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心理治疗对焦虑症临床研究进展

心理治疗对焦虑症临床研究进展
1 认知 行为疗 法
方法就 是通 过与 患 者潜 意 识 交 流 , 了解 深 藏 于 潜 意识 中 的焦 虑 根 源, 使 其暴 露 于意识 之 中 , 让 患者 了解 并 进行 疏 导 、 发泄 , 以利缓 解 焦虑症 状 。催 眠使 焦虑 症患 者处 于安 静放松 状态 , 直接 有效 缓解 紧 张惊恐 及 自主神经 紊乱 、 肌 肉紧张 与运 动性不 安 。现在 国 内有 8篇
随 着科 技不 断 进 步 , 医疗 技术 快 速发 展 , 很多 未 阐 明的 疾病 将 被 破解 , 不能 治愈 的疾病 将 被攻 克 。 干细 胞 移植 、 基 因 治疗 等 也 将 逐 步应 用于 I 临床 , 新 技术 必 将为 更 多 心血 管 疾病 患 者 带来 新 希 望 。 然而, 心 血管疾 病 的防治 依然有 很 多路要 走 , 任 重而 道远 。总 之 , 各 临 床 医务 工作 者应 不断 更新理 论知 识和 实践技 能 , 积极把 各项 新技 术应 用 于临床 , 政府 主管部 门大力 投入 , 患 者密 切配 合 , 共 同 营造 和 谐 融洽 的医疗 环境 , 这 样 才 有利 于推 进 心 血 管 疾 病 防 治 工作 的健 康、 高效 、 持续 发展 。
【 关键词】 心理疗法; 焦虑症 ; 研究进展
【 中图分 类号 】 R 9 7 1 . 4 【 文 献标 识码 】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2 — 0 4 7 9— 0 1
状态 , 并对 其进 行 心 理分 析 与治 疗 , 了解 其被 遗 忘 的 、 压 抑 很深 的 、 创 伤性 体验 与致病 的心 理 矛盾 与 冲 突 。催 眠疗 法对 焦 虑 症 的治 疗 焦 虑症 ( a n x i e t y ) 又称 焦 虑 性 神 经症 , 它是以持续性紧张、 担 心、 恐惧 或发 作性 惊恐 为特 征 的情 绪 障 碍 , 伴 有 植 物 神经 系 统症 状 和运动 不安 等行 为特征 。焦 虑症 又称 焦虑性 神经 症 , 是 以广 泛 性焦 虑症( 慢性 焦虑 症 ) 和发作 性惊 恐状 态 ( 急性 焦虑 症 ) 为 主要 临 床表 现, 常 伴有 头晕 、 胸 闷、 心悸 、 呼吸 困难 、 口干 、 尿频 、 尿急 、 出汗 、 震颤 和 运动 性不 安等症 , 其 焦虑 并非 由实 际威 胁 所 引起 , 或其 紧 张惊 恐 程 度与 现实情 况很 不相 称 。 目前 , 国 内大量 的焦 虑症 治疗 集 中在 药 物治 疗 方 面 , 而在 心理 治 疗焦 虑症 的临床 与理 论 研究 方 面则 不 多 。本 文 主要 是 对 国 内在 焦 虑症 的心 理疗法 研究 进展 方 面作 一 概述 。

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感到不安、紧张和恐惧。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焦虑症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包括中医理论对焦虑症的认识、中药治疗焦虑症的方剂和疗效、针灸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等。

中医理论对焦虑症的认识主要是以情志失调为主要病因。

中医认为,焦虑症的发生与情绪不稳定、气血不和、心脾失调等因素有关。

情绪不稳定是指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焦虑情绪;气血不和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情绪不稳定;心脾失调是指心脾功能失调,导致人的思维敏感、多虑。

基于这些认识,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是调理情绪、调和气血、平衡心脾。

中药治疗焦虑症的方剂主要包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逍遥散、安神补脑丸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方剂,它主要通过调理肝气、疏肝解郁来缓解焦虑症状。

逍遥散是一种具有镇定作用的方剂,它主要通过调和气血、平衡心脾来缓解焦虑症状。

安神补脑丸是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方剂,它主要通过滋养心脾、安抚情绪来缓解焦虑症状。

这些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作用机制和疗效。

针灸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针灸疗法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心脾功能,缓解焦虑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太冲等。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可以显著缓解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此外,针灸疗法还可以调节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患者的抗压能力。

然而,针灸疗法在治疗焦虑症中的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除了中药和针灸疗法,中医药还可以结合心理疏导、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综合治疗焦虑症。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焦虑症状。

运动疗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焦虑症状。

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与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理念相符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4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4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4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40例患者焦虑评分,护理前25.06±2.68,护理后6.49±0.62;焦虑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34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总有效率95%。

结论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焦虑症;焦虑障碍;护理措施;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为主,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疾病。

病人的焦虑紧张并不是由实际的威胁所致,其紧张焦虑的程度与实际很不相称[1]。

多数其他焦虑障碍有较好的预后。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8.5±2.5岁。

其中广泛性焦虑16例,惊恐障碍24例。

文化程度:初中6例,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11例。

1.2 护理措施1.2.1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的恐惧情绪的强度、好发时间,持续的时间和范围,回避行为的表现。

发作的频繁性、严重性和伴随症状以及病人对发作的担心、焦虑和回避态度等。

病人日常生活情况、自理能力、与周围环境接触如何、合作情况。

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全身营养情况、睡眠和饮食状况、排泄状况,评估病人恐惧时是否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如呼吸急促、心悸、血压升高、皮肤潮红或苍白、出汗、肌肉紧张等。

病人的行为表现、谈话方式,病人的面部表情、情绪表现。

评估导致病人发病的原因。

评估病人社会家庭情况、亲属中有无恐怖性神经症的病人,发病前有无生活事件的影响,病人恐惧好发的环境及发作前有无明显诱因。

1.2.2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病人的疑虑。

焦虑症的论文

焦虑症的论文

焦虑症的论文焦虑症为一种神经症,它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有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两种情况,一般还会出现胸闷、头晕、口干、心悸、尿频等现象。

为了使患者相关的护理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选择亲情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亲情护理的理念是将患者当成亲人,对其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综合的护理。

在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亲切、体贴的态度。

现选取一些焦虑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数据理论方法如下。

1 护理方法策略1.1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亲情护理。

1.1.1 常规护理对患者提供相对安静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休息,以及健康的饮食,经常采取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转移。

1.1.2 环境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清洁打扫,以及开窗通风,使患者的住院环境保持干净舒适。

同时还要注重住院的人文环境。

护理人员要进行统一的着装。

要保持统一的床单、被套以及枕套,在消毒时尽量选择刺激性气味较小的消毒液,避免患者因为不好的气味而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

1.1.3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每天都要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包括语言性与非语言性。

可以进行病情上的交流,告知患者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办法,还有患者每天病情的变化,使患者对自己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信心。

还可以与患者进行生活、工作上的交流,护理人员要对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文化进行大致的了解。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话题,使患者能够将对疾病的注意力得到尽快的转移,减少焦虑的发生。

还可以与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使家属能够较好的对患者进行陪伴。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引导患者将所忧虑的事情讲出来,护理人员当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在患者的情绪及其低落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安抚,或者带患者到室外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1.1.4 娱乐护理医院要专门为患者准备相应的活动场所,定期与患者进行座谈,护理人员多给患者讲解一些健康知识,这样可以减轻患者自身的精神压力,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客观上的认识,不至于产生无谓的心理负担,这样反而不利于治疗,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产生忧虑、悲观情绪。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感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和紧张。

药物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将探讨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焦虑症的病因和症状。

焦虑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

焦虑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持续的焦虑、害怕、紧张、心悸、呼吸困难等。

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抗焦虑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可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但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滥用风险。

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对焦虑症状的缓解作用较慢,但相对安全,不易产生依赖性。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其中,神经调节剂是一种新型的焦虑症治疗药物。

神经调节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焦虑症状。

目前,已经有一些神经调节剂如普瑞巴林、盐酸加巴喷丁等被广泛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的优势在于对焦虑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且不易产生依赖性和滥用风险。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焦虑症的药物治疗可以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来缓解焦虑症状。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焦虑症状,同时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和行为模式。

尽管药物治疗在焦虑症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对某种药物不敏感或产生不良反应。

其次,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的产生。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此外,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焦虑症,只能缓解症状,因此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中医护理在焦虑症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实践与评估

中医护理在焦虑症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实践与评估

中医护理在焦虑症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实践与评估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在社交、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安、紧张和恐惧。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可以在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干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在焦虑症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实践和评估。

中医护理注重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调整气血运行,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在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干预中,中医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实践:首先,针对焦虑症患者的心理需求,中医护士可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辨识对每个人的体质和心理特点进行评估,帮助中医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为后续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细致的个体化干预,提供相应的中医调理方案。

其次,中医护士可以运用中医药物进行干预。

中医药物以中药为主要代表,可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焦虑症状。

其中,一些中药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如黄连、夏枯草等,可以有效舒缓焦虑和紧张情绪。

中医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配制个性化的中药方剂,帮助患者恢复身心的平衡。

第三,中医护士可以结合针灸疗法进行心理干预。

针灸是中医疗法的重要部分,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

在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干预中,针灸疗法可以促进患者的放松和舒缓焦虑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整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此外,中医护士在心理干预中可以结合中医养生指导进行实践。

中医养生强调人的身心和谐,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良好的情绪管理。

中医护士可以给予焦虑症患者适当的饮食建议,如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此外,中医护士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训练,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身心健康。

中医护理在焦虑症患者心理干预中的评估是实践的重要环节。

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干预效果,中医护士可以进行以下评估措施:首先,中医护士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患者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取相关的心理信息。

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研究进展

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4 年第 10 卷第 2 期Vol.10, No.2, 2024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研究进展亢丽娟1, 崔淑节, 邵红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心血管科, 北京, 100010)摘要: 人文关怀护理是以人文本,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及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的操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高血压和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可以互相影响并加重病情。

本研究总结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 人文关怀护理; 延续性护理中图分类号: R 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4)02-0112-05Research status of humanistic care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KANG Lijuan 1,CUI Shujie ,SHAO Hongxia(1.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pital MedicalUniversity , Beijing , 100010)ABSTRACT : Humanistic care is issuing a nurse's love and affection to a human being , and thistype of care is formed based on nurse ’s patience , compassionate love , responsibility , profession⁃al theory knowledge and standard nursing practice. There is an overlap between people with anxi⁃ety and people who have high blood pressure , and they can contribute to and exacerbate the other.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humanistic care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 ,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decision making of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of hypertension and improvement of prognosis.KEY WORDS : hypertension ; anxiety ; humanistic care ; extended nursing 高血压可引起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舒适护理用于焦虑症护理中的有效性观察

舒适护理用于焦虑症护理中的有效性观察

舒适护理用于焦虑症护理中的有效性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焦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估。

结果:经检测结果得知,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15.24±2.6)分,对照组评分为(23.24±2.1)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观察组的舒适度为(90.34±2.11)分,而对照组仅为(78.33±1.99)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患者护理;应用价值“焦虑”就是患者内心感到有某种不好的事情发生,但又难以解决,而内心慌乱不安,还伴有记忆力下降、头疼、呼吸困难、运动性不安等症状,该现象过度则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就医。

适当的焦虑从某一方面来说是好的,能够帮助人们提前做好准备措施,更好的解决问题。

而过度的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活动,并且该病治愈过程缓慢,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复发率也是相对较高,如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能够很好的控制病情,有机会还是能够痊愈。

焦虑症的病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不健康的家庭环境,过度批判孩子或是过度保护孩子,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亲人离世,丧偶,还有遗传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且该病多见于女性,因为当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治疗该疾病主要是通过药物和心理疏导进行控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加,能够指引患者改变认知,缓解焦虑的情绪。

因此,为进一步探索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精神状态,我院研究心理护理在焦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关键词】焦虑症护理焦虑是一种从轻度紧张和微弱的不适感到恐惧、忧郁或惊慌内心体验。

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称为焦虑症。

焦虑症除有焦虑心情外,还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悸、胸闷、口干、尿频、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且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焦虑症患者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23~55岁,平均(36.5±10.6)岁。

病程最小3年,服抗焦虑、抑郁药物最短6个月。

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

1.2临床表现广泛性焦虑症起病缓慢,常无明显的诱因,病程可迁延数年。

惊恐发作多起病突然,但并非由重大事件刺激而引起发病,病程呈间歇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正常。

为客观上并不存在某种威胁或危险和坏的结局,而患者总是担心、紧张和害怕。

尽管也知道这是一种主观的过虑,但患者不能控制使其颇为苦恼。

此外尚有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

由于焦虑常伴有运动性不安,来回踱步或不能静坐。

常见患者疑惧,两眉紧蹙,两手颤抖,面色苍白,或出汗等。

有的伴有显著自主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也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

2护理2.1心理护理首先做好心理咨询与支持性心理护理,促使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做好科普宣教工作,可以采取集体听课、交谈、讨论的方式,使病人了解病情,有助于接受暗示、鼓励、支持,克服消极情绪、孤独感,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能力。

鼓励病人回忆或描述焦虑时的感觉,根据患者的焦虑感受,与病人讨论处理焦虑的方式,谈话态度和蔼,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并给予简洁明确的指导,表明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

用支持性语言帮助患者度过危机,指导患者有效的适应和面对困难。

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与药物研究进展

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与药物研究进展

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与药物研究进展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持久的、过度的焦虑和恐惧。

焦虑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困扰和不良影响,因此研究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和药物治疗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以及近年来的药物研究进展。

一、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神经递质和脑区的调节。

研究表明,焦虑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神经递质不平衡:多个神经递质,如GABA、血清素和多巴胺等,在焦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GABA的功能异常可能与焦虑症有关,而血清素和多巴胺的不平衡也与焦虑症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有关。

2.激活模式:焦虑症患者的大脑激活模式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在特定的情绪刺激下,患者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等脑区激活增加,这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的焦虑症状加剧。

3.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焦虑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倾向。

家族性焦虑症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可以增加焦虑症的患病风险。

二、药物研究进展针对焦虑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包括SSRI抗抑郁药、SNRI抗抑郁药和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近年来,针对焦虑症的药物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1.特兰西平:特兰西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焦虑药物,主要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ABA浓度来减轻焦虑症状。

研究表明,特兰西平在焦虑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2.羟色胺拮抗剂:羟色胺拮抗剂是一类新型的抗抑郁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

这类药物通过干扰血清素系统,减少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从而减轻焦虑症状。

3.选择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ERK信号通路在焦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新的研究发现,选择性ERK抑制剂能够减轻焦虑症状,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三、展望与总结焦虑症的生物学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未知领域。

脑血管意外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脑血管意外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脑血管意外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脑血管意外焦虑症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焦虑、悲观、恐惧情绪等,严重影响躯体康复疗效,对此,对脑血管意外焦虑病人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关键词】脑血管病焦虑症;发病机理;心理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223-01脑血管意外又称脑中风或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现代抢救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高,不仅使患者躯体致残,也易导致情感障碍,现在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焦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焦虑症患者有明显自我评价偏差,担心、低自尊,自我不和谐等特点,这是导致病情反复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使焦虑症患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心理护理有重要作用。

现将脑血管意外焦虑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发病机理目前脑血管意外中的焦虑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大脑边缘系统、额叶发生病变的病人较容易发生焦虑、重度焦虑者卒中部位发生在额叶占72.7%,中度焦虑发生在边缘系统占44.4%[1]。

另外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就业能力的改变等均可使患者的心理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焦虑的发生,所以心理社会因素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发展以及心理干预有很大关系。

2 各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康复期及后遗症期均可发生焦虑、well等[2]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后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6.9%,于艳馥等[3]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焦虑症的发病率为40%,何建阳等[4]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后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高达66.9%,anne等[5]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后焦虑发生在20%-40%,由于病人来源、评定时间、评定方法不尽一致,其结论有较大的差异,有报道低者18%,高者62%。

2.1 急性期2.1.1 心理特点脑血管意外起病急骤,对自身、家庭皆为突发事件,患者没有足够思想准备,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知道疾病的特点和预后,致使多数患者对死亡、躯体瘫痪过度恐惧而焦虑不安,且患者初入院,由于对环境、医务人员的不熟悉,对现有治疗抱有怀疑态度,不能有效配合治疗。

焦虑性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焦虑性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焦虑性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焦虑性抑郁症患者占到了所有抑郁症患者的一半以上,病情相对较为严重,慢性化以及自杀风险相对较高,经常会出现显著的睡眠障碍与自杀行为,治疗的难度较大。

运用全新抗抑郁剂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自身病情,可是治疗过程中药物起始剂量需要适当降低,因此需要缓慢提升剂量从而防止焦虑症状加重。

与抗焦虑药物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及心理治疗进行联合能够让焦虑性抑郁症患者当前的临床治愈率得到提升。

本文针对焦虑性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关键词:焦虑性抑郁;症重性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研究进展1.临床表现1.1焦虑焦虑症状存在与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的全部病程。

WHO世界精神卫生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得出,在当前焦虑性抑郁症患者里,焦虑症状存在与抑郁症状前的患者大概占到了57%,这种类型患者产生的焦虑症状出现的比较早,焦虑症状显著后继会产生抑郁症状;先产生抑郁情绪之后产生焦虑症状的患者大概有18%,焦虑抑郁症状同时间产生的患者大概有25%。

大概有15%的患者在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全新的焦虑症状或者是当前焦虑症状出现恶化的情况,之后产生的焦虑症状不但可能是源自于抗抑郁药产生的激活效应,同时也可能是因之前产生的焦虑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郁症状的影响,而伴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导致其出现的焦虑症状较为明显。

患者经常会出现情绪烦躁和紧张不安的状态,症状通常会持续几分钟之后消失,患者担心再一次发作。

1.2抑郁体现在患者的情绪明显低落,自己能够感受到心情低落,出现沮丧和压力大以及经常会产生忧伤以及苦闷的感受,经常感觉伤心落泪,或者是出现一种想哭的冲动;对事物缺少兴趣,常常会抱怨他人并会感受自责自罪。

抑郁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产生绝望感,具有消极的观念以及严重的自杀倾向,经常会认为活在世上没意思,无法看到希望,经常会觉得度日如年。

抑郁患者经常会出现很多身体的不适,或伴随着较为严重焦虑以及容易激惹的情绪。

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研究

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研究
it ds r e . eho s P t nt wi n it io d rwee rn o l iie no p y h lgc ln rig c mbn d wi ife b c ey io d rM t d ai s t a x ey ds r e r a d m y dv d d it s c oo ia u sn o ie t boe d a k e h h
H mio xe cl ( MA) eoe t amet2 ad 6 wek f rt ametrset e . e u s T e H a l n An it Sae HA t y bfr r t n, n e sa e et n ep ci l R s l h AMA c r o e t r vy t soe 2 r6 w e f rtet ametwa i icnl we hn ta eoetet a e ti te o srao o p ( ek a e h r t n ss nf a t l rta h t fr h r t n n h bevt n g u P<00 rP<00 )ad t e g i yo b em i r .5 o .1, n
0 0 )T ee wa o s n f a td f rn e o h c rs b t e n te t o g o p f r 6 we k ra n ( >0 0 )C n ls n . 1 . h r s n i i c n ie e c f te so e e e h r u s a e e s t t t P g i w w t e me 5 . o cu i o
t e HAM A c r 6 we k a tr t e te t e t wa i i c t i e e t fo t a f r h r am e t i t e c n r l r u f < h so e e f h ra e m n s sg f a l d f r n r m h t be o e t e te t n n h o to g o p P n i n y

整合护理模式用于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整合护理模式用于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整合护理模式用于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20-11-04T14:53:28.0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3期作者:陶燕杨金明[导读] :研究整合护理模式对焦虑症患者的效果。

陶燕杨金明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广元 628000【摘要】目的:研究整合护理模式对焦虑症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整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水平。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整合护理模式对焦虑症患者能够产生较好的护理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整合护理模式;焦虑症;效果研究焦虑症是主要以焦虑为情绪表现的神经类疾病。

其临床表现还包括自主神经错乱、肌肉紧张等,也属于心理疾病。

该病需要尽早治疗,否则病程延长,治愈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家庭经济和生活压力[1]。

临床治疗该病常用抗焦虑药物,但是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因此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痊愈。

本次研究对我院98例焦虑症患者采用整合护理模式,探析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

干预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5.46±7.6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5.82±7.94)岁。

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字。

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诊断为焦虑症;护理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既往精神病史。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心理护理的个案分析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心理护理的个案分析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心理护理的个案分析前言人们因受到生活、工作等压力的影响,极易引起精神类疾病,而焦虑性神经症属于常见的精神病[1]。

该疾病属于情绪障碍,会表现出反复性、持续性失眠、焦虑、易怒等等症状,焦虑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高低有一定的影响[2]。

对于该疾病患者来说,若是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使得其精神负担加重,生活质量降低,并且也会导致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严重者会有自残等过激行为出现。

本研究以1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为例,对心理护理在焦虑性神经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本研究以1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70岁,由于反复性情绪不稳五年,伴头痛、夜间睡眠质量差半个月,于今日到我院就诊。

初步诊断:颅底凹陷症;焦虑障碍;患者于五年前在没有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慌、心情不稳、烦躁、胸部与双上肢有烧灼感,偶有头晕现象,被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

经舒必利、西酞普兰等药物进行治疗后,效果尚可,但是由于自行停药之后导致之前症状再次复发,便今日到我院进一步治疗。

患者入院后睡眠、饮食、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为发生明显变化。

1.1.1病史摘要病史采集时间:2019年6月~12月。

既往史:患者体质良好,否认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疾病,否认有伤寒、肝炎等传染类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既往史:无。

家族史:无。

个人史:无。

婚育史:已婚,已育。

1.1.2护理评估:精神检查:定向力正常,未引出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未伴有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自知力完整,行为意志减退。

实验室检查:(1)头部CT、脑电图均正常;(2)B超、心电图结果均正常;(3)心理状态中度异常。

1.1.3护理问题(1)睡眠形态紊乱:与入睡困难、早醒和情绪焦虑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情绪焦虑引起的摄入不足有关。

(3)个人应对无效:与情绪焦虑、精力不足等因素有关。

1.1.4护理目标1、确保患者病情症状较护理前可以得到改善,减轻乏力症状,坚持用药。

第四节 焦虑症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焦虑症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焦虑症病人的护理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

一、病因1.遗传本病的遗传度约为30%。

2.生化苯二氮草类常用于治疗焦虑症取得良好的效果,提示脑内苯二氮草受体系统异常可能为焦虑的生物学基础。

3.心理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一种生理的紧张状态,起源于未获得解决的无意识冲突。

自我不能运用有效的防御机制,便会导致病理性焦虑。

二、临床表现1.焦虑和烦恼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担心,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

病人常有恐慌的预感,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忧心忡忡,好像不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的头上。

2.运动性不安表现为搓手顿足,来回走动,紧张不安,不能静坐,可见眼睑、面肌或手指震颤,或病人自感战栗。

3.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常见的有心悸、心跳加快、气促和窒息感,头昏晕,多汗,面部发红或苍白,口干,吞咽梗塞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疼,腹泻,尿频等症状。

4.过分警觉表现为惶恐,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有时感到脑子一片空白;难以入睡和易惊醒;以及易激惹等。

三、治疗原则L药物治疗(1)苯二氮草类:使用广泛,有效。

缺点是长期大剂量可引起药物依赖和突然撤药时出现戒断症状。

(2)丁螺环酮:对广泛焦虑障碍有效,但起效较苯二氮草类慢,较少产生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

(3)抗抑郁药物:对负性情绪和认知症状较苯二氮草类为佳。

2.心理治疗(1)心理教育:教给病人本病的性质,让病人对疾病具有一定的自知力,可降低病人对健康的焦虑。

(2)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焦虑控制训练和认知重建。

对导致焦虑的认知成分,则运用认知重建,矫正病人的歪曲认知,进行矫治。

(3)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信息训练病人放松,以减轻焦虑,对治疗广泛焦虑障碍有效。

四、护理措施L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对病人时既要尊重、同情、关心,又要保持沉着、宁静、坚定的态度;语言亲切,但要简明扼要;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

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3-31T01:18:25.993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1期作者:阿丽米热·阿布里米提[导读] 讨论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中引入聚焦解决模式的运用价值。

阿丽米热·阿布里米提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843000【摘要】目的:讨论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中引入聚焦解决模式的运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医院2021年10~2022年10月的60例焦虑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一组有30名患者。

对照组仅给予抗焦虑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抗焦虑治疗、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增加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

护理后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

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的HAMA和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 <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在心理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应用于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是有效的,对改善其焦虑心境,促进其回归社会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焦虑症;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效果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焦虑症在临床精神类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特点是焦虑情绪体验[1]。

有些患者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会影响到其精神状态,使其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不利于病情的好转[2]。

因此,对焦虑症患者执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纳入了我院60名焦虑症患者实施对照研究,以分析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相关,现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的焦虑症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一组纳入30名患者。

干预组内包括17名男性和13名女性。

组内患者最小年龄为17岁,最高者62岁,均值(37.48±5.58)岁。

对照组内的男性女性比例为16:14人。

焦虑症临床护理路径

焦虑症临床护理路径

焦虑症临床护理路径入院当天评估:1.一般评估:神志、生命体征、皮肤、有无躯体器质性病变、有无药物过敏史等。

专科评估:1.患者的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发作时有无背景因素;是否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悸、胸闷、口干、尿频、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2.在正常环境里的睡眠型态;病人对睡眠困难原因的了解和可能的减轻方法;干扰睡眠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如恐惧、焦虑)。

3. 评估病人家中的经济状况,工作、学习情况、子女负担情况,甚至住院后病人支付医疗费用情况等。

以排除焦虑产生的客观因素,有助于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为病人提供帮助,解除其心理负担。

检查:协助做相关检查,如胸片,心电图,脑电图,B超,抽血,大小便标本等。

药物:按医嘱使用解除焦虑的药物,如氯硝西泮、心得安、谷维素等护理:1.讲解病房的环境,科室的规章制度,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讲解患者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1.应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活动,避免干扰。

周围的设施要简单安全,最好能有专人看护。

2.密切观察躯体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待病人情绪稳定时,应不失时机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

以安慰、镇定病人的情绪。

3.对有严重躯体疾患的老年病人,除应严密监测外。

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加钙质食物的补充,以防骨折发生。

4.记录对睡眠和醒后行为的护理观察,记录睡眠的时间。

健康宣教:1.指导患者促进睡眠的措施如:①减少睡前的活动量。

②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浓茶。

③热水泡脚、洗热水澡等。

④听轻音乐。

⑤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2.讲解可能引起焦虑发作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3.指导避免夜间睡觉时吃东西或喝咖啡、饮料,以防干扰睡眠,限制夜间进水量。

4.指导肌肉放松术或其他有助于睡眠的非药物性措施。

第2天评估:1.评估患者夜间睡眠情况,促进睡眠的措施是否有效。

2.是否有焦虑发作,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焦虑症患者的精神护理

焦虑症患者的精神护理

焦虑症患者的精神护理摘要: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病人在发病之后将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神经功能亢进和回避社交等情况,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在进行病人病情改善的时候,除了采取对应的药物措施,也可以通过进行科学护理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方法引言:通常情况下,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现阶段焦虑症的整体发生率显著提升,并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

1焦虑症的表现焦虑所指的是一种人体的情绪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在没有明确的客观原因的情况下,相关个体所表现出的顾虑、紧张和恐惧感,在生理上往往会伴随心悸、出汗、手抖和尿频等比较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部分个体则会表现出躯体性焦虑,如胸部存在压迫感、不适感和呼吸急促感等。

而焦虑症则是以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或者是反复发作的惊恐等精神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关病人在发生焦虑症之后往往会表现出突出的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等现象。

导致焦虑症出现的因素较为多样,目前的诸多病人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各类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强,病人会针对一些不具体的问题产生过度的担忧、紧张、害怕等情绪,同时生理上也会表现出显著的焦虑症状。

同时现阶段的治疗过程红也将焦虑症划分为多种类型,即急性焦虑、慢性焦虑和社交焦虑障碍等,其中急性焦虑的发作较为突然,病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发作时间往往在5~20min左右,往往会伴随一定的濒死感或者是失控感。

慢性焦虑则是较为常见的焦虑形式,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社交障碍性焦虑则是指病人在参与对应社交活动的时候,出现害羞、紧张、害怕和回避等现象。

目前在针对焦虑症进行治疗的时候,通常需要首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系统性评估,并根据病人的需求,来进行对焦虑症本质和产生原因的宣传教育,从而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为后续的用药和护理工作创造条件。

进行对病人的治疗的阶段,则往往是引导病人采取放松和呼吸控制等方式,对自身存在的躯体性焦虑症状进行缓解,同时采取分散注意力或者是放松等方法,来让病人的注意力得到一定的转移,实现对持续性的不安或惊恐症状实现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心理疾病发病情况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部分人群自身适应性较弱,并且在外部环境变化较快的情况下内心无法接受,从而出现焦虑等症状,而这也会大大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焦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引言:相关数据表明,焦虑症在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情绪焦虑、紧张是其主要症状表现,对此就需及时展开治疗,并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来起到有效缓解作用。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具体如下:
1焦虑症心理特征及临床症状
焦虑症主要是有情绪过于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状态,并且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与运动性不安特征,当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会在其性格基础上,慢性或者急性加重所诱发,同时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患者本人性格较为内向、并处于较为压抑的环境中都很可能引发该病症,具有生理、心理等特点。

当前多采取药物、心理及物理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促进其康复。

缺乏安全感是其主要症状表现,并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受到一定刺激时所出现的应激反应高于常人;同时在一系列活动中会认为自己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紧迫感,心情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无法得到有效放松;做事时会较为吃力;常会臆想自己身体状况不理想,并会出现过度紧张感;在病情发作时会以幻想、分裂以及投射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御。

患者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事物过于敏感、来回踱步无法保持安静状态、肢体颤抖、出汗、面部长白等临床症状表现。

2焦虑症患者临床护理研究
2.1心理护理
对于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每位患者的病情、性格
特点、家庭环境、文化背景有着较大差异性,对此还应当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
沟通交流,从中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以此来提高其
针对性与相符性。

同时还应当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讲座、讨论的方式来让
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而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加强暗示,以便于患者从心
理上接受,并加以鼓励,在生理、心理、家庭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通过分享
成功案例的方式为其树立康复信心,帮助患者克服孤独感以及各消极情绪,使其
能够组间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

其次,还应当将患者的主观感受作为诊断标准,
鼓舞患者对焦虑时的感受进行简单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告知患者时
还应当控制好语气、态度,尽量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对其展开指导,表明对患者的
感受理解,以此来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患者而言,给予其相应的支持可让患者勇敢地面对困难,对此还应当运
用合理的语言。

鼓励患者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焦虑与愤怒,陪同患者
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该方式可有效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心态处于平稳状态。

最后,还应当视患者情况培养其实际适应能力,增强其应激能力,使其能够在面对
多变的事物时有一定的处理能力[1]。

2.2症状发作时护理
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多陪伴患者,并为其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与患
者交流来分散其注意力,认真倾听患者的讲述,让患者的情绪能够得以有效释放,以免导致情绪积压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若患者焦虑症状表现较为严重时,可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以此来起到有效控制作用。

同时在患者躯体不适时还应
当给予相应的指导,通过肌肉放松、深呼吸的方式来减轻其不适感。

2.3环境干预
焦虑症患者对外部刺激相对较为敏感,对此还应当安排患者居住单独的病房,以此来避免其他病人对其所造成的干扰,同时还应当保证其洁净型,时刻设立陪
同人员。

为确保患者有良好的睡眠状态,还应当控制病房人员的出入频次,并告
知患者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对其康复所起到的作用。

2.4发生恐惧时护理
在患者处于恐惧状态时,还应当查找主要引诱,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及时清除,并观察患者的神态、音调、肢体动作等,同时做好详细记录工作。

护理人员还应
当保持温和的态度与患者交谈,还可通过抚触的方式轻拍患者的肩部、胳膊等区
域来起到有效安抚作用。

在做各项检查时还需与患者讲解其作用及必要性,让患
者做好心理准备,以此来减轻其恐惧感。

同时采取运动、肌肉松弛法来缓解患者
负性情绪,使其能够学会自我控制,也可辅助医生对其展开行为治疗,采取系统
脱敏疗法。

2.5饮食指导
因受到情绪的影响,患者的食欲会明显下降,严重者还会出现拒绝饮食的表现,对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定期更换菜品,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色香味俱
全的食物,以此来提高其食物。

同时鼓励患者自主进食,并增加饮水量[2]。

2.6加强巡查
为避免各不良事件发生,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病房巡视,根据患者的实际表
现来评估其存在自伤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检查病房的安全性,将危险
物品及时撤离;在发放药物后需观察患者是否服用,避免出现藏药、吐药现象的
发生。

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可采取束缚的方式。

3讨论
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的情绪波动相对较大,且在发病时无自主控制能力,
对此还应当及时对其展开针对性治疗,并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来缓解其症状表现,为其讲解与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使其能够积极面对治疗。

参考文献
[1]罗廷,陈莎莎. 临床对焦虑症患者护理全程中应用亲情护理干预的临床实
际效果及现实意义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25.
[2]周志勇,邹颂婷,潘桂香,朱海斌,彭凌菲. 健康教育在焦虑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2):195-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