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合集下载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问题。
定期随访与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与评估, 了解其康复情况及家庭护理情
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05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现状
1 2 3
护理实践指南
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的护理实践指南,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护理 规范和操作流程。
护理质量评估
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质量评估,通过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等指标来 衡量护理服务的质量。
康复训练与指导
认知训练
对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包括注 意力、记忆力、思维等方面的
训练,提高其认知能力。
语言训练
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口 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和书 写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其语言 能力。
运动训练
对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包括关 节活动、肌肉力量、平衡协调 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其运动能 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康复评估与计划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 身体状况、认知能力、心理状况 等,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内
容、康复时间安排等。
定期评估与调整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 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
划,以实现最佳康复效果。
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包括穿衣、进食、洗漱、如 厕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其日常
生活能力。
家庭康复护理
境进行适当调整,以 适应患者的需求,如增加扶手
、防滑垫等。
日常护理指导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日常护理指 导,包括饮食、休息、清洁等
方面的指导。
心理支持
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一、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发病突然,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

大多数病人均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人发病前可有偏侧头痛,复视,颈背疼痛等神经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对其进行护理主要目标是使头痛减轻或消失,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稳定病人情绪,减轻恐惧。

二、步骤/方法:1、一般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4-6周,提高床头15-30度。

严格控制探视次数,避免各种刺激。

2、加强营养,以动植物蛋白最好。

昏迷病人给予鼻饲饮食,每4小时鼻饲一次,每周更换一次鼻导管。

3、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等使血压升高的诱因。

4、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2、对症护理:1、颅内高压、头痛者绝对卧床休息,一般4-6周,遵医嘱给予降颅内压,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药,同时注意保护静脉。

2、昏迷病人加床档防止坠床,躁动病人使用镇静剂。

3、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如温度过高可使用物理降温。

注意液体及能量的补充,成人每天至少在2000mi左右,同时加强口腔及皮肤的护理。

大量出汗者及时更换床单衣物。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及神志的变化,有无头痛加剧。

1周内血压应保持在150-160/90-100mmmmhg 为宜。

蛛网膜下腔出血初次发病2周内再发率高,密切注意,及时通知医生。

昏迷状态并伴有肢体瘫痪,应做好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避免压疮。

注意用药及心理的护理,恢复期根据病人自理能力制定自理活动计划。

三、注意事项: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活动、情绪激动等。

予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指导患者配合医生尽早做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治疗。

育龄期间的妇女发病后1-2年内避免妊娠和分娩。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导致的血管破裂出血。

此外,外伤、血液病、药物使用等也可能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发病后需要紧急治疗和护理。

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所以说出现这种疾病之后再进行护理措施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并定期记录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异常、意识障碍等。

2、休息和保持安静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和过度劳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和身体负担。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环境安静: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单人病房中,避免嘈杂的环境刺激和影响,以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恢复。

②确保充足的睡眠:睡眠对脑部神经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很重要。

患者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可以采取适当的药物和措施帮助他们入睡和保证睡眠的质量。

③控制体位变换: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体位转换,避免头部下垂,以减少颅内压力的增加,有利于脑部的恢复和修复。

④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需要避免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免加重颅内压力,加重病情。

⑤管理情绪和心理: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往往需要面临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增强他们的康复信心。

3、控制体温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控制体温是非常重要的护理要点之一,因为高热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加重,延长恢复时间,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控制体温的护理措施:①应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和处理体温异常。

徐邈.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护理

徐邈.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护理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时间:2018.12.22 主讲人:徐邈
定义:
• 脑与颅骨之间有三层膜,由内向外依次是 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蛛网膜与软脑 膜之间的潜在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颅内 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 膜下腔出血(SAH)。 主要由于外伤后 颅内桥静脉及脑表面血管损伤造成 。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1、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加强翻身、拍背、吸痰,
及时清除口腔的血液及分泌物。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神志及瞳孔变化。
7/21/2019
注意瞳孔大小形 状及对光反射, 正常瞳孔大小 2mm~5mm。
疼痛的护理:
颅内高压、 头痛的护理
告知患者绝对卧 床休息,时间为 4~6W,床头摇高 15~30°。保持病 房环境安静整洁 。
的血管发生 破裂引起。
临床表现
发病数小时后查体可现: 颈项强直,Kernig征, Brudzinski征阳性
剧烈头痛,呕吐, 面色发白,全身冷 汗
脑膜刺激征
120
100
80
头痛呕吐 60
40
2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意识障碍、精神症状
突然用力或情绪兴奋等诱 因,出现头痛、呕吐,数 分钟或数小时内发展到最 严重程度
有关 4、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脑损伤后高代谢、
呕吐等有关 5、知识缺乏 与对所患病了解甚少有关 6、焦虑 与担心费用及疾病预后有关 7、潜在并发症 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
痫 应激性溃疡 压疮 便秘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的5%~10%,年发病率为6~20/10万。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绝对卧床4~6周,避免搬动和过早离床,床头抬高15°~30°,病房保持安静,限制探视,减少刺激。

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进行适当运动。

2.饮食护理给富含维生素、纤维素、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防止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用药护理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治疗时应快速静脉滴注,注意观察滴注是否通畅及有无外渗情况;使用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出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不适等反应,应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避免使用呼吸抑制药,如吗啡、哌替啶等。

4.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与护理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去大脑强直、脑膜刺激征明显加重等,有发生再出血和脑疝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6.基础护理对意识障碍、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应用气垫床,定时翻身,骨隆突部位可给予减压贴保护,避免压疮的发生;长期卧床患者应采用适当的体位,经常翻身叩背及防止误吸,预防肺部感染;留置尿管患者每日定时给予会阴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避免一切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疼痛及恐惧等,出现上述情况可针对性使用通便、镇咳、镇静、镇痛药等,以免诱发再出血。

预防血管痉挛,遵医嘱正确应用钙通道阻滞药,如尼莫地平,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向患者解释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再出血多见于发病后2~3周。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引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由于蛛网膜下腔的血管破裂导致脑脊液和血液混合,使蛛网膜下腔内出现血肿。

SA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外科疾病,常常伴随着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

因此,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护理措施1. 病情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状况和体温等。

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神经状态和意识水平的变化。

破裂的血管会导致脑出血,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及时评估和观察病情是至关重要的。

2. 维持呼吸道通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受损,导致肌肉无力和吞咽困难。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吞咽问题。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或插管。

3. 控制颅内压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蛛网膜下腔内出血,在局部形成血肿,从而增加颅内压。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

这包括保持患者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以及按医嘱给予利尿药物。

4. 防治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能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感染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例如,对于可能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可以给予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或尼氮平。

对于可能发生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定期更换导尿管、留置导管的消毒等。

5. 提供心理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和其家属来说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疾病,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策略。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并参与康复计划。

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对护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护理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 献综述法等,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技术在护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深入研究创 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手 段和工具。
护理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当前护理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患者个体差异大、护理效果评价标准不统一、护理实践与理论脱 节等。
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
05
血的护理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现状与趋势
当前护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后。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 血的护理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以 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护理研究方法与技术
评估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护理→调整康复计划→评估康复效果 。
康复护理效果评估与注意事项
康复护理效果评估
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等工具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 进展和效果。
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及时处理并发症和异常情况,保持 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
未来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提高研究的 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护理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内容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生理功能、心理状况等。
评估方法与工具
方法
采用观察、询问、量表评估等多 种方式进行评估。
工具
使用Glasgow coma scale(GCS
)、Mini-Mental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动脉瘤、血管畸形或血管硬化等原因导致蛛网膜下腔出现出血的一种疾病。

蛛网膜下腔是指脑脊液流动的空间,膜下腔出血会导致脑室扩大、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引起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甚至死亡。

观察: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观察,包括以下方面:1.神经系统观察: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肢体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生命体征观察: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存在发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降低等情况。

3.颅内压监测:对于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以行颅内压监测,及时了解颅内压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4.血液检查:定期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5.脑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脑CT(或MRI)扫描等,观察脑出血部位、大小、形状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护理: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卧床休息: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头部保持低位,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以减少颅内压的升高。

2.吸氧治疗:给予患者吸氧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的正常水平,促进脑组织的氧供。

3.神经功能保护:加强对患者神经功能的维护和护理,保持空气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反应。

4.血压控制: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控制血压,以防止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的发生。

5.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抗惊厥药物等。

6.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促进患者的康复。

7.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

8.安全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止跌倒、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使用 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04 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 出血的康复护理
康复评估与计划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认 知、语言、运动、感知等方面的 能力,以及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
能力。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方法、 康复时间安排等。
维持营养和水分
鼓励患者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补充足够的 水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根据病情逐步恢 复活动,避免过度疲劳。
特殊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障碍。
情绪调节
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 影响,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 过程,给予患者家庭支持 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 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 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神经电生理监测
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如脑电图和诱 发电位,监测患者脑功能状态,指导 护理措施。
感知训练
对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 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和协调等方面的训练 ,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对患者进行感知训练,包括触觉、温度觉 、痛觉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患者的感知 能力。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01
02
03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 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 性。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PPT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PPT
生活能力训练
对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训练,包括 日常生活技能、家务劳动等方面 的训练,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01
02
03
评价标准
制定评价标准,包括康复 目标实现情况、患者生活 质量改善情况等。
评价方法
采用量表、问卷等方式进 行评价,了解患者康复效 果。
反馈与调整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 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康 复计划进行调整,以提高 康复效果。
变化。
对于存在疼痛的患者,应给予适 当的镇痛治疗和护理,缓解患者
的疼痛。
03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措施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刺激,使患者得 到充分休息。
定时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瞳孔 大小及对光反射等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疗资源,以提高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
治疗效果和预后。
护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 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患者心理支持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医护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领域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护理技能和应对能力,以 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THANK YOU
病因
主要由于车祸、跌落等意外事故 引起,少数情况下可由医源性损 伤引起。
临床表现
头痛
突发剧烈头痛,呈胀痛 或爆裂样疼痛,难以忍
受。
恶心呕吐
伴随头痛出现恶心呕吐 ,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
碍。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 恢复情况。
遵循医嘱
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和建议,不要随意 更改治疗方案。
寻求专业帮助
如遇到康复难题或困难,及时寻求专业医护 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04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 与保健
01
02
03
04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
康复信心。
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 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和肺部
感染。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 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 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脑血管问题,预防复发。
ABCD
指导患者正确应对病情
如避免剧烈运动、控制情绪等,以降低再次出血 的风险。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研究与发展
当前研究热点
最佳护理实践
探讨如何提供最佳的护理实践, 以改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可确诊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需排除其他原因引 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02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原则
一般护理原则
保持安静的环境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 环境,减少外界刺激, 有利于患者休息和恢复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疾病概述•急救护理•药物治疗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康复护理与心理支持•出院指导与随访01疾病概述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由外伤导致的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综合征。

定义根据临床表现和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TSAH。

诊断标准定义和诊断标准病因主要由于外伤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如车祸、跌倒、暴力打击等。

病理生理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后,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血管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导致脑疝、脑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病因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可伴有意识障碍、癫痫、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分型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将TSAH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临床表现和分型02急救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

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证循环系统稳定。

维持循环稳定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

镇静与镇痛1入院后评估与处理23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了解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情况。

神经功能评估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诊断和了解出血程度。

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急救处理措施,如颅内降压、止血等。

急救处理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与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等变化,确保心功能稳定。

心功能监测肺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肝功能监测观察呼吸频率、呼吸音等指标,预防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

监测尿量、尿常规等指标,保护肾脏功能。

检测肝功能指标,避免肝损伤。

03药物治疗与护理药物治疗原则根据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止血、抗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等目的。

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控制出血,预防再出血。

使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减轻水肿,预防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脑血管痉挛治疗
甘露醇
尼莫通 +
+
甘油果糖
速尿
整理ppt
脑血管痉挛护理
保持稳定情绪。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安静。 防止患者用力活动。患者伤后2~4周内绝对卧床休息,
床头抬高15~300。翻身时头部缓慢移动,尽量少搬动患 者。 进食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整理ppt
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机制与脑室积血量有关。 急性脑积水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
征,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d内病情恶化,逐渐出现昏 迷、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慢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智力减退、 精神症状、头痛伴有步态不稳、尿失禁、腱反射亢进及病 理反射阳性等。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应考虑为脑积水,及 时向医师报告病情变化,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3.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 等。
4.防治脑血管痉挛,需保持高血容量(3500ml4000ml/ 天 ) 、 较 高 血 压 ( 收 缩 压 维 持 在 140mmHg)、维持血液的低粘稠度(止血药、 低右)。
5.应做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 6.定期头颅CT复查。
整理ppt
护理
达20%时CT可检出,CT可以确认SAH范围和类型以及 有无颅内血肿等。 5.经颅多普勒(TCD),如大脑中动脉流速超过120cm/s, 即可确认为血管痉挛。
整理ppt
治疗
1.对轻型者对症治疗,运用适当的镇痛或镇静剂 以缓解症状。
2.早期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等治疗对缓 解脑血管痉挛有良好效果。
7、保持大小便通畅: 采取促进肠蠕动的方法如腹部环形按摩, 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以免排便用力 引起再出血或脑疝形成。注意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如有异 常及时送检并采取措施,止发生消化道出血。
整理ppt
护理
8、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做好宣教。给病人多讲
与疾病相关知识,耐心解释,加强心理疏导,使患者解除 紧张、恐惧的心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1、观察病人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卧位:绝对卧床休息,床抬高l5~300,减轻颅内压力, 以利静脉回流。
3、观察头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烦燥不 安时,使用镇静剂,防止加重病情及坠床等意外的发生。 保持室内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整理ppt
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加强翻身、拍背、吸 痰,及时清除口腔的血液及分泌物。
整理ppt
并发症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再出血 癫痫
整理ppt
脑血管痉挛观察
1.急性痉挛发生在出血的瞬间,但持续数小时后因血管活性物质耗竭而
痉挛缓解;在出血后2—3天内很少发生血管痉挛; 2.慢性血管痉挛在出血4—5天后再次发生,持续2~3周后脑血管痉挛逐
渐消失。在观察病情过程中,若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程 度加深,同时伴有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甚至消失,呼吸急促 >30次/min,血氧饱和度<80% ,心率>120次/min,立即复查CT。 若CT扫描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无新增血肿、脑室或脑池受压不 明显,则有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
止咬伤舌头和颊部,清除口内异物,使头偏向一侧,防止 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给予 安定以及鲁米那等药物控制癫痫发作,无自主呼吸者应做 好人工呼吸,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术。
整理ppt
腰穿
CT
①血红蛋白<10 g/LCT显示为等密度影 ②脑脊液内血液有形成份>20 时,CT扫描可显示高密度
整理ppt
脑积水护理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 床头抬高300,以减少脑部血流量,降低颅内压;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翻身时要缓慢; 做好生活护理; 患者4周后可在床上活动,6周后可在床边活动。
整理ppt
癫痫
癫痫多发生于SAH后的早期,以大发作和局灶性癫痫较多 见。
其发生机制与血液成分刺激大脑皮质有关。 发作时应使患者平卧,及时吸氧,口腔内放置压舌板,防
整理ppt
再出血
通常在前次出血后10~14天为发病高峰。其发生机制与患 者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增高有关。
在发病2周内,护士要加强巡视病房,及早发现再出血先 兆,及早处理。
应重点观察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头痛及患者 情绪变化。一旦发现烦躁不安、瞳孔大小形状异常、血压 再次升高、心率呼吸减慢、剧烈头痛等再出血先兆,应立 即报告医师,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整理ppt
脑血管痉挛护理
头痛的护理:头痛剧烈、躁动不安时,加用床档,必要时 使用约束带。遵医嘱给予止痛剂。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 的意识、瞳孔变化,以防使用药物掩盖病情变化。
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病程、治疗方案、用 药目的和转归,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稳定患者的 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①控制液体量,早期不超过2000ml, ②静脉输液时注意滴数,以防加重脑水肿, ③保护血管,给予降颅内压药物如20% 甘露醇,随时观察药物有无外渗,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观察尿量及利尿药物情况,防止颅内压升 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整理ppt
护理
6、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宜消化营养丰富饮食。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 出血
整理ppt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ahage TSAH) 指颅脑外伤后,脑组织挫裂伤,脑皮层小细血 管损伤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整理ppt
分型
①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型 ②颅底蛛网膜池型 ③脑表面和颅底蛛网膜池混合型
整理ppt
临床表现
外伤性SAH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1.轻者在伤后1~2天出现头痛、呕吐、高热、脑
膜刺激征,持续1~2周。 2.重者有意识障碍如躁动不安、恍惚、定向不清,
甚至癫痫、昏迷;原有局灶体征加重或出现脑缺 血症状和体征。
整理ppt
诊断
1.有头部外伤史。 2.对临床症状分析,往往在脑血管痉挛时脑损伤症状加重。 3.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颅内压力增高。 4.CT检查可作为常规诊断方法,当CSF内血液有形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