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对之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垂线和平行线概念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难点:让学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垂直与平行。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操作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如教室的墙壁与地面、楼梯的台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你可以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用多媒体演示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活动,如用直尺和三角板制作垂直与平行的图形,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认识平行 3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认识平行 3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认识平行 3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认识平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验,呈现平行的概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行。

2. 认识平行的性质,了解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彩色草纸、直尺、铅笔等。

学生:本课程需要充分展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由教师展示图形,并请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2. 呈现(10分钟)
教师展示两条平行线,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随后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为什么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等。

3. 实验(20分钟)
教师分别向学生解释平行线的性质,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平行面光源下的情况。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回答。

4. 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内容,回答学生的疑问,提出可以从中研究到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让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课后作业
完成相应练册上的练,深刻理解和消化今天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通过实验和自我解析,充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环境中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图形认知和观察能力。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多地调整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设计不同内容层次的教案,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行线》(教案)

课题认识平行线第 8课时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认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和平行线。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能应用平行线的认识进行简单判断,体会抽象和简单的演绎,进一步积累图形的学习活动经验。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几何与图形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理解:平行线间距离的特点。

简单运用:会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互相平行的直线。

复杂运用:挑战性目标利用平行线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独立画出平行线。

教学过程关注差异(侧重策略的运用)一、预学查异。

1、画相交直线。

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教师板书画出相交直线。

提问:你觉得会有不相交的直线吗?看看相交的直线,再想想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什么样的?2、引入新课谈话:不相交的直线是什么样的?在生活里哪些地方有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初学适异。

观察比较,认识平行1、出示例9情境图。

引导:哪些可以看作是直线?大家指一指。

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各层次学生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

画图:根据这三幅图,可以画出三组直线。

(呈现相应的三组直线)比较:这三组直线哪些是相交的,哪些不是相交的?(无限长)追问:第二、第三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不相交,板书画出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揭示:这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两条直线位置的另一种关系。

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它互相平行,(板书: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时一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板书: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相互平行的?同桌讨论。

如果把这两条直线分别用字母a、b表示,(板书:a、b)这两条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其中直线a是直线b的什么?直线b对直线a怎样说?谁来试着说说看?指出:从上面可以看出,两条直线不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中,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认识平行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行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标题:认识平行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运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平行线的理解和应用。

2. 画平行线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直尺和三角板。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黑板、桌子、书本等,找出平行线。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行线,教师点评并纠正。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的方向相同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平行线的性质,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画平行线(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平行线,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画出平行线。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相互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解答疑惑。

3. 教师出示应用题,学生讨论解决方法,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线,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学会了画平行线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会用工具画平行线,能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会用工具画平行线。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的含义,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黑板、书桌等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用两根小木棒代替直线,动手操作,探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交叉时,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平行线的含义。

(3)学生尝试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进一步巩固对平行线的理解。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行线,并互相检查。

(2)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含义和画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的物品,找出平行线,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有关平行线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了平行线,理解了平行线的含义。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平行线画法的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平行线的教学。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学会用直角三角形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能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线和平行线,以及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垂直与平行。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自主探索和发现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对于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线和平行线的方法,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指导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学会用直角三角形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能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线和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学会用直角三角形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能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线和平行线。

2.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观察操作、交流探讨、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例子,如电梯、黑板、道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观察操作:学生分组合作,用直尺和三角板尝试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观察和交流各自的成果,总结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

苏教版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的《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的《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课方案教课内容:认识平行线书第92--93 页例 9、例 10“练一练”、练习十五有关习题。

教课目的:1、使学生联系实质生活的情境和有关直线的地点,认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和平行线,能举出相互平行线的例子,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相互平行的直线,认识平行线间距离的特色。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 能应用平行线的认识进行简单判断,领会抽象和简单的演绎,进一步累积图形的学习活动基本经验;通过察看、比较、丈量等活动,发展空间观点。

3、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体验几何与图形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认识直线相互平行的地点关系。

2、教课难点:独立画出平行线。

教课准备:直尺、三角尺、学习作业纸。

教课过程:一、借助生活,成立平行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直线和射线,其实生活中有好多的线,(课件出示)电动门上有线、铁轨、电线塔架、游戏棒、单杠上都有线,假如从每个画面中选用两条线,就获得黑板上这五组线,(磁板贴出五种线)①×②﹦③④⑤‖下边就请同学们认真察看这五组直线,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并说分类标准。

生沟通报告分类标准。

师:那就是说两条直线订交,必然有一个交点。

那此刻就以同学们的理解来一一考证。

师:指着②⑤问:按同学们方才的分类标准,在这种中每组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对吗?下边我们要沟通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叫平行?生沟通报告。

师:那我们一同来看,出示动画演示,代表某段铁轨的两条直线延伸,再延伸,持续延伸下去,怎么样?(生:不会订交)永久也不订交是吗?(生:是)能找到交点吗?(生:不可以)那单杠上的这两条直线呢?(生:也是永不订交的)那像这样两条永不订交的直线的地点关系就是相互平行的。

(板书)师:此刻理解这五组直线如何分更合理吗?起初有不一样分法的同学此刻赞同这种分法吗 ?生:赞同。

师:好,今日我们就一同来特意学习认识平行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无忧】《认识平行》一课三练(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无忧】《认识平行》一课三练(含答案)

认识平行
轻松入门
1.判断下列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画出每条直线的平行线。

快乐学习
1.公正裁判。

(1)在同一个平而内,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一定相交。

()
(2)永远不相交的两条商线,那么一定互相平行。

()
(3)小方在纸上画了一条平行线。

()
2.选一选。

(1)在同一个平面内,可以画()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A.1 B.2 C.3 D.无数
(2)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A.1 B.2 C.无数
(3)一个长方形桌而,锯去一个角,剩下的角最多有()个。

A.3个 B.4个 C.5个 D.无数个
3.画一画。

过直线外一点A嘶出直线的平行线。

拓展提高
1.下图中有组平行线。

【答案】3组
2.在下图中,过A点画出BC的平行线,再过B点画出AC的平行线。

【答案】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7垂线与平行线 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7垂线与平行线 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7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2. 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3. 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垂线与平行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垂线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1)教师出示垂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垂线的特点。

(2)学生讨论垂线的性质,如垂直、相交等。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垂线的性质进行判定,如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3. 探究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1)教师出示平行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平行线的特点。

(2)学生讨论平行线的性质,如不相交、同方向等。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判定,如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4. 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垂线与平行线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问题。

3. 学生能通过观察、讨论和思考,提高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9:认识平行线-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9:认识平行线-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9:认识平行线-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线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师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5.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平行线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平行线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 在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平行线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线》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以及会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章内容通过对平行线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对于平行线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形象直观的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套几何工具,包括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在白板上画两条直线,一条相交于一点,另一条不相交,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感受平行线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行线的例子,如操场上的跑道、教室里的书桌排列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尝试画出两条平行线,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1课时认识射线和直线、认识角 (4)第2课时角的度量 (9)第3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 (12)第4课时认识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7)第5课时画垂线 (20)第6课时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 (24)第7课时整理与练习 (27)第8课时怎样滚得远 (30)(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各类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有关的平面图形,探索射线、直线、角的特征,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主要教学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角、垂线和平行线等概念是图形与几何部分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这对学生以后正确建立有关的几何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知道角的分类方法;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是: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初步建立无限的概念;会用量角器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1认识平行-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1认识平行-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1认识平行-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定义,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平行线的概念。

2.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3. 学会画平行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平行线。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平行线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行线的定义。

(3)教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验证。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画平行线,学生认真观察并模仿。

(2)学生独立画平行线,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意事项:1. 本节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和表达能力。

4. 课后作业要适量,注重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反思要真实、具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的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复习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复习课件
跳 板
4.右图是人行横道线, 如果要从A点穿过马 路,怎样走路线最短? 为什么?
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A
5.过A点画出直线BC的平行线 和垂线
C
A B
A.图中除有标注的角是直 角外,其余的角都不是直角
B.图中所有的角都是相等 的
C.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三.我做小法官
1.在已知直线外,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画无数条直线
(×)
2.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
B.只有两条线段相等
7.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 B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
8.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的长短关 系是( A )
A.垂线段最短 C.一样长
B.最右边的线段最短
9.下面的图形中,有( B)组平行关系的 线段。
A.1组 C.3组
B.2组
11.下面的两条直线相交,成 垂直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 是 (B)
行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
现?
长度相等
二.选择
1.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展开,两条折痕( C ) A.互相平行 B.可能互相平行,可能互相垂直 C.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2.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垂直线段,第一条长3厘 米,第二条长( A )
A.3厘米 C.9厘米
B.6厘米 D.无法确定
3.下面的字母中没有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 线段的是 ( C )
A.E C.A
B.H D.N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 C )条。
A.1
B.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说课稿(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说课稿(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直观的、具体的、有趣的学习内容比较容易接受。

但是,对于垂线和平行线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描述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描述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教学手段: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认识平行线(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认识平行线(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认识平行线(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平行线、平面和垂线。

2.能够用三角板等测量工具画出平行线和垂线。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探究了解平面和垂线。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关系。

2.学生如何正确操作三角板等测量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含有平行线和垂线的图片,并让学生尝试找出线条之间的关系。

询问学生他们认为哪些线条是平行线,为什么认为它们是平行线,哪些是垂线,为什么认为它们是垂线?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2.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识别图中的平行线和垂线,并试图找出新的例子。

3.探究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桌面或地面,并请他们思考:我们如何能判断桌面或地面是平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桌面或地面上绕圆、绕直线等,观察到圆与直线的交点,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平面和垂线。

4.实验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卷尺,并请他们思考:我们如何使卷尺的两个端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并向学生演示如何正确操作三角板等测量工具,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画出平行线和垂线。

5.巩固教师向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五、课堂讨论1.你如何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关系?2.画出平行线的方法有哪些?3.使用什么工具可以画出垂线?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以及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次课程的内容。

2.教师与学生互动式讨论,通过听取和发表看法和观点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完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理解得不错,但需要进一步加强操作测量工具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平面和垂线的探究。

下次课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探究和课堂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认识平行线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认识平行线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认识平行线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平行线。

2.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性和探究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画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使学生深入了解平行线的定义。

2.帮助学生合理使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对平行线有初步认识。

例如,铁路上的平行轨道、街道上的平行线路等等。

2. 展示实际情景教师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情景:小明想要在一张画纸上画一条与边框平行的线段,但他不知道如何做。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点。

3. 观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思考如何画一条与边框平行的线段,然后让学生总结出画平行线的方法。

4. 制定规程学生们在思考和观察的基础上,将方法总结出来,制定出画平行线规程。

可以让学生将这个规程逐步完善,让它更加系统和科学。

5. 拓展应用在课堂的最后,适当拓展应用,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废纸张上面画并标出两组平行线。

五、课堂练习1. 做线段练习让学生用刚刚制定的规程画一条与边框平行的线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

这时教师可以巡视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绘图技能。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探究如何设计并绘制带有平行线的图形。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练习画出不同端点的平行线段。

2.练习在一张平面图中画出多组平行线。

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情景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并成功制定出画平行线的规程。

但是,本课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课堂练习还可以更多样化,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所学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8课《认识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8课《认识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8课《认识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线》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能够辨别平行线,并为后续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平行线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行线的特征和辨别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能够正确辨别平行线。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

2.难点:让学生能够辨别平行线,并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图片、实例物品、平行线模型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直线和射线。

让学生回顾直线、射线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实例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哪些物品中的线条是平行线?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线的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平行线的定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要求学生辨别给出的图形中哪些是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8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8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课件

仔细观察下面每组图形,是互相平行的在横线上画 “ ”,是互相垂直的在横线上画“△”。
判断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垂直。
(× )
2.如果直线a垂直于直线b,那么直线b一定垂直于直线a。(√ )
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
(× )
4.三角尺任意两条边互相垂直。
(× )
5.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成的四个角一定都是直角。 (√)
探究新知
九折 例9
根据上图,可以画出下面三组直线。
这三组直线哪些相交, 哪些不相交?
九折
交点
相交
不相交
不相交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 线的平行线。
我们可以利用正方体来理解平行与相交。
在同一平面
不在同一平面
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吗?
黑板的上下两条 边互相平行。
秋千架的两根立 柱互相平行。
五线谱的横线互 相平行。
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在方格纸上画
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用两支笔画
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用直尺画
用两把直尺画
练一练 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互相平行
互相平行
2. 分别画出每条直线的平行线。
课堂练习
填一填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是:(相交 ) 和(平行 )。 2. 在(同一平面 )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a与b互相平行, 记作( a∥b ),读作(a平行于b)。
选择
下面各组直线互相平行的一组是( B面各组直线互相垂直的一组是( C )。
A
B
C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认识平行-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认识平行-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认识平行-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2.掌握识别平行线的方法;
3.掌握画出平行线的方法;
4.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平行线的定义;
2.平行线的识别方法;
3.平行线的绘制方法;
4.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3.问答法;
4.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直线图形,引出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点。

例如,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平行时,三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2. 观察环节
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例如,在课堂黑板上画出三个线段,其中两条线段平行,让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引出平行线的定义。

3. 实验环节
通过平面图形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平行线的画法和性质。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平行线,观察两条平行线的关系。

4. 拓展环节
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计算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五、教学评价
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的讨论、实验记录和测试等方式进行。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定具体的实验任务,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课堂中配合使用一些图形模板、平行尺等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