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与朱元思书》ppt1

合集下载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28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28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不同之处:
内容:《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
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体
文。
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
《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写出 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1.蝉则千转不穷
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字 2.窥谷忘反
7、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来?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抒发了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和回 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
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动静结合。动静互见,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
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反 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的手法。再如“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 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的手法。
3.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和“异”两字来写
山和水的?
异水:水色:缥碧(正面) 水态:静(清) 夸张 侧面描写

动(急) 比喻 夸张 对偶 境
奇山:山势:互相轩邈(高峻)拟人 争高直指
化静为动

山声:水泠 鸟鸣(幽静对偶 以动衬静
活力)
蝉啭 猿叫
4.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
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
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
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甚,箭超,过猛浪若奔。
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 像奔腾的骏马。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1)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
通“返”,返回。
特殊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断绝 ) 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
上 负势竞上( 名词作动词, 向上 )
横柯上蔽( 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一百许里( 数词,指一百 ) 百 猿则百叫无绝( 虚指,极言其多 )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省学
3、智者加速
小练笔 写一写身边景带给你的感悟
特殊文言现象
小组合作-归纳整理 (计时器5min)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文言句式
特殊文言现象
(1)同样的颜色 (2)跟、随 (3)表示约数 (4)浅青色 (5)比箭还快 (6)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7)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8)平息名利之心
合学
一、合学任务
1、解决自学阶段中的困惑 2、体会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和作者的情感
二、合学指点
1、了解文章内容并赏析 2、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合作解决
形容树密而绿, 让人心生寒意
争着
凭借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争 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冲击,撞击
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上。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虚指,表示很多。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互相和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4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42张PPT)

不同之处:
内容: 《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 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 《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 体文。 写作目的: 《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 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 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练习
1、填空题
《与朱元思书》选自《 艺文》类,聚作者 。

(5)

忘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
6.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 hàohǎo
7.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条交映,有时见日。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 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 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 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斜 横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 天,也像黄昏 那样昏暗;稀疏的枝 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1、给加点释义:
风烟俱净全、都 一百许里 上下急湍甚箭 超过 泉水激石 冲击 、冲刷好鸟相鸣 美丽的鸟儿在昼犹昏 犹如、如同
2、辨析下列多义词:
天下独绝 极点
猿则百叫不绝 停止 、消失
奇山异水 奇特
长约八分有奇
零头
一百里许 数词
猿则百叫不绝 极言其多
3、 理解词类的活用:
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动词,向东向西); 猛浪若奔 奔( 动词—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 上( 名词—动词,向上 ); 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动词,向高处远处伸展 ); 横柯上蔽 上( 名词—状语,在上面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抓住"异"字来写水,"奇"字来写山的?
写"异水”:作者先用"缥碧”直接点明水清澈透明的特点,用"千丈”夸张突 出水之清。接着通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突出江水的清澈。以上 都是俯视。然后平视,写水的动态,"甚箭”的夸张,"若奔”的比喻,生动 形象地把江水急速奔涌的状态表现了出来。这样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 描写,水之清,水之疾,都描写得很有特色,突出了一个"异"字。 写"奇山":首先写山之形,从仰视远观的角度,"竞""轩邈""争"化静为动,突出 山之高。接着写山之声,"泠冷""喂喂""千转""百叫"写出一派万物欣荣、 欢快自得的气象。之后写人之慨,"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反衬出景物之怡 人。最后写山之光影,由动返静,显示出山中景物之多变。这些都紧扣 一个"奇”字。
点击添加标题
文章结构
中心主旨: 本文从作者行船游
点击添加标题 江的实感起笔,着力描 绘自富江至桐庐一带富 春江的奇山异水,以鲜 明生动的笔点触击添加描标题绘了秀 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 作者厌倦仕途、寄情山 水的思想感情。
文章结构
点击添加标题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此处添加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此 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处添加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此处添 加详细文本描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此处添加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
谢谢观看
课后习题
三,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象“ 望文生景”的能力。(难点)
2.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 色之美。(重点)
3.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 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 趣。
作家作品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 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好学,有俊才。诗文 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梁武帝天 监初年,为郡主簿。后又被任命为奉朝请。他曾 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 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及成书 即去世。
(二)古今异义 1.任意东西
古义:向东或向西;今义: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2.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
积累
(三)一词多义
1. 绝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的,形容词
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动词
2. 上 负势竞上
向上,动词
横柯上蔽
在上面,名词作状语
积累文言知识
(四)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争着;上,名词作动
先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远景着笔,作静态 描写;其次“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 转,随山形而变,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景的悠然自得 之感,是动态描写; 最后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八个字概括了一百余里游览途中所见之美,领起全篇。
文章怎样用“异”“奇”二字写水山?
水色—— 缥碧 异

新知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你知道吗,只要你再 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 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 炫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 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 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 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 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líng)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蝉/则/千转 (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 )谷/忘反。横柯 (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xiàn)日。
示春天山中的热闹景象。
水清
异 水深
水 水急
千丈见底 俯视
直视无碍 动静结合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平视 动态
高山寒树
高峻

轩邈成峰
泉水作响
山 幽静 好鸟成韵 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 以声衬静
视觉 仰视
息心忘反 听觉
蔑视功名 寄情山水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王维
游山玩水,人们往往局限于风景名胜,然而大 自然中何处不是美,美中哪一点不跳动着生命的律 动?你可以从一个院落、一座寻常小丘和一泓细小 的泉流中发现你愿意发现的东西。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记述一次旅行,描述 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活学活用
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政治黑暗,社会动 乱。吴均得宠于梁武帝,任史官,欲 撰《齐书》,武帝不许,遂私撰《齐 春秋》,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 帝不悦,焚其书免其职。后虽复职, 但他悟出仕途的险恶,便寄情山水来 排解心中苦闷。《与朱元思书》便是 他游览富春江后,写给朋友朱元思的 一封书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1)
风颐雨物交:加留,连天物色态灰以暗怡,养鸡性见情不
到太阳悟,衷便:慌开乱扩地心鸣胸叫。悠闲 地欣赏这样的景致,确实会让 人消除悟烦衷恼:,开怡扩情心养胸性,有所
感悟。散赏:散心和欣赏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 绝壁千尺,孤峰入汉;绿嶂百重, 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 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 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 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
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至,到达
使···平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筹划、治理

同“返”返回
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
[伍]
横柯疏条 林之密
总领全文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抒发情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作者抒发了归隐临泉、享受美景的愿望。
故鄣县向汉东:三银十河五里地,有
一座青企山水,:悬口崖渴峻思峭饮高峻,山
峰直罗插:天一际种。地青衣翠类的植山物峦层层 叠叠,流水千折百回。归巢的 风雨二句:《诗·郑风·风雨》。 指鸟山儿中争风相雨飞交来加,,饮天水色的昏猿暗猴,成 群结队。鸡秋鸣天不清止晨。的露水凝结 成了霜荡花累,:绿消萝除覆担盖忧了小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胜过、超过
飞奔的骏马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好像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悍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共6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共62张PPT)
为名利像鸢那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 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 心。
4、解释下列加线字,并说说它们的特 点
• 蝉则千转 通“啭” 鸟叫声 • 窥谷忘反 通“返” 回返 • 有时见日 可通“现” 显现
4、解释下列加线字,并说说它们的特 点
• 任意东西 • 猛浪若奔 • 互相轩邈 • 风烟俱净
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
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
如箭如奔马。
①清澈②湍急
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
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①高峻②秀美
揣摩主旨,把握情感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 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 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 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 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 的情感和志趣?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动词用,意思是这
些高山仿佛都在争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着往高处和远处伸
展。
miǎo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
“高山”凭依(高峻的) 的地势,争着向上。
轩,高;邈,远。形 作动,向高向远伸展
(负,凭借)
líng
yīng
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朱 望峰息心;
元 思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书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侧面烘托 反复渲染
有时见日。
吴 均
第三自然段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感受表现
自己的高洁情趣。
当堂检测
一、注音
piǎo
缥碧
líng
泠泠 作响

戾天
zhuàn
千转不穷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课件

整体阅读 1.朗读课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 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 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2.解释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上:负势竞上 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 在上面
百: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数词,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 概数,表示很多
直:直视无碍
一直
争高直指
笔直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形容词,独一无二的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断绝
无:直视无碍
动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 副词,不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 信。“与”是“给”的意思;“朱元思” 是吴均的好友;“书”,即书信,点明 了本文的体裁。文题简洁明了,概括性 强。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嘤( yīng ) 急湍 (tuān ) 轩邈 (xuān miǎo) 泠泠( líng ) piǎo碧 ( 缥 ) 横kē( 柯 ) yuān飞lì天( 鸢 )( 戾 )
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
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重点研讨 1.原文精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35张PPT)
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 声
❖ 词类活用: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 一词多义: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上面)
❖ 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预习检测
1、给下列红色汉字注音
piǎo
缥碧
líng
泠泠
tuān
急湍
yīng
嘤嘤
xuān miǎo
轩邈
yu
窥谷

横柯
zhuàn
lún
千转 经纶
2、展现你的朗读能力
❖ 注意语速 ❖ 注意停顿 ❖ 注意重音 ❖ 注意节奏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 的文言词汇。
❖ 示例: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 托水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主要运用了 衬托的手法。
----画龙在于点睛,学习在于运用。
1、教师出示练习题:采用“山水之美,美在 ” 的句式, 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清皆 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高山)凭依着地势争着向上,彼此争着向高处 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 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追逐功名利禄之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共32张PPT)

四、课文探究
写作特点:
1.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夸张,拟人)使得描写生动形 象,富有生机;
2. 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致,轻重有度; 3. 抓住景物特征,突出奇山异水; 4. 随地点的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先俯看碧水,再仰观高山。
四、课文探究
思考讨论:
1、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写山,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净:消散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顺、随 东西:往东往西 许:上下、左右
二、课文解读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 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 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二、课文解读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总叙了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之美。
听觉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鸟蝉猿)
负:凭借 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转:通“啭”,鸟鸣声 绝:停止,断
二、课文解读
译文: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使人看了生寒意,山峦凭借 (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 都在争着爬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 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 嘤嘤,和谐而动听。蝉不断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三、课文解读
积累词汇:
1、通假字 (1)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2)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
三、课文解读
2、一词多义
(1)直:争高直指:笔直 直视无碍:一直
(2)绝: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断
(3)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30张PPT)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30张PPT)
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 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 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翻译以下几个句子
1.风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 同呈现同样青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释义:
皆: 都
缥碧: 青白色
见:看见 底: 水底
游:游动 细: 细小
碍:障碍 急湍: 急流的水
甚:比……快 猛: 迅猛、汹涌
若:像 奔: 飞奔的骏马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 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 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 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水色—— 水皆缥碧
清澈 水深—— 千丈见底 夸张
静(详)
水清——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 动(略)
第三部分,这部分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 作者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抒发了
,流露出爱 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主题: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课件1)

与朱元思书(课件1)

抒情手法
情感表达
通过文字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 感和心境,引起情感共鸣。
寓情于景
将情感融入景物描绘中,使景物更加富有情感色 彩,增强抒情效果。
运用象征
运用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 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结构安排
层次分明
在组织文章结构时,注重层次分明,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和接受。
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
地域特色
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 动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 击力。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和俚语 ,使得文章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也 让读者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简洁明了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华 丽辞藻和冗长的句子,使得文章更加 易于理解和接受。
重点字词
课件1
目录
• 课文解读 • 重点字词 • 句子翻译及理解 • 主题思想 • 艺术手法 • 拓展阅读
课文解读
01
写作背景
01
时代背景
该课文的写作背景是20世纪初,当时的社会正经历着巨 大的变革,各种思潮涌现,为该课文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
02
个人经历
作者在创作该课文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这使得他 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在了作品中。
布局合理
合理安排文章中的段落和布局,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完整和统 一的美感。
过渡自然
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文章过渡自然流畅,形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
06
拓展阅读
《答谢中书书》
总结词
文章以书信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山水 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现 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
详细描述

《与朱元思书》课件(共28张PPT)

《与朱元思书》课件(共28张PPT)

(没有)
(不)
第二课时
4、百 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5、直 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确数,十的倍数)
(概数,表示多)
(一直)
(笔直)
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荡) ②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④望峰息心(使动用法,使……平息) ⑤横柯上蔽(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汹涌的浪涛像飞奔的马一样。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山谷,流连忘返。
❖ 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
今义: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写出了小船顺流而下飘荡的情形,更表现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断,停,消失)
2、解释加点以下文字在句中的意思。
长久不断地叫
转,通“啭”,鸟鸣声。 不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第二课时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平息
治理政务的人 看 通“返”
要点:
此处使用比喻手法,把“极力追 求名利的人”比成飞到天上的“ 鸢”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 禄的心。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
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的心情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水清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
富春江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33张PPT)2024-2025秋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33张PPT)2024-2025秋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词积累
2.解释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上: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百: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直: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动词,向上 在上面 数词,十个十 概数,表示很多
一直 笔直
字词积累
2.解释重点词语。
(2)古今异义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 表示约数;
今义: 称赞,承认优点。
②经纶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从视觉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
重点探究
1.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各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富春江的景色:
第一段
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

第一段
描写异水

第一段
描写奇山
结构美
重点探究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重点探究
1.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各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三段写山,突出“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从视觉的角度写山势之奇。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从听觉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音,用声音反衬山林之静寂,异动写静,动静相生。
课程总结
第一部分(1):总写富春江的山水之美。

(2)异水:水清、 比喻、夸张、对偶手 法,写出了江水的动
朱 第二部分(2-3): 水深、水急
态美和静态美。
元 具体描绘富春江的
思 奇山异水。
(3)奇山:山势、 视觉、听觉角度,写

山景、山色
高山、泉水、鸣蝉、 山猿,给人美的享受。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课件(共16张PPT).ppt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课件(共16张PPT).ppt
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 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 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概括大意 文章的总起,概述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景色的总体特点: 奇山异水 。
这部分以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异水”:水色,水清, 总-分
水深,水急,水猛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yuān lì
筹画、治理
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到天上,戾,至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好像,如同
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 “反”同“返”着。上,在上,名词作
状语
互相掩映
同“现”, 显现,显露
小结:此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 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 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 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 洁志趣。
piǎo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tuān 青白色
—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
急流的水
水非常清澈。
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 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 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 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 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 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段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 身之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其次是从 声音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最后从色的角度写 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动静结合。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猿则百叫无绝。
消失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缥碧”的特点, 写江水晶莹清澈的静态美;然后以比喻和夸张的 手法,勾勒出水急湍猛浪的动态美,动静结合, 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冲击,撞击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互相和鸣 鸟鸣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 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 和谐动听。
吴 均
“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 部分。
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 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特点:讲求对仗,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 替,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水皆缥( piǎo )碧 急湍( tuān )甚箭


互相轩邈( miǎo ) 泠泠( líng )作响


嘤嘤 ( yīng )成韵 千转(zhuàn)不穷


鸢(yuān )飞戾( lì)天 窥( kuī )谷忘反



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 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三、仔细阅 读课文,回 答下列问题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 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 “奇”在哪里,“异”在何 处?,
蝉长久不断地叫,猿不停地啼着。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至,到达
平息名利之心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筹划,治理
流连忘返; “反”同“返”,返回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 会平息名利之心;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 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寒:使....心生寒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凭借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形成千百座山峰
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 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 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使人 心生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 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 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 日。
第一部分(1):总写富 春江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色, 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3):分写 “水”之异,“山”之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形作动,消散 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跟、随
名作动,向东 流向西流
风和烟全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表约数,来
独一无二,绝妙的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任意东西
东西: 向东流;向西流。名词活用作动词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窥谷忘反 反:“返”,返回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浅青色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于箭,比箭还快 动作名,这里指飞奔的马
水都是浅青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 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直接看到,毫无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就像飞奔的马。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人教 部编版 第12课 《与朱 元思书 》课件 (共27 张PPT)
名作状,在上面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木的枝干
互相掩映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 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有时才能见到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