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德彪西 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案教案

合集下载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教案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教案

音画融溶绘声绘色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选自人音社《音乐鉴赏》第11单元第21节)设计意图:音乐与美术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艺术门类。

它们教育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创设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审美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体验、感受、参与、探究、对比、讨论等学习方式,让他们了解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和多元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本课旨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音乐中想像画面、从绘画中体会音乐,通过对欧洲印象派几个绘画与音乐作品的介绍、鉴赏和比较,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分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教学内容: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印象派绘画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

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视倍投、组合音响。

教学时数:1课时(高一年级)教学过程:◆课前:(创设轻松愉快、印象派特点的音乐环境,暗示课题。

)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时作业,学生将能:1. 了解德彪西的生平与音乐风格;2. 掌握德彪西代表作的旋律与和声特点;3. 培养对印象派音乐的鉴赏能力,并尝试运用音乐理论分析作品。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德彪西的代表作展开,具体包括:1. 预习作业:学生需在课前收集德彪西的生平资料,包括其成长经历、音乐风格特点等,并准备一篇简短的生平报告。

2. 听辨作业:学生需在课后完成对德彪西作品(如《月光》《沉思》等)的听辨练习,包括对旋律、节奏、和声的听辨与记录。

3. 理论分析作业:学生需根据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德彪西作品中的和声运用、曲式结构等,并撰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

4. 创作实践作业:尝试运用所学印象派音乐的元素,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和声片段,体现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特色。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生平报告需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能够简要概括德彪西的生平和音乐风格;2. 听辨练习需认真细致,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有明确的听辨记录;3. 理论分析报告需结合所学音乐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4. 创作实践作业需体现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特色,旋律和声应具有创新性;5.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本课时作业的评价标准如下:1. 生平报告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准确性、条理清晰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2. 听辨练习的评价标准主要看学生的听辨能力及记录的准确性;3. 理论分析报告的评价标准包括分析的深度、广度及理论运用的准确性;4. 创作实践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作品的创新性及是否体现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特色;5. 综合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成绩。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优点与不足;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与指导;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分享彼此的作业心得;4. 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激励学生相互学习与进步。

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课件

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课件
高二年级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十一单元二十一节
音乐色彩大师 ----德彪西
德彪西是19世纪末 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 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 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有钢琴 曲《亚麻色头发的少 女》,管弦乐《牧神的 午后前奏曲》、《大海》 等。
听觉与视觉

弱 长音 短音

跳进 明亮 灰暗
音高 音值 力度 速度 节奏 旋律 高 长音 强 快 舒展 跳进 低 短音 弱 慢 紧缩 级进
黎明时的海
随着太阳的升起,天越来越亮, 这时的海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音乐又有什么特点?
美术
线条模糊 光线的强弱
音乐
旋律 节奏 力度 音调 ຫໍສະໝຸດ 色光与影的变换色彩明暗




绿



正午的海
正午的太阳已经高高悬起, 这时的海又有什么变化?与“ 黎明”比较,音乐又有哪些变 化?
级进
快 慢

《大海》的三幅素描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海浪的嬉戏 ” “风和海的对话”
黎明前的海 太阳还没有升起,这时的 大海是怎样的?音乐上有什 么特点?
音乐是一门深奥的数学,其要素为 永恒的一部分。它决定着海水的运动, 决定着由风引起的海浪的戏谑。。。。
黎明时的海
请用以下音乐要素设计黎明时的海。
光 线 的 线 强 条 弱 模 糊 力 度 短 若 小 隐 的 若 旋 现 律
光 与 影 的 变 换 节 奏 多 变
色 彩 明 暗 乐 器 频 繁 变 化




一位伟大的 音乐革新者, 一个把音乐 带到另一个 境界的开路 先锋。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1. 了解德彪西的生平及音乐风格;2. 掌握《水中倒影》等经典作品的乐谱基础知识和欣赏要点;3. 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围绕德彪西的作品《水中倒影》展开。

具体如下:1. 听音乐故事:学生在家利用网络资源或课本中提供的音频材料,听取德彪西生平介绍及其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解说,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想。

2. 乐谱学习:学生需自学《水中倒影》的乐谱,包括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并尝试分析其音乐特点及所表达的情感。

3. 创作与改编:学生可尝试对《水中倒影》进行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改编,或者创作一首与德彪西风格相近的小型音乐作品。

4. 音乐笔记: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德彪西及其作品《水中倒影》的赏析笔记,包括作品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个人感受等。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听音乐故事时需认真记录感想,并保持对德彪西及其作品的兴趣;2. 乐谱学习需细致入微,理解并掌握基本乐理知识;3. 创作与改编需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体现个人创意;4. 音乐笔记需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情感真实;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结合以下标准进行:1. 对德彪西及其作品的理解程度;2. 乐谱学习的准确性和深度;3. 创作与改编的原创性和创意性;4. 音乐笔记的条理性和内容充实度;5. 作业的完成度和提交时间。

评价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2. 针对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解和指导;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分享创作经验;4. 作业成绩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期末总评。

通过此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德彪西的生平及其音乐风格,并通过听、学、创、写等多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新设计
本课以印象派音乐风格和特点为重心,从三个作品的不同方向,积累聆听感受,再从音乐要素入手,层层深入,使飘忽、抽象的印象主义音乐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清晰、具体的印象,最后以“德彪西”的印象,再次点题。

2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探寻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与印象主义音乐相关的人文知识,同时了解作曲家德彪西。

通过德彪西三首作品,探究印象主义音乐所产生的奇妙的音响效果的原因,从而分析印
象主义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配器、调式等形式要素上的特点,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通过聆听、模唱、视唱、听辨比较、描述、创编等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产生学习兴趣。

3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经有了巴洛克音乐、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知识与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对这节课的音乐是充满期待的。

但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相信学生一定有感受,却难以表达,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引导学生。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要素上的特点。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1单元第21节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课件 (1)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1单元第21节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课件 (1)
变幻无常
灿烂辉煌
清晨(第一段) 正午(尾声)
8
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引子






第一段








第二段








尾声
9
引子:音区?音量? 低音区,音量很弱
这样的音量与音区给 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 面? 引子部都出现了哪些 乐器?
低音鼓、竖琴、大提 琴、小号、小提琴
10
音区?音量?
11
12
五声调式
12356
13
14
音乐本身描绘的是大海,但作者德彪西 最终想表达的是什么? 人们置身于大自然奇观中的一种感触与印象。
15
印象主义音乐特点
旋律短小,轮廓模糊,不易歌唱 旋 律
使用动力感不强的复节拍和复节奏,节
给人以连绵感

和声新颖,营造朦胧意境 和 声
未脱离大小调体系,但大量采用五声音阶 调 式
突出木管音色,注重打击乐和色彩性乐器的使用 配 器
16
音乐流派
古典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
音乐风格 严谨 规整 注重情感的表现
追求 瞬间 的主观印象
表现 朦胧 的意境
17
18
19
一个人的流派 —德彪西
1
2
克劳德·莫奈 法国印象派画家
3
印象.德彪西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1862-1918)法国杰出的作曲家、 指挥家、钢琴家、音乐评论人, 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德彪西的创作崇尚印象的瞬 间交替和变幻,运用模糊不定的 意境,采用变换多端的表现手法, 赋予音乐更多的色彩感。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


二、《波浪的游戏》 三、《风和海的对话》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的结构由两个基本段 落组成,外加一段引子和尾声。整部乐曲描述 了从黎明到中午海面上光的繁复变化。 ⑴乐曲主要运用哪些乐器音色来表现德彪西对 大海的印象? ⑵用几个关键词汇的连接(或画线条)记录下 乐曲中大海从黎明到中午的变化过程。

《吉内佛拉.德.班奇像》
《康威尔斯小姐像》
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我非常热爱音乐。正由于我热爱音乐
,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 的传统。音乐是真诚洋溢的自由艺术, 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 像风,像地面,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 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 德彪西(法)
拉威尔在该作品中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手法:全曲在一个固 定的节奏背景上,由两个主题及其不断的交替反复组成。节奏 充满活力,贯穿全曲始终。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 两小节才开始转调, 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 , 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乐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 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 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第一主题舒展明亮, 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该主题先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奏出; 期间经单簧管反复之后,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二主 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题被作者称为具有西班 牙——阿拉伯风格。
听这样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莫奈《印象 日出》
云、月光、大海、沉没的教堂
看到这些标题,你想的什么?
一:印象乐派的起源
19世纪末,受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 学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个新的音乐流派—印象 乐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 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 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 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1. 理解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征。

2. 熟悉德彪西作品中的创作技巧与元素。

3. 感受并表现德彪西作品所传递的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

二、作业内容1. 音乐理论学习学生需自学德彪西的生平简介,了解其音乐风格的形成背景,并掌握德彪西作品中的和声、节奏、音色等音乐元素的特点。

2. 作品欣赏与分析学生需选择德彪西的一至两首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入欣赏,并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如何构建起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3. 创作实践学生需尝试模仿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和声片段,体现出对德彪西音乐特点的理解。

4. 音乐作品感受分享学生需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描述自己欣赏德彪西作品后的内心感受和所想象到的画面,以及对德彪西音乐风格的个人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结合教材与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学习。

2. 作品欣赏与分析需有明确的重点和清晰的思路,能准确指出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及其作用。

3. 创作实践部分需尽量体现出个人对德彪西风格的独特理解,鼓励创新与尝试。

4. 音乐作品感受分享需真实表达个人感受与思考,避免抄袭与雷同。

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至教师邮箱或课堂作业平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德彪西的音乐特点;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个人创作实践的原创性与表现力;短文内容的真实性与思考深度。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与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与讨论,互相学习与借鉴。

3. 反馈形式: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作业的修改与完善。

2.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与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3. 通过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第21节德彪西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第21节德彪西教案
- 《月光》
- 旋律特点
- 和声、节奏分析
- 《海》
- 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 作品背景和意义
3. 德彪西音乐对后世音乐家的影响
- 音乐风格的传承和发展
- 现代音乐中的德彪西元素
4. 学生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 小组主题和分析
- 创新性想法和解决方案
5. 课堂总结
-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
- 德彪西音乐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教师需要讲解德彪西的音乐创作背景,分析其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德彪西音乐的美学价值。
具体来说,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德彪西的音乐风格特点,如印象主义风格、梦幻般的旋律等。
(2)德彪西的代表作品,如《月光》、《海》等,分析其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3. 德彪西音乐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德彪西音乐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德彪西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作品的背景、风格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德彪西音乐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对现代音乐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德彪西的音乐风格进行创作。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强调德彪西音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其对现代音乐的影响,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德彪西音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德彪西音乐的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包括其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他们也能够分析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的具体元素,并理解其音乐风格对后世音乐家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德彪西》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德彪西的音乐世界——从印象派到现代音乐”。

德彪西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其音乐作品不仅丰富了音乐史册,更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德彪西的生平、音乐风格及其代表作,从而感受其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德彪西的生平简介、主要音乐风格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技能与操作:通过聆听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学会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象派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激发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德彪西生平及音乐风格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要求学生课后撰写一篇关于德彪西某部作品的听后感,评价其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印象派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水平的提高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德彪西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德彪西的生平、主要音乐风格及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其音乐创作的背景和特点。

3. 作品分析:选取德彪西的某部代表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要素,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音乐作品。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就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及作品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见解和感受。

5. 总结拓展:总结德彪西对音乐史的贡献及其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的联系与区别。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检测学生对德彪西音乐风格及代表作品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选择德彪西的一部作品进行深入聆听,并撰写一篇听后感,分析其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需对本课教学内容、方法及学生反应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第11单元第21节 德彪西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第11单元第21节 德彪西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徐州高级中学备课纸高中一年级艺术学科执教人:谢丹
教学设计意图:
“印象主义音乐”是《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的重要内容,本课时主要关注的是这一流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音乐。

本节课从对比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和和印象派音乐作品入手,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也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整合,除课本上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一个乐曲外,另外还选择了《波浪的嬉戏》片段(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二乐章)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曲),通过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音乐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这同样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首先通过对《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的欣赏,学生能从音色、旋律等方面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再通过视频欣赏聆听全曲,加深感受和体验。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

而类似大海——海浪的嬉戏》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

当然,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们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及风格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

《第二十一节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2.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艺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并分析《月光》和《塔》两首德彪西的钢琴曲,理解其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2. 结合自己的感受,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首曲子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3. 对比德彪西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分析其音乐风格的独特之处。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2.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理解,不要照搬网上的解读;3. 字数不少于200字;4. 将作业在小组内分享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和评价;2. 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供大家学习和参考;3.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2. 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寻求帮助和建议;3. 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具体实施步骤: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德彪西的相关音乐作品和资料,学生自行预习相关知识。

二、课堂活动:1. 聆听并分析《月光》和《塔》两首曲子,引导学生讨论曲子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2.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互相学习和借鉴;3. 教师总结点评,进一步强调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德彪西的其他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课后反馈: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评价结果。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

同时,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寻求帮助和建议。

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们将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艺术素养。

《第二十一节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2.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艺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并分析《月光》和《塔》两首德彪西的钢琴曲,分别从音乐风格、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总结;2. 结合音乐背景资料,撰写一篇短文,阐述德彪西音乐的特点及其影响;3. 制作一份以“音乐与情感”为主题的幻灯片,内容包括个人听后感、音乐创作背景和解析、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思考;4. 与同学共同完成一个“音乐赏析讨论”,就其他古典或现代音乐流派的某一部曲作品展开分析。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或盗用他人成果;2. 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 按照规定格式制作幻灯片和讨论稿,以便更好地展示作业成果;4.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形式(电子版或纸质版)将在课堂上通知。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成绩将根据完成质量、讨论表现和幻灯片制作水平综合评定;2. 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分数和建议;3. 对于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批改意见,认真反思自己的作业不足,并在下次作业中改进;2. 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出疑问或建议,教师将积极回应并提供帮助;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风格、鉴赏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艺术素养。

通过聆听、分析、撰写、制作和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德彪西音乐的特点及其影响,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作业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和分析,也包括对音乐背景资料的撰写和思考,还有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探讨和讨论。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二十一节 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  德彪西

《德彪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XX号考生祖文韬,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德彪西》。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编排在高中教材《音乐鉴赏》第十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中的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本节课教材中有课前导言,法国德彪西曲的交响素描《大海》中的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二,教学内容印象主义,德彪西的介绍《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后,让学生们了解印象主义和作曲家,革新家德彪西。

2.通过欣赏德彪西的三部作品,感受和体会印象主义的风格。

3.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学。

四,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学。

2.了解印象主义,认识德彪西。

3.欣赏作品,了解印象主义的风格。

五,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所以想让学生学的轻松,记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教法学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在这节课上,我主要是通过:谈话导入法,自主参与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提问法,拓展探究法等教学手段来完成我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一单元的内容,说道印象主义大家可能都知道: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艺术嘛,有美术流派那么就必定有音乐流派。

那么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呢?风格有是怎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回答问题老师总结补充: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流派风格多以自然景物或是个回话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于和声,织体,和配齐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在那时曾被称作是“一个人的流派”。

这个人指的就是德彪西。

下面我们通过书上的介绍,同学们组织概况一下德彪西这位大家。

同学们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老师补充: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他一身中虽然写了不多的作品,但在德彪西的创作中你看不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也看不到浪漫主义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是细腻,繁复,新奇而富有色彩,给人以朦胧,神奇莫测的感觉。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课《德彪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课《德彪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课《德彪西》教学设计作者:曹瀚文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年第35期摘要:本文以《高中音乐鉴赏》为基础,对《德彪西》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设计本文是笔者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德彪西》做出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1.聆听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

2. 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 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根据一幅描写月光的画作,让学生想象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

对比欣赏德彪西《月光》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二. 展开课题1.介绍德彪西德彪西。

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2年,11岁的德彪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学习了12年,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他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領域的强烈愿望。

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

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

2.介绍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

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11.21德彪西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1.21德彪西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欣赏两手印象派代表性作品——《大海》《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

2、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探索印象主义音乐和美术作品的关系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聆听、鉴赏、探究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的引子,尾声,乐段一的第一主题,剖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探究德彪西音乐创作的音乐创作特征,感知其音乐的独特魅力。

四、教具准备黑板、ppt、钢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第一次与我们班的同学见面,我想先测试下同学们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我带来了三段有关于大海的主题旋律,请你们听听这三段音乐分别描绘的是大海的什么景色呢?①旋律一,请闭上眼睛欣赏,(播放)这段旋律听起来有什么感觉,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呢?……那我们可以说这是平静的海面②旋律二,拿起你们的右手感受一下音高走向(播放)这时候海面上是怎样的场景呢?(海浪翻滚,拍打浪花)③旋律三,同样感受下这条旋律的力度变化以及它的旋律线(播放)海面上又出现了什么?(太阳徐徐升起,日出)可见,我们班同学的音乐知识还是很扎实的(二)新课教学《海上从黎明到日出》分段赏析师:刚才我们聆听的三段旋律都是出自于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这首管弦乐作品由三个不同的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第二乐章《波浪的游戏》第三乐章《风和海的对话》,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他的第一乐章1、引子、尾声对比赏析(1)师:我们先来听听两段音乐,感受下它的速度、力度、音区分别是怎样的?(播放)引子(速度:慢力度:ppppp 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那这部分应该描绘的是什么主题呢?(“黎明”)尾声(速度:慢中速力度:ppfff 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这段音乐的情绪是?那这部分应该描绘的是什么主题呢?(“中午”)(2)师:我们通过乐队的演奏看看分别用哪些乐器来表现黎明的大海和中午的大海的?(播放)引子:有定音鼓,竖琴,加弱音器的小号,英国管……尾声:竖琴,弦乐木管(3)师:如果你们是画家,会用哪些色彩来表现“黎明”和“中午”?黎明“……”中午“……”2、乐段一师:黎明的海面是如此的平静,那接下来这段音乐海面上出现了什么场景?(播放)师:这就是我们开始的时候听的“日出”主题,上行的旋律就好像太阳从海平面徐徐升起,一轮旭日终于出来扫尽晨雾继续听听下面这个主题描绘的是?(一听)师:是海浪翻滚的主题,再仔细的听听这里用哪些乐器表现生机勃勃的海浪?(二听)长笛,单簧管,平行五度的演奏,什么是平行五度?(师钢琴示范,学生用la哼唱)在我们的作曲中,一般都会避免使用平行五度,因为这种和声听起来非常的和谐,似乎没有产生和声的共鸣效果。

:德彪西-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德彪西-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德彪西-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和创作风格;2.能够区分德彪西作品的音乐元素;3.能够欣赏德彪西的作品,并学会运用鉴赏技巧进行评价。

二、教学内容1.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和创作风格;2.德彪西作品的音乐元素;3.德彪西的作品欣赏及鉴赏。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和创作风格,并配合音乐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德彪西的音乐;2.听课:通过听德彪西的作品,学习欣赏德彪西的音乐;3.分析:通过分析德彪西作品的音乐元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德彪西的音乐风格;4.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对德彪西作品的感受和理解;5.展示: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作品的展示,锻炼学生的音乐才能和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0分钟导入和铺垫,介绍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和创作风格讲授30分钟通过音乐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德彪西的音乐讲授、听课20分钟分析德彪西作品的音乐元素分析20分钟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对德彪西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讨论20分钟学生个人或小组作品展示展示五、教学考核1.给学生听几首德彪西的作品,让他们进行鉴赏,并写下个人评价;2.考核学生对德彪西音乐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写出德彪西音乐作品的音乐元素;3.考核学生的表演能力,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作品展示。

六、教学工具1.多媒体设备;2.德彪西的音乐作品。

七、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德彪西的生平经历和音乐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德彪西的艺术背景和创作思想,进一步深入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中。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是以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为基础,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和创作风格,并学会运用鉴赏技巧进行评价。

在未来教学中,应该注重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德彪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德彪西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1. 了解德彪西的生平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2. 掌握德彪西某首代表作的基本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3. 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对音乐的感悟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与调研学生需提前预习德彪西的生平及其音乐风格,了解其作品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可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简短的文字说明。

2. 音乐作品分析选择德彪西的一首代表作,如《月光》《亚麻色少女》等,进行音乐作品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基本结构(如曲式、和声等)、旋律特点、节奏感和表现力等。

3. 音乐欣赏笔记聆听德彪西的音乐作品,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析音乐中表现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用文字描述音乐的画面感和情感变化。

4. 创作实践根据德彪西音乐的特点,尝试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小型乐曲,体现德彪西式音乐风格。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与调研:要求整理资料准确、全面,形成一份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

2. 音乐作品分析:需对所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音乐特点及结构,分析需具体、深入。

3. 音乐欣赏笔记:记录要详细,描述音乐带来的感受和画面感,避免简单评价。

4. 创作实践:创作需体现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注意旋律的流畅性和和声的运用。

四、作业评价教师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预习与调研:资料准确性、全面性及文字说明的简洁明了程度。

2. 音乐作品分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能否准确指出作品的音乐特点及结构。

3. 音乐欣赏笔记:描述的详细程度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4. 创作实践:作品的创新性、流畅性及是否体现德彪西的音乐风格。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建设性意见。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如有疑问可与教师沟通。

教师还会根据作业的整体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及作品。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德彪西》教案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德彪西》教案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德彪西》教案设计第二十一节《德彪西》一、学习目标(一)聆听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品——德彪西《大海》的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

(三)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验印象主义音乐音乐特点。

难点:体验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简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二)欣赏《大海》的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总结出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三)欣赏音乐的同时观看绘画作品: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和雷诺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思考音乐作品与此两幅画给我们的感受,加强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四)简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启发创作灵感。

(五)学生谈感受、评价作品。

四、教学资源:(一)充分利用教材与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开掘网上资源,教师引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制作谈图文并茂的课件,课上交流展示学习。

(三)引导学生向其它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印象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聆听——感受——体验——探究——尝试创作”为核心方法,引领学生学习。

运用绘画的方式或电脑音乐制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展现创作成果。

布置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的相关教学资料,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本班同学学习。

(一)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特点了吗?(二)请你对自己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参与学习的态度、热情、参与成效、创作激情、学习成果等)(三)请你给印象主义音乐一个评价(喜欢、不喜欢、一般),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请你对老师本单元的教学也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定要实事求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杨英
年级:高一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
教学内容:
1.《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 2.《波浪的嬉戏》片段(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二乐章)
3.《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曲)
4.《月光》(选自德彪西钢琴曲背景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柯罗和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美术作品,能初步了解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征。

2.通过对比欣赏《波浪的嬉戏》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能初步感受到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不同的风格。

3.通过简介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其代表性人物德彪西及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4.通过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三段的主题音乐,能从乐器音色、旋律等方面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

5.通过完整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对大海的意象,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6.通过对印象主义音乐理解和探讨,能进一步产生感受和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设计意图:
“印象主义音乐”是《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的重要内容,本课时主要关注的是这一流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音乐。

本节课从对比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和
和印象派音乐作品入手,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也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整合,除课本上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一个乐曲外,另外还选择了《波浪的嬉戏》片段(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二乐章)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曲),通过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音乐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这同样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首先通过对《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的欣赏,学生能从音色、旋律等方面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再通过视频欣赏聆听全曲,加深感受和体验。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

而类似大海——海浪的嬉戏》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

当然,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们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
乐曲的情感内涵及风格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声中欣赏印象主义绘画作品
问题:你知道这幅画的名称吗?作者是谁?作品属于什么流派?
生回答:《印象一日出》、莫奈、印象派。

师展示两位法国绘画大师的风景画各一幅,学生交流这两幅画的特点。

二、对比欣赏印象主义音乐和民族乐派的作品
师简介印象主义绘画导入到印象主义音乐兴起的背景。

十九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于是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的同样效果。

播放《波浪的嬉戏》片段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对比欣赏两音乐片段,
问题:其中哪一首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作品?其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是民族乐派的代表?
三、简介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德彪西及代表作品。

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

三首素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

它们既像是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又好像是一首庞大的交响诗。

本课欣赏的是《大海》的第一首。

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
问题(1):第一主题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2):这段发展部分音乐在音色、旋律方面有什么特点?
(3):尾声部分由英国管演奏的这段旋律进行方向有什么特点?
完整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展开想象。

要求:请你把对大海的意象用语言描述出来。

生回答。

四、拓展与探究: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影响、其它代表作品。

生回答
师总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是艺术技巧高深,刻画细致、善于表达内心的变幻,追求感官的美;在和声、配器和织体手法上新颖、细腻,色彩丰富。

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