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咏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知章——《咏柳》
篇一:《咏柳贺知章》阅读答案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3、这首诗中的“裁”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3分)答; 用拟人手法,使诗中的意象变被动为主动,形象生动可爱,充分表现了春光的美丽,垂柳蓬勃生机、优美姿态。 24、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分)答:贺知章生活在盛唐,仕途顺利,思想积极乐观,《咏柳》表达了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篇二:贺知章《咏柳》高考诗歌鉴赏
贺知章《咏柳》鉴赏
古诗鉴赏
0216 1325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
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
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马茂元)
篇三:贺知章咏柳诗句的配图
《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图片,并讲述春天的特征:春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草地上一片嫩绿,五颜六色的小花在草地中竞相开放。柳树发芽了,桃树、杏树、梨树??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沐浴在春色之中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得欢畅。不止我们喜爱春天,就连古代的诗人也都情不自禁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一首小诗,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咏柳》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咏柳》,并出示古诗大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给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
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学生欣赏其他同学配画范作。
三、活动内容:
1、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较弱的学生。
四、佳作讲评:
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
五、拓展:
介绍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苏轼和王维。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文、书画方面成就卓著。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善画竹石。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擅长音乐。代表作品《鸟鸣涧》、《相思》、《山居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咏柳》的配画,可以感受到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画中有诗,画中有情”它闪耀着美的色彩,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篇二:古诗分类配图欣赏篇三:诗配画《咏柳》
诗配画《咏柳》教学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队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