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经济56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上)》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两宋社会变化PPT课件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上)》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两宋社会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316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2.png)
D
A
作业反馈
3.在宋代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中哪些行业或技术的成就尤为突出( ) ①纺织业 ②采煤技术 ③制盐业 ④制瓷业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
作业反馈
2.对外贸易兴盛
宋朝为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用以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想一想,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繁荣的经济?
1.和谈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2.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疑处点拨
归纳小结
一、农业的进步
二、手工业的兴旺
三、内外贸易的兴盛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
农具农作物
纺织业采煤业制瓷业
国内商业对外贸易
二、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的发展
2.采煤业的发展
3.制瓷业的发展
1.纺织业的发展
南宋·拉绒棉毯
南宋《耕织图》
2.采煤业的发展
“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石炭”是指什么?这说明了宋代的什么现象?
3.制瓷业的发展
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瓷都景德镇瓷器
三、内外贸易的兴盛
和谈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2.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1.宋代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上)
- .
导入新课
南海一号
当时这艘船上可能会装有什么呢?
一、农业的进步
二、手工业的兴旺
三、内外贸易的兴盛
A
作业反馈
3.在宋代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中哪些行业或技术的成就尤为突出( ) ①纺织业 ②采煤技术 ③制盐业 ④制瓷业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
作业反馈
2.对外贸易兴盛
宋朝为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用以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想一想,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繁荣的经济?
1.和谈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2.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疑处点拨
归纳小结
一、农业的进步
二、手工业的兴旺
三、内外贸易的兴盛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
农具农作物
纺织业采煤业制瓷业
国内商业对外贸易
二、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的发展
2.采煤业的发展
3.制瓷业的发展
1.纺织业的发展
南宋·拉绒棉毯
南宋《耕织图》
2.采煤业的发展
“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石炭”是指什么?这说明了宋代的什么现象?
3.制瓷业的发展
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瓷都景德镇瓷器
三、内外贸易的兴盛
和谈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2.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1.宋代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上)
- .
导入新课
南海一号
当时这艘船上可能会装有什么呢?
一、农业的进步
二、手工业的兴旺
三、内外贸易的兴盛
中国金融史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金融 ppt课件
![中国金融史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金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3cae3d0740be1e650e9a78.png)
ppt课件
6
▪ 3.宋真宗-赵恒
▪ 设江州、建州钱监,四个著名钱监:+饶州、池州
▪ 咸平年间每年铸造135万贯铜钱;景德年间达180余万贯。
▪ 1005年,与辽订立和约,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 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 4.宋仁宗-赵祯: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军费骤增,三年交战, 1044年签订“庆历和议“也称“宋夏和议”。西夏元昊 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 和3万斤茶叶。
种,往往还有折三、折五与当十钱。 ▪ 4.钱名种类繁多:盛行年号钱,每改一次年号铸一种钱。 ▪ 北宋以铜钱、小平钱为主,南宋以铁钱、折二钱为主。
ppt课件
4
▪ (一)铜钱、铁钱
▪ 宋代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小生产方式作为 其基础,因而市场交易具有细碎性的特点。单位价 值较小的铜钱则能够适应小商品生产,决定着铜钱 是宋代主要的货币。
▪ 白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 绢帛逐渐丧失货币职能,退回日用品地位。
ppt课件
3
▪ 一、宋代的金属货币流通
▪ 宋代钱币的特点 ▪ 1.币材种类多:铜钱、铁钱、纸币 ▪ 2.流通具有地方性
(1)北宋:十三路专用铜钱;各别路专用铁钱;陕府西 路、河东路铜铁兼用。
(2)南宋:东南用铜钱;四川用铁钱(各地都用纸币) ▪ 3.钱币分大小,铜铁钱比价不固定:有小平钱和折二钱两
——黄金在宋代没有实现货币化,并非真正货币。
▪ 原因:不具备转化为货币的条件
▪ (1)黄金比白银稀少,生产成本更高,而唐宋时期的交 换尚不足以维持相当规模的黄金专业化生产;
▪ (2)黄金自身单位价值含量大,与普通商品乃至白银的 比价过高,难以适应交换需要,无法与商品世界的抽象价 值形成稳定的通约关系;
第十二章两宋经济的发展
![第十二章两宋经济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62c2904693daef5ff73d2e.png)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20
1.制瓷业 北宋五大名窑
官窑(河南开封) 钧窑(河南禹州) 汝窑(河南汝州) 定窑(河北曲阳) 哥窑(浙江龙泉)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21
官窑花瓣式洗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22
北宋钧窑产品:菱花式花盒
2019/10/16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60
宋海船铜镜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61
南宋建炎通宝铜币
南宋“会子”铜版及拓片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62
★反映南宋临安府社会生活风俗的历史文
献
1.耐得翁《都城纪胜》 2.佚名《西湖老人繁盛录》 3.吴自牧《梦梁录》 4.周密《武林旧事》 5.潜说友《咸淳临安志》
(一)农业的发展 水利的兴修 农田面积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技术也以江浙一带最进步(“苏湖
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的进一步推广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46
2019/10/16
江南开发顺序: 河谷扇形平地(宁镇丘 陵和浙西山地中的河谷 平原)— 三角洲上部(江南平原 上的高田地带) —三角洲下部(江南平 原上的低田地带)
两宋经济的发展
33
北宋王居正画《纺车图》(局部)
2019/10/16
宋代《蚕两纺宋经图济的》发展(局部)
34
宋代《蚕纺图》(局部)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35
2019/10/16
宋代《斗茶图》(局部)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20
1.制瓷业 北宋五大名窑
官窑(河南开封) 钧窑(河南禹州) 汝窑(河南汝州) 定窑(河北曲阳) 哥窑(浙江龙泉)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21
官窑花瓣式洗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22
北宋钧窑产品:菱花式花盒
2019/10/16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60
宋海船铜镜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61
南宋建炎通宝铜币
南宋“会子”铜版及拓片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62
★反映南宋临安府社会生活风俗的历史文
献
1.耐得翁《都城纪胜》 2.佚名《西湖老人繁盛录》 3.吴自牧《梦梁录》 4.周密《武林旧事》 5.潜说友《咸淳临安志》
(一)农业的发展 水利的兴修 农田面积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技术也以江浙一带最进步(“苏湖
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的进一步推广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46
2019/10/16
江南开发顺序: 河谷扇形平地(宁镇丘 陵和浙西山地中的河谷 平原)— 三角洲上部(江南平原 上的高田地带) —三角洲下部(江南平 原上的低田地带)
两宋经济的发展
33
北宋王居正画《纺车图》(局部)
2019/10/16
宋代《蚕两纺宋经图济的》发展(局部)
34
宋代《蚕纺图》(局部)
2019/10/16
两宋经济的发展
35
2019/10/16
宋代《斗茶图》(局部)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67f5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2.png)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 1.城市贸易繁华 • 2.海外贸易繁华 • 3.纸币旳出现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货郎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1.出现了大城市
城市旳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了新旳商 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 与乡村之间旳市镇也发展 成为主要旳商业贸易区。 当初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 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 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种国家旳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 易。当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旳机构是( A )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课后习题
• 7.(2023•湖南湘西)北宋时期,四川地域出现 了世界上最早旳纸币( C )
•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
• 8.(2023•湖南郴州)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旳 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旳一种重大事件,也是经济 地理格局中旳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完毕于( C )
是怎扬场样发展起来旳?经济重心为何会出 《耕
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 到什么时候收完获毕?这都是我插们秧这一节课 要学习旳内容。
获 图》
学习目的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 商业发展旳详细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旳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旳南移最终完毕。
一、农业旳发展
课堂小结
类别 农业 原因
情况
手工 纺织业
业
制瓷业
商业
造船业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发展成就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 政府注重、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旳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两宋时期经济
![两宋时期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8bf8cd7a89eb172dec63b78a.png)
◎北宋前中期出现较为严重的“钱荒”,也为 纸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北宋初期的四川是铁钱专用区,商民以车辆 装载铁钱进行大额交易殊感不便;四川当 时的造纸业和印刷业发达,具有印制纸质 货币的独特条件。所以纸币首先产生于四 川。
◎宋代商品流通的扩展需要较多的货币,而政 府又限制铜铁钱外流以免被敌国熔铸成兵 器,这也是纸币产生的原因。
崇宁重宝始铸于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 1102-1100年)
大观通宝折十铜钱(左)、铁钱(右)铸于 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
政和通宝铸于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 1111-1118年)
庆元通宝开炉大钱铸于南宋宁宗庆元元 年(公元1195年)
宋代铁钱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虽然宋代流通 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经 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币 各不相同,互不流通,所以此时的货币流 通具有区域性。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第二 个特点。
▼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有银块、银钱、银饼和 银牌等形态,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 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 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 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两、官 吏、匠人姓名等。宋代银锭已屡有出土。1955年 湖北黄石市石寨山出土了 293件,大小不等,总 计约重达3400两。1958年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 左旗也曾出土了5件。
▽宋徽宗崇宁四年( 1105年)将纸币更 名为“钱引”并在 1107年将交子务更 名为钱引务。
▽南宋时期的纸币名称又有变化,最初叫关子, 后来叫交子,一般称为“会子”。南宋会 子的发行也经历了国家化的过程,南宋初 起,民间通行一种便换(汇票)性质的 “便钱会子”,绍兴30年(1160年)改为 官办。官办会子的形制为长方形,券面上 注明严禁伪造,否则处以极刑,并重赏告 发之人。金额是印好的,标明发行机关为 “行在会子库”,通行于各地,属于国家 纸币。
◎北宋初期的四川是铁钱专用区,商民以车辆 装载铁钱进行大额交易殊感不便;四川当 时的造纸业和印刷业发达,具有印制纸质 货币的独特条件。所以纸币首先产生于四 川。
◎宋代商品流通的扩展需要较多的货币,而政 府又限制铜铁钱外流以免被敌国熔铸成兵 器,这也是纸币产生的原因。
崇宁重宝始铸于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 1102-1100年)
大观通宝折十铜钱(左)、铁钱(右)铸于 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
政和通宝铸于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 1111-1118年)
庆元通宝开炉大钱铸于南宋宁宗庆元元 年(公元1195年)
宋代铁钱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虽然宋代流通 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经 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币 各不相同,互不流通,所以此时的货币流 通具有区域性。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第二 个特点。
▼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有银块、银钱、银饼和 银牌等形态,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 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 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 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两、官 吏、匠人姓名等。宋代银锭已屡有出土。1955年 湖北黄石市石寨山出土了 293件,大小不等,总 计约重达3400两。1958年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 左旗也曾出土了5件。
▽宋徽宗崇宁四年( 1105年)将纸币更 名为“钱引”并在 1107年将交子务更 名为钱引务。
▽南宋时期的纸币名称又有变化,最初叫关子, 后来叫交子,一般称为“会子”。南宋会 子的发行也经历了国家化的过程,南宋初 起,民间通行一种便换(汇票)性质的 “便钱会子”,绍兴30年(1160年)改为 官办。官办会子的形制为长方形,券面上 注明严禁伪造,否则处以极刑,并重赏告 发之人。金额是印好的,标明发行机关为 “行在会子库”,通行于各地,属于国家 纸币。
第32课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下)PPT课件
![第32课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2270d94a7302768f9939ac.png)
2.概况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 都是宝中宝。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稻谷
苏
黄河流域
湖
粮
仓
商业中心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长江流域
造船中心 泉州
广州
3、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时间是:两宋时期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赋税
(贯)
1045年
南宋
金
南宋 赋税
1196年
两宋时期财政收入数据简表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B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
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4.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 东西已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 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
2.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1.火药配方的记载最早见于何时?
唐朝中期
2.什么时候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什么时候广 泛用于军事?
唐朝末年;宋元时期
3.宋元时期,主要的火药武器有哪些?
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突火枪 火箭 元代火炮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 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 了变革。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是一种工业 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13—14世纪火器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 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 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 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 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 大的力量和影响。”
部编版宋代经济的发展ppt完美版课件.pptx
![部编版宋代经济的发展ppt完美版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f361e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b.png)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苏州、湖州
福建、成都平原
四川、江浙、海南岛
江西、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
杭州、开封
广州、泉州
四川
想一想: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点:
相关史实: 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仅为4%。 经济重心逐渐在往南方移动,南宋时……
D
A
A
达标训练
C
4.(2019•湖南湘西)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5.(2019•湖南郴州)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
纺织业
2.制瓷业
瓷都景德镇瓷器
哥窑瓷器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代表:北宋时江西景德镇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技术精湛。
提高了效率
提高了亩产量
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
经济作物的发展 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开始南移
南宋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魏晋南北朝奠定南移基础
苏州、湖州
福建、成都平原
四川、江浙、海南岛
江西、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
杭州、开封
广州、泉州
四川
想一想: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点:
相关史实: 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仅为4%。 经济重心逐渐在往南方移动,南宋时……
D
A
A
达标训练
C
4.(2019•湖南湘西)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5.(2019•湖南郴州)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
纺织业
2.制瓷业
瓷都景德镇瓷器
哥窑瓷器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代表:北宋时江西景德镇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技术精湛。
提高了效率
提高了亩产量
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
经济作物的发展 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开始南移
南宋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魏晋南北朝奠定南移基础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优秀课件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a09f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4.png)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历史史实及史观
历史史实: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 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历史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 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课前思考与导入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 ,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 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 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 ?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
讲授和感悟新知
01 农业的发展
南方的不断开发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 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 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 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 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 北方。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 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 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 得到很大开发。
03 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局部)
经贸时间、形式变化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 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 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 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 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 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 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 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 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 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福建泉州出土的 宋代海船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 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 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 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 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宋代 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 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 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 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 ,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 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 居于领先地位。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历史史实及史观
历史史实: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 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历史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 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课前思考与导入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 ,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 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 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 ?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
讲授和感悟新知
01 农业的发展
南方的不断开发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 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 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 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 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 北方。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 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 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 得到很大开发。
03 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局部)
经贸时间、形式变化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 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 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 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 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 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 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 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 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 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福建泉州出土的 宋代海船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 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 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 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 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宋代 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 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 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 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 ,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 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 居于领先地位。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下)PPT课件2 岳麓版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下)PPT课件2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5d19022af90242a895e586.png)
(1)结合材料,你能说说雕版印刷的局限性 吗?你能想出比雕版印刷更先进的技术吗?
费时,费力, 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版
(2) 活字印刷的发明 (比欧洲早四百年)
毕升
北宋陶活字版
(3)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
胶 泥 制 活 字 , 再 放 到 火 里 烧 硬
排版
板把 上活 ,字 加排 热在 固有 定松 后脂 冷和 却腊 固的 定铁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5)活字印刷术的改进与发展
北宋: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 元朝:王祯发明了木活字 明清: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汉字的计算机处理成为现实, 印刷出版出版业开始了“告别纸与笔,告别铅与火,走向 光与电”的时代。由键盘输入汉字,经电脑排版后,通过 打印机打印出来,可黑白印刷,也可彩印。另外,扫描仪、 数码相机也可与电脑相连,实现方便快捷的图文印刷。
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B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最早记载火药配制的是( B) A.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B.孙思邈《千金方》 C.唐政府编修《唐本草》 D.贾思勰《齐民要术》
5.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 C ) A.隋唐时期 B.唐宋时期 C.宋元时期 D.元朝 6.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C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1、人生并不在于获取,更在于放得下。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个惊喜;放下一种偏见,收获一种幸福;放下一种执着,收获一种自在。放下既是一种理 性抉择,也是一种豁达美。只要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有银块、银钱、银饼和 银牌等形态,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 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 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 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两、官 吏、匠人姓名等。宋代银锭已屡有出土。1955年 湖北黄石市石寨山出土了 293件,大小不等,总 计约重达3400两。1958年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 旗也曾出土了5件。
▼宋代货币制度的第三个特点是货币流 通混乱。宋代的铜铁钱均有大小钱之 分,各地区的铜铁钱之间、大小钱之 间的比价既不固定,也不一致,致使 货币流通紊乱无序、市场分割。当然 货币流通的紊乱,也为宋代货币兑换 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P130)。
▼北宋前中期至南宋时期钱币的流通存在较 为严重的“钱荒”问题。
☆唐宋税法规定可以使用金银来缴纳租税。
◆宋朝币制的第五个特点即其最大特点 是纸币的产生和推行。宋代的货币不 仅逐渐从贱金属货币向贵金属货币过 渡,而且还出现了信用货币——纸币。
▼两宋 钱荒的原因不尽相同。 ▼钱荒不仅阻碍宋代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
加重了商民的税收负担,不利于社会稳定 。
◆宋代货币制度的第四个特点是白银的 货币化加快,其货币性提高。
▼宋代黄金仍有货币性,金钱的数量超 过了唐代。此时的黄金仍然发挥支付 手段和贮藏手段职能,但其流通手段 职能减弱,货币性继续降低。
▼宋代的白银货币有银块、银钱、银饼和银 牌等形态。
▼宋代宫廷还铸造过许多金银钱,作为冥钱 殉葬、赏赐馈赠及娶亲时的撒帐钱或洗儿 钱等,湖南长沙出土的“庆元通宝”银钱 及传世的“太平通宝”银钱均属此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徽宗大观通宝银钱
宋代五十两银铤
南宋银铤“修义巷·赵八郎造·京 销锭银”
宋代白银大量流通的原因
两宋时期的货币和信用
小组成员: 张连鑫 李慈屯 李凯 任政 王子晨
P110210222 P110210240 P110210217 P110210192 P110210225
两宋时期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情况: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927—976)“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建立北宋王朝,中国大部分地区重新统一。靖康 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和宋 钦宗,北宋灭亡。同年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 (1107—1187年) ,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宋高宗拒绝主战派 的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 立南宋政权,两宋政权历时共320年。
崇宁重宝始铸于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 1102-1100年)
大观通宝折十铜钱(左)、铁钱(右)铸于 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
政和通宝铸于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 1111-1118年)
庆元通宝开炉大钱铸于南宋宁宗庆元元 年(公元1195年)
宋代铁钱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虽然宋代流 通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 经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 币各不相同,互不流通,所以此时的货币 流通具有区域性。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第 二个特点。
☆宋代商业发展内生的货币需求增 加,而黄金、铜材不足制约了货币 的供给,布帛等实物以及铁等贱金 属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交换对高价 值单位的货币需求,而白银作为币 材的优点逐渐显现。
☆宋代的白银产量增多,为通行白银提供了 条件。
☆宋代国际贸易发展以及贸易对象国使用白 银。
☆辽、夏、金等强邻要求宋朝使用白银来支 付“岁币”和“岁赐”,也强化了白银的 货币地位。
南宋金牌
▼宋代银钱的数量也超过了唐代。白银 的货币性及其货币地位大为提高,白 银在宋代全面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 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国际货币 的职能。
▼宋代 银币已成为国家法定货币的一种 ,民间与官方普遍使用,不受区域的 限制,通行全国,也是当时纸币的兑 现基金。
▼但白银在宋代尚未充分获得价值尺度及流通手段 这两种基本职能。
▼从整体上看,宋代流通的货币虽 然以铜铁钱币为主,但实际上有些 地方专用铜钱,有些地方专用铁钱 ,有些地方是铜铁钱兼用。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其原因有两 个:
一是防止铁钱出境,被辽夏金套去熔铸成 兵器; 二是铸币权和纸币发行权分散在各 地,各地区铸造的钱币在名称、成色、重 量、大小、形状等方面不尽相同,各地发 行的纸币也不相同,以至于各地既不准本 地的货币出境,也不准外地的货币流入, 各地的货币仅限于本地区使用。
▼两宋的货币制度,仍以钱币为主, 其中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则以铁 钱为主;绢帛等实物货币退出流通, 而白银的货币地位大为提高。
宋太祖宋元通宝
天禧通宝铸于宋真宗天禧年间(公元 1017-1021年)
皇宋通宝铸造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公元10381040年),俗称“北皇宋”
元丰通宝铸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 1078年--1085年)
●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 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 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后来,南宋光复势力 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 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 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 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 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宋卫王)跳 海而死而灭亡。
南宋·双葫芦印二十两金铤
• 葫芦印是宋代金银铺一种 显示信誉的暗记。南宋·双 葫芦印二十两金铤为存世 孤品。据史料记载,由于 该金铤在当时价值极高, 主要用于国务开支、赋税 、军费、上供、赏赐、大 宗商业贸易、海外贸易及 兑换钞引等经济活动,是 极为重要的金融文物。
金牌 宋度宗铸币 公元12651274年
●宋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这 使得宋朝的货币形态和信用 有了新的发展,货币制度具 有时代的特点。
●两宋时期货币制度的特点
◆宋代币材的种类较多。铜、铁、金、银、 纸都在不同程度上充当货币。绢帛等实物 丧失货币性并退出流通。铜铁钱币、纸钞、 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 币制度,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特点之一。
▼宋代货币制度的第三个特点是货币流 通混乱。宋代的铜铁钱均有大小钱之 分,各地区的铜铁钱之间、大小钱之 间的比价既不固定,也不一致,致使 货币流通紊乱无序、市场分割。当然 货币流通的紊乱,也为宋代货币兑换 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P130)。
▼北宋前中期至南宋时期钱币的流通存在较 为严重的“钱荒”问题。
☆唐宋税法规定可以使用金银来缴纳租税。
◆宋朝币制的第五个特点即其最大特点 是纸币的产生和推行。宋代的货币不 仅逐渐从贱金属货币向贵金属货币过 渡,而且还出现了信用货币——纸币。
▼两宋 钱荒的原因不尽相同。 ▼钱荒不仅阻碍宋代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
加重了商民的税收负担,不利于社会稳定 。
◆宋代货币制度的第四个特点是白银的 货币化加快,其货币性提高。
▼宋代黄金仍有货币性,金钱的数量超 过了唐代。此时的黄金仍然发挥支付 手段和贮藏手段职能,但其流通手段 职能减弱,货币性继续降低。
▼宋代的白银货币有银块、银钱、银饼和银 牌等形态。
▼宋代宫廷还铸造过许多金银钱,作为冥钱 殉葬、赏赐馈赠及娶亲时的撒帐钱或洗儿 钱等,湖南长沙出土的“庆元通宝”银钱 及传世的“太平通宝”银钱均属此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徽宗大观通宝银钱
宋代五十两银铤
南宋银铤“修义巷·赵八郎造·京 销锭银”
宋代白银大量流通的原因
两宋时期的货币和信用
小组成员: 张连鑫 李慈屯 李凯 任政 王子晨
P110210222 P110210240 P110210217 P110210192 P110210225
两宋时期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情况: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927—976)“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建立北宋王朝,中国大部分地区重新统一。靖康 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和宋 钦宗,北宋灭亡。同年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 (1107—1187年) ,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宋高宗拒绝主战派 的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 立南宋政权,两宋政权历时共320年。
崇宁重宝始铸于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 1102-1100年)
大观通宝折十铜钱(左)、铁钱(右)铸于 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
政和通宝铸于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 1111-1118年)
庆元通宝开炉大钱铸于南宋宁宗庆元元 年(公元1195年)
宋代铁钱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虽然宋代流 通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 经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 币各不相同,互不流通,所以此时的货币 流通具有区域性。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第 二个特点。
☆宋代商业发展内生的货币需求增 加,而黄金、铜材不足制约了货币 的供给,布帛等实物以及铁等贱金 属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交换对高价 值单位的货币需求,而白银作为币 材的优点逐渐显现。
☆宋代的白银产量增多,为通行白银提供了 条件。
☆宋代国际贸易发展以及贸易对象国使用白 银。
☆辽、夏、金等强邻要求宋朝使用白银来支 付“岁币”和“岁赐”,也强化了白银的 货币地位。
南宋金牌
▼宋代银钱的数量也超过了唐代。白银 的货币性及其货币地位大为提高,白 银在宋代全面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 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国际货币 的职能。
▼宋代 银币已成为国家法定货币的一种 ,民间与官方普遍使用,不受区域的 限制,通行全国,也是当时纸币的兑 现基金。
▼但白银在宋代尚未充分获得价值尺度及流通手段 这两种基本职能。
▼从整体上看,宋代流通的货币虽 然以铜铁钱币为主,但实际上有些 地方专用铜钱,有些地方专用铁钱 ,有些地方是铜铁钱兼用。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其原因有两 个:
一是防止铁钱出境,被辽夏金套去熔铸成 兵器; 二是铸币权和纸币发行权分散在各 地,各地区铸造的钱币在名称、成色、重 量、大小、形状等方面不尽相同,各地发 行的纸币也不相同,以至于各地既不准本 地的货币出境,也不准外地的货币流入, 各地的货币仅限于本地区使用。
▼两宋的货币制度,仍以钱币为主, 其中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则以铁 钱为主;绢帛等实物货币退出流通, 而白银的货币地位大为提高。
宋太祖宋元通宝
天禧通宝铸于宋真宗天禧年间(公元 1017-1021年)
皇宋通宝铸造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公元10381040年),俗称“北皇宋”
元丰通宝铸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 1078年--1085年)
●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 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 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后来,南宋光复势力 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 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 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 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 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宋卫王)跳 海而死而灭亡。
南宋·双葫芦印二十两金铤
• 葫芦印是宋代金银铺一种 显示信誉的暗记。南宋·双 葫芦印二十两金铤为存世 孤品。据史料记载,由于 该金铤在当时价值极高, 主要用于国务开支、赋税 、军费、上供、赏赐、大 宗商业贸易、海外贸易及 兑换钞引等经济活动,是 极为重要的金融文物。
金牌 宋度宗铸币 公元12651274年
●宋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这 使得宋朝的货币形态和信用 有了新的发展,货币制度具 有时代的特点。
●两宋时期货币制度的特点
◆宋代币材的种类较多。铜、铁、金、银、 纸都在不同程度上充当货币。绢帛等实物 丧失货币性并退出流通。铜铁钱币、纸钞、 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 币制度,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