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课件-分析和综合之定量(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社会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第二讲
测量、问卷设计和抽样
主要内容: 1、测量及其信度和效度; 2、问卷设计; 3、抽样及其方法。
一、测量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事物或现 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 来的过程。
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 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1、概念化
宗教虔诚 偏见 同情心 (每周去教堂的次数) (不雇佣女性做主管) (给东南亚海啸捐款)
构造效度 其他概念的准确程度
5、概念的操作化
操作化
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概 念
概念化
操作化
指标
操作化的方法
澄清与界定概念 概念定义的范围 决定一个定义
发展测量指标
列出概念的维度 建立测量指标
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度假
职业
住房
保险
夫妻权力
医疗
子女 食品
义工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1、调查研究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统计分析
定量
2、实验研究
实地实验 实验室实验
统计分析
定量
3、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 个案研究 统计资料分析 二次分析 内容分析 历史比较分析
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
4、文献研究
定量/定性 定性分析
3、社会研究的过程
选择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调查法
实验法
文献法
实地法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应用层
中间层
基础层
整群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 由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所有元素构成 的样本。
上海二手房区域价格
多段抽样
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 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社会科学研究定量方法第三章-讲义
尺度的变量离散程度的测量。四分位数: • 4、方差与标准差:只适用于定距变量。 • 5、离散系数与标准分数: • 离散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之百分比。 • 标准分数
第3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
• 一、列联表(交互分类表) • 交互分类:同时依据两个变量的值,将
所研究的个案分类。目的是将两变量分 组,比较两组的分布状况,以寻找变量 间的关系。
• 3、 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
二、统计分析的步骤和原则
• 统计分析的步骤:
• 1、 对应用统计分析的前提条件进行考察
• 2、 制定统计分析方案
• (1) 再次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 (2) 定义复合变量
• (3) 变量分组
• (4) 提出统计计算的要求并提出适当的统计方法。
• 3、 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
单变量统计描述
• 四、离中趋势分析 • 离中趋势: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 常用的测量指标: • 1、异众比率:非众数的各变量值的总频数在观察总数
中的比例。 • 2、极差:等于最大观察值与最小观察值间的差。是对
定序及定序以上尺度的变量离散程度的测量。 • 3、四分互差:Q = Q3 - Q1 是对定序及定序以上
双变量统计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相关:指两个变量间存在一种连带关系,
即当一个变量的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 变量的值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双变量统计分析
• 按照变量的不同测量层次对各种相关系数简单 介绍:
• 1、 定类变量——定类变量 用于测量两个定 类变量的相关系数,主要有Lambda 与Tau-y 两种。
• (1) 社会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资料的性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变量的测量层次
第3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
• 一、列联表(交互分类表) • 交互分类:同时依据两个变量的值,将
所研究的个案分类。目的是将两变量分 组,比较两组的分布状况,以寻找变量 间的关系。
• 3、 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
二、统计分析的步骤和原则
• 统计分析的步骤:
• 1、 对应用统计分析的前提条件进行考察
• 2、 制定统计分析方案
• (1) 再次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 (2) 定义复合变量
• (3) 变量分组
• (4) 提出统计计算的要求并提出适当的统计方法。
• 3、 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
单变量统计描述
• 四、离中趋势分析 • 离中趋势: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 常用的测量指标: • 1、异众比率:非众数的各变量值的总频数在观察总数
中的比例。 • 2、极差:等于最大观察值与最小观察值间的差。是对
定序及定序以上尺度的变量离散程度的测量。 • 3、四分互差:Q = Q3 - Q1 是对定序及定序以上
双变量统计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相关:指两个变量间存在一种连带关系,
即当一个变量的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 变量的值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双变量统计分析
• 按照变量的不同测量层次对各种相关系数简单 介绍:
• 1、 定类变量——定类变量 用于测量两个定 类变量的相关系数,主要有Lambda 与Tau-y 两种。
• (1) 社会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资料的性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变量的测量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_全套PPT_
社会研究方法
(二)
1、基础性课题 2、应用性课题
社会研究方法
三、课题选择的原则
1、价值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优势原则
社会研究方法
四、课题的来源
1、现代社会生活 2、个人经历 3、相关文献
社会研究方法
五、课题的明确化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清楚明确地陈述问题
社会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探索性研究和文献检索
社会研究方法
二、课程考查
• 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主要形式是课堂提问、师 生讨论、学生操作实践,每一堂课前会有提问,每一 章主要内容讲授后有思考题,在下一章讲授前回顾讨 论。在每一次具体方法讲述后,都由学生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实践,这两项工作的成绩将作为学生平时分的 主要依据。
社会研究方法
• 期中、期末进行两次书面闭卷考试,考试不一定 采用题目问答形式,也可采用出题让学生设计问卷、 研究提纲,撰写研究报告,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理论 建构、理论分析等形式。
社会研究方法
思考题: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哪些?它是如何
发展的?对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是什么?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社会研究方法
一 什么是社会?
1. 社会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与环境 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构成的基本 要素有:自然环境、人口、文化。研究社会的两条脉 络,一条横向的,一条纵向的。
社会研究方法
三、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 统计学方法的发展 • 心理学方法的发展 • 人类学方法的发展
社会研究方法
四、研究方式
1、统计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2、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科学范式、自然范式
社会研究方法
3、定量研究: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_图文
4. 假设(hypothesis):命题的常用方式,是一种可以通 过经验事实检验的,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是对命 题的操作化表达。
假设的陈述方式: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和函数式陈述。 假设的来源:常识、个人预感或猜测、现有调查资料、现有
理论。
假设演绎法: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的综合。 (1)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 (2)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
田野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解答这样一些问题:谁(who)、 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什 么(why)。
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等。
三、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 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 方法。试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 关系。
察的现象的理论; (3)从这种概括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
论; (4)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若被证实则接受,若
理论不能被检验证实,我们就需要修改原始的理论,进行新 的检验。前两个步骤是归纳,后两个是演绎。
三、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3)进行研究设计; (4)收集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 (7)得出结论; (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社会行为范式:以行为科学的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的社会行为 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主张用经验或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认为 事实范式过于抽象,限于宏观层次,而定义范式过于主观,限于微观 层次,强调对人外部行为的经验观察来认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假设的陈述方式: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和函数式陈述。 假设的来源:常识、个人预感或猜测、现有调查资料、现有
理论。
假设演绎法: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的综合。 (1)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 (2)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
田野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解答这样一些问题:谁(who)、 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什 么(why)。
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等。
三、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 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 方法。试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 关系。
察的现象的理论; (3)从这种概括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
论; (4)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若被证实则接受,若
理论不能被检验证实,我们就需要修改原始的理论,进行新 的检验。前两个步骤是归纳,后两个是演绎。
三、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3)进行研究设计; (4)收集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 (7)得出结论; (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社会行为范式:以行为科学的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的社会行为 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主张用经验或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认为 事实范式过于抽象,限于宏观层次,而定义范式过于主观,限于微观 层次,强调对人外部行为的经验观察来认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件-分析和综合之定量(统计)分析
表1.
学 历 小学以下 中学 高中 中专 大专 大学 硕士 博士 Missing Total
97年学历分布
人 1 72 44 13 52 58 4 7 49 300 数 Percent .3 24.0 14.7 4.3 17.3 19.3 1.3 2.3 16.3 100(n=300)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社会学-研究方法
分析和综合之定量(统计) 分析
所谓定量(统计)分析,就是对社会研究收 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计算、统计检验、分析 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科学推断,揭示 社会现象中所蕴涵的规律的一种方法。 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种类型。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 划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 析,前两者可称为初等统计,后者可称为高 等统计。
例:由单值分组求算术平均值
工人日产量(件) 工人人数(人) 工人人数比重(%)
10 11 12 13 14
合 计
70 150 380 150 100
800
8.75 12.50 47.50 18725 12.50
100.00
x1 f1 x2 f 2 xn f n xf x f1 f 2 f n f 9710 12.1375 800
④由组距分组资料求中位数 f f为次数)。 第一步:确定中位数所处位置,按 O 确定(
m
第二步:采用公式计算 上限法:用“以上累计”法确定中位数。
2
fm 下限法:用“以下累计”法确定中位数。 f S m 1 2 Me L i fm
其中:U是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L是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fm是中位 数所在组的次数,Sm+1是中位数所在组后面各组累计数, Sm-1是中位 数所在组前面各组累计数,i是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社会学研究方法11定量资料分析25页PPT
社会学研究方法11定量资料分析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Fra bibliotek。•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Fra bibliotek。•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社会学研究方法报告课件
2、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既包括带有实证性质
的一些方法,也包括非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具 代表性的有文献法、个案法、访谈法、观察法、 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等等。
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1)文献法。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间接观察方法。是应用科学方法寻找 历史资料、检验历史记录、研究社会变迁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它包括对历 史资料的收集、检验、分析等内容。 (2)个案法。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 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 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 (3)访谈法。是一种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之间面对面的接触,通过谈话, 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 (4)观察法。是调查研究者凭借直接的感知接触研究对象,并直接记录 与被研究者有关系和从研究目的来看有用的事实材料。 (5)问卷法。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要,拟成简明易答 的一系列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根据收回答案,进行统计处理, 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一般有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两种,前者是要求 答者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后者则是先把有关答案准备好,由答者从中选 择一项或数项他认为适当的答案即可。
二者优缺点
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各有其合理性。实证主义倡导社 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科学精神,这一点是值得肯 定的,但是过分强调实证方法甚至机械地照搬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无视社会学研究向的特殊性则是不可取的。 反实证主义看到实证主义的这一缺陷,正视社会学研究 对象及社会科学研究无可避免的主观性和价值关联,具 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在事实研究和价值判断方面做 出区别,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尤其是让 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发挥出它的科学价 值和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
社会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的一些方法,也包括非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具 代表性的有文献法、个案法、访谈法、观察法、 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等等。
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1)文献法。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间接观察方法。是应用科学方法寻找 历史资料、检验历史记录、研究社会变迁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它包括对历 史资料的收集、检验、分析等内容。 (2)个案法。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 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 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 (3)访谈法。是一种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之间面对面的接触,通过谈话, 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 (4)观察法。是调查研究者凭借直接的感知接触研究对象,并直接记录 与被研究者有关系和从研究目的来看有用的事实材料。 (5)问卷法。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要,拟成简明易答 的一系列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根据收回答案,进行统计处理, 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一般有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两种,前者是要求 答者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后者则是先把有关答案准备好,由答者从中选 择一项或数项他认为适当的答案即可。
二者优缺点
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各有其合理性。实证主义倡导社 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科学精神,这一点是值得肯 定的,但是过分强调实证方法甚至机械地照搬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无视社会学研究向的特殊性则是不可取的。 反实证主义看到实证主义的这一缺陷,正视社会学研究 对象及社会科学研究无可避免的主观性和价值关联,具 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在事实研究和价值判断方面做 出区别,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尤其是让 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发挥出它的科学价 值和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
社会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件-分析和综合之资料定性分析
先行情况 ABC ADE AFG 所以,A 可能是 研究对象 a a a a的原因
6
2. 定性分析方法
差异法
• 研究某一现象a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在一种 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在两种场合 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A不同,其他情 况都相同。那么这一不同情况A就可能是研究
研究对象 a —
7
2. 定性分析方法
契合差异法
• 研究对象a出现的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先行 情况A。研究对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没有这个 共同先行情况A,那么,A可能是研究对象a 的原因。 • 契合差异法所得出的结论于契合法相同。但是, 由于它结合了差异法,结论的可靠性有所提高。
4
2. 定性分析方法
契合法 完全归纳法 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 契合差异法 共变法 剩余法 枚举法 差异法
5
2. 定性分析方法
契合法
• 研究某一现象a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分别在 若干不同场合出现。在每个场合的先行条件中 只有一种情况(A)相同,其他情况都不同。 那么这一相同的情况就可能是研究对象a的原 因。表示为:
9
2. 定性分析方法
学校科技教育 实施 强化 减弱 学生科技素养 提高 提高加快 降低
所以,学校科技教育可能是学生科技素养提高的原因。
10
2. 定性分析方法
剩余法
• 某种复合现象abcd是由某一复合原因ABCD 引起的。已知BCD是bcd的原因,剩余部分 A和a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某种复合现象abcd是由某一复合原因ABCD引起的。 已知 B是b的原因 C是c的原因 D是d的原因 所以,A可能是a的原因。
解释和价值判断
3
2. 定性分析方法
(1)分析和综合
6
2. 定性分析方法
差异法
• 研究某一现象a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在一种 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在两种场合 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A不同,其他情 况都相同。那么这一不同情况A就可能是研究
研究对象 a —
7
2. 定性分析方法
契合差异法
• 研究对象a出现的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先行 情况A。研究对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没有这个 共同先行情况A,那么,A可能是研究对象a 的原因。 • 契合差异法所得出的结论于契合法相同。但是, 由于它结合了差异法,结论的可靠性有所提高。
4
2. 定性分析方法
契合法 完全归纳法 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 契合差异法 共变法 剩余法 枚举法 差异法
5
2. 定性分析方法
契合法
• 研究某一现象a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分别在 若干不同场合出现。在每个场合的先行条件中 只有一种情况(A)相同,其他情况都不同。 那么这一相同的情况就可能是研究对象a的原 因。表示为:
9
2. 定性分析方法
学校科技教育 实施 强化 减弱 学生科技素养 提高 提高加快 降低
所以,学校科技教育可能是学生科技素养提高的原因。
10
2. 定性分析方法
剩余法
• 某种复合现象abcd是由某一复合原因ABCD 引起的。已知BCD是bcd的原因,剩余部分 A和a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某种复合现象abcd是由某一复合原因ABCD引起的。 已知 B是b的原因 C是c的原因 D是d的原因 所以,A可能是a的原因。
解释和价值判断
3
2. 定性分析方法
(1)分析和综合
社会学研究方法部分课件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一)社会研究方法是科学方法
1.有关社会世界知识的来源(非科学的方法)
传统、权威、新闻媒体、个人观察
2.有关社会世界知识的来源(科学的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与上述来源相比,更具系统
性、结构性、组织性和科学性。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1) 主题:研究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 (2)社会研究的主题必须是有关社会的;
二、社会研究方式
1.什么是研究方式 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2.定量研究方式及子类型 3.定性研究方式及子类型
三、具体方法和技术
具体方法和技术,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 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 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不同的研究方式有不同的收集资料和分 析资料的方法和技术。
有的学者严格按照西方定义,认为社会调查方法仅指 survey research ,即量化研究方法。
(3)目前使用情况
学科意义上的社会研究方法 指适用于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survey research,
field work,experiment study, documentary study等。 在国内,这一概念仅应用于学术界;
有钱人终成眷属? 有情人终成眷属?
(2)判断回答一类问题:“是否应该”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无主观意识,研究准确程度高; 社会研究的对象有主观意识,达不到自然科学的准确 程度。
2.研究本身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性
有观察者时和无观察者时,被观察者的 行为、态度一样嘛?
归纳:在描述基础上提出一 些概念并组织概念(理论构建) 。
社会科学研究定量方法PPT课件
• 2.查表法。查随机数表,确定从总体中所抽取个体的号码,则号码所对 应的个体就进入样本。随机数表可随意从任何一区、任何一个数目开始, 依次向各个方向顺序进行。
• 3.计算机造数法。用电子计算机编造随机数程序,把随机数作为总体中 抽出个体进入样本的号码。
•
上述三种抽样方法是基本抽样方法,它虽然最符合随机原则,随时可
等距抽样,对称等距抽样和循环等距抽样三种。这种方法与简单随机抽样
相比,方便、易学、易做,当总体按一定顺序排定后,第一个样本一经确
定,其他样本也随之确定。但是,这种抽样方法在名单排列中,如果存在
周期性部分,则会造成偏差。因此,在等距抽样间距确定以后,选择起点
时,应根据掌握的信息,尽量避开总体可能存在周期的点。
第21页/共48页
• 系统抽样具体方法如下: (1)设总体共有N个单位,现需要从中抽出n个单位作为样本。
先将总体的N个单位按与总体特征标志无关的标志进行排队。 •
(2)确定取样间隔,将N划分为n个单位相等的部分,每部分 间隔为
•
(3)决定起点,抽样起点的选定有多种方式,通常是在第一部
分顺序为1,2,3,…,i…,K个单位中随机取一个单位i作为抽样
样本。 • 3.最优分配。既考虑到各层的单位数的多少,又考虑到各层的离散情况。 • 由于同质性总体比异质性总体抽样误差小,因此,分层抽样的方法,可以
得到更大程度的代表性,同时,还可以减少抽样误差。但此法的分层标准 不易掌握,手续较繁。
第25页/共48页
• 分层抽样的具体方法如下: 设总体由N个单位组成,现在需要抽取出一组容
• (2)决定起点R=(K+2)/2=(12+2)/2=7,即决定从 第一部分的第7号单位作为第一个样本。第二个样本为 7+12=19号单位;如此类推,抽出的15个样本为: (7),(19),(31),(43),(55),(67), (79),(91),(103),(115),(127), (139),(151),(163),(175)。
[法学]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PPT课件
达成共识
数学思想
具体观测 归类提炼
1
社会经 济地位
2 与一定的 教育水平 和收入水 平对应的 社会位置
3 教育水平 收入水平
4
工资 奖金 兼职 礼物
5
体制内收入 体制外收入
2021
H
L
17 J U
一、如何细化研究内容?
文献综述 概念操作化
命题 操作化
研究假设 理论框架 调查问卷
含义:把抽象的命题变为可测量的命题。或,对概念关系的操作化。
➢ 相关分析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 种统计方法。
➢ 事物之间有相关,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 仅是伴随关系。但如果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 则两者必然相关。
2021
H
L
28 J U
第3讲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二、相关分析的分类
1、按相关的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 阅读→摘要→批判
• (4)文献搜集的6个步骤
• 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宽泛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
研究问题→进一步查阅更为专业的文献→进一步明确研究
问题→查阅近期专题文献和经典文献
H
L
2021
15 J U
一、如何细化研究内容?
文献综述
概念 操作化
命题操作化 研究假设 理论框架 调查问卷
达成共识
文献综述 概念操作化 命题操作化 研究假设
理论 框架
理调论查框问架卷
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 《社会学研究》2002.4
自变量
多元回归分析
因变量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其它控制变量
党员
网络资源 教育 职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件-分析和综合之资料的整理
适用性审查:考察资料是否适合分析与解释。
• 主要包括:
– 资料的分量是否合适 – 资料的深度与广度如何 – 资料是否集中紧凑 – 资料是否完整
1. 定性资料整理
(2)定性资料分类
• 资料的分类:分类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繁杂 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 供依据。
(3)定性资料汇总和编辑
– 对回答进行分类; – 建立回答类别与变量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2. 定量资料整理
资料的登录
• 登录:是将编好码的问卷资料过录到资料卡片 上去,以便于将它们输入到计算机磁盘等存储 设备上去。
– 个案登录:将各个调查对象的全部数据资料以 编码的形式记录在一张张卡片上,即建立个案 档案。 – 总体登录:将所有调查对象的全部数据记录在 一张资料卡片上,这种方法适用于为电子计算 机处理作准备。
• 汇总和编辑就是在分类以后对资料按一定的逻 辑结构进行编排。
2. 定量资料整理
(1)资料的审核 (2)资料的分类和编码 (3)资料的登录 (4)资料的汇总
准确性
完整性 真实性 一致性
个案登录
总体登录
2. 定量资料整理
资料的分类(分组)和编码
• 分类和分组:都是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研究 对象的某些特征,将资料分门别类,使繁杂的 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 供依据。 • 分类适用于全部调查资料,分组只限于数量化 的统计资料(分组也被称为统计分组或统计分 类)。
社会学-研究方法
分析和综合之资料的整理
1. 定性资料整理
定性资料整理过程
定性资料审核
定性资料分类
定性资料汇总和编辑
1. 定性资料整理
(1)定性资料审核
• 主要包括:
– 资料的分量是否合适 – 资料的深度与广度如何 – 资料是否集中紧凑 – 资料是否完整
1. 定性资料整理
(2)定性资料分类
• 资料的分类:分类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繁杂 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 供依据。
(3)定性资料汇总和编辑
– 对回答进行分类; – 建立回答类别与变量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2. 定量资料整理
资料的登录
• 登录:是将编好码的问卷资料过录到资料卡片 上去,以便于将它们输入到计算机磁盘等存储 设备上去。
– 个案登录:将各个调查对象的全部数据资料以 编码的形式记录在一张张卡片上,即建立个案 档案。 – 总体登录:将所有调查对象的全部数据记录在 一张资料卡片上,这种方法适用于为电子计算 机处理作准备。
• 汇总和编辑就是在分类以后对资料按一定的逻 辑结构进行编排。
2. 定量资料整理
(1)资料的审核 (2)资料的分类和编码 (3)资料的登录 (4)资料的汇总
准确性
完整性 真实性 一致性
个案登录
总体登录
2. 定量资料整理
资料的分类(分组)和编码
• 分类和分组:都是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研究 对象的某些特征,将资料分门别类,使繁杂的 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 供依据。 • 分类适用于全部调查资料,分组只限于数量化 的统计资料(分组也被称为统计分组或统计分 类)。
社会学-研究方法
分析和综合之资料的整理
1. 定性资料整理
定性资料整理过程
定性资料审核
定性资料分类
定性资料汇总和编辑
1. 定性资料整理
(1)定性资料审核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堂PPT)
假设检验 观察
解释,工具, 尺度,抽样
18
一、理论建构的过程
1、从观察到经验概括 2、从经验概括到理论
.
2021/4/25
19
二、理论检验的过程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2、运用逻辑推演从理论推导出 一组理论命题
3、运用经验推演将理论假设转 述为具体的研究假设
4、收集有关的资料
5、整理与分析资料
2021/4/25 6、检验与评判理论
20
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 第二节 选题的பைடு நூலகம்准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 第四节 文献回顾
2021/4/25
21
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 2、创造性 3、可行性 4、合适性
2021/4/25
22
研究问题明确化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问题
人文主义 方法论
主张用理解等主观方法来说明具 体的社会历史事件。
2021/4/25
11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关于社会 规律性
如何认识 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受一定 社会历史事件是独特
的规律支配
的,无规律可循
宏观研究、整体 认识、客观检验
微观研究、个体 认识、主观判断
如何分析和 解释社会现象
2021/4/25
25
三种不同目的的研究类型的特征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对象规模 抽样方法 研究方式 分析方法 主要目的 基本特征
2021/4/25
5、《社会学方法》[法]布东,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21/4/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表:表示被说明的事物及其统计指标和数 值的表格。
▪ 统计表的种类
• 按总体分组的情况分:
– 简单表(P272表11-10) – 分组表
»单项分组表(P269表11-6) »组距分组表(P269表11-7)
– 复合表(又称交互分类表)
»P271表11-9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条形图
线性图
饼形图
直方图
折线图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条形图
•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直条的高低或长短来表 示各项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
• 根据条形图表现统计资料内容的不同,条形图 又分为单式条形图、复式条形图和结构条形图。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饼形图
• 饼形图通常是以圆形面积或以圆内各扇形面积 的大小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
▪ 频率分布表:是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相对数量 分布。它十分便于不同总体和不同类别之间的 比较。
表1. 97年学历分布
学历 小学以下
中学 高中 中专 大专 大学 硕士 博士
Missing Total
人数 1 72 44 13 52 58 4 7 49
300
Percent .3
24.0 14.7 4.3 17.3 19.3 1.3 2.3 16.3 100(n=300)
1. 描述统计
▪ 描述统计主要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 类和简化,描述数据的全貌以表明研究对象的 某些特性。
▪ 描述统计包括数据的初步整理,数据集中趋势 和离散趋势以及相关系数的度量等方面。
▪ 描述统计的目的在于使杂乱无章的数据更清晰 直观地显示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利于进一步分 析。
1. 描述统计
社会学-研究方法
分析和综合之定量(统计) 分析
所谓定量(统计)分析,就是对社会研究收 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计算、统计检验、分析 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科学推断,揭示 社会现象中所蕴涵的规律的一种方法。
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种类型。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 划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 析,前两者可称为初等统计,后者可称为高 等统计。
(2)集中趋势测量
▪ 众数
•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定性数据可以存在众数。 –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
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例
– 对于某些数据而言,例如均匀分布,并不存在 众数。
»如,原始数据: 10 5 9 12 6 8 – 对于某些数据存在两个或多于两个的众数。
98年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6% 8%
14%
41%
5% 5%
11%
10%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 医疗保健 交通和通讯 文化教育 居住 杂项商品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直方图
• 直方图是由紧挨着的长条构成的,与条形图不 同的是,它的条的宽度是有意义的,实际上它 不是用长条的高度而是用长条的面积表示频率 的大小,长条的纵轴高度表示频率密度(频率 密度=频率/组距),长条的宽度表示组距。
河南省一些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 描述统计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2)集中趋势测量 (3)离散趋势测量
(2)集中趋势测量
▪ 集中趋势分析:是从一组数据中抽象出一个代 表值,以代表现象的共性和一般水平。
▪ 除可以说明某一社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的 一般水平外;集中趋势还可以对不同空间的同 类现象或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状态进行比较; 以及分析某些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频数分布表的作用:
– 简化资料。将调查得到的杂乱的原始数据,以十 分简洁的统计表反映出来.
– 清楚地了解调查数据的众多信息。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频率分布(Percentages Distribution):是一组 数据中不同取值的频数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 情况。这种比率在社会调查中经常是以百分比 的形式来表达。
80
90 95 100
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折线图
成绩(分)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线性图
• 线性图: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图,可以表明事物的发展规律、总体单位的分 配情况、揭示事物间的依存关系或表明计划执 行的进度。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49年 1952年 1978年 1980年 1990年 1997年 1998年
»如,原始数据: 25 28技术 (2)集中趋势测量 (3)离散趋势测量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频数(Frequency) :也称为次数,它是指分布 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
▪ 频数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是指一组 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它一 般是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表达。
▪ 统计表的结构
• 从外表形式上看,统计表由表号、总标题(上 端中部)、横行标题(左端)、纵栏标题(表 上方)、指标数值、注释和资料来源等要素组 成。
• 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 P271表11-8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
• 统计图是利用统计资料绘制成的几何图形或具 体形象,它可以从数量方面显示出研究对象的 规模、水平、结构、发展趋势和比例关系,是 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数
20
18
15 15
10 10
5
5
2
0
60
70
80
90
100
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布图
成绩(分)
(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折线图
• 折线图是用直线连接直方图中条形顶端的中点 而成的。当组距逐渐减小时,折线将逐渐变为 平滑,趋向为曲线。
人数
20
18
15 15
10 10
5
5
2
0
0
60
70
▪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2)集中趋势测量
▪ 众数
•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即频数最高) 的那个数值,用 Mo 表示。
• 适用条件:只有集中趋势明显时,才能用众数 作为总体的代表值。
• 例:有16例高血压病人的发病年龄(岁)为: 42,45,48,51,52,54,55,55, 58,58,58,58,61,61,62,62, 试求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