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通用14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通用14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通用14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写了两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听泉,是哪两处?二、语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学习第2小节。

1、师:今天,就让我们乘坐作者铸造的文字之舟,去鼎湖山听泉。

2、学生打开课本,看第2小节,边听教师配乐范读边划出描写泉水和泉声的句子。

交流划到的句子自读感悟,抓住重点词语,在有感悟的词语旁边做个记号,并且写写自己的感想。

A、出示第一句:“刚过寒翠桥,B、就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引导抓住“就”“淙淙”体会泉声的响B、交流感悟下四句。

借助比较句子等手段引导体会泉水的多。

在感悟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相机点拨。

同时穿插指导朗读C、交流感悟最后几句。

感受到什么?引导抓住“清纯悦耳”与“厚重安详”、“欢快活泼“等重点词句体会泉声之美。

“清纯悦耳”与“厚重安详”作对比,女生读泉声,男生感受。

男生读钟声,女生感受。

多媒体播放配乐组图,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泉水,听到了什么样的泉声?小结板书:美齐读三、学习第4节出示“入夜……聆听、辨识、品味”齐读,启发,聆听、辨识、品位这三个词语能交换位置吗?播放泉声,学生闭上眼睛,学习聆听、辨识和品味交流听后的感受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两句。

讨论:课文写了哪几种泉声?自由再读体会,你最喜欢哪种泉声?为什么?仅仅这几种泉声吗?引读最后几句。

四:总结:……课后想象还有怎样的泉声,下节课交流。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

本课上承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下连后三篇散文。

鼎湖山可写的景物很多,但是作者精心取材,把视线集中在山泉上;而且写景的角度也很独特,从“听”字入手,贯穿始终。

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听泉”令人耳目一新,是本篇散文游记的突破点。

初三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富于想象,所以很容易利用优美语段来教会他们感悟鼎湖山泉声的美妙、感悟自然的生命力。

语文课文鼎湖山听泉教案

语文课文鼎湖山听泉教案

语文课文《鼎湖山听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鼎湖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运用图片、地图等辅助工具,直观地感受鼎湖山的美丽风光。

(3)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美好事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了解鼎湖山的特点。

(3)欣赏自然景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的想象与感受。

三、教学准备:1. 课件:鼎湖山的图片、地图、相关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鼎湖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鼎湖山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

(2)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问。

(3)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心情。

3. 学习生字词:(1)教授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拼写。

(2)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2)与家人分享课文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分享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鼎湖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鼎湖山听泉》教案4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4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4篇《鼎湖山听泉》教案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存、感悟和运用,留意根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根底。

同时注意开发学生制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进展。

教材简析《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是闻名的游泳胜地。

那里群峰排列,古木参天,泉溪淙淙,飞瀑直泻,自然风光非常迷人。

课文以巡游线路的先后挨次,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语言美丽,词汇丰富,表达了对鼎湖山泉水的宠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共五个自然段,按地点转移和时间的先后挨次可分为三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鼎湖山泉水声的奇妙,培育学生喜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进展有感情地朗读难点:感受鼎湖山泉水声的奇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师导入:鼎湖山轻纱一样的薄雾,湿漉漉的绿叶,安详厚重的古刹钟声,令人流连忘返,那仿佛汩汩流进人们的心田.布满勃勃生气的清泉更令人心驰神往.让我们随一同观赏鼎湖山奇妙的景致,去倾听鼎湖山天籁之音的泉声吧!师板书课题.(鼎湖山听泉)2、由朗读课文,师巡察指导。

3、沟通:读过课文后,你想说什么?(生汇报,师相机指导)二、抓住重点,直奔主题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其次自然段?2、在XX同学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泉声响,泉水多,泉音美)3、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谁能告知教师?生汇报重点词句,师相机板书:(淙淙、处处、涌流、时隐时现,不绝于耳、遮断路面、纯洁动听)4、你能通过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告知大家吗?(生自由读)5、抽一生美美地读,其他同学谈感受。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3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3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3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能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4.能说出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泉水变幻莫测、悦耳动听的,能说出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5.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泉声变幻莫测、悦耳动听。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情分析】听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看到课题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学生会会学的比较投入。

文章的文字很美,想象也很丰富学生一定愿意读背。

【教学方法】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在读中想象,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尤其是对最后一段的理解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重视朗读和默读,在朗读中理解,在默读中思考,朗读和默读相结合。

【教学准备】让学生聆听一下各种乐器的声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从学生查阅的作者资料和鼎湖山的资料导入课文的学习。

1.今天我们学习14课鼎湖山听泉,你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多少鼎湖山的情况呢。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绝顶有湖,因名顶湖,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

风景区内群峰竞秀,古木参天,以丛林古刹、飞瀑流泉著称。

山之绝顶有湖,四时不竭。

)2.今天,我们就在著名散文家谢大光的引领下共同感受这奇幻的自然风光。

二、检查预习,学会生字新词。

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时纠错。

学生读课文时指导他们读准下面的字音。

万籁俱寂雄浑磅礴湿漉漉汩汩地古刹琵琶卵石菩提树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与大家交流或提示大家?3.交流点拨:重点指导:鼎和籁的书写不绝于耳:在耳边不停地作响。

《鼎湖山听泉》教案(通用10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通用10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鼎湖山听泉》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鼎湖山听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鼎湖山听泉》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帮助学生领会文章写泉声的各种层次,并领悟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1、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3、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鼎湖山有关资料、作者有关资料;认真阅读、思考、理解文章老师:诵读有关知识和技巧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1)注音:楹联、怅惘、污垢、万籁俱寂、泠泠淙淙(2)解释下列词语:雀跃、楹联、怅惘、万籁俱寂(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了。

)2、找出文中写泉的句子、写听泉的句子:3、在听泉的过程中,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找一找文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

二、口语训练:演讲:我所知道的诵读知识与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一种怎样的读书方法。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就是要求能通过吟哦讽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导学读标:1、导入新课: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不胜收,你在观赏美景时,面对大自然中的种种万物,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下面我们学习《鼎湖山听泉》,了解谢大光在鼎湖山听泉时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感受?2、明示目标:(1)学会吟哦讽诵,学会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鼎湖山听泉》课堂教案【优秀6篇】

《鼎湖山听泉》课堂教案【优秀6篇】

《鼎湖山听泉》课堂教案【优秀6篇】鼎湖山听泉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精读精讲第八段2、完成课堂背诵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什么时候人的听觉最灵敏感觉最细腻?应是深夜听水声时。

这个水声,可以是“雨打芭蕉叶”,细听“巴山夜雨涨秋池”;可以是“闲敲棋子落灯花”,倾听“青草池塘处处蛙”;也可以是坐着夜航船,听着一路的桨声,聊着一路的闲话。

可惜,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这些传统的东西古老的享受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

让我们借谢大光的笔,来感受一下入夜时分,万籁俱寂,在古刹客房中倾听泉声的美妙之处吧。

二、课文朗读1、教师范读后三段。

2、学生自由朗读后三段。

3、指定两人次朗读后三段“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

4、全班朗读“那柔曼如提琴者……各自发出不同的声响”。

5、快速背诵“那柔曼如提琴者……飞瀑落下深潭”。

三、课文理解1、完成课堂训练2、评讲课堂训练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训练2、预习《林中小溪》3、课后补充阅读《夜航船》《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直导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0课《鼎湖山听泉》。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第二节1、设置情境:这一天呀,作者乘车来到了被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的鼎湖山。

他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过了寒翠桥,这时,他似乎听到了什么。

你们听:2、播放课文第二节的录音。

3、指名说听到了什么?听到这些泉声,你有什么感受?4、带着这种感受,认真读课文第二小节。

5、指名读这一节。

及时给予评价。

三、学习第四节过渡:听着这美妙的泉声,怎舍得让人离去。

所以作者又决定在庆云寺借宿一晚,继续听泉:1、听课文第四节录音。

2、指名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3、那么文中哪些词语又描绘了泉声的多而美?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的第四小结,相信你一定会找出答案。

①学生读文,找有关语句。

②指名读。

鼎湖山听泉教案(优秀8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优秀8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优秀8篇)鼎湖山听泉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5、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6、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优美语段。

重难点分析: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本单元要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

是重点,也是难点。

要教会学生在吟诵中有所“得”、有所“悟”。

首先就要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乐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

因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环节。

2、“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在学习中,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鼎湖山秀美风光。

教师补充。

在优美的音配画中,学生介绍有关鼎湖山的相关资料。

2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思考:勾画作者游山踪迹,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和旁批。

3组织学生交流交流二、反复诵读,深入理解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问题设计:鼎湖山可写之景很多,而作为游记,也应较全面地介绍。

作者为什么要集中笔力写山泉?又是怎样做到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讨论、交流3、指导学生重点朗读第二三段:1、体会比喻的妙处(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找出下文中与此相呼应的比喻。

3、引用楹联有何作用?4、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语气语调、思考、交流、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评价三、语文活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播送音乐,指导学生用心聆听、感受。

语文课文鼎湖山听泉教案

语文课文鼎湖山听泉教案

语文课文《鼎湖山听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鼎湖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爱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了解鼎湖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历史知识。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

(2)相关图片或图片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鼎湖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要介绍鼎湖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分享查阅到的鼎湖山相关资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鼎湖山的短文,可以是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等。

3.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体会自然之美,拍摄照片或绘画作品,分享到班级群。

《鼎湖山听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鼎湖山听泉》。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了解鼎湖山的地理位置和风景名胜,增长地理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途径,引导学生了解鼎湖山的风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鼎湖山的风光和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鼎湖山听泉》的文本,诗歌图片及相关的鼎湖山风景图片。

2. 制作课件,展示诗歌内容和鼎湖山的风景名胜。

1. 导入新课,展示鼎湖山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自然美景。

2. 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的认读和理解。

3.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 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5. 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教师总结,强调诗歌的美感和教育意义。

7. 学生背诵诗歌,巩固学习成果。

8.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更多的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9.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诗歌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10. 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朗读和背诵,评价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鼎湖山风光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置身于诗歌描绘的美丽自然环境中,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2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2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再现了鼎湖山引人入胜的泉声,抒发了作者对泉声的喜爱之情。

我把“感悟、朗读、倾诉”作为设计本堂课教学的出发点。

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品读美文,体验课文语言文字之美,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形成语言积累,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课件配乐显示鼎湖山泉水图片,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鼎湖山的风采,聆听了鼎湖山那清亮圆润的泉声,鼎湖山的泉声给你留下怎样的映象?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谢大光去看一看鼎湖山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它那美妙的泉声。

二、一路泉声,初步感悟。

1、让我们先到山路上去看泉、听泉吧!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同学们让我们再默默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在书上找出描写泉水的词语用——画下来,找出描写泉声的词语用……画下来。

(生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3、交流所画的词语课件出示:描写泉声的词: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描写泉水的词:清亮时隐时现交错流泻遮断路面4、自己读读这两组词语,看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生回答:(我从淙淙一词体会到泉水很响,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水声了)(我从清纯悦耳一词体会到泉水声很美,很动听。

)(我从“时隐时现”一词体会到泉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与游人捉迷藏呢!)……5、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些语句。

(课件出示语句)生自由读,指名读。

6、小结:作者一进鼎湖山,这泉水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走在山路上一边听泉,一边看泉;一边看泉,一边听泉,心情多么愉快呀!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感受感受吧。

《鼎湖山听泉》教案优秀10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优秀10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优秀10篇《鼎湖山听泉》教案篇一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齐读课题:鼎湖山听泉。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2、4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进山观景听泉”和“夜宿古刹听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再次进入《鼎湖山听泉》。

二、学习“进山观景听泉”1、从肇庆驱车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在游览的路上上作者“听”到了哪些泉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2小节,画出描写泉声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师适时点拨。

3、交流预设:“淙淙”(引导体会声音响亮、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不绝于耳”(泉水多,还有那里可以看出来?联系上文你有什么发现没有?)“清纯悦耳”(清脆、纯净、没有杂质很动听)“欢快活泼”生:从“欢快活泼”这个词中我体会到泉声是跳动着的,富有节奏,象一个边走边跳,边走边笑的孩子。

生:我也喜欢欢快活泼的泉声,特别是当泉声和钟声一起在山谷回响时的声音我觉得更美。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钟声和泉水声融合的“美妙的音响”,你听……(播放钟声和泉声共鸣的音乐)师:多么和谐,多么动听的声音啊,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彼此诉说,彼此融合,给世人以美的享受。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悟将这两句再读一遍。

4、启发思考:这一段中,除了描写了泉声之外还描写了什么?这些和泉水有什么关系呢?5、过渡:是呀,鼎湖山的泉水有情,它滋润了山中的万木,旺盛了古刹的香火,延续了千百年来的晨钟暮鼓,作者决定“借宿在庆云寺”,于是有了“夜宿古刹听泉”(指板书)三、学习“夜宿古刹听泉”1、师引读“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品味。

”这句话你是怎么体会的?生:我体会到山中的鸟儿啊,动物啊都睡觉了,游客也散去了,非常地宁静。

师:文中有一个词叫做“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夜里,作者是如何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泉声的呢?2、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小节,从听、辨、品三个方面划出相关词句,说说作者是如何听、辨、品的,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

本课上承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下连后三篇散文。

鼎湖山可写的景物很多,但是作者精心取材,把视线集中在山泉上;而且写景的角度也很独特,从“听”字入手,贯穿始终。

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听泉”令人耳目一新,是本篇散文游记的突破点。

初三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富于想象,所以很容易利用优美语段来教会他们感悟鼎湖山泉声的美妙、感悟自然的生命力。

并且,利用本文经典段落,联系课内外相似语段,教会学生描写某种事物时分层次、多角度,生动细致地描绘,做到“读写结合”!知识与能力:1、通过“吟哦讽诵”,带领学生抓住四次听泉的思路,感悟“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大自然勃勃的;2、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不同“泉声”特征;3、通过“吟哦讽诵”,让学生能够拓展学习分层次、多角度,生动详细地写景状物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切身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情;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自主学习;3、触类旁通,将课内写作手法眼神到课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聆听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四次“听泉”的写作思路,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事物特征;2、理解作者通过泉水的描绘引发的联想和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会分层次、多角度、生动详细地描绘景物!【教学课时】:一课时一、自我介绍、直接切入上课二、检查预习:因为本文有很多优美语段,所以正确读音是必须的肇庆古刹遐想一泓菩提繁衍拾级生意盎然怅惘污垢泠泠淙淙三、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引出鼎湖山的特征,提示写景散文须突出特征四、通过教师示范、小组讨论、同学发言等形式完成预习学案表格。

《鼎湖山听泉》公开课教学设计共3篇

《鼎湖山听泉》公开课教学设计共3篇

《鼎湖山听泉》公开课教学设计共3篇《鼎湖山听泉》公开课教学设计1《鼎湖山听泉》公开课教学设计语言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传授语言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有效地使用语言。

而《鼎湖山听泉》这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教学资源。

本文将针对该作品设计一节公开课,就如何有效地利用《鼎湖山听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鼎湖山听泉》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

学生们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经典,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所以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是:1.帮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语言知识,并且运用语法、词汇和句型等知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复杂的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并且理解诗人的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在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历史和传统。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朗读讨论:首先,让学生分组朗读该作品,然后展开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让他们相互交流,并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课堂演示:通过学生的表演让他们了解文学作品的情景和人物。

或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课堂表演,并以此展示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3.语言剖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特别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通过提问和回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4.写作练习:让学生针对该文字、段落和人物,写下感性的评论,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三、教学流程针对《鼎湖山听泉》这篇作品,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了解误解杜甫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2.朗读分析:让学生分组朗读该作品,然后分析诗人的语言运用和真情表达。

特别是从语言、修辞和韵律这些方面分析。

《鼎湖山听泉》教案三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三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三篇《鼎湖山听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认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体会其表达作用;(2)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学习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组合材料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1)诵读。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掌握文章吟哦讽诵的要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味作者的感情。

(2)欣赏。

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或句子,阐释欣赏的理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感情;体会本文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2. 难点作者听泉而生的感悟,即文中深蕴的哲理。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祖国风光片剪辑。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万千景象,美不胜收。

今天,就让我们去一下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的鼎湖山,听一听泉水的声音,领会那清澈透明的境界吧!(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泠泠(línɡlínɡ)淙淙(cónɡcónɡ) 拾(shè)级而上怅惘(wǎnɡ)菩(pú)提汩汩(ɡǔɡǔ) 迥(jiǒnɡ)然相异楹(yínɡ)联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怅惘:惆怅迷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

山鸣谷应:高山上发声,深谷中有回声相应。

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

籁:从孔窍中发出的声音。

2.走进鼎湖山。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

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

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 山地林木葱笼,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3.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划出表示作者行踪和时间变化的词语。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精选5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篇1【设计思路】《鼎湖山听泉》是苏制洪编教材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本文当作这一单元的范文,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进而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这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以游踪为线索,以“听泉”为中心,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抓住线索,梳理文脉,从“听”字入手,找出作者四次听泉的句子,并能说出每次听泉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二课时进行深度阅读,抓住一个“听”字,重点赏析第8段“枕泉而眠”,理解作者是如何由听泉而领悟出人生的哲理。

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重诵读教学,采用“六读”教学法让学生吟哦讽诵,从诵读中得到启发,最终应达到能理解作者在状写的景物中寄寓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3.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

【教学难点】寓理于景,理解作者在景物状写中寄寓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六读”教学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上一讲,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四次聆听到鼎湖山美妙的泉声,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第四次听泉。

第一步:听读——感知文意。

(8分钟)1.听录音(第8段),圈点出每词美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提示: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第二步:析读——赏析美点。

(12分钟)1.作者笔下的泉声很美,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品味。

例: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声比作提琴声,写出了听到的泉声柔曼的特点,这是作者深夜听泉听到的第一个层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5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5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描写泉声优美语段,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

3、模仿课文仿写片段。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想象和品位泉声的变化和美妙有趣。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练习法、谈话法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鼎湖山,下面让我们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看到了哪些美景,或者鼎湖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深入鼎湖山中夜宿古寺,感受它更加令人陶醉的地方。

(二)讲授新知:1、认真读(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部分(8—10自然段)(2)说说鼎湖山之夜作者听到的泉声是怎样的?2、仔细听(1)播放课文朗读(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句段(3)欣赏各种泉声3、用心想(1)作者在听泉,但听到的不仅仅是泉声还听到了什么?(2)怎样理解“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中的“污垢”?4、大胆说阐述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理解5、快速写(1)播放关于大海的音乐(2)展开想象写几句关于大海的描写(三)小结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想,全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布置作业1、背诵第四部分(鼎湖之夜)2、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结合第七自然段对庆云寺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这一问题的揭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你认为是经济发展重要,还是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要?他们之间的冲突应该如何解决?《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鼎湖山听泉》的教案

初中语文《鼎湖山听泉》的教案

初中语文《鼎湖山听泉》的教案课文朗读篇一1、教师范读后三段。

2、学生自由朗读后三段。

3、指定两人次朗读后三段“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

4、全班朗读“那柔曼如提琴者……各自发出不同的声响”。

5、快速背诵“那柔曼如提琴者……飞瀑落下深潭”。

《鼎湖山听泉》教案篇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鼎湖山听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体验泉声的美妙有趣。

2、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关于鼎湖山泉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Powerpiont电子幻灯片。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对五年级的学生,单从字面上感受不出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录音或录像,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录像、Powerpion电子幻灯。

教学准备:1、有关鼎湖山泉水流淌的录像。

教学流程:一、播放录音,激趣导入1、聆听泉声。

2、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3、这是鼎湖山泉水流淌的声音,你们想不想去游览一下,边欣赏边感受。

二、自学课文1、在网上查阅有关鼎湖山泉水的文字资料、图片。

2、边读边思边找,鼎湖山的泉水是怎样的?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一)简介鼎湖山1、过渡:刚才同学们上网尽情地游览了鼎湖山,那里的泉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播放鼎湖山风景图片,加以文字简介。

(二)游览景点1、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自由选读,再读给小组同学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评议。

2、读后交流,灵活机动教学25自然段。

景点一:观看飞流直下的瀑布,听泉声。

1、学生谈谈游览后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鼎湖山泉水的图片,泉水从山顶直流而下,从草丛石缝间涌出,配上泉水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像……一样……”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地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精读第一、二自然段,了解鼎山湖泉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民间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因而习称鼎湖山。

那儿的景色可美啦!山上有庆云寺、白云寺、荣睿碑亭、观雪亭等建筑,水帘洞、葫芦潭、飞水潭等瀑布。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聆听、辨识、品味那里的泉水声吧!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质疑,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在自己最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并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或写时应注意些什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对于重点问题在精读课文时解决。

(3)你最喜欢课文哪一个部分,为什么?读给大家听一听。

4、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

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听得更加真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小组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

第二段(2):写白天我们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第三段(3-5):写入夜我在庆云寺听泉及听泉的感受。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第一、二段,初步了解鼎湖山泉水的特点,背诵第二段。

一、复习导入:
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点拨新授,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朗读这一段。

精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泉声,看见泉水的?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试着给第二自然段分层(讨论交流:泉声响、泉水多、泉声美)
2、指名读第一层,说说读了这一层你体会到泉声怎样。

(板书:泉声响)齐读这句话。

3、自由读第二层,想一想“不绝于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体会到泉水怎样?(板书:泉水多)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泉水多?出示句子: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

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这两句话中的“涌流”和“流泻”能互换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读这两句话,体味我们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与泉水嬉戏的情趣。

4、请同学们看插图,听老师读第三层,你觉得景色如何?美在哪儿?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像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默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三段。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

请大家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后简单地介绍一下庆云寺。

请同学简介庆云寺。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师述:入夜,山中万籁俱寂,这时作者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作者听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

出示课文“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2、作者是如何辨识泉声的呢?引读(师“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生“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这样的声音吗?请你们用心去听,细细地朗读、体会,看看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最用心,你们听到了什么?集体交流。

(1)“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什么?你听过小提琴的声音吗?举例说说,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

(2)“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声音?指名读,女生齐读。

(3)“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声音?指名读,男生齐读。

(4)“飞瀑跌入深潭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的声音?指名读,齐读。

(5)你们还听到了什么样地声音?
4、尝试背诵。

(1)老师去掉了几个词,你还会读吗?
出示“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___________的声音;……
(2)再去掉几个词,你还能读吗?
出示“那像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声音;……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学生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

2、各小组汇报本组成员完成题检测题的情况,老师进行查漏补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