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第4节常见的动物2.4.2常见的脊椎动物课件新浙教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考纲要求: 列举有代表性的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重要提示: 1.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各有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 各类生物都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和习 2. 两栖的本质含义是指在一些生物一生的生长过程 生长发育在水中进行,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上或水 主要用肺呼吸。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归纳提升] 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 脊椎动物。故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 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lose your mouth. 3. Touch your nose. 4. Touch your mouth. 5. Touch your face. 6. Clap your hands. 7. Touch your eyes.试题分析:∵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对 称轴在y 轴右边 ,∴b> 0,∵ 抛物线 经过原 点,∴c =0,∴a﹣b+c <0;∵ x=1时 ,y>0 ,∴a+ b+c>0 ,∵c= 0,∴a+b>0 ; (1)当对称轴时,, ===, == =, ∵a<0,∴,∴m<n. (2)当对称轴时,, ==, == =, , ∵a+b>0,∴﹣2(a+b)<0,∴m< n. 综上,可得m<n. 8. Wave your arms. 9. Shake your body. 10. Stamp your foot. III. Listen and tick.(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恰当的 图片) 1. Look at my arm. 2. Look at me. This is my ear. 3. Look at my hand. 4. Look at my face. 5. This is my mouth. 6. This is my body. 7. Look at my eyes. 8. This is my foot. IV. Listen and circle.(听录音,圈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1. Look at my head. 2. Look at me. This is my nose. 3. I have a red mouth. 4. Look at my eyes. 5. Shake your body. 6. This is my head. 7. Look at me. This is my mouth. 8. Look at my legs. 9. I have a head. 10. I have a ear . V. Listen and circle.(听单词,圈出单词的首字母) 1. gift 2. foot 3. elephant 4. ice-cream 5. hand 6. ant 7. dog 8. cat二、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内容 ,每小 题念两 遍。(1 0分)
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二歧分类)——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C
无脊椎动物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 脊椎动物大约有万种 无脊椎动物则约有120万种 因此大自然中的动物大部分属于 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单细胞) 草履虫、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水螅、水母、珊瑚虫等
无 扁形动物: 涡虫、血吸虫等
脊 线形动物: 蛔虫、蛲虫等
常见的动物 第2课时
复习回顾
脊椎动物
动 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
如何鉴定生物的种类呢? 四、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平行式检索表。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用母乳哺育幼儿
体外没有毛 皮,卵生
哺乳类 体外长有光泽的
羽毛,体温恒定
体外无羽毛, 体温不恒定
哺乳类
体外长有光泽的 羽毛,体温恒定
体外无羽毛 ,体温不恒
定
鸟类
表皮干燥,呈鳞片 状,在陆地上产卵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爬行类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 吸。成体生活在陆上或水
生活在水中,用鳃 呼吸,无四肢,用
中,用肺呼吸,有四肢 鳍划水,有鳞片
两栖类
鱼类
二歧分类检索法 检索框架图形象直观。但占篇幅较大。
身
头部
一对触角 一个口器 触角
翅
体 分
胸部 两对翅 三对足
节 腹部
口器 足
新知讲解
3、 发育类型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
如各种甲虫、蝶、蛾、蜂类。
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和成虫。 如蝗虫、蜻蜓、蟋蟀。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章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特征(如蜗牛)非生物(如木茶几)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不能生长需要摄取营养物质不需要营养物质能进行呼吸不能进行呼吸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不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二、观察蜗牛: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4.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5.蜗牛的活动和生存环境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第2节: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胡克发现了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_细胞壁__,细胞的大小一般是几微米~几十微米。
2、_显微镜__的发明让发现细胞成为可能。
3、德国科学家_施旺_和施莱登_在总结前人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__细胞_所构成;4、细胞学说主要内容: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细胞_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_的单位;③细胞是由_细胞分裂_产生的。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第4节常见的动物2.4.4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课件(新版)浙教版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第4课时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主要特征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代表动物 蛲虫 章鱼
线 身体细长呈________ 形,不分节 蛔虫
身体柔软,有________
蜗牛
棘皮动物
棘皮 身体无贝壳,体表有________ 突
海洋 中 起,全部生活在________
低等的动物。
4.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第4课时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
单 ________ 细胞生物,一个生物
代表动物 草履虫 形虫 水螅 涡虫 虫 蚯蚓 水蛭 水母 血吸 变
一个 细胞 个体就是________
同一个 开口,身 摄食和排泄________ 辐射对称 体__________ 同一个 开口, 摄食和排泄__________ 背腹扁平 身体____________ 体节 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______
[情景展示 ]
第4课时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问题探究
] 结合图片内容,怎样鉴别无脊椎动物?
[思考交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内部器官和外界环境,是节肢动物的支撑系统和保护系统;
脊椎动物的骨骼分布在体内,主要起支撑作用。
第4课时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新知学习
新知一 无脊椎动物
脊椎骨 的动物。 1.无脊椎动物是体内没有__________ 120 2.地球上现有无脊椎动物约________ 万种。 八 原生动物 是最 3.无脊椎动物主要有________ 个类群,其中__________
(浙教版)最新七年级科学上册精品课件:2.4 常见的动物(2)二期分类检索表、无脊椎动物

蜕 皮 现 象
头部:
昆 虫 身
两对翅 胸部
三对足
体
腹部
触角
口器
足
③发育类型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如各种甲虫、蝶、
蛾、蜂类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如蝗虫、蜻蜓、
在玩 “猜你喜爱的脊椎动物”的游戏
中,同学是通过不断提问,得到“是”或
“不是”的信息来推测对方喜爱的动物的
动物
类别,这里实际上就是一种二歧分类
有无脊椎骨
的思想,一类生物,总是可以通过找
到一对或者几对相对性状(特征)进 脊椎动物
行分类,例如:
有无毛皮、卵生
或胎生
无脊椎动物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用母乳哺育幼儿
框架图
呈 现
相互转化
文字检索表
1 原生动物
特点: 只有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动物
代表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等
变形虫
草履虫
太阳虫
2 腔肠动物
特点: 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 代表动物:海蜇、水螅、海葵、水母、珊瑚虫
海蜇
海葵
水母
水螅
注意: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因此珊瑚不是生物。
3 扁形动物
特点: 有口,无肛门,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代表动物: 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蟋蟀
④与人类关系:根据是否对人类有益分为益虫和害虫。
益虫: 螳螂 蜻蜓 蚕蛾
害虫: 蟑螂 苍蝇 蝗虫
七星瓢虫
蚜虫
蝼蛄
蚊子
3 课堂小结
动物
2.4常见的动物第3课时无脊椎动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基本概念。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椎的动物,它们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维持生态平衡、提供食物链的基础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无脊椎动物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环节动物在土壤中活动有助于土壤通气和水分的保持,而软体动物如蜗牛和贝类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分解者角色。
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无脊椎动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无脊椎动物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无脊椎动物的奥秘。
(4)进行学术研究:对无脊椎动物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学术研究,如调查校园内的无脊椎动物种类和数量,学习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描述你最熟悉的一种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答案:略
2.分析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4)学生对复杂无脊椎动物结构的理解和描述:如环节动物的环带结构、软体动物的贝壳形成等。
(5)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和描述:如节肢动物的蜕皮现象、棘皮动物的繁殖方式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无脊椎动物的兴趣,如“无脊椎动物有哪些特征?”
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4节: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表格式)

浙教版七上科学§2.4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课题 2.4 生物的分类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七上教材分析本课时选自新浙教版七上第二章第4节生物的分类,这是在学习了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的基础,对生物进行一个初步分类。
所以是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高度概括;对生物分类的内容较为抽象,讲起来费劲,学起来费力,学生也不容易弄懂。
本课时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因此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生物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本节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方法,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分类的过程、清晰生物分类的方法,从而列举出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分类实际上就是对生物的物种进行归类,分类等级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这也为后续学习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意义等奠定基础,所以本课时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分类的意义,理解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运用二歧分类法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根据检索表辨认生物;科学思维:理解并尝试使用二歧分类法对生物进行分类;探究实践: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发展表达和交流能力,提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能力;态度责任:参与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树立分类的意识。
重点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生物分类的单位难点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填空导入: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有几百万种,其中一百多万种动物、几十万种植物,在我们周围还存在着种类和数量更为惊人的微生物。
数目如此庞大的生物种类,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识别和研究它们呢?导入新课讲授新思考讨论: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各种物品,如何快速找到我们所需的物品?1)为了尽快找到所需的衣服,你一般会怎么存放衣物?参考:分类存放2)学校图书馆有上万册藏书,这些书籍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的?参考:分类摆放3)到超市去购物时,如果你要在较短的题意里购买到如图所示购物单上的物品,该采用什么方法?参考:①先将购物单中的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洗衣液和肥皂为一类,筷子和汤匙为一类,笔、圆规和文件夹为一类,话梅和薯片为一类;梨为一类。
专题2.4.3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4-3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目录 (1) (4) (5) (7) (11)一、无脊椎动物的分类1.原生动物:体形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
2.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的多细胞动物,有口无肛门,全部水生,如水媳、水母。
3.扁形动物: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大多雌雄同体,如血吸虫、涡虫。
4.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有口无肛门,如蛔虫、蛲虫。
5.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有口有肛门,如蚯蚓、水蛭。
6.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如蜗牛、河蚌、田螺。
7.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如蜜蜂、蜘蛛、螃蟹等。
8.棘皮动物:体具棘皮且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如海星、海胆、海参等。
节肢动物的足和触角都分节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有的退化为内壳【知识拓展】节肢动物的类型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常见的有以下四类:(1)昆虫类:如蝗虫、蜜蜂、蝴蝶等。
(2)甲壳类:如虾、蟹等。
(3)蛛形类:如蜘蛛、蝎子等。
(4)多足类:如蜈蚣、马陆等。
【知识拓展】蚯蚓的呼吸: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渗进体壁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呼吸过程如图所示。
二、昆虫1.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的一类,也是地球上成员最多的一个家庭,现有100多万种。
2.昆虫的特征:体内无骨骼,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
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
【重要提示】①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不能随动物一起生长,所以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②昆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其胸、腹部的气门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③蜘蛛属于节肢动物,但不属于昆虫,即昆虫仅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4节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同步练习题1.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2.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都是生活在水中
3.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具有贝壳 B.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C.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 D.运动器官是足
4.河蚌虽然身体柔软,但它的外表有贝壳保护,因此它属于( )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扁形动物 D.鱼类
5. 下列关于昆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昆虫的翅与足都长在胸部 B.身体的外骨骼可保护内部器官C.身体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所有的昆虫都能飞行
6. 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④
7. 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A.外套膜B.外骨骼C.荚膜D.外表皮
8. 在一个夏日的夜晚,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大会组委会不应请下列哪种动物( )
A.蟋蟀 B.蜈蚣 C.蝴蝶 D.苍蝇
9. 无脊椎动物包括()
A.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等
B.鱼类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动物、哺乳类动物等
C.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D.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动物等
10. 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血蛤、海蜇、对虾、石斑鱼等,它们分别属于()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11. 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A.体表外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12. 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13. 以下关于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属于环节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
B.昆虫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人们应当研制更有效的杀虫剂以消灭它们
C.昆虫不仅体内有支撑身体的骨骼,在体表还长着保护身体的外骨骼
D.昆虫的种类数量在动物界中是最多的
14. 自然界中的动物大部分属于无脊椎动物,约________种。
它们体内都没有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个类群,其中最低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
15.蛤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蚯蚓属于____________动物。
16. 大部分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其中:
(1)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如草履虫。
(2)身体最柔软、有贝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河蚌。
(3)身体细长,有许多体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蚯蚓。
(4)身体线形,不分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蛔虫。
(5)消化管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的是_______________,如血吸虫。
(6)消化管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的是_______________,如水母。
(7)身体和足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的是__________,它也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类群。
17.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有约100万种,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
昆虫体表有________,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有些昆虫对人类有益,如_________,有些会危害人类的健康或动植物的生长,如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昆虫,请根据以下检索表,写出图中各动物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_。
19.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了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三个标签。
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的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
然后在3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长状况相同的蚯蚓。
观察一段时间后:
(1)瓶___________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20. 很多网友都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帖子,提醒大家不要再吃小龙虾了,那么小龙虾究竟是什么呢?
(1)小龙虾属于_________。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棘皮动物
(2)小龙虾是否如网上传言爱吃腐烂性食物呢?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七年级“未来科学家”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制订计划。
④设计实验并实施(如图所示)。
做一个Y型的迷宫,A侧放新鲜鱼块,B侧放腐败鱼块,经过几百次观察,发现小龙虾99%取向于新鲜鱼块。
⑤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探究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3 ABABD DBBCA CBB
14. 120万脊椎骨8原生
15. 软体环节
16. (1) 原生动物
(2) 软体动物
(3) 环节动物
(4) 线形动物
(5) 扁形动物
(6) 腔肠动物
(7) 节肢动物
17. 外骨骼头胸腹螳螂蝗虫
18. 菜粉蝶蝗虫棉铃虫果蝇
19. (1) 乙湿润的体壁
(2) 水分乙
(3) 光
20. (1) C
(2) 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吗
小龙虾爱(不爱)吃腐烂性食物
小龙虾不爱吃腐烂性食物
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