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小儿循环系统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

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儿童可能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注意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的发生。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最新研究成果介绍
先天性心脏病基因诊断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 基因被发现,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心肌病分子机制
心肌病是儿童循环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近年来对其分子 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 了新的思路。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04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
01
心力衰竭
通过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等手段维持心脏功能,同时积极 寻找并治疗病因。
02
心律失常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采 用电复律或射频消融术。
03
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心律 失常等并发症。
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建立
血管炎免疫治疗 血管炎是一类以血管壁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免疫治疗 在血管炎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为儿童血管炎的治 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 的发展,未来儿科学循环系统疾 病的治疗将更加精准,个体化治
疗方案将成为主流。
再生医学
再生医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 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未来有望应 用于儿童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 为受损心肌和血管的修复提供新
遗传因素在循环系统疾病中作用
家族遗传倾向
01
某些循环系统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具有家族聚集性,
遗传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基因变异
02
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儿童易患某些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肌肥

儿科学——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

儿科学——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

儿科学——第七章循环系统疾病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生理特点1.心脏的大小和位置新生儿心脏重量为20~25g,占体重的0.8%,4个心腔容积初生时为20~22ml。

小儿心脏位置随年龄而改变,新生儿和2岁的幼儿心多呈横位,以后逐渐转为斜位。

2.血管特点小儿动脉相对成人粗,动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成人为1:2。

3.心率新生儿期每分钟120~140次,1岁时约110~130次,2~3岁时100~120次,4~7岁80~100次,8~14岁70~90次。

4.动脉血压收缩压新生儿平均70mmHg,1岁时约80mmHg。

2岁以后按以下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1/3 (mmHg)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 mmHg以上可考虑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 mmHg以下可考虑为低血压。

正常情况下,下肢比上肢血压高20 mmHg。

5.静脉血压学龄前儿童颈静脉压一般在40mmHg,学龄儿约为60mmHg。

(二)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1.胎儿血液循环有两个回路:①左路:胎盘脐静脉静脉导管、门静脉下腔静脉右房卵圆孔左房升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②右路:上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动脉导管降主动脉脐动脉胎盘2.特点⑴通过胎盘以弥散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⑵除脐动脉是氧合血外,其他都是混合血,其肝血含氧量最高,心、脑、上肢次之,而下半身含氧量最低。

⑶只有体循环,肺循环虽存在,但无气体交换。

⑷肺动脉压高于主动脉压。

⑸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正常胎儿血液循环中的特殊通路。

3.出生后血液循环改变⑴脐血管脐动脉膀胱脐韧带;脐静脉肝圆韧带;静脉导管静脉韧带。

⑵卵圆孔关闭。

⑶动脉导管关闭。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概述1.先心病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或胎儿时期血液循环特有通路在生后未关闭而形成的先天畸形。

2.病因不清★3.分类临床上常根据心脏左右两侧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分为3类:⑴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

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课件pptx

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课件pptx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对于心率过缓或心律失常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以恢复正常心率和 节律。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
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以恢复血流。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针对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等,采用介入 治疗方法进行封堵或修复。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术式选择
β受体阻滞剂
可能导致心动过缓、低 血压等副作用,需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
ACEI类药物
可能引起咳嗽、血管神 经性水肿等副作用,需 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
钙通道阻滞剂
可能导致头痛、面部潮 红等副作用,需注意调 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合理饮食
规律运动
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 和全谷物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管 健康。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对于复杂或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 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需进行手术治疗
以纠正心脏结构异常。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需 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恢复心肌血液供
应。
心脏瓣膜手术
对于心脏瓣膜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患者 ,需进行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以改善心脏 功能。
心律失常手术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易感 染,感染后易引发循环系统疾病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循环系统表现
儿童情绪不稳定,易 激动、焦虑,可能导 致心率加快、血压升 高。
一些行为问题如过度 运动、饮食不规律等 也可能加重循环系统 负担。
学习压力大、睡眠不 足等心理问题也可能 对循环系统产生不良 影响。
儿童用药安全性问题探讨

2024版小儿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2024版小儿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01小儿循环系统疾病概述Chapter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感染、孕期接触不良环境等是小儿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02常见小儿循环系统疾病Chapter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定义分类03诊断方法与辅助检查Chapter01020304心音异常、心脏杂音等可提示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心脏听诊脉搏速率、节律和强度异常可反映心脏疾病。

脉搏检查高血压或低血压可能与心脏疾病相关。

血压测量呼吸困难、心悸、胸痛、乏力等症状有助于诊断心脏疾病。

症状分析体格检查及症状分析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电解质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胸部X 线片可显示心脏大小、形态和肺部血管情况。

X 线检查心电图(ECG )超声心动图(ECHO )心脏核磁共振(CMR )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

无创性检查,可详细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

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对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04治疗原则与措施Chapter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原则药物选择原则个体化治疗原则优先选择对小儿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副作用较少的药物,避免使用对小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剂量调整原则非药物治疗方法介绍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降低小儿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心理治疗针对患儿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严重的小儿循环系统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纠正心脏结构异常或恢复心脏功能。

01020304感染预防心力衰竭处理心律失常处理其他并发症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策略05康复期管理与教育指导Chapter家庭护理要点传授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过敏原,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儿科学总结】循环系统疾病

【儿科学总结】循环系统疾病

【儿科学总结】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生理特点一、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一)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胎儿的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

几乎无肺循环;胎儿时期肝血的含氧量最高,心、脑、上肢次之。

(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卵圆孔生后5~7个月解剖上关闭。

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时间80%在生后3个月,95%在生后1年,若1岁后仍未闭,即认为畸形存在。

二、小儿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的特点(一)心脏心脏的位置小于2岁时为横位,心脏逐渐转为斜位。

心室的增长。

胎儿期因右心室负荷大,故出生新生儿右室壁较厚,4~5mm,几乎与左心室相等。

出生后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迅速发育,至6 岁时室壁的厚度达10mm(约新生儿时的2 倍),而此时右心室壁的厚度不及6mm,15 岁时左心室壁的厚度增至出生时的2.5倍。

(二)血管小儿动脉相对比成人粗。

动、静脉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10岁以前肺动脉较粗,直径较主动脉宽,到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

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毛细血管粗大。

(三)心率新生儿每分钟120~140 次,1岁以每分钟110~130 次,2~3岁每分钟100~120次,4~7 岁每分钟80~100次,8~14 岁每分钟70~90 次。

(四)血压动脉血压:推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压=收缩压的2/3。

静脉血压:学龄前儿童静脉压为40mmH2O左右,学龄儿童约为60mmH2O。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概论一、分类(一)左向右分流型(潜在青紫型)常见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二)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等。

(三)无分流型常见有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和右位心等左向右分流型特点:1.一般情况下无青紫,当哭闹、患肺炎时,右心压力高于左心,即可出现暂时性青紫。

2.心前区有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于胸骨左缘最响。

3.肺循环血量增多,易患肺炎,X线检查见肺门血管影增粗。

儿科学-小儿循环系统

儿科学-小儿循环系统
右房 →右室 →肺动脉 →肺循环
肥大
充血
后期形成梗阻型肺动脉高压
出现持续青紫 (艾森曼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1)肺循环充血:易患呼吸道疾病。 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嘶哑。
(2)体循环减少:生长发育落后 (3)一般情况下无青紫,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青紫。
试题举例
例:室间隔缺损伴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 • A.差异性青紫 • B.不出现青紫 C.暂时性青紫 • D.持续性青紫 E.生后即青紫 • 答案 D
室隔缺损最常见
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心脏病首选的检查是超声心动图
(一)室间隔缺损
分类
1. 低位缺损: 小型缺损;肌部缺损;Roger’s disease
2. 高位缺损 大型缺损,膜部缺损,室上嵴下方或 肺动脉瓣附近
图 一 : 室 间 隔 缺 损 血 液 循 环 示 意 图
左房 →左室 →主动脉 →体循环 肥大 供血不足
1. X线检查
【辅助检查】
左心房、左心室肥大 肺动脉段突出 主动脉弓增宽 肺门舞蹈征 2.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
(四)法洛四联症
【畸形】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右心室肥大
主动脉骑跨
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液动力学改变
左房 →左室 →主动脉 →体循环
混合血
右房 →右室 →肺动脉 狭窄 →肺循环
右心房、右心室肥大
肺循环充血 肺门舞蹈症 体循环供血不足
晚期形成梗阻型 肺动脉高压 出现持续青紫 (艾森曼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1)肺循环充血:易患呼吸道疾病。 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嘶哑。
(2)体循环减少:生长发育落后 (3)一般情况下无青紫,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青紫。

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2024)

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2024)

发症,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
02
优先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针对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应优先选用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药物,避免
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2024/1/29
03
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机
儿科患者药物剂量的确定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用药
安全有效。同时,要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
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介绍 • 诊断技术与方法探讨 •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分析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研究 • 儿童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要点
2
01
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Chapter
2024/1/29
3
定义与分类
生化检查
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 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可以评估患儿的代谢状态 和器官功能。
14
影像学检查在循环系统评估中作用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显示心脏大小、形态 和肺部血管情况,对于心脏增大 、肺部充血等循环系统疾病的诊 断具有辅助作用。
2024/1/29
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可以实时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和 血流情况,对于循环系统疾病的诊 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19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研究
Chapter
2024/1/29
20
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策略
早期识别高危因素
积极寻找并控制可能导致心力衰 竭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冠心
病等。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利尿剂 、ACEI/ARB、β受体拮抗剂等药 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

《小儿循环系统》课件

《小儿循环系统》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总结词
紧急救治、精心护理、长期管理
VS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小儿循环系统疾病 ,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包括强心 、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在急救过程中,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 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同时对患儿进行长 期管理,定期随访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以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控制盐摄入量
避免给小儿食用高盐食品,以防高血压等循环系 统疾病的生。
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
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 问题。
运动与休息指导
适量运动
鼓励小儿进行适量运动,如散 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
素质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小儿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 担。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运输 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将代谢废物和 二氧化碳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和正常 的生理功能。
小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与重要性
总结词
小儿循环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成人存在差异,其发育尚未成熟,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
血管疾病可分为动脉疾病 和静脉疾病,症状包括肢 体疼痛、麻木、乏力等。
诊断与治疗
通过血管超声、血管造影 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治 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 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淋巴系统疾病
淋巴系统疾病概述
淋巴系统疾病是指淋巴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包 括淋巴管阻塞、淋巴瘤等 。
分类与症状
淋巴系统疾病可分为良性 和恶性两种类型,症状包 括淋巴结肿大、疼痛等。
合理休息
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时间,有 助于身体恢复和循环系统的正 常运作。

儿科循环系统

儿科循环系统
缩期杂音 • P2 减弱或消失,A2 增强 • 杵状指〔趾〕
第六十五页,共九十六页。
第六十六页,共九十六页。
X线检查
• RV大,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缩小,肺动脉段 凹陷,典型者心影呈“靴型心〞
• 肺野清晰,
• 肺门血管影 • 缩小,肺野 • 透亮度增加, • 25%的病例 • 可见到右位
• 主动脉弓阴 •影
临床表现
病症 1.体循环供血缺乏的表现 生长发育缓慢、乏力、多汗、活动后心悸气短等
2.肺循环充血表现
易反复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久咳不愈 3.潜在青紫
凡使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
第四十页,共九十六页。
临床表现
体征
1.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界扩大 2.杂音
位置 胸骨左缘2~3肋间 强度 Ⅱ~Ⅲ/Ⅵ级 性质
第十一页,共九十六页。
第十二页,共九十六页。

生、
后 的 改 变
胎 儿 血 液




第十三页,共九十六页。
左路
卵圆孔
冠状动脉及头臂血右管肺
升主动脉
左心室
左心房
卵圆孔
右心房
静脉导管
脐静脉 下腔静脉 门静脉
肝静脉
静脉导管
肝循环
门静脉
脐静脉
胎盘
示意图
第十四页,共九十六页。
动脉导右管 路
左肺
动脉导管
动 脉 导 管 未 闭 血 流 示 意 图
第四十九页,共九十六页。
第五十页,共九十六页。
病理生理
• 血流在舒、缩期都通过PDA→PA • 体循环血流量↓→周围动脉舒张压↓→脉压
增宽 • 肺循环血流量↑→左室容量负荷↑〔做工增

小儿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小儿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表现为 心脏杂音、紫绀等症状,需与后天性心
脏病相鉴别。
心肌病
如扩张型、肥厚型等,表现为心力衰 竭、心律失常等症状,需与冠心病、
高血压等相鉴别。
心肌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心悸、胸闷 等症状,需与心肌病、心包炎等相鉴 别。
心包炎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包积液等症状 ,需与心梗、心内膜炎等相鉴别。
咳嗽
循环系统疾病可能引发 咳嗽,有时可能带有痰
液。
胸痛
患儿可能会出现胸痛, 尤其是在深呼吸或活动
时。
体征表现
心脏杂音
医生在听诊时可能会听到心脏 杂音,表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
常。
水肿
患儿可能出现全身或局部水肿 ,尤其是下肢和眼睑。
面色苍白
由于贫血或血液循环不良,患 儿面色可能会苍白。
脉搏异常
脉搏可能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
案例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预防措施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概述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小儿心脏疾病,其病因 尚不明确。
预防措施
针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家长可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进行儿童保健、加强孕期保健、避 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同时,对于有家族史的患儿,应定期进 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
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通过高频超声波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先天性心 脏病、心肌病等。
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有助于诊断心肌炎、心肌病 等。
如X线、CT、MRI等,可以显示心脏和血管的形态学改变,有助 于诊断心脏和血管的畸形、肿瘤等。
鉴别诊断

第十一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文稿演示

第十一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文稿演示

病理生理
• 出生后随着肺循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 力超过右心房压力,分流自左向右,分流 量的大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两侧心室顺 应性
临床表现
• 缺损小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 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
• 缺损大者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活 动后气促、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及生长 发育迟缓。
一、室间隔缺损
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 存在,也可与其他心脏畸形同时存在。
可分为四种类型: 1、膜部 2、漏斗部 3、三尖瓣后方 4、室间隔肌部
病理生理
• 主要是左、右心室之间有一异常交通。 由于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 所引起的分流是自左向右,所以一般无青 紫。
艾 森 门 格 综 合 症 :随 着 病 情 发 展 或 分 流 量 大 时 , 体 循 环 血 流量减少,肺循环血流量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当肺 动脉高压显著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持久性青紫。
出生后血液循环
出生后脐血管被阻断,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肺小 动脉管壁肌层逐渐退化,管壁变薄并扩张,肺循 环压力下降;右心经肺动脉流入肺的血液增多, 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的血量也增多,左心房压力 增高。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卵圆孔瓣膜先在 功能上关闭,出生后5-7月解剖上大多闭合。自主 呼吸使血氧增高,动脉导管平滑肌受到刺激后收 缩,体阻力的胎盘循环由于脐带结扎终止,体循 环阻力增高,动脉导管处逆转为左向右分流,高 的动脉氧分压加上出生后体内前列腺素的减少, 使导管逐渐收缩、闭合,最后血流停止,成为动 脉韧带。
临床表现
• (一)青紫(cyanosis): • 1、程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 • 2、时间:常见生后3到4个月,1岁明显加重 • 3、部位:毛细血管丰富的浅表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