同的信息,体现着人们的内心活动和对待他人的态度,所以手势动作是非常有讲究的。

这是我现在研究的课题。

加我Q,我可以上传所有资料、
1、付帐(cash):右手拇指、的食指和中指在空中捏在一起或在另一只手上作出写字的样子,这是表示在饭馆要付帐的手势。

2、“动脑筋”(use your brain)“机敏一点”(being clever):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

3、“傻瓜”(fool):用拇指按住鼻尖摇动其四指,或十指分开。

也常常食指对着太阳穴转动,同时吐出舌头,则表示所谈到的人是个“痴呆”“傻瓜”。

4、“讲的不是真话”(lying):讲话时,无意识地将一食指放在鼻子下面或鼻子边时,表示另人一定会理解为讲话人“讲的不是真话”难以置信。

5、自以为是(complacent assertion);用食指往上鼻子,还可表示“不可一世”(overbearing)。

6、“别作声”(stopping-talking):嘴唇合扰,将食指贴着嘴唇,同时发出“hush”嘘嘘声。

7、侮辱和蔑视(insulting and scorning);用拇指顶住鼻尖儿,冲着被侮辱者摇动其它四指的鸡冠或手势。

8、赞同(agreement):向上翘起拇指。

9、祝贺(congratulation):双手在身前嘴部高度相搓的动作。

10、威胁(menace):由于生气,挥动一只拳头的动作似乎无处不有。

因受挫折而双手握
着拳使劲摇动的动作。

11、“绝对不行”(absolutely not):掌心向外,两只手臂在胸前交叉,然后再张开至相距一米左右。

12、“完了”(that's all):两臂在腰部交叉,然后再向下,向身体两侧伸出。

13、“害羞”(shame):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

14、打招呼(greeting):英语国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

现一般已化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摸一下帽沿。

15、高兴激动(happiness and excitement):双手握拳向上举起,前后频频用力摇动。

16、愤怒、急燥(anger and anxiousness):两手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怒目而视。

也常常头一扬,嘴里咂咂有声,同时还可能眨眨眼睛或者眼珠向上和向一侧转动,也表示愤怒、厌烦、急燥。

17、怜悯、同情(pity):头摇来摇去,同里嘴里发出咂咂之声,嘴里还说“that’s too bad.”或“sorry to hear it.”
18、“太古怪了”(too queer):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一圆圈。

世界各国的手势语
手势语( sign language )是体态语的一种。

体态语( body language )包括眼神、走路姿势、站立的姿势以及手势等等。

体态语十分丰富,可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并且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体态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手势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向上伸大拇指:
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手势,表示夸奖和赞许,意味着“好”、“妙”、“了不起”、“高明”、“绝了”、“最佳”、“顶呱呱”、“盖了帽了”、“登峰造极”。

在尼日利亚,宾客来临,要伸出大拇指,表示对来自远方的友人的问候。

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男人”、“您的父亲”。

在南朝鲜,表示“首级”、“父亲”、“部长”和“队长”。

在美国、墨西哥、荷兰、斯里兰卡等国家,这一手势表示祈祷幸运;
在美国、印度;法国,则是在拦路搭车时横向伸出大拇指表示要搭车。

在印度尼西亚,伸出大拇指指东西。

但在澳大利亚,竖大拇指则是一个粗野的动作。

向下伸大拇指:
世界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都使用这一手势,但含义不尽相同。

在中国,把大拇指向下,意味着“向下”、“下面”。

在英国、美国、菲律宾,大拇指朝下*含有“不能接受”。

“不同意”、“结束”之义,或表示“对方输了”。

墨西哥人、法国人则用这一手势来表示“没用”、“死了”或“运气差”。

在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拇指向下表示“失败”。

在澳大利亚,使用这一手势表示讥笑和嘲讽。

在突尼斯,向下伸出大拇指,表示“倒水”和“停止”。

向上伸食指:
世界上使用这一手势的民族也很多,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中国人向上伸食指,表示数目,可以指“一”,也可指“一十”、“一百”、“一千”……等这样的整数。

在日本、南朝鲜、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国,食指向上表示只有一个(次)的意思。

在美国,让对方稍等时,要使用这手势。

在法国,学生在课堂上向上伸出食指,老师才会让他回答问题。

在新加坡,谈话时伸出食指,表示所谈的事最重要。

在缅甸,请求别人帮忙或拜托某人某事时,都要使用这一手势。

在澳大利亚,在酒吧、饭店向上伸出食指,表示“请来一杯啤酒”。

在墨西哥、缅甸、日本、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顺序上的第一。

在中东,用食指指东西是不礼貌的。

伸出食指和中指:
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常常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比划作“V”形表示“胜利”,“V”是英语单词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

传说,“V”字形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一位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发明的。

他在1940年底的一次广播讲话中,号召同胞们奋起抵抗德国侵略军,并动员人们到处写“V”字,以表示胜利的信心。

从此“V”字手势不胫而走。

尤其要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游行检阅中使用了这一“V”形手势,使这个手势迅速地广泛地流传开来。

不过,做这一手势时务必记住把手心朝外、手指朝内,在英国尤其要注意这点,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做手背朝外、手心朝内的“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开”,
在英国则指伤风败俗的事。

在中国,“V”形手势表示数目“2”“第二”或“剪刀”。

在非洲国家,“V”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伸出食指和小指: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人们向前平伸胳膊,再伸出食指和小指做成牛角状,用来表示要保护自己不受妖魔鬼怪的侵害。

在非洲一些国家,这种手势若指向某人,则意味着要让那人倒霉。

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把伸出食指和小指的手竖起来,则表示“交好运”。

但在意大利,这一手势表示自己的老婆有了外遇。

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
在中国,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表示数目“10”和“加号”;
在香港,这一手势则表示“关系密切”。

在英国、美国、法国、墨西哥、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祝愿”、“祈祷幸运”。

在澳大利亚,表示“期待”、“期盼”。

在斯里兰卡,表示“曲折”和“邪恶”。

在印度,表示“结束”、“完成”。

在荷兰,表示“发誓”、“赌咒”,或指“对方撒谎”。

在尼日利亚,表示东西或数字“相加”。

2. 将拇指和食指( forefinger )弯曲合成圆圈,手心向前。

这个手势在美国表示“ OK ”;在日本表示钱;在拉丁美洲则表示下流低级的动作。

3. 用食指点别人。

这在欧美国家是很不礼貌的责骂人的动作。

英美人把大拇指和食指组成圆,其余三指伸直,意为“ Excellent. ”
4. 伸出食指。

在美国表示让对方稍等;在法国表示请求对方回答问题;在缅甸表示请求,拜托;在新加坡表示最重要的;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5. 伸出食指和中指( middle finger )做 V 字状。

“ V ”是英文 victory 和法文 victore (胜利)的第一个字母,故在英国、法国、捷克等国此手势含有“胜利”之意。

但在塞尔维亚语中这一手势代表“英雄气概”,在荷兰语中则代表“自由”。

6. 食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中国表示“ 9 ”;在日本表示小偷,特别是那些专门在商店里偷窃的人及其偷窃行为;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表示死亡;在墨西哥则表示钱或询问价格及数量的多少。

7. 将手掌( palm )向上伸开,不停地伸出手指( finger )。

这个动作在英美国家是用来招呼人的,意即“ Come here. ”。

8. 伸出中指:这个手势在法国、美国、新加坡表示“被激怒”和“极度不愉快”;在墨西哥表示“不满”;在澳大利亚、美国、突尼斯表示“侮辱”;在法国还表示“下流行为”。

9. 伸出小指( little finger )。

在日本表示女人、女孩子、恋人;在韩国表示妻子、妾、女朋友;在菲律宾表示小个子、年轻或表示对方是小人物;在泰国、沙特阿拉伯表示朋友;在缅甸、印度表示要去厕所;在英国表示懦弱的男人;在美国、韩国、尼日利亚还可以表示打赌。

中英称谓语的礼貌原则对比
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

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那些礼貌规则仅仅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

3.1.2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职能作用。

“亲亲”、“尊尊”、“父父”、“子子”,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

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那么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

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

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3.2礼貌原则对于交际称谓的影响
3.2.1汉语的头衔性称谓。

植根于封建宗法等级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想,汉语经常用头衔称呼表示礼貌,以示对别人的尊重。

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

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

在英语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s.”、“Mrs.”、“Miss”、“Sir”、“Madam”等,前四者可与姓或姓名连用。

用头衔称呼的非常有限,如professor,doctor.
3.2.2汉语社交称谓的“老”化称呼。

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尊老敬老的传统。

人们“长者为尊”的观念根深蒂固。

“老”字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

似乎“老”字称呼无处不在,如“老人家、张老、老李”等等,连外国人也是“老外”。

在西方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保守、无用、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等等。

他们被直呼其名,感到十分自然亲切。

如被称为“Old grandm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是恼火。

他们不崇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力和能力。

3.2.3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

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与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

这种称谓亲切温暖,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

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例如,有人的车开在一位老人的车后,他嫌老人开得太慢,于是就催促道:“Move it,Grandpa!”若一位当上了奶奶的年长女性被陌生人称作Granny,也会觉得受到冒犯而不悦。

当然在礼貌原则指导下,中英两种语言在称呼自己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而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称谓。

英语中没有谦语,但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Your Majesty”(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则说“Your Highness”(殿下),对法官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对红衣主教称“Your Excellency”(阁下)。

结语
中西方虽然对于礼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人们都很注重求同存异,尊重对方,赞扬对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谦虚,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西语言文化中的称谓语涉及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

我们结合礼貌原则研究中西文化中称谓用语的差异,能够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不会出现语用失误,同时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和文明。

饮食礼仪
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民族的饮食都各有特色。

饮食礼仪不仅能展现筹办者和就餐者的教养(upbringing)、风度(bearing)和魅力(charm),还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程度,是一个人学识修养、价值观(outlook on value)、人生观(outlook on life)的外在表现。

了解外国朋友的饮食礼仪可以积极推进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这里介绍一些主要欧美国家的饮食习俗(custom)和
礼仪(etiquette)。

英国:轻食重饮
在英国,赴宴时不宜早到,晚到10分钟最佳,一瓶葡萄酒、一束鲜花或巧克力都是赠与主人较好的礼物。

未受邀请就去英国人家拜访是非常失礼的举动。

请英国人吃饭,必须提前邀请,不能临时通知。

英国人的日常饮食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除了面包、火腿(ham)、牛肉之外,常吃的还包括马铃薯、炸鱼和煮菜。

在英国,“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 (roasted beef and Yorkshire pudding)被人称为国菜。

它是用牛腰肉(serloin)、马铃薯,加上鸡蛋、牛奶、面粉,放在烤箱内一起烤制而成的菜肴,但其最传统和最大众的食物要数炸鱼排和薯条(English fish and chips)。

有别于“轻食”的是,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之中非常“重饮”。

绝大多数英国人嗜茶如命,且对红茶(black tea)情有独钟。

在饮茶时,他们先在茶杯里倒些牛奶,然后依次冲茶、放糖。

英国人往往会专门挤出时间来喝“下午茶”(afternoon tea),“下午茶”对他们来讲,既是午餐、晚餐间的一顿小吃,也是“以茶会友”的社交方式。

英国人常去酒吧饮酒,比较喜欢产于苏格兰山区的威士忌(whisky)和杜松子酒(gin)。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请”与“谢谢”,家庭成员之间也不例外,餐桌上更是如此。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正式场合,英国人频频使用“Cheers”代替“Thank you”。

一般而言,英国人在席间不布菜也不劝酒,全凭客人的兴趣取用。

一般来说,客人要将取用的菜吃光才礼貌,不喝酒时,只要在侍者斟酒时将手放在杯口即可。

法国:餐饮重于生命
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并且人人喜欢以美食家(gourmet)自居。

法国人爱吃面食,其面包种类之多令人难以数计。

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caviare)、蜗牛(snail)、鹅肝(goose liver)。

就口味而言,法国人一是喜欢肥浓,做菜时常用大蒜(garlic)、丁香(clove)、香菜(parsley)调味。

二是偏爱鲜嫩(fresh and tender),烹饪大多半生不熟(half-baked),甚至还直接生食某些蔬菜。

法国人大都爱吃奶酪,往往会拿出各式奶酪请客人品尝。

法国所产的白兰地(brandy)、香槟(champagne)与红、白葡萄酒,享誉全世界,他们几乎逢餐必喝,而且十分讲究以不同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如餐前喝开胃酒,吃鱼要喝白葡萄酒,吃肉要喝红葡萄酒,餐后则喝利口酒(Liqueur)或白兰地,对鸡尾酒(cocktail),法国人则不大欣赏。

在正式宴会上,法国人认为“交谈重于一切”。

用餐时,他们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能容忍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德国:浪漫的烛光晚餐
德国人十分讲究饮食,他们约会准时,时间观念强。

在宴席上,男子坐在女士和地位高的人的左侧,女士在离开座位又返回饭桌时,邻座上的男子要起身以示礼貌。

与德国人进餐时最好谈些原野风光,因为他们的业余爱好多为体育活动。

德国人喜食油腻之物,且偏爱冷菜和稍微酸、甜的菜肴。

猪肉是德国人的最爱,以猪肉制成的各种火腿和香肠(sausages),令其百吃不厌,牛肉位居第二。

通常来说,德国人不太喜欢羊肉,除北部地区的少数居民外,他们大都不爱吃鱼、虾,即使吃鱼,也不准讲话。

德国人忌吃核桃(walnuts)。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钟爱啤酒,且个个都是海量。

若啤酒与葡萄酒同时饮用,德国人认为先饮啤酒,后喝葡萄酒有益健康。

此外,他们也很喜欢咖啡、红茶和矿泉水。

在一日三餐之中,德国人最重视的是晚餐。

共进晚餐时,他们喜欢以小蜡烛照明,在幽幽的烛光下,边吃边谈心。

新西兰:一日六茶
在新西兰,欧洲移民的后裔(the descendants of the European immigrants)通常习惯吃英式西餐,他们的口味较清淡(light),喜欢吃牛肉、羊肉、鸡肉、鱼肉和乳制品(dairy products)等。

除爱吃瘦肉(lean meat)之外,欧洲移民的后裔们还爱喝浓汤(thick soup),红茶是其一日不可或缺的饮品。

受英国习俗的影响,新西兰人养成了”一日六茶”的习惯,分别被称作早茶、早餐茶、午餐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

茶点和茶馆(teahouse)几乎遍及新西兰各地。

同新西兰人约会,最好事先联系,客人应提前几分钟抵达以示礼貌。

应邀到新西兰人家中做客,巧克力或威士忌酒是合适的礼物。

新西兰人忌讳吃饭时频频与人交谈,平时交谈的话题大都只涉及气候和体育运动,不愿谈及种族问题(racial problems)。

快餐:典型的美国饮食
美国人喜食“生”、“冷”、“淡”的食物。

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以食用肉类为主,牛肉是他们的最爱,鸡肉、鱼肉、火鸡肉亦受欢迎。

美国人忌食动物内脏(internal organs),大蒜和酸、辣食品一概不食。

受快节奏(fast-paced)的社会生活影响,快餐(fast food)在美国得以大行其道。

热狗、炸鸡、炸薯条(fried potatoes)、三明治、汉堡包、面包圈(donuts)、比萨饼、冰淇淋等,在美国可谓老少咸宜,是他们日常餐饮的主角。

当美国人请你去做客时,一定要给人以明确回复并记清时间、地点。

若突然有事不能赴约,一定要打电话说明原因,好让主人早做准备。

赴宴一般要准时到达,或者在约定时间的5分钟前后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