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一、地基土的野外鉴别
1、钻探法在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钻孔记录,这是一项极重要的工作。从钻机定位后由地表开钻到终孔为止,记录每一钻的深度,鉴别与描述每一钻取出的土样,进行定名,并立刻写在记录表中,作为绘制地质剖面图的原始依据。
野外记录应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承担,记录应真实及时,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严禁事后追记。
2、鉴别方法
野外鉴别地基土要求快速,又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此鉴别。
二、土的野外描述
钻探法的钻孔记录表中,除了记录钻孔的孔口高程、鉴定各土层的名称和埋藏深度以及初见水位、稳定水位外,还需要对每一土层进行详细描述,作为评价各土层工程性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1、颜色
土的颜色取决于组成该土的矿物成分和含有的其他成份,描述时从色在前,主色在后。如,黄褐色,以褐色为主,带黄色。
2、密度
野外描述时可根据钻进的速度和难易来判别土的密实程序。
3、湿度
土的湿度可分为干的、稍湿的、湿的与饱和的四种。
4、粘性土的稠度
粘性土的稠度决定该土工程性质,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5种
5、含有物
如碎砖、炉渣、石灰渣、植物根、有机质、贝壳、氧化铁等。有些地区有粉质粘土或粉土中含坚硬的姜石,海滨或古池塘往往含贝壳。
6、其他
碎石土与砂土应描述级配、砾石含量、最大粒径、主要矿物成分;邻近设施对土质的影响,如管道漏水则使粘性土稠度变软,地下水位抬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