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方案(活动za)
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一首与《长相思》意境相近的诗词《静夜思》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词的魅力,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诗《静夜思》吗?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家乡的思念。”
2.学生朗读《静夜思》,体会诗词意境。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词的内涵。
(2)采用讨论法、情境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回顾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词意,感受诗词美。
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相思》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如词牌、韵脚等。学生能够掌握生词、短语和成语,提高词汇量。同时,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诗词,锻炼创新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方法目标: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长相思 教案
长相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人所抒发的爱情之苦,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深入思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古人的细腻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长相思的情感。
2. 让学生明白古代文人的爱情观念与现代的异同之处。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长相思中的写景手法和意象。
2. 理解古代文人对爱情的处理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阅读诗歌,带领学生感受诗歌中传达的情感。
2.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人的爱情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长相思》诗歌,让学生先自己读一遍,然后听一遍学生的朗读。
2. 解读诗歌(15分钟)教师解读诗歌的意境、写景手法和意象,让学生理解诗歌中传达的情感。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表达对长相思这种爱情观念的看法,同时讨论古代文人的爱情观念与现代的异同之处。
4. 总结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引导学生总结古代文人的爱情观念以及现代爱情观念对比。
5.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并能够分析诗歌中的写景手法和意象。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也更深入地思考了古代文人的爱情观念与现代的异同之处。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理解并正确朗读《长相思》这首古诗,掌握其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长相思》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感情表达,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表演和朗读更好地传达诗歌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描绘秋天的音乐,引发学生对秋天的感受,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长相思》的作者和背景,简要解释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然后,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3. 分组朗读(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朗读。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朗读,其他小组成员则进行评审,评出最佳表演。
4. 情感表达(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歌的情感表达,通过讨论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5. 个人朗读(15分钟)学生个人静下心来,朗读自己所选段落的诗歌,并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分享在朗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资源1. 诗歌《长相思》的课文及翻译版本。
2. 音乐资源,用于导入环节。
3. 小组评审表,用于评选最佳表演。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演态度,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2. 收集学生的个人朗读录音,评估他们对诗歌的语音表达和情感传达的准确程度。
3.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演评分和朗读水平进行综合评定。
六、拓展延伸1. 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代诗词,扩大他们的诗歌鉴赏范围。
2. 组织学生参与诗歌朗诵比赛,培养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长相思》的背景及作者情感。
2.掌握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
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词中的象征和隐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长相思》的背景,讲解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经历。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如“长相思”、“情难舍”等。
二、课堂讲解1.讲解第一首《长相思》作者背景: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湘真,清代著名词人。
诗词内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象分析:山、水、榆关、夜深、千帐灯、风、雪、乡心、故园情感分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讲解第二首《长相思》诗词内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象分析:山、水、榆关、夜深、千帐灯、风、雪、乡心、故园等。
情感分析:与第一首相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讲解第三首《长相思》诗词内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象分析:山、水、榆关、夜深、千帐灯、风、雪、乡心、故园等。
情感分析:与前两首相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首《长相思》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并说明原因。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选择一首《长相思》进行仿写,要求运用相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对纳兰性德及其诗词的了解。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纳兰性德的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课堂讲解1.第一首《长相思》讲解意象分析:“山一程,水一程”,这里的“程”字可以让学生思考其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旅程的艰辛。
情感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远离家乡的经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作者纳兰性德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感受词的意境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词作,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感受词的意境,领悟词作的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词作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作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词作。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词中的画面,加深对词作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文化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音乐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充满深情的词——《长相思》,一起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作者纳兰性德的生平,重点突出他的身世和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2)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词。
3、初读词作,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理解词意,体会情感(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词的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词意的理解和疑惑。
(3)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重点词句,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征途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
5、想象画面,感受意境(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配乐朗诵,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长相思》。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意境和主题的深入理解。
(2)生字词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长相思》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长相思》主题相关的短文。
四、作业布置1. 朗读和背诵《长相思》。
2. 完成生字词练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意境、主题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生字词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长相思》。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工具书。
八、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长相思》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长相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相思》教学设计篇1教材解析《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诗,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词的上阙记叙长途跋涉,远离故乡的情状。
下阙描绘行程中的夜景,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设计意图纳兰性德是位清朝的词人,离孩子很远,加上他自己内心的追求与无法改变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内心细腻又多愁善感,这样复杂的情感,孩子更难理解。
我主要从读准词、读懂词、感受情感、读懂作者内心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每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推进。
第一读——读准,第二读——读出节奏感和韵味,第三读——读懂这首词讲的是什么。
在不断的朗读中去理解词意,感受情感。
我个人会觉得在理解词意这点是我这堂课做比较好的。
在理解词意上,我希望不影响诗词的意境,从景物到整体,想象词中的画面,想象词以外的画面——故园。
最后辅以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理解纳兰性德的不得不离别的无奈、痛心。
课堂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营造离别、伤感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教学目标1、认识“榆、畔、聒”等三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
2、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
3、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词人的思绪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乡愁这一永恒的话题。
请跟我一起读几句诗吧!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
岑参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乡愁是那一句句向家人报平安的话语;李益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乡愁的听到芦管声后那一个个眺望故乡的身影。
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看看他眼中的乡愁是什么样的。
长相思教案(通用5篇)
长相思教案(通用5篇)长相思篇1(一)教材分析《长相思》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选编这首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二)设计理念: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地读词,理解词意,真切体悟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的乡愁。
2﹑拓展词句中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使学生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读懂词意,体悟乡愁。
教学难点:展开想像,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
教学流程及内容设计: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1﹑组际比赛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2﹑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念之音。
今天我们就随着《长相思》,与纳兰性德共弹一曲思乡曲吧﹗教学策略及意图:背诵思乡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拨动学生思乡之琴弦,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品读词文,感知词意1﹑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地读词。
①出示读词要求:仔仔细细读4遍,读前2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2遍,注意把它念通顺,念得有板有眼。
②课件出示配乐《长相思》,学生自由读(可与同学合作,可邀请老师参加)。
③指名读,引导纠正“更”“聒”的读音。
④师生合作,给词标上节奏线。
⑤师范读(缓慢而深情的)⑥生试着读出词的意味。
教学策略及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
因此,先让学生试读,适时辅以教师的范读,或学生的赛读,力求读通的同时,读出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写聒这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字正腔圆的诵读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充分了解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把握词的内容,关注词中人物的场景,体会作者的那份乡愁。
2.激发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词的思乡之情,进而升华至热爱祖国。
教学准备:《长相思》电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让学生齐读课件呈现的标题《从《静夜思》读起》。
《静夜思》,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篇,一首妇孺皆知的诗篇。
那么,《静夜思》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呢?(指学生回答:思乡)是的,思乡,我们把身在异国的人们想念家乡的情怀称作:乡愁。
(出示电子课件)让学生齐背《静夜思》。
《静夜思》老师诵读。
是的,那么诗仙笔下的《静夜思》,诗仙笔下的乡愁,真的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真正的面纱。
出示课件《山月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中的景物。
除了那轮明月之外,还有重重叠叠的山脉,正是这山脉阻隔了他回家的难度。
所以李白的《静夜思》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一轮明月,一色无尘;一轮山月,阻隔思念之人。
是的,所以李白的那份乡愁不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而是,一轮山月下的故土。
山,高大雄伟;山,连绵起伏;山,重重叠叠。
阻隔了思念人的回家路,只能把思念寄托在那轮山月之中。
二、教学过程1.初读《长相思》这是李白眼中的乡愁,这是诗人中的乡愁,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一下词人眼中的乡愁,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长相思》。
大家开始自由读《长相思》,看看词人眼中的乡愁都有那些景,哪些物。
2让学生齐读《长相思》。
分别指定学生来讲自己心中的词景、词物。
那么这些字能表达怎样的情?又是如何体现的?再齐读《长相思》。
2.分层感悟《长相思》(1).精讲《长相思》上片:是谁走过了“山一程”,又是谁渡过了“水一程”?(指明学生答:纳兰性德)真的是纳兰性德吗?再问一句,又是谁“身向榆关那畔行”?是谁的身?此时的身又在何方?要了解这些问题,得先看看后一句“夜深千帐灯”。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词大意。
2、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与羁旅之愁。
3、帮助学生掌握诗词中的重点字词、意象及修辞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词的含义,把握诗词的主旨。
(2)体会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3)学习诗词中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
2、难点(1)感受诗词意境,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2)引导学生将诗词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重点字词等,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中,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展示一些古代游子思乡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在这些图片和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思乡之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相思》。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纳兰性德,重点讲述他的身世和创作风格。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词人,他出身贵族,却一生多愁善感,其词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
2、讲解《长相思·山一程》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出关东巡时所作,描绘了他在羁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
(三)诗词朗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四)诗词讲解1、逐句讲解诗词的意思,重点解释“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聒碎乡心梦不成”等词句。
《长相思》教学教案设计共3篇
《长相思》教学教案设计共3篇《长相思》教学教案设计1《长相思》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长相思》的诗意内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长相思》词牌和曲调,能够准确地吟唱整首词。
3. 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感情描写,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其他古典诗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长相思》的诗意内涵和历史背景,掌握词牌和曲调。
难点是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感情描写。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教师介绍《长相思》的作者辛弃疾和其创作背景,向学生介绍该词的意义和价值,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2. 学习词牌和曲调学生学习《长相思》的词牌为“南乡子”,掌握曲调,开始学习吟唱这首词。
3. 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教师讲解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等,让学生借鉴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其他古典诗词当中。
4. 理解诗中的感情描写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中的感情描写,当中主要包括对于离别的悲伤与思念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感受和理解来描绘出这些情感内容。
5. 作诗在学习和理解这首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创作一首以“长相思” 为题材的小诗,并在课堂上分享。
四、教学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地吟唱整首《长相思》。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相思》中的修辞手法和感情描写。
3.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达能力来创作一首以“长相思”为题材的小诗。
五、教学延伸1. 给学生推荐其他古典诗词,让其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2.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去吟唱一首自己喜欢的词曲,以丰富和增强意识。
3. 推荐相关电影、电视剧和书籍,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的实施,不但可以深刻理解辛弃疾的《长相思》的内涵,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词的内涵,掌握采用的修辞方法,以及能够进行创作,对于其文化素养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皆有显著的作用辛弃疾的《长相思》是一首充满了思乡之情的古典词曲,词句优美动人,情感真挚动人。
五年级《长相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的内容,并能够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表达的爱情情感,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爱情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通过分析诗句,理解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感受。
3.通过感受与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课本和教材2.背景音乐:古风音乐回归自然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爱情话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T: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叫《长相思》。
在课堂开始之前,我希望大家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一下“爱情”,你们心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Step 2:诗歌欣赏(15分钟)开始学习《长相思》这首诗,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自己阅读诗歌并思考。
T:请大家仔细听,先跟我一起读《长相思》。
(教师朗读整首诗歌)(学生自己读诗歌,思考诗歌中的情感)Step 3:诗歌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了解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感受。
1.分组活动,学生合作讨论并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长相思”。
Step 4:反思(1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加深对爱情的理解。
T:同学们,在这首诗中你们觉得最能表达出爱情情感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为什么?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主动性较强,参与度较高。
但是在教学环节的组织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在导入部分,我使用了背景音乐来创设情境,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
但是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应该先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再进行讨论。
其次,在诗歌分析的活动中,我使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但是我没有对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进行充分的引导和指导。
下一节课我会更多地使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
《长相思》的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长相思》的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挑起“身心”矛盾,走进“相思”故事周一贯先生一再告诫语文教师,提问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挑战性。
当教学到达矛盾处时,把问题呈现出来。
此时,教师若能趁温点火、开闸放水,火势会更旺,水势会更大。
课堂上,王老师引领学生在“有板有眼地读,尽可能读出味道”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纳兰性德为什么长相思”,情感激荡中的教学环节如下。
师:长相思,长相思,纳兰性德为什么长相思?请大家仔仔细细看一看插图,再仔仔细细读一读后面的注释,再连起来想一想,整首词在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按教师指点的方法学习。
)师:我提两个问题,看看你是否读懂了?第一个,“身”,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在何方?(学生思维活跃,分别说:在山海关、在山海关关外、可能在山路上、可能在崇山峻岭的山路上、可能在大河的船上、可能在营帐里。
王老师分别叫他们站着,指出这就是纳兰性德经过的六个点。
)师:读懂了一半。
一句话,纳兰性德“身”在征途。
(板书:身在征途)师:第二个问题,“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哪儿?(学生说:在他的故乡、在他的家乡。
)师:心在家乡、在故乡,心在“故园”。
(板书:心系故园)师:纳兰性德把自己掰成了两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随手画上大圆圈)把他们合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完全挑起了学生心尖的矛盾。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课堂怎样做到“一江春水向东流”?怎样“让学生把活的知识学活”(魏书生语)?实践证明:一篇篇看似索然无味的课文,只要有一个引爆点、生发点、辐射点,必定会让学生茫然的目光聚焦。
我们都知道: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
此时,学生看着王老师精心预设的板书,听着王老师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身’、‘心’掰成了两半,把他们合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的深层启迪,其心中怎能不激起探赜索隐、追本溯源的兴趣?浸润着这样的问题情境的课堂,学生的思考是兴奋的、快乐的、昂扬的。
《长相思》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长相思》教学设计优秀10篇《长相思》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1、导入: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读准《长相思》:反复诵读后讨论: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印象和感觉?3、读懂《长相思》: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征途)你从哪儿读懂这是在行军途中?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心在故园)你是从哪儿读懂的?4、小结: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
怀着这份感情,齐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1、想象上阕的情境: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2、自由朗读词的下阕,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
(音乐、画面)3、对比引读: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有的只是──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
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
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4、小结:《长相思》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齐读《长相思》。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1、质疑问难: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2、互文印证: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
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教案 -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词《长相思》,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爱情的诗意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欣赏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投影仪。
2. 黑板或白板。
3. 古诗词《长相思》的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词的特点,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代诗词的认识和感受。
讲解:1. 讲解《长相思》的背景和作者。
- 《长相思》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难以相见的爱人的思念之情。
- 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2. 阅读《长相思》的原文,并解读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 在阅读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学习古诗词的韵律与辞藻。
- 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韵律结构和对仗技巧。
- 解释古代诗词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辞藻,鼓励学生去尝试理解并产生自己的理解。
实践:1. 分组讨论与交流。
- 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对《长相思》的理解和评价。
-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古代诗词的情感和思考。
2. 学生自由创作。
-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可以自由创作一首与《长相思》有关的诗词。
总结:1. 整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并分享给全班。
拓展:1. 给学生推荐其他与爱情相关的古代诗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创作的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长相思》这首古诗,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古人对于离别爱情的思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长相思》这首古诗,引发学生对于离别爱情的思考,并从中领悟到古人对于思念之情的表达。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人对于思念之情的深入描绘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本中包含《长相思》这首古诗的相关内容。
2. PPT或者教案上准备好古诗的全文,并配以相关背景图片。
3. 学生阅读和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的相关考题,以检查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展示古诗《长相思》的标题和背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于长相思的理解,或者是否自己经历过类似的情感体验。
Step 2:阅读理解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长相思》,然后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理解古诗的内容。
然后,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 古诗的内容是什么?2. 古人对于离别爱情的思念之情是如何表达的?3. 你能理解古人的情感吗?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且进行回答。
Step 3:诗歌鉴赏通过PPT或者教案在黑板上呈现古诗的全文,老师讲解古诗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色。
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这首古诗,并加深对于古诗的理解。
Step 4:朗读和表达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表达练习,每组选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并配以自己的表情和手势来诠释古人的思念之情。
然后,每组选派一名学生将自己的表达展示给全班。
Step 5:总结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于思念之情的思考。
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抒发自己的思绪。
Step 6:作业要求学生以写一篇短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长相思》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借鉴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古诗中用到的一些生僻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长相思》教案教学设计范文
《长相思》教案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2. 古典诗词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长相思》原文、注释、译文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长相思》,了解诗文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长相思》原文,引导学生朗读。
(2)简要介绍诗人纳兰性德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文中的关键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内容,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的语言美、意象美。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欣赏心得。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表达感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长相思》。
(2)写一篇关于《长相思》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长相思》纳兰性德思乡情亲人情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情感体验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堂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以及对亲情和家乡的珍惜。
八、课后拓展1. 收集其他描写家乡和亲情的古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长相思》教案(优秀5篇)
《长相思》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相思》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篇1学习目标:1、结合词意,用贴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2、通过细读词句,正确理解词的字面、全词的意思。
3、理解关于词的初浅的常识。
课前准备:1、查字典,掌握“畔、帐、更、聒”四个字在这首词中的正确读音和意思。
2、联系地图,大概知道:作者从何处出发?此时身在何处?前往何处?联系资料,了解:作者此行的目的。
3、阅读关于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和两种不同理解的赏析,初步形成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
4、反复朗读课文,思考:用怎样的语气来贴切地读好每一句诗。
教学过程:一、初读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2、揣摩朗读,同学互演,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来。
二、细读1、理解上阕(què)词意,用贴切的感情朗读上阕。
(1)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确解释。
交流预习过程中你对这句词的意思的理解;介绍“互文见义”,这是古诗文写作中的一种方法,意思为:越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试着用一个词语表达“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2)辨析“身从何处、在何处、向何处”。
读诗句——看地图——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帐灯”,并理解其含义。
介绍辛弃疾的《破阵子》;将辛弃疾的沙场英雄气概与纳兰性德从心底流露出的对自然生活的渴望与欣然作比较,感受纳兰性德深深的爱与痛。
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上阕。
2、理解下阕词意。
(1)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正确意思。
(互文见义)读“风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交流你对“风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2)理解“聒”,“梦不成”,“无此声”。
“聒”,嘈杂的是什么声音?因为什么而“梦不成”?“此声”指什么声音?家乡真的“无此声” 吗?(3)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下阕?3、朗读全词。
用下阕中的一个词概括全词的主题。
4、理解真正的“故园”“乡心” 。
(1)真正的“故园” 指什么?字面意思:故乡;含着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乡心”指什么?“故乡”在何方?纳兰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么?5、这首词有令你感动的东西吗?你为何感动?6、完成作业本作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第1篇】长相思纳兰性德教案《长相思》教案1、教材分析《长相思》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忆江南》等诗词,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3、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2、明白词句大意,体会词的意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理解词句大意。
难点: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缕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的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清代第一大才子的眼中乡愁又成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一看。
(2)、解诗题齐读。
(板书课题)长相思——词牌名,一种词的格律(3)、知作者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康熙皇帝的一品带刀侍卫。
是清代词坛上一个标志性人物,被当时人称为“清代第一词人”。
(4)、抓字眼,明诗意(跟着范文朗读画出节奏和着重号,在全班齐读听一听,做纠正。
)抓字眼,(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问:“山一程,水一程。
”程什么意思生答。
“风一更,雪一更。
”“聒”“此声”程:路程、行程。
千帐灯:帐篷点的灯。
更:古时候的记时时刻。
聒:嘈杂的声音。
此声:代指风雪声。
(现在我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了,我们再一起来跟着范文朗读读一读,试着说一说词句的意思。
)抽生答。
再整理。
【跋山涉水,向关外走去,晚上很晚的时候帐篷都点起来了灯;风雪交加,战士们都被风雪声吵醒了,(想做梦梦到家园都不行。
)京城是没有这样的风雪声的。
】(5)、多诵读,悟诗情(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首词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一、以诗引题、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师:你能背诵一首思念家乡的诗吗?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词《长相思》(生齐读课题).解题、质疑。
()“相思”什么意思?(思念)()“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读题)()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
()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相思谁?为什么相思?怎样相思?为什么长相思?)、介绍词人师:《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不知道同学们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说不出来)。
师:看来大家对他知之甚少,没关系,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儿子,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
他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曾两次随康熙皇帝远行。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长相思》正是纳兰性德在随康熙皇帝远行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词。
、介绍词。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歌曲《长相思》师:词一般分上下两阕。
谁能读一下这首词的上阙?下阙谁来读?【设计理念】从王安石、张籍两位词家的乡愁切入,引发学生探寻本课纳兰词中的离愁别恨,这样的导入自然是最适切,也是最“诗意”的。
二、初读师:现在,孩子们一定对这首词充满了期待,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自读提示(出示课件),谁来读自读提示一?(、读准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师:请结合自读提示,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自由读《长相思》.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更聒结合诵读穿插讨论:)──“更”为什么要读平声?【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理解“风一更,雪一更” 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指名读全文,读准字音。
读后学生评价。
师: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节奏才能把词读有板有眼。
.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
(出示词,划出节奏)齐读。
注意上下阙的停顿。
师:词读到这里,你思想到到什么?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师:好,你感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谁有别的印象和感觉?学生继续回答。
师:孩子们,离家乡很遥远,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自己试着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长相思》)【设计理念】本环节体现读的层次性。
在读熟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在整体把握后经历一次潜心会文的过程,为后面的品味感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教师动情的引读,不同的读诗方法让学生耳目一新,能激起他们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三、读懂《长相思》、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思考:作者的“身”“心”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思考:作者的“身”“心”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指名多位学生回答)、上阙师:谁能说说上阙的意思?师:谁说一说,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学生回答)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
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
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师:想象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生:“风一更,雪一更”知道天气恶劣。
(课件)生:将士们跋山涉水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走。
夜里,住宿的帐篷里都点起了灯火。
过渡: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思想到读一读整个上阕部分?(两个学生读)、下阙:结合“碎”字,感悟乡愁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阙的意思?师:纳兰性德的心(稍做停顿)心在哪儿?生:他的心在故乡(教师连着问了第一排的学生,回答都是故乡)师:用词当中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生齐答:故园。
(教师板书:心系故园)师:从哪里知道作者心系故园?生:我从“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来,作者的心在故园。
师:故园无此声,故园里没有什么声音?生:故园没有风声,没有雪声。
师:故园里不是没有风声、雪声,只是此时作者远离故园,那风声、雪声就格外激起了绵绵的思乡情。
生:没有军营里嘈杂的声音。
师:嘈杂”就是词中的那个词?(“聒”)师:故园是那么宁静和安详,哪怕在梦中回一次故园也好啊。
可是“梦不成”。
从“梦不成”这三个字中你又读懂了什么?生:我能读懂作者非常思念家乡,连觉都睡不好了。
生:我能读懂周围的声音很嘈杂,让纳兰性德睡不着觉,做不成梦了。
师:是啊。
回故园一次的那个梦都被打破了,纳兰性德思念家乡的那颗心都————碎了。
(板书:碎)师:如果此时此刻作者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师:带着你的感受自己来试着读一读整个下阙师:谁愿意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整个下阙?(两个学生读)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
(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形容。
师:是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
怀着这份感情,大家朗读《长相思》。
(男女配合读,小组合作读,齐读)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他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画面。
看,在这风雪交加的的夜晚,纳兰性德来到帐篷外,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呢?(指导看图)【设计理念】要读出词的韵味,首先要入情。
了解作者经过的地点,感受路途迢遥、军旅不易,这是思乡的情感基础之一。
十足想象征途、故园两个世界里的声音,思乡情感在对比中自然爆发。
当然,“长相思”仅仅理解为军旅之怨、思乡之情是不够的,结合词人的背景、责任、梦想等因素也可能是他不远离征途的重要原因,学生的思绪在此停留盘旋,全词的格调顿添亮色,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感悟古诗词的思想。
另外,教师深情的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感悟诗意、体验诗情,让学生品尝到诗的语言美、情感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四、互文印证,读透词心师: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
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师:好!同学们,你们道出纳兰性德的心声。
(板书:心系祖国)师:这就是为什么纳兰性德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
为了他的壮志和梦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作了千古传唱的《长相思》。
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生读:长相思。
师: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
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风雪聒耳,吹不断我的思乡情。
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长相思》。
师:谁能试着背一下?【设计意图】经过细细品味后,我们理解了诗意,体悟了诗情,为诗中优美的语言陶醉着,被诗中绵绵的情思感染着,大家心中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至此,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五、拓展、继续搜集关于“思乡”的诗词。
、搜集纳兰性德的其他词,选择喜欢的背下来。
【设计理念】学生要真正学会品读古诗词,一是要有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要有实践的方法与目标。
以进一步走进《纳兰词》为驱动,鼓动学生去《纳兰词》里实践,感悟词人词心,这既是课堂学习延伸的需要,也是语文课堂从“教练场”走向“游泳池”,引领学生到诗歌的海洋里去徜徉。
板书设计:长相思身在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