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球的力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地球的力》教学设计

参赛选手:孙媛指导老师:粟新华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第五章《力》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的内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g的物理意义;探究“重力大小”的实验过程通过比较两物理量而引出其他常数或物理量的方法。

2、重力的方向。

[难点]

学生动手实验、测出数据的过程;物重跟质量成正比且比值为常量的推理过程。

二、【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二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一章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等,要熟悉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更有助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

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懂得g=Kg和它的物理意义;能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3)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培养思考与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趣味实验及生活现象体验重力的存在。

(2)通过“探究物重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通过实验数据列表,尝试用图线处理实验数据,概括出结论;运用G=mg进行简单计算。以探研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分组实验概括出结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教会他们自己探究想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社会价值,并能客观的、一分为二的看待某一问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2、教法:根据本节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在这个基础上我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并通过趣味实验、插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再加上精准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结合。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2)实验器材:魔丸、斜坡、不倒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小重物

六、【教学流程及模式图】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重力的大小—— G=mg

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 g = G/m = N/kg

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