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中想象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堂中想象力的培养

启东市善成小学范柳柳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激活学生创新潜能。《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学中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

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旋律是想象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只有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观赏和领悟。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展开想象的翅膀呢?

一、引导观察,丰富表象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为此笔者认为正确使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事物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其想象力。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教师可以让他们课下观察小动物的动作及叫声,课上出示儿童式的动物图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通过观察模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头声、高位置这一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一年级《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课时,笔者首先制作了抽拉与旋转相结合的投影片。把小白兔那活泼可爱的神态逼真地再现在屏幕上,这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看着画面,结合自己的观察,随着音乐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除此以外,教师的语言对丰富学生表象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极大的艺术魅力,要做到像旋律那样声声优美、句句动听。上课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清晰、悦耳。用音乐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为音乐课画龙点睛。如在学习歌曲《小

乌鸦爱妈妈》时,教师用深情的语调朗诵“它的妈妈年纪大,躺在家里飞不动,小乌鸦呀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多可爱的小乌鸦,多懂事的小乌鸦,飞来飞去不忘记呀,妈妈把它养育大……”把孩子心灵带进浓浓的对妈妈深切爱的艺术氛围中,同时对不同的歌曲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总之,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集中精练、不讲废话,富有启发性,将音乐作品中蕴含的艺术形象通过教师精确的语言表达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亲临其境,丰富表象,使之产生联想和想象。

二、运用绘画技法,发挥空间想象能力

想象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在音乐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空间想象能力。逐步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如果教师无法打破常规,总是努力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在自己设定的领域内,结果只会让学生无奈地收起想象的触角。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运用音画结合的方法,选择一些可画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如:《红眼睛、绿眼睛》《小雨沙沙沙》《龟兔赛跑》《梅花》等。在熟悉、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一课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表象及对乐曲的感受充分发挥丰富想象,运用绘画技法中的线条、色彩、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平面空间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和视觉艺术。如此,通过实践发现音乐,活跃思维,培养、启发和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笔者还将绘画中的色彩融进音乐教学中,通过直观感受与空间想象,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把不同的颜色融进多声部教学中。效果非常显著。学歌曲二声部时,一声部用明亮的颜色如红、橙、黄等,表示明亮、柔和;二声部用暗淡的颜色如紫色、蓝色、咖啡色表示较平稳、暗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恶选择颜色,看谱时一目了然,根据颜色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担任的声部,五颜六色的乐谱改变了整篇用单调的黑白颜色记谱带来的枯燥、呆板。弯弯曲曲五颜六色的乐谱旋律加强了学生对音高概念的感受,是上下起伏?是直上直下?还

是平衡进行?一目了然。旋律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他们对多声部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教师引导并提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音乐欣赏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听、想、讲、学、讨论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引导,把课堂的中心让给学生。如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遍欣赏教师不出示课题,提出启发性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音乐:第一遍音乐印象是什么?有什么感受?乐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和气氛?你觉得它表现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赏,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回答问题,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在听赏第二遍时教师又提出问题:乐曲共分几个部分?音乐在旋律、音乐、力度、速度及表现手法上有何区别?小提琴吸收二胡滑音象征什么?笛子的花舌音表现了谁在干什么?钢琴的声音配合鸟鸣的旋律描写了谁?在干什么?当音乐到达高峰时,钢琴的刮奏象征着什么?教师的提问层层深入、步步相扣,使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展示。最后完整听一遍,感受乐曲的风格与情绪,并用自己的想象随乐曲情绪加伴奏。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但打开了想象力,还感受到了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和少数民族的音乐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无论是描绘性音乐还是带有情节的音乐,都不可能像文学、绘画那样将形象、图案、故事具体展现出来。听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验音乐中的丰富情感才能产生共鸣,仿佛乐曲移植到自己的心中,成为自己的心声,在想象的天地里从心声出发,个性化地将音乐与特定情节挂钩。

四、通过音乐形象,培养学生幻想、想象能力

幻想是孩子的天性,音乐可以增进幻想。音乐中的幻想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出现,而闪烁着它那迷人的光彩,并在音乐教育中以其独特的奇异功能开发儿童的心智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幻想和想象的能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这是引起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如快速的钢琴琴音好像流水,长笛三度音好像鸟鸣,定音鼓的轮击好像雷声,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好像下雨的形象等。

其次,经常进行选择性想象的训练,精心选取能够引起儿童幻想的音乐教材,把它合理地组织在一起,然后进行由浅入深的系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作品的构思。反复的思考和体味,并努力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为生活本是一般现象,只有透过童心的折光才能发现美丽的幻想世界——童心中的“海市蜃楼”。教师要用最巧妙最有趣味的话语把孩子带入童话般梦幻的天地。如《美丽的夏牧场》《种太阳》《洋娃娃之梦》等,通过听赏,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一幅幅色彩各异、奇特美妙的画卷,提高儿童幻想力。又如教师提出一个田园的景象,由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选择《我们的田野》《田园随想》《田野在召唤》等。

再次,鼓励学生在特定情感基础上“瞎想”。对于学生的幻想,不要讽刺讥笑,应珍视、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转变成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

最后,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各方面的感受,增加幻想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架起幻想的天梯。

音乐最独特的基本特征就是想象的自由。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意义的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灵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手段。”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