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镇发展现状及城镇体系规划思路_杨明俊

合集下载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 录第一篇 规划背景第一章 重大意义第二章 发展现状第三章 发展机遇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五章 发展目标第三篇 稳步推进人口市民化第六章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第七章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第八章 促进城中村和棚户区人口完全城镇化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九章 省域城镇化总体格局第十章 促进城镇协调发展第十一章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五篇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第十二章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第十三章 强化城市产业就业和创新支撑第十四章 优化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第十五章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十六章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第十七章 创新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第十八章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十九章 优化城乡要素配置第二十章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二十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七篇 促进县域本地城镇化第二十二章 加快县城发展第二十三章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第二十四章 合理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第八篇 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第二十五章 优化城镇化生态安全格局第二十六章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第二十七章 提高资源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第二十八章 推进绿色城镇建设第二十九章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第九篇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第三十章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第三十一章 建设人文城市第三十二章 繁荣文化事业第十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十三章 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第三十四章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三十五章 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第三十六章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第三十七章 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第十一篇 规划实施第三十八章 组织协调第三十九章 政策统筹第四十章 试点示范第四十一章 监测评价第四十二章 行动计划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和《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主要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解读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解读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解读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解读来源:本站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4-13(来源:大众日报)姜大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对“十二五”纲要草案的说明中,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了系统阐释,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巨大反响。

大家回顾“十一五”,谋划“十二五”,对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充满必胜信心。

一、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GDP年均增长9——富民与强省同步推进承继“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全面启动“富民战略”和“内需战略”,更加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惠及民生,“纲要说明”中,把“十二五”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四大类,将发展预期目标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48∶4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纲要说明”提出坚持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统筹兼顾、民生优先、绿色发展和改革开放原则,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社会建设方面,使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方面,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25%,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在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7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关于“山东特色城镇化”的思考与制度建议

关于“山东特色城镇化”的思考与制度建议

关于“山东特色城镇化”的思考与制度建议作者:李砚芬来源:《中国建筑科学》2015年第06期摘要: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山东作为人口、经济、文化、生态大省,处在城镇化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其城镇化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城镇化特色及内涵的分析,找准城镇化推进的关键和着力点,从而在人口、土地、财税、行政、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制度建议,以期对山东特色城镇化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山东;特色城镇化;制度建议城镇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逐渐成为各界共识。

至2014年底,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已达55.01%,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期,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科学认识山东省城镇化的特点、找准城镇化着力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是必然要求。

论文从分析山东特色城镇化“特”在何处着手,研究探讨了山东特色城镇化的具体内涵,进而提出推进山东特色城镇化的主要着力点和制度建议。

1.山东特色城镇化“特”在何处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生态大省、经济大省,其特色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山东本省的固有特色。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用全国1.6%的土地,养育着全国7.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6%的GDP。

人口密度大,地形地貌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基础好等城镇化发展的诸多要素,构成了山东省本身的固有特色,成为山东特色城镇化发展基本特点。

二是山东城镇化的现状特征。

目前全省城镇化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获得广泛认同,但50.95%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于经济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称,其中还包括965万的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完全城镇化,而大城市不强、小城镇偏弱,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全国1/6)等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省域层面上还存在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错位,人口密度与城镇化布局错位,资源分布与城镇化发展错位等空间特征。

加快山东蓝色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山东蓝色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2011年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到2015年,山东蓝色经济区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

目前,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异常迅猛,城镇化基础较好,程度较高,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依据2011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记载的山东城镇人口比例计算出的城市化率:青岛67.44%、潍坊63.82%、威海55.91%、烟台52.96%、东营48.90%、日照33.47%、滨州31.32%。

但近几年的城镇化实践也反映出其特点:既有新型工业化提供的强大动力支撑,也面临着资源、环境、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多重约束,另外,还存在蓝色经济区辖区内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蓝色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逐步形成以城市群为龙头、大中城市为中心、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重点和基础的比例协调、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体系。

1坚持半岛大中城市、小城镇以及乡村协调统筹发展城乡二元化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依据十八大会议精神,站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高层次上,应对城乡经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以城市带动城镇和乡村全面发展。

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之后,我国又一个成熟的都市连绵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蓝色经济区辖区内各大中城市集中了现代制造业、港口运输、对外贸易、服务业和海滨旅游等优势,对周边城镇和农村具有极强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因此,应紧紧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这条主线,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一方面,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扶持和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产业发展、住房建设、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另一方面,建立劳动力转移区域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鼓励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镇化。

关于城市规划科学化分析

关于城市规划科学化分析
关键词 :城市规 划;科 学化 ;城市设计
城 市规划作 为一 门综合 性和交 叉性 学 科, 在工作 中必须 引入求真 、理性 、 务 实、 批判 的人文精神 , 与时俱进 , 不断使规划工 作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 这是城市规划工
作保 持先进性和科学性 的必然选择。
法制性 , 在这种法制的约束下 ,其规划 的实 施具有强制性 。 不会导致规划方案的解 除以 及重新制定等情况 。 三、 城市 规划 科学化 应该遵 循 的原则 首先 , 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 。随
划部 门传递 的信息 , 若发现实际情况发生 了
较大 的改变 , 则应该对规划进行调整或者补
人 、经济 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 。 尤其是城市 生态环境 ,是人们赖 以生存的基础 ,因此在 城市规 划 中应 重点考虑 对城市 生态环 境 的 保护 , 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进行小改动 , 使
理论 、 标准和规范难免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变 化的新情况。因此 ,规划编制、管理和执法 都要有 敢 于突破 和不断 创新 的勇气和精 神
效促进城市中各种矛盾 的解决 ; 其次 ,应该 坚持 以人为本的思想 。 城市规划应该以提高 城 市居 民整体生 活质量等 作为具 体的 目 标
之一 ,在现代社会 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 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导 向, 能够大大提高
城市管理水平 ,因此 ,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 , 应 以人们 生活水 平 的提 高作为根 本的 出发
点 。坚持以人 为本 ,应该不断强化城市文化 建设 ,主动保 护城市珍贵的文物遗产 ,发展 各 种城 市文化 ,为居 民创 造 良好 的文 化氛 围。同时 , 还应该在城市的交通 以及 医疗或 者教育等各方面考虑居民的利益 。 再者 , 应 坚 持和 谐发展 的原则 。城市规 划中应 注重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6.26•【字号】鲁发[2002]11号•【施行日期】2002.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鲁发[2002]11号2002年6月26日)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新形势,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宏伟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迫切需要,也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

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既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创造空间和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目前,我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规划设计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体制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城市意识,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发挥城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依靠市场化、法制化、科学化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浅论山东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论山东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论山东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摘要】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当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做主要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现状;建议1.城镇化发展现状1.1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我国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建设步伐加快。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达到6.9亿人。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我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也增加至19683个。

全国共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了800万,其中13个城市的人口总数超过1000万。

根据2011年初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预期性指标是51.5%,较2010年的47.5%增长4个百分点。

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个指标在一年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也标志着中国从一个有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农民大国,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实现了社会结构的历史性突破。

但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和优化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人口的根本性转变、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等方面,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进步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也有着巨大的进步空间。

1.2 山东省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心的经济政策发布以来,山东省的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城镇化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根据统计,九十年代初期,山东城镇人口为2307.6万,比五十年代初的357.9万,年平均增加69.6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7.3%,比五十年代初期的7.3%上升了20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和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分别高出5和3个百分点。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浅析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浅析

山东省城市化的现状与进程及对策摘要:进入如21世纪,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简要分析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山东省;城市化;问题及对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同时加快城市化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21世纪之初,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就将城市化确立为山东省今后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从此山东省的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全省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且速度不断加快。

2007年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46.75%,比上年提高0.65个百分点,发展水平和速度均创历史新高。

但是其发展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现状调查纵观新中国60年来山东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起伏阶段、稳定阶段以及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1949―1957为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6.6%上升到1957年的8.4%。

这是中国完成新旧社会交替,工业化初步时期,山东在加快国家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提下,对部分老企业进行了改造,兴建了一批工业企业,扩大了工业生产总规模,增强了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1958―1977年为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起伏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有较大起伏,经历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文化大革命”。

经济发展潮起潮落,城市化建设也“一波三折”。

先是“大跃进”时期的“过度城市化”,到1959年山东省城镇人口增加了139万,城市化率一跃升到11.0%;接着是三年困难时期,山东省城市化率由1960年的10.4%下降到1963年的8.4%,出现了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第一次“逆城市化”现象;“文革”初期,山东省的城市化率又由1965年的11.6%降至1970年的7.5%,又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下放干部为特征的第二次“逆城市化”现象;“文革”后期,由于知青返城,城市化率又略有所回升,但速度缓慢,直到1977年才达到13.3% 。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31•【字号】•【施行日期】2016.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5月31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按照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总体要求,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山东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二)目标任务。

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建设有序、开发适度、运行高效,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到2020年,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公开性、权威性显著增强,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城市设计普遍展开,各类专项规划衔接协调,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100%。

城市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实现职住相宜。

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

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

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通过对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分析发现,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不仅滞后于常态城镇化水平,还落后于江苏、浙江等省城镇化水平;山东省各市城镇化水平极为不平衡。

应对山东中西部城镇化进行科学规划,加快促使人口就地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拉动城镇化的快速进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加快发展;转变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发展战略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发达省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拉动作用巨大,城镇化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将会极大限度地拉动山东经济的高质量快速发展,进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城镇化率来衡量,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为此,本文以相关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并与普遍的做法一样采用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对山东省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揭示山东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提出山东省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战略。

一、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首先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程度,还反映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水平,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一)山东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常态城镇化水平霍利斯·钱纳里的常态城镇化水平反映的是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城镇化所应该达到的水平,是量化城镇化水平是否滞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从表1中可以得知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与常态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升,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与常态城镇化水平的偏差不断拉大,这说明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常态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以1999年为例,山东省人均GNP为1000美元,根据常态城镇化水平推算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应该为63.4%,甚至应该高于63.4%,但是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仅为26.1%,低于理论值27.3个百分点。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3.12.10•【字号】鲁建规字[2013]25号•【施行日期】2013.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鲁建规字【2013】25号)各市规划局:为推动我省城乡规划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指导城市有序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评优办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了“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

经各地逐级评选推荐,共上报209项参评项目。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了初选、复评,共评出一等奖11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5项、表扬奖56项。

经公示无异议后,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各获奖单位可对在获奖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望各获奖单位和人员戒骄戒躁,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推动规划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按照《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规定,获得一、二等奖的项目可申报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请获奖单位直接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报送,做好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寄送工作(具体要求请登录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网站http://查阅)。

附件:获得“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名单2013年12月10日附件:。

山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工作

山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工作
五项改革之一: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深入实施居住证制度 建立与居住年限等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户口申请机制 保障居住证持有者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公共服务 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城镇常住人口服务管理机制 建立以户口登记为基础、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 的信息库
25
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主要内容
化发展报告,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打算
5.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做好规划宣传,
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指导各地编
制实施本地区城镇化规划。
34
谢 谢

35
60% 50% 40% 30% 20% 10% 0% 山东 全国 广东 浙江 江苏 26.3% 48.9% 47.5%
32.9%
31.0%
2012年部分省城镇常住人口中非本地户籍比例
11
二、山东城镇化发展现状
2.以本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为主
12
二、山东城镇化发展现状
3.构建了以城市群为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的城镇格局。
19
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主要内容
四大任务之三: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1.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2.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3.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水平
4.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5. 创新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 6.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
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主要内容
四大任务之四: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 镇化率达到62%左右、户籍人 口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
6200万
到2020年,努力实现700万农 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000万 城中村居民市民化,争创国家 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城镇可持 续发展引领区、城乡一体化发 展先行区。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若干思考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若干思考
城乡居 民的新 需求 内需 服务 对外 投资 内需 市场
外需 市场
出口导 向工业 体系
内贸 工业
房地 开发
工业化载 体:产业园 区
市场调整方向
生态环境 问题持续 扩大
城镇化载 体:城市、 县市、乡村
(3)山东省城镇化的三个研究视角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社会
人口
人口-经济就业-公共服务循环机制 经济 城乡:微观尺度人需求的服务供给
经济 结构 人口 结构
就业 结构
空间计量分析 人口-区域流动:适应 就业与居住地选择偏 好的人口流动趋势
人口迁 移动因 区域间人 口流动与 人口结构 城乡间人 口流动与 人口结构
城镇化规划 人口-配套政策:人口 流动趋势下,不同城 镇对于不同人群的吸 引趋势判断
公共 政策
财税政策 及其配套 就业政策 及其配套
交通院王继峰、陈莎等制作
安丘农民进城定居意愿(张娟提供)
• 区域与城乡的人口流动与分布趋势(2020年前)
济南、青岛是市民化 的核心区域
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区
一批高素质、教育水平人才及家庭的迁入 大学生及职业技术人才就业 一定比例的家庭定居 50岁以上返乡人群逐步增多
其它地级市和人口规 模50万以上县市
情景二:均衡,都市化间关系
– 就业:总体上城乡兼业比重较高(25-35%);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 模式下的就业格局有明显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 定居(服务):在有条件购房人群中,县以内的定居意向比重达到 40-50%;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向县城和条件较好的镇集中的定居意向会逐步加强
我国的投资额占GDP比重
我国与东亚各国的ICOR对比 巴曙松,2014
• 潜在风险:目前山东省的投资产出效率已经远低于中国 平均水平,若再延续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只 能进一步加重资源扭曲配置,并抑制产业调整升级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潜力评价方法探析——基于烟台市106个乡镇(街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潜力评价方法探析——基于烟台市106个乡镇(街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潜力评价方法探析一一基于烟台市106个乡镇(街道)的实证|杨明俊张立邓观智耿鲁平文章编号:1009-6000(2019)05-0009-08中图分类号:TU984;F29O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9.05.0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乡村人居空间的差异性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编号:51878454).作者简介:杨明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张立,通信作者.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邓观智,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耿鲁平,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村镇规划科科长,工程师。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潜力评价方法探析—基于烟台市106个乡镇(街道)的实证Potential Evaluation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of Small Tow n s:Case Study on the Evide nee of106Towns(Sub Districts)in Yantai City杨明俊张立邓观智耿鲁平YANG Mingjun ZHANG Li DENG Guanzhi GENG Luping摘要:特色化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科学评判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潜力,构建以特色资源、基础水平、发展动能为三大系统的量化评价体系,综合AHP和德尔菲分析法,提岀了多层级的小城镇特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步骤。

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进行评价指标赋值与计算,对106个乡镇(街道)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烟台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遴选提供了依据。

研究进一步指岀,地理格局奠定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基础,对特色资源、基础水平和发展动能都产生深刻影响。

最后提出了促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特色化;潜力评价Abstract:Characterization is the key orient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To scientifically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mall towns,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basedon three systems,namely,special resources,basic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dynamics,is advanced and theAHP and Delphi analysis methods are employed,and a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alculationsteps are proposed for small towns.Taking Yantai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study case,the evaluationindex is evaluated and calculated,and106towns(sub districts)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which providesa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in Yantai region.The paper furtherpoints out that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smalltowns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basic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dynamics.Finally,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small towns are proposed.key words:small towns;characteristic;potential evaluation9K现代城市研究I本期聚焦: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发展机制研究2019.05pz1FOCUS:CONSTRUCTION PATH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HARACTERISTIC TOWNS0引言2018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近60%,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人□和产业依然以向大城市和城市群集中为主,小城镇仍面临整体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鲁建规字[2013]25号【发布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日期】2013.12.10【实施日期】2013.12.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鲁建规字【2013】25号)各市规划局:为推动我省城乡规划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指导城市有序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评优办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了“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

经各地逐级评选推荐,共上报209项参评项目。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了初选、复评,共评出一等奖11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5项、表扬奖56项。

经公示无异议后,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各获奖单位可对在获奖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望各获奖单位和人员戒骄戒躁,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推动规划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按照《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规定,获得一、二等奖的项目可申报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请获奖单位直接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报送,做好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寄送工作(具体要求请登录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网站http://查阅)。

附件:获得“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名单2013年12月10日附件:获得“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名单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一等奖1城镇体系规划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柴宝贵齐鹏扈宁刘志红张卫国王长征夏荣升于兰军徐文洁吴建杨明俊张东升刘勇夏鸣晓杨雯雯2总体规划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吴志强马春庆崔泓冰李成基展二鹏张军民杨秀魏依莎曹凯智赵倩王彩玲黄本敏燕颖翀胥星静陆容立3控制性详细规划莱州市城市中心区A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闫整倪剑波王林申张丛尹宏玲朱铎张玉美陈朋尹纲领梁启龙尹红梅侯艳玉王燕方景敏牛国新4近期建设规划枣庄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枣庄市规划局蒋波房艳陈涛梁珍珍刘世杰李秋阳郭柱道吕以文罗君高奎杰闫业彪姚玉梅马清张璐吴戈5专项规划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柴宝贵扈宁蒋琛陈栋曹枭史衍智郭庭良李少星张学强王尧丁芝王葵深毕泗霞袁珊珊刘猛6规划研究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中心区概念性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付磊朱昕虹徐其华黄昭雄马小晶陈晓柏巍刘畅王峰宋先松周晓辉张昀孙烨齐文菲边克克7专项规划潍坊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郭兆环周乐李志辉徐先建孙衍德郭丽华韩雷宫昌华于洋李涛丁萍萍段升伟林晓静杨嘉黎明8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泰市滨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新泰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会利江浩波蔡靓杨洪梅唐进张萍邹一挥于世勇万云辉李钦艳杨洋韩涛卢作保李晨陈强9专项规划济南市中心城竖向总体控制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星涛于卫红盛玉钊刘海涛邱妍妍吉忠霞李煊马庆迎王喆隋春光李丁隋严春杨申琳陈军杨新仓一等奖10城市设计济南市奥体片区城市设计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李沛王艳耿谦吕东旭尹剑波孙竞吴玉飞吴帅王立宇李文彬陈洪金刘瑾侯艳玉王燕仇仁平11规划研究菏泽市慢行系统规划研究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韩皓崔学民苏海龙刘兰辉马文王岑屹卢越孙德发尹茂林孙培巨张辉马嵩峰曹更立崔贵波肖善义二等奖1总体规划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赵健周宇量刘兆德赵亮宋玉刚王巍娄淑娟胡丽娜张宣峰吴庆华梅峥嵘李伟郝建嘉赵娜赵奎虎2总体规划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莒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倪守录谭静宫方芹靳东晓杜国营蒋鸣张燕燕卓佳张艳荣许顺才王孝飞曾宇刘家麟司马文卉杨阳3控制性详细规划莒南北城文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姚丽刘刚强赵猛张建辉刘晓静路堉李文娟李刚孙永青张守军聂海涛袁光裕徐进霞吉立毅王继昭4控制性详细规划聊城市中心城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山东省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聊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范小成李猷滨赵磊周生水冯川尹冲崔镇宇姜楠赵树立张津康玉秀夏晓立张书银郭鹏5控制性详细规划烟台市莱山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姜锐邓观智阙涛许士强高媛姜赵杰张圣龙李星卫丛培安原松波褚旭冯全李慧栾杰白丽丽6城市设计菏泽市文化中心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菏泽市规划局庄惟敏崔学民尹茂林杨文杰祁斌戴南董静梁多林侯金光王明帆曹运国张洪涛郝敬标秦励邓蕾7修建性详细规划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现山东管理学院)长清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赵学义刘明超王润政梁启龙祁娜宋艳王勇辛宏梁淑卿王鹏飞苏兴堂周明吉赵学强王乾孙翱8修建性详细规划烟台市福山区福惠花园小区规划设计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耿鲁平邓观智刘家鹏杨媛媛许士强柳忠荣李维国王勋李星卫丛培安冯全张圣龙官荣官亮宋洁9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慈阳光城(董村旧村改造)规划设计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邓观智许士强高佑明李星卫张圣龙杨媛媛由学涵宋洁沈红张令保于金凤于孟孟李慧刘玉龙徐航二等奖10修建性详细规划济宁市老城区与北湖生态新城结合部升级改造规划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丁芝王葵深毕泗霞郭成利王尧李士国皮丹丹侯锦11修建性详细规划德州市三河六岸景观规划设计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吕明华李勇李红艳魏成胡钦旭石志斌徐筱婷杨倩安宁王磊闫雷陈生花李嵩冯国军王刚12修建性详细规划聊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聊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周生水杨栋李昌法郝峰林苏金龙刘一辉崔心娜蒋鹏13修建性详细规划菏泽职业学院校园总体规划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菏泽市职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刘建威崔学民蒋涛赫传云尹茂林刘正恩寿劲秋吴占峰唐雅男伍尚峰田宝春董守彦侯金光曹运国14专项规划菏泽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昶张延杰李庆磊张洪峰张敬亭杜洪范朱旻王伟王庆峰苏红乡张吉超尹茂林张辉曹更立杨文杰15专项规划淄博市淄河控制规划山东省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范小成赵磊冯川尹冲崔镇宇赵树立姜楠张津16专项规划济南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张新兰修春海张汝华许建刘鸿顺林本江朱学杰王金萍张燕肖娟王镇豪吉忠霞隋春光17专项规划济南市“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及远景展望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王葵于冠瑞王艳于涛白茂金刘海涛李磊盛玉钊杨朋朋于卫红朱春萍邱妍妍赵兰明钱栋姜迎全18专项规划青岛市黄岛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年)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兴武万浩刘淑永李曦李勋高韩胜风房涛高洪振乔瑛瑶刘志伟李良19专项规划潍坊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联合建设技术有限公司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束昱郭兆环徐先建路姗宫昌华韩雷刘敏王洪翔李艳群刘安民韩伦阮祯王蕾孙乐李晔20专项规划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晓雷王天青潘丽珍仝闻一杨靖孟广明初开艳苏诚丁帅夫王宁毕波张舒冯启凤陆柳莹纪晓东二等奖21专项规划泰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泰安市规划设计院陈长祺孔令斌黄伟王继峰陈东光张澍于鹏王峰李元元王莹禹红何勇沈健李晓光宗良钰22城市设计济南市汉峪片区规划研究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其华耿谦李沛陈洪金余迅崔显坤姜迎全于星涛刘海涛隋春光吕东旭王立宇李文彬刘瑾仇仁平23城市设计济南工业南路(高新区段)及贤文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邵莉曹宇钧徐其华王强李嵩高珊吕大伟梁春艳周东郗研田昕丽王振崔笑天廖胤希胡尚如24规划研究邹城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1-2030年)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柴宝贵杨德智张元勋邵光平张竞李辉马利波盖建丁勇朱旻张倩蔡庆华李华高洪文25规划研究新泰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柴汶河流域核心区发展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泰市规划设计院柴宝贵扈宁张卫国李晓玮路超郝兆亮朱琦杨洪梅刘效龙张东升杨明俊陈晓丁爱芳陈俊召李钦艳26规划研究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友川李鹏段文婷尹宏玲张立黎燕曾燕侯晓龙王晓东王正赵希军刘欣徐腾高超宋丽27规划研究济南火车站北场站一体化规划设计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其华齐文菲张竹陈晓乔永学沈钺康利富许轶群李烜张栋龙墩于卫红于星涛朱昕虹张胜28规划研究枣庄市大新城用地功能规划研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浩波钟宝华刘磊姚之浩王建华刘峰成邹一挥唐进孙萌郑重夏敏喻宜峰李慧吕凤仪渠向东29规划研究济宁市城区文化旅游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孙茂龙王亮涂欣苏连生吴景辉丁芝田冬梅顾媛媛牛余香史衍智郭庭良王新友30规划研究德陵一体化概念性总体规划。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24•【字号】鲁政发[2013]4号•【施行日期】2013.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鲁政发〔2013〕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2013年1月24日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为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现结合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推进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一)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开展“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总体看,我省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质量不高、速度不快的问题。

特别是城市群发展滞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小城镇规模小、实力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承载力不强,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和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突出。

(二)指导思想。

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培育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着力突破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彰显资源环境和齐鲁文化特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山东特色城镇化道路。

区域新型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_以山东省为例_马先标

区域新型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_以山东省为例_马先标

··收稿日期:2014-02-05作者简介:马先标(1970-)男,江苏淮安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政府管理博士后,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体制改革与城镇化;杨善明(1965-),男,山东郓城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

区域新型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山东省为例马先标1,张翠萍3(1.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1;2.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3.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平率力东山重富康城镇化理论和发展规律表明,一部城镇化的历史也是一部铁路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在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替代单级中心城市,成为农村富余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和主要生产生活空间后,现代化的铁路体系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和关键,英美韩日等国城镇化的道路都表明了这一点。

观照现实不难发现,山东铁路事业长期滞后,成为阻碍全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要因。

里程、电气广东其中化水统计粤苏率系山东,近期也积极动议编制快速铁路网,重点发展环渤海高铁和鲁西南高铁,但是,规划蓝图与现实的差距警示山东当局,当前亟需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行动,全力编织覆盖全省主要城市的现代铁路网,以发挥其对资源要素配置、市际通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而促进全省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

动车以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特点,成为现代铁路的标志性工程。

在山东铁路现代化工程建65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6 13:56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3.1207.F.20150706.1356.015.html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圆园15年第4期设中,加快构建城市群“群内”城市,以及“群群”之间的整个城市相连接的高等级铁路网络,也即市际动车网络,无疑应成为该项工程的重中之重。

积极编织市际间动车网络,快速实现鲁北、鲁南、鲁西和鲁东诸市之间的动车化,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全省城市群体系内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通勤成本,改善出行条件和提供一流的出行环境,扩大居民生活半径,让“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山东新城镇空间,成为高水平城镇化的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而不是各自为阵的“孤群孤圈”,从而成为有效提高山东城镇化的基础性的重大战略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2-2031(2013)07-0042-05山东省城镇发展现状及城镇体系规划思路杨明俊柴宝贵刘效龙丁爱芳〔摘要〕介绍了山东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东省省域城镇体系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省域;城镇体系;转型〔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杨明俊(1978—),男,山东即墨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硕士;柴宝贵(1953—),男,山东邹城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效龙(1986—),男,山东临沂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硕士;丁爱芳(1980—),女,山东青岛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硕士。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11RK004)———新时期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框架与技术革新研究。

〔收稿日期〕2013-03-17〔修回日期〕2013-04-19一山东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城镇化速度较快,但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2000-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城镇化率从38.00%提高到49.71%,增加了11.71个百分点。

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地区相比,山东省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不发达;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

过重的产业结构,导致就业吸纳能力偏低,制约着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山东省的国有经济、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其对小城镇的带动能力不仅不强,而且对小城镇的发展还具有制约作用,使山东省的城镇化动力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

2.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趋向合理目前,山东省共有3个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图11997-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概况5个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8个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34个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44个10万-20万人口的城市、19个5万-10万人口的城市(镇)、1058个5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镇)。

济南、青岛是山东省的核心城市,也是山东省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各设区城市是山东省的二级城市,人口规模也处于第二级规模上。

县城、小城镇分别随其等级的降低而人口规模有所下降。

总第216期城市问题2013年第7期表12010年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规模等级人口规模数量城市一级>200万3济南、青岛、淄博二级100-200万5临沂、烟台、威海、潍坊、枣庄三级50-100万8济宁、泰安、东营、滨州、德州、日照、聊城、菏泽四级20-50万34章丘、莱芜、胶州、新泰、邹平、邹城、胶南、寿光、高密、莱州、平度、兖州、文登、安丘、诸城、临清、青州、龙口、齐河、沂水、昌乐、莱阳、昌邑、临朐、海阳、莱西、曹县、蓬莱、肥城、高唐、禹城、平邑、荣成、乳山五级10-20万44郯城、莒南、郓城、曲阜、临邑、费县、单县、招远、莘县、莒县、东平、巨野、东明、夏津、阳谷、栖霞、蒙阴、沂南、宁阳、苍山、茌平、临沭、陵县、微山、鄄城、乐陵、宁津、平原、广饶、桓台、泗水、金乡、梁山、嘉祥、五莲、博兴、定陶、沂源、惠民、成武、汶上、商河、无棣、东阿六级5-10万19武城、鱼台、沾化、冠县、庆云、垦利、利津、阳信、济阳、高青、平阴、长岛、魏桥镇、齐村镇、义堂镇、大王镇、石横镇、西岗镇、景芝镇七级<5万1058其他小城镇3.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错位实现人口中心和经济中心在空间上的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山东省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错位。

201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全省47.0%的面积和45.7%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山东省64.4%的地区生产总值。

作为城镇和经济密集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人口密度却低于省内其他地区。

这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在全省的城镇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但人口集聚相对不足,且存在着人口分布与城镇和经济空间格局的错位。

4.省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城镇规模较小尽管山东省中间层次的城市发展良好,但山东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山东省的中心城市上,与苏浙粤三省相比,山东省中心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

图22010年山东省中心城市与相关地区发展水平比较山东省小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

2010年山东省县城以外建制镇的驻地平均人口规模仅有1.17万人,乡驻地平均人口规模仅有0.49万人,仅有7个镇的驻地人口超过了5万人。

5.双中心结构将长期存在,网络化的布局态势逐渐清晰长期以来,山东省一直呈现以济南为中心城市、以青岛为门户城市的双中心结构。

2000年,济南中心区城市人口为264.5万人,青岛为234.6万人。

到2010年,济南有人口359.2万人,青岛的人口则达到了366.9万人,超过了济南。

从长远来看,山东省的这种双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将长期存在。

近年来,依托大型综合运输通道,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要素正加速向胶济发展轴、日菏发展轴、京沪发展轴聚集,城市间的联系不断强化,网络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

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鲁南城镇带等新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态逐渐涌现;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济南—淄博—泰安—莱芜、济宁—枣庄、东营—滨州等城镇密集区已初现雏形。

6.城乡、区域差异突出,省域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由于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山东省的公共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

这不仅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而且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拉大。

2010年山东省城乡收入比为2.85,比2000年高出了0.41。

山东省的区域差异也比较大。

2010年,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的城镇化水平为56.2%,而德州、滨州、聊城、菏泽四市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9.1%,东西部相差17.1个百分点;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均GDP 为57619元,而鲁南城镇带却仅为25941元。

山东省有两个相对发达的连片地区。

一个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集中在沿海带和胶济带,一个是京沪线沿线的济宁—枣庄一带。

进一步细分,山东半岛城市群又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在潍坊市区左右形成分界地带。

东部是以青岛为中心,即传统意义上的胶东半岛,其又可细分为青岛—日照地区(主要是青岛、日照和潍坊市东部的高密、诸城等)和烟台—威海地区;西部则是以济南为中心的山东省的发达地区。

7.中心城市经济北强南弱,鲁南地区发展动力不足从全省情况来看,山东省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都在鲁中山区以北,省域内的南北差异非常显著。

鲁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较弱,且中心城市水平不高,且其所在的淮海经济区也处于较弱的状态。

地理分隔对山东省的影响非常显著。

鲁中山区向东与五莲山大致相连,把山东省域分割成为南北两大部分。

长期以来,山东省南北两侧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社会联系较少,北部发达地区对南部带动不大。

这是导致山东省南北差异突出的重要原因。

8.新的城市增长点凸显近年来,伴随着山东省中心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外扩的动力迅速膨胀。

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交通线路、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开拓新的城镇化增长空间奠定了基础。

此外,各地为刺激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在部分新区加强投入,使新的城镇化增长空间不断涌现。

新的城镇化增长空间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潍坊的滨海新城、东营的临港产业区、滨州的临港产业区、临沂的临港开发区、莱州的临港产业区,等等。

此外,乐陵—庆云产业区、曲阜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巨野矿区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9.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制约山东未来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的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山东省的水资源总量为31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58立方米,分别相当于全国的15%和21%,且空间分布不均。

客水资源虽丰富,但利用率低,地下水超采亦十分严重。

山东省的许多城市发展均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更是如此。

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三产业项目无法落地现象普遍。

同时,与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相比,山东省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最低,且土地闲置问题突出。

二关于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路1.走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传统上山东省城镇发展走的是一条低成本扩张的路线,城镇化目标更关注量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城镇人口、用地规模和城镇规模的扩张等方面。

在经过急剧的扩张后,一方面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开始凸显;另一方面城乡分离、城市内部的分离问题反而更加突出。

因此,山东省必须改变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应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对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衔接;三是要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

2.重构城镇功能体系须注意的问题省域城镇功能体系的重构必须立足于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应考虑下级地方政府的发展诉求。

在计划经济时期,一个地区的功能定位由上级政府根据发展意图来安排,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指令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完善,下级地方政府的发展诉求即所谓“自下而上”的力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省域城镇体系要在落实国家意图的基础上,重视下级地方政府的发展诉求,发掘各地区的优势并利用相关地区的比较优势,以提升山东省在国际、国家层面的竞争力。

第二,应立足于省域内部的发展特点,兼顾经济效率、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多种因素,合理引导城镇功能体系。

这要求规划的重点应从规划城镇等级规模体系转向规划城镇功能体系,着力促进城镇、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在选择培育新的城镇增长极时,除考虑行政等级、人口规模因素外,还要从区域功能分工的角度考虑城镇功能体系的构成,重视专业化城镇的培育,强调某种核心功能的集聚。

对于城镇密集地区的城镇发展,应考虑区域一体化的职能分工,使城镇体系结构形成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共存的多元体系结构。

3.推进省域内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协调好省域内部城镇之间的空间关系。

要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对城镇建设空间和产业空间进行引导;对于城镇建设空间要提出具体的用地规划;对于产业空间,要强调与城镇空间的发展相结合,以此作为城镇空间转型的支撑。

其次,要从区域层面引导中心城市的发展。

在这方面,重点是围绕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空间来开展城市区域的规划组织工作;考虑到中心城市已经或正在进入郊区化阶段以及新的增长因素,应适时在中心城市的外围规划建设建新城。

4.促进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要制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区域交通与城镇体系空间的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交通限制、交通支撑和交通引导。

一是针对不同功能区提出相应的发展要求,对于禁建区或者限制发展的地区,交通导向上要限制进入;对于重点建设地区,通过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支撑其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