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雁门太守行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屯田词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屯田词》写边地屯田的人民在极艰苦的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劳动和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农民无路可走的悲惨命运。

屯田是指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

本诗描述的是无田的农民应政府征召耕种屯田的情景。

前八句写农民屯田时的险恶环境和遭受旱、蝗等天灾,一年历尽辛苦,却仍是无衣无食,两手空空的农民眼望南天,凄然泪下如雨,不言中流露出他们的无限怨愤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明快,对农民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的同情溢于言表。

蓟门行五首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
饮马涧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低。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译者
待更新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赏析
《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词作品,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
一位诗人。

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
》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
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的边塞诗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藏了诗人对下层
人民的人文关怀,彰显了诗人宽敞的视野和灵秀的胸怀。

王昌龄在文学创作方式上擅于以
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就是边塞诗所最为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洁的技巧,于
这情境之外又不断扩大出来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在最为朴实无华的主题之中融汇出来横
跨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索;最具有代表的就是《薛仁贵》。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我在此整理了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难着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21、使至塞上王维〔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碛中作朝代:唐朝|作者: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

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

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

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

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子夜秋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

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

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

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

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

边塞诗汇总_诗词专题

边塞诗汇总_诗词专题

边塞诗汇总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一》《从军行七首之一》原文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七首之一》译文烽火城西面的百尺高楼,黄昏时分沙海上秋风吹来独自登临。

关山之上明月照耀吹响声声羌笛,无奈思妇对征人的万里之愁。

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二》《从军行七首之二》原文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之二》译文琵琶奏响新曲人们不禁起舞,总是寄托离别故乡的关山之情。

缭乱边愁永远诉不尽,只见高高秋月照着长城。

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四》《从军行七首之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之四》译文青海湖上绵延的云彩暗淡了雪山,一座孤城遥对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绝不回还。

边塞诗——《吊万人冢》《吊万人冢》原文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吊万人冢》鉴赏唐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纷纷激化。

广大河淮地区遂成为新旧军阀朱温、时溥、杨行密等进行割据混战的战场。

边塞诗——《登单于台》《登单于台》原文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1 / 8关度,阴关晓不开。

《登单于台》鉴赏首联是全诗总领。

春字和独字,看似出于无心,实则十分着力。

边塞诗——《前出塞》《前出塞》原文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前出塞》赏析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

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

边塞诗——《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原文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注释①倩魂句:此言梦醒后犹眷恋着梦中的美好的时光。

边塞诗——《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原文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例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接防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八折杨柳》、《落下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比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日报斩杀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不虚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主中原。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比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崩楼兰终不还。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存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求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言凤阙,铁骑拖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著玉鞍。

愿意将腰下剑,授侍斩杀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接防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无人知晓何处吹起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言道黄龙戍,频年疑惑兵。

心疼闺里月,短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存有整体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苦和连年出征的残暴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反感[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交。

崭新鬼愁冤枉旧有乌鲁潘,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洗匈奴罔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心疼无定河边骨,犹就是春闺梦里人!4、注意: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边塞的诗词集及赏析

边塞的诗词集及赏析

边塞的诗词集及赏析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

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经典的边塞诗词原文及注释

经典的边塞诗词原文及注释

【导语】边塞诗⼜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活和⾃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下⾯就给⼤家介绍下经典的边塞诗词,欢迎阅读!经典的边塞诗词原⽂及注释篇⼀ 《潼关兰若》 来往⼏经过,前轩枕⼤河。

远帆春⽔阔,⾼寺⼣阳多。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

故⼭归未得,徒咏采芝歌。

【题解】 此诗选⾃《全唐诗》。

兰若:寺院,是佛语阿兰若的略语,意为寂静、⽆苦恼烦乱之处。

【简析】 许浑曾多次从潼关经过,写有不少歌咏潼关的诗。

《潼关兰若》这⾸诗,集中描写潼关的⼀个佛寺,叙写了佛寺的位置、⽓势和环境,⼜从佛寺优美的环境想到了故乡的⼭⽔和归隐的闲适⽣活。

由李远的《赠潼关不下⼭僧》和许浑的《潼关兰若》诗,读者便可以想象出唐时潼关的繁华程度。

【注释】 ①来往:指⼊关和出关。

②轩:寺院中带窗槛的长廊,⼀本作“⼭”。

⼤河:指黄河。

从这⼀句可知,这个佛寺建在黄河南岸,离黄河不远。

③远帆:指黄河中远处的船只。

④红药:花名,即芍药。

⑤绿萝:地⾐类草。

⑥故⼭:家乡的⼭。

得:能够。

⑦徒:徒劳地,⽩⽩地。

芝:⾹草名。

《孔⼦家语》云:“且芝兰⽣于深林,不以⽆⼈⽽不芳。

”采芝歌:指《采芝操》,是琴曲名,相传为汉初有名的四位隐⼠商⼭四皓所作。

芝:⼀本作“薇”。

采薇歌则相传为伯夷、叔齐所作。

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武王克殷,⼆⼈不⾷周粟,隐于潼关北⾯的⾸阳⼭,采薇⽽⾷,及饥且死,作歌⽈:“登彼西⼭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兮。

”经典的边塞诗词原⽂及注释篇⼆ 《⼊关》 五岳华独峻,四渎河称宗。

此当⼩天下,海岱特附庸。

【简析】 此诗浓墨椽笔,意境浑阔,以反衬和夸张的⼿法表现了潼关的⾼险雄奇。

语⾔警拔洗炼,豪⽓逼⼈,不同凡响。

【注释】 ①五岳:我国的五⼤名⼭,有中岳嵩⼭、东岳泰⼭、西岳华⼭、南岳衡⼭和北岳恒⼭。

华:西岳华⼭。

②四渎:我国的四条⼤河。

《尔雅·释⽔》云:“江、淮、河、济为四渎。

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宗:伯,长。

唐代的边塞诗词鉴赏

唐代的边塞诗词鉴赏

唐代的边塞诗词鉴赏【导语】我们伟大祖国版图辽阔,早在汉武帝元封六年就有反映边塞风貌的诗篇出现,但大量的边塞诗却产生在唐代前期。

唐代的边塞诗词篇一《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雪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鉴赏】这首诗,气势磅礴,笔力劲拔,诗人直抒胸臆,强烈歌颂了广大将士轻身许国、英勇杀敌的爱国思想,同时也揭露了将领的无能和腐化,以及将领与士卒苦乐安危的悬殊和他们对卫国战争的不同态度。

全诗时而苍凉激越,时而委婉缠绵,宛转交织的笔法和悲壮幽怨的格调,使诗情跌宕起伏,荡人心魄!高适的创作,善于吸取律诗的某些技巧,使格调精整,音节和谐,气势奔放昂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鉴赏】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以梨花喻雪的奇景,抒写送别之情,虽着笔边塞的严寒,却又荡漾着浓郁的春意,不令人生畏;虽描绘了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却又显现出冰天雪地中军务紧张的气氛,最后写雪地上空留归骑脚迹,使惜别之情和乡思之情顿时奔涌出来,真是给人以设景壮观、余味无穷的新奇之感。

岑参的歌行体诗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通过想象、夸张手法把所要写的景物明白晓畅地表现出来,使之参差错落、声韵多变、语言犀利、生动活泼,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contents
目录
• 边塞诗简介 •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 边塞诗的影响与价值 • 边塞诗的鉴赏与实践
01 边塞诗简介
边塞诗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1. 地域性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的诗歌,主要表达诗人对边疆的热爱、 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要点二
反衬
通过描述一个事物的反面来突出其正面,如"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意象与意境
意象
通过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表达情感或 寓意,如"枯藤老树昏鸦"。
意境
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营造一种特定 的氛围或情感空间,如"长亭外,古道 边,芳草碧连天"。
语言与节奏
语言
边塞诗的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表现力,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通过壮志豪情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豁达、豪放、无畏的精神 风貌,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实现。
03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象征与比喻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抽 象的概念或情感,如用"雁南飞" 象征离别之情。
比喻
通过相似的事物来描述或解释某 一事物,如"月如钩"。
对比与反衬
要点一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来突出主题,如"战士军前 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岑参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以 描绘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 为主,语言瑰丽,情感真 挚。
02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边塞风光
01
描绘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如辽 阔的草原、雄伟的山川、荒凉的 戈壁等。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如何理解首句中的“暗”和三句中的“穿”? 试解 说一、三句的具体意思。 • “暗”与“穿”都是“使动用法”。 “暗” 表现了战斗环境的险恶 ;“穿”表现了战斗的 持久、激烈,及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 第一句描写边塞山势险峻,环境险恶,隐含 杀机,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渲染气氛;第三句 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统治者 (2)情感: 对家乡——思乡念亲; 对友人——惜别感伤; 报国豪情
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边塞诗中常见词语:
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碛西
轮台
龟兹
雪山孤城 箭飞马走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
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战死者的同情
(3)后两句,由_________ 虚写 转入______ 实写 ,既含蓄
委婉地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侧 统治者的无能 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 英雄不能建功立业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 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 的直,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 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 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抑 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 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 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 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边塞古诗赏析

边塞古诗赏析

边塞古诗赏析边塞古诗赏析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边塞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诗赏析】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中间四句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

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

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最后四句描写战士“望归”的愁苦心情。

“戍客”“思归”愁肠百结,望着边塞荒凉景色,满面愁容,难以名状。

想家中高楼上的妻子、满头白发的亲娘和瘦骨伶仃的儿郎,一定也在这清冷的茫茫月夜里或站立楼头,或折柳门前。

边塞诗

边塞诗
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 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 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 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常用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 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 单于
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
•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 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 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 堪秋色入金疮。”借—个饥、寒、疲、 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 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王维的《老将 行》、《陇头行》贝反映了将军有功不 赏的不平。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 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①时间意象:秋天 黄昏
②空间意象:楼兰 阴山 天山
瀚海 凉州 长城 玉门关 古道 荒 城 大漠 辕门 阳关 ③乐器:羌笛 胡笳 琵琶 号角 鼓
④战具:干 戈 战车 烽火 ⑥景物:黄沙、秋月、冬雪、寒雁、风雨 ⑦植物:杨柳、松竹、梅菊 ⑧曲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不同类别、风格诗词的鉴赏(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边塞诗的产生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 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 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 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 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 葩。

边塞诗鉴赏课件

边塞诗鉴赏课件
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 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 和必胜信念。
2、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 的残酷和战士以身许国的气概。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3、抒写戍边将士久戍边关的乡愁(思念 家乡和亲人)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描 绘美满幸福生活、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 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 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 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 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 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 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比喻、夸张、对比、用典、渲染、 衬托、虚实结合、借景(事)抒情、 直抒胸臆等
1、借景抒情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 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 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 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 玉门关。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 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 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 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5、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鉴赏满分秘笈:边塞诗、羁旅诗、闺怨诗

诗词鉴赏满分秘笈:边塞诗、羁旅诗、闺怨诗

边塞诗、羁旅诗、闺怨诗边伏侠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诗歌鉴赏类型五:边塞诗鉴赏朗读诗句,体会情感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

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风格——雄壮豪迈。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2)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3)分析角度——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主旨】①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②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③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④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思想念亲、思想盼归、思念友人等;⑤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常见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从地名和民族名看:西、轮台、龟兹qiū cí 、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chán yú、碛qì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实战演练】例1、读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回答问题。

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piān吹行路难。

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019-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⑴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⑵试分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诗句中的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精讲精练专题五、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边塞诗词鉴赏

边塞诗词鉴赏
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 伤。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 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
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 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
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 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二、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思 想内容上的差别和各自的 思想感情特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 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 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 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 中原的风光 ……
三、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四、艺术风格很不相同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 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 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 不矛盾;虽为新声,但总是“旧 别情”,即“边愁”,这是任何乐曲都 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是叙事抒情,后一句是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 无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词鉴赏
一、边塞诗和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边塞诗是描写边塞生活和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

代表的诗篇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

二、边塞诗的主要意象
(一)反映边塞风光大漠、黄沙、雪山、长云、阴山、瀚海、黄河、凉州、楼兰、长城、孤城、受降城、玉门关
(二)反映军旅生活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三、边塞诗的主要思想内容
描绘边塞风光;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勇气和乐观坚定的豪情;表现穷兵黩武的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表现思妇怀远征人怀乡;描写紧张而艰苦的战斗生活;讽刺前线部分将帅的腐败无能;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四、鉴赏练习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

雪山:指祁连山。

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②,都护在燕然③。

[注释]①属国:典属国的简称,秦汉时的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的自称。

②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

③都护:都护府的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1.颔联中的“征蓬”、“归雁”是指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请分析颈联中“大”“直”“长”“圆”四字的妙处。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

②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③芦管:即芦笛。

1.诗的前两句写景,分别是什么角度来写的?给人的共同感受是什么?
2.分析诗中是怎样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的。

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诉衷情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②。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③,身老沧州④。

【注释】①梁州:今陕西南郑一带。

②貂裘:貂皮大衣。

③天山:即祁连山,这里指抗金前线。

④沧州:指隐士住的地方。

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请作分析说明。

2.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①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②。

八百里分麾下炙③,五十弦翻塞外声④。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⑤,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⑥,赢得身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陈同甫:名亮,字同甫,南宋词人。

②梦回:梦醒③八百里:指牛。

麾下:部下。

炙:烤肉。

④五十弦:指瑟,这里泛指乐器。

翻:演奏。

⑤的卢:一种烈性快马。

⑥君王天下事:指抗金复国大业。

1.上阕“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句,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2.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