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沪市600115)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沪市600115)内部控制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6ac72e4b73f242336c5f1b.png)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沪市600115)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种各样的机遇和危机也随之而来,在此,本文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做出简要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问题的存在影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文针对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做出了粗略的有效对策。
关键字:东方航空;内部控制;对策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概况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4月正式成立,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
主要经营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及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其它业务。
东航除上海本部从事航空主营业务外,还包括西北、云南、山东、安徽、江西、河北、山西、浙江、甘肃、北京10家分公司,以及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远航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子公司。
东航致力于品牌建设。
除“东方航空”母品牌,还拥有“东航”、“凌燕服务”、“东航假期”等注册商标35件,构成了一个品牌体系。
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家全球合作伙伴,东航努力缔造“让旅程更精彩”的完美品质。
二、企业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施控制目标的过程。
其目标:(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2)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3)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企业存在经营活动和经济管理,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
![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97afdc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f.png)
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1.引言1.1 概述概述东航飞行部作为东方航空公司的重要组成部门,是负责飞行管理和运营的核心机构。
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对于保证飞行安全和运营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东航飞行部的组织结构、职责和职能,并对其改进和发展进行展望。
在现代航空运输中,飞行部门是一家航空公司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东航飞行部不仅负责具体的飞行任务,还承担着对飞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其组织机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对于保证飞行的平稳运行和航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进行概况性介绍,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从东航飞行部的组织结构、职责和职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将对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进行总结,并对其改进和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对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该部门的作用和任务。
同时,也可以对其组织机构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和运营效率。
希望本文能够为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进行说明,包括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概要。
在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对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进行概述和目的说明。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东航飞行部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和职能。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概括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并展望组织机构的改进和发展。
根据以上结构,本文将首先对东航飞行部的组织机构进行概述,包括其组成和重要性。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东航飞行部的组织结构,包括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分工和组织关系。
接着,将对每个组织机构的职责和职能进行介绍,包括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目标。
最后,文章将对整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东航飞行部组织机构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展望其改进和发展的方向与可能的发展趋势。
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
![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6294d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c.png)
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引言京东物流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提供商之一,致力于不断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适应航运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提高运营效率,我们制定了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
该规划旨在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的管理和交流,优化物流运输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快捷、可靠的服务。
本文档将介绍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背景、目标与策略,并详细描述计划中的主要项目和实施步骤。
背景航运物流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货物的装运、船舶的运营、港口的管理等多个环节。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流转不畅,导致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延误、漏洞等问题,影响了整个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顺畅性。
而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行业也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改革,加强运输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共享,以实现实时监控、智能分配和高效运营。
目标与策略目标本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目标如下:1.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2.加强运输信息的监控和管理;3.优化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4.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1.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2.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3.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物流信息化进程;4.培养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提高组织内部的信息化能力。
项目与实施步骤为了实现航运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项目和实施步骤:项目一: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目标: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实施步骤:1.确定信息平台的需求和功能;2.寻找合适的信息平台供应商;3.进行系统采购和定制开发;4.进行平台的测试和上线;5.培训员工并推广使用。
项目二:物联网技术应用目标: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船舶、货物、港口等物流要素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实施步骤:1.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船舶、货物等物流要素的信息;2.连接传感器与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3.开发监控系统和管理工具,对物流要素进行监控和管理;4.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5.推广使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整体物流管理水平。
基于中台技术的东航预算控制体系建设
![基于中台技术的东航预算控制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05769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6.png)
基于中台技术的东航预算控制体系建设航空业历来有“三高一低”的特殊行业属性,面对外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如何使企业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激烈竞争,完善内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手段,是覆盖公司全体员工、所有经济活动、全管理流程、全年期间,衔接公司长短期目标的企业级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外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功效,尤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着核心作用。
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应当是立体化、多元化的。
所谓立体化是指企业内部各业务过程中均需要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体系的渗透,不能留下任何盲点,预算控制涵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层次和环节。
所谓多元化是指既有激励安排又有约束制度,即权变性原则;既有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又有事后监控,即过程控制原则。
一、东航预算控制的历史回顾2013年,东航启动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公司战略目标为引领,从预算编制、控制、调整、分析、考核的闭环式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东航业务范围、机队规模的快速发展,从2015年开始持续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从预算组织粒度、业务维度、表单模型、计算规则、用户权限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然而随着2016年9月东航财务共享项目上线,会计核算系统由单一的甲骨文系统转变为费控系统、大项成本系统、合同系统等多元化前端业务系统,预算系统的数据推送从原来的单线变为多线,给预算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一)控制范围小、控制维度单一无论是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上线前还是之后,预算控制更多关注可控费用,例如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而可控费用只占公司全部成本的5%左右。
对随着航班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以及其他固定成本关注较少,大多通过预算考核指标的设置,进行事后控制。
(二)预算管理员需多系统分解预算,精准性差随着东航内部业财融合的逐步深入,业务端结算系统持续上线,由此对预算管理员要求越来越高。
航空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体系
![航空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d00472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9.png)
航空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体系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业也在不断壮大。
作为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的发展目标体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的发展目标体系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服务质量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具体来说,航空公司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航班安排,减少延误和取消;提高机舱设施和餐食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
二、拓展航线网络航线网络是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继续拓展航线网络,开通更多的国内和国际航线,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航空公司将加强与其他航空公司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提高航班转机的便利性。
三、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航空公司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具体来说,航空公司将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优化航班安排和机票销售;推广电子化登机和行李托运,提高旅客体验;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保障信息安全。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航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具体来说,航空公司将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绿色航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加强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总之,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以提高服务质量、拓展航线网络、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E化助高飞--东航信息系统重组解析.
![E化助高飞--东航信息系统重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8c0978f5335a8102d220c4.png)
E化助高飞--东航信息系统重组解析现已退休在家的王永同曾经是上海一家国营百货公司的老总,前几天,他要去贵州看看朋友,需要订一张飞机票。
儿子晚上回家登陆东方航空公司的网站,查阅了航空时刻表,几分钟就将此事搞定。
第二天,老王便收到了送上门的机票。
这让王永同有些感慨岁月变迁。
他还清晰地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因急事出差需要买飞机票,他拿着单位证明,跑到上海惟一的卖票点--延安路200号去买票,那时没有计算机定座系统,飞机定票全部靠手工,售票员手里有一张飞机座位图,卖掉一张机票就划掉一个座位号。
后来,航班增多,乘坐飞机的人增多,民航用上了定票系统,电脑能实时存储飞机座位图。
航空公司的票可以在一个系统里面全国几万台终端上面同时销售,可以多地点买票。
而现在,坐在家里上网就能订到飞机票。
王永同见证的是航空公司信息化变化的一角,信息化让原先看似艰难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信息化已经成为航空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中国民航改革重组今年将全面推开,资产500亿元左右的三大民航"航母"有望浮出水面,重组后的三大航空公司将正式立足国内市场。
此前,各公司的信息之战已经暗暗进行,早在2000年,三大集团之一的东方航空公司便着手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迎接即将到来的重组和国外航空公司的竞争。
东方航空欲以信息系统逐鹿航空运输市场东航信息系统曾经的尴尬有件事情颇能反映东航信息系统整合前信息传递的不流畅。
有一次,民航总公司人事变动,文件下发到下面的分、子公司。
一个多星期后,总公司的人到山东分公司办公,分公司的领导问总公司的人:"听说某部门的领导发生变动了?"原来,他没有拿到相关文件。
分公司主要领导获取信息都不及时,更不用说其他员工获知公司内部信息的有效程度了。
类似的事情很多。
而这,只不过是东航信息流通状态的一个表征。
系统的多样无法共通造成内部信息渠道不通畅的原因在于信息系统的各自独立。
东航有6个分公司、1个子公司、8个国内办事处。
航空服务工作总结(共16篇)
![航空服务工作总结(共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51cb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d.png)
航空服务工作总结第1篇第一部分工作总结总体概述:20XX年的工作已经落下帷幕,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公司有得有失,但很幸运的是我地服公司顺利完成了20XX年的生产服务任务,各项工作快速稳步推进。
一、主要成绩与亮点(一)财务方面在20XX年的工作中,财务部门本着以公司向前发展为主要战略任务,增收节支,确保了我公司经济效益的稳固提升,公司在这一年中实现营业收入xxx万元,营业利润高达xx万元。
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是切实做到了:强化财务基础管理,提高工作效能;落实税改工作,积极应对税制转型;做好资金筹划,保障生产经营;持续优化票证工作管理;启动全面预算管理等各项工作。
(二)人力资源方面在20XX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对我公司的员工进行了人员定编,在很大程度上夯实了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为我公司将来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储备。
(三)生产方面在20XX年的生产工作中,我公司根据南航A380战略的整体布署,实现了A380型客机增加至4架,国内、外航线增加至4条。
为了发挥A380客机对于南航品牌站略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旅客出行体验,通过多方协商,实现了A380航班专用值班柜台、专用安检通道、专用候机区、专用休息室等一系列特色服务,真正为旅客提供“飞翔从此大不同”的特色化服务。
(四)质管部门20XX年,质量安全管理部按照总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围绕“持续安全、流程优化、管理提升、标准规范和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A380安全运营、中转服务提升、服务质量考核、机场资源改造、重大保障方案制订等大项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对外沟通方面地服公司作为独资子公司,在某种程度上管理具有灵活性。
但与此同时,职能类工作的对外沟通频次偏少、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股份公司政策的理解与应用。
对外沟通协调是获取稀缺资源,建立跨系统、跨区域协作的有效手段。
在完成内部提升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外协调功能,尤其是与机场资源管理部门、分公司运指部、股份公司外站协调科、驻场联检单位等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为航站地面服务保障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航信息化发展现存问题及应对举措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航信息化发展现存问题及应对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caf51f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6.png)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航信息化发展现存问题及应对举措发布时间:2022-03-25T02:53:22.31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4期作者:郝树海[导读] 民航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作为空中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在各个方面均有较强的规模[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摘要:全球经济随疫情发展跌宕起伏,中国是唯一一个从2020下半年开始就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
但国内民航业却在经历黄金十年发展后受疫情影响一度受挫,经济水平持续下滑。
基于此,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研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航信息化发展现存问题及应对举措这一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民航业现阶段发展现状并从中提取数字化背景下民航信息化发展现存问题,并从重构数字化转型,构建民航发展思路角度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航发展策略。
旨在为深挖民航发展潜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条件。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航信息化;现存问题;应对举措;一、引言民航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作为空中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在各个方面均有较强的规模[1]。
民航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各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带动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
民航可以为客货物提供舒适、安全的运输环境,成为客货物运输的首选航运[3]。
但是,从2019年底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国民航业发展也受到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运营水平和经济效益持续下滑,这与航空运输之间形成制约,使得民航业的发展如失源头活水,难以维系疫情前的强劲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在全行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初见成效的今天,国内民航业也正值数字化转型期,如何在外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使得民航业实现自身造血功能并持续创新转型发展;如何在后疫情时代,通过突破传统模式转型敏捷创新、提高数字化营销与服务能力会是助力国内民航走出低谷,激发内需活力的破局之道。
因此,本文研究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航业发展现存问题及应对举措这一课题。
建在互联网上的航空公司
![建在互联网上的航空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6731ab9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1.png)
上海信息化64四新经济NEW ECONOMY从2008的濒临破产到2018的连续8年盈利,东方航空经历了凤凰涅槃及飞速发展的十年。
而这其中,数字化发展战略就是出奇制胜的重要法宝。
建在互联网上的航空公司文/陶文文目前,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拥有700架飞机,合作伙伴覆盖全球177个国家,1074个目的地,国内机场覆盖率达90%,每年为全球近1.1亿旅客提供服务,全球员工达8.8万。
一个规模如此庞大的企业,谁会想到曾在2008年几乎濒临破产。
自2010年至今,信息技术成为东航转型变革的重要抓手。
从自动化、电子化、系统化,到数字化、智能化,东航已将数字化战略深深嵌入到企业内部和业务实践中去,取得了整个行业有目共睹的成绩。
IT带动新活力2009年,东航对自己重新进行了定位:航空公司也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公司,是航线网上海信息化65四新经济NEW ECONOMY络与信息网络的公司,信息化是航企运行的最高形态。
由此,东航真正开启了信息化发展之路。
从最初只有18名IT员工,到信息部人力资源配置1000多名员工、每年IT投入达20亿元,东航大力着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
在经历了各自为战的“唱山歌”、初具雏形的“大合唱”、协同突破的“交响乐”三个发展阶段后,东航的IT部门成功地从间的融合和对接。
班的可视化管控;实现了全岗位一线人员移动化操作,将信息化融入每一个业务节点,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以提升旅客服务为核心安全,是航空公司运营的重中之重;晚点,则是航空服务的最大痛点。
航班延误除了给旅客带来不便之外,每一分钟的延误都会带来近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大数据不断提升运行效率,从而减少延误,是航空公司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为此,东航的“机场运行沙盘”项目应运而生。
“机场运行沙盘”项目是2014年1月起由东航内部员工自主研发的智能决策系统。
东航信息部数据洞察部总经理戴鋆表示:“机场运行沙盘是指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把整个机场在运营时的飞机、停机位等进行智能控制和调配,从而提升整个机场的运行效率,减少延误。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f720d476eeaeaad1f33017.png)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又名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企业非财务报告的一种,起源于企业环境报告,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的健康成长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重视的时代,社会责任报告也得到重视。
并在2002 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第二代报告指南问世后逐步占据非财务报告的主导。
至2002 年,全球250 强企业中,52%都发布了独立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企业可以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增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
公司简介:首先,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前身,成立于1988年。
在2002年10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组建了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2004年12月15日,在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
目前成为中国资产最多、运输量最大的航空运输企业,企业有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现值资产总额359亿元人民币。
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公司品牌在中国五百强中排行榜中排名第36位,品牌价值已达287.33亿元。
其次是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发起设立,以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基础,联合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和重庆航空公司重组而成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
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的航空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分别在纽约和香港同步上市发行股票,2003年在上海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的航空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分别在纽约和香港同步上市发行股票,2003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企业注册资本是800356.70万元,有客机数量403量。
之后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6月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1997年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证券市场挂牌上市,是中国民航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a388bda336c1eb91a375de6.png)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公司的信息资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信息安全法律以及国际标准,结合行业、公司信息安全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信息资产及涉及信息资产的相关部门。
本规定中所称的信息资产包括但不仅限于:数据库和数据文件、系统文档、用户手册、培训资料、运行程序、存档信息、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和实用程序、计算机、通讯设备、磁介质(磁盘与磁带)、其它技术基础设备(供电设备、空调设备、防雷设备、消防设备、门禁设备)、人员、计算服务、通讯服务、网络服务等。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三条全员参与原则。
公司每位员工都应对维护信息安全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包括:(一)所有接触和使用公司信息资产的人员和机构都有责任保障信息资产的安全。
(二)信息系统的安全由使用信息系统的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维护系统的技术单位、部门共同承担,其中业务、管理部门作为资产的所有者拥有信息资产的管理责任和授权权利,而维护系统的技术单位、部门通常作为信息资产的维护者,在各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的授权下,承担各应用系统的管理、维护责任。
(三)各单位、各部门需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训,并作为长期进行的制度化工作之一。
第四条职权分离原则。
对角色和责任进行分类时要考虑互相制衡的机制,使一个岗位的员工无法破坏关键的过程,如业务操作权限和系统管理权限的分开;超级账号的操作与系统审计权限的分开;业务申请操作和业务审核操作权限的分开等;公司各单位各部门应在设定岗位、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或是具体安排人员时基于此原则,将信息安全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中去。
第五条“双人操作原则”。
对于重要计算机系统、网络和通信设备及相关区域的岗位,应安排两个拥有类似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共同工作,以降低单个关键人员操作失误或个人蓄意破坏而导致的风险。
我国航空货运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对策
![我国航空货运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42c5c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0.png)
我国航空货运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对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航空货运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航空货运业中,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关键因素,对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我国航空货运的信息化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
一、信息化发展状况1. 现状:目前,我国航空货运业信息化水平虽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处于落后状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部分企业的信息系统落后,存在着数据孤岛、信息闭塞的问题,信息无法共享和流通。
②运营管理仍然依赖人工。
在货物追踪、调度管理、订单处理等环节,仍然存在大量的手工处理,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
③信息安全风险较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日益突出,安全问题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④信息化投入不足。
一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
2. 发展瓶颈:我国航空货运业的信息化发展受到一些瓶颈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水平不足。
航空货运企业的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
②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管理模式陈旧,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③市场竞争激烈。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紧张、利润下降等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进。
二、发展对策1.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航空货运企业应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物流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
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流通,提高运营效率。
2. 推进自动化技术应用。
航空货运企业应大力推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航空货运操作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降低错误率,提高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航空货运企业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护企业和客户的数据安全。
四种精神是重造东航货运的必然要求 -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四种精神是重造东航货运的必然要求 -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a61e5e287375a417866f8f2b.png)
东航货运人发出践行“四种精神”最强音“四种精神”激励东航货运同仁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走过了东航货运历史上经营最困难、改革最繁重的2009年。
“四种精神”激励东航货运同仁谋定而动,自我加压,创造了东航货运经营的多个历史记录,实现了2010年生产经营开门红。
“四种精神”将继续感召东航货运同仁精诚团结、开拓进取,走过最关键的发展时期和快速变革时期,实现共同的愿景。
根据东航股党发【2010】93号文件有关发扬“四种精神”,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要求,中货航党委立即组织传达文件精神,并结合东航货运实际,制作了PPT宣贯材料和宣传板报,发出了《满怀信心,锐意进取,打好货运全年翻身仗》践行“四种精神”的号召,要求东航货运全体同仁为实现东航货运的共同愿景——“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引领者,世界航空货运业的有力竞争者”而不懈努力。
四种精神是我们重造货航的必然要求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战场要捕捉战机,市场要捕捉商机。
我们不能重蹈“醒得最早,起得最晚”的覆辙,抓住物流振兴,行业整合和两个中心建设的契机,继续发扬“白加黑”和“非常6+1”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与对手比拼,把失去的时间和份额抢回来。
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不怕有困难,就怕怕困难,方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企业历史沉重的包袱和自身常年积累的顽疾,我们要敢于挑战,知难而进,用自信、毅力与拼搏赢回属于我们东航货运人的尊严。
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我们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处在创新发展的时代。
僵化没有生路,守旧没有活路,创新才有出路。
建设创新型企业,学习型组织是我们在商海风云中立于不败的根本。
我们要全力投身于经营管理和服务产品的创新,重视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创新,形成其他航空公司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
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我们要推行“简单文化”,一句话说完的不说两句,能够直接说的不通过别人,能今天说的不等到明天,坦诚相待,功过是非,清清楚楚。
同时我们要倡导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要做埋头苦干的实干家,不做哗众取宠的忽悠者。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1db035f705cc1754270993.png)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摘要: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 现代化一流航空公司必须要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独特的服务品牌。
航空公司的综合实力、品牌形象、旅客的忠诚度和其他客户的吸引力都取决于服务质量的高低,从地面服务到客舱服务这个过程需要有完善的服务流程、完善的服务功能来吸引旅客,为旅客提供优质的飞行体验。
但是随着国际民航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国内高铁运输的迅速发展这对我国民航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要想挽回失去的客源市场,重新赢得旅客的信任,就必须要改善服务质量的品质、提升服务水平。
本文阐述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发展现状,并对东航客舱服务进行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旅客对于东航客舱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旅客对其的观点和看法,分析东航客舱服务存在的不足,对提高东航客舱服务质量,增加东方航空公司在业内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东方航空;客舱服务;餐食服务;客舱环境1 绪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了相应的要求,针对交通出行方面,人们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航空公司的服务提出考验,现代化一流航空公司必须要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独特的服务品牌。
航空公司的综合实力、品牌形象、顾客忠诚度和对其他客户的吸引力都取决于服务质量的高低。
从地面服务到客舱服务整个过程需要有完善的服务流程、完善的服务功能来吸引旅客,为旅客提供优质的飞行体验。
但是随着国际民航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国内高铁运输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民航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要想挽回失去的客源市场,重新赢得旅客的信任,就必须要改善服务质量的品质、提升服务水平。
[8]由于高铁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大量涌现,民航市场内忧外患,面对民航市场的激烈竞争,航空公司不断的改革创新,完善服务流程,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打造独特的服务品牌,吸引广大旅客,赢得旅客的信赖与忠诚。
中国民航走向世界的桥梁——GDS
![中国民航走向世界的桥梁——GDS](https://img.taocdn.com/s3/m/e43c453667ec102de2bd8966.png)
中国民航走向世界的桥梁——GDS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中国民航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住并开拓现有的市场份额,中国民航必须建立自己的销售体系和销售网络,利用最新的IT技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这样才能在国外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和集团的强烈冲击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中国民航总局决定,并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中国民航的全球代理人分销系统(GDS),责成中国民航计算机中心(简称CACl)具体承办,各航空公司共同完成,在现有航空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向酒店、旅游、租车等非航空业务拓展。
为此,于2000年4月7日,CACI与国内包括东航、南航、国航在内的20家航空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共同组建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信),全力建设中国GDS。
2001年2月7日,中国航信的股票在香港成功上市,总共募集资金12.75亿港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中国GDS的建设。
GDS概述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中文翻译为全球代理人分销系统,是大型的航空信息系统,是为代理人提供航空和旅游产品分销服务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服务系统的总称。
它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旅客需求多样化,由多家航空公司、旅游产品供应商形成联盟,集运输、旅游相关服务于一体,从航空公司订座系统(1CS)、代理人分销系统(cRS)演变和发展出来的分销系统。
进入90年代,GDS已经发展成为一大信息产业。
依托于原有民航销售市场和完备的整体性的商务信息数据源,为航空公司提供了诸如:常旅客系统、机上座位预订系统、市场导航系统、旅客值机系统和完备的数据分析依据。
此外,随着Intemet的日益普及,GDS已经通过互联网深入到千家万户,依托于开放平台,通过与旅游等领域商务运作,实现了民航和旅游等信息的整合,从而能够为出行者提供包括旅游线路规划、机票预订、酒店预订、网—亡支付等全方位的服务。
可以说,GDS已经成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GDS代表了未来航空乃至整个旅游销售市场的方向。
东航核心能力建设
![东航核心能力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9e96f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8.png)
东航核心能力建设
随着民航业的发展,东航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一直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乘客的期望。
东航的核心能力建设包括多个方面,涵盖了航空运营、服务质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东航在航空运营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
这包括航线网络的优化和扩展,提升航班准点率和航班正常运营率。
东航积极开拓新的国际航线,拓展航空网络,提供更多的航班选择给乘客。
同时,东航还加强了航班调度和飞行安全管理,确保航班的安全运营。
东航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乘客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东航加大了对服务质量的投入。
他们加强了乘客服务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东航还引入了先进的服务管理和评价体系,对服务进行监督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乘客体验。
东航还重视技术创新。
他们积极引进先进的航空技术和设备,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东航还加强了航空信息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技术创新,东航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东航重视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他们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
会和职业发展通道。
东航还加强了人才引进和外部交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和发展。
东航在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们通过航空运营、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提升了自身的核心能力。
东航将继续致力于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乘客的需求,推动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航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本报北京1月26日电(记者王小润通讯员张菁)东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在公司年初工作会上强调,信息化是航空公司现代化建设的龙头,信息化运输企业是航空公司发展的最高形态。
东航要成为规模网络型航空公司,需要全面提升公司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1月23日上午,东航召开信息化工作汇报
会。
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股份公司总经理马须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建中出席会议,会议由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养民主持。
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严振红分析了公司信息化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设和国内同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程度低、平台系统性能差、基础设施滞后等方面。
信息技术管理部, 规划发展部, 财务会计部, 采购中心、市场营销委员会、中货航和华东凯亚等单位就目前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展开充分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目标。
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一致认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迫切和必要的,大家表示有信息、有决心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股份公司总经理马须伦指出,要认真做好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尽快建立海外市场的分销系统、运价发布系统,提升整体市场的电子商务能力,大力开发网站B2C直销,开发呼叫中心电话支付功能,拓宽电子商务营销渠道。
要重视整合公司内部信息化管理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马须伦要求,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正视差距,快速赶上。
要变部门营销为公司营销和服务营销,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借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司运行模式的改变。
要立足现有信息化工作基础,在组织机构、人力、物力等方面,切实加大投入,通过积极努力,消除信息孤岛,优化资源组合,开发新的产品,提升公司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