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生物的主要类群 (2)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第二节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第一课时鱼课时目标1.能够区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归纳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4.知道鱼类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鱼类的合理捕捞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
学习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学习难点:鱼类的呼吸特点。
课时活动设计复习前面已经学过的无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引出脊椎动物的类群。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出示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图片。
教师讲解: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鱼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鱼类的多样性。
探究鱼的呼吸特点。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鱼鳃鲜红,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每一片鳃由又多又细的鳃丝构成。
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鱼离开水后,鳃丝黏结在一起,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鱼会窒息死亡。
探究鱼的外部形态,认识鱼的身体结构。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小鱼在水中游动时遇到的阻力。
探究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下列问题:①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②有人说,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③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④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分析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总结出鱼的主要特征,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②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融入了人类的文化;③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我国于1986年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目前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
二 合作交流,一探究竟
5.鱼的侧线有什么作用?
鱼类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侧线有感知 水流方向和水压的作用。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 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 合作交流,一探究竟
鸟类—观察家鸽
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胸肌发达;骨薄、愈合中腔等。
观察家鸽的体形、翼、羽毛、骨骼标本。
1.家鸽的体形是怎样的?流线型,可减少空气阻力。 2.家鸽翼羽和尾羽的排列有何特大点型?正羽,扇形排列。 3.家鸽的骨骼、肌肉各有什么特有点龙?骨突,胸肌发达。 4.家鸽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其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二 合作交流,一探究竟
哺乳动物---观察家兔
1.家兔的体毛具有什么作用?
具有保温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2.胎生、哺乳对家兔的繁殖有什么意义? 胎生、哺乳,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强对陆 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3.家兔的门齿、臼齿各有什么作用?这与它的生活 习性有什么关系? 家兔的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与其以植物为食相适应。
青蛙必须在水中产卵,幼体在水中完成发育;成体既可 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鳄鱼在陆地上产 卵,幼体在陆地上完成发育;成体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也可以生活在水中。
3.思考课本89页第二题。 (1)不正确。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不属于昆虫。 (2)青蛙的体温不恒定,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就会冬眠。 (3)坚决反对。我们应关爱动物、保护人类的朋友。
鸟类—观察家鸽
【七上济南版生物】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教案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基础知识全解】考点1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鱼类(1)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①外形:鲫鱼身体呈梭形,可减少游动时的阻力。
②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两面敌人发现。
③鳍:游动时各种鳍相互协作。
④鳃盖:保护鳃,鳃是鱼在水中的呼吸器官。
鱼口与鳃盖交替张合,水由口流入、由鳃盖后缘流出,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气进入鳃丝内的毛细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⑤体表:体表有鳞片和粘液,能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⑥侧线: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⑦鱼的脊椎由多块脊椎骨构成的,其功能是对身体起支撑作用。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例1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市重要的养殖鱼类,对四种鱼叙述错误的是( )A.体表覆盖鳞片,用鳍游泳B.属于恒温动物C.靠鳃呼吸,鳃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都是淡水鱼类2、两栖类和爬行类(1)青蛙和鳄鱼的比较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更适应陆地干燥的生活,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辅助呼吸。
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生物。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其卵有坚韧的卵壳,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4)变温动物概念:体温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动物主要种类: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例2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幼体不但在形态上像鱼,在内部结构上与鱼也比较一致B.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例3 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下列哪项不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A.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B.用肺呼吸C.在水中产卵D.卵有坚硬的卵壳知识点二鸟类和哺乳类1、鸟类(1)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①体形: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羽毛有保温和保护作用;③前肢:变成翼,翼和尾上都有若干排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适于运动时产生动力;④骨骼: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比较长的骨内部大多是中空的,这样的骨既轻便又牢固,利于飞行。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一、、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 、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 、观察家兔的形态结构,知道家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3 、了解家鸽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重点)4 、能阐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 5、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6 二、重点难点、观察家兔的形态结构,知道家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重点:、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 、能阐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1难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三、教学准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有关哺乳动物的图片,课件四、引入新课,但是它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鱼、乌龟、蜥蜴、蛇等,它们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动物们又有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是什么呢?积极回答,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探究新知观察鲫鱼下列观察内容。
页图片,并完成80【温馨提示】观察时结合课本.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体表。
1 1这种体色与水生比较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观察鲫鱼的体色,:体色(1) 环境有什么关系?)体形:观察鲫鱼的身体呈什么形态?想一想,这种体形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2(你知道鲫鱼的体形特点,在仿生学方面有什么应用吗?讨论::体表(3) 、观察鳞片的分布,想一想,鳞片有什么作用?鳞片上的侧线有什么作用?a、用手摸摸鲫鱼的体表,细心体会一下,感觉如何?想一想,这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b 观察鲫鱼的鳃:2.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的开闭规律,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同时张开或闭合?(图片其他(1) 鱼类)总结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与水中生活的关系观察结论观察内容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梭形体形不易被水上和水下的背面颜色深,腹体色敌人发现面颜色浅减少运动起保护作用,鳞片上呈瓦状排体表列,有粘液时的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测定方向的作用条背鳍、胸鳍、腹鳍运动器官鳍、臀鳍、尾鳍呼吸器官红色,呈弓形鳃除了鲫鱼外,你还知道哪些鱼类?鱼的种类多媒体展示:常见的鱼类图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速记清单】(解析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考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2.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考点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水母、珊瑚和海葵等。
(3)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4)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3)代表动物:涡虫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大多体长I ~1.5厘米,背腹扁平。
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4)生活方式: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线虫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3)代表动物:蛔虫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4.环节动物(1)结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3)代表动物:蝗虫①身体分节:蝗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
②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蜕皮。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2-2-1(2课时)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设计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四:
综合建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无脊椎动物有了哪些更深刻的认识?有什么收获?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
回顾、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
学生自己总结、提出疑惑,利于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板书设计
活动评价:教师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老师要对学生及时进行点评和鼓励。
小组积极合作
思考问题并回答
小组分组合作
观察蝗虫身体的分部情况
分小组回答
进而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查资料,咨询等方法探究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认真观察,进行总结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动物的主要特征。
4、演示几种昆虫标本,重点观察蝗虫的特点。
5、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昆虫与人类关系非常密
切?举例说明。
活动策略:
1.活动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活动教学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
2.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相结合的策略。
2、通过视频、资料的学习,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学会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索和收集,学生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动物类群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PPT课件(初中科学)25)
谢谢
②A、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A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能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B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点 加碘液变蓝色。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③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情势从叶 片的④气孔散发出来,遇塑料袋壁凝结成水滴。 答案:(1)双;该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叶脉是网状脉(花的基数是5); (2)根毛;(3)①A;②;A不变蓝,B变蓝;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③ 蒸腾;④。
殖
1.身体呈纺锤形,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方
式 2.身体表面覆有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既可以保
护身体,又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 3.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侧线
与神经相连,起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卵生
运动器官: 鳍
呼吸器官: 鳃
控制身体上浮或下沉的器官: 鱼鳔
两栖类
两栖类是由古代鱼类逐渐进化来的,同时它又是陆生动物的祖先。
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课件
知识网络
动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和真菌 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
细菌 真菌 的方法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生物分类 的单位
制作检索表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鱼类
草鱼
鱼类是毕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生
它们都具有一系列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特征:
真菌
真菌有十几万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放
了几天的食品上有絮状物,腐烂的水果上有霉斑,这些都
霉菌 是有
生长的缘故。我们吃的面包、馒头为什么会如
此松软,这是酵母菌的作用。
七年级上科学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3、无脊椎动物中除了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外,其余均为多细胞动物。
类群生活环境结构体温生殖方式常见动物皮肤及其附属物附肢呼吸器官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鳍鳃变温卵生鲫鱼、草鱼等两栖类幼体:水中成体:水中+陆地皮肤裸露无鳞片四肢幼体:鳃成体: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温卵生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有角质鳞片一般有四肢肺变温卵生龟、蛇、鳄、蜥蜴等鸟类陆地,适于飞行有羽毛前肢变成翼肺较发达与气囊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恒温卵生家鸽等哺乳类分布最广,最高等体表有毛四肢肺恒温胎生哺乳牛、羊、兔等二、植物的主要类群已被人类认识的植物约有35万种,根据它们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又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孢子植物有藻类、苔藓、蕨类等类群。
植物1、孢子植物类型比较: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不同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2枚子叶1枚子叶根直根系须根系茎茎内有形成层,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茎内无形成层,茎长成后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叶多为网状叶脉多为平行叶脉花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3举例大豆、向日葵、油菜、苹果、橘、柳、桃、南瓜水稻、小麦、玉米、葱、蒜、百合、甘蔗、芦苇繁殖方式不同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里子叶的数目三、细菌和真菌四、生物的分类1、分类是将大量事物条理化的研究方法。
2、生物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环境。
以及亲近自然、欣教学过程:我们吃鱼的时候会发现,当筷子剔除肌肉后有一条贯穿整个鱼体的粗的条状骨骼。
当用小刀分切时,这条骨骼可以很容易地分成一个一个的。
它们称为什么?有什么根据动物体中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可细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展示各种各样的鱼,并提问:大家知道这些鱼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现在小组内观察鲫鱼有哪些特点适合水中生活吗?了解更多的鱼观察思考讨论:1.青蛙和鳄鱼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青蛙必须在水中产卵,幼体在水中完观察乌龟和蛇,它们有什么共同点?(1)乌龟和蛇它们都有鳞或甲。
(2)它们都是以爬行为行走方式。
(3)它们都是以卵生繁殖的,即产卵,后代破壳而出。
师生共同总结:和[ ]________,能保持鱼体前进方向的鳍是[ ]_________。
面呈__________色,腹面呈色,这是一种__________。
板书: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八、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主要出现了一些比上节课要高等一些的动物——脊椎动物。
其实脊椎动物离学生们的生活视线更近,脊椎动物的重难点比无脊椎动物的要多,所以在本节课堂上更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如应该相应的为学生留一点儿消化的时间;探讨每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在每一类群学完之后加上同类的其他动物的介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增加了热爱动物与生物学的情感。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异同点,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动物进化的观点。
总之,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性,营造良好的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生物奥秘。
不足:感觉内容太多,一节课下来比较紧张。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2章 第1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1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及对刺激的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的能力。
2、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结合水螅的形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4、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课前准备:1、上课当天上午采集水螅多份,每组准备一个放大镜,一台显微镜,留待下午上课时使用。
2、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3分钟1、课件展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大家要一起来学习《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先放一段录像片,示意要学习的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大致形态、名称。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得出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实际上在动物界中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其他则全是多细胞动物。
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只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下面以生活在淡水中的水螅为例来学习腔肠动物门的知识。
学生看多媒体演示,带着兴趣爱好来预习。
预习展示7分钟同学们,现在预习课本,完成知识目标一的三个问题,题目在助学第54页的自主学习部分。
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导学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重点,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用红笔标注。
自学结束,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导学问题,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导学问题的答案,疑难问题,组长用红笔标注,以备展示。
……学生完成预习之后,请积极愿意与同学分享成果的来述说成就。
浙江省宁波市七年级科学 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 背记笔记 学生版
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背记笔记1.本章知识框架2.根据动物体内,将动物分为和。
3.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可以分为、、、、。
4.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一系列水中生活的形态特征。
许多鱼的身体呈,身体可分为、、三部分;身体表面覆有,其表面有一层,既可以又可以;身体两侧各有一行,有和的作用。
是鱼的运动器官,是鱼的呼吸器官。
鱼是、。
鲨鱼、河豚、海马等都属于,而鲸鱼、海豚、海狮等属于。
5.两栖类的幼体在生活,用呼吸,成体,主要用呼吸,两栖动物是,,在环境温度低时进入状态。
大鲵俗称,是世界上现存的两栖动物,也是特产的二级保护动物。
6.爬行类的呼吸器官是,皮肤表面有或,卵外包着坚硬的,需,属于。
爬行类的生存摆脱了的限制,成为了真正的生物。
7.鸟类都有,身体大多呈,前肢变成,骨骼,能减轻自重,有利于飞行。
鸟的喙和脚有多种形态,以适应各种生活环境。
鸟类是动物,。
鸵鸟、企鹅、鸡、鸭等都属于鸟类。
8.哺乳动物是的脊椎动物,有乳腺,以哺育后代。
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可以提高子代幼体的生存率。
哺乳动物可分为、、和。
是善于飞行的哺乳动物,、等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
9.熟记“大多数脊椎动物的特点”:10.无脊椎动物包括:、、、、、、、。
11.原生动物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它们是动物,原生动物,有的要借助放大镜或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
例子:、。
12.、、、都属于腔肠动物。
13.扁形动物身体,。
例子:、、。
14.线形动物。
例子:、、。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以的方式生活的,但是例外。
15.、等环节动物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联合而成。
16.软体动物身体,大多有一个的外壳( 除外),常见的有、、、等。
17.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无脊椎动物是。
它们的身体外部表现不同程度的,也分节,体表有。
比较常见的有、 (虾、蟹)、 (蜘蛛、蝎子)、 (蜈蚣、千足虫),动物绝大多数动物生活在水中,其他节肢动物生活在。
18.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动物,身体分为、、三部分,有,,,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需要。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三、鳍的作用(zuòyòng)
胸鳍 或腹鳍 (xiōngqí)
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 左右(zuǒyòu)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可 见胸鳍或腹鳍起左右方向平衡的作用;
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
背鳍(bèiqí)
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
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背 鳍对鱼体的保持(bǎochí)竖直方向的平衡起 着关键的作用。
而向前运动。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鱼的循环系统
(xúnhuán xìtǒng)
心脏:一心房和一心室
动脉:与心室相通,将心室中血液运至全身的血管 血管 静脉:与心房相通,将血液运回心房的血管
毛细血管(máo xì xuè ɡuǎn):连接动脉与静脉
动脉血: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颜色鲜红的 血 血液
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鸟类
鸟类在全球分布广泛,适于空中飞翔, 这和它们的各方面的特点有关。
在地球上分布着各种各样的鸟类,比如 丹顶鹤、鹦鹉、燕子(yàn zi)、孔雀等。
我们以家鸽为代表进行研究。
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七页。
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七页。
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七页。
第六十页,共七十七页。
繁衍有重要意义。
5、蝗虫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 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6、蝗虫的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第十页,共七十七页。
1、蝗虫(huángchóng)的躯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蝗虫的足分为(fēn wéi)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
发达,适于跳跃。
3、蝗虫有前翅和后翅各一对(yī duì)。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 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
丰顺县X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 版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肺气囊教师总结讲解: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别,表现在鸟类的体内有非常发达的气囊,气囊与肺相通。
气囊的存在,使鸟产生了特殊的呼吸方式释疑解难:鸟类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囊吗?点拨:鸟类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不是气囊。
气囊起到了辅助呼吸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具体讲解双重呼吸的过程:当家鸽飞行时,两翼上下扇动,这样就促使气囊扩张和收缩。
肌胃口食道嗉囊腺胃小肠肝直肠泄殖腔提出问题:家鸽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结构特点与飞行生活相适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嗉囊:暂时储存和软化食物 肌胃:充分研磨和初步消化食物腺胃:分泌消化液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而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四种类人猿,概述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了解在科学研究中通过比较找出事物异同点的方法;了解在探寻人类祖先踪迹时,地质考察、寻找化石和遗物证据的方法尤为重要;收集整理资料,参加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以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树立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强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团结与互助精神。
重点和难点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设计(一)基础演练1.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A. 晶状体B. 玻璃体C.视网膜D. 大脑某区域2.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A. 角膜B. 晶状体C. 巩膜D.虹膜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 巩膜C. 脉络膜D.视网膜4.人走进黑暗的电影院后 , 瞳孔会〔〕A.不变B.扩大C.缩小D.不知道5.视觉形成过程中 , 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大脑皮层视觉中枢B.视网膜、视网膜C.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D.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6. 据统计 ,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
2.2动物的类群同步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
③简洁明了:板书内容应简练扼要,避免冗长的文字,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2. 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艺术性:板书设计应注重字体、颜色和布局的美观,使板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趣味性:通过图形、符号、简笔画等元素,将板书设计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等。
(2)教师逐一讲解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如原生动物的结构简单,腔肠动物有消化腔,扁形动物有梯状神经系统等。
(3)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类群动物的图片和特征,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巩固练习(10分钟)
5. 例题五:分析以下动物特征,判断它们属于哪个类群,并说明判断依据。(给出至少三个动物,要求学生写出分类依据)
答案:章鱼(具有触)、蝴蝶(具有翅膀和触角,属于昆虫)。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板书内容应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1)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掌握情况。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3)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如:“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哺乳动物的特征有哪些?”等。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3)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生需要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食物链中的消费者,维持生态平衡等。
2. 教学难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
C.保护内部器官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连一连:
水螅
涡虫
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蛔虫
沙蚕
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
(无脊柱)
蜗牛
螳螂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合作探究四:观察蝗虫足的特点
前足
中足
后足
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水的试管 中,甲:头部朝下 乙:胸腹部朝下
甲和乙两个试管中
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甲
乙
气 气 门 管
气门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部(头部、胸部、腹部) 躯体、足、触角均分节, 体表有外骨骼。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课时)
河蚌
贝类
章鱼
乌贼
蜗牛
螺
花点海兔
一、软体动物
阅读课本P76----77内容,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蜗牛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运动器官是什么? 阴暗潮湿;腹足 2.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运动器官是什么? 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斧足 3.乌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贝壳退化为什么? 海水;内壳
6 中足
翅 9
8 后足 气门 7
思考:坚韧的外骨骼对蝗虫有什么
作用呢?
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柔软的 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观察探究二:观察蝗虫触角的特点 触角
触角的特点:
分节 具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合作探究三: 观察蝗虫翅的特点
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
后翅呈薄膜状,柔软、宽大,适于飞翔。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
药 用
仿生
蝗虫灾害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
学生对这些动物很熟悉。但是部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上会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适时点播,随时纠正错误操作,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思考。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基本维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5.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丰富多彩,培养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境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资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并提出问题导入。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视频播放导入,引出新知识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课件展示思考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76页内容,结合课本图示,完成问题。引导归纳。
多媒体展示多种软体动物图片,让学生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在导入阶段,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利用技术解决问题。
2.在合作交流探究中,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播放,PPT课件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课内容。
3.在课堂总结、评价中,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课堂练习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本节教学充分利用了数字化教学技术,通过课件、视频、图片、实验的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思维活跃,进行积极思考,认真观察。
七年级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
如:
水蛭(又叫蚂蟥)
P48 1、4、21
沙蚕
二、节肢动物
种类
数量
分布
观 察 蝗 虫
(雌)产卵器
单眼 复眼
P49 17、P50 25 P51 29题
1、 体表有较硬的外骨骼,即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 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陆地生活。 2、蝗虫的躯体分为头、胸(3节)、腹(11节)三部分。
5、保护益鸟和鸟类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设立鸟类_____区。 我国从1989年3月l日起开始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
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特点
体表被毛:具有保温的 作用。利于维持恒定的 体温。
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 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 的成活率。
体内有膈——哺乳动物 特有的结构
用肺呼吸 体温恒定
有10对气门(气体进出的门户)气管是呼吸的器官
2、蝗虫的足分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前两对足细 小,只能爬行,后足长大,适于跳跃。运动加强。 3、有两对翅,前翅革制、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 后翅膜质、柔软而宽大,适于飞行。
4触角是感觉器官分节具 有灵敏的嗅觉和触觉作用
足、翅、触角的特点, 有利于觅食、避敌、觅偶、 寻找栖息地等,可以扩大 分布和生活的空间,对其 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
探究鲫鱼“侧线的作用”。 材料用具:大鱼缸、两条鲫鱼、凡士林、河水、木棒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和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
态
结
构
听觉器官:第一腹节两侧半月形薄膜
腹部
气门(1-8腹节):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qìtǐ)交换的通道
外骨骼:
1.保护和支持(zhīchí)内部结构。
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蜕皮现象
原因(yuányīn):外骨骼不能 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12
小实验
水
1
实验(shíyàn)结果如何?
为什么?
进入 1活着 (jìnrù) 2死亡
原因:
气门是气体进入(jìnrù)蝗
水
虫身体的门户。
2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12
节肢动物(jiézhī-dòngwù)与人类 关系
供人类食用,例如虾 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生活环境:
生活在水中或潮湿(cháoshī)的陆地环境 中。
进步特征:
身体分节,使运动更灵活。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12
1、描述(miáo shù)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似(xiānɡ sì)的环状体节构 成,有些个体的前端有环带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12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dòngwù)
结构特点:
1)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
动物,生活在水中。 2)身体呈圆筒状 3)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4)消化(xiāohuà)腔有口、无肛门
生活环境:
大多数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 淡水里。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12
初中科学华师大生物的主要类群同步练习
生物的主要类群一、单选题1.下列动物中身体分为头部、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的是( )A. 鲫鱼B. 蛇C. 蟹D. 猩猩2.“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A. 爬行动物B. 鱼类C. 哺乳动物D. 两栖动物3.下面不属于苔藓植物的特征的是( )A. 有根、茎、叶的分化B. 没有输导组织C. 生殖离不开水D. 生活在阴湿的环境4.下列植物中具有真正的花结构的植物是(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5.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复到幼虫。
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
下列关于灯塔水母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单细胞生物B. 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C. 水母是腔肠动物D. 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6.某抗生素类药物的作用原理是能够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下列病原体不能用该抗生素治疗的是( )A. 链球菌B. 霍乱弧菌C. 新冠病毒D. 痢疾杆菌7.据报道,21世纪10年代已有467个物种灭绝,2020年我国珍稀物种长江白鲟也灭绝了。
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它在长江流城少有天敌。
栖息地被破坏、过度捕捞、河流污染,是造成它灭绝的主要原因。
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A. 鱼类B. 两栖类C. 爬行类D. 哺乳类8.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 都有种子B. 都是绿色的C. 都有根、茎、叶D. 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9.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超级细菌”,多种抗生素对它们不起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级细菌”细胞核大,繁殖能力超强B. “超级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逐渐产生了抗药性C. 抗生素质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D. “超级细菌”的形成是抗生素不断选择的结果10.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下图任何一个框图内两种生物分类依据的是()A. 细胞内是否含DNAB. 细胞内是否有叶绿体C. 体内有无脊椎骨D. 是否有花这一器官1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自制的植物分成两类,一类是蕨、紫菜、葫芦藓,另一类是花生、马尾松,他们这样分类的依据是有无()A. 种子B. 根C. 茎D. 叶12.在下面生物分类图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表进行分类( )A. 蘑菇、银杏、葫芦藓、水绵B. 大熊猫、水杉、桫椤、衣藻C. 流感病毒、松、铁线蕨、海带D. 大肠杆菌、大豆、水稻、葫芦藓13.下列有关恒温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B. 身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都是一样的,且温度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C.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D. 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14.每年4~5 月有些桂花树上长着紫蓝色的果子(如图),桂果可作中药原材料,有润肺止疼等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生物的主要类群授课目标:2.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1.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经过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察看能力、研究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对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知目标1.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见解。
2.认识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依照。
3.初步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技术目标1.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
2.学会对动物内部构造的察看和剖析。
感情目标1.认识察看、比较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认识一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明确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依照是有无脊椎。
依照动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惯,可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等五类,将无脊椎动物分成原生动物等七类。
经过对各样代表动物形态构造特点的认识,即可知道各样动物的共同特点。
懂得各样动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惯都是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授课重点:生物的分类、各样生物的特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见解。
授课难点:生物的分类 , 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授课过程:现在地球上生计的生物已经确命名称的大概有200 多万种。
人们依照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惯的差别,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几大类,每一大类生物又可分为好多类群。
其中自然界的动物有150 多万中,我们能够依照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区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出示挂图,进行逐个察看比较。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身体的背部都有一条脊柱。
以鱼的骨骼为例:出示脊椎 ( 鱼骨 ) ,鱼体的主要骨骼之一。
发现脊柱是由一块块脊椎骨前后连结而成。
能够把鱼骨一块块分开,用一条棉线将之串通起来,此白棉线可理解为脊髓。
脊椎骨中有脊髓,它碰到脊柱的保护。
脊柱既能够作为身体的支柱,又能使全身灵便波折,这就保证动物体能做各样运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由于此骨骼在身体内部,故称内骨骼,是一种生命的组织构造,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思虑:脊柱的出现,对动物进化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脊椎有何作用呢?回答: 1、支持身体; 2、保护脊髓。
[ 板书 ] 我们把拥有脊柱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
种类特点常有动物生活环境拥有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身体呈淡水鱼:鲫鱼、鲤水中鱼纲鱼、鲢鱼、草鱼、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体表被覆鳞片,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青鱼够感知水流的方向,用鳃呼吸,一生生活在水中。
海水鱼:大黄鱼、带鱼由水生向陆生的过分动物,生殖过程不两栖纲能完好走开水。
幼体一般生活在水中,青蛙、蟾蜍、蝾螈、幼体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多生活在陆地上,能够大鲵(娃娃鱼)、成体在陆地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龟、蛇、壁虎、扬爬行纲卵的表面有坚硬的外壳,用肺呼吸,需陆地子鳄要冬眠,属于变温动物。
身体大多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体表鹦鹉、猫头鹰、乌鸟纲被覆羽毛,骨骼中空,没有牙齿。
卵一陆地鸦、鸳鸯般较大,胚胎发育过程在卵内达成。
体表一般有体毛,雌性哺乳动物有乳腺,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依赖陆地空中海哺乳纲母乳作为营养物质。
哺乳动物大脑发达,人大象蝙蝠鲸洋内部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与人体基真相似,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在认识脊椎动物的见解此后,能够由学生归纳出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板书 ]无脊椎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椎骨,也无脊柱支持身体。
请学生列举哪些是属于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好多,能够分成好多个门。
主要有八门的动物,如草履虫、蛔虫、蚯蚓、蝗虫、蜗牛、涡虫。
无脊椎动物是进化上比较低等的动物,它们的形态特点、生理特点多种多样,因此门类众多,种数占动物界种数的绝大部分,有 100 多万种。
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
分类特点常有动物散布原生动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生草履虫湖泊、池塘物腔肠动物身体分为伞部和口腕部水螅、海葵、海蛰、珊瑚海水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寄生在动物体线形动物身体修长蛔虫、钩虫、丝虫寄生在人体内身体呈圆柱形,由好多形态相像环节动物的体节组成,体节不但表现为体蚯蚓、蚂蝗、沙蚕海水、淡水、土表的环纹,体内的各个器官系统壤横穿身体所有体节。
大部分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的海水、淡水、土软体动物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石灰质蜗牛、河蚌(珍珠贝)、乌贼壤外壳,能保护娇嫩的身体。
蛛形纲:蜘蛛节肢动物种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甲壳纲:蟹、虾适于生活在各类最多占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多足纲:蜈蚣种环境中4/5 和口等器官。
昆虫纲:蝗虫、蝴蝶棘皮动物身体表面有棘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海中动物界动物的进化是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由水生旭日花陆生的规律;在进化过程中,动物的构造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更高等更复杂。
授课领悟 : 中学生对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感兴趣,由此,我引导学生做以下思想拓展题目:有人认为,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越多越好,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越少越好,你认为可否正确?学生积极回答,最后自己总结出:任何一种动物过多或过少,都会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碰到损坏。
因此,以上见解是不正确的。
其他,让学生多举一些脊椎动物与人类平时声的关系,如马戏团训练各样动物表演节目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有关练习题() 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差别在于A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C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D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 2、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点是A 拥有外骨骼B身体分节 C 拥有贝壳 D 足分节() 3、依照由初级到高级的次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C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D 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4、蜈蚣属于节肢动物类群中的A 昆虫纲B 爬行纲C 蛛形纲D 多足纲() 5、能够用乳汁哺乳幼体的动物是A鸵鸟B杜鹃C 蜥蜴D 熊猫() 6、成体青蛙进行呼吸的器官是A鳃B 肺和皮肤 C 皮肤D气囊() 7、蝙蝠在黑暗的环境中,能捕食昆虫其实不会触碰阻挡物,主假如靠 A 头部的发光器 B 尖利的眼睛 C 由口发出超声波 D 头部的触角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授课目标:1.懂得依照生殖方式的不同样,可将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依照种子可否裸露,种子植物又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依照种子中的子叶数,进而将被子植物分成双子叶植物和票据叶植物。
2.认识双子叶植物和票据叶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主要特点及其差别,就易鉴识和区分生活中的常有植物。
3.经过实物察看等方式认识藻类、苔藓类、蕨类等孢子植物的主要特点。
授课重点: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分类以及他们的特点授课难点:没有种子的植物的生殖 ( 孢子子生殖 ) 和孢子与种子的差别。
( 孢子植物产生的一种进行生殖或拥有休眠作用的单细胞,它没有种子复杂并显现种子构造图与袍子图的差别来打破此难点 )授课准备:大豆种子、白果、松子、玉米(棒及种子)、双子叶和票据叶植物的根茎叶、苔藓、藻类植物、蕨类植物授课过程:向学生显现各样植物的种子,问学生可否说出他们是哪栽种物的种子,该植物的外型有哪些特点————引出新课。
自然界的植物种类众多,依照植物生殖方式的不同样,植物能够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板书:一、种子植物定义: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生殖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显现大豆种子与白果等一些器官的特点,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板书: 1. 被子植物:种子被果皮包裹的植物。
如:桃树、2.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被果皮包裹的植物。
如:银杏(白果)、松树(松子)、衫树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有真实的花和果实,种子藏在果实里,显现大豆豆荚、玉米棒 ----- 果实和种子将大豆种子掰睁开示子叶并说明依照根、茎、叶、花、种子以及子叶数量的不同样可将被子植物分为:票据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拥有两片子叶)详细表格以下:种类子叶根系茎叶花代表植物双子叶植物 2 片直根系有形成层,易剥网状叶脉花瓣 4或大豆、向日皮、能逐年加粗 5 的倍数葵、桃、南瓜票据叶植物 1 片须根系没有形成层,不易平行叶脉花瓣 3或水稻、小麦、剥皮、不能够逐年加 3 的倍数玉米、百合粗在自然界,还有一些植物,它们没有花也没有种子,这类主要以孢子进行生殖的植物我们把它们称为孢子植物。
板书:二、孢子植物定义:用孢子生殖的植物可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 藻类植物:依照颜色可分为绿藻(衣藻、水绵)、红藻(紫菜)、褐藻(海带)。
它们都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 苔藓植物:可分为苔(地钱)和藓(葫芦藓)没有真实的根茎叶,是假根。
由于它们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没有花果实种子,因此不是种子植物。
但有孢蒴,孢蒴中有孢子,用孢子生殖。
而我们经常在有些地面看见的蓝绿色的简单令人滑倒的青苔其实不是属于苔类植物,大部分的青苔是蓝藻和绿藻。
3.蕨类植物:桫椤、蕨有大型的羽状复叶,长长的叶柄与地下的跟状茎连结,在叶片的反面长有孢子囊,里面适用以生殖的孢子第三节细菌和真菌授课目标: 1. 认识认识细菌和大部分真菌是体形渺小,不含叶绿素,不能够自制制造有机物,必定依赖现存有机物等主要特点。
知道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亲密;2.经过研究酵母菌发酵的条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察看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剖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目标:经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察看、比较的能力,使学生剖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知识与技术目标:使学生能差别细菌和真菌;认识食品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和食品保存的方法;使学生经过察看认识细菌的不同样形态,掌握细菌的构造特点。
态度、感情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实验,培养学生脚扎实地的科学态度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互相协作精神。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经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成立生物多样性的见解;经过对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更好地利用有益的微生物。
授课重点:认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形态构造特点授课难点:怎样使学生认识细菌的形态和构造特点认识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在设计“研究酵母菌发酵的最正确条件”实验中,除了要察看的一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该保持不变。
在“研究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实验中,除了温度是可调治的变量外,其他因素(加水量、酵母粉量)都应保持不变。
授课过程:菌类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