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合集下载

《药理学》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
镇静作用弱,但锥体外系反应常见。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三、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haloperidol):可显著控制各 种精神运动兴奋的作用,同时对慢性症状 有较好疗效。
锥体外系副作用发生率高、程度严重。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三、丁酰苯类
氟哌利多(droperidol):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 增强镇痛药的作用。
抑制,镇静及抗胆碱作用也较明显。
氯米帕明(clomipramine) 对5-HT再摄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去甲
氯丙米嗪对NE再摄取有相对强的抑制作用。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多塞平(doxepin) 抗焦虑作用强。
曲米帕明(trimipramine) 治疗抑郁症、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低温麻醉:配合物理降温(冰袋、冰浴)应用氯丙嗪可降 低患者体温,用于低温麻醉。
人工冬眠:冬眠合剂 (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
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 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并可使植物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
应用: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 甲状腺危象等。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乏力等; • 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 便秘、眼压升高等; • α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 低血压及反射性心动过速等; • 局部刺激性。
曲唑酮(trazodone) 治疗抑郁症,具有镇静作用,适于夜间给药。
2. 治疗遗尿症 3. 焦虑和恐怖症
米帕明(丙米嗪imipramine)

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机理:①阻断α -R,翻转AD的升压效应;②
抑制血管运Q动&中A枢:;氯③丙直嗪接引扩起张血的管血。压 降低能否用AD升压?
(2)阻断M-R作用:大剂量出现口干、 便秘、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及尿潴留 等不良反应。
3.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氯丙嗪阻断下丘脑垂体通路的D2受体,使 垂体内分泌的调节受到抑制。
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分泌增加 促性腺激素释放 促皮质激素(ACTH) 生长素分泌
一、吩噻嗪类
〔构效关系〕
1、 基本化构是由S、N原 子联结两个苯环而成的三 环化合 物;
2、N10上-H被其他基团取 代,才有抗精神病作用;
3、C2上-H被-CH3取代,作 用加强。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又称冬眠灵(Wintermin)
【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不规则,2-4h达峰; (2)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丘脑、 海马等部位浓度高; (3)主要经肝药酶谢; (4)原形物及代谢物由肾排。
用于高热惊厥、感染性休克及严重感染辅助治疗。
临床上配合物理降温(如冰浴等),用于低 温麻醉。
5.神经官能症:小剂量可治疗神经官能症。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嗜睡、困倦、视物模 糊、口干、鼻塞、心 悸、便秘、尿潴留、
体位性低血压
2、锥体外系反应:长期大量使用氯丙 嗪时最常见的副作用。
①帕金森氏综合征。最为多见,表现 为肌肉震颤、肌张力增高、表情呆板( 面具脸)、动作迟缓等;
机理:下丘脑-垂体通路的DA-R。
【临床用途】
1. 各型的精神分裂症:有效率约70% 以上,不能根治。对精神病患者,该 药不产生耐受性。
2. 躁狂症:可消除兴奋、紧张、妄 想、幻觉等症状。

药理学第18章整理

药理学第18章整理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抗精神分裂症药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分裂症。

分类:将精神分裂症分为Ⅰ型和Ⅱ型,前者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为主,后者则以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为主。

治疗:本节述及的药物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抗精神分裂症药也称作神经安定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他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也有效。

这类药物大多是强效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大多数药物可引起情绪冷漠、精神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多巴胺受体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高效价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大多是强效DA受体拮抗剂,对I型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DA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通过与脑内DA受体结合后参与人类神经精神活动的调节,其功能亢进或减弱均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

目前认为,吩噻嗪类等抗精神分裂症药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并不是选择性D2样受体拮抗剂,因此,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均引起不同程度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这是由于这些药物非特异性拮抗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所致。

2.阻断5-HT受体一些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如氯氮平和利培酮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实现的。

其中,氯氮平是选择性D4亚型受体拮抗剂,对其他DA亚型受体几无亲和力,对M胆碱受体和α肾上腺素受体也有较高的亲和力;氯氮平和利培酮通过拮抗α2肾上腺素受体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利培酮拮抗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于其拮抗D2亚型受体的作用。

因此,即使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几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

一、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氯丙嗪主要拮抗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DA)受体,这是其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主要机制。

18 抗精神失常药(人卫九版药理学)

18 抗精神失常药(人卫九版药理学)

结节-漏斗通路 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 精神分裂症是中脑边缘、中脑皮质系统DA功能亢进。
抗精神病药大多为多巴胺受体拮抗药
药物作用机制: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多巴胺受体 阻断5-HT受体

吩噻嗪类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其他药物
一. 吩噻嗪类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实分离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病。
↙对Ⅰ型疗效好 分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型 Ⅱ型→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疗效差、无效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假说
中脑-皮层通路

调控认知、思想、 进
感觉和推理能力
精神分 裂症
黑质-纹状体通路
调节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D2
亢进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调控情绪反应
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使血压 下降,心跳加快,心律失常。 可能与阻断单胺类再摄取从而 引 起 心 肌 中 中 NE 浓 度 增 高 有 关 。 尚有奎尼丁样直接损害心肌作 用。
【临床应用】
(1)抑郁症
主要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对内源性、 反应性及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较好,而对 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疗效较差。
氟奋乃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高于氯丙嗪。对行为退 缩、情感淡漠等症状有较好疗效,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和慢性精神分裂症。
二、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泰尔登)
【特点】 作用与氯丙嗪相似。
1. 抗幻觉妄想作用不及氯丙嗪; 2. 调整情绪、控制焦虑抑郁作用强于氯丙嗪; 3. 兼有抗抑郁作用。
适用于带有强迫状态或焦虑性抑郁的精神分裂症、 神经官能症及更年期抑郁症。

药理学习题九(抗精神失常药 )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药理学习题九(抗精神失常药 )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⒈冬眠合剂含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成分。

氯丙嗪异丙嗪度冷丁⒉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机理是抑制 _______________,它既能增强 ___________过程,也能抑制___________过程,对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都有降低作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散热产热发热体温正常体温⒊长期大剂量应用氯丙嗪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可用 __________纠正。

锥体外系反应安坦⒋纠正氯丙嗪在处理精神病中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宜选用 __________而忌用__________。

苯海索左旋多巴⒌长期大量使用氯丙嗪引起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静坐不能二、单项选择:A型题: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E )A体位性低血压 B消化系统反应 C内分泌障碍 D过敏反应E锥体外系反应⒉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机理是:( A )A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B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M受体C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D阻断黑质-皮质通路的多巴胺受体E兴奋黑质-纹状体通路的M受体⒊氯丙嗪的降温机理是:( D )A抑制外热原的作用 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C抑制PGE的合成D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E 抗内毒素⒋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选用何药纠正:( D )A多巴胺 B左旋多巴 C毒扁豆碱 D苯海索 E安定⒌在低温环境能使人体温下降的药物是:( C )A乙酰水杨酸 B对醋氨酚 C氯丙嗪 D吲哚美辛 E布洛芬⒍氯丙嗪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是由于该药能:( D )A兴奋M受体 B兴奋β受体 D阻断多巴胺受体 D阻断α受体 E阻断β受体⒎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最强的是:( E )A阿司匹林加氯丙嗪 B哌替啶加氯丙嗪 C苯巴比妥加氯丙嗪D异丙嗪加氯丙嗪E物理降温加氯丙嗪⒏氯丙嗪影响体温的错误描述有:( D )A可降低发热者体温 B可降低正常体温 C在低温中降温效果好D在任何环境中均有良好降温效果 E对体温调节中枢有抑制作用⒐氯丙嗪不宜用于:( C )A精神分裂症 B人工冬眠疗法C晕动症时呕吐D顽固性呃逆 E躁狂症及其它精神病伴有妄想症者10. 抗精神失常药是指:( A )A 治疗精神活动障碍的药物B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C 治疗躁狂症的药物D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E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11. 氯丙嗪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是:( C )A 吸收少B 排泄快C 首关消除D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E 分布容积大12. 某工人在酷暑下工作3小时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谵妄,体温达41C0下列哪种处理可使病人体温迅速下降( E )A.立即用解热镇痛药 B.用冷水擦浴 C.立即注射氯丙嗪D.转移至通风阴凉处 E.静脉注射氯丙嗪,同时用冷水擦浴13. 女,21岁.因精神分裂症入院,用氯丙嗪治疗两个月后,突发体温升高.肌强直等,然后出现体温高达400C昏睡.呼吸困难,痉挛等症状。

药理学第2版18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第2版18抗精神失常药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
多动症
帕金森
抗精神 分裂症
1、阻断多巴胺受体
3)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调控下丘脑激素分泌 其他: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体温中枢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阻断5-HT 受体 非典型药:氯氮平 利培酮
1.中枢神经系统
(2)镇吐作用
氯丙嗪
小剂量:抑制CTZ(阻断D2) 大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 (除晕动病外)有效.
机理:
[药理作用及机制〕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低温环境下,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炎热环境下, 体温升高 不仅能降低发热者体温, 也能降低正常体温.
1
2
中枢神经系统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DA-R :功能与情绪调控有关。
中脑-皮层系统通路DA-R :功能与思想、感觉、理解等有关。
结节漏斗部 与内分泌功能有关
黑质-纹状体 与锥体外系功能有关
脑内存在的四条DA通路
1
[药理作用及机制]
阻断DA受体、α受体和M受体
2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wintermin)
〔锂盐中毒预防〕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1
NA再摄取抑制药
2
5-HT再摄取抑制药
3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4
多塞平( 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5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6
氟西汀(amitriptyline,百忧解)
7
三节 抗抑郁症药
01
米帕明的药理作用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二)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二)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抗精神病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冬眠灵):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局部刺激强深部肌内注射;易蓄积于脂肪组织,存留时间长,个体给药。

阻断中脑-边缘通路(情绪、行为)和中脑-皮层通路(推理、理解)D2受体,抗α受体和M受体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作用(无麻醉作用,对抑郁无效);(2)镇吐作用强(不能抗前庭刺激呕吐);(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2、植物神经系统:α受体阻滞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不用于高血压治疗)。

M胆碱受体阻滞(口干、便秘、视力模糊)3、内分泌系统:拮抗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抑制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卵泡刺激素释放因子、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ACTH和GH(可治巨人症)分泌。

应用:1、精神分裂症:首选,Ⅰ型,不能根治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与异丙嗪,哌替啶合用。

不良反应:1、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M受体阻滞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内压升高),α受体拮抗症状(鼻塞,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悸)。

2、锥体外系反应:(1)帕金森综合症;(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4)迟发性运动障碍(DA能亢进,抗胆碱药无效,抗DA药减轻)3、过敏反应4、急性中毒5、精神异常(本身作用)6、内分泌反应: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抑制儿童生长7、惊厥与癫痫(降低惊厥阈)禁忌症:癫痫、青光眼、乳腺增生、乳腺癌禁用;冠心病慎用。

硫利达嗪锥体外系副作用小,老年人易耐受,作用缓和,镇静明显。

二、硫杂蔥与丁酰苯:泰尔登(氯普噻吨):另有较弱抗抑郁作用氟哌啶(氟哌利多):与芬太尼合用——神经阻滞镇痛术(外科小手术麻醉)三、其他类:氯氮平:苯二氮卓类,D4受体拮抗药,抗α抗胆碱抗组胺,无锥体外系和内分泌紊乱作用。

精神病阴性阳性均有作用;也可用于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利培酮:阴阳性均有效,不良反应少第二节抗躁狂症药碳酸锂:可治疗躁狂抑郁症,通过血脑屏障耗时,起效慢,摄钠促排第三节抗抑郁药一、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NA与5-HT再摄取)米帕明(丙米嗪):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服用镇静,抑郁病人服用精神振奋,情绪提高。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优秀课件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优秀课件

2、镇吐作用
小剂量: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的呕吐(阻断 D2受体)。
大剂量:呕吐中枢。 对顽固性呃逆有效:呃逆调节中枢 (延脑催吐
化学感受区旁)。 对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如晕动症)无效。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无治疗意义,主要表现副反应。 抗α受体——体位性低血压 抗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等副作用
氟哌利多(droperidol)
属于丁酰苯类, 作用与氟哌啶醇基本相似。临 床主要用于增强镇痛药的作用。
与芬太尼配合使用,使病人处于一种特殊的麻醉
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对环境淡漠,被称为神 经阻滞镇痛术(neuroleptanalgesia),作为一种外科
➢氯氮平:选择性阻断5-HT2A和D4受体,协调 5-HT与DA 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
➢利培酮:阻断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 于其阻断D2亚型受体。 ➢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也几乎无锥体外系
反应发生。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吩噻嗪类,1952年,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各种器质性精 神病 、 症状性精神病。 急性效果显著,慢性疗效差,不 能根治。 Ⅰ型有效,Ⅱ型无效,甚至加重病 情。 阳性症状有效,阴性症状不显著。
2、止吐
氯丙嗪对多种药物(如强心苷、 吗啡、四环素等)和疾病(尿毒症和 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有显著止吐作 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但 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DA受体:
D1样受体:D1、D5; D2样受体:D2、D3、D4。

(药理学课件)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课件)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按其化学结构分为:
• 吩噻嗪类 • 硫杂蒽类 • 丁酰苯类 • 其他药物
氯丙嗪 泰尔登 氟哌啶醇 氯氮平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冬眠灵)
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 组织,其中脑中浓度 可达血浆的10倍。局 部刺激性大
氯丙嗪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DA受体(D2>D1):抗精神病 M-受体:抗胆碱作用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镇静
5.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氯丙嗪可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 及乙醇的作用。 上述药物与氯丙嗪合用时,应适当减量,以免 加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6.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无临床治疗意义,主要表现副反应。 1.抗α受体—体位性低血压 2.抗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部分患者长期用药后还可 引起一种特殊而持久的运动障碍,表现头面部不 自主刻板运动,口-舌-颊三联症及舞蹈样手足徐 动症,停药后长期不消失,目前尚难治疗。
3、精神异常 4、惊厥和癫痫 5、过敏反应 6、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 7、急性中毒
一次吞服大剂量氯丙嗪,可致急性中毒,出现 昏睡、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并出现心肌损害、心 电图异常,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禁用肾上腺 素升压。
【病因】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脑内5-HT能系统异常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 NA功能的不足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1.黑质-纹状体 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
2.中脑-边缘系统 情绪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多动症 帕金森3.中脑-皮层系统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氟哌啶醇(Haloperidol):选择性阻断D2样受体,抗精神
病作用强。明显控制各种精神运动兴奋性症状,同时对慢 性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同类药:氟哌利多(Droperidol):
神经阻滞镇痛术:与镇痛药芬太尼合用,使病人处于一种
特殊的麻醉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感情 淡漠。用于外科麻醉及进行内镜检查等、亦用于控制精神 病人的攻击性行为。
附注:不仅可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低,而
且可使正常人的体温下降
PPT课件 7
(5) 增强中枢抑制药物的作用
氯丙嗪可以增强镇静催眠药、麻醉 药、镇痛药的作用
PPT课件
8
2. 对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 的影响
① 降压作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Ⅰ 阻断α受体,引起血管扩张
Ⅱ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Ⅲ 对心脏直接抑制 ② 有弱的M受体阻断作用,其表现有口干、 便秘、视力模糊。
1.对CNS作用: 正常人出现抑制性作用,但抑 郁症病人出现精神振奋现象. (2-3W后才 起效). 2.对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M-R作用 3.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BP↓,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PPT课件 39
丙米嗪非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
NA、5-HT,使NA、5-HT在突触间隙 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
第十八章
Antipsychotic drugs
药理学教研室
PPT课件 1
概述
精神失常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思维、情感和
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
包括: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 焦虑症等。
PPT课件 2
抗精神失常药物分类:
1.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氯丙嗪、氟奋乃静、奋乃静 硫杂蒽类:氯普噻吨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兰扎平

药理学 第18 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 第18 抗精神失常药

一 、吩噻嗪类
氯丙嗪(冬眠灵) [体内过程] • 吸收 不规则 个体差异大 • 分布 血浆蛋白 脑内浓度高 脂肪内蓄积 • 肝脏代谢 • 肾排泄
[药理作用及机制] 阻断中枢D2-R、阻断外周α-R、M-R 1. 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病作用 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层D2-R (2)镇吐作用---强大 阻断CTZ的D2-R 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如晕动症)
掌握内容
1、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应用 2、氯丙嗪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方法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 调节失灵,使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 升降37 38
39
2. 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外周α-R、M-R 3. 内分泌系统 阻断下丘脑-垂体D2-R [临床应用] 1. 精神分裂症 2.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3. 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 • • •
抗精神病药 抗躁狂症药 抗抑郁症药 抗焦虑症药
§ 1 抗精神病药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1 黑质-纹状体 2 中脑-边缘系统 情感、精神活动 3 中脑-皮质系统 4 结节-漏斗 (下丘脑-垂体) 内分泌 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一、吩噻嗪类 二、硫杂蒽类 三、丁酰苯类 四、其他类
[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α-R、M-R阻 断; 局部刺激 2. 锥体外系反应: ①帕金森综合症 ②静坐不能 ③急性肌张力障碍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3. 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 4. 过敏反应
5. 精神异常 6. 惊厥与癫痫 7. 急性中毒 [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 (二)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药理学练习题-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练习题-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藥一. 學習要點抗精神失常藥物根據其作用和臨床應用分為抗精神病藥、抗躁狂症藥、抗抑鬱症藥和抗焦慮症藥。

(一) 抗精神病藥抗精神病藥可分為以下4類。

1.吩噻嗪類,如氯丙嗪、奮乃靜、氟奮乃靜、三氟拉嗪、硫利達嗪。

2.硫雜蒽類,如泰爾登、氟呱噻噸。

3.丁醯苯類,如氟呱啶醇、氟呱利多。

4.其他,如五氟利多、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

氯丙嗪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1.中樞神經系統:①抗精神病作用,通過阻斷中腦-邊緣葉及中腦-皮質多巴胺通路的D2受體而產生療效,但由於對阻斷黑質-紋狀體通路的D2受體的親和力強,長期用藥錐體外系反應發生率高;②鎮吐作用,小劑量阻斷延髓第四腦室底部催吐化學感受區的D2受體,大劑量直接抑制嘔吐中樞;③對體溫的調節影響,對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2.植物神經系統:具有明顯阻斷α受體的作用,可翻轉腎上腺素的升壓效應;有弱的阻斷M膽鹼受體的作用。

3.內分泌系統:阻斷結節-漏斗通路的D2受體,影響下丘腦某些激素的分泌。

臨床應用主要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嘔吐和頑固性呃逆、低溫麻醉與人工冬眠等。

不良反應一般不良反應有鎮靜、M膽鹼受體及α受體阻斷症狀,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致錐體外系症狀。

一次服用超大劑量(1—2g)後,可發生急性中毒。

氯氮平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氯氮平屑於苯二氮卓類,為新型抗精神病藥。

其抗精神病的作用主要為阻斷5-HT2A和D2受體,協調5-HT與DA系統的相互作用和平衡,被稱為5-HT-DA 受體阻斷藥。

該藥作用較強,對其他藥無效的病例往往有效。

氯氮平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幾乎無錐體外系反應。

目前將其作為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首選藥。

(二) 抗抑鬱症藥三環類丙咪嗪的抗抑鬱作用可能與其抑制腦內DA及5-HT的再攝取,使突觸間隙NA濃度增高有關。

不良反應有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及M膽鹼受體阻斷反應,心血管病患者慎用。

其他三環類抗抑鬱症藥如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其作用與用途(略)。

药理学课件_18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课件_18抗精神失常药

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精神失常: 精神活动障碍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

之后的10多年里,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参与这一活动。

WHO 将每年的10月10日正式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思考题氯丙嗪为什么能精神分裂症?其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哪些药物对抑郁症有效?为什么?哪些药物对躁狂症有效?为什么?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神经安定药)精神分裂症:思维、情感、行为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

表现:Ⅰ型- 幻觉、妄想、躁狂等阳性症状Ⅱ型- 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阴性症状药物:对Ⅰ型效果较好? 吩噻嗪类:氯丙嗪等? 硫杂蒽类:泰尔登、氟哌噻吨?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等? 其他:五氟利多、舒必利、氯氮平等一、吩噻嗪类及其他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Wintermin)【作用及应用】? (一)CNS 1.抗精神病作用:动物:自发活动?、攻击行为? 、易驯服和接近。

大鼠激怒模型。

正常人:安静、活动? 、表情淡漠、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理智正常。

中枢DA-R及其亚型:1. 放射性配体-R结合法:脑内D1、D2、D3、D4-亚型2. 选择性配基的结果与信号转导途径偶联关系:D1、D2亚型3. 重组DNA技术:D1、D 2、D3、D4 、D5 -亚型4. 药理学特征:D1、D5 -D1 样受体D2、D3、D4 -D2样受体中枢DA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D1 样受体、D2样受体(D2~3 )(阻断之→锥体外反应)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通路:D2样受体(D2~4)(阻断之→抗精神病;D4-氯氮平)结节漏斗通路:D2样受体(主要是D2型)(阻断之→内分泌反应)? 抗精神病机制:多种机制参与?适应症:Ⅰ型精神分裂症;伴有幻觉、妄想、躁狂等症状的其他精神病;器质性和症状性精神病急性期效好(口服、肌注、静注)#Ⅱ型、抑郁症禁用 3. 镇吐:强大? 小剂量抑制延脑CTZ;? 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

药理学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病药氯丙嗪,三个受体四通路; 三大系统有作用,中枢自主内分泌; 人工冬眠低温麻,也可止吐治呃逆; 长期用药毒性大,锥体外系低血压。
其他抗精神病药
第11章
氯氮平(苯二氮卓类) 1. 机制:阻断5-HT受体、D4受体 2. 抗精神病作用强,可改善精神病的阳性
及阴性症状,对其它药物无效的病例仍 有效
氯丙嗪 药理作用及机制
第11章
2 对自主神经系统作用 阻断外周-R 阻断外周M-R 3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催乳素↑; FSH、LH↓;ACTH ↓;生长素↓
氯丙嗪 临床应用
第11章
1. 精神分裂症
主要用于I型 ; 对II型无效或加重——“疯子”变“呆子” 可用于躁狂症等其他精神病的兴奋症状
重点内容回顾
❖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及与巴比妥类的区别 ❖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及中毒的解救药物 ❖巴比妥类致死的主要原因及解救措施 ❖癫痫大发作用药;小发作首选药;持续状态 ❖三叉神经痛用药 ❖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硫酸镁中毒的先兆症状及解救药物 ❖左旋多巴的临床应用及ADR有哪些 ❖卡比多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中枢抗胆碱药的代表药物及临床应用
❖脑药浓度高,脑中为血中10倍。 ❖t1/2为10-40小时,个体差异大。
氯丙嗪 药理作用及机制
第11章
阻断中枢DA-R; 1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阻断外周-R、M-R
(1)抗精神病作用
抑制中枢;加大剂量不产生麻醉作用;
正常人:镇静、淡漠
“睡而不深、唤之能醒、复而又睡”
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兴奋躁动状态
第十八章
本章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11章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药理学课件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课件抗精神失常药

1.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TCAs
TCAs阻断不同的受体可能的不良反应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
排尿困难、认知功能受损
α1受体阻断 :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嗜睡 α2受体阻断 :对抗可乐啶的降压作用 H1受体阻断 :镇静、体重增加
丙米嗪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抗抑郁作用 机制:抑制NA、5-HT再摄取
特异性阻断中脑-皮质,中脑-边缘系统的5-
HT2A、D4亚型受体。
几无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 检测血象
五氟利多
长效,无明显镇静作用,尤 适用于慢性患者 维持治疗。
舒必利 特点: 1. 抗精神病作用强,生效快。 2. 锥体外系反应轻 3. 尚可治疗抑郁症 利培酮 阻断D2和5-HT2受体,抗精神病作用强.用
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更年期抑郁症等。
因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结构相似,
三、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与吩噻嗪类相似。选择性阻断D2受体, 抗精神病作用强
特点∶ 1. 抗精神病作用强,显著改善躁狂、
幻觉、妄想。 2. 镇吐强 3. 锥体外系反应严重,临床使用较少
四、其他 氯氮平
苯二氮卓类,目前应用较多
作用强。小剂量即可抑制去水吗啡引起的呕 吐,大剂量直接抑制中枢。但不能对抗前庭 刺激引起的呕吐
机理: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 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氯丙嗪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③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 节失灵,机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降温特点: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 正常人体温(注意与解热镇痛药比较)
•左旋多巴、促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加重精神分裂症 •未治疗的Ⅰ型患者,脑内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 •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人工冬眠(+物理降温,危重+合剂) (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度冷丁)
精品课件
15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阻断
氯丙嗪
结节漏斗通路
催乳素 糖皮质激素பைடு நூலகம்生长激素 促性腺激素
D2样受体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减少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可致乳房肿大、泌乳;抑
下丘脑激素分泌 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卵泡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因而抑制性周期,延
精品课件
3
精定义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 活动与现实分离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
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两型
分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兴奋躁动)。 药物疗效好 Ⅱ型 阴性症状为主(感情淡漠、主动性缺乏)。 药物疗效差
甚至无效
精品课件
4
抗精神分裂症药(抗精神病药)
迟排卵和闭经;抑制垂体生长激素释放,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可试用于巨人症治疗。
精品课件
16
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副交感神经
阻断M受体(较弱) 眼睛(眼压升高,青光眼禁用)
优势 腺体(口干、视力模糊) 胃肠道平滑肌(便秘)
交感神经
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较强) 心血管系统(血管扩张,血压 )
受体阻断,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 反复用药降压作用减弱,故不适于高血压病的治疗。
分类(化学结构) 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硫杂蒽类(thioxanthences) 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 其他类 这些抗精神病药大多具有相似 的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精品课件
5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冬氯眠丙灵嗪是(这w类i药nt物e的rm典型in代e表),氯丙嗪
系而) 占我全们脑不含难量理7解0氯%丙以嗪上和,多是巴人胺类受锥体
多巴胺受体分型似D有和2样很受D受A强体外↓体的结— 系—亲合运—D和,动帕2力但、功金,氯D能森3当丙的病、氯嗪高(D丙并4级帕亚嗪没中金型进有枢森药入活。理综学体性合特后,症征相)
在因黑此D质A,纹↑它—状就—体阻不通自断路主了主运和动要(多分手巴布足胺D徐对动1 D症于、2样受舞受体蹈病体)
因④状而结它体将节通是—路药—物和作漏结用斗节的通一漏个路斗耙同点主。路要目的参前D仅与2发样垂现作体氯用分氮平 对 其泌具,有即高与亲和内力有分,没泌这有功一作能发现用有非呢关常?。有意义。
结节——漏斗通路主要存在D2样受体中的D2 亚 型。
精品课件
11
结论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通过阻断中脑-边缘脑和中脑皮 层通路的D2样受体发挥抗精神病作 用;但因对其他通路的D2样受体有 相似的亲和力,长期应用锥体外系 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是1950年研制成功的,1952年用氯丙 嗪治疗了8例高度兴奋躁动的病人并取得 了成功,在氯丙嗪问世以前使用传统的 电休克治疗,使数以万计的精神分裂症 患者脱离了传统疗法所带来的痛苦,也 是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学的重大突破, 并 迅速得到了推广。
精品课件
6
化学结构
吩噻嗪是由硫、氮原子联结两个苯环 (称为吩噻嗪母核)的一类化合物。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精品课件
1
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 障碍的一类疾病
----精神分裂症(幻听、幻视、妄想等) ----狂躁症、抑郁症(主要是情感障碍为主) ----神经官能症(找不到任何原因精神活动异常)
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 也称为精神药物
精品课件
2
药物分类
抗精神分裂症药或神经安定剂 抗狂躁症药物 抗抑郁症药物 抗焦虑症药物
精品课件
7
精神病病因
1.与脑内多巴胺功能(D2)增强有关 2. 与脑内5-羟色胺(5-HT)的5-HT2功能增强有关
抗精神病药物
D2受体阻断药 吩噻嗪类 5-HT2 、D2受体阻断药 氯氮平等
精品课件
8
药理学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精品课件
9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氯丙嗪对受体的中D亚 果②③理缘的挥这2型 表脑阻能中中样系特 明激了两边值力脑脑受断异 精统动抗个得缘。边皮性 神体中作精通注作系(分 分缘质。意脑用神路与统布 裂用系通的皮精。病发在 症、是统路神质这 患当作挥中新活通两 者调通氯用阻动近脑路控个 脑路、丙。断研皮认内D思调究的嗪那作知A质D维发通控、D4阻么用、通现路感2亚情情断当时样路觉D上型感绪A了氯它、受,主上反并受反理中丙黑体应调要且解体应有脑嗪质6就尸存和0关的检边对纹0推发在。%D结,4
精品课件
1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安定作用(抗精神病作用) 正常人 正常人使用氯丙嗪表现安静、感情淡漠对外周事情不感兴趣注意力下
降,并且活动减少,在安静环境下容易被诱导入睡,但易唤醒,醒后神志清楚(无 麻醉)。
安静 感情淡漠 活动减少 诱导入睡
精神病患者 对精神病患者使用氯丙嗪会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的症状,并且在
(1)神经安定作用(抗精神病作用)
机制
作用特点
(2)镇吐作用
机制
(3)体温调节作用
机制
作用特点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精品课件
10
已证实脑内存在5种DA 亚型受体(D1、
中枢多巴通路 DD2①1人样、黑类受氯D质中体3丙—、枢—嗪纹(多D选D和状14择巴多、、体性通D巴D通配路55胺基路亚)可,的型该分信结(通号为构药路转4相理个导所学似的系含特偶,统D征联因A相关似
大剂量情况下可以消除病人的幻觉、妄想,减轻思维障碍,使患者的生活得到自理。
迅速控制兴奋躁动 消除幻觉妄想
精品课件
1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镇吐作用
小剂量
阻断延脑第四脑室底部 催吐化学感受区D2样受体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产生镇吐作用
抑制顽固呃逆调节中枢。
各种原因的呕吐,顽固性呃逆(机制可能与抑制呃逆调节中枢有关)
但刺激前庭及胃肠道刺激引起的晕动症无效。
精品课件
1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体温调节作用 体温调节失灵(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作用特点
不仅降低发热肌体的体温
而且降低正常机体的体温(和解热镇痛药进行比较)
降温作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在低温环境中体温 ,而在高温则体温 ) 此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发热病人、正常人体温均下降;<34℃冬眠 ——低温麻醉 人工冬眠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